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警察和讚美詩(多篇)

警察和讚美詩(多篇)

警察和讚美詩 篇一

《警察和讚美詩》教案

吉林省長春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胡偉 辛秀麗

【教學目標】

1.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和主題。

2.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瞭解作家歐·亨利小說的“含淚的笑”的藝術諷刺效果。

3.培養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即從小說中體味到作者並未直接言明的事實和並未直接表達的情感。

4.通過鑑賞分析,瞭解19世紀美國社會的狀況,廣大平民生活的無奈及美國自由繁華的表面下蘊藏的罪惡。

【教學重點】

1.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具體理解小說三要素(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的含義。 2.在瞭解小說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分析主人公蘇比的形象和了解19世紀的美國社會的現實生活狀況。

3.注意小說精巧的結構,出乎意料的結局。 4.立足全篇,歸納小說的主題思想。 【教學難點】

1.蘇比的形象對揭示19世紀美國社會狀況的重要意義。 2.作品中體現的歐·亨利小說“含淚的笑”的幽默諷刺藝術特點。

3.創造性閱讀給我們帶來的啓示:即從作品中,我們都看出了哪些作者並未直接言明的故事和並未直接表達的情感。

【教學方法】

1.講授、朗讀和討論。 2.表演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通過自己十幾年的生活經驗得知,警察這種職業是維持治安的;外國人多數都信奉基督教,他們每個禮拜都要去教堂,也要聆聽讚美詩,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淨化;但是警察與讚美詩又有什麼聯繫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和讚美詩》。

二、預習總結

通過課前預習,整體把握小說的主要情節,並能認識其中的生字,解釋生詞。例:

生字

引亢(hánɡ)高鳴 冬狩(shòu)

遊弋(yì)

肇(zhào)事 搖曳(yè)

啁啾(zhōujiū)

生詞

啁啾:象聲詞,形容鳥叫的聲音。

不名一錢:一個錢也沒有,非常貧窮。名:佔有的意思。 怏怏: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 肇事:引起事故,鬧事。

三、課文內容歸納

1.通過課堂上部分同學閱讀部分段落,具體把握小說的主要情節,將主人公蘇比的經歷分爲七個階段。

背景:冬天即將來臨,衣食無着的蘇比打算去布萊克威爾島監獄度過三個月的嚴冬,不愁食宿,多年如此。

計劃結果: 蘇比經歷:去大飯店白吃──被拒之門外

﹙策劃入獄﹚砸玻璃──警察並不認爲蘇比就是肇事者 去小飯店白吃──被侍者毆打 調戲婦女──差點被妓女纏上

大吵大嚷,擾亂治安──警察給予寬容 明目張膽地偷竊──失主將失物奉送蘇比 意外結局:

聆聽讚美詩,心靈受到感染,打算重新做人──意外入獄三個月。 2.據此,我們將課文劃分爲三個部分。

(1)開端部分(1~5自然段),主要是寫主人公流浪漢蘇比的出場,並介紹他的“冬居計劃”。

冬天迫在眉睫,蘇比面臨選擇:要麼去慈善機構接受佈施,混吃混住;要麼像往年一樣,到布萊克威爾監獄裏去服刑三個月。蘇比選擇了後者,因爲他“高傲”的靈魂,不願“付出精神上的屈辱來回報”。

(2)發展部分(6~38自然段),寫蘇比爲了進監獄,想法設法幹違法的勾當。 隨着“冬居計劃”的實施,蘇比的入獄方案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調整。最初的一套是“最舒服”的,也是最體面的。“美美地”、“悄悄地”、“安安靜靜地”等詞語顯示出,在他的想像裏,去“冬宮”的旅途是那樣輕鬆、那樣愜意,好比是自己給自己進行一次“餞行”,而且是那樣排場,那樣體面。緊接着的一套也是挺輕便的,對社會的危害不過就是一塊“大玻璃”罷了。第三套應該說是比較實在的。雖然“盤盞和氣氛都粗裏粗氣”,但總算是“消受”了一頓。然而這次也砸了。這對他的“自信心”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第四套方案就是下策的了,但爲了實現其“計劃”,還是豁了出去。結果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擺脫掉那個妓女的糾纏。這次失敗使他感到一陣恐懼──擔心計劃不能實現。第五次是在公共場所大嚷大叫,這簡直是有意無意的一種發泄,這種發泄可以說是對現實的一種詛咒,一種控訴。然而,這種發泄也不起絲毫作用,於是他真的感到他的“仙島”可望而不可即。最後一套辦法是偷東西,這是他最不情願的。儘管他是那樣的膽大妄爲,而且能夠“敢作敢爲”。但這次,蘇比對自己的行爲的解釋並不那麼理直氣壯。 隨着蘇比一次又一次地故意爲非作歹,故事情節也不斷向前發展。蘇比的自尊一次又一次地喪失,品行變得越來越惡劣。小說讓我們看到社會是如何將一個原本有自尊、很“高傲”的青年一步一步推向罪惡的深淵的。

(3)結局部分(39~48自然段),寫蘇比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準備回麥迪生廣場露宿。

他在一座古老的教堂旁邊停了下來,那皎潔的月光、寧靜的街道、柔和的燈光、教堂裏傳出的讚美詩悠揚的樂聲,使周圍的一切顯得古樸、肅穆、親切。此情此景,使他受到感染。他幡然悔悟,決定重新做人。可是正在這個時候,警察卻突然逮捕了他,並判他三個月監禁。小說到此也就在高潮中戛然而止。

3.請幾名同學分別表演蘇比的七次經歷,其他同學認真觀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四、作家介紹

歐·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國短篇小說家。他做過多種工作,飽受歧視,遍嘗艱辛。1898年,他在銀行做職員,因銀行的錢被盜,被指控挪用銀行公款,判刑5年。他在獄中表現良好,擔任藥劑師,因而有機會聽到犯人講的各種各樣離奇古怪的故事,這豐富了他的創作素材。在獄中以歐·亨利爲筆名開始寫作短篇小說,1901年提前獲釋,移居紐約專事寫作。

歐·亨利是一位多產小說家。一生寫了30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大部分反映了下層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他的《警察和讚美詩》、《麥琪的禮物》、《最後的一片葉子》、《沒有完的故事》、《黃雀在後》等代表作,列入了世界優秀短篇小說之林,近百年來一直擁有廣大的讀者。

歐·亨利以其卓越獨特的藝術手法,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和讚美詩》,看似矛盾的標題爲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矛盾和出人意料的故事情節。使我們在笑聲中多少體會到了美國社會下層小人物的辛酸和無奈。這節課我們將深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題和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環境。此外,還有創造性閱讀給我們的啓示。

二、概述蘇比的經歷,分析人物的形象

從蘇比的經歷和警察的一系列反應,我們可以看出蘇比的性格具有這樣的特點: 蘇比是一個流浪漢,是一個性格比較複雜的人物形象。蘇比一方面在窮困潦倒之際,曾經落入泥潭,有過“墮落的時光”,有過“低俗的願望”,以至於“心灰意懶,才能衰退,動機不良”;另一方面,他的墮落行爲,諸如騙吃騙喝、小偷小摸、調戲婦女、擾亂治安等等,又都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故意去幹的。爲了實施他的“冬居計劃”,在一種反常心理的驅使下,他想方設法去“作惡”,一心一意想讓警察把他抓了去。然而,作惡並非他的本意,犯罪是他找到“逍遙過冬”的“安樂窩”的途徑和手段。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說,蘇比還有令人憐憫和同情的一面。

