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一、學情分析:

《質數和合數》這一課內容比較抽象,很難結合生活實例或具體情境來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到本節課爲止,已經出現了因數、倍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等概念,有些概念學生容易混淆,如學生往往把質數和奇數,合數和偶數的概念弄混,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辨析這些概念。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2、能熟練判斷質數與合數,能夠找出10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發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質數、合數的含義,能正確快速地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難點:能運用一定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判斷、感悟質數合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找出1~20各數的因數。

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1只有1個因數,其餘的數都有2個以上因數;2,3,5,7,11,13,17,19這些數的因數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與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有關。

[設計意圖說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1~20各數因數的特點,通過觀察學生雖然沒有質數與合數的概念,但對這些數已經有了自己的分類與認識,爲之後的分類與概念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新授

探究一:認識質數和合數

師:請同學們按照因數的個數,將這些數分分類。

(學生可能回答:將1,2,3,5,7,11,13,17,19分爲一類,它們的因數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餘的數分爲一類;將1,4,9,16分爲一類,它們的因數個數都是奇數個,其餘的分爲一類,它們的因數個數都是偶數個;……)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請打開課本翻到第14頁,請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師: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作質數(或素數)。上面這些數中,哪些數是質數(素數)?爲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2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2;3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質數,它們的因數都只有1和它們本身;……。)

師:1是質數嗎?

(學生回答:1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質數,1的因數只有1個,質數有2個因數;……)

師: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作合數。上面這些數中,哪些數是合數?爲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4是合數,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數;6是合數,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數還有2和3;……)

師:1是合數嗎?

(學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數,它只有1 個因數1。)

小結: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師:你還能找出其他的質數和合數嗎?

(學生舉例並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說明:質數和合數的定義可以教師直接給出,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看書自學,這裏的重點是要讓學生理解定義,根據定義判斷一個數(除了1)是質數還是合數。學生在一開始可能會將1歸爲質數,這時要提醒學生仔細理解定義中“兩個因數”的含義。在小結和板書中也要強調,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探究二: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課本P14例1。)

(媒體出示圖表)

師:你有什麼好方法?

(學生回答:先把偶數去掉,它們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還有因數2(教師提示2是質數,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個位是5,0的數先去掉;……)

師:利用我們之前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先將2,3,5的倍數劃掉(不包括2,3,5)。一直可以劃到幾的倍數?

(學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數,51的2倍是102,超過100了。)

(學生製作100以內的質數表。)

[設計意圖說明:由於國小用到的質數比較少,所以教材中只要求學生找出100以內的質數。這些質數不必要求學生都背熟,但是熟悉20以內的質數還是有必要的。]

五、練習

(課本P16∕練習四第一、二題。)

六、小結:

1、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作質數(或素數)。

2、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作合數。

3、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最新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以《數學課程標準》爲指導,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促進學生主動的參與、探究和交流。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爲今後的學習能夠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二、班級情況分析

五(2)班共計學生57人。大部分學上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從上學期的期末質量檢測來看,學生對雙基知識掌握得還不夠。在計算方面,學生的差別比較大。部分學生對於乘除知識掌握不好,直接影響了口算的速度和計算的正確性,學生計算正確率不高。各種計算的良好習慣有待養成。應用題掌握得還不夠,只有部分學生能認真分析題意,正確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據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去分析題意,對各種應用題的結構掌握的還不夠。同時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待於提高。這對本學期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平時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好,課堂上不能專心致志,上課注意力分散,思想開小差,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而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卻不願開口,發言不積極。

三、教材內容及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乘法,位置,小數除法,可能性,擲一擲,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國小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裏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係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本冊的“數學廣角──植樹問題”包含三個例題,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後再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和常見的數量關係,瞭解等式的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總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

3、在具體情境中,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正整數)表示位置。

4、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並能用公式解決單的實際問題。

5、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例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能夠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通過實驗、遊戲等活動,感受隨機現象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的隨機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並能進行交流。

6、初步體會知植樹問題的模型思想,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養成認真寫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

1、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和常見的數量關係,瞭解等式的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總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並能用公式解決單的實際問題。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學習內容:

課本第97頁例1及“做一做”,第99頁練習十九第1、2、3題。

學習目標:

1、我會用分數與小數的關係,把小數化成分數。

2、我能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小數化分數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大家回憶一下,說說小數的意義是什麼?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怎樣把小數化成分數?

