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1秋分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2021秋分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鬥指己;太陽達黃經180°;於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交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秋分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_秋分養生方法,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秋分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南北兩重天

通常情況下,秋分時節我國新疆、青海、四川、西藏、內蒙古、黑龍江的少數地方已經步入初冬,我國最北端的漠河、呼瑪,內蒙古北端的海拉爾、四川西部的甘孜、松潘等地有時會出現雪花紛飛的情景。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部分地區已進入了深秋時節,人們紛紛登高望遠,來到山區密林欣賞層林盡染的秋色。從遼寧南部到江南,人們享受着金秋送來的涼爽。

而在華南的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日平均氣溫還在22℃以上,人們還在吹空調,吃西瓜,依舊沒有走出漫長的夏季,但夏天潮溼悶熱的天氣不多了,遇到較強冷空氣南下,還會有少數雷暴天氣發生。

江南迎來小陽春

秋分過後,原先佔據在大陸上的暖空氣(副熱帶高壓)繼續南退。冷空氣即將成爲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主導力量。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隨着冷空氣分股南下,一般年份,江南大部也都先後進入了秋季(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22℃)。“秋老虎”不見了蹤影,人們開始享受一年中的好天氣。江浙一帶,人們用金風送爽、雲淡風輕、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等一切美好的詞語來形容絲毫不過分。

進入降水減少的時段

秋分過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包括江南、華南地區(熱帶氣旋帶來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數和雨量進入了降水減少的時段,河湖的水位開始下降,有些季節性河湖甚至會逐漸乾涸。在此期間,還有可能出現個別的熱帶氣旋,但影響位置偏南,大多影響華南沿海、海南島,這時的颱風除了大風災害外,帶來的雨水往往對當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爲10月以後這些地區將先後轉入乾季。

影響農業的災害天氣之華西秋雨

在9月份和10月份,由於冷暖空氣的對峙,在華西地區(渭水和漢水流域、四川、貴州大部、雲南東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往往發生連綿的秋雨,有的甚至長達十幾天、幾十天。特別是在四川盆地,幾乎年年都有,並且常常是夜雨。著名唐朝詩人李商隱“巴山夜雨漲秋池”的詩句,就是對這種情況的生動描述。秋多綿雨,溼害嚴重,對秋收、秋耕和秋種影響頗大。要搶晴收曬,理墒防漬,抓好“三秋”生產的質量和進度。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秋季陰雨寡照、土壤墒情較好的氣象條件,不失時機地大搞植樹造林,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影響農業的災害天氣之寒露風

寒露風是秋季冷空氣入侵後,引起顯著降溫,影響晚稻抽穗、開花、灌漿,造成減產的低溫冷害。因各年強冷空氣出現時間和強度不同,在長江中下游、華南的桂北、粵北、閩西北、閩中一帶,寒露風多在秋分時節出現。各地的標準也不完全一樣,通常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以連續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氣溫低於20℃作爲出現寒露風的標準;華南以連續三天或以上,日平均氣溫低於22℃作爲標準。

初霜凍不足爲奇

諺語說:“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受大陸冷高壓控制的西北、東北部分地區,降溫早的年份,秋分見霜已不足爲奇。初霜的到來標誌着農作物生長季的結束,農業生產開始進入秋收大忙時期。不過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那樣耐不住風寒,傲立秋風中的菊花與楓葉就組成了一幅“黃花金獸眼、紅葉火龍鱗”的優美畫卷。同時,初霜的降臨,使這些地區的人們提前欣賞到“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秋景。

大霧影響不可小視

進入秋分,大霧天氣開始增多,主要是輻射霧。

輻射霧是由於地面輻射冷卻作用,使貼近地面空氣層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凝結後而形成的霧。它常出現在有微風而晴朗少雲的夜間或清晨。在秋冬季節,我國內陸地區常有這種霧出現。輻射霧往往範圍較大,跨越數省,不僅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擁堵,而且影響高速公路、跨省國道、航空、鐵路的正常運營和安全。

秋分適合吃什麼

1、梨

梨,因爲本身的鮮嫩多汁,被稱爲“天然礦泉水”。梨,能夠清熱解毒,清心降火,生津潤肺,適合作爲秋季潤燥的食物。

除了生吃之外,我們還可以榨汁享用。或加澎大海、冬瓜子、冰糖少許,煮飲,對天氣亢燥、體質火旺、喉炎乾澀、聲音不揚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

2、西蘭花

西蘭花90%的成分都是水,它所含的異硫氰酸鹽也具有防癌效果。西蘭花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能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還有助於提高皮膚彈性。

水、空氣、熱量都會破壞維生素C,所以烹飪西蘭花時要特別注意,好不要用水煮,而採取炒、烤或微波爐烹飪的方式。

可以用西蘭花煮湯,即使維生素C溶入湯中,我們也可以喝到。確保維生素A不流失的方法就是使用植物油烹飪。

3、鮮棗

與其他秋季水果相比,鮮棗多項營養素含量均居首位,如維生素C、鉀、鎂、鐵、鋅等。維生素C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鉀對控制血壓有利,鎂有助於對抗壓力等。

需要提醒的是,棗偏熱,痰多、便祕、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宜多吃。

秋分養生方法

1、調飲食防秋燥

秋分已至,陰氣漸盛,陽氣漸收,要注意預防秋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爲主的食物,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也缺少水分,故需要補充水分,但喝白開水並不能抵禦秋燥帶來缺水效應。古人對付秋燥早有良方即“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也就是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這樣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良方。並宜多食梨,梨既能潤肺,又能化痰止咳,爲秋季養生佳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2、適當“秋凍”防感冒

俗語云:春捂秋凍,爲什麼要秋凍,我們中醫講人與天地統一,人與天地的變化協調一致,秋分以後天氣轉涼,草木逐漸枯萎,天地之氣逐漸收斂,人氣亦宜收斂,秋季適當少穿些,實際上有助於幫助秋季的收斂。

從現代醫學角度,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物,能夠預防感冒。

秋季養生,應以“收”爲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鍊和有氧運動,比如: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總之既達到鍛鍊身體目的,又不宜大量出汗。平時可適當用冷水洗臉對預防傷風感冒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