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精品多篇】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精品多篇】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創作背景 篇一

根據清代黃錫珪《李太白年譜》,李白在十八、九歲時,曾隱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應該是這期間所作。

原文: 篇二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露濃 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及賞析 篇三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古詩簡介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讀書時所作的五律。此詩主要寫作者上戴天山的所聞所見,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通篇着意於寫景,真實自然,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全詩風格清麗,充滿着年輕人的朝氣與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翻譯/譯文

山泉流水聲透過陣陣犬吠,桃花圍着流水盛開。幽深的樹叢裏時而有野鹿跑過,靜靜的溪邊午間沒有鐘聲傳來。飛泉掛在遠處的碧綠山峯,野竹浮現於山間的青靄。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只好失意地在兩三株鬆間徘徊。

註釋

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縣北五十里,青年時期的李白曾經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讀書。不遇:沒有遇到。

⑵吠:狗叫。

⑶帶露濃:掛滿了露珠。

⑷樹深:樹叢深處。

⑸青靄:青色的雲氣。

⑹倚:靠。

賞析/鑑賞

全詩八句,前六句寫往“訪”,重在寫景,景色優美;末兩句寫“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轉。

首聯兩句展現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寫所聞,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次句寫所見,桃花帶露,濃豔耀目。詩人正是緣溪而行,穿林進山的。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連忘返,且讓人聯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處世外桃源,超塵拔俗。第二句中“帶露濃”三字,除了爲桃花增色外,還點出了入山的時間是在早晨,與下一聯中的'“溪午”相映照。

頷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是詩人進山的第二程。詩人在林間小道上行進,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這兩句極寫山中之幽靜,暗示道士已經外出。鹿性喜靜,常在林木深處活動。既然“時見鹿”,可見其幽靜。正午時分,鐘聲杳然,唯有溪聲清晰可聞,這就更顯出周圍的寧靜。環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與首聯所寫的桃源景象正好銜接。這兩句景語又含蓄地敘事:以“時見鹿”反襯不見人;以“不聞鍾”暗示道院無人。“不聞鍾”與題中“不遇”遙相呼應。

頸聯“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是詩人進山的第三程。從上一聯“不聞鍾”,可以想見詩人距離道院尚有一段距離。這一聯寫來到道院前所見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見融入青蒼山色的綠竹與掛上碧峯的飛瀑而已。詩人用筆巧妙而又細膩:“野竹”句用一個“分”字,描畫野竹青靄兩種近似的色調匯成一片綠色;“飛泉”句用一個“掛”字,顯示白色飛泉與青碧山峯相映成趣。由於道士不在,詩人百無聊賴,才遊目四顧,細細品味起眼前的景色來。所以,這兩句寫景,既可以看出道院這一片淨土的淡泊與高潔,又可以體味到詩人造訪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懷。

尾聯兩句“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詩人通過問訊的方式,從側面寫出“不遇”的事實,又以倚鬆再三的動作寄寫“不遇”的惆悵,用筆略帶迂迴,感情亦隨勢流轉,久久不絕。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給人啓示,也更能讓人深刻理解詩人的其他詩作。

此作的構思並不複雜,它寫詩人的所聞所見,都是爲了突出訪道士不遇的主題。全詩辭句平易自然,純用白描,景美情深。當然,並不是說李白這首詩已經寫得盡善盡美了。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後期比較成熟的詩作,都寫得十分灑脫、酣暢、飄逸、雄渾,字裏行間,充滿着一股豪氣。而他這首詩,在這方面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還不夠濃郁。這說明此作還帶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跡。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賞析 篇四

這首詩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後來,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獄,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潯陽、金陵、宣城、歷陽等地。杜甫在成都於肅宗上元二年(761),因“近無李白消息”,寫了一首《不見》詩懷念李白,擔心他在外會闖禍,盼他早日歸還“匡山”故鄉。詩曰:“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次年,李白便死於安徽當塗。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華,他在大匡山讀書時,就描繪了這樣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於寫景,真實自然,並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

