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黨課講稿: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

黨課講稿: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

黨課講稿: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強調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極大豐富和發展,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創新,我們要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一、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歷史沿革

現代化起始於西方,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進步和生產關係調整,並逐漸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變化。由於歷史、文化、政治傳統等差異,中國的現代化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和實踐。

(一)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早期探索。1840年以後,西方列強以武力使中國人認識到中國已經落後於時代,與那些率先實現工業化、邁向現代化的資本主義國傢俱有了鴻溝式差距。自此伊始,無數仁人志士爲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現代化發奮圖強,洋務運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開端,其後維新變法、晚清憲政,開啓了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的現代化探索之路。隨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斷深入,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走上歷史舞臺,開始領導現代化進程。辛亥革命雖然廢除封建帝制,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沒有根本改變,現代化的步伐步履蹣跚。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現代化道路。“五四”運動爆發,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快速傳播。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成爲了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現代化的主心骨。經過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一個嶄新的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爲中國走向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現代化道路。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怎樣建設現代化,成爲中國共產黨人的全新課題。1954年,毛澤東同志宣佈準備在幾個五年計劃內,建設成爲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化的偉大國家。同年9月23日,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四個現代化”目標。1960年,黨中央將“四個現代化”目標明確爲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1964年,黨中央又提出了“兩步走”戰略。但因爲缺乏經驗和理論支撐,現代化建設雖然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走了彎路,未能達成預期目的。

(四)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概念,1987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戰略”,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七大對我國現代化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認識更加全面深刻。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同時,提出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設成爲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我們必須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基數大、人口衆多既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考慮的客觀前提。如何打造普惠性現代化道路,辯證處理巨大人口規模與有限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等問題,是一項極具挑戰的課題。中國式現代化既遵循現代化的客觀規律,又立足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實際,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廣泛調動全體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

(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近一億人整體擺脫貧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但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奮鬥的歷史過程,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三)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在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注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構建起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的精神文明建設體系,夯實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支撐,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自然環境是人類開展一切實踐活動的前提,也是現代化賴以推進的基礎,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中國式現代化確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科學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從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五)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是中國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中華民族歷來是熱愛和平的民族,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時率領的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船隊,帶去的是絲綢、茶葉和瓷器,而不是戰爭。西方發達國家普遍通過殖民掠奪、對外戰爭、資本滲透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給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中國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堅定走和平開放、普惠發展的現代化道路,以此實現發展自身與貢獻世界的有機統一。

三、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及實踐的重要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深化和拓展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僅爲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瞭前進方向和正確道路,而且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成果。馬克思主義具體理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指導,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科學回答了“如何在新時代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問題,使理論與實踐、中國與世界互相貫通。同時,中國式現代化遵循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理念,蘊含“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仁政愛民”“協和萬邦”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最新成果,體現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

(二)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了科學社會主義新內涵。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隨着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嚴峻而複雜的環境。爲了避免重蹈覆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找到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現代化史上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蹟,用鐵的事實宣告了“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的過時、“社會主義失敗論”的失敗、“歷史終結論”的終結、“中國崩潰論”的崩潰,雄辯地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和強大生命力,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與活力。

(三)中國式現代化是後發國家現代化道路的新範式。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吹噓“現代化就是西方化”,向世界推廣自己的現代化模式和價值觀。但工業革命時代早已過去,當時的歷史條件、發展環境早已不在,每個國家都有不同國情和特色,二戰後一些後發國家照搬西方現代化模式,不僅沒有實現發展,反而“水土不服”造成了亂象。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獨立自主和接續奮鬥,指引中國將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帶入現代化,是一條不同於西方模式的現代化新路,爲發展中國家自主發展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方向與希望。

四、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原則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鉅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要善於總結歷史和現實經驗,遵循客觀發展規律,牢牢把握五個重大原則。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道路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避免陷入貧富兩極分化,“先污染、後治理”等西方現代化“陷阱”,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社會絕大多數成員實現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先決條件和重要基礎,也是社會現代化的客觀標誌。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要堅持以人爲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確保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加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確保全體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共創共享民族復興的歷史榮光。

(四)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我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得到極大改變。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注重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着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

(五)堅持發揚鬥爭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必然會面臨越來越複雜的風險考驗,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我們要居安思危,樹立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堅持和發揚鬥爭精神,不斷增強鬥爭本領,在鬥爭中爭取歷史主動,在鬥爭中贏得事業的勝利。

中國的現代化一路走來篳路藍縷,詮釋了苦難輝煌,承載着光榮夢想。新時代新徵程,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繼續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