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是什麼意思【多篇】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是什麼意思【多篇】

春分的意思 篇一

春分通常特指太陽視黃經位於0°的時刻,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約爲3月20日~21日期間)。

時間段上也指太陽位於黃經0°和15°之間的位置,即從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時段,公曆則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

春分地球現象

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

春分時,從理論上說,全球絕大部分地區晝夜等長(參見晨昏蒙影),北極點(北緯90°)與南極點(南緯90°)附近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在地平線上轉圈”的特殊現象。春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一日中白晝長於黑夜),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白晝短於黑夜)。

春分之後,北極附近開始極晝,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範圍漸大。

夏至習俗諺語 篇二

1、夏至不雨天要旱。

夏至養生食物 篇三

1、黃瓜

《本草求真》裏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所以,酷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爲96%——98%,爲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纖維素很柔嫩,這對增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及其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效果。

2、苦瓜

中醫認爲,苦瓜味苦、性嚴寒、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味道,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慾大增,清熱防暑。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並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3、番茄

番茄性平味甘、酸,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健胃消食、生津止渴、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慾的功效。大量的維生素C是人體結締組織所需要的成分,它對軟骨、血壁管、韌帶和骨的基層部分有增大其動力和伸縮自如能力的作用。

4、南瓜

南瓜具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等功效,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素,也含豐富胡蘿蔔素,能保健視力、改善血糖強心固腎氣。

5、鴨肉

鴨肉性偏涼,富含蛋白質,而且由於屬水禽,不論煮粥還是煲湯,都可以養胃生津、軟化血管,是肉類中不可多得的清涼解暑食物。很多人爲了追求清涼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造成蛋白質攝入不足,體質虛弱。實際上,鯽魚、雞肉、泥鰍,包括瘦豬肉等,都有清暑熱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注意不可過量食用。但羊肉、牛肉、狗肉等熱性食品,需適量選用。

6、玉米

玉米補中健胃,除溼利水。宜於脾虛泄瀉,溼熱泄瀉。

7、花菜

花菜有白、綠兩種,有增加食慾、生津止渴、解熱毒等功效,同時也含豐富的維生素C、B羣、胡蘿蔔素。

8、絲瓜

絲瓜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歷代醫藥典籍及其《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吃些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絲瓜皮及其絲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9、茄子

《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臟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着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進傷口癒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醫治效果。

10、菠菜

菠菜可補血潤腸、止渴,爲避免菠菜中的草酸與鈣形成草酸鈣鹽,建議先以熱水氽燙,去除草酸再食用。

11、冬瓜

冬瓜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它附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12、蓮藕

蓮藕具清熱安神、涼血散瘀功效,含維生素B、磷、鐵等礦物質,可改善貧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壓。

13、綠豆

工作及其勞動之餘,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因爲綠豆起到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14、鯽魚

鯽魚補脾利水,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泄瀉。不宜油炸,不宜與薺菜同食。

夏至的意思 篇四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區,夏至日白晝可長達15小時,正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夏至日過後,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夏至是什麼意思 篇五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也就是說夏至的名字,只是代表夏至這一天這個節氣,表示炎熱的夏天夏天來臨。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

夏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還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有一種觀點認爲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就是源自夏至節。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爲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夏至的意思 篇六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也就是說夏至的名字,只是代表夏至這一天這個節氣,表示炎熱的夏天夏天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