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衢州市導遊詞概況

衢州市導遊詞概況

衢州市導遊詞概況1

各位團友,大家(上午、下午)好!歡迎來中藥聖地—藥王山遊覽、觀光。我是這個景區的導遊,姓x,大家可以叫我x導或小x.

各位,我們的周圍看到的山都屬於國家級森林公園紫微山的一部分,是著名的仙霞嶺餘脈。傳說中國遠古第一位藥王炎帝神農氏,被黃帝打敗後與他的國師赤松子以前南遷來此神山隱居,除了修煉以外,他不忘自己的百姓,挖藥、嘗百草、練丹以普濟衆生。此地故此得名藥王山。神農炎帝他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藥王,當然此山也就是神州的第一座藥山了。景區佔地面積1500公頃,區內峯巒疊嶂、草木蔥蘢,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其中生長着近萬種植物,光名貴藥材就有500餘種。可想而知,這裏是中草藥生長的樂園。

這裏順便給大家介紹一下,“紫微”,是一個很吉利、彩氣的名字。它是天上的天子星之別稱。其所在的地方叫做紫微垣。垣即宮。據古籍記載:“紫微垣,天子所居。”說白了,紫微垣是天子所居住的宮殿。你們聽說過沒有,過去建新房子,上大梁時就能見到上面有四個用紅紙寫就的大字:紫微高照。這紫微就是紫微星,也就是天子星。其祥光高照,天下大吉,一切害人的妖孽皆煙消雲散。但是這裏要強調的一點是此:“紫微”非彼“紫薇”。否則就要鬧笑話了。前者爲天上吉星,後者爲地上植物,從天上掉到地上,豈不可悲!因此,紫微山,也就是天子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神山。

好了,下面就請各位進入藥王山。

陰沉木 請各位回頭看一下對岸的那棵枯木吧!這絕對不是人造景,是一棵曾經充

滿生機的真樹,只是已經死去幾千年了。被稱爲陰沉木。所謂的陰沉木就是指因底層變動而久埋於土中或沉於江河淤泥之下,廕庇不見光的木材稱爲陰沉木,也叫陰木沙、沉江木、浪木、烏木等。材質原爲柏木、銀杏、楠木等,多數質地堅硬,在古代陰沉木是名貴的棺木原料。再來看看這棵樹足足有三圍大。我們在河灘淤泥裏發現了它,並把它重新扶正在這裏的。這可是我們的鎮山之寶啊。

石圍牆

在這棵陰沉木下有一段古老的石圍牆,喏!大家看到了吧。相傳很久以前,我們衢州有個叫劉光大的神醫,他曾經在這裏採藥、行醫,救濟百姓,還在這裏建造了石屋長期居住了下來。而如今已經是人去樓空,只留下了眼前這段破敗的石牆而已。證實了藥王山曾經是許多懸壺濟世的先人們採藥的寶地。

導遊圖

現在我們看到右手邊的這張藥王山景點導遊圖,各位我們現在所處的

位置是入口。從景區圖上看整個景區分爲神雙瀑、野猴坪、馬尾瀑三段。一路上美景很多,大家請及時跟上,聽我講解,需要拍照的朋友可以回頭下山的時候再拍,因爲我們是原路返回的。總的山路里程比較漫長,而且山高谷

深,岩石陡峭,山路溼滑,走的時候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時請菸民們剋制一下,因爲這裏地處國家級森林公園,請大家配合我們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棧道

從這裏開始我們就進入景區了,我們各位有沒有發現藥王山景區與其它景區的不同處?別的景區的棧道大多是由鋼筋混水泥鋪砌而成,而我們這裏路都是由枕木鋪砌而成的棧道,全長2400米。(下雨天:比較溼滑,走路一定要小心,請大家多留心腳下,注意安全。)走到上面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一種原生態的感覺了。

神農溝

這條小溪到神農雙瀑長達500餘米,老百姓叫它神農溝,是因爲傳說當年炎帝神農氏曾經在這條溝的上下游採藥而得名。走在神農溝邊我們可以看到下面水流湍急,嘩嘩水聲不絕於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迎面吹來的山風是多麼的清新,我們現在已經置身於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裏。大家請盡情的呼吸吧。

鎖蛟門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兩邊都是懸崖峭壁,正前方又都是樹木,有沒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感覺?在這裏各類植物見縫插針,路途相當險峻,據說是龍上天必經之門檻,我們把這裏叫做“天門游龍”,你們想象下什麼樣的龍會從這裏有遊過呢?傳說爲九色彩龍:黑白赤橙黃綠青藍紫。一條條蛟龍就從這裏游出,騰空而去。

站在這裏我們看到對面的石壁上有一扇巨大的石門。傳說這裏面鎖着一條禍害百姓的惡龍,它是被八仙之一的漢鍾離鎮壓在石門裏面的,他還在上面加蓋了封印。

神農瀑

這裏峯迴路轉,有沒有柳暗花明的感覺?現在我們聽到的嘩嘩水聲,來自神農瀑,讓大家去那裏感受一下她的清涼。這裏有兩條來自不同地方的泉水形成的瀑布,傾瀉而下匯合在一起,然後又奔向了遠方。就如同我們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帶領着自己的人民融合成了一個大民族,一同走向未來,顯示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也有人說這是一雌一雄,叫雌雄雙煞。每天正午之前豔陽高照,都會有一道陽光射入,在陽光的映襯下,你會看到兩條彩虹相互交叉“雙瀑託彩虹,一潭映七彩” 的奇特景觀。 藥王泉

