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寫景經典散文精品多篇

寫景經典散文精品多篇

寫景經典散文 篇一

路經日的在腳下蹚着,竟不知有名?幸偶遇一老先生,告知此爲槐花大道,兩年前興修的,向東延至大洞山頂。

望過去,行列有序的槐大樹立於路的兩旁,蔥鬱,挺拔,雖未成蔭,但也齊列,其間夾着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山頂,因人跡稀落,異常的清冷。

心想既爲槐花大道,必少不得槐花了。於是估算着正是槐大樹開花的時節,恰又逢細雨霏霏,決意冒雨前行去攝槐花,心中早已繪好了《悽迷細雨槐花白》,雨如織,風多情,絲絲細線潤無聲,難得一意境。

然往往現實卻事違人願,踏上了槐花大道,只見葉綠,未見花開,大大的失望了,最終只得落落而歸。

記憶中的槐大樹卻也如此,庭前荒處隨地可見,不稀罕,大多三株兩株的散着,枝枯葉而落,大樹皮尚又幹硬的張裂着,並不起眼。

可一但進了春,情形就大徑相庭,況那春風最是多點物,於是立風而搖的槐,幾日未見,竟都變了模樣,整株的大樹都綠了,綠的可愛,令人刮目。

然又幾日未見,那蔥綠的圓葉裏竟掛上了串串青綠的槐大樹米,雖隱隱可見,煞也喜人。

然又不經易的,再次張眼看到的卻是一大樹的白,如蝶粉兒匯聚,令人驚豔。

許因夜間睡的沉,錯過了花開。看那一夜之間乍開的白,卻也想像出那是何等的鬧熱,噼哩啪啦,跟炸了鍋似的,槐大樹米兒你爭我擠。竟相的吐着蕊,張着瓣,如破繭的粉蝶兒一般的明豔。一朵朵,顫微微的,招着路人的眼,拋着媚兒去勾着路人腹內的饞蟲兒。

槐大樹開花了。於是滿口的香溢於兩腮,不由的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

啪,整條枝兒被折斷,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兒,正用比槐枝粗不了幾分的細胳膊用力的折斷的,只見他一手摟着槐,一手舉枝高喊:接好嘍。喊出聲透着十足的驕傲。

於是被摔下的枝如彈簧般的跌落,早有守在大樹下的同伴,一鬨搶了去,緊忙的捋下槐花,裝進竹籃裏。

大樹上的頑童如孫猴兒看景般的觀賞着腳下的這一幕,露齒而笑,於是銀白的牙齒多了幾許的得意,於是更賣力的往高裏爬,絲兒不顧刺槐的劃拉,啪,啪,啪,一聲緊一聲的,枝斷葉落,片刻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堆枝兒。

夠了,夠了。

那如黑泥的小孩這才帶着不捨的留戀,蹭蹭的從大樹上滑下來,臉上手上滿是划着的傷。同來的夥伴早已把他的竹籃裝滿了。

挎着一籃的喜悅踩着如煙的土回家了。身後甩下的是滿地的落葉,和那一大樹的斷臂殘桓,慘不忍睹。去了梗,撿了葉,就連那沾了槐花的手都滿是的香,沁人心脾的香。撒上乾麪粉層層裹了粉蝶兒,更白,更胖,如那沒抽絲的繭一般躺在屜布上,薄薄的攤着,蓋上鍋蓋,十分八分鐘,水氣就沿着鍋蓋的四周氤氳的漫出了一股一股的香氣,麪粉拌着槐花的清香。吸入鼻翼,香,真香。拌上香油,調味,於是敞開了肚皮,就着一碗稀薄的面水,連吃帶喝,滋潤。

嗝,嗝的打着飽嗝,用舌轉着脣邊舔了一圈去,還直叫着香。

更有那饞槐花的人家,大把的捋着槐花用開水焯過,曬乾了,以備隨吃隨用。

寬寬的房道,沒有一戶人家拉起院落。有一戶人家蒸槐花,就會鍋香飄四家。況鄰里又交好,槐花也不是甚稀罕物,每蒸了必多蒸了幾鍋,倒於口徑三尺的大盆子裏,盛了一碗碗去,送東家,送西家。一盆子的槐花散去了,入了口,香甜,果了腹,滋潤。共享着五月的槐花,這就是五月的人家。