二、合作探究、檢查獨學

1、自學例1,小組合作交流

用分數表示:

用小數表示:

這兩個結果有什麼關係: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把小數化成分數?應注意什麼問題?

①我的想法:

②完成課本97頁“自己試一試”三個填空題。

3、小組代表展示、彙報

4、總結昇華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數化成分數。

0.4= 0.05= 0.37=

0.45= 0.013=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人教版)第18~1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徵。

2、使學生認識並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 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徵,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體形狀的紙盒、長方體框架。

學生: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比較有標誌性建築物的圖片,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展示圖片)這些建築物結構的形狀都有什麼共同特徵?

生:建築物結構的形狀都是長方體。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出示課件中建築物的輪廓)

師:不只是建築物的形狀,我們身邊的一些物品的形狀是長方體。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出示課件)

瞭解了我們身邊這麼多物品的形狀都是長方體,今天我們就來更加深入的研究長方體這個立體圖形。

(貼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並貼出畫有長方體平面圖的卡紙)

(過渡語)師:我知道同學們也帶來了長方體的物品,請你們拿出來給同桌展示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通過摸,整體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師:接下來跟着老師來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覺?

生:我摸到了長方體的面,長方體的面摸起來滑滑的、平平的。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種感覺嗎?沒錯像這樣摸起來滑滑的、平平的部分就叫做長方體的面。(板書:面)

2、師:那除了面,我們還能摸到長方體的其他組成部分嗎?

(預設1)生:我還摸到了長方體的棱。

師:那請問長方體的棱在哪裏呢?(請生上臺指出長方體的棱)

(預設2)生回答不出來

師邊指邊說: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長方體的棱。(板書:棱:面和麪相交的線段)

接着讓生在自己的長方體物品裏找出長方體的棱指出來給同桌看看。

3、指導學生觀察頂點。

師:同學們三條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長方體的頂點。用手摸摸看。(板書:頂點:棱和棱的交點)

4、師小結:同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鞏固一下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具體位置。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徵

1、獨立觀察、小組合作探究長方體特徵。

(過渡語)師:剛纔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現在請你拿出長方體的物品,仔細觀察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數一數,看一看,你有什麼發現?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請生朗讀活動要求。

提示:同學們在數面、棱、頂點的數目時拿着長方體的手不要來回轉動,要想一想怎樣數比較好,不重複也不遺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

2、彙報交流,歸納長方體的特徵。(課件一步步出示答案)

在彙報交流時注意:

(1)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數面、棱、頂點的個數。

在數棱和麪的數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相對(互相平行)及相交的棱、相對(沒有公共邊的面)及相鄰的面(有一條公共邊的面)。

(2)若學生(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讓學生指一指特殊的長方體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師小結:通過剛纔的觀察、探究,我們知道: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有8個頂點,12條棱,並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板書: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

(出示課件,並讓生把長方體的定義齊讀一遍)

(三)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動手操作,深化認識。

(1)(過渡語)師:爲了對長方體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我們大夥動動手來製作了一個長方體的框架。如果我只給你細木條和橡皮泥,該如何運用這些材料呢?

請個別生讀活動要求。

小組討論2-3分鐘,請生回答。

(預設)生:我要用細木條來當長方體的棱,橡皮泥用來黏住細木條,同時橡皮泥充當長方體的頂點。

師:同學們覺得這位同學的想法怎麼樣?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師:我也非常贊同你的想法,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信封裏的材料開始製作吧。

注意:請每組拿出一本書墊在下面再製作長方體框架。

(師巡視並指導學生製作)

(2)師:仔細觀察長方體框架,你發現長方體用了幾根細木條?

生:12根細木條

師:這些細木條其實就是長方體的12條棱,如果可以分成幾組?