在神農瀑下的這一泓深潭叫藥王泉,傳說炎帝神農氏曾在這裏洗刷草藥,你想這幾百味藥都在這藥王泉裏浸泡,裏面應該包含了多少的精華啊!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下去洗洗手、洗洗腳、洗洗臉,這絕對對你的皮膚好,大家不可失去一次美容的好機會啊!孫思邈

孫思邈,今陝西耀縣人,生於581年,而卒於682年,是個百歲老人,煉丹術士。(孫思邈的年齡現今有六種說法:最小的101歲,第二種說法是

120歲,第三種說法是131歲,第四種說法是141歲,第五種說法是165歲,甚至還有168歲的說法。不過反正年齡不小。)爲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人稱爲“藥王”。他的醫學專著《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至今仍是中醫學習的重要內容。

孫思邈爲什麼會來到這裏?這也是一個千古之謎。不妨,聽我道來。有誰知道,唐朝的李世民是怎樣登上皇帝寶座的?玄武門之變,他殺兄逼父殘忍之至,其得力干將就是赫赫有名的尉遲恭,也是一位大家所熟知的門神。尉遲將軍不但在李世民的骨肉相殘中立了大功,而且在平定江南割據勢力李子通的戰役中斬獲最豐。當時,李世民把他作爲“心腹”派駐衢州,重修州城。由於日夜操勞,而患重病,李世民聞訊大驚,遂派遣神醫孫思邈日夜兼程趕往衢州,爲尉遲將軍治病。而孫思邈早就聽說衢州有“神州第一座藥王山”,是華夏第一位藥王炎帝隱居、採藥的地方。孫思邈心存敬仰,這次遣差正中下懷。到了衢州之後,三指搭脈,二指開方,藥到病除。尉遲恭康復了。孫思邈也因此遂了進山朝覲之願。

十問亭

這座傍山臨水而建的亭子是當年孫思邈常研究醫書的地方,孫思邈自幼好學,不恥下問。凡遇疑難,必尋根刨底,苦研不倦。後人敬仰孫思邈的治學精神,特將此亭取名“十問”,以示敬仰。“十問”也是中醫術語,爲四診內容之一。四診法即:望、聞、問、切。各位有沒有發現亭子的顏色與其它亭子的顏色不同?一般亭子的顏色是紅色或褐色,但是爲什麼這個亭子的顏色是黑色?那是因爲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爲娘娘治病,藥到病除,神奇之至,以其“有道”,授予爵位,他固辭不受,遍歷名山,並聞“爛柯”仙地“紫微”神山之名來到此地,煉“太一神精丹”。其玄而又玄,高深莫測。玄者黑色也。後人就用這個來體現他的醫術之高明。

天門橋

這座橋叫天門橋,這是一座由鋼繩拉鎖鋪砌而成的鐵索橋。長只有十幾米,走上去有點搖晃,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走過此橋在回頭看看此橋的兩邊都是懸崖峭壁,想想古人要從對面來到對岸這裏不是和登天一樣難啊!難怪叫天門橋,過來天門橋我們就真正的走進了仙境。

猴歡喜

我們走到橋頭來看一下大家右手邊的這棵樹“猴歡喜”,這棵樹故名思意,猴子很喜歡它的果實。景區內有很多這種樹,奇怪的就是隻有這一棵樹結果實,它果實剛剛長出來的時候跟紅毛丹一樣是紅色的外殼,等果實成熟了就變成了褐色的外殼。一般果實一成熟就被猴子吃掉了,只剩下各位看到的外殼。

木荷

現在我們看到的一棵樹叫木荷,這是一種非常良好的防火樹,我們知道森林最大的災害就是火災,而我們藥王山又屬國家級森林公園主景區,任務艱鉅。因此有了像木荷這樣的防火樹,也就爲我們的防火工作減輕不少壓力。木荷的樹葉含水量達42%,也就是說它的每一片葉子將近一半是水分,不易燃,能夠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

二是木荷樹冠高大,葉子濃密。一條由木荷樹組成的林帶,就像一堵高大的防火牆,能將熊熊大火阻斷隔離。

三是木荷有很強的適應性。既能單獨種植形成防火帶,又能混生於鬆、杉、樟等林木之中,起到局部防燃阻火的作用。

四是木荷木質堅硬,再生能力強。堅硬的木質增強了它的拒火能力,即使頭年過火,二年也能出芽長葉,恢復生機。

五是它的種子輕薄,擴散能力強。木荷種子薄如紙,每公斤達20多萬粒。種子成熟後能在自然條件下隨風飄播60至100米,這就爲它擴大繁殖奠定了基礎。

該物種爲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爲莖皮、根皮有毒。浙江民間曾用莖皮與草烏共煮,熬汁塗抹箭頭,獵殺老虎等野獸。生長在本植物上的木耳亦有毒性。草藥圃

走到這裏地勢比較平坦,這裏從古至今都是天然的中草藥圃。元朝衢州的名醫劉光大就經常在這裏採集各種不同的草藥,現在主要的有芍藥、牡丹、桂花、茶葉等。

衢州市導遊詞概況2

各位團友,爛柯山是一座相傳“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名山。別看它山不高,貌不驚人,但古今中外許多名著典籍中都留有它的大名,《辭海》3567頁就有記載。

