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河南風景區導遊詞怎麼寫

河南風景區導遊詞怎麼寫

河南風景區導遊詞怎麼寫?看看小編爲大家準備的範文吧,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借鑑。

 河南靈山旅遊風景區導遊詞

歡迎大家到靈山風景名勝區旅遊觀光。到達景區之前,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靈山風景名勝區。

靈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區。西臨京廣鐵路和107國道,與國家森林公園雞公山相連;東接京九鐵路和羅武公路,與湖北省木蘭山相望,南有信葉公路橫穿東西,正在修建的京珠高速公路在景區留一出口。交通十分便利。

靈山風景名勝區人文景觀豐富,自然景觀奇特。景域方圓61.5平方公里,含六大景區,七十二洞天,一百零八景點。以“山秀、寺古、石奇、洞幽、水美、物華”而享譽海內外。素有內陸秦皇島之稱的“九里落雁湖”、“靈山”,中外名剎“靈山寺”,省級鳥類自然保護區“董寨林場”,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衝”均坐落在本景區內。

靈山主蜂海拔827.7米,據唐李泰著《括地誌輯校》和《魏書》記載:“靈山春秋戰國時名冥山,漢時名霸山,魏時名石城山,因有求必應,每雲必雨,驗之,信然”而沿稱靈山至今。古代的一些帝王將相迷戀此處景色,讚不絕口。宋神宗時參政趙汴在

《登靈山》詩中寫道“爲愛名山好,登臨盡日曛”。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留下“美景一時觀不盡,好將描入畫圖來”的詩句來讚美靈山。

靈山還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鄧小平、李先念、劉伯承、賀龍、程子華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了革命的足跡。

靈山年平均氣溫在13~15℃,夏季平均氣溫24℃,是理想的避暑勝地。靈山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190科1067種之多。主要特產有茶葉、木耳、香菇、靈桔梗、板栗等。其中“靈山雲霧茶”久負盛名,多次在中國信陽茶葉節上獲獎。靈山金、螢石、銅、鉛鋅、花崗岩儲藏量豐富,是一塊難得的寶地。

我們現在遊覽的是迢遙洞景區,該景區佔地面積13平方公里,以自然景觀爲主。著名景點有電p城遺址、逍遙洞、快活嶺、險石、八仙宮、垛石嶺、智慧老人等15個景點,百餘處景觀。我們今天只觀賞其中的一個景點--逍遙洞。

逍遙洞原名仙人洞。相傳北宋年間有兩各隱士爲躲避戰亂先後來此遁居,他們終日閉門誦經,修身養性,從不與外人交往。久而久之兩位隱士都變成了不食不餓、不飲不渴的仙人了。仙人洞也因此而得名。九十年代初,在清理整修逍遙洞時出土的三枚宋代鐵幣和一把銅鑰匙,也足以說明這裏住人的歷史之久。

逍遙洞庭湖是天然石洞羣,共有6個洞,自下而上依次爲底洞、飛鳥洞、立洞、濟公洞、傳經洞、三連洞。當年兩名隱士修“仙”的地方是在底洞。我們今天重點觀賞的是濟公洞。大家注意往上看,洞頂有一形似僧帽的巨石,巨石底下有一巨掌印,酷似在託着僧帽,洞頂後的山石上彷彿有幾個大大的腳印。

我們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拍照,然後我們去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塑像。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曾三次上靈山寺,這是爲什麼呢?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段故事。公元1327年8月8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鍾離縣(今安徽省風陽縣東北)太平鄉孤莊村一個佃戶家裏。因8月8日生,又名朱重八。公元1344年,淮南大旱,瘟疫四起,朱元璋父母及兄弟姊妹5人相繼辭世,只剩下他一人孤苦伶仃,幸虧鄰居汪大娘認識皇覺寺的高彬長老,便把他介紹到皇覺寺出家,當了個光幹活兒不念經的小行童。時隔不久,寺裏斷糧,朱元璋被迫到河南淮西(今信陽)一帶雲遊乞討,成爲一名遊方僧。公元1348年夏,天氣異常炎熱,朱元璋來到靈山寺,行至距寺院不遠的獅象口,因飢餓、炎熱交加,昏倒路旁。靈山寺小和尚陳大用下山買米,將其救回寺院。這是朱元璋第一次上靈山。

朱元璋自結識靈山寺僧陳大用,在他的幫助下,文化知識日益豐富,思想日趨成熟,立志要幹出一番大事業!他以靈山爲據點,四處宣傳明教教義,傳播反元思想。公元1351年秋。羅山縣尹李思齊派元兵包圍了靈山寺,前來捉拿朱元璋。緊急之中,陳大用打通竹竿,讓朱元璋口含竹管跳進院內深井,躲過元兵搜捕,倖免一場劫難。這是朱元璋二上靈山寺。