(預設)生1:分爲三組,四條長,四條寬,四條高。

(預設)生2:我想分爲四組,每一組裏有一長,一寬,一高。

2、認識長、寬、高。

(1)師:相交於同一個頂點的這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像這樣相交於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過渡語)師:你們剛纔都說到了長、寬、高,請問同學們誰願意帶上你們的作品上臺給大家指一指長、寬、高分別在什麼位置?

生:橫着、豎着、側着擺放長方體框架,分別讓學生指它的長、寬、高。

(2)認識不同位置放置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課件演示)

3、課堂小結:通過對這節課的學習,你對長方體有什麼新的認識?

生:我知道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生:我還知道了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有8個頂點,12條棱,並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三、練習鞏固

1、判斷。

(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

(2)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相同,但形狀不相同。( )

(3)在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

2、想一想,做一做

書本第21面 練習五 第一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長方體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五、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6個面 12條棱 8個頂點

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最新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五

指導思想:

教育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力爭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工作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展示數學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探索求知慾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數學素養上有較大的發展與提高,爲學生進一步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引領學生走進神奇的數學的海洋。

工作思路:

1、處理好課內和課外、基礎與興趣之間的關係。

2、精心準備,上好每一節興趣培養課,注重知識的現性和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培養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不能強制要求訓練和輔導。

4、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合理安排各個知識的先後順序。

5、貫徹集體講解與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形式。

6、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朋友關係,切實[培養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

7、通過興班的活動,切實調動學生與數學的感情,對今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有幫助。

活動內容

第一週:小數乘法的拓展趣題

第二週:小數乘法簡算拓展

第三週:對稱、平移與旋轉趣味題

第四周:平移、旋轉的實際應用

第五週:小數除法的拓展

第六週:小數除法趣味題

第七週:第三單元后的聰明小屋

第八週:簡易方程的數量關係練習

第九周:簡易方程的再次拓展

第十週:第四單元后的聰明小屋

第十一週:多邊形面積的拓展

第十二週:第五單元后的聰明小屋

第十三週:因數與倍數的拓展

第十四周:第六單元后的聰明小屋

第十五週:統計知識的拓展

第十六週:第七單元后的聰明小屋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並能正確熟練的求出倒數。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主動通過參與觀察、猜測、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索求倒數的方法的過程,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團結合作、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

二、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理解“互爲”;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四、教學方法:

1、教法:發現式教學法、啓發式教學法和小組討論法相結合。

2、學法:指導學生會觀察、會思考、會交流。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互爲”

師:今天老師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上課,剛纔呢我們進行了彼此的問候,那你們稱呼我什麼呢?生:老師。 師:那我稱大傢什麼?

生:學生。

師:那我們是什麼關係啊? 生:師生關係。

師:老師更想成爲大家的朋友,你們願意和老師交朋友嗎? 生:願意

師:那我們現在就是朋友關係。 師:說到朋友,老師這裏有一句話,“我是朋友” 你們對這句話有什麼意見?(ppt出示)

生:

師:板書“互爲”。

師:這種現象我們數學中也有,今天咱們就一起走進數學王國。

(二)、觀察歸納——形成概念

給數字找朋友

師:課件出示幾個分數,讓學生找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並列出乘法算式。 師生共同小結: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爲倒數。 師:那什麼樣的兩個數互爲倒數?條件是什麼?(強調“兩個數”——“互爲”;“乘積爲1”——“倒數”。) 師:板書倒數的概念。(出示課題:倒數)

(三)、觀察比較——探究方法

師:觀察找出來的幾組分數,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有什麼變化?小組間相互討論。

生: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調換了。

師:那我們怎麼求一個分數的倒數?小組間相互討論。

師生共同小結: 求倒數的方法:一個分數的倒數就是把這個分數的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思考題:是不是所有的整數都有倒數?5的倒數是多少? 1的倒數是多少?0的倒數是多少?(小組討論)

生:5的倒數是 師: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 生:把5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或5× =1 師:1的倒數呢?

