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導遊詞600字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導遊詞600字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導遊詞1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世界文化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中的觀星臺景區。觀星臺位於登封市東南13公里告成鎮北周公廟內。告成,即歷史上所說的“夏都陽城”。它是我國進入階級社會後第一個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故鄉,山水環抱,風景宜人。

觀星臺景區北依嵩山,南望箕山,處潁河之濱,地望十分優越,曾是古代陽城所在地。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時代早、保護較好的天文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築之一,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爲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請看這尊照壁,它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上嵌“千古中傳”石額一方。我們再看大門,兩旁刻制一副對聯:“石表寓精心,氤氳南北變寒暑;星臺留古制,會合陰陽交雨風”,簡要地說明了測景臺和觀星臺“測影”和“觀星”的作用。

觀星臺景區共分照壁、山門、垂花門、周公測影臺、大殿、觀星臺、螽斯殿等七進,院內複製安裝各種天文儀器十多種。我們現在進入庭院,跟觀星臺來個親密接觸。

我們面前這座石臺,形狀像“高”字,這就是“周公測景(音義同‘影’字)臺”。測景臺是我國古代測量日影、驗證四時、計年的儀器,古人稱爲“圭表”。“圭”是地面上設置的土堆,“表”是用來測日影的立杆。這座石圭石表是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在周公測景臺原址上重建的,其尺寸大有講究,總高3.95米,下部的“圭”高1.95米,上部的“表”高1.965米,合唐開元尺子的8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部北邊沿0.37米,約合唐開元尺1.5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長一尺五寸,從而算出當時測影所在地的緯度爲34.3度,這一天的日影長正好與石座北上沿的長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這一天無影,因此俗稱此臺爲“沒影臺”。

周公測景臺爲周朝的周公創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後,他當攝政王,輔助武王幼子成王平定“三監”之亂,行封建,營東都,制禮作樂,建章立制,後又還政於成王,被尊爲“元聖”,儒學先驅,孔子一生都崇拜他。他的言論多見於《尚書》。

古時人們認爲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即“天圓地方”。所以被尊爲天子的歷代帝王都敬天神,都要找到天地的中心,以便坐其中而號令四方。周王朝建立後,周公要移居中原,遷都洛陽,以便更好地統治全國。遷都是件大事,周公自然也要找“天地的中心”:一來好給遷都找藉口,二來也爲尋得準確的天文依據。古人認爲,地球南北三萬裏,日中影長一寸即距離中心一千里。夏至日中,八尺高表影長不足一尺五寸之地,必爲地中之南,表影越一尺五寸之地,必爲地中之北,影長恰一尺五寸,則爲地中。周公認同這樣的觀點。周公營建東都洛陽時,便到各地建起許多圭表,測日影,以獲地中。周公測日影採用的是土圭,用石塊於地上圍一圓臺,覆土平整夯實,形如鬥,高六尺,曰“圭”。上面中央立八尺石柱,曰“表”。這是我國古代測量日影長度、計算每日時分、推算季節變換的一種傳統天文儀器。觀測活動中,周公發現他建在陽城的圭表,每到夏至這天正午,石座下部四周均看不到影子,符合“影長恰一尺五寸”之說,也符合他遷都的思想,即大喜,故命人在此堆土壘石作爲標誌,命名爲“天中山”。周公還依據測影臺的實地觀測,確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劃定了春夏秋冬四時。這便是周公測影的由來。周公測影最大的功德是留下了中國最古老的天文觀測地遺址,也留下了“天地之最中”的標誌。周公證得陽城爲天地之中,於是中原地區被稱爲中國,豫州被稱爲中州,華夏民族被稱爲中華。中國、中華、中州、中原、中嶽、中土、中央、中天等詞語中的“中”字都由此而來。連河南方言也不說“好不好”、“行不行”,而說“中不中”。

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一行和尚在此進行天文觀測,命南宮說仿周公的土圭木表,制換了石圭石表,並在臺的表柱上刻下“周公測景臺”五個大字,以示敬仰。