蘇比的性格有一個變化過程。課文開頭部分着重表現了蘇比性格的高傲,說明他是被“生存危機”逼得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決定去當“法律的客人”。與此相呼應,課文的結尾部分交代了他早年的品德和操行。原來蘇比本是一個純潔無瑕的少年。只是後來他才淪落爲一個渾渾噩噩、遊手好閒的流浪漢的。正因爲如此,他纔會在讚美詩樂音的感化下,喚起對於純潔生活的回憶,喚起心靈深處從善的願望,從而產生棄舊圖新的想法。作者這樣刻畫他的心理狀態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他的性格發展的邏輯的。

三、環境描寫對揭示作品主題的作用

具體的環境描寫集中體現在小說的開頭和結尾兩處(請同學們找出來,教師加以歸納和總結)。

小說開始就爲主人公的出場渲染了一種悽清、寒冷的環境。這種悽清、寒冷的環境與蘇比那條廣場上的長凳,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這種強烈的反差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又暗示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從側面刻畫了人物,點明瞭蘇比在後文中六次爲非作歹的原由。這段環境描寫表面上是自然環境的描寫,但從另一個角度又展示了美國社會的世態炎涼和下層人們的痛苦生活。因而,它又是社會環境的描寫。 通過學生對蘇比聆聽讚美詩這一部分(第38~41自然段)的景物描寫的閱讀,揣摩景物描寫的作用。

結尾處的環境描寫可謂是匠心獨運,這時的景物描寫緊緊扣住了文題中的“讚美詩”,極細膩地襯托了蘇比此時的心境,展示了人物的心理變化。它不僅對人物的刻畫起到了深化的作用,同時也在結構上呼應了文題和情節。

四、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出小說的主題。

通過兩節課我們對作品的研讀、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小說反映了這樣一個主題:作品寫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蘇比,想方設法打通去監獄之路,以謀得食宿,度過即將來臨的嚴冬。他多次作惡,屢犯律條,可警察並不理會,而當他在教堂讚美詩音樂感召下決心重新做人之際,卻莫名其妙地被捕入獄了。作者以辛辣諷刺的筆調,從一個流浪漢的悲慘遭遇提出美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個尖銳的問題──何謂幸福和苦難,什麼是惡行和善良?課文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美國社會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客觀現實。

五、從蘇比的經歷中,我們獲得了對美國社會哪些問題的認識(即創造性閱讀帶給我們的啓示:我們看到了哪些作者沒有直說的現象和沒有直接表達的情感)?

1.從蘇比的經歷中,我們看到蘇比一次次地想通過違法遭到逮捕而去監獄度過冬季,結果都沒有引起警察的注意,這讓我們看到了美國社會的一個事實:在美國的警察和法律面前,許多罪惡,許多惡行,他們是允許的,不予過問的,是可以任其蔓延滋長的。甚至有些他們認爲還是社會文明的標誌。如衣衫破舊者不能走進豪華飯店、普通飯店對吃白食者犯不着驚動警察等等。再如,街頭遊蕩着的妓女,年輕人在馬路上像酒鬼似的亂嚷嚷,這些都是紐約鬧市區司空見慣的現象。

2.戲劇性的出人意料的結局,使人感到無奈,可見美國社會是一個是非不明的社會。

3.作者對於主人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六、小說的結局出人意料,體現了歐·亨利小說怎樣的藝術特色 1.合乎情理的藝術誇張。 2.出乎意料的故事結局。 3.含淚的笑。

七、作業

課後閱讀歐·亨利的作品,如《麥琪的禮物》、《最後的一片葉子》等,談談你對歐·亨利筆法的看法,寫一篇評論文章,不少於300字。

八、課堂總結 已知條件:

背景:19世紀的美國社會

警察:維護生活秩序和社會安定的國家機器

讚美詩:宗教音樂,能淨化人的心靈,昇華人的精神境界 問:

警察+讚美詩=? 討論明確:

一個國家在社會生活方面擁有維護正常秩序的警察隊伍而在精神方面擁有淨化人的靈魂的宗教音樂,從邏輯上講,應該是很完美的,甚至應該是“人間天堂”。

出人意料的結局告訴我們美國社會並非“天堂”,而是“地獄”。

警察和讚美詩 篇二

警察和讚美詩

學習目標:

1、討論戲劇性的情節,學習歐亨利筆法。

2、分析蘇比的人物形象, 把握文章深刻的主題。

3、引導學生認識美國社會表面繁榮後面的貧富懸殊和黑暗的現實, 體味”含淚的微笑”,培養學生熱愛美好祖國的真摯感情

學習重點:

1、正確理解分析蘇比的人物形象。

2、情節陡轉的藝術效果。

導讀過程

一、導入

有一部電視連續劇叫《北京人在紐約》,電視劇開頭有這麼一段話:“如果你愛他,那麼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爲那裏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麼也把他送到紐約,因爲那裏是地獄。”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紐約甚至是美國社會的那種巨大的貧富差距,對於有錢的人來說,那裏是淘金的天堂,而對於窮人而言,那裏則是人間的地獄。今天我們來學習《警察與讚美詩》來進一步瞭解美國的社會現實。 複習舊知識:在一所貧民窟,一位女子因病對失去了生存的信心,等待最後一片常春藤葉落去然後隨它而去。她的好友蘇艾給了她無微不至的照顧。還有一位邋遢、酗酒,很不起眼,甚至讓人討厭的鄰居老貝爾曼。她每天望着那片樹葉,等待它的凋落,但它就是不落。後來,這位女子從這片不落的樹葉得到了生存的信心,終於戰勝了病魔。而老貝爾曼卻因此染上肺炎死去。從好友的口中得知,那片不落的樹葉是老貝爾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爲瓊珊畫在牆上的鄰居畫家老貝爾曼。這篇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情節陡轉、歐亨利筆法。

二、資料鏈接:

1、作者

歐亨利,出生於美國南部的一個鄉鎮醫師家庭,從小受教育少,一生經歷曲折而豐富,是個多產的小說家。他的短篇小說共300篇,其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最爲著名,有“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之稱。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爲“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家”。他的小說常常通過合乎情理的藝術誇張,出乎意料的故事結局,收到“含淚的笑”的藝術效果。被人稱爲“歐•亨利筆法”。代表作有《麥琪的禮物》《白菜與皇帝》《最後一片葉子》等。

2、時代背景:

十九世紀,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爆發了三次經濟危機,大量中小

1企業破產,廣大勞動人民失業,流離失所。壟斷造就了一小撮億萬富翁和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廣大勞動人民。

作品取材於現實生活,反映了下層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壟斷資產階級殘酷的本性,控訴了統治者對人民的迫害。

三、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概述小說故事情節

流浪漢蘇貝在冬天來臨之際,想方設法到監獄過冬,他六次爲非作歹,卻沒有如願。而正當他聽到讚美詩受感化想重新做人時,卻莫名其妙的被捕。

2、區分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看看情節在何處出現陡轉

開端(蘇貝躺在麥迪遜廣場的長凳上——自有一個知趣的地方法官來料理),蘇貝爲逃脫嚴冬的威脅,籌劃着怎樣才能被捕入獄。

發展(蘇貝離開長凳——他們卻把他當做一貫正確的帝王),蘇貝屢次惹是生非,都沒有達到被捕入獄的目的。

高潮(最後,蘇貝走到一條通向東區的路上——“那麼跟我來。”警察說)。蘇貝佇立於教堂外良心發現,決心重新做人時,突然被捕。

結局(最後一自然段),蘇貝被判入獄三個月。

3、小說主人公想進監獄過冬,就不斷地爲非作歹。試爲蘇比整理一個犯罪記錄。(犯罪動機、作案經過、結果)

①走進豪華飯店想飽餐一頓,想白吃讓侍者把他交到警察手裏, 因褲子破被推倒行人道上連門都沒進去。

②用石塊砸窗玻璃 想讓巡警抓住,警察追趕搭車的人,連旁證都算不上。 ③想進普通餐館白吃一頓,想讓店侍者叫警察挨頓揍,被“叉”在行人道上。 ④裝流氓調戲女子, 想讓女子找警察,被妓女糾纏,結果撒腿就走。

⑤扮醉鬼大吵大鬧, 想以“擾亂治安”罪被捕,被誤以爲是大學生,警察不管。

⑥偷雨傘,想讓主人叫警察,被誤以爲是傘的主人

四、再度文本,合作探究

1、蘇貝六次犯罪,揭示了美國社會的哪些特點?

