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範和應對機制

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範和應對機制

新媒體作爲一種嶄新的媒體渠道,其發展已是必然趨勢。高校作爲我國人才建設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着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其意識形態建設尤爲重要。

一、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存在的風險

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高速發展,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領域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着愈加複雜的風險變量。而高校一直是意識形態鬥爭的核心領域,因爲高校裏培養的是祖國的未來,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對於國家意識形態的安全影響是巨大的。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給高校意識形態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風險,爲了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需要,尋求我國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存在的安全風險和基本策略迫在眉睫。

(一)傳播過程:陣地和傳播者的擴大帶來的風險。從西方意識形態對高校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來看,中西方意識形態衝突和鬥爭極爲激烈和複雜,國內外敵對勢力憑藉自身網絡技術優勢,利用當今時代最有效的網絡傳播手段肆意傳播謠言,給我國國內的和平與穩定帶來了極不安全的影響。國外部分政治學者認爲互聯網就是“西方價值觀出口到全世界的終端工具”,一些西方國家給資本主義價值觀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荒謬地冠以“普世價值”的名號,肆意向中國傳播,不斷攻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這些從西方輸出的不良網絡信息不斷消散着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給高校主流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帶來了危害,對高校意識形態領域造成不良的影響。

(二)受衆羣體:高校師生主流意識形態的弱化帶來的風險。從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高校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來看,網絡信息多樣而又複雜,許多高校教師的指導理念也隨之多元化,部分教師爲了彰顯自身個性話語,從而忽視了對意識形態的保護,且高校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階段,相對缺乏理性判斷力,這些不良網絡信息更加加劇了大學生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衝突性,甚至造成了高校學生理想信念和主流價值觀的動搖以及法律道德意識的弱化,影響着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分析

(一)時代背景:網絡意識形態特徵的轉變。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帶來了許多的風險變量,隨着新媒體技術的不斷髮展與網絡信息的不斷傳播,網絡意識形態特徵也朝向一定消極程度的趨向演變。1.網絡意識形態多樣性演變爲多元化。網絡意識形態的多元化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這裏的多元化因爲地域範圍而進行了區分。由於網絡信息的多樣性與複雜性以及網絡傳播的快速性與便捷性,不同的網絡文化逐漸相互滲透,我國網絡意識形態逐漸向多元化趨勢發展。在此情況下,要防止和平演變的變局再次上演,堅持弘揚主流意識形態,理性判斷且正確處理社會思潮多元化與指導思想一元化的關係。

2.網絡意識形態開放性演變爲無邊界性。開放的互聯網給予了網絡意識形態開放性的特徵。開放性特徵表現爲兩個方面:一方面,網絡意識形態空間的開放性,網絡空間的開放爲網絡意識形態提供了廣闊的視野與平臺;另一方面,開放性具有雙刃劍的作用,開放性雖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但是同時網絡意識形態對人人都開放,使得互聯網門檻一降再降,失去了邊界性,這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輿論壓力,使得輿論引導難度大幅增加,網絡監管效力也逐漸減少。

3.網絡意識形態可控性演變爲難控性。網絡意識形態從本質上來講,極爲依賴信息技術,如果要進行網絡監管,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者可以通過自身所學的信息技術對數據大流進行監管、控制和過濾,達到對意識形態的高效管控。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開始使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進行監控,這既豐富了監控手段,又增加了監管的效果。但是運用大數據來達到對網絡意識形態的引導和管控,終究是有限制的,因爲人們的思想是自由、獨立的。所以由於思想觀念的變化以及意識形態的虛擬性,網絡意識形態變得更加難控,使得主流意識形態主體地位受到了一定影響。

(二)自身特徵:高校網絡意識形態潛在風險的擴大化。隨着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時代步伐逐漸加快,全員皆可爲媒體的趨勢愈加明顯,這使得網絡空間整體更加複雜,而這一趨勢使得網絡輿論難以把控,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了更多更大的挑戰,這也使得網絡意識形態存在的許多潛在風險影響力度逐漸擴大。

1.娛樂性剝削師生理性思考。網絡“泛娛樂化”問題愈加明顯,這逐漸成了我國高校主流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隱患。網絡“泛娛樂化”問題的擴大化對於錯誤引導社會主流價值觀、帶動不良社會思潮、助長價值虛無主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這使得高校師生主流意識形態面臨被滲透、被消散的風險。