爛柯山爲什麼聲名遠播呢?現在我簡單介紹一下它的歷史。

爛柯山,原名石室山,石橋山、懸室山。山中古木參天,蒼松疊翠,層林起伏,四季蔥蘢,有天生石樑一道,宛若巨虹臥波,橫跨東西。樑下天然石室,高十餘米,百步穿空,氣勢雄偉,身臨其地,如入仙境。傳說晉朝(265—420)中期有個名叫王質的人,家住衢州城內太白井旁,自幼父親早逝家中有一老母和胞弟王貴,以砍柴度日。有一天,他砍好了柴,太累了,便在此山的石室中(天生石樑下)好好休息一下,不想其中已有兩個孩童在下圍棋,他便湊過去瞧瞧,並習慣地把砍柴斧往屁股底下一墊,就勢坐了下來。其中有一個孩童還客氣地遞給他一顆棗子嚐嚐。這一瞧不得了,一盤棋未下完,太陽漸漸日落西山,當孩童提醒他該回去時,王質猛然起來一看,自己鋥亮、鋒利的砍柴斧竟已鏽跡斑斑,斧柄全爛掉了。王質匆匆忙忙回家,這時村中古井依舊,人事卻非,只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農正在給孩子們講述着村中古代曾發生一位名叫王質的人去山中砍柴不歸而成仙的故事。王質離家競已百餘年矣。唐人孟郊(751—814)曰:“仙境一日內,人間千載窮”,所謂“百歲人間事,山中一局棋”“柯山一夢”即典於此。由於這個美麗而又神奇的傳說至後魏已流傳四方,後來人們就把這石室山改名爲“爛柯山”。“爛”是腐爛,“柯”是指斧頭柄,。

爛柯山又是中國圍棋的仙地,爛柯成爲圍棋的別稱。相傳著名的棋譜《爛柯圖》就是從此山石室中得到的,成爲我國現存最早的棋書《忘憂清樂集》重要一章。這座山主峯海拔僅164米,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1.9公里。正因爲它的名氣大,這裏的城鎮、鄉村都用它的名字來命名,如柯山、石樑鎮、石室鄉等。

[烏溪江引水灌溉工程]團友們,前面我們將跨越一條碧波盪漾的大渠。看!水多美,就像纏在爛柯山腰中的一條碧玉寶帶。這就是烏溪江引水灌溉工程。被譽爲“江南的紅旗渠”。主幹渠長83公里、流量每秒100立方米。其長度和流量都大大地超過河南林縣的紅旗渠。是浙江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之一。

[山門]請大家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石壁上寫的是一個什麼字?“仙”字,對啦!這是一個繁體的仙字,較冷僻,確實有點難認。它曾經難倒不少名人和學問家。據說是元代很有名氣的書法家趙孟兆頁寫的。誰能說出它有多大?4米寬6米高,不簡單吧。

大家往右看。這裏有一頭猛獅正等着咱們呢,它面前還有一隻繡球呢。這裏的老百姓叫它臥獅山。

再向前看,那裏還有一頭大象。那個大“仙”字正好寫在它的耳朵上。爛柯山有臥獅、伏象這對神獸把門,多威風!請朋友們隨我到山門前,請欣賞一下兩對門聯:數千年弈理根追石室,幾十處仙蹤源遡飛樑。入洞天邀太君痛飲,來福地延大雄暢遊。

[赤松巖]進入山門,正前方隔着水面一座丹霞色的山、名叫赤松巖。據說是仙人赤松子與王僑、安期生、黃石公等鬥弈論道的地方。晉朝的樵夫王質、牧童黃初平就是由他們點化得道成仙的。故上面有論道臺、樵牧得道處、赤松閣、日月朝真牌坊等遺蹟。

[梅巖]下面的一個景點是梅巖,俗稱牛巖。傳說太上老君曾來此煉丹傳道。這裏還建有梅巖精舍(講堂),宋朝的盧襄、馮熙載、徐霖、朱熹及明朝的王陽明都在此講過學。當時遍植梅花,故有梅巖之稱。那裏還有仙樂臺、大八卦等景觀。對面還建有梅亭,可憑欄遠跳九龍勝景。看大門洞開,肯定是歡迎你們大駕光臨。上面還有一副對聯:諸仙臨古洞,八卦護梅巖。沒說錯吧,上聯說:諸位神仙光臨古洞,下聯告訴大家:裏面大八卦正保護着梅巖洞天。

[仙樂臺]請登上臺階。站在仙樂臺下,可看到石巖下面的一隻烏龜。它那隻小眼睛還在注視着我們呢。登上仙樂臺。讓我們也當一回“快樂神仙”。

請先跟我來,拜訪一下姜太公。姜子牙喜歡直鉤垂釣,他不釣魚,專釣龍。看他正靜靜地坐在水邊呢。請各位隨我踏着石墩進入大廳。大廳正中端坐着太上老君,是漢白玉的雕像。像這種模樣的像全國只有兩個,另一個在福建漳州。現在來考一考大家,請問兩旁八位(塑像)是誰?

鐵柺李、張果老、藍采和、韓湘子、何仙姑、曹國舅、呂洞賓、漢鍾離。對,正是他們。

這是天師洞府,中間一位是中國第一代天師——漢朝張道陵。他的兩旁分別是文武判官、文武財神和金童玉女。

這尊臥像是誰?對,是周文王。周文王姬昌被無道昏君商紂王無故因禁在羑里,後天八卦就是他在囚禁中研究出來的。

請各位上仙樂臺,這樣大家都成“神仙”了。請注意在大八卦的中心位置上,有一股仙氣嫋嫋直上。請仔細瞧瞧,看見了嗎?