歸納小結。

2、聽到讚美詩時,蘇貝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課後二)

3、小說在結局安排上突轉有什麼作用?

4、開頭德爾心理描寫和聽讚美詩時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5、總結人物形象

五、內容拓展

本專題標題“後來發生了什麼”,試給小說添加一個合理的結尾。

《警察和讚美詩》 篇三

《警察和讚美詩》

課堂教學設計 Ⅰ

一、教學目標

(一)分析小說曲折、巧妙的情節安排,欣賞“歐·亨利手法”的藝術特色。

(二)品味小說幽默、辛辣的語言風格,理解語言運用和題材、主題的內在關係。

(三)瞭解資本主義社會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貧困和精神痛苦,認識資本主義社會道德、法律是非混淆、善惡顛倒的虛僞本質。

二、難點、重點分析

1.這篇小說在情節結構上有什麼特點?這種安排有什麼作用?

分析:本文在情節安排上最大的特點是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一個“罪惡累累”的人竟一次次地被認定爲無罪,這出人意料的結局,使讀者的心情由緊張而化爲輕鬆,進而會發出微笑(康德說過,笑產生於忽然化爲烏有的期待);而一個決定改過向善的人卻遭逮捕入獄。兩種荒謬的現象構成強烈的喜劇衝突,讓人們不得不收起笑容,來思索這種荒謬背後的深刻內容,爲非作歹者無人過問,有心從善者反進牢門。這正是資本主義社會最本質的表現,主人公生活在那樣的社會裏,最終的結局必然是這樣的。巧妙的情節安排充分地表現了小說的主題。

(二)小說在情節安排上,出現了許多巧合,如何理解這種巧合?

分析:小說情節上安排了許多巧合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又充分地表現了小說的主題。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首先,蘇比一次次地努力都因一次次的巧合而沒有能實現“理想”,爲了最終實現到布克來威爾島過冬的願望,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犯罪”,作者正是通過巧合爲蘇比多次“犯罪”提供了可能,從而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寬恕”了,而這一次次的反常的結局,則更充分地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是非混淆、黑白顛倒的本質。

其次,作者通過一次次的“偶然”,巧妙地、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國社會的現狀。他作惡的對象,“正巧”也是些心術不正的人:在街上見機纏住男人的女子,撿了別人的雨傘就據爲己有的買菸者。作者就此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世風日下。兩家飯店都是直接用拳頭教訓吃白食的蘇比,“恰好”沒有去報告警察,這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弱肉強食,勢力至上,沒有嚴格的法治可言。蘇比用石頭砸商店的櫥窗,反而沒被逮捕,原因僅僅是他“留下來了”,而“半條街外有個人跑着去趕搭車子”;他在街上醉鬼似的大吵大鬧,“剛好”被認爲是“耶魯的小夥子在慶祝勝利”,這種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正是美國的社會現狀。

再次,作者正是通過這種看似偶然,實則在資本主義社會裏都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的事件,充分地暴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反動、腐朽的本質。

(三)蘇比的反常心理是怎樣形成的?如何理解他的這種反常心理及蘇比這個人物形象? 分析:小說的主人公蘇比在冬季來臨之際,生活無着,爲了度過寒冷的冬季,他竟然“衷心企求的僅僅是去島上度過三個月”,並認爲“人生的樂趣莫過於此”。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監獄在蘇比看來竟是“小安樂窩”、“安樂島”,“他想象中已經感到了巡捕房的舒適和溫暖”。於是,爲了如願以償,他一次次地故意做出觸犯法律的事,但卻一次次地被“寬恕”了,“警察的那雙可愛的手”卻“沒有很快地落到他身上”,使“那島已成爲可望不可及的仙島”。主人公的這種心理是十分反常的。那麼,這種反常心理是如何產生的呢?首先,蘇比之所以想進監獄。是因爲他在冬季生活無着,這正是資本主義社會殘酷剝削的結果,是最下層勞動大衆無奈的選擇。作者正是藉助於人物的這種反常心理,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殘酷剝削人民的反動本質。其次,像蘇比這種人並沒有失去勞動能力,同時也不是沒有勞動就業的機會(小說結尾寫到“有個皮貨進口商曾經讓他去趕車”),但他平日卻遊手好閒,面臨冬天威脅,認爲最佳的選擇是進監獄,那裏既無挨凍之苦,又可免費食宿,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不擇手段,做出種種惡行,醜化自己的人格。由此可見,這種反常的行爲還植根於資本主義好逸惡勞的社會心態,作者塑造這個人物,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本質的一個側面。再次,他的反常心理的形成,還是資本主義社會是非混淆、黑白顛倒的產物。蘇比一次次地觸犯法律,卻一次次地被認爲無罪,而當他受到讚美詩的感化,決心向善,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時,竟然無端被捕了;一個拿石頭砸商店櫥窗的人卻被視爲無罪的人,而一個跑過去趕車的人竟被當做罪犯;耶魯的小夥子爲慶祝勝利,就可以“讓他們只管鬧去”。在這種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的社會裏又有誰願意做一個正直的好人呢?難怪有見機纏住男人的女人,有拿了別人的雨傘就佔爲己有的買菸者。總之,他的反常的心理和行爲植根於資本主義社會反常、畸形的社會心態,植根於資本主義社會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和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的反動本質。 對於蘇比這個人物不能簡單地用好和壞來評價。他爲了過冬,不是去積極尋找工作,而是想到了不用付出勞動卻不愁吃住的監獄,好逸惡勞的思想在他腦中是根深蒂固的(多年來,好客的布萊克威爾島監獄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爲了達到目的,他不惜醜化自己的人格,做出種種壞事,這不能說是對現實反抗的正確行動。當然,作者也特意指出,他“性格高傲”,瞧不起那些以慈善爲名的、替地方上的寄食者準備的佈施,反映出他墮落行爲的背後有一種不可欺侮的傲骨。特別是小說的最後,蘇比被教堂裏傳來的讚美詩所吸引,回憶起生活中的美好時刻,決心重新做人。總之,他是一個不幸的流浪漢,他不幸的生活和反常的心理、行爲是社會帶給他的,作者塑造這個人物,無論就其遭遇或心理而言,都是爲了諷刺揭露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對這個人的態度應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四)小說在語言運用上有怎樣的特點?這種語言特點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分析:這篇小說語言最大的特點是“幽默”,幽默是一種語調輕鬆但卻包含深刻意義的諷刺,它不同於一般的俏皮話,而是爲內容服務的,它表現了作者對人物的情感傾向和事件的態度。小說中通過誇張、比喻、擬人、反語等修辭手法,來使語言達到幽默的藝術效果。有些幽默語言看似輕鬆,實則沉重。例如“多年來,好客的布萊克威爾島監獄一直是他冬季的寓所。”這裏用反語“好客”、“冬季寓所”,說得幽默輕鬆,實際上揭示了下層勞動人民悲慘的生活境遇,蘊含着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的無限的辛酸。類似的例子在上文談蘇比的反常心理時已舉過很多。有些幽默的語言直接諷刺社會現實,看似風趣,實則辛辣尖刻。如“每天晚上,這裏彙集着葡萄、蠶絲與原生質的最佳製品。”作者不直接說出人物的身份,而用反語和借代的修辭手法,辛辣地諷刺了達官富豪們窮奢極欲的腐朽生活,與廣大下層勞動人民的艱辛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懸殊,也揭示了蘇比等下層勞動人民生活艱辛的社會根源,從而增強了小說的社會意義。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師對小說作者作簡要介紹。