觀星臺建於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是世界上現存較早天文科學建築物,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後,爲了恢復農牧業生產,任用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和王恂等進行曆法改革。首先,讓郭守敬創制了新的天文儀器,然後又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測量,在全國二十七個地方建立了天文臺和觀測站,登封觀星臺就是當時的中心觀測站。經過幾年的辛勤觀測推算,終於在公元1218年編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授時歷》求得的迴歸年週期爲36.2425日,合365天5時49分12秒,與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使用的陽曆,格里高裏歷,一秒不差,但格里曆是1528年由羅馬教皇改革的歷法,比《授時歷》晚三百年。與現代科學推算的迴歸年期相比,《授時歷》僅差26秒。

現存觀星臺創建於元朝初年,距今約七百年。它不僅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建築,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蹟之一。觀星臺系磚石混合建築結構,由盤旋踏道環繞的臺體和自臺北壁凹槽內向北平鋪的石圭兩個部分組成,臺體呈方形覆鬥狀,四壁用水磨磚砌成。臺高9.46米,連臺頂小室統高12.62米。頂邊各長8米多,基邊各長16米多,臺四壁明顯向中心內傾,其收分比例表現出中國早期建築的特徵。

臺下北壁設有對稱的兩個踏道口,人們可以由此登臨臺頂。在環形踏道及臺頂邊沿築有1.05米高的階欄與女兒牆,皆以磚砌壁,以石封頂。爲了導泄臺頂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設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龍頭狀。

臺上是觀星和測景的工作場地。臺頂北部的小室,據明代侯泰的《刻石記》記載,始建於嘉靖七年(1528年),距元初建築觀星臺時已有200餘年,這個小室,據說是爲安放各種儀器和進行操作而建。

臺體北壁正中有一凹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東西兩壁有明顯收分,爲此臺的重要部位。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與臺下的石圭是一組測量日影長度的元代圭表裝置,因爲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稱爲“高表”。石圭在臺體以北下部,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與直壁相距0.36米。自南至北由36方青石接連鋪設的石圭長31.196米,寬0.53米,南高0.53米,北高0.62米,圭面水平誤差甚微。上刻兩條平行雙股流水渠,深2釐米,寬2.5釐米,兩槽相距15釐米。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長條狀泄水池,池兩頭有泄水孔。這種水渠,是用以測水平的天文儀表。

郭守敬在元初對古代的圭表進行了改革,新創比傳統“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結構和測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較詳細的記述。當時建築在元大都的高表據記載爲銅製,圭爲石制。表高50尺,寬2尺4寸,厚1尺2寸,植於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鑄二龍,龍身半附表側,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長、3寸粗的“橫樑”。自樑心至表上端爲4尺,自石圭上面至樑心40尺。石圭長度爲128尺,寬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兩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測量影長。爲了克服表高影虛的缺陷,測影時,石圭上還加置一個根據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樑影。景符下爲方框,一端設有可旋機軸,軸上嵌入一個寬2寸、長4寸、中穿孔竅的銅葉,其勢南低北高,依太陽高下調整角度。正午時,太陽光穿過景符北側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陽倒像。南北移動景符,尋找從表端橫樑投下的樑影。這條經過景符小孔形成的樑影清晰實在、細若髮絲。當樑影平分日像時,即可度量日影長度。

除了測量日影的功能之外,當年的觀星臺上可能還有觀測星象等設施。元初進行“四海測驗”時,在此地觀測北極星的記錄,已載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陽城,北極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爲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據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孫承基撰《重修元聖周公祠記》碑載:“磚崇臺以觀星。臺上故有滴漏壺,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觀星臺當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記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臺。

親愛的旅客朋友們,我今天給大家的導遊服務到此暫告一個段落,其實登封觀星臺的風景遠遠不止我給大家介紹的這些,還有更多迷人的風光等着大家細細發掘遊覽。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注意安全,請大家千萬不要在景區裏亂扔垃圾以及亂刻字,謝謝大家。

最後,真誠祝福大家在登封觀星臺玩的開心,玩的快樂,再見!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導遊詞2