大家再順着我的手指向前看,有一隻大桃子等着我們去品嚐呢。它是三千年一熟的“仙桃”。大不大?整座小山就是一個桃子。再轉過身來看,這裏潛伏着一隻大蝙蝠,它正展翅向我們衝來。據說,凡來過這裏的人都有福有壽,福壽雙全。

[赤松嶺]各位團友,現在我們正行進在赤松嶺上。凡走過這段路程的人,人人都可益壽延年。這是五千年前赤松子老仙人走過的地方,所以仙氣特濃。事實上,這是一種腳底按摩。走鵝卵石小道上,腳底的各個穴位都得到反覆按摩,大大促進了人體血液循環。

[悅仙亭]各位到亭子裏歇歇。這裏爛柯道上的名亭,叫“悅仙亭”。亭聯是:“至此言劫盡,往彼論功圓;跨鶴歸天上,乘鹿下凡間。”此聯由梅志逸翁撰寫,爲世界著名書法大師只耳齋主所書。

[徐徽言詞]下一個“節目”請各位去瞻仰一位在氣節、武藝上都高妙絕倫的大英雄——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武狀元徐徽言。這裏有他的祠堂及陵墓。他是北宋晉寧軍節度使,比岳飛早出生10年,能文善武,17歲考中武狀元。名相范仲淹的兒子是他的三位主考官之一。他的悲壯事蹟在《宋史》、《續資治通鑑》等典籍中都有詳細記載。徐徽言身長九尺,臂力過人,武藝絕倫。看!頭門兩邊有對聯:“跨馬擎樑威懾金源千秋壯烈,盤弓射逆先驅武穆一代精忠。”這裏有兩個故事。跨馬擎樑講的是徐徽言考取武狀元之時,正當北宋朝廷內憂外患頻仍之日,尤其是金國大兵壓境,黃河以北名城重鎮常遭攻陷。並且,黃河險要渡口均被金兵封鎖,爲了打通南北要道,支援前線,朝廷曾屢派名將前去,都無濟於事。當此之時,新科武狀元徐徽言責無旁貸,提兵三千,一戰告捷,嵐州石州遂通。爾後,金國增兵數萬,封鎖更嚴。宋朝廷仍以徐徽言爲將,給兵如前。他長驅直入,所向披靡。然敵方人多勢衆,將其團團圍困在核心,意欲活捉他。他鏖戰一天,人困馬乏,三千兵卒損失殆盡,只剩單槍匹馬,故心生一計:乘夜色朦朧退到土丘石亭中,一手擎樑,兩腿一夾,連續三次將坐下戰馬離地夾起,頓時嚇得金國兵將咋舌,紛紛倒退。他乘勢衝殺,突圍而出。這就是“擎樑三跨馬”的故事。“盤弓射逆”講的是徐徽言鎮守晉寧,敵兵攝於其威,不敢輕犯。然而當時黃河以北所有州、府、軍皆陷敵手。其中府州守折可求是徐徽言的岳父,因其子爲敵所擒,遂投降了金國,並帶領敵帥至晉寧城下勸降、許以榮華富貴。當此之時徐徽言怒不可遏,責斥逆賊,彎弓一箭射中折可求,並乘勢殺出,斬敵先鋒於馬下,大敗敵軍。請各位通過曲橋。看!這位全身披掛的將軍就是忠壯公徐徽言。裏面有忠壯祠。忠壯是他壯烈犧牲後宋朝皇帝給他的諡號。

我們來到了忠壯祠,前面一進兩旁是記述他輝煌一生的壁畫。後進供奉着他的坐像和蓋有當時宋朝皇帝玉璽的他的畫像,十分珍貴。有人問:這塊匾上寫的是什麼?“節過顏段”。節就是氣節,顏就是顏真卿,段就是段秀實、他們兩位都是唐朝很有氣節的名臣,臨危不懼,誓死不向敵人屈服。匾上的字是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的手筆。再看裏面的一塊:“忠貫日月”。這是說徐徽言的忠心與天上的太陽、月亮一樣光照千秋。這是南宋著名大儒、朝奉大夫朱熹的親筆。武狀元徐徽言當年所用的一柄寶劍現在還完整地保存在衢江區文化局裏,有機會可去飽一下眼福。

忠壯陵,是徐徽言安息的地方,是當時朝廷大臣中書舍人陳碩奉旨埋葬他的地方。看牌坊上對聯:“忠規義慨武穆望塵,壯懷激烈亭候遜色。”上聯說徐徽言的忠義事蹟岳飛都及不上他,下聯講徐徽言的壯烈情懷使關羽遜色。墓道兩旁的石馬、石羊、石虎、石獅是代表“忠教勇猛”。另外石朝相、石筍、玉柱、牌坊等都體現了喪葬規格之高。這墓坐南朝北、因爲當時的宋都汴京在北方,他鎮守過的晉寧城也在北方。

[爛柯仙境]“爛柯仙境”,這塊匾是我省著名女書法家、徐徽言的後裔徐潤芝所書。進入裏面可看到樵夫王質觀奕、爛柯、得道、隱居的遺蹟。

陳祖德碑: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原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先生題寫的“衢州爛柯圍棋仙地”題詞碑,碑高1.58米,寬65釐米,厚5釐米,行書,1993年4月立。奇境碑:文爲“入山道道通奇境,進洞人人似神仙”爲衢州市副市長姜寧馨所撰,碑高1.55米,寬55釐米,厚5.5釐米,草書,落款爲“癸酉春衢化程少凡書”。

張源題詞碑:文爲“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碑高1.46米,寬66釐米,厚5釐米,行書,張源中國書法家協會黨組書記,1993年4月立。