歐·亨利(1862~1910),美國著名作家。他的小說常以“含淚的微笑”來撫慰生活失意的小人物的心靈創傷,善用誇張、嘲諷、雙關等幽默手段。尤其體現歐、亨利小說特色的,是他的小說常在故事末尾筆鋒一轉,讓主人公的命運突然起意想不到的變化,在看似荒唐的結局中給讀者以深層的思索和啓迪。這一巧妙的構思方法被譽爲“歐·亨利手法”。對當時及後人的短篇小說創作有較大影響。《警察和讚美詩》,正是這一手法的代表作品。 (二)學生閱讀小說全文。

閱讀小說前,應先提醒學生認真閱讀《自讀提示》,領會提示的要點(編者的《閱讀提示》分別從內容、語言、情節三個角度對小說作了介紹)。 (三)學生分析小說結構。 教師提示:小說的結構,一般按故事的幾個階段安排,分爲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幾個部分。按照這個規律,這篇小說的四個部分分別爲哪些內容?怎樣用簡要的話作出歸納? 學生議論、思考並回答:

1.故事開端(蘇比躺在麥迪生廣場他那條長凳上——自有一位識相的推事來料理),蘇比爲逃脫嚴冬的威脅,籌劃着怎樣才能被捕入獄。

2.故事發展(蘇比離開長凳——而我們偏偏認爲他是個永遠不會犯錯誤的國王),蘇比屢次惹是生非,都沒有達到被捕入獄的目的。

3.故事高潮(最後,蘇比來到通往東區的一條馬路上——“那你跟我來。”警察說)。蘇比佇立於教堂外良心發現,決心重新做人時,突然被捕。

4.故事結局(小說最後一自然段),蘇比被判入獄三個月。 (四)領會小說思想涵義。

1.小說從哪個角度反映資本主義社會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貧困和精神痛苦? (下層人民的代表人物——失業流浪漢蘇比爲了“抵禦寒冬”,只能違心地觸犯“法律”,將入獄過冬作爲自己最迫切的生活目的。) 2.哪些方面最能反映資本主義社會道德、法律的虛僞本質?

(①觸犯法律與乞求救濟的對比:觸犯法律——進監獄,不愁食宿,避免糾纏;乞求救濟——進慈善機構,得付出精神上的屈辱。②爲非作歹與虔誠向善的對比:爲非作歹——被認爲司空見慣,難進監獄;虔誠向善——被認爲有礙風化,立即入獄。歸納:是非顛倒,善惡混淆。以上分析讓學生思索、歸納並試作簡明的板書。) (五)學習小說的敘述技巧。

1.小說寫了幾次蘇比的故意惹是生非?結果如何?

(教材“提示”說是7次,實際上是6次:①進高級餐館,②砸玻璃櫥窗,③在低檔飯館吃白食,④調戲街頭女子,⑤扮醉鬼擾亂治安,⑥強拿別人的傘。結果:或是被攆被打,或是不被理睬——總之不能被捕。) 2.蘇比6次惹是生非前後連貫,但寫得有詳有略,富有變化。請試加分析。 (1)詳寫與略寫的變化。

(事①②⑤寫得較簡略,因爲肇事手段較簡單,過程短;事情③④⑥寫得較詳細,因爲肇事手段較複雜,過程較長。從人物塑造角度看,反映蘇比爲實現入獄目的,迫不及待尋機鬧事,且越演越烈的心態;從閱讀角度看,避免了敘述的單調重複。) (2)事情結果的變化。

(6次肇事總的結果一樣,未能被捕入獄;但具體表現又各不相同,粗分作兩類。或受懲罰,或未受懲罰。受懲罰的兩次,即事①和事③不同:前者被攆出餐館,較輕。後者被“叉”出飯館,“摔在鐵硬的人行道上”,較重。未受懲罰的4次也不同:事②,警察對蘇比毫不理睬,卻去追趕不相干的別人;事④,警察盯住了蘇比,但蘇比未想到會弄假成真,不敢再扮演流氓角色;事⑤,警察對蘇比視若罔聞,聽之任之;事⑥,蘇比要傘“成功”,未能引起警察注意。相同結果的不同表現形式,反映了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產生了曲折跌宕,引人入勝的閱讀效果)。 (3)描寫手法的變化。

(各次肇事因情節各異,描寫手法各有側重。有的側重心理描寫,如事①;有的側重行爲描寫,如事③;有的側重語言描寫,如事⑥。各種描寫手法各有側重地綜合運用,使人物形象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3.欣賞小說末尾的藝術特色。

(1)小說寫蘇比屢次肇事未能被捕之後,出現了有心向善反遭拘捕的“意外”,這是不是有點難以理解? (從現象上看是不好理解,但從本質上看又是可以理解的。因爲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從根本上是維護上層社會富人的法律。衣服襤褸的窮人在街頭鬧事,只要不觸犯富人,警察可以“讓他們只管鬧去”;但是這樣一個流浪漢站在富人云集的莊嚴教堂之外,警察就要懷疑到他的動機了,是騷擾,還是行竊?一方面是非不分,一方面戒律森嚴,這正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法律的階級本質。) (2)小說中多次寫到“巧合”。“意外”和“巧合”有什麼關係?

(“巧合”是小說的常用手法。小說寫蘇比鬧事,有多次巧合。如事②中,蘇比砸了玻璃櫥窗後,正好“有個人跑着去搭車子”,警察按常理就去追趕那個人;事④中,蘇比當着警察的面去輕薄街頭女子,不料那女子倒真的是個想尋人搭腔的調情老手,嚇得蘇比“撒腿就走”;事⑤中,蘇比在街頭醉鬼般的吵鬧,誰知道正碰上“耶魯的小夥子”慶祝賽球勝利的時候,警察因此不以爲然;事⑥就更巧了,蘇比強要的傘,沒想到“傘主人”也是撿來的,蘇比的戲就沒法演下去了。如果上面幾例巧合不存在的話,蘇比也許早有被捕的希望。作者爲了渲染蘇比爲入獄而作的煞費心機的努力,有意安排這一次次巧合,以顯示入獄的不易;其實,窮人入獄是很常見的事,否則,監獄裏就不會有那麼多窮人了。巧合是事情的偶然,偶然有的反映事情的必然,有的則並不反映必然,上面幾例巧合應屬於後者。蘇比在教堂旁懺悔反遭拘捕也是一種巧合,巧就巧在他若有所思的懺悔神態正好出現在教堂旁。如果是在“街心公園長凳上”,就不可能被捕了。但這一偶然卻反映了事情的必然,因爲看見教堂,聽見讚美詩樂聲纔會引發懺悔之意,而教堂周圍又是不允許衣冠不整的流浪漢凝神注目的。因此可以說,意外也就是巧合,而小說中的巧合只有在反映事物必然性時,纔是成功的巧合。小說如果完全靠人爲安排的,不能反映事物必然的偶然巧合來發展情節,就會有“硬編故事”之嫌。) (3)小說渲染了宗教的感化作用,對此你作如何評價?

(對宗教的感化作用,作者作了過分的誇大,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宗教從本質上說,是剝削階級從精神上奴役勞動人民的工具,是麻醉人民的鴉片。它既不可能讓剝削階級放棄對勞動人民的壓迫,改惡從善,也不可能使勞動人民改變自己“坎坷的命運”。信仰宗教而反遭拘捕,本身也說明了宗教的虛假。作者渲染宗教能使人頓悟反省,心靈突然起“奇妙的變化”,這反映了作者的階級侷限和時代侷限。) (六)品味小說的語言風格。

1.小說的語言風格,體現在整篇小說的遣詞造句之中。總的特點是“幽默”,即“語調輕鬆卻又包含豐富意義的諷刺”。若細作分析,有哪幾種表現形式?