公元1352年,朱元璋脫下僧衣投入潦州郭子興軍中,很快由一名士卒升爲元帥,最終推翻元朝政權,於公元1368年在應天(今南京)登上皇帝寶座。朱元璋不忘靈山寺衆僧培育與救命之恩,於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3月1日親臨靈山寺降香。靈山寺衆僧受寵若驚。封主持僧陳大用爲“金碧峯禪師”,隨駕入京,參議朝政,賜靈山寺“半副鑾駕”,御筆題下“聖壽禪寺”四個大字。這就是朱元障第三次上靈山。後人把每年三月七年級作爲靈山廟會。每逢這天,前來敬香者如同潮水。後人在此塑這尊朱元璋像,紀念他三上靈山寺的故事。

各位朋友,靈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舊有七寺三庵之稱。現存3所,其中名剎靈山寺始建於漢始元七年(公元前79年),唐玄宗時曾被封爲國廟,宋元多有擴建。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寺院被山洪衝倒,後經不斷修繕,至民國2年(1913年)恢復舊觀。此後兵禍接連,毀多修少,““””時,文物被毀,僧尼有的還俗,直到1979年,靈山寺被定爲縣文物保護單位,遭破壞的文物開始修復,僧尼陸續迴歸。1985年恢復三月七年級廟會。現有大殿七層,分別爲天王殿、祖師殿、大雄寶殿、法堂、唸佛堂、祭仙宮、五星殿。

 河南濮陽中原綠色莊園導遊詞

各位朋友:

我們現在來到了濮陽著名的生態遊覽區中原綠色莊園。綠色莊園位於市區西部的生態景區內,是一座利用沙丘地貌稍加設計而建成的佔地1087畝的大型自然生態公園。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這裏--昔日黃沙滾滾,今日綠滿平川,形成了以綠爲主、崇尚自然、具有中西合壁特色的現代園林。同時這座綜合性大型公園,也集中了休閒遊樂、動植物觀賞、高效農業示範等多種功能。

我們現在位於莊園的主大門,它的造型很別緻,是由三棵立槐、兩棵臥槐的造型組合而成,總寬度爲45米,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龍鄉槐魂”。濮陽是槐樹之鄉,國槐是淄陽的市樹。莊園用槐做門,一來表示這裏是一個自然生態園,寓意着人和自然的親和;二來這五棵仿真的古槐寓意着龍鄉淄陽古老文明歷史的滄桑,翠綠的枝葉又象徵着濮陽在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建設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佔地1000多平方米的綠園廣場,這個廣場是“下沉式廣場”,說它下沉啊,是因爲它相對於地平面低1.7米。在通過廣場的兩條坡道中間的模紋花壇裏是由金葉女貞、紅葉小檗、小龍柏等組成的淄陽地形圖案。廣場內部有一個大型旱地音樂噴泉組羣。在噴泉的後面是個隨廣場半橢圓而建的扇面草坪,草坪中間是由灑金柏、紅葉小檗組成的二龍戲珠的圖案。兩條綠色巨龍威風凜凜、栩栩如生,它既是龍鄉淄陽的標誌,又體現了龍鄉綠園的特徵。在廣場的最高處是背景林,種植着幾十種觀花觀葉植物。

好了,現在我們的車是沿莊園主幹道向東走。在我們左邊的一片林是水杉,它樹幹筆挺、葉型修美。水杉是中國珍貴的稀有樹種,過去認爲它在世界上已經絕跡,到20世紀40年代中國科學工作者在湖北省利川縣發現了它,從此這孑遺植物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重視,這各植物活化石如今已成爲園林綠化不可缺少樹種。緊挨着的是銀杏林,銀杏可治心血管病,它比一般的樹種壽命長3000至4000年。俗話說得好“家種一棵銀杏,永遠不得癌症”。在以後的遊覽中大家還可以看到一此比較古老的樹種連香樹和山白樹等。

現在我們左邊便是萬梅鬧春園,它是依園區東部緩坡地勢而建,佔地13000平方米,裏面主要種有臘梅、紅梅、綠梅、美人梅、垂枝梅、榆葉梅、馨口梅、珍珠梅等1萬餘株,十幾個品種,每逢隆冬時節,臘梅傲雪綻放,象徵着快樂、增福、長壽、和平、順利。此時此地我把這些祝福都送給各位朋友。

莊園的東邊是一片刺槐林,說起刺槐,在我們當地又被稱爲洋槐樹,因它原產於北美洲,槐花可食用,蒸炒烹均美味可口,槐花蜜也是我國較有名氣的蜜種之一。前面就是森林娛樂區,整個區域上面是繁茂的樹冠,它們遮天蔽日,下面是鬱鬱蔥蔥的灌木,它們形成了一個濃郁的綠色空間。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好多木製的玩具,感受農村鄉間的野趣質樸。

