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詩人辛棄疾簡介新版多篇

詩人辛棄疾簡介新版多篇

宋代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篇一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譯文: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佔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宋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篇二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譯文:鬱孤臺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夕陽西下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裏傳來鷓鴣的鳴叫聲。

辛棄疾經典詩句 篇三

東風夜放花千樹。——《青玉案·元夕》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樂·村居》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鷓鴣天·送人》

憶對中秋丹桂叢。——《一剪梅·中秋元月》

爲範南伯壽。——《破陣子·擲地劉郎玉斗》

晚日寒鴉一片愁。——《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一輪秋影轉金波。——《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爲賦更能消、幾番風雨。——《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醉裏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興》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繞牀飢鼠,蝙蝠翻燈舞。——《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老大那堪說。——《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邑中園亭,僕皆爲賦此詞。——《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別茂嘉十二弟。——《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疏疏淡淡,問阿誰、堪比天真顏色。——《念奴嬌·梅》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生查子·重葉梅》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清溪奔快。——《清平樂·題上盧橋》

黃花謾說年年好。——《醉花陰·黃花謾說年年好》

風前欲勸春光住。——《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滿江紅·中秋寄遠》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好個主人家。——《南鄉子·好個主人家》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帥隆興,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馬監、趙卿、王漕餞別。——《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枕簟溪堂冷欲秋。——《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阮郎歸·耒陽道中爲張處父推官賦》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生查子·獨遊雨巖》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衆山欲東。——《沁園春·靈山齋庵賦時築偃湖未成》

樽俎風流有幾人。——《鷓鴣天》

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念奴嬌·賦雨巖》

煙迷露麥荒池柳,洗雨烘晴。——《採桑子(書博山道中壁)》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餘,留十日。——《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臨江仙·探梅》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祝英臺近·晚春》

宋代辛棄疾《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篇四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譯文:我年輕的時候帶着一萬多的士兵、精銳的騎兵們渡過長江時。金人的士兵晚上在準備着箭袋,而我們漢人的軍隊一大早向敵人射去名叫金僕姑的箭。

追憶着往事,感嘆如今的自己,春風也不能把我的白鬍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長達幾萬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東邊的人家換換種樹的書吧。

宋代辛棄疾《破陣子·擲地劉郎玉斗》 篇五

爲範南伯壽。時南伯爲張南軒闢宰瀘溪,南伯遲遲未行。因作此詞以勉之。

擲地劉郎玉斗,掛帆西子扁舟。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卻笑瀘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

譯文:范增因爲項羽不殺劉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滅吳之後帶着西施泛舟五湖。謂英雄之所以能夠美名流傳,就在於立功萬里,爲國家和君王效命。

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公侯將相原本出身於普通士卒。可笑瀘溪地小如鬥,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裏小試牛刀?贈送給您兩隻玉甌作爲壽禮。

寫作背景 篇六

辛棄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彈劾罷官,回到帶湖家居,過着投閒置散的退隱生活。辛棄疾一直重視農業生產和同情民間疾苦,這首詞作於辛棄疾閒居上饒帶湖期間。

辛棄疾活捉叛徒 篇七

在完顏亮大舉南下的時候,北方和中原人民趁金朝後方空虛,紛紛起義。濟南府有一個農民叫耿京,也聚集了幾十個人舉行起義,先後攻佔了萊蕪、泰安(都在今山東省)兩座縣城。耿京的隊伍很快就發展到二十幾萬人,成爲各地起義軍中最大的一支隊伍。

投奔耿京起義軍的人,大多是在金朝統治者殘酷壓迫下的貧苦農民,也有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他就是辛棄疾。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傑出的文學家,濟南人。他出生的時候,家鄉已經淪陷在金朝統治者的手裏。祖父辛贊雖然在金朝佔領區裏做過幾年地方官,但是心裏卻一直向着宋朝。辛贊常常給小孫子講北宋滅亡的慘痛歷史,帶着辛棄疾登上高山,眺望祖國的大好河山,給辛棄疾留下很深的印象。

辛棄疾長大後,因爲文才出衆,被金朝的濟南官府推薦到燕京去參加進士考試。臨走的時候,辛贊叮囑他在到燕京去的路上,注意沿路的地理形勢和金朝內部的政治情況。辛棄疾到了燕京,沒有考取進士,但是對祖父叮囑的事情倒很留心觀察。過了三年,他又到燕京去參加考試,對金朝內部的情況瞭解得更清楚了。

辛贊沒有能盼到南宋恢復中原就死了。辛棄疾決心繼承祖父的遺志。到了第二年,完顏亮發動南侵,二十二歲的辛棄疾眼看機會到來,就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起義隊伍,投奔耿京。

在耿京的起義隊伍裏,像辛棄疾那樣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耿京見他前來投奔,十分歡迎,派他負責起義軍的文書工作,掌管起義軍的大印。

