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版2021廣東中國小暑假放假一覽

新版2021廣東中國小暑假放假一覽

在炎炎盛夏中,大家期盼已久的2021年暑假即將到來了,然而大多數地區放假時間已經公佈了,那麼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最新2021廣東中國小暑假放假一覽表,歡迎閱讀!

2021年廣東中國小暑假時間

深圳,佛山,東莞,珠海,江門,惠州,梅州,茂名,清遠等地是7月11日,廣州市根據疫情防控要求,2021年會考延期到7月進行,具體時間待定,潮州、中山,汕頭,汕尾,湛江,河源,揭陽等地,中國小是7月4日,高中是7月11日。

學生暑假生活怎麼過

1、各中國小校要加強對學生假期生活、學習計劃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合理佈置學生假期作業。

2、提倡給學生布置閱讀、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科普和文體活動等形式的暑假作業。

3、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社區服務、公益勞動、環境保護、文明勸導等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4、中國小校要積極協調,充分利用本地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少年宮以及科技館、圖書館、體育館、文化館等公共資源,滿足中國小生假期校外需求。

學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情況下

還需要戴口罩嗎?

(一)什麼情況下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擋空氣和飛沫中的細菌、病毒,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判斷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據以下幾個標準:

1.所處地區的風險等級,如中、高風險地區要戴口罩;

2.看所處的環境,如果處於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或者長時間停留在公共區域,則應佩戴口罩;

3.某些服務行業和特殊職業,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和乘務員,餐廳、超市、商場服務人員以及幼兒園教師、醫生、養老院服務人員等,需要佩戴口罩;

4.出現咳嗽、咽痛、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時,要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5.一些場所有特殊規定的,要遵從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口罩應成爲每個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議平時隨身攜帶備用口罩,在需要的情況下適時佩戴。

(二)佩戴口罩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戴口罩前、摘口罩後,均應做好手衛生。

2.區分口罩正反面,不能兩面戴。

3.不與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緊鼻夾,使口罩與臉頰貼合,避免漏氣。

如佩戴口罩感覺胸悶、氣短等不適時,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摘除口罩。

5.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時不應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爲限次使用,應定期更換,不建議清洗或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進行消毒後使用。

(三)口罩應如何保存和清潔?

1.需重複使用的口罩,使用後懸掛於清潔、乾燥的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

口罩需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並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2.備用口罩建議存放在原包裝袋內,如非獨立包裝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並確保其不變形。

3.口罩出現變溼、髒污或變形等情況後需及時更換。

健康人使用後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四)普通公衆如何選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公衆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不過分追求高防護級別。

1.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2.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乘坐廂式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應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佩戴。

3.有咳嗽或打噴嚏等症狀者。

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4.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

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爲什麼洗手?

能夠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

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一)怎樣正確洗手?

洗手是減少手部細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之一,正確洗手是關鍵。

1.用流動水將雙手淋溼。

2.取適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勻塗抹雙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搓洗雙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搓揉。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對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縫相互搓揉。第三步,洗指縫。手心相對,手指交叉,相互搓揉。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彎曲呈空拳,把手指關節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併攏,放在另一隻手的手心,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隻手的腕部,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4.用流動水沖洗乾淨雙手。

5.捧起一些水,衝淋水龍頭後,再關閉水龍頭(如果是感應式水龍頭不用做此步驟)。

6.用清潔毛巾或紙巾擦乾雙手,也可用吹乾機吹乾。

(二)什麼時候需要洗手?

爲了避免疾病經手傳播,應注意正確洗手,洗手頻率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以下情況應及時洗手:外出歸來,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後,接觸過淚眼、鼻涕、痰液和唾液後,咳嗽打噴嚏用手遮擋後,護理患者後,準備食物前,用餐前,上廁所後,接觸公共設施或物品後(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錢幣、快遞等物品),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處理嬰兒糞便後,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後。

(三)外出不方便洗手時該怎麼辦?