我們左側是一個沙灘游泳池,水最深處1.6米,可使地處中原的遊客不用出遠門就可以體味大海和沙灘給人的樂趣。游泳池的南面是百果園。百果園的環抱中有一個專類的觀花植物園--玉蘭園,主要種有白玉蘭、黃玉蘭和紫玉蘭。

現在我們向左看到的紅色圓頂大型建築就是由美國迪斯尼樂園投資的大型雜技表演館,我們淄陽的雜技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與河北吳橋素有“雜技南北兩故里”之稱。

前面的垂釣中心,是由三個小湖和兩座小橋組成,並配有烹任服務樓。有時間的話,各位不妨在這兒釣釣魚,還可以在服務區讓他們免費給你加工一下,嚐嚐自己獨釣收穫的樂趣。

綠色莊園的東北一角是動物園,佔地面積50多畝,有40多種動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金絲猴等,另外,還有比較稀少的狗熊、四不象、鴕鳥、天鵝等等。並且在這裏大家還可以免費欣賞馴獸表演。莊園的最東邊是森林休閒區,有40餘米寬的林帶。莊園的北角是霜林賞秋區,種有白蠟、紅楓、醋柳、龍桑、青桐等。觀葉植物一到秋天,紅葉似火,把莊園裝扮得更加美麗。

朱仙鎮導遊詞 ·中嶽廟導遊詞 ·岳飛廟導遊詞 ·河南嵩山少林寺導遊詞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中原綠色莊園的西部,在這裏最大的景觀就是人工湖景區,整個湖區有三個功能區:休閒茶社、龍湖度假區(也叫淄水山莊)和龍湖盪舟區。大家往南看那個最高處,就是莊園的主峯了,它的相對高度爲9.9米,是一處人爲景觀。山上綠樹環繞着的就是松風亭,也叫聽濤亭,亭下就是龍鄉飛瀑了,美麗的山景、水景、聲形俱佳。大家可以看,從主峯向東,環繞整個湖區的幾個沙丘連綿起伏,就像一條巨龍盤臥水邊,這同時也寓示了淄陽爲龍鄉的意思。這幾個綿延的沙丘上栽植了大量的油松、白皮松、雪松、河南檢、雲杉等四季常青植物,所以這裏是松風聽濤區。

現在我們的遊覽車已經到了莊園的南區,這裏主要包括百花園、櫻桂溢香園等植物觀賞園。櫻花春日開放,丹桂花逢中秋,兩樹交替,相映成趣。這裏還有兒童樂園,裏面有太空船、海盜船、高空蹬車、美人魚、碰碰車等遊樂項目,大家一會兒也可以在這兒享受一下樂趣和刺激。好了,綠色莊園的景觀到這裏就已經基本上向大家介紹完了,接下來請大家自由參觀遊覽。謝謝!

河南濮陽戚城文物風景區導遊詞

各位朋友:

濮陽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化,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現在我們帶領大家去參觀的景區就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戚城遺址而建成的,叫戚城文物景區。(進入戚城景區)濮陽是我們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戚城遺址是濮陽悠久歷史的重要見證。戚城文物景區總佔地面積760畝,自1991年3月起,歷時5年建成,其中有紀念景點5處,文物及遺址展示3處。

古書記載,淄陽上古名叫帝丘,是傳說中五帝之一“顓頊”和他的部落生活的地方,所以,我們今天稱濮陽爲“顓頊遺都”。顓頊最大的歷史功績是觀天象、制曆法、改革原始宗教。前面的這座高臺建築--玄宮,就是紀念人文始祖顓頊的。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在《大宗師》中說:“顓頊得道,以處玄宮”。意思是說,顓頊悟出了天地之道,在玄宮主持了宗教改革,玄宮因此而得名。

這是顓項和夫人女祿的塑像,他們既是功勳卓著的中華人文始祖,也被歷代尊稱爲天地人三界的神靈。從東面的壁畫,我們可以看到頭戴羽冠,。手執玉鉞的顓項帝被四周光環籠罩,表示其法力無邊。頻項爲黃帝之孫,他所處的時代爲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時期。他規定男女有別,確立父系制度;他注重收集各部落先進的生產生活經驗,收集百藥以醫萬民。顓頊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區分神職和人事,設立專門的司天和司地的官職,“通天”成爲少數人的特權,此後逐漸演變成爲統治者的統治工具。但另一方面,由於設立了專門負責農業生產的官職,農業和科學技術得到了發展,從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壁畫上這是南正重,那是火正黎,“南正”和“火正”都是官職,重和黎就是顓頊的兩個負責“司天”和“司地”的大臣,古書稱之爲“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西面的壁畫描繪的是顓頊帝“觀測天象,制訂曆法”的場面。直到今天,我們仍稱一年分爲366天的歷法爲“顓頊歷”,這要算是中國最早觀象授時的記載。顓頊帝還禁止近親結婚,說明人類早就認識到其危害。