辛棄疾告訴耿京,在濟南附近有一支起義軍,首領是他熟悉的一個和尚,名叫義端,懂得兵法。耿京聽了很高興,就派辛棄疾去跟義端聯絡。不多幾天,義端就帶着隊伍參加了耿京的起義軍。

義端到了起義軍後,憑着老相識的關係,跟辛棄疾很接近,辛棄疾對義端也沒有懷疑。哪知義端不懷好意,一天晚上,趁辛棄疾不防備,偷走了他保管的起義軍大印,逃奔金軍。

耿京認爲辛棄疾引進了奸細,大爲發火,馬上要把辛棄疾處死。

辛棄疾懇切地說:“義端偷印逃跑,我當然應當負責。請您給我三天時間,讓我把義端抓回來。如果到了限期我不能把他抓到,願意接受重刑。”

辛棄疾得到耿京同意,就快馬加鞭向金營追去,趕了一段路,果然追上了義端。辛棄疾抓住義端,那叛徒嚇得哆哆嗦嗦,跪在地上求饒。辛棄疾按捺不住心頭怒火,當場砍了義端的頭,把它拴在馬背上,回到耿京營裏。

耿京不但不辦辛棄疾的罪,反而對他更加器重。

採石大戰之後,金兵被迫北撤。金世宗一面跟南宋講和,一面在北方使用招撫和鎮壓兩種手段,企圖瓦解北方抗金的義軍。耿京的義軍受到了嚴重威脅。

辛棄疾跟耿京說:“爲了抗金,咱們一定要和朝廷取得聯繫,南北呼應;萬一咱們在這裏呆不住,也可以把人馬拉到南邊去。”

耿京接受了辛棄疾的意見,就派義軍總提領賈瑞做代表,到建康去見宋高宗。賈瑞是個不識字的武將,不懂得朝見禮節,要求耿京派辛棄疾跟他一起去。耿京同意了。

公元1162年,賈瑞、辛棄疾帶着十幾個隨從人員到了建康。宋高宗聽說山東義軍派人來歸附,十分高興,當天就在行官裏召見他們。辛棄疾陪同賈瑞上朝,從容不迫地宣讀了他代義軍起草的奏章,報告北方義軍的抗金情況。

宋高宗立刻任命耿京爲天平軍節度使,對賈瑞、辛棄疾也各封了一個官銜,要他們回去向耿京傳達。

賈瑞和辛棄疾完成了任務,高高興興地離開建康回去。不料,在經過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的時候,聽到一個不幸的消息。原來,在他們離開義軍的那段時間,耿京被人殺害了。

殺害耿京的是個義軍的將領張安國。在金朝官府加緊他們的誘降活動以後,張安國爲了貪圖金人的賞賜,勾結耿京手下另一個部將,趁耿京沒防備,闖進營帳把耿京殺了。張安國投奔金軍後,金朝把這個叛徒封爲濟州(今山東鉅野)的州官。義軍失去了首領,又不甘心跟張安國投降金軍,大多散夥走了。

辛棄疾聽到這個消息,又是痛心,又是氣憤,一定要除掉叛賊,爲耿京報仇。他跟海州的守將一商量,就有不少將士自動要求跟辛棄疾去除奸。辛棄疾帶了五十名勇士,一起騎馬奔向濟州。

辛棄疾的隊伍到了濟州官府,叛徒張安國正在裏面設宴請客,一聽是辛棄疾來了,有點心虛,但是一時還弄不清他們的來意,就吩咐兵士讓他們進來。

辛棄疾和同去的勇士闖進大廳,看見張安國跟一些叛將正在宴席上喝酒作樂,氣得眼都紅了。他們也不跟張安國說話,擁了上去,七手八腳把張安國捆綁起來,拉出衙門。等濟州兵士趕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把張安國縛在馬上。

濟州的兵士見了辛棄疾威嚴的神色,沒人敢動手。辛棄疾當場向兵士們宣佈說:“朝廷大軍馬上就要來了。大家誰願意抗金的,參加到我們隊伍裏來吧!”

濟州的兵士多數原來跟過耿京,聽到辛棄疾一號召,有上萬人願意跟他們走。辛棄疾立刻帶着義軍,押着叛徒,直奔南方。

辛棄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營,南宋朝廷審清楚張安國的罪行,立刻把他砍頭示衆。

辛棄疾回到南方後,被派到江陰做官。他不顧自己職位低微,好幾次向朝廷提出抗金的主張,可惜都沒有被採納。後來,雖然做了幾任地方官,還創建過一支“飛虎軍”,但是始終沒有能夠實現他北伐中原的。願望。在他四十二歲那年,竟受朝廷官僚打擊,被迫退休。他一生寫下了許多反映他的豪放性格和愛國熱情的詞。他的詞在我國文學史上佔很重要的地位。

就在辛棄疾南下那一年,宋高宗退位,由他的侄兒趙昚(音shèn)接替皇位,這就是宋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