各位團友,前面我們將沿着一條古道拾級而上。這條古道是2004年4月份我們經專家考證指點重見天日的一條明時古道,相傳這條古道是我們明代衢州藉徐天官、徐可求所修,徐可求(1556—1604)明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二十四年官吏部文選司郎中,晉太常寺少卿,福建布政使,四川巡撫,萬曆三十二

衢州市導遊詞概況3

江郎山俗稱三片石,由石峯郎峯、石柱亞峯、石牆靈峯組成,三塊巨石就像從地面上長出來的三根石筍,像一個“川”字,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這裏爬山感覺很刺激,幽深的一線天、大段近乎垂直的陡階,其艱險不輸華山。

景區門口的公路上,可以較爲方便地觀看江郎山全景,隨着位置的變化會有不同的畫面出現。門票裏包含了遊覽車的費用,可以坐車從遊客中心坐車到山下的開明禪寺附近,然後開始攀登。平日自駕車也可開到山下的停車場。這段路上可以遠觀江郎山全景,有一棵標誌性的大榕樹,人們喜歡拿它做前景拍照。

上山有兩條路,一條走南線的一線天,一條往北線的煙霞亭。大多數人會選擇從十八曲—開明禪寺—會仙岩—一線天—登天坪—問天亭(南線)上山,而後從北線下山。因爲南線坡度較爲平緩,而北線是大段幾近垂直的鐵梯,路很窄,沒地方歇腳,下山還好,上山可能會很崩潰。普通人往返走下來需要四五個小時。

會仙岩是登山的起點,在此選擇去一線天的路向前。爬山賞景走到一線天大概1小時,路比較平緩。江郎山的一線天雖然不算窄,但很深遠,是所有來此的遊客必到、必拍照的地方。雲霧天氣時,兩山夾壁之間撲面而來的雲霧給人一種身處異境的感覺。一般旅遊團到一線天看看便返回了,若打算登山則須繼續向前往登天坪方向去。登天坪是一處休息點,可以買到些小食,不過價錢很貴,建議自帶些補給的乾糧。從這裏開始的路基本都是九十度的陡階,務必休息足了再繼續往前登頂。

通往山頂的路上沿着崖壁鑿出的僅一人寬的石階路,旺季時遊人排起長龍,只能隨着隊伍走走停停,進退兩難。快到山頂的時候會遇到去往舒心坪的岔路,一定記得過去看一下。路並不遠,這邊是天然石頭形成的大平臺,可以俯瞰山下全景,視野比山頂的觀景臺開闊些,山頂的觀景臺上則可以拍到眼前一座饅頭狀的山峯的全貌。需要注意的是,山頂15:30之後就不開放了。

過了山頂順着“北線下山”的.指示牌走,依舊是幾乎垂直的下山路,最陡最窄的地方得背過身倒退着往下。站在山上看下曲曲折折的陡階,看着就挺驚心動魄的。下山路上有一段峽谷是沒有光線的,不過這段並不長。

到山下的乘車點,如果時間充裕可以由此往須女湖方向步行,大概40分鐘能到。須女湖是個水庫,有些人造休閒景觀。這裏可以遠觀江郎山的全景,不想爬山可以來這兒遠觀一下,不過去的遊人並不多。景區附近有農家樂可以住宿,來此的遊客多會選擇用兩三天和周邊的廿八都、浮蓋山一併遊玩。

衢州市導遊詞概況4

浙江衢州江郎山是(衢州)江山市境內的一座奇山,似三根石柱直插雲霄。讓你不得不相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詩人辛棄疾在遊覽了江郎山後留下這樣的詩句:三峯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幹;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江郎山位於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鄉。古名金純山、須郎山、玉郎山(據《方輿勝略》)素有“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之譽。《文思博要》雲:“有江氏三兄弟登巔化爲石,故又名江郎山”。

江郎山主峯海拔824米,主景區由三石峯、十八曲、塔山、牛鼻峯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組成,是遐爾聞名的旅遊勝地,以雄偉奇特著稱。山巔有三巨石拔地衝天而起,高360餘米,形似石筍天柱,狀若刀砍斧劈。三峯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爲:郎峯、亞峯、靈峯,俗稱“三爿石”。堪稱“神州丹霞第一峯”。

三峯之間有大弄小弄出入,建有百步雲梯,迂迴盤旋。郎峯峭壁上有明代理學家湛若水摩?題刻“壁立萬仞”四字。亞峯、靈峯間壁立如削,曰小弄峽。置身其間,仰觀天開一線,俯視地裂一隙,俗稱“一線天”。山上另有蛤蟆石、兀鷹石、姐妹石、雞塒弄、會仙岩等景觀,多以形取名。江郎山不僅聚巖、洞、雲、瀑於一山,集奇、險、陡、峻於三石,雄偉奇特,蔚爲壯觀,且羣山蒼莽,林木疊翠,窟隱龍潭,泉流虎跑,風光旖旎。每當雲霧瀰漫,煙嵐迷亂,霞光陸離,常凝天、山於一色,融雲峯於一體。無怪唐詩人白居易贊曰:“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