在兩邊長廊之上,我們所看到的是淄陽曆代名人塑像,共有20尊。淄陽位於黃河下游之濱,地靈人傑,涌現了政治家呂不韋、改革家商鞅、軍事家吳起、俠士荊軻、天文學家僧一行……可謂羣星燦爛,他們都爲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們不僅是淄陽人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在石器時代之後是青銅時代。石器時代相當於文獻記載中的傳說時代,和“三皇五帝”相始終,而青銅時代則和夏、商、週三代相始終。夏代,淄陽是其邦國昆吾所在地,昆吾手工業發達,是夏代青銅鑄造業的中心。文獻所記載著名青銅禮器--九鼎,就是由大禹的兒子啓用九州所貢之銅在昆吾鑄造的。我們面前這一座水榭式建築--鑄鼎軒,即爲紀念這一歷史事件而建,中間這尊彩塑爲夏啓。

好,讓我們沿着九曲迴廊,欣賞一下垂柳倒映的玄湖風光,然後到戚城歷史陳列室參觀轟動全國的重大考古發現-- “中華第一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曆史文明的標誌物,源遠流長的中華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那麼,龍文化起源於何時何地呢?1987年8月在淄陽西水坡遺址的考古發現給我們提供了答案。這是一次遠古時代的宏大葬儀,共由四組蚌圖遺蹟組成,以龍虎蚌殼圖案作爲陪葬,顯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對其進行碳14科學測定,結果爲距今6460±135年,專家們據此推測墓葬與文獻記載中的“三皇五帝”時代相關,那麼,墓主人是三皇五帝中的哪一位呢?是伏羲、黃帝、還是顓頊?尚無定論。這一發現可以稱之爲中國第一“帝陵”,第一“王陵”。因爲三皇五帝都和龍有關,只有他們才能享有如此高規格的葬禮。再看出土的仰韶文化特大陶鼎和陶鼓,在我國同時代的考古發現中實爲罕見,其風格展現了特有的“王者之氣”。濮陽古稱“帝丘”,又是五帝之一“顓頊”的故都,在此發現中國第一“王陵”、第一“帝陵”是十分自然的。

再看右側的龍圖案,形象不僅生動逼真,藝術性很高,而且從中國龍的藝術發展歷程來看,它的頸、爪、角以及整體構圖,已經具備了發展到後來中國傳統文化龍的大部分要素和創意。蚌龍身上所特有的精、氣、神,正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征服自然、自強不息、團結統一的寫照,專家們譽稱爲“中華第一龍”是當之無愧的。濮陽也因此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命名爲“龍鄉”。

現在我們在東、西、南三面迴廊中所看到的26幅春秋衛國史壁畫,形象地再現了自公元前ll世紀末,衛康叔受封立國,之後都城三遷一直到定都帝丘(即今天的濮陽),後於公元前239年爲秦國所滅這80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中國著名的成語典故如大義滅親、退避三舍、螳臂擋車、好鶴失國、桑間濮上、鄭衛之音等就出自衛國史,歷史名人孔子居衛十載,留下了許多佳話。衛國和魯國同爲“禮儀之邦”,衛國作爲一個千乘大國在春秋戰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前面這座巨形雕塑是爲紀念五帝之一顓頊的。這座雕塑名爲“帝顓頊乘龍至四海”。

戚城會盟是春秋時代重要的歷史事件。今天我們在西邊看到的是雄偉的古城牆遺址。而面前高大的土臺建築便是春秋諸侯會盟舉行儀式的會盟臺。會盟盛行於春秋時期,當時諸侯或卿大夫爲了鞏固內部團結,打擊敵對勢力,經常舉行一種具有制約作用的禮儀活動。會盟各方協議達成後,在會盟臺上對天盟誓,然後殺牲取血,飲血坎牲(即喝血後將牲埋起來),對神靈做出信守諾言的保證。主持會盟者叫盟主。那時,盟主多半憑仗自己的實力,打着“以德服人”、“抑強扶弱,輔佐周室”的旗號來發號施令。據《春秋》、《左傳》記載,從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531年的近一個世紀內,諸侯在衛國會盟十四次,其中在戚城就有七次,內容牽涉結盟、背盟、續盟、援救被侵國家等事宜。面對這座高臺,我們仍然可以想見諸侯歷次會盟的壯觀場面。1991年2月5日,江澤民曾親臨戚城遺址,對其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

河南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