一是誇張。例如:蘇比明白,爲了抵禦寒冬,由他親自出馬組織一個單人財務委員會的時候到了。“親自出馬組織一個單人財務委員會”,意爲“靠自己解決個人生計問題”,這裏誇大其辭,強調事情“迫在眉睫”。反過來也說明過冬問題在蘇比眼裏何等棘手嚴重。莊重嚴肅的語句中飽含着辛酸。

二是調侃。也就是說笑,講“風涼話”。例如:吃完後他向侍者坦白:他無緣結識錢大爺,錢大爺也與他素昧平生。後二句本可說“他身無分文”,但卻以說笑的方式表達這層意思:錢大爺無緣和他相識。語調看似輕鬆,實際上充滿着貧困的無奈。

三是反語。也就是說反話。例如:傑克(霜凍)對麥迪生廣場的老住戶很客氣,每年光臨之前,總要先打個招呼。霜凍對窮人是“無情”的,這裏卻說成“很客氣”;霜凍到來之前先刮北風,這是對窮人的“警告”,這裏卻說成“打招呼”。反語更強調了窮漢蘇比面臨着即刻到來的嚴冬威脅。

2.小說的幽默語言和作品題材、主題有什麼關係?

(作者寫的是一個社會下層的小人物,從一個側面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荒唐現狀。這樣的題材、主題決定了作品的諷刺色彩,相宜的也就必然採用幽默的語言。文學作品中類似的情況很多,例如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契訶夫的《裝在套子裏的人》等等。語言是幽默的,但小說的思想內涵仍然是嚴肅的。)

課堂教學設計 Ⅱ

一、教學目標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速讀測試。

(1)作者______是美國世紀初期短篇小說作家。他和______是美國共享盛名的幽默作家。

(2)他擅長以______的筆調,______的語言來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所以他被譽爲______。

(3)從小說通過流浪漢______的一段“奇特”遭遇揭示了文章的主題:____________。

(4)小說從結構上,可分爲幾個部分______,寫出段意。

(5)蘇比在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後,做出了______次惡行,以求落入法網,每次的結果如何?

(6)蘇比六次進監不成,每次描寫都是尖銳揭露,討論分析一下揭露了什麼?

(7)這篇小說在結尾的安排上,出人意料,新穎別緻,有如奇峯突起,和我們學過的哪篇外國短篇小說的結尾方式相似?

(8)蘇比由墮落轉向新生,重新做個好人的催化劑是______。他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你有什麼看法?

(9)蘇比爲什麼被捕,判了______月的刑,罪名是什麼?

(10)分析下列各句的修辭手法;

①“一節一節地撐了起來,像木匠在打開一把摺尺。”

②“蘇比站定了不動,兩手插在口袋裏,對着銅鈕釦直笑。”

③“傑克對麥迪生廣場的老住戶很客氣,每年光臨之前,總要打個招呼。”

測試記錄:

閱讀速度:______字/分鐘

理解率:______% 閱讀效率:______字/分鐘

(二)激疑質疑。

(1)蘇比爲什麼不請求慈善機關的佈施,而願意進監獄?

(2)小說在結局安排上的特色?

(3)題目的兩個概念,風馬牛不相及,放在一起有什麼含意?

(4)在語言的運用上有什麼主要特色?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5)有人說蘇比是個好人,有說蘇比原來不是一個好人。你是怎樣看待這個人物?

(三)精讀導引。

(1)第一個問題,要求學生細讀文章的開頭部分。劃出重點語句,進一步深入體會。

(2)第二個問題是全文的主體部分,找出蘇比的六次違法活動,深刻體會這六次活動各從不同角度說明什麼?

3.結局的安排是本文的絕妙之所在,可令人回味無窮。

(四)疑難討論。

1.蘇比寧願住監獄,也不願向慈善機關乞求佈施,說明了監獄之外是一個悲慘世界,因爲那兒沒有北風,免於凍死,他才寧願去住監獄。美國政府設立了慈善機關,正說明美國社會,確實有許多像蘇比一樣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而慈善機關的一點點施捨,卻要以窮人的精神上的屈辱爲代價,要折磨靈魂,踐踏人格,可見美國慈善機關的僞善面目。作者尖銳的揭露了美國窮人的悲慘命運,以及美國的自由、民主的虛僞性,爲故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內在的合理性。

2.這樣的結局安排新穎別緻,給人以奇峯突起之感。從故事的結局和情節的發展,顯然是相矛盾的,蘇比干了許多破壞的勾當,希望落入法網,而警察不理他;在他願意改邪歸正時,反倒被警察逮捕,判刑三個月,這“不合常情”的精妙構思,正是作者的成功之筆。揭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之下,美國現實生活裏就是這樣的顛倒黑白。美國的法律極其虛僞,深刻地揭露了美國社會的黑暗。

3.在語言運用上,歐·亨利以幽默著稱。他善於用風趣而俏皮的語言。他熟練地運用擬人、比喻、排比、雙關等修辭手法,使文字生動、活潑、富於幽默感。

這種諷刺幽默的語言,不僅具有強烈的刺諷作用,也使讀者感到主人公遭遇的辛酸,體現了“含淚的微笑”的特色。 4.“警察”和“讚美詩”從表面上看是兩個不相干的概念,但讀過全文後,就不難發現它們是有着內在聯繫的。它們在對待蘇比時是多麼和諧一致。它們在有效地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的安寧。它們一個從肉體上摧殘、鎮壓;一個從精神上毒害、麻醉。它們殘害窮人的本質是完全一致的,它們是資本主義社會統治人民的得力工具。

5.對蘇比這個人物,不能簡單的用“好人”或“壞人”的絕對概念來概括他。像蘇比這樣的人物,他有勞動力,也有就業的機會,但他遊手好閒。爲了免於挨凍、免費食宿,就不擇手段醜化自己的人格。他是一個心理和行爲反常的流浪漢。作者塑造這個人物,通過他的思想和行爲,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畸形的社會心理,諷刺、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是非混淆、善惡顛倒的黑暗現實。我們對這個人物的態度,應該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速讀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歐·亨利,馬克.吐溫(4分)

2.詼諧,幽默俏皮。“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10分)

3.蘇比。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現實,反映了下層人民生活的精神痛苦。(10分)

4.三部分。

①冬天來臨,蘇比想進監獄,取得免費食宿。

②爲了進監獄,他一再故意犯罪,但無法落入法網。

③蘇比被感化,決心靠勞動生活,反而被捕。(13分)

5.6次惡行。 蘇比的行爲 願望或打算 結果

1.走進豪華飯店 想白吃之後被關監獄 因褲子破被推到人行道上 2.用石頭砸櫥窗 想借此被捕

警察認爲他不是肇事者

3.飽餐一頓不給錢

想借此被捕

侍者沒喊警察把他推到人行道上。 4.扮演一個小流氓

調戲年輕女子

反被女子糾纏,他撒腿走開

5.在劇院門口大吵大鬧

想以“擾亂罪”被捕

警察沒有理睬

6.蘇比跨進煙店拿傘

要被偷者喊警察

撿者把傘讓給了他

(15分) 6.