外出不方便洗手時,可選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清潔,將消毒劑塗抹雙手,持續揉搓15秒。

特殊情況下,也可使用含氯或過氧化氫手消毒劑。使用時用量要足夠,要讓手心、手背、指縫、手腕等處充分溼潤,兩手相互摩擦足夠長的時間,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發之後再停止。

對公衆而言,不建議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爲常規的手部清潔手段,只是在戶外等沒有條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時候使用。

三、爲什麼要少去人羣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四、室內爲什麼要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

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鐘。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五、在公共場所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準備好口罩、消毒溼紙巾或便攜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

2.全程佩戴口罩,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

3.在車站、機場、碼頭等要主動配合監測體溫、查驗健康碼,儘量減少滯留時間。

4.乘車期間,保持手衛生,儘量少碰觸扶手等物體,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

5.儘量使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支付方式付費。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結束後,正確洗手,確保手部衛生。

(二)前往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所有哪些注意事項?

1.遵守場所管理規定,進入場所時按要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等。

2.列好購物清單,儘可能減少購物逗留的時間。

3.購物、結賬時儘可能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優先選擇非接觸掃碼方式付費。

4.乘坐電梯時,優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須乘坐廂式電梯,應佩戴口罩。

5.回家後立即洗手,做好手衛生。

(三)到餐廳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項?

1.選擇間距較大,通風良好的位置落座,儘量減少多人聚餐。

2.儘可能錯峯用餐,避免人員擁擠。

3.用餐前應規範清潔雙手。

4.2人以上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或實行分餐制。

5.儘量通過線上或掃碼等非接觸方式進行點餐和付費。

(四)前往室內娛樂場所應注意什麼?

室內娛樂場所主要包括電_、歌舞廳、酒吧、健身房、游泳館等,不僅人員聚集性強,流動性大,而且空間相對密閉,通風不良,公衆前往這類場所應特別注意做好防護。

1.配合場所實行的限流限量、預約消費、錯峯入場等措施。

2.遵守場所管理規定,進入場所時按要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進行實名登記等。

3.有序入場和退場,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擁擠。

4.及時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手衛生。

(五)工作場所如何做好防護?

1.遵守單位防疫措施和規定。

2.配合做好體溫檢測。

3.不要帶病上班,出現發熱等身體不適要及時向單位報告,並立即到醫院就診。

4.在工作場所中,應做到戴口罩、勤洗手、1米社交距離、開窗通風、少聚集。

5.乘坐電梯時注意與他人保持距離,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按鈕。

(六)去醫院時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1.就診者應提前瞭解就診療程,縮短在醫院逗留的時間。

2.全程佩戴口罩,主動配合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進行實名登記等。

3.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手衛生,不觸摸眼、口、鼻。

學生上學應遵守哪些防護要求?

1.學生應遵守所在學校的防疫措施和規定。

2.按照學校要求每日監測體溫並上報。

3.隨身攜帶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無需佩戴口罩。

4.在校期間不串門、不串班、不打鬧、少聚集。

5.餐前、便前便後、接觸垃圾後、使用體育器材等公用物品後,觸摸眼、口、鼻等部位前,均要正確洗手。

6.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距離,避免扎堆就餐,減少交談。

7.學生在上、下學途中,儘量做到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

採取步行、自行車、私家車方式上下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校車時應注意個人防護,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合理距離,途中儘量不觸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到校後或回家後,要及時洗手。

8.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向學校如實報告,並立即到醫院就診,嚴禁帶病上課。

爲什麼要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甲肝病毒等消化道致病微生物可通過唾液污染筷子、勺子,進而污染食物,傳染給其他就餐者。

1.提倡多人就餐時採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個人使用過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減少交叉感染。

2.使用公筷公勺,剩餘的飯菜可以放心打包或分裝,減少食物浪費。

3.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簡單有效的衛生防病習慣,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家庭中如何實施

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1.固定餐具:家庭成員固定餐具,即每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從外形、顏色上加以區別。

2.踐行分餐: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筷公勺來夾食物,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飯。

3.兒童餵養:鼓勵孩子儘早獨立進食。

對不能進食的嬰幼兒,家長或監護人要用適當的方式感覺孩子食物的溫度,避免用嘴嘗試孩子食物、與孩子共用餐具等。

4.家長示範:兒童時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父母要爲孩子做榜樣,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並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