預設: 生:1的倒數是1。

師: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 生:(1)整數的倒數是用1做分子,用這個整數做分母。所以1的倒數爲1。 (2)因爲1×1=1,所以1的倒數爲1。

師:0的倒數是幾呢?

預設: 生:0 沒有倒數,因爲(1) 0 作分母無意義。 (2) 0 ×( 任何數 ) ≠1 51 5 1

(四)、加強練習、鞏固提高。

(課件出示)

同學們已經認識了倒數,那麼你們能根據剛纔所學找到下面各數的倒數嗎?(能)那就請同學們進入闖關環節,先獨立完成,遇到困難可以同伴互助,看看哪些同學和小組能連闖三關,開始!

(五)、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

(六)、課堂小結——談談感受。

最後,讓我們來回憶一下,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穫?

(七)、板書設計

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爲倒數。

調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0沒有倒數,1的倒數是1

五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意義,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會熟記2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準備:PPT課件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的特徵嗎,如果把這些數分類,可以怎樣分呢?(可以分爲奇數和偶數)還可以怎樣分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究新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 1 )提問:找出1~20各數的因數。

( 2 )學生討論。

( 3 )彙報討論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

1的因數:1。

2的因數:1,2。

3的因數:1,3。

4的因數:1,2,4。

5的因數:1,5。

6的因數:1,2,3,6。

7的因數:1,7。

8的因數:1,2,4,8。

……

( 4 )提問:你能按照上面各數的因數的個數給這些數分類嗎?

有1個因數的數:1。

有2個因數的數:2,3,5,7,11,13,17,19。

有2個以上因數的數:4,6,8,9,10,12,14,15,16,18,20。 (學生可能還會分成有3個、4個、5個、6個因數的,教師可以說明,把有3個、4個、5個、6個因數的數歸爲一類,

( 5 )觀察比較,發現特點。師:觀察2,3,5,7,11的因數,你發現了什麼?(只有1和它們本身兩個因數)

師:觀察4,6,8,9,10的因數,你發現了什麼?

(除了1和它們本身還有別的因數)

教師明確:根據這些數的因數的個數的多少給這些數分類,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知識--質數和合數。

( 6 )明確質數、合數的意義。

(1)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2)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板書)

(3)提問:1是質數還是合數?

學生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因爲1只有1個因數,既不符合質數的特點,也不符合合數的特點。

(4)提問: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關鍵看什麼?(看因數的個數,有2個因數的數是質數,有2個以上因數的數是合數)

( 7 )課件出示自然數的兩種分類方法

設計意圖:質數和合數是對自然數進行分類的另一種方法,在本環節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把探究知識的過程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知道按因數個數的多少可以把自然數分爲質數、合數和1三類,學生很容易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輕鬆、愉快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2.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用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的例1

師:想一想做質數表時應該劃掉什麼數?

讓學生交流找質數的方法

學生1:應先劃掉自然數1

學生2:再劃掉2,3,的倍數,但是2,3本身不能劃掉。

學生3:再劃掉5,7的倍數,但是,5,7本身不能劃掉。

學生4:……

歸納找質數的方法

用課件出示100以內的質數表,並齊讀找到的25個質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看誰能猜出老師家的電話號碼。

2.檢測

3.想一想

4.判斷

5.思考

設計意圖:這是具有檢測性的一個環節,通過有針對性的、有層次、有坡度的應用練習,幫助學生把所學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教學反思

1.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說是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的核心。在學生找20以內各數的因數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各數的因數,並在教師的引導下按因數的個數給各數分類,最終得出質數和合數的概念,讓學生成爲探索家。

2.設計有梯度的練習題,促進學生差異發展。 “因材施教”是教學工作的重要原則,“因材而練”,就是要讓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練習,真正實現《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目標。因此,本課時在習題的設計上呈現了多樣性的原則,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只選擇難度較大的習題,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可以避開那些啃不動的難題,選擇基礎題和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的習題。實行同一起點,不同的人達到不同的終點,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差異發展。

