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黃道婆的故事民間故事精品多篇

黃道婆的故事民間故事精品多篇

勤快的紡織“高手” 篇一

那個年月,貧苦人家生活窮苦,童養媳的生活就更加可憐。黃道婆成年累月起五更、睡半夜,侍候全家人的吃喝穿戴。雖然年紀很小,可她的勞動經驗卻相當豐富。

她每天被家裏活累得筋疲力盡,但還是硬擠出時間繼續練習紡織技術。沒多久,她便熟練地掌握了全部操作工序:剝棉籽,敏捷利索;彈棉絮,蓬鬆乾淨;卷棉條,鬆緊適用;紡棉紗,又細又均;織棉布,紋均邊直。

她在生活裏沒享受過慈愛,沒得到過溫暖。辛酸的淚,把她活潑的童年過早地掩埋乾淨,只有這棉紡勞動,纔給了她莫大的快慰。

棉花會紡了,佈會織了,好學好想的黃道婆又發現了新問題:棉花去籽這樣用手指一個一個地剝,實在太慢;現在彈棉絮的小弓,才一尺半來長,還是線弦,需用手指來撥動,弓身小,沒有勁,線弦容易斷,手指撥絃費力氣,以這樣落後的技術紡紗織布,怎麼能供上那些幹活人穿衣服的需要呢?她心裏經常想:能不能有什麼新辦法提高紡紗織布的功效呢?

然而,受苦難的童養媳生活並未使黃道婆找到提高紡紗織布功效的好辦法。黃道婆每天起早貪黑地辛勤勞作,但是還免不了挨打受罵。有一天,天剛放亮時黃道婆就下了地,太陽落山纔回家,疲乏得進門躺在牀上就和衣睡着了。兇狠的公婆不問情由,惡罵不止。黃道婆掙扎着爬起來分辯了幾句,馬上又被公婆拖下牀來毒打一頓,丈夫不但沒有勸阻,反而加鞭助棍,打完後把她鎖進了柴房,不讓她吃飯,也不讓她睡覺。

胸懷壯志的黃道婆痛苦到了極點,她再也忍受不了這牢獄般的折磨,決心掙脫封建禮教枷鎖,離開黑暗的家庭。她知道,長江岸邊,沒有她的活路,便決定就此棄鄉遠航,訪求先進紡織技術,實現夙願。半夜,她挖穿了柴房屋頂,逃出來,奔向黃浦江邊,躲進商船艙底……

在勞動中體會快樂 篇二

大約在南宋理宗淳五年(1245年),黃道婆生於上海烏泥涇鎮(現在的華涇鎮)的一個窮苦人家。當時的江南勞苦大衆,不僅受漢族地主階級的盤剝壓榨,又遭到蒙古貴族的鐵蹄蹂躪,還連年爲天災所襲擊,使富庶的江南地區,竟呈現了“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的敗落景象。

然而,在兵匪共襲的烽煙血火裏,承繼着祖先勤勞勇敢光榮傳統的勞動人民,依然種瓜播谷、栽桑植棉,男的耕、女的織,不斷創造社會財富,發展社會生產。 本站 黃道婆就是在這樣的羣衆土壤裏發芽、生根,成長起來的。

黃道婆出生前後,她的家鄉便從閩廣地區傳來了棉花種植。烏泥涇首先在一個名叫“八千畝”的地方,播下了棉種。到了黃道婆記事的時候,棉花種植已經普及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等地,很多婦女都學會了棉花紡織技術。

黃道婆由於世道多難、家境貧寒,而且很小就失去了全部親人,孤苦無依,所以她自幼就跟勞動緊密地連在一起。砍柴做飯、洗洗涮涮、拿針用線、補補連連,一切都是她自己奔波料理。她心靈手巧,好學好問,肯動腦筋,善於琢磨,大人乾的活計,她看了便能舉一反三,迅速入門。

本地有人經常穿着棉布衣褲鋤草犁田,鄰居會紡線的婦女早就告訴黃道婆,那種棉線布厚實柔軟、經久耐用,幹活的人穿着極爲合適。黃道婆聚精會神地聽着,沉思不語,而後,便抓緊向紡棉的成年人學習。