衢州市導遊詞概況5

各位團友,你們好。歡迎到天脊龍門旅遊。天脊龍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紫微山風景區的主景區之一,是集山水觀光與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景區內集奇峯異石、泉瀑雲霧於一體,形成了險、雄、奇、秀、幽之形勝。境內高山林立,峽谷縱橫,其中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峯54 座;既有海拔 1452.6 米的浙西第一高峯水門尖,又有落差千米、長逾萬米的深谷川流;尚待開發的“天脊瀑”落差達198米,是華東地區最高的懸空瀑布。區內山深林密,鬱閉度達 98%以上,水清氣爽,氣候溫和溼潤, 年均氣溫爲15.8℃。獨特的高山深谷型地理及氣候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景區內生長着各種植物千餘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香果樹等,特別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白豆杉,連片分佈面積達 4000多畝,爲全國之冠;森林中還棲息着豹、相思鳥、蘇門羚、毛冠鹿、穿山甲等一百餘種珍禽異獸。大家上山時可要小心哦,弄不好山上的黃兔、山雞之類就會沒頭沒腦的往你身上亂撞。

區內水清氣爽,樹冠、葉端的尖端放電,及雷電、瀑布、海浪的衝擊下,形成較高濃度的空氣負離子,每平方米含量達12000多個,使空氣清新,使人心曠神怡。負離子對人體具有鎮靜、催眠、增食慾、降血壓等作用。大家不妨多做幾個深呼吸吧。

紫微山自古有“天下第一龍山”之稱,堪稱是黃山、三清山的姐妹山。在我國民間就流傳着龍生九子的說法,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因各得山水不同之靈秀,而形異性殊。而傳說中天脊龍門就是龍生九子之所在,景區內龍跡遍蘊,有龍宮、龍橋、龍亭、龍門以及龍涎溫泉、龍潭飛瀑、飛龍在天等奇妙景觀,堪稱集“龍文化”之大成。更爲神奇的是,相傳當年這裏曾有鯉魚躍過龍門而變身爲龍,因貪戀美景不願昇天,後經天竺聖僧點化,化身爲一條蜿蜒起伏、氣勢磅礴的棧道盤踞於崇山峻嶺之間。棧道全長1800米,把諸多的精華景點串成一線,置身其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令人歎絕。好了,現在就讓我們進入景區,一路追尋龍的蹤跡,去了解、探索大自然和龍文化的奧祕吧……

【龍鳳坊】

團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石牌坊叫“龍鳳坊”。它的柱子上上盤神龍,頂棲鳳凰,龍在下而鳳在上,別具一格。可能團友們有疑問了:這是爲什麼呢?我國自古以來,龍象徵皇帝,坐天下,位居中;鳳表示皇后,理後宮,靠邊站。但慈禧自篡奪清朝政權,實行垂簾聽政後,便打破龍、鳳的傳統擺法,以體現其凌駕於帝王之上的至高地位與權力。

團友們再看,楹聯上的對聯(篆體字),“理陰調陽三皇求祕奧,緯地經天五帝問玄機”,橫批爲“赤松闕里”。大家可別以爲這“赤松”是赤松樹,其實“赤松”是人名,“闕里”是故鄉的意思。這赤松是誰呢?他即是傳說中炎帝的雨師,也是道教祖師黃大仙的師傅。在古老的浙西三衢大地上流傳着天脊龍門是赤松子的故鄉,因爲赤松子經常在這裏修行講道,所以古往今來,天皇、地皇、人皇都喜歡來此求仙問道,而黃帝、炎帝、堯、舜、禹五帝們也都前來尋求長生不老和治理天下的奧祕。

走過龍鳳坊,我們現在就要進入了天脊龍門神奇而又美妙的人間仙境,大家不妨閉上眼睛來感受一下這裏 龍的靈氣吧。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叫“小龍淵”。話說當年那條金鯉魚在躍過龍門之前,就藏身於此,吸收日月精華潛心修煉,最後終成正果。大家可別看它既淺又小,正所謂“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它可是傳說中母龍生九子的巢穴,而小龍子們就是在這個其貌不揚的小龍淵慢慢長大的。這個階段的龍是成長中的龍,還沒有長出龍角,古文獻中註釋:“無角曰虯,有角曰龍”,所以這時候的龍就叫做虯(qiu)龍。

其實龍根據其外形特徵還可以分很多種類。比如有翅膀的稱爲應龍,據古文獻中記述:“龍五百年爲角龍,千年爲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所以長出了翅膀。而有鱗片的龍叫做蛟龍,長着虎頭蛇身,傳說中是能使洪水氾濫的一種龍,後來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如蛟龍得水。蛟龍甚至還被用於形容股票的走勢,突然一日量價齊漲,在圖形直觀上看似龍擡頭,於是被命名爲“蛟龍出海”。

【龍門雙筍】

大家請往後面看,龍門雙筍景觀現在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兩根石筍位於峽谷口南北相距約 200米的山腰上,最爲神奇的是它們高度相等,大小相似,傲然挺立,直刺蒼穹,筍頂上有古鬆,酷似一對龍角。

【贔屓亭】(bìxì)

團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贔屓馱亭”,大家在此休息片刻吧。天脊龍門景區內的亭、臺都以龍王的九個兒子命名的,其中的贔屓是龍王的四子,長相像烏龜,喜歡背重物,還喜歡文字,愛揚名,就讓它馱石碑了,所以經常可以在石碑下面看到它。我們所站的亭子就是由一隻贔屓馱着的,不信的話請往亭外下面看,大家看到那個很像烏龜頭的石頭了嗎,那就是它的頭部。

【鳳凰石】

現在讓我們仔細品味四周的景色。先看右邊山頂那隻金鳳凰,它仰着腦袋挺着胸脯,相對於傳說中的另一神物龍來說,鳳凰較爲少見,鳳凰是傳說中能給人帶來吉祥和幸福的神鳥,飛到那裏就給那裏帶來大安寧。(大家再看,鳳凰右邊的羽翼上還有一隻加菲貓,探着腦袋,豎着雙耳,憨頭憨腦的,彷彿跟我們的小朋友在躲貓貓呢,可惜被我們發現拉。)