全詩分爲三個層次,前四句爲一個層次,五、六兩句爲二個層次,最後兩句爲一個層次。前四句是寫詩人拜訪道士途中聽耳聞目睹。詩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兩旁。桃花盛開,花瓣上掛滿露珠。這說明詩人一大早,就出門而行。小溪流水淙淙,與狗吠之聲,響成一片,形成了一種別有情趣的樂章。道士的處所,路程還不近呢。詩人從早走到中午時分,尚且沒有聽見道士敲鐘的聲音,只見樹叢的深處,不時有麋鹿出沒。這兩句的妙處,暗示道士不在道院,爲最後兩句設下伏筆。以上四句。把道士遠離人間鬧市的那種清新幽靜的環境,逼真地摹寫出來。前兩句寫狗吠聲聲,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詩人早上的所見聽聞。“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兩句,是寫中午時分的耳聞目睹。時間不同,地點各異,詩人所描寫的見聞,也各不相同。在這裏,時間和空間感。異常清晰。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兩句,是寫道士處所的近景,野竹參天,與青氣融爲一體,從碧綠的山峯間飛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種優美壯觀的奇境。飛、掛二字,是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動的畫面。“野竹分青靄”的“分”字,表面是寫野竹參天,把空中的青色雲氣隔開,實則是說翠竹參天,與青色的雲氣相接,渾爲一體。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說翠竹是自然長成,並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覺可喜可愛。“靄”前冠一“青”字,與竹色協調,融爲一色。“飛泉掛碧峯”,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具有引入入勝,令人留連忘返的藝術魅力。

最後兩句,方纔點明“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題。人們都會有這樣的常識:大凡去訪親探友,不能相遇,就會令人焦躁不安。李白去拜訪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無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儘管道士不在,詩人並沒有立即返回,他遠道而來,總想能見到道士,同他暢談一番。“愁倚兩三鬆”,寫得極其生動形象,寫詩人等待道士回來,倚靠遍了道士門前的兩三棵松樹,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頗能傳神,把詩人着急的神態。刻畫得清晰可見,歷歷在目。“無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陳述句。只是說明道士不知所去。是爲“愁倚兩三鬆”句,所作的鋪墊。

此作的構思並不複雜,它寫詩人的所聞所見,都是爲了突出訪道士不遇的主題。所以,吳大受說:“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詩筏》)當然,並不是說李白這首詩已經寫得盡善盡美了,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後期比較成熟的詩作,都寫得十分灑脫、酣暢、飄逸、雄渾,字裏行間,充滿着一股豪氣。而他這首詩,在這方面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還不夠濃郁。這說明此作還帶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跡。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篇五

李白〔唐代〕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露濃一作: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及賞析 篇六

原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賞析】: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讀書,這首詩大約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全詩八句,前六句寫往“訪”,重在寫景,景色優美;末兩句寫“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轉。詩的開頭兩句展現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寫所聞,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次句寫所見,桃花帶露,濃豔耀目。

詩人正是緣溪而行,穿林進山的。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連忘返,且讓人聯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處世外桃源,超塵拔俗。第二句中“帶露濃”三字,除了爲桃花增色外,還點出了入山的時間是在早晨,與下一聯中的“溪午”相映照。頷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是詩人進山的第二程。

詩人在林間小道上行進,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這兩句極寫山中之幽靜,暗示道士已經外出。鹿性喜靜,常在林木深處活動。既然“時見鹿”,可見其幽靜。正午時分,鐘聲杳然,唯有溪聲清晰可聞,這就更顯出周圍的寧靜。環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與首聯所寫的桃源景象正好銜接。這兩句景語又含蓄地敘事:以“時見鹿”反襯不見人;以“不聞鍾”暗示道院無人。頸聯“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是詩人進山的第三程。