咚咚,叩響了門:送碗槐花嚐嚐鮮。接了去,明又蒸了:嚐嚐。

來年,枯枝還會發新芽。

槐大樹上依然的是那一番的鬧熱。

寫景抒情散文 篇二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江南不是我的故鄉,卻是我值得一生銘記的地方。

提起江南,便會想到那連綿不絕的雨。江南的雨洗滌了萬物的污垢,還江南一片清淨,更洗出了我們靈魂的原色,還心靈以純潔。巴山夜雨,西窗紅燭,綿綿不斷的是情,也是雨。雨滴滴落入江裏,那是音符的躍動,是親情的召喚。靜聽雨聲,思緒是否會回到往昔,開啓陳封於記憶中的點滴故事。靜坐雨中,享受江南雨水帶給你的絲絲微涼,縷縷寧靜。海。江。河。川。溪他們都是雨的歸宿,或許“哀民生之多艱”的你便是看中了汨羅江的悲愁,綿延無盡。它有着江南雨一樣的身軀,純淨通透。朵朵落紅如破碎的心扉,奏不盡一曲《離騷》水長流,試問汨羅深處的靈魂可否將清江落雨看透?如此想來,雨承載了多少人的歲月,又承載了多少人的故事。浮浮沉沉,滴滴透心。

水鄉自然有水巷,水鄉便緣來於雨。而“雨巷詩人”戴望舒就在那裏靜靜地詮釋了江南,詮述了雨巷,他用筆尖輕觸江南,留下了詩般的記憶。心中時常幻想能夠獨撐一把油紙傘,在寂寥的江南雨巷裏走過。煙雨濛濛,沉重的木屐踏過江南的雨季,屐過無痕,是離愁,也是別緒。也許我不會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卻定能嗅着丁香沁人心扉的芬芳。雨巷,寂寥,悠長,我撐着油紙傘幽自走過,寂寞的背影點亮了誰的眼睛,又模糊了誰的風景。我聽見了木屐從青石板上踏過的聲音,如竹露滴雨,劃過歲月的甬道。眼角微澀,那是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想讓淚水肆意與雨水交融,卻又找不到適當的理由給它一個流下的理由。這雨如薄命紅顏般轉縱即逝,似曇花一般光華乍現。多少樓臺,都覆滅於此,在這江南煙雨紅塵中。

若把與比作花是在恰當可是了,異常是江南雨。花開半夏,雨也落了半夏,花開了一季,落了一季,癡了一季,雨也如此,一朝漲一朝息。下過了季節更替,轉眼間滄海桑田,紅顏變白髮。江南雨是世紀的見證者,時代的守護者。難以忘懷的當數江南雨。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寫景散文 篇三

天高雲淡,秋高氣爽,打開窗,怡人清風立即給你一個深情的擁抱,窗外,小區花壇裏參天梧桐也抑不住心中秋的憧憬,微微拂動枝葉,我又如何禁得住這清涼的熱情呢?我追着秋風的腳步,來到了我的校園。

操場旁,兩側的樹木在秋風中向我沙沙地打招呼,彷彿在微笑着說:“才過了一個週六就想我了?那就好好參觀一下校園的秋景吧!”我望着高大的老樹,哦!他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任調皮的風孩子鑽進他的墨綠色軍大衣,“嗖”地穿過,又親暱地挽住了老人家的手,輕輕晃動着。

秋風像是想起了什麼,告別老樹,把我推向教學樓前的花壇,迫不及待地想讓我欣賞眼前的景象。哦,這是我每天經過的花壇,進教室時、去操場時、去食堂時……我和同學並排走過。可今天,我恍然覺得她從來沒有這般動人!紅桎木將花壇圍了一圈,在一片深紅中,茂盛的鐵樹四五棵地立在這兒,奪目而不張揚,含蓄而不掩飾,分明是沉默的暗綠色,卻又在簇擁的刺葉中感受到了他的依然與堅定。正如行動派,說得很少,但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小一些的被修剪成球形的梔子木,則宛若一位恬靜的少女,怡然溫和,葉片圓潤,有的呈鵝黃色,有的還保留回憶中夏季裏那一抹綠。這樣一片淡淡的繽紛,倒也和諧有詩意!