在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中,龍鳳經常被搭配在一起,龍、鳳各居一半。龍是升龍,鳳是翔鳳,周圍瑞雲朵朵,一派祥和之氣。神性的互補和對應,使龍和鳳走到了一起:一個是衆獸之君,一個是百鳥之王,兩者之間的美好的互助合作關係建立起來,這便是“龍鳳呈祥”的和諧社會了。

【濟公佛帽】

那邊一座突起的山峯很像一頂濟公帽,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酒葫蘆。早先濟公爲修繕靈隱寺曾到開化買木頭,因爲任務完成後在此邊喝酒邊遊覽。然而景不醉人人自醉,濟公在這裏就把帽子和酒葫蘆一放,很快呼呼入睡,醒來時卻發現帽子和酒葫蘆生了根,再也帶不走啦!法力再大的濟公也只好搖着破扇回杭州靈隱寺去了。

【三鼎山】

左邊的山頂有三塊巨石,呈鼎形(三腳兩耳狀),三石中間高兩邊低,組成一“山”字形,遠眺酷似一隻“龍爪”伸向藍天,這便是壯觀的三鼎山了。大家往前緊走幾步,請擡頭看看這座三鼎山,它現在又變成一隻蓄勢待發的大鵬鳥了。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天脊龍門景區地質形成於侏羅紀晚期,距今約1億-1.5億年前,與黃山、三清山是姐妹山,同屬火成岩奇峯地貌,山體在地質構造運動和流水切割的雙重作用下,形成了現在峽谷縱橫、峯巒林立的奇峯峽谷景觀。峽谷由幾十處高達600-800米的地質斷裂帶組成,呈典型的“V”字型形狀,這條峽谷長達15公里,相對高差近1000米。

說到龍爪,大家知道龍爪有幾個腳趾嗎?也許大家見到五爪的比較多,其實中國龍並非一開始就有五爪,而是從三爪、四爪到五爪發展過來的。商周時期多爲彎月形二爪龍,至元代以前的龍基本是三爪的,有時前兩足爲三爪,後兩足爲四爪,明代開始流行四爪龍,直到清代纔是五爪龍居多。

龍是中國古代王室的象徵、皇權的象徵,龍的形象遍佈皇宮,而龍爪的多少是很講究的,是不能隨便運用的運用。自元代起,只有皇家可使用五爪龍造型,民間只能用三爪或四爪龍的圖案。清朝則有“五爪爲龍,四爪爲蟒”的說法,主要作爲皇帝與下臣服裝上紋飾的差別,皇帝穿“龍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這只是名稱上的差別而已,從龍的形式上來講無論龍和蟒都是四足蛇類,形狀無差異。

【神象峯】

現在矗立在我們面前的這座雄峯就是神象峯了。當年天竺聖僧騎着一頭神象來此點化巨龍,後來神象變成了一座山峯,永遠的停留在這裏。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裏有一個象頭,鼻子眼睛惟妙惟肖,巧奪天工。在這裏我們可以一睹棧道如龍的風采。這條棧道相傳就是巨龍所化,它全長1800米,蜿蜒起伏於高山峽谷之間,尤其在這裏更是如龍飛舞,氣勢逼人,所以遊客們都喜歡稱其爲“飛龍在天”、“華東第一棧道”。

團友們,大家請向左看對面的山崖,看到了嗎?山崖上那一個個奇形怪狀,怒目而視,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睚眥就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睚眥(yázì),也就是龍王的三子,它生性喜歡嗜殺格鬥,所以在刀環、劍柄吞口經常可以看到它。

【龍門奇觀】

沿着溪水潺潺的峽谷繼續前行 200米,過了黃龍橋,下面一個景點便是“龍門奇觀”了。站在黃龍橋上回頭望去,在南崖峭壁上,顯出一扇巨大的石門,它懸於崖壁正中。在北崖上,一巨石凌空,似“鯉魚”狀,宛若跳躍姿勢,欲向龍門一躍,稱之爲“鯉魚躍龍門”。青龍橋右面的岩石,是“金蟾望月”;而左邊的則是“神龜戲水”。前面的岩石像一條巨鯊嗎?對了它便是“魚蛙拜龍”。請仔細瞧瞧,看見了嗎?

“鯉魚躍龍門”顯然是帶了誇張的傳說,而事實上魚也確實是會跳水的。不同的魚跳水的本領也不同。有的魚跳得很高,有一種叫做“跳魚”的魚,它能跳離水面四至五米,可以說是魚中的“跳高冠軍”。鯉魚有時也能跳出水面一米以上。

魚爲什麼會跳水呢?根據科學家們的分析,一般認爲有幾種原因。有的是由於周圍環境的變化而引起的,如地震災害發生前,地球磁場發生變化,魚感受到了突來的威脅等原因,魚爲了生存而產生的本能反應。另一種則是生理上的變化,當魚快要生殖的時候,體內就產生了一些能刺激神經的東西,使它處於興奮狀態之中,就特別喜歡跳躍。後來“鯉魚躍龍門”又由傳說演變成諺語,用來比喻升學、升官等飛黃騰達的事情。

【白龍雙瀑】

各位團友,前面是景區的瀑布羣成員之一“白龍雙瀑”了。飛瀑順着石崖造型走勢分兩路飛瀉而下,故而得名“白龍雙瀑”。如果逢上“過龍”,雨量驟增,河水漲潮,我們可以觀賞到景色絕佳的三飛瀑呢!