尊敬的各位遊客,我是本次導遊,大家就喊我小林吧。接下來我們將要遊覽的是“天地之中”登封觀星臺。

登封觀星臺位於是登封市告成鎮,同周公測景臺,周公廟一起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登封觀星臺在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登封“天地之中”成爲世界文化遺產,因此,觀星臺被正式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產。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高臺就是周公測景臺。周公測景臺是在此3000多年前周公測量天地之中的地方。爲什麼叫天地之中呢?古人認爲地是方的,天是圓的,就像一個碗罩在上面。而餘出來的部分就是四海——東海,西海,南海,北海,中間就是四海之內的中心是登封。這座臺用青石製作,分臺座和石柱兩部分,石柱爲表,臺座爲圭。遊客朋友們,看我們的老祖先在3000年前就會利用圭和表來測量日影推算曆法,這是他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他們多偉大呀!

現在映入我們眼前的這處景觀就是觀星臺。它建於元朝(公元1267--1269年),中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通過在觀星臺的實地觀測,在公元1280年編制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其精確度與現行公曆僅相差26秒,創制時間卻早了300年。這裏面展示了圭表的實物,大家可以近距離的觀察一下,看看古人的“量天尺”是什麼樣的。

周公廟是紀念週公旦的地方,裏面有周公的塑像,他是我國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爲儒學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

好了,就講這麼多,下面美麗的景緻就請你們自己去慢慢遊賞吧!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導遊詞3

(大門)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世界文化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中的觀星臺景區。觀星臺位於登封市東南13公里告成鎮北周公廟內。告成,即歷史上所說的“夏都陽城”。它是我國進入階級社會後第一個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故鄉,山水環抱,風景宜人。

觀星臺景區北依嵩山,南望箕山,處潁河之濱,地望十分優越,曾是古代陽城所在地。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時代早、保護較好的天文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築之一,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爲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請看這尊照壁,它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上嵌“千古中傳”石額一方。我們再看大門,兩旁刻制一副對聯:“石表寓精心,氤氳南北變寒暑;星臺留古制,會合陰陽交雨風”,簡要地說明了測景臺和觀星臺“測影”和“觀星”的作用。

觀星臺景區共分照壁、山門、垂花門、周公測影臺、大殿、觀星臺、螽斯殿等七進,院內複製安裝各種天文儀器十多種。我們現在進入庭院,跟觀星臺來個親密接觸。

(周公測景臺)

我們面前這座石臺,形狀像“高”字,這就是“周公測景(音義同‘影’字)臺”。測景臺是我國古代測量日影、驗證四時、計年的儀器,古人稱爲“圭表”。“圭”是地面上設置的土堆,“表”是用來測日影的立杆。這座石圭石表是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在周公測景臺原址上重建的,其尺寸大有講究,總高3.95米,下部的“圭”高1.95米,上部的“表”高1.965米,合唐開元尺子的8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部北邊沿0.37米,約合唐開元尺1.5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長一尺五寸,從而算出當時測影所在地的緯度爲34.3度,這一天的日影長正好與石座北上沿的長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這一天無影,因此俗稱此臺爲“沒影臺”。

周公測景臺爲周朝的周公創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後,他當攝政王,輔助武王幼子成王平定“三監”之亂,行封建,營東都,制禮作樂,建章立制,後又還政於成王,被尊爲“元聖”,儒學先驅,孔子一生都崇拜他。他的言論多見於《尚書》。