四十五度角擡頭,一個巨大的學校標誌物便映入眼簾。地座約摸高1米,呈一本翻開的書頁形狀,十分寫意,兩個月牙兒,一大一小,弧度煞是優美,給人以端莊典雅的美感,光滑的球體物懸在月牙交錯間,黃色和藍色混合,又不失活力與朝氣,而那銀亮的光環,好似流星劃過的驚豔定格,還點綴了兩顆閃星,可謂畫龍點睛。

走過教學樓,穿過走廊,這裏也有一方小天地,把五棟教學樓連接成“四合院”。這時,雨點飄灑而下,雖然小,但也襯情襯景哩!我撐起隨身推理的傘,走進這一方小天地。說是小天地,這裏的一草一木也覺嬌小了。瞧這花吧,精緻小巧的花瓣露着尖芽,嫩亦嬌,恰似昨夜貪玩的星,落在這草叢化作星星花,微微翹起的瓣兒層層包裹,中間新綠鵝黃,邊緣則泛起了殷紫,讓你心生喜愛,想碰一碰她。別碰!哪怕是輕觸也擔心碎了星星花。又一陣幽香牽引着我,沁人肺腑,啊,是千里香!豆粒般大小的花蕊被葉片映襯着。

校園是這般美得令人陶醉,昔日我卻毫無察覺,有時候,靜下來品味生活,才能覓得生活的斑斕、悟出生活的美好。

秋風吹拂在樹梢,秋雨飄灑在花間,在校園,在秋天,在我心田……

寫景散文 篇四

春天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向我們走來。帶着溫暖,帶着芳香,匆匆走來了。

在春與冬的搏弈中,駘的蕩春風的和凜冽的寒風好有一番拉鋸戰。春風從南到北以勢如破竹之況縱橫馳騁。翻高山,穿林海,跨江河,越田疇。所到之處,大地萬物呈現生機蓬勃的景象。

看呢,柳樹樹冠就象畫家塗上濃濃嫩綠的釉彩。走近了看,柳枝已發出了嫩牙在春風的吹拂下,不時賣弄着柔美的舞姿。換上了一身翠綠的春裝,一片片草坪上,草兒齊齊探出頭來,露出了綠意,他們脫去了穿了一冬的枯黃的外裝,換上了一身翠綠的春裝,擠眉弄眼地招搖於春光之中。

那果樹林,在春風吹拂下,在溫暖陽光照耀下,葉子還沒發出來,花朵兒就迫不及待地綻放了,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爭着搶着怒放,都想着爲春姑娘描上一抹紅暈。花園裏,鵝黃的迎春花,深紅的海棠花,早已不甘寂寞,悄悄綻放。田野裏大片的金黃的油菜花鋪天蓋地,在陽光下分外耀眼。連田埂上的野草裏都冒出了星星點點的花兒,這些野花也爭着爲春天獻上自己的嫵媚。

聽,沉睡一冬的鳥兒也都醒來了,彷彿約好了似的,在明媚的春光中放聲高歌,清脆、婉轉、嘹亮。合奏着春天的大合唱。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天地上下煥然一新,孩子們也走出了戶外,放起了風箏,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他們跳呀叫呀,盡情釋放自己蟄伏一冬的活力和激情。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邀三五朋友去野外踏青,那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定會讓你如癡如醉,樂而忘返。東晉永和九年,這一年春暖花開之際,王羲之邀請了四十一位親朋好友,在“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請流急湍”的蘭亭,舉行了一場已被歷史永久記載的野外盛會。王羲之帶着醉意,即席揮毫,乘興書寫了《蘭亭序》這三百二十四個字竟成爲了中國書法史最偉大的行書作品,它也是一篇文辭瀟灑、立意深遠、文筆清新自然的優美散文。

李白同樣鍾情於春光。甚至在一天晚上,和諸位兄弟在桃李園擺出豪華宴席,在搖曳的燭光下,坐在桃李芬芳之間,酒杯頻傳詠詩歌唱,最後竟醉倒在月光之下。

春天是一個迷人的季節,她催生了一切美好,呼喚了所有的精靈。是一切事物的又一個輪迴,是生命年輪中又一個新起點。讓我們把昨天的懊惱、沮喪、彷徨、失意統統埋葬,一切從頭再來,重塑一段圓滿人生軌跡。不論冬天多麼冰冷與無情,春天總會來的。難道厄運之後依然還是厄運嗎?