起初,她不會彈棉絮,彈得不透不淨;卷棉條,卷得鬆緊不勻;紡棉紗,紡得粗一段細一段,好像蛇吃了蛋似的。可是,她毫不氣餒,堅持練習,爭取一切機會學習操作。

然而,在那個年月,成年勞動者尚且不得溫飽,何況黃道婆一個孤苦幼女,生活逼得她不得不到有田地的人家做了童養媳。

崖州求藝 篇三

18歲逃命出來的黃道婆還是在艙底被發現了,老船主看到她時非常詫異。

黃道婆向老船主傾吐了學習紡織技術的志向,哭訴了痛苦的遭遇。船主看她一身破衣爛衫,滿臉血痕淚水,不由得又敬重又同情,便點頭答應了她的請求。於是,黃道婆登上船頭,遙望烏泥涇,灑淚告別了親切的出生地,隨船南渡。那時,交通工具簡陋,航海技術低劣,黃道婆不避風險,忍着顛簸和飢寒,闖過驚濤駭浪,先抵占城,隨後到了崖州。她看到當地棉紡織業真的十分興盛,便謝過船家在海南落了腳。

崖州的植棉和紡織技術強烈地吸引着黃道婆,樸實的黎族人民熱誠地歡迎她、款待她。她同這些階級兄弟姐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愛上了這裏的座座高山、片片闊林。拿起了着名的黎幕、鞍褡、花被、縵布,瞅着那些光彩明亮的黎單、五色鮮豔的黎飾,黃道婆看不勝看,愛不釋手,讚美不止。

爲了早日掌握黎家技術,她刻苦學習黎族語言,耳聽、心記、嘴練,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虛心地拜他們爲師。她研究黎族的紡棉工具,學習紡棉技術,廢寢忘食,爭分奪秒,像着了迷一樣,每學會一道工序,學會一種工具,她的心彷彿像開了花、吃了蜜,十分甘甜。

燦爛的友誼之花結出了豐碩的技術之果。黎族人民不僅在生活上熱情照顧黃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聰明的黃道婆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棉織事業上,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織棉工具,學會了他們的先進的紡紗技術。儘管絞盡腦汁、嘔心瀝血的勞動消耗,把黃道婆的一頭青絲換上了白髮,給她豐潤的臉上刻下道道深而密的褶皺,但她還是精神抖擻、深鑽細研、鍥而不捨、刻苦實踐,30年如一日,終於成爲一位技藝精湛的棉紡織家。

在勞動過程中,黃道婆改進了植棉方法,革新擀、彈、紡、織工具和織造錯紗、配色、綜線、挈花技術,使制棉工藝從輾子、彈花、紡紗、軋籽到織布,有了一套完整的操作規程。她還製成一整套、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車。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工藝技術,織出有名的烏泥涇被。

黃道婆是一個真正的勞動者,在紡織業的歷史上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她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敢於抗拒命運安排的勇氣,執着的信念,讓每一個後人不由得用一種崇敬的情感懷念她。黃道婆也因爲她的發明創造而名垂青史。

評價 篇四

封建正史對科學技術有着一種無知的輕蔑,再加上對下層勞動人民的頑固偏見,所以對黃道婆這樣一位偉大的紡織革新家及其傑出貢獻,正史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這是我國曆史學的普遍性的遺憾。但人民是公正的,“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隻筒子兩匹布。”這是上海一帶勞動人民世代相傳的一首歌謠。這首歌謠歌頌的就是表達了人們對黃道婆爲我國棉紡織技術作出卓越貢獻的感激。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術的巨大貢獻,贏得了當地勞動人民深情的熱愛和永久的紀念。

黃道婆死後,大家舉行了隆重的公葬,並且在烏泥涇鎮替她修建祠堂,叫先棉祠。以後其他許多地方也先後爲她修建祠堂,(上海縣港口鎮建有黃母祠)表達了廣大勞動人民對這位棉紡織業的先驅者的感激和懷念。解放後,上海人民爲紀念這位傑出的勞動婦女,新中國成立後,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重修了黃道婆的墳墓,種了樹,建了墓園。北京的國家博物館裏還陳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供後人瞻仰。黃道婆是我國古代勞動婦女勤奮、聰明、慈愛、無私的傑出典型,她的名字和功績將永遠留在廣大人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