第一次:揭露了美國貧富懸殊,等級森嚴。

第二次:揭露美國警察武斷愚蠢,是非不分。

第三次:揭露美國一般人怕警察給自己招麻煩。

第四次:揭露美國婦女賣身求生的現實。

第五次:揭露“擾亂治安罪”如同虛設。

第六次:揭露了美國盜賊遍地。(15分) 7.《項鍊》(3分)

8.環境柔和的燈光和音樂。極力宣揚宗教對人的感化力量,作者世界觀的侷限。(15分)

9.因爲“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個好樣的人”。

三個月。“莫須有”的罪名。(6分)

10.①比喻 ②雙關

③擬人。(9分)

〖小資料〗

作者介紹:

歐·亨利,美國短篇小說作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小鎮。父親是醫生。15歲在叔父的藥房當學徒,後又去了一牧場放牧。1884年後做過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1896年,銀行發現少了一小筆款子,他因涉嫌被傳訊,他卻取道新奧爾良去美洲避難。1897年,回國探望妻子,因而被捕,判處五年徒刑。在獄中以歐·亨利(原爲獄中用過的一部法國藥典的作者的名字)爲筆名寫作短篇小說。1901年因“行爲良好”提前釋放,來到紐約專事創作。他雖也與上層社會來往,但經常到貧民公寓、小酒館、下等劇場,他認爲自己是400萬小市民中的一員,而不是400個富翁之一。

他創作的短篇小說共300篇,其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最爲著名。他把那兒的街道、小飯館、破舊的公寓氣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之稱。由於他在紐約《星期天世界報》這類通俗報紙上發表作品,讀者大都是小市民,這就影響了他創作的格調。他對社會與人生的觀察和分析並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較淺薄,但他一生困頓,常與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別出心裁的藝術手法表現他們複雜的思想感情,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說被列入世界優秀短篇小說之列,代表作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和讚美詩》、《沒有完的故事》、《黃雀在後》等,他和莫泊桑、契訶夫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從藝術手法上看,區·亨利善於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於哲理的戲劇性場景,用漫畫般的筆觸勾勒出人物的特點。作品的情節發展較快,在結尾時突然出現一個意料不到的結局。讀者驚愕之餘,不能不承認故事合情合理,進而讚歎作者構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動活潑,善於利用雙關語、訛音、諧音和舊典新意,妙趣橫生。他還以準確的細節描寫,製造和再現氣氛,特別是大都會夜生活的氣氛,使讀者有親臨其境之感。但由於作品寫得太多太快,手法不免雷同,特別是受當時社會上庸俗趣味的影響,往往爲悲慘的故事硬添上一個圓滿的結局,因而有時沖淡了作品的社會意義。

警察和讚美詩 篇四

介紹“小說”知識

警察和讚美詩

一、教學目標

(一)分析小說曲折、巧妙的情節安排,欣賞“歐·亨利手法”的藝術特色。 (二)品味小說幽默、辛辣的語言風格,理解語言運用和題材、主題的內在關係。 (三)瞭解資本主義社會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貧困和精神痛苦,認識資本主義社會道德、法律是非混淆、善惡顛倒的虛僞本質。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你知道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之一的歐·亨利的代表作品《警察與讚美詩》。(板書:課題、作者)

2、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中有一系列我們所熟知的形象,如有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生活如豬狗的蘆柴棒,被人愚弄、精神麻木的阿Q,淪爲“木偶人”的閏土等,他們生活在最底層,都有悲慘命運,爲了生存,在生命線上苦苦掙扎,作品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生活。那麼在外國文學中歐·享利筆下的小人物反映了美國怎樣的社會現實呢?

二、作者以及背景介紹

1、學生介紹作者

2、教師明確:

歐·亨利(1862~1910),美國優秀短篇小說作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

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小鎮。父親是醫生。

15歲在叔父的藥房當學徒,後又去了一牧場放牧。1884年後做過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1896年,銀行發現少了一小筆款子,他因涉嫌被傳訊,他取道新奧爾良去美洲避難。1897年,回國探望生病的妻子,因而被捕,判處五年徒刑。後在獄中爲幫女兒買禮物以歐·亨利(原爲獄中用過的一部法國藥典的作者的名字)爲筆名寫作短篇小說。1901年因“行爲良好”提前釋放,來到紐約專事創作。正當他的創作力最旺盛的時候,健康狀況越來越差,於1910年病逝。

他創作的短篇小說共300篇,其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最爲著名。他把那兒的街道、小飯館、破舊的公寓氣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之稱。代表作品:名篇有描寫小市民朝不保夕、捉襟見肘的可憐處境《麥琪的禮物》,也表現他們互相關心、互助友愛的高貴品質,但是仍然逃不出厄運的魔掌的《最後一片葉子》;或表現窮困失業、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生活的《警察和讚美詩》、《愛的犧牲》、《帶傢俱出租的房間》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

歐•亨利的小說情節生動,筆調詼諧,語言幽默俏皮,與美國的馬克·吐溫共享幽默作家的美名。他的作品被譽爲“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他的小說構思巧妙,結局出人意 1 料,耐人尋味,故有“歐•亨利式的結尾”之說。這些作品爲他獲得了世界聲譽,歐亨利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併成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3、背景提要

十九世紀末,美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到壟斷階段,競爭殘酷,經濟危機日趨嚴重。1873、1884、1893,連續三次發生經濟危機,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大批工人失業。一方面是一小撮億萬富翁,一方面是廣大飢寒交迫的勞動者。

三、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瀏覽,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明確:這是一個令人覺得可笑的故事,主人公蘇比在冬天即將到來的時候,開始爲進入他的冬季寓所——監獄而努力,使盡各種方法想讓警察逮捕他,鈞爲獲得成功。正當他受到教堂中讚美詩音樂的感化,決定放棄過去的生活,重新開始時,卻被警察抓了起來。“如願”被送到監獄裏。

2、小說的結構,一般按故事的幾個階段安排,分爲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幾個部分,請同學分析本小說的結構: 明確:

故事開端(蘇比躺在麥迪生廣場他那條長凳上——自有位識相的推事來料理),蘇比爲逃脫嚴冬的威脅,籌劃着怎樣才能被捕入獄。

 故事發展(蘇比離開長凳——而我們偏偏認爲他是個永遠不會犯錯誤的國王),蘇比屢次惹是生非,都沒有達到被捕入獄的目的。

 故事高潮(最後,蘇比來到通往東區的一條馬路上——“你因爲閒蕩的罪名被捕了”)。蘇比佇立於教堂外良心發現,決心重新做人時,突然被捕。  故事結局(小說最後一自然段),蘇比被判入獄三個月。

四、分析課文

(一)、開端

1、朗讀課文的第1、2節,思考這兩節是屬於什麼描寫?作用是什麼? 明確:這兩段是環境描寫。 “每當雁羣在夜空引亢高鳴,每當沒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親熱起來,每當蘇比躺在街心公園長凳上輾轉反側,這時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這句話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當時的自然環境,爲小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這裏的環境描寫點明瞭小說發生的季節是哪一個季節?

明確:句中寫到了“雁羣”“高鳴”南飛,暗示了季節——冬天將近。

3、馬上要進入冬季了,蘇比的冬居計劃是什麼? 明確:監獄。

(二)、發展

1、蘇比爲了進監獄做過哪些努力?每次的結果如何?

2 明確:第一次:進高檔酒店 被拒之門外

第二次:砸商店櫥窗 被認爲連個旁證都算不上 第三次:取消飯館飽餐一頓不給錢 被摔在人行道上

第四次: 調戲年輕女子 反被女子纏住要他請喝啤酒 第五次:在劇院門口大吵大鬧 被認爲是耶魯的小夥子 第六次:偷傘 反被認爲是傘的主人-

2、蘇比的每次惹是生非,照理都應足以讓他如願以償,況且大部分情況下都有警察的旁觀,爲什麼他進入監獄的計劃會泡湯呢? 明確:兩家飯店都是直接用拳頭教訓吃白食的蘇比,“恰好”沒有去報告警察,

蘇比用石頭砸商店的櫥窗,反而沒被逮捕,原因僅僅是他“留下來了”,而“半條街外有個人跑着去趕搭車子”;

他在街上醉鬼似的大吵大鬧,“剛好”被認爲是“耶魯的小夥子在慶祝勝利”。 他作惡的對象,“正巧”也是些心術不正的人:在街上見機纏住男人的女子,撿了別人的雨傘就據爲己有的買菸者。

3、這一連串可笑的失敗是不是一種巧合呢?請你談談你的看法。這些巧合能揭示某些社會問題嗎?

