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吉林向海導遊詞多篇

吉林向海導遊詞多篇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境,科爾沁草原中部。下面是本站爲大家帶來的吉林向海導遊詞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篇一:吉林向海導遊詞範文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向海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向海之旅就有我爲大家做嚮導。那麼我就長話短說,下面爲大家介紹向海......

向海地處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吉林省通榆縣西北部,是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十分關注的“自然保留地”。

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地貌以沙化和鹽漬化的平原爲主,區內多固定沙丘,沼澤溼地和湖泊分佈其間:沙丘上千奇百怪的蒙古黃榆,是世界罕見的生態景觀;一望無際、神祕莫測的蒲草葦蕩,是向海的獨特景觀;三萬多公頃溼地草原,是向海核心中的核心,被世界環保組織定爲A級溼地,是中國六大溼地之首。

向海水草豐美,是鳥類的樂園。據專家近幾年觀察,已發現293種。其中,猛禽有金雕、白尾海雕、禿鷲、隼、鶚等20餘種。還有天鵝、大鴇、灰雁、白額雁和世界瀕危物種一類保護鳥類白鸛等。向海的鶴最爲有名。全世界有鶴類14種,向海佔有6種。它們是丹頂鶴、白鶴、灰鶴、白頭鶴、衰羽鶴、白枕鶴。由於向海鶴的種類多,種羣大,有“鶴鄉”之美譽。

此外,向海還有狍子、黃羊、蒙古兔、狼等37種獸類;青魚、草魚、鯉魚、鰲花等19種魚類和林蛙、白條飾蛇等14種兩棲爬行動物。

那麼向海的歷史沿革是, 向海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1年,是經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第27號文批准建立的,爲白城專署直屬林業事業單位,後委託通榆縣人民政府代管。1986年7月,國務院第75號文批准向海爲"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爲省林業主管部門和縣政府雙重領導。1983年至1992年,原國家林業部和吉林省林業廳投資在保護區進行了一期工程建設,總投資160萬元。在林業主管部門和省、市、縣各級領導及國內外自然機構的關心和支持下,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全體員工,努力拼搏,取得了一定成績。1992年加入"世界溼地公約組織",被列入《關於特別是作爲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中"國際重要溼名錄",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評審爲"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1991年第五屆意大利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節上,反映向海保護區的專題片《家在向海》奪得了評委會主席特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代表資格獎,吉林電視臺導演程捷被評爲特別女性獎。1992年,李鵬帶着唯一的一部專題片《家在向海》參加在巴西召開的世界環保大會,把向海介紹給了世界。

1993年5月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准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1994年7月30日,吉林省第八屆人大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使保護區的規範化管理有了法律依據。1993年4月吉林森警總隊派出一支森警大隊進駐向海保護區,配備了森林防火車等設施,切實加強了向海保護區的防火、禁獵等保護工作。1996年在一期工程建設完成的基礎上林業部批准計劃投資939萬元進行一期續建工程建設。1995年經省編制委員會批准向海保護局晉升爲縣(處)級事業單位。

1999年10月,由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和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合作編制完成《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2000-2021年)》,確定了向海保護區爲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溼地生物物種的遺傳基因庫。並使向海保護區朝着健康有序、文明進步的方向發展。1999年內,國家給向海保護區專項投資1065萬元用於分洪入向,造林、種草、封山育林等生態工程建設,初步建立了較完善的保護體系。1999年11月3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將向海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調整爲省林業部門和通榆縣雙重管理,以省林業部門爲主,整體上劃歸省林業廳管理,作爲省林業廳直屬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的調整,理順了國家對向海保護區的建設投資渠道,加大了對向海保護區自然保護事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2000年7月5日,吉林省省長洪虎到向海保護區現場辦公,視察了生態工程、博物館、並對涉及向海保護區生存和發展的移民、旅遊發展等問題作出了重要部署。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界同仁的關心下,保護區的全部職工努力拼搏,艱苦奮鬥,來迎接大好發展機遇和未來嚴竣的挑戰。

下面給大家3個小時的時間,讓大家自由活動,留念拍照。3個小時後請大家回大我們的旅遊車上。

好了,遊客朋友麼!我們今天的旅行就這樣結束了餓!希望我今天的服務你能滿意,若有不周之處好請指出,小磊以後回更好的爲你服務!分別之時沒有什麼送給大家的禮物,祝大家在今後的日子裏健康,快樂......