【龍涎溫泉】龍涎溫泉是浙西境內唯一的一座可作爲療養的溫泉。該溫泉深達380餘米,常年恆溫24℃。泉水從地下通過兩個石龍頭日夜向外飛涌而出,水質特佳且微溫,故有“八德”之美,即“一清、二溫、三淨、四甘、五提神、六去癢、七去爛、八止渴”的功能。在龍涎溫泉邊上的這座古樓閣便是“龍涎閣”,大家,請看對面的山峯,那條“飛龍在天”棧道就展現在我們的視野裏。

這邊就是囚牛亭了,我們在這裏稍事休息吧。囚牛是有鱗有角的黃色小龍,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這位龍九子是龍的家族中唯一喜歡音樂的,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絃拉的音樂。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爲“龍頭胡琴”。

【龍潭飛瀑】

路過奔流而下的九龍灘繼續上行,大家請看前面的白練懸空,飛泄而下的瀑布,對了,這就是龍潭飛瀑。水流從10多米高的懸崖上直泄龍潭,銀花四濺,水聲隆隆;潭中碧波盪漾,清澈見底,水質醇厚,置錢幣於水面,久而不沉,十分神奇。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試上一試。

【飛龍在天棧道】

團友們,現在我們便要開始兩公里的棧道之行了。這條棧道相傳就是巨龍所化,它全長1800米,蜿蜒起伏於懸崖絕壁之上,如龍飛舞,氣勢逼人,所以遊客們都喜歡稱其爲“飛龍在天”、“華東第一棧道”。棧道建在絕壁之上,其工程之大、之險,令人匪夷所思。延着這條“綠色”路線一路行進,不僅能仔細欣賞到天脊龍門形態不一,千變萬化的大小瀑布,而且能遊“一步通仙橋”、九龍宮和“浙西第一索橋”等景觀。更讓遊客覺得心神俱爽的還有陪伴您一路的美妙音樂。在遊步道邊,音箱被巧妙地埋設在景觀中,與自然融爲一體,使得整個遊程顯得十分輕鬆而又樂趣多多。

團友們,現在狻猊(suānní)亭到了。狻猊是龍的第八個兒子,長相像獅子,好煙火,又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經常能看到它。我們在這裏稍事休息一會兒吧,在這裏欣賞到上面的高空索橋和下面的峽谷溪澗!

索橋兩頭的亭子分別是嘲風亭和霸下亭(baxià)。嘲風是龍王的次子,喜歡冒險,因而人們鑄造其像,安置在殿角上,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嘲風亭使整個棧道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棧道平添一層神祕氣氛。對面的是霸下,這位龍長子爲什麼會在這裏呢?因爲平日最喜歡水,所以它大都被裝飾在橋頭處,橋洞和橋欄等處。它在這裏大概是守衛着下面的銀龍瀑布吧。

【龍宮】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高度,在我們左邊沿臺階上去就是我們景區又一主要景點——龍宮,是當地村民祭龍的地方。祭龍有兩種情況:一是求雨請龍。水田耕作離不開水,每當乾旱季節,人們就拼命求雨。乞雨時,人們首先集中在龍宮,他們一邊敲鐘,一邊打鼓乞雨。參加乞雨儀式的人唱道“龍王降降雨”,他們相信龍王就會開恩,賜雨人間。二是還願送龍。所謂“送龍”是送祭品給龍神,意爲龍王開恩賜雨人間,帶來好日子,所以要報謝龍神。

【飛天索橋】

天脊龍門棧道上的“浙西第一索橋”並非浪得虛名,它離地高100米,長度爲108米。於索橋之上可俯視峽谷全貌,海拔1452米的浙西第一高峯水門尖、層巒疊嶂的原始次生林,籠罩於雲霧之中,無限山水美景一覽無遺。不過,大家不用擔心安全問題。索橋由19根鋼索連接,堅固的枕木爲底基,上鋪厚實的木板。人走在上面,除了感受到山風吹拂的一點搖晃以外,根本不用擔心其它。

【龍字崖刻】

這個龐然大物“龍字”是出自大書法家吳昌碩手筆,總面積達508平方米,爲目前國內龍字崖刻之最,蒼勁有力,蔚爲壯觀。由於難以界定龍字崖刻的外輪廓,崖刻工程進行得相當艱難,最後採用了比較原始的拆分放大定位法,耗時半年才得以竣工。

對面的亭子大家看到了嗎?它是椒圖亭。椒圖是龍王第五個兒子,它外形似螺蚌,大多時候都閉着嘴巴,善於封閉和保護自己,因此人們把它裝飾在大門上,用來守門。同時它還兼任求學、求子、升職的保護神,大家不妨駐足許個願吧。

沿棧道一路盤旋而行,便到了螭吻亭,這裏是整個景區的制高點。螭吻是龍王第六個的兒子,形似猛獸,喜歡登高望遠,能噴浪降雨,因而它通常被裝飾在建築物的屋脊上,用以防火。站在這裏俯瞰天脊龍門全景,此時不自覺會想起三個字“非人間”。

上面的就是蒲牢臺了,據說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我 們不妨在這裏與蒲牢高歌一曲《龍的傳人》吧。

團友們,順着陡直的棧道下山時,大家可要千萬小心,因爲它並不比泰山的南天門遜色多少。“不甘此生作凡人,腳踏一步躍龍門。”朋友們,天脊龍門不錯吧!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龍門客棧”,去品一品“楊梅酒”,嘗一嘗“藥王山雞”,那將又是一番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