明確: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總結: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在可笑的背後,蘊含着一個大大的問號。故事帶給人的只是一種苦澀的笑,是一種“含淚的微笑”。“可笑的東西只是浮在他的表面,沉澱在他更深處的是一種悲哀。”

這些反常行爲的背後,每一次都隱藏着對美國社會黑暗的揭露。 第一次:揭露了美國貧富懸殊,等級森嚴。 第二次:揭露美國警察武斷愚蠢,是非不分。 第三次:揭露美國一般人怕警察給自己招麻煩。 第四次:揭露美國婦女賣身求生的現實。 第五次:揭露“擾亂治安罪”如同虛設。 第六次:揭露了美國盜賊遍地。

作者通過一次次的“偶然”,巧妙地、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國社會的現狀。作者就此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世風日下。這種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正是美國的社會現狀。作者正是通過這種看似偶然,實則在資本主義社會裏都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的事件,充分地暴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反動、腐朽的本質。

(三)、高潮

1、一心打算進入監獄度過冬日生活的蘇比,徹底的被“殘酷”的現實一次次打破計劃。看來去監獄的打算恐怕很難實現了。是什麼改變了蘇比的初衷?他打算怎麼做? 明確:蘇比聽了教堂的音樂之後,強烈的新生願望激勵着他,想要改變自己,“時間還不晚,他還年輕,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沼,他要重振當年的雄心壯志„„他要做個烜赫一時的人,他要——當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詠歎調”還沒唱完的時候,一隻手按在他的胳膊上„„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2、發生了什麼?

3 明確:他因爲閒蕩的罪名被捕了!

(四)、結局

1、小說寫蘇比屢次肇事未能被捕之後,出現了有心向善反遭拘捕的“意外”,這是不是有點難以理解?

明確:從現象上看是不好理解,但從本質上看又是可以理解的。因爲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從根本上是維護上層社會富人的法律。衣服襤褸的窮人在街頭鬧事,只要不觸犯富人,警察可以“讓他們只管鬧去”;但是這樣一個流浪漢站在富人云集的莊嚴教堂之外,警察就要懷疑到他的動機了,是騷擾,還是行竊?一方面是非不分,一方面戒律森嚴,這正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法律的階級本質。

2、小說的結尾,筆峯一轉,讓主人公的命運起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蘇比進了監獄!既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體現了作者擅長的歐·亨利手法。

歐·亨利就是這樣,往往在我們看到津津有味的時候來一個急剎車,安排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尾,在我們張大了嘴巴還沒來得及閉上的時候就結束了,使我們不由得靜下心來要回味一番,最後才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3、這篇小說在情節結構上有什麼特點?這種安排有什麼作用?

分析:本文在情節安排上最大的特點是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一個“罪惡累累”的人竟一次次地被認定爲無罪,這出人意料的結局,使讀者的心情由緊張而化爲輕鬆,進而會發出微笑(康德說過,笑產生於忽然化爲烏有的期待);而一個決定改過向善的人卻遭逮捕入獄。兩種荒謬的現象構成強烈的喜劇衝突,讓人們不得不收起笑容,來思索這種荒謬背後的深刻內容,爲非作歹者無人過問,有心從善者反進牢門。這正是資本主義社會最本質的表現,主人公生活在那樣的社會裏,最終的結局必然是這樣的。巧妙的情節安排充分地表現了小說的主題。

五、品味小說的語言風格。

1.小說的語言風格,體現在整篇小說的遣詞造句之中。總的特點是“幽默”,即“語調輕鬆卻又包含豐富意義的諷刺”。若細作分析,有哪幾種表現形式?

明確:一是誇張。例如:蘇比明白,爲了抵禦寒冬,由他親自出馬組織一個單人財務委員會的時候到了。“親自出馬組織一個單人財務委員會”,意爲“靠自己解決個人生計問題”,這裏誇大其辭,強調事情“迫在眉睫”。反過來也說明過冬問題在蘇比眼裏何等棘手嚴重。莊重嚴肅的語句中飽含着辛酸。

二是調侃。也就是說笑,講“風涼話”。例如:吃完後他向侍者坦白:他無緣結識錢大爺,錢大爺也與他素昧平生。後二句本可說“他身無分文”,但卻以說笑的方式表達這層意思:錢大爺無緣和他相識。語調看似輕鬆,實際上充滿着貧困的無奈。

三是反語。也就是說反話。例如:傑克(霜凍)對麥迪生廣場的老住戶很客氣,每年光臨之前,總要先打個招呼。霜凍對窮人是“無情”的,這裏卻說成“很客氣”;霜凍到來之前先刮北風,這是對窮人的“警告”,這裏卻說成“打招呼”。反語更強調了窮漢蘇比面臨着即刻到來的嚴冬威脅。

2、小說的幽默語言和作品題材、主題有什麼關係?

明確:作者寫的是一個社會下層的小人物,從一個側面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荒唐現狀。這樣的題材、主題決定了作品的諷刺色彩,相宜的也就必然採用幽默的語言。文學作品中類似的 4 情況很多,例如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契訶夫的《裝在套子裏的人》等等。語言是幽默的,但小說的思想內涵仍然是嚴肅的。

六、佈置作業:

文章採用了“留白”的藝術手法,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的空間。聽到宣判三個月後,蘇比的心理會怎樣呢?可憐的蘇比他最後怎樣了呢? 寫一篇300字的小作文。

警察和讚美詩 篇五

它寫了一個流浪漢冬天來了無法再露宿街關,一心想進監獄換取三個月的食宿,幾次三番爲非作歹,警察卻視而不見,不予理會。等他在一條僻靜的路邊聽到教堂裏傳出的讚美詩的音樂,並受到感染,決心棄舊圖新自食其力時,警察卻無緣無故地逮捕了他。

作者通過這個故事,揭露了美國社會是非顛倒,黑白不分,而流浪漢也是這個社會的犧牲品,是值得同情的人。

當人們真正想要努力去做了,上帝偏偏又開始吝嗇了,反悔了,賴皮了。

不可否認,機遇是不等人的,它不是被動的,不會等着你去分析這,分析那,考慮這,考慮那等一系列瑣碎的事件後,再決定去做。或許它本身就是個稍縱即逝的“精靈”,它考驗的是我們的勇氣與膽量,智慧與靈魂。但也不是說,所有的事都不應該經過深思熟慮,周密安妥的進行,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與遠古時代又有何分別?

當然機遇也是需要珍惜的,需要好好利用的,碰到機遇已經是很“困難”的,要充分地徹底地去利用,卻是“難上加難”。怎樣去更好地“完善”它,是個重點。

那位警察,不是已經給了索比多次機會嗎?而索比並沒有爲此去認識到什麼,只是一味地無休止地不停地爲着他心中所謂的“目標”繼續扮演着生命的“小丑”,樂此不疲。而幸運的他,總在“舞臺”上有寫“失足”,但終究被當作“笑料”,一笑置之。

一場“戲劇”的結束,意味着另一場“戲劇”的開演。對警察而言,只是去例行公事;對讀者而言,只是將近結尾;對生活而言,只是個小插曲;對編劇而言,是個不錯的情節;對觀衆而言,只是對得起一張票;對索比而言,是對生命的新想法地靠近,是爲他先前的“無知”付出的代價,是爲他不懂的珍惜從他手中逃脫,也許可以扭轉他命運的“機遇”而對其藐視所得到的教訓的最終結果。

如果他會怪任何人,那麼證明他的確活該;如果他只怪自己,那麼他就能大聲地對自己說:“三個月,也不算太久,我會珍惜並且把握住每一天的光陰。幸福,其實並沒走遠,只是我忽略了。等着吧„„”