再見!

 篇二:吉林向海導遊詞範文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位於松遼平原邊緣、科爾沁草原東部邊陲,通榆縣西部額穆泰河與露林河下游,總面積爲10.5萬公頃,其中水面積1.2萬公頃,沼澤面積2.3萬公頃,是以觀賞具有中國西部草原原始特色的水塘、沼澤、湖泊、鳥獸、黃榆、葦蕩、淺灘、杏樹林和捕魚等自然景觀爲主的風景區。這裏優越的自然條件成爲鳥類、禽類棲息、繁殖的樂園。並已被列爲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區內有各類珍禽253種,其中僅鶴類就有丹頂鶴、灰枕鶴、白枕鶴等6種,野鴨、鴻雁等鴨類26種,併成爲世界上一類保護珍禽、吉林省省鳥丹頂鶴的故鄉。向海遊覽區爲蒙漢雜居區,至今仍遺留下許多蒙古族民俗風情,如“手扒肉”、“河水燉鮮魚”及“馬頭琴歌舞”等,別具特色。1992年開始向海景點建設不斷完善,新鋪設了柏油公路,開通了程控電話,建成了3處度假村。

 篇三:吉林向海導遊詞範文

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20多種林木和200餘種草本植物。三條大河(霍林河、額木太河、洮兒河)橫貫區內,22個大型和上百個小型自然泡沼星羅棋佈,產魚20多種;鳥類173種,隸屬16目、40科、98屬,其中有鶴類6種,佔全世界現有15種鶴類的40%。珍稀禽類有:丹頂鶴、白枕鶴、白頭鶴、灰鶴、白鶴、天鵝、金雕等,成爲遠近聞名的“鶴鄉”。1981年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105400公頃。1992年,我國加入了《關於特別是作爲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後,向海即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冊》。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定爲《具有國際意義的 A 級自然保護區》。1993 年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准納入“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國家郵政局曾於2005年7月30日發行《向海自然保護區》特種郵票一套四枚。

借用“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句來描述丹頂鶴故鄉——向海的瑰麗景觀再恰當不過。向海位於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西北部,2009年“向海鶴舞”被評爲“吉林八景”之一,在中國吉林省享有“東有長白,西有向海”之美譽,是吉林的象徵。

“鶴之故鄉、人間天堂”鶴鄉之前世今生,魂牽夢繞不了情。

乾隆皇帝曾在向海親筆題下“雲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聖地,瑞鼓祥鍾。”的碑文。

荷蘭親王貝恩哈德到向海觀光後,深有感觸地說:“這真是人間仙境!”

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後說:“我到過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自然保護區,象向海這樣完好的自然景觀、原始的生態環境、多樣性的溼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這不僅是中國的一塊寶地,也是世界的一塊寶地。”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審爲“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被國家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准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通榆縣境內。

向海在省內有“東有長白,西有向海”之美譽。區內三大水系交匯貫通,從而形成向海水庫和興隆山水庫兩個大面積的蘆葦沼澤區。草原、湖泊、沼澤、沙丘、榆林、灌叢交錯相間,多種生物類型相互滲透,形成向海特有的生態自然景觀。區內共有鳥類293種,其中被稱爲“溼地指示物種”的鶴類就有6種。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目前全世界僅有1500多隻,在向海就有60多隻。

鶴島:位於向海保護區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處,三面環水,一面臨山,植被多樣,灌木蔥蘢,環島水域內,蒲草葦蕩高可過人,茂密連片,最值得一看的當然還要數人工馴化成功的半散養的丹頂鶴。

博物館:是向海自然保護區的微觀縮影,體現了向海溼地特性,尤其各種動物栩栩如生。一幅幅白顴築巢,鶴翔雁舞,仙鶴育雛等真實照片,會把你帶入神奇的動物世界。

香海寺:1664年清朝順治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廟,取名“青海廟”,一九七二年在“破四舊”中毀掉。一九九四年始,對廟宇進行了重新修復,已故國家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將其題名爲“香海寺”。寺內幾株參天古榆有幾百年的歷史,如今仍是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人們還賦予古榆美麗動聽的傳說。

蒙古黃榆林:黃榆光觀區距縣城約60公里,那裏有一片亞洲最大的蒙古黃榆林,面積約50平方公里。蒙古黃榆樹是亞洲稀有樹種,屬於榆科、榆屬,是天然次生林,是乾旱地區沙丘崗地上特有的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