在這駘蕩的春光中,種桃種李種春風;種鬆種柏種永恆。讓我們走出戶外,張開雙臂擁抱這無比美好的春天吧!

寫景抒情散文 《www.》篇五

本想出去走走,可天公不作美,竟飄起了小雨,如絲的小雨!我佇立窗前,凝望着如霧的細雨,對於久居鄉村的我,不禁想起了家鄉的小雨。

家鄉的小雨有它獨有的特點,它不一樣城市的霧雨,那裏的小雨朦朧極了,給人一種壓抑之感。而家鄉的小雨則是那麼的清爽、明麗、惹人喜歡。

看!從那灰濛濛的天空中,從那廣積的雲層中落下來了,落下來了。雖然它們是那樣的小,可是這一串串小小的珍珠卻給人帶來了絲絲的溫馨。

雨點落到樹上、草上,樹葉、小草上的灰塵漸漸的被雨水沖刷成爲污水順着樹幹或莖流了下來,成爲樹、操的肥料。不大一會兒,樹葉便會綠得發亮,亮得刺眼。雨落到行人的身上,頭髮、衣服少頃便粘成一片,髮梢上的雨水和落下來的雨點聚到一齊,淌到臉上、脖子上,真清涼啊!伸出舌頭,理解那晶晶的雨點,咦,雨竟是甜的!那絲絲的甜味潤在舌尖,沁入心田!雨點落在小溪裏,清清的流水一下子便把這小雨點溶入自我的懷抱,小雨點一下子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是啊,已成爲小溪的一部分的水花隨着溪水歡快的奔向遠方去了!雨落到田野裏,禾苗兒張開乾裂的嘴脣,將那甘甜的瓊汁汲入體內,滋滋地生長着。雨落到了家鄉的角角落落……

透過雨簾望去,一切都那麼清新明暢!遠處的山,近處的樹禾苗與草連成了色彩斑斕的綠屏。在這絢麗多姿的山水畫中,嵌入勤勞的家鄉人民,使畫面更充滿生機,散發出陣陣馨香!瞧,那田間地頭,家鄉的人們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爲禾苗施肥,祈盼秋天的收穫。那舒心爽朗的笑聲與“淅瀝瀝”的雨聲譜成了一曲優美的田園交響曲。

一陣微風拂過,小雨成了斜斜的紗布,從家鄉抹過,留下透明的一片,透明的小雨,透明的村莊,透明的家鄉,透明的世界……

看着迷茫的城市,蒼茫的遠方,霧濛濛的。我不禁想起了家鄉的小雨。

喔,家鄉的小雨。

寫景散文 篇六

沒有到過黃山之前,常常聽人說黃山的松樹有特色。特色是什麼呢?聽別人描摹,總不得要領。所謂“黃山鬆”,一向在我腦際留下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這次我親自上黃山 ,親眼看到黃山鬆,這概念方纔明確起來。據我所看到的,黃山鬆有三種特色:

第一,黃山的松樹大都生在石上。雖然也有生在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數是長在石山上的。我的黃山詩中有一句 :

“蒼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詩中的話;散文地說, 該是石罅生,或石縫生。石頭如果是囫圇的,上面總長不出 松樹來;一定有一條縫,松樹才能紮根在石縫裏。石縫裏有 沒有養料呢?我覺得很奇怪。生物學家一定有科學的解說; 我卻只有臆測:《本草綱目》裏有一種藥叫做“石髓”。李 時珍說:“《列仙傳》言邛疏煮石髓。”可知石頭也有養分。黃山的松樹也許是吃石髓而長大起來的吧?長得那麼蒼翠,那麼堅勁,那麼窈窕,真是不可思議啊!更有不可思議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樹,由於石頭崩裂,鬆根一大半長在空 中,象須蔓一般搖曳着。而這株松樹照樣長得鬱郁蒼蒼,娉娉婷婷。這樣看來,黃山的松樹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氣,呼吸雨露和陽光,也會長大的。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啊!