幸福,其實並沒走遠。沒錯,主宰幸福的有很多,機遇是其中的一個。不要等到上帝不耐煩了,畢竟他也有喜怒哀樂,給你個下馬威,到那時,就好象太沒“人情味”了。受苦的可是自己。

珍惜周遭的人或物,它們每天都在改變,只是我們太忙,沒看見。機遇,就好比是遇到的機會,是件好事。好好把握,將它的好處發揮至極,則是一件“美”事。一個人的生命中會有形形色色的狀況,每一個狀況所具有的意義卻是截然不同,大相徑庭。選擇不同的狀況,就會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運,不同的變化„„所以,我們要將機遇“透明化”,完全看清,這樣,纔不會誤入歧途啦。

倘若相反,結局就會如同索比:驚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經墜入了深淵,墮落的歲月,可恥的慾念,悲觀失望,才窮智竭,動機卑鄙。

機遇遇到卻不把握,是蠢材;不遇機遇卻懂得把握,是人才;既遇機遇又懂得把握,是天才。

長長的吁了一口氣。

“這個故事的結局簡直離譜的出奇!”我說道。不由會心一笑,但卻是帶着澀澀的淚水的苦笑„„

在一盞夜燈下,今夜終於拜讀完了《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心中盪漾起層層漣漪,好像平靜的湖面上丟進了塊小石子,輾轉反側,有太多的感想。

或許晚上人的思想總是特別的活躍。

歐·亨利是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與法國的莫泊桑、俄羅斯的契訶夫並稱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

歐·亨利的小說情節曲折,扣人心絃,結尾卻常常出乎人的意料,這就是所謂的“歐·亨利”手法,即在故事結尾,筆鋒一轉,讓主人公的命運起一百八十度的變化。這變化看來荒謬悖理,實際上卻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所以讀者在驚愕之餘,仍然感到信服,進而讚歎作者構思之巧妙。

他的小說訴說着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記敘他們貧困生活中的美好善良,調侃爾虞我詐的勢力小人„„在這些作品中,他常以“含淚的微笑”撫慰失意的小人物們心靈所受的創傷。於輕鬆戲謔中蘊含着對生活深沉的感受,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某些現象發人深省的鍼砭,對醜惡現實辛辣的嘲諷 。

風靡全世界的《警察與讚美詩》是歐·亨利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以幽默、諷刺的語調訴說了蘇比——一個窮困失業、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痛苦掙扎的悲慘命運:爲過冬,蘇比絞盡腦汁惹事生非,想被警察大爺送去“免費旅館”——布萊克韋爾島監獄,可是在當時的社會裏,卻不能如願以償;當蘇比受到讚美詩的感化,欲改邪歸正時,警察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鋃鐺入獄。主人公的反常心理,跌宕起伏的情節,出乎意料的結局,令人捧腹之餘又辛酸不已。

《警察和讚美詩》的妙處在於它的“合情合理的違背常理”。作者寫主人公的幾次遭遇都不重複,有繁有簡,給人以妙趣橫生之感。人物的語言、行動,也都符合身份。故事寫得很詼諧,但在可笑的情節下卻潛藏着一條真理:在資本主義社會裏就是那樣的黑白不分,是非顛倒,荒唐可笑。

歐·亨利的小說可謂是“在平凡中見神奇”,用它那無窮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每個讀者的眼球。

真正的幽默與詼諧——讀《警察和讚美詩》有感

發表人:劉 博

點擊數:1我要推薦

歐·亨利的幽默舉世公認。在《警察和讚美詩》一文中,許多描寫都體現了這一風格。但無論是在遣詞造句、塑造人物性可靠或是情節構思方面,他的幽默都緊緊抓住了託詼諧寄深意這一要旨。

縱觀全文,歐·亨利幽默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其中之一就是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不合理性”。蘇比曾幾次惹是生非,想進監獄得以安身。可他總是“背運”。警察該抓他的時候不抓,不該走的時候偏抓。這一系列與情理相悖的現象無不使人啞然失笑。事物發展過程中“不合理性”常被人們巧妙地利用來表現幽默,而歐·亨利就很好地運用了這種手法,並藉此深刻地反映社會現實。

有一次,蘇比想通過“調戲”一好達到進監獄的目的。但這貌似“文雅嫺靜”的女子卻反過來勾搭起了蘇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顧客的傘,可這傘原來“來路不正”,簡樸而頗討人喜歡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顧客都給人以品格端莊的感覺,卻做了暗娼和小偷,這似乎不合理。可是細想一下,在那個社會,所謂高尚的上流社會成員豈不更衣冠楚楚、文雅高貴?事實上,他們只是把卑鄙齷齪的行經掩藏在美麗的面紗下而已。也正因爲內心的骯髒,才更需要表面上的裝點。因而表裏不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這些描寫,在幽默中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每況愈下的世風。

另外,蘇比本身行爲的不合理和警察“合乎情理”的主觀判斷之間的矛盾也是蘇比屢屢“背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蘇比砸了玻璃被抓,可警察認爲一個做了壞事的人總不會坐等就擒,而把蘇比給排除了,又如他想借助與“擾亂治安”這跟稻草在街上大吵大鬧,但警察卻認爲只有大學生在慶祝球賽勝利時纔敢在大街上大肆喧譁。蘇比一心想進監獄所表現出的反常行爲,正是他反常的心理決定的。這種反常的心理和行爲反映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下層人民生活和精神的痛苦。而最後蘇比受宗教的“感召”想“從善”時,警察認爲一個流浪漢絕不會與教堂周圍幽靜的環境,柔和的燈光,動人的音樂有聯繫。於是,蘇比“意外”地被抓了。正是這“意外”反映出了資本主義社會是非混淆,善惡不分的本質。

當然,文中運用幽默的方法還有很多,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什麼地方有幽默,什麼地方就有作者的深意。如果說作者文章的筆法是詼諧的,那麼他對當時社會的揭露是深刻的,反映下層人民生活和精神痛苦時心情是沉重的。

託詼諧寄深意是歐·亨利的幽默。從這角度看,《警察和讚美詩》一文不僅體現了作者的幽默詼諧的風格,而且讓我們進一步懂得什麼纔是真正的幽默與詼諧。

蘇比在紐約過着流浪生活,雖然身無分文,卻不願接受慈善機關提供的有失尊嚴的施捨。不過冬天快到了,蘇比不能再露宿街頭了,他計劃去布萊克威爾監獄度過3個月,在那不愁食宿又有意氣相投的人作伴。爲實現理想蘇比必須先做點違法的事情,於是他砸碎了櫥窗的玻璃,可警察偏不認爲是他乾的。他又去吃了一頓飯並告知侍者他沒有錢,不過他招來的是報復而不是警察。後又勾引一名少婦,希望警察會過來干涉,誰知這位少婦是一名妓女,蘇比好不容易纔擺脫她。接下來蘇比大喊大叫,希望符合“擾亂治安”的標準,但警察不予理睬,他又對一個行人說對方的傘是他的,那人沒有反抗,把傘給了他,這樣蘇比的希望又破滅了。但蘇比在回家(某公園長凳)途中意外地在教堂窗外聽見了風琴師奏的讚美詩,內心產生了奇妙的變化,琴聲使他重新嚮往美好的一切,他看清了自己現在所過的是一種不光彩的日子。於是他下決心明天就去找份工作,要在世上活得像個樣子,但就在這時警察沒有任何理由就把蘇比逮捕了,並把他關進他原來最想去的監獄。在蘇比的故事裏,無論哪一種處境心願和命運都是相反的,命運捉弄他他卻無可奈何,表現了小人物生活的一種普遍的悲哀,以及不分是非,黑白顛倒的世道,同時作者對於蘇比這樣的人物也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