2.虛假性滲透師生學習生活。網絡的交互性增加了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在傳統媒體時代,意識形態的傳播主要是對普通羣衆的單向輸出,而新媒體時代,各種平臺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媒介的時空邊界,改變了人們接受信息的單向輸入,實現了不論時間、空間的互動。但是未經篩選的信息存在着很多虛假信息,充斥着整個網絡。隨着科技的發展,高校師生教學的方式也在不斷髮展,在新媒體時代下,虛假信息通過傳播進入高校,而高校學生正處於缺乏理性判斷能力的階段,極易受到虛假信息的影響。

3.隱蔽性衝擊師生價值信仰。網絡的虛擬性,增加了意識形態鬥爭的隱蔽性。網絡媒體的一大傳播特徵就是匿名傳播,在網絡平臺上,人們可以不受限制,超越時間和空間,自由地去傳播觀點和價值觀念,這既是一種開放的特徵,也是一種隱蔽的特徵,這些隱匿發表出來的價值觀念,自由而破碎性地衝擊着師生的價值觀,從微弱的碎片化整合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使得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整體形勢更加複雜。

三、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防範和應對機制

(一)堅持黨的領導,推進思政育人建設。1.發揮思政教育影響力。思政教育是高校意識形態的強力抓手,我們要充分利用思政教育在人才選拔、學歷提升等方面的影響力和作用力,爲大學生打牢意識形態的壁壘。爲了更好地提高高校對於負面輿情的抵禦能力和判斷能力,我們要建立多維度、立體化的正向意識形態引導體系。對於大學生,我們要打造常態化的思政學習機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基礎,“四史”學習爲抓手,以各類特色的思政活動等爲具體措施,建立常態化的理論學習體系,不斷提高大學生整體政治素質與政治站位,築牢思想意識堡壘,讓黨的思想成爲學生個人發展的“發動機”,讓黨的理論成爲學生精神成長的“方向盤”,力求爲大學生們注入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帶動整個學校打造更加堅固的意識形態堡壘。

2.重視正確意識闡釋力。高校要充分守好宣傳陣地,利用新媒體獨特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正確意識形態的宣傳力度和深度,強化正確意識的闡釋力。通過板報、宣傳欄、主題活動等方式,多方面、多維度地進行意識形態的宣傳。不斷擴大陣地,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風尚。引導和鼓勵各班輔導員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積極以教育宣傳爲媒介,着力突出堅持正確意識形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高校要堅持對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進行學習和理解,做好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實現“以點帶面”,讓正確的意識形態能夠源源不斷地注入廣大學生的精神。

3.提升價值判斷思辨力。高校要不斷加強廣大教職工隊伍以及學生隊伍的價值判斷思辨力。一是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在日常工作、學習方面的體現。無論是“三會一課”還是全校教職工、學生的政治學習,高校都要把意識形態作爲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去研習和宣導,努力做好黨員以及全校教職工的政治素質的學習,讓黨員及教職工、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意識形態正確對於我們國家發展以及學校建設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不斷提升其對於意識形態的理解和體會,從思想上切實的保證師生政治方向的正確,真正做到聽黨話,跟黨走,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努力建設美好校園、和諧校園。

(二)完善管理體系,構建科學防範機制。

1.規範常態化監管責任機制。依據國家和地區相關法律法規,針對學校內部輿情穩控以及意識形態建設建立明確制度,不僅讓高校師生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標準,而且通過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的法治意識爲高校不良輿情的蔓延帶上“緊箍咒”;建立以學校領導班子、各院系負責人、支部書記、基層輔導員四位一體的多方聯動機制,充分利用紮根在各個工作領域的“信息員”,及時收集各類輿情情報,儘早發現苗頭性問題,並快速制定應對策略;針對學校內部做好實施監督,並建立監控臺賬,確保實時把握其思想、行動動向。

2.構建突發性事件化解組織。建立突發不良輿情應急管理體系,由學校黨委領導班子牽頭,組成“輿情穩控領導小組”,作爲突發輿情處理的指揮機構,充分借鑑過往經驗,建立完善的應急處理機制,上下一體,左右聯動,最大限度地防止不良輿情的擴散,降低其負面影響,爲正確意識形態的建設培育良好的土壤。

3.引領團結型師生工作隊伍。一是堅持深化道德建設,積極建設和打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的道德標準,樹典型,立榜樣。通過支部及學校的評優評先活動,樹立道德典範,加強正向宣傳和引導,堅持打造以人爲本、健康積極、愛黨愛國的良好、積極的校園風氣,保持學校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二是不斷反思,積極總結,將存在的意識形態的問題及時扼殺在搖籃裏。充分利用黨建、黨課等活動,積極組織討論分析當下學校存在的問題,正確面對,積極解決,對於已存在的相關問題及時通過談話、溝通、教育等方式進行解決,防止問題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