從上一聯“不聞鍾”,可以想見詩人距離道院尚有一段距離。這一聯寫來到道院前所見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見融入青蒼山色的綠竹與掛上碧峯的飛瀑而已。詩人用筆巧妙而又細膩:“野竹”句用一個“分”字,描畫野竹青靄兩種近似的色調匯成一片綠色:“飛泉”句用一個“掛”字,顯示白色飛泉與青碧山峯相映成趣。顯然,由於道士不在,詩人百無聊賴,才遊目四顧,細細品味起眼前的景色來。所以,這兩句寫景,既可以看出道院這一片淨土的淡泊與高潔,又可以體味到詩人造訪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懷。

結尾兩句“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詩人通過問訊的方式,從側面寫出“不遇”的事實,又以倚鬆再三的動作寄寫“不遇”的惆悵,用筆略帶迂迴,感情亦隨勢流轉,久久不絕。前人評論這首詩時說:“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句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吳大受《詩筏》)道出了此詩妙處。

賞析 篇七

這首詩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後來,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獄,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潯陽、金陵、宣城、歷陽等地。杜甫在成都於肅宗上元二年(761),因“近無李白消息”,寫了一首《不見》詩懷念李白,擔心他在外會闖禍,盼他早日歸還“匡山”故鄉。詩曰:“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次年,李白便死於安徽當塗。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華,他在大匡山讀書時,就描繪了這樣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於寫景,真實自然,並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

全詩分爲三個層次,前四句爲一個層次,五、六兩句爲二個層次,最後兩句爲一個層次。前四句是寫詩人拜訪道士途中聽耳聞目睹。詩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兩旁。桃花盛開,花瓣上掛滿露珠。這說明詩人一大早,就出門而行。小溪流水淙淙,與狗吠之聲,響成一片,形成了一種別有情趣的樂章。道士的處所,路程還不近呢。詩人從早走到中午時分,尚且沒有聽見道士敲鐘的聲音,只見樹叢的深處,不時有麋鹿出沒。這兩句的妙處,暗示道士不在道院,爲最後兩句設下伏筆。以上四句。把道士遠離人間鬧市的那種清新幽靜的環境,逼真地摹寫出來。前兩句寫狗吠聲聲,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詩人早上的所見聽聞。“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兩句,是寫中午時分的耳聞目睹。時間不同,地點各異,詩人所描寫的見聞,也各不相同。在這裏,時間和空間感。異常清晰。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兩句,是寫道士處所的近景,野竹參天,與青氣融爲一體,從碧綠的山峯間飛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種優美壯觀的奇境。飛、掛二〈WWW.〉字,是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動的畫面。“野竹分青靄”的“分”字,表面是寫野竹參天,把空中的青色雲氣隔開,實則是說翠竹參天,與青色的雲氣相接,渾爲一體。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說翠竹是自然長成,並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覺可喜可愛。“靄”前冠一“青”字,與竹色協調,融爲一色。“飛泉掛碧峯”,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具有引入入勝,令人留連忘返的藝術魅力。

最後兩句,方纔點明“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題。人們都會有這樣的常識:大凡去訪親探友,不能相遇,就會令人焦躁不安。李白去拜訪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無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儘管道士不在,詩人並沒有立即返回,他遠道而來,總想能見到道士,同他暢談一番。“愁倚兩三鬆”,寫得極其生動形象,寫詩人等待道士回來,倚靠遍了道士門前的兩三棵松樹,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頗能傳神,把詩人着急的神態。刻畫得清晰可見,歷歷在目。“無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陳述句。只是說明道士不知所去。是爲“愁倚兩三鬆”句,所作的鋪墊。

此作的構思並不複雜,它寫詩人的所聞所見,都是爲了突出訪道士不遇的主題。所以,吳大受說:“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詩筏》)當然,並不是說李白這首詩已經寫得盡善盡美了,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後期比較成熟的詩作,都寫得十分灑脫、酣暢、飄逸、雄渾,字裏行間,充滿着一股豪氣。而他這首詩,在這方面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還不夠濃郁。這說明此作還帶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跡。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與杜甫並稱爲“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爲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註釋 篇八

戴天山:在四川昌隆縣北五十里,青年時期的李白曾經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讀書。不遇:沒有遇到

吠:狗叫。

帶露濃:掛滿了露珠。

樹深:樹叢深處。

青靄:青色的雲氣。

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