五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教案 篇八

目錄

一、教學計劃

二、課時備課

一、五年級數學20xx—20xx學年度下學期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二班數學成績不夠理想,學生的書寫狀況有很多不理想,上課主動聽講、積極大膽發言的個性養成的不夠好。少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紮實,從學生的思維能力看,思維的主動性不突出,邏輯能力很差,發散能力不理想。學習困難的學生佔有少部分,他們的特點是: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好,上課走神、不認真聽講、或者說根本就聽不懂上課內容,缺乏學好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要因地制宜,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課堂上安排一些簡單的問題專供他們回答,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及時表揚,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使後進趕先進,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內容包括:觀察物體(三)、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圖形的運動(三)、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綜合與實踐活動等。

本冊修訂後的教材,既有原實驗教材的主要特點,又呈現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進因數與倍數教學的編排,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本冊教材的編排既注意體現《標準》中關於因數與倍數教學與教材編排的要求,同時注重體現近年來有關這部分內容教學改革的經驗首先,將以往教材“因數與倍數”的教學內容分散編排,安排在本冊的兩個單元裏教學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3的倍數的特徵,質數和合數的含義等,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中,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的概念和求法,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數的範圍在1~100的自然數內,避免題目中的數目過大此外,在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取、習題的設計等方面都採取了新的措施。

2.改進熟悉分數的編排,注意溝通知識間的聯繫,加強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從本學期開始,學生將要系統地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四則運算同整數、小數知識一樣,分數知識也是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分數的概念比較難理解,計算起來也比較複雜爲了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分數,本套教材仍然採用了以往教材的編排體系,把分數劃分爲兩個階段教學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級上冊,藉助操作直觀,使學生對分數有初步的熟悉,雖然也出現了簡單的分數大小比較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目的是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分數的初步概念,給學生積累一些感性知識在系統認識了小數和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本冊將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比較完整地從分數的產生、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等方面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而學習並理解與分數有關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約分、通分、分數與小數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數的加、減法計算在具體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體現《標準》所提倡的教學理念,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闡述新的內容,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國小階段空間與圖形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與前幾冊一樣,本冊教材繼續把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作爲空間與圖形內容編排的研究重點,在教學內容方面安排了“觀察物體(三)”“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形的運動(三)”。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通過四年多的數學學習,在統計與概率方面,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冊教材教學折線統計圖,根據統計內容的調整,將單式和複式折線統計圖集中進行編排,這樣的編排有利於學生把握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思想,並根據折線的變化特點對數據進行

簡單的分析,更好地瞭解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有效建構了數據分析觀念。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套教材總體設想之一是:系統而有步驟地滲入滲出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簡單形式,採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通過教學使學生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慾望,逐步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據此,在本冊教材的“數學廣角”單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學,旨在通過“找次品”滲入滲出優化思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優化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運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教材以“找次品”這一探索性操作活動爲載體,讓學生通過看察、猜測、試驗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再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優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觀察、分析、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入滲出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本冊教學內容涉及數學內容的各個領域,爲學生探索奇妙的數學世界提供豐富素材。例如,“圖形的運動(三)”中“你知道嗎”呈現了藝術家們利用平移、對稱和旋轉設計出的美麗圖案;綜合與實踐活動“打電話”、數學廣角“找次品”等,都蘊含了優化思想方法,簡潔巧妙的解決問題策略中閃爍着數學方法的奇妙。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通分和約分。

2.掌握因數與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

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衆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衆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8.認識單式和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內容,吃透教材的前後聯繫,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做到對學生基礎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數,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優生優培,做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

2.不斷學習業務理論,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強直觀教學,通過教具、掛圖、投影儀等教學輔助手段,使學生從實物中認識並掌握數學概念知識。

3.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繼續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

4.繼續深入開展“小班化教育在農村的實驗與研究”,使學生在等高、等愛、等距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5.製作必要的數學教具,爲有效地開展數學課堂教學而準備。

6.認真寫好每節課後的反思。

六、課時安排

(一)觀察物體(三)(2課時)

(二)因數與倍數(7課時)

1.因數和倍數?2課時

2.2、5、3的倍數的特徵?3課時

3、質數和合數?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