第二個特色,黃山鬆的枝條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極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樹枝,絕大多數是向上生的,除非柳條掛下去。然而柳條是軟弱的,地心吸力強迫它掛下去 ,不是它自己發心向下掛的。黃山鬆的枝條挺秀堅勁,然而絕大多數象電線木上的橫木一般向左右生,或者象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黃山鬆更有一種奇特的姿態:如果這株松樹長在懸崖旁邊,一面靠近巖壁,一面向着空中,那麼它的枝條就全部向空中生長,靠巖壁的一面一根枝條也不生。這姿態 就很奇特,好象一個很疏的木梳,又象學習的“習”字。顯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傾向着陽光。

第三個特色,黃山鬆的枝條具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獅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樹,叫做“團結鬆”。五六根枝條從近根的地方生出來,密切地偎傍着向上生長,到了高處才向四面分散,長出松針來。因此這一束樹枝就變成了樹幹,形似希臘殿堂的一種柱子。我諦視這樹幹,想象它們初生時的狀態 :五六根枝條怎麼會合夥呢?大概它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 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風吹、雨打和雪壓,所以生成這個樣子。 如今這株團結鬆已經長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樹幹 ,覺得象鐵鑄的一般。即使十二級颱風,漫天大雪,也動彈它不了。更有團結力強得不可思議的松樹呢:從文殊院到光明頂的途中,有一株松樹,叫做“蒲團鬆”。這株松樹長在山間的一小塊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築着石圍牆,足見這株樹是一向被人重視的。樹幹不很高,不過一二丈,粗細不過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條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極長,足有樹幹的高度的兩倍。這就是說:全體象個“丁”字 ,但上面一劃的長度大約相當於下面一直的長度的四倍。這一劃上面長着叢密的松針,軟綿綿的好象一個大蒲團,上面可以坐四五個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條,梢頭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個小阜,和枝條的梢頭相距不過一二尺。人要坐這蒲團,可以走到這小阜上,攀着枝條,慢慢地爬上去。陪我上山的嚮導告訴我:“上面可以睡覺的,同沙發牀一樣。 ”我不願坐轎,單請一個嚮導和一個服務員陪伴着,步行上山,兩腿走得相當吃力了,很想爬到這蒲團上去睡一覺。然而我們這一天要上光明頂,赴獅子林,前程遠大,不宜耽擱 ;只得想象地在這蒲團上坐坐,躺躺,就鼓起幹勁,向光明頂邁步前進了。

寫景抒情的散文 篇七

透過窗外面的天地一派朦朧,我獨自坐在窗前,倚着靠椅,桌上放着剛剛沏好的茶。

我擡眼望向外面的世界,天地間似乎被籠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遠處的山似真似幻,街上的人們撐着傘行色匆匆地走着,而那剛發嫩芽的小草也在雨中愈顯矯嫩可愛,我端起桌上的茶,輕輕地泯了一口,茶香充滿着我的口腔,一直暖到我的心裏,我微微閉上眼,獨自陶醉在茶的香氣之中。

雨輕輕擊打着樓房形成沉悶的迴音,我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想到自己的一生也如泡一杯茶一樣簡單。

起初,只是一杯純淨的毫無雜質的一杯水,清澈、透明,一如幼年時期的我,天真浪漫,過着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雖不懂得一些應該知曉的道理,但卻那麼令我向往,再然後,便放上幾片茶葉,茶葉在水中漂着打着轉兒,緩緩沉入杯底,不呆一會兒的功夫,又悄悄浮到杯中,改變了水的顏色,一如壯年時期的我,漸漸開始明白一些道理,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退縮、不放棄,憑藉着自己的力量努力戰勝困難,而一如這時候的茶香最濃,是透人心脾的清香,使人心馳神往,久久回味。最後,茶葉的葉片向內捲曲,緩緩沉入水底,而茶的顏色也漸漸淡了,這一如老年時期的我,打拼了一輩子,最後將一切都看得淡了,開始真正明白一些人生哲理,而又有如笑看雲捲雲舒的平凡心理,而愈發變得冷靜老練。

若非有幼年時的單純與天真,又怎知童年生活的美好,若並非知道壯年時打拼上進的心思,又怎會有獲得成功後的喜悅呢?若非有老年時期對一切人之常情抱着一種波瀾不驚的心態,又怎會悟出人生的道理呢?

我不求可以獲得人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只希望我可以獲得享受自然與境界的一點點時間,而我也可以從一件平凡事物中獲得前進的動力與人性的美與醜……

茫茫歲月之中我只求一個下午能擁有一把竹椅、一杯茶、與自然界賜予我的那種自然風光,回想我所經歷的一生,讓我能在這杯水之中悟出人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