古時人們認爲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即“天圓地方”。所以被尊爲天子的歷代帝王都敬天神,都要找到天地的中心,以便坐其中而號令四方。周王朝建立後,周公要移居中原,遷都洛陽,以便更好地統治全國。遷都是件大事,周公自然也要找“天地的中心”:一來好給遷都找藉口,二來也爲尋得準確的天文依據。古人認爲,地球南北三萬裏,日中影長一寸即距離中心一千里。夏至日中,八尺高表影長不足一尺五寸之地,必爲地中之南,表影越一尺五寸之地,必爲地中之北,影長恰一尺五寸,則爲地中。周公認同這樣的觀點。周公營建東都洛陽時,便到各地建起許多圭表,測日影,以獲地中。周公測日影採用的是土圭,用石塊於地上圍一圓臺,覆土平整夯實,形如鬥,高六尺,曰“圭”。上面中央立八尺石柱,曰“表”。這是我國古代測量日影長度、計算每日時分、推算季節變換的一種傳統天文儀器。觀測活動中,周公發現他建在陽城的圭表,每到夏至這天正午,石座下部四周均看不到影子,符合“影長恰一尺五寸”之說,也符合他遷都的思想,即大喜,故命人在此堆土壘石作爲標誌,命名爲“天中山”。周公還依據測影臺的實地觀測,確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劃定了春夏秋冬四時。這便是周公測影的由來。周公測影最大的功德是留下了中國最古老的天文觀測地遺址,也留下了“天地之最中”的標誌。周公證得陽城爲天地之中,於是中原地區被稱爲中國,豫州被稱爲中州,華夏民族被稱爲中華。中國、中華、中州、中原、中嶽、中土、中央、中天等詞語中的“中”字都由此而來。連河南方言也不說“好不好”、“行不行”,而說“中不中”。

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一行和尚在此進行天文觀測,命南宮說仿周公的`土圭木表,制換了石圭石表,並在臺的表柱上刻下“周公測景臺”五個大字,以示敬仰。

觀星臺建於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是世界上現存較早天文科學建築物,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後,爲了恢復農牧業生產,任用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和王恂等進行曆法改革。首先,讓郭守敬創制了新的天文儀器,然後又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測量,在全國二十七個地方建立了天文臺和觀測站,登封觀星臺就是當時的中心觀測站。經過幾年的辛勤觀測推算,終於在公元1218年編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授時歷》求得的迴歸年週期爲36.2425日,合365天5時49分12秒,與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使用的陽曆,格里高裏歷,一秒不差,但格里曆是1528年由羅馬教皇改革的歷法,比《授時歷》晚三百年。與現代科學推算的迴歸年期相比,《授時歷》僅差26秒。

現存觀星臺創建於元朝初年,距今約七百年。它不僅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建築,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蹟之一。觀星臺系磚石混合建築結構,由盤旋踏道環繞的臺體和自臺北壁凹槽內向北平鋪的石圭兩個部分組成,臺體呈方形覆鬥狀,四壁用水磨磚砌成。臺高9.46米,連臺頂小室統高12.62米。頂邊各長8米多,基邊各長16米多,臺四壁明顯向中心內傾,其收分比例表現出中國早期建築的特徵。

臺下北壁設有對稱的兩個踏道口,人們可以由此登臨臺頂。在環形踏道及臺頂邊沿築有1.05米高的階欄與女兒牆,皆以磚砌壁,以石封頂。爲了導泄臺頂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設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龍頭狀。

臺上是觀星和測景的工作場地。臺頂北部的小室,據明代侯泰的《刻石記》記載,始建於嘉靖七年(1528年),距元初建築觀星臺時已有200餘年,這個小室,據說是爲安放各種儀器和進行操作而建。

臺體北壁正中有一凹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東西兩壁有明顯收分,爲此臺的重要部位。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與臺下的石圭是一組測量日影長度的元代圭表裝置,因爲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稱爲“高表”。石圭在臺體以北下部,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與直壁相距0.36米。自南至北由36方青石接連鋪設的石圭長31.196米,寬0.53米,南高0.53米,北高0.62米,圭面水平誤差甚微。上刻兩條平行雙股流水渠,深2釐米,寬2.5釐米,兩槽相距15釐米。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長條狀泄水池,池兩頭有泄水孔。這種水渠,是用以測水平的天文儀表。

郭守敬在元初對古代的圭表進行了改革,新創比傳統“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結構和測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較詳細的記述。當時建築在元大都的高表據記載爲銅製,圭爲石制。表高50尺,寬2尺4寸,厚1尺2寸,植於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鑄二龍,龍身半附表側,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長﹑3寸粗的“橫樑”。自樑心至表上端爲4尺,自石圭上面至樑心40尺。石圭長度爲128尺,寬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兩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測量影長。爲了克服表高影虛的缺陷,測影時,石圭上還加置一個根據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樑影。景符下爲方框,一端設有可旋機軸,軸上嵌入一個寬2寸﹑長4寸﹑中穿孔竅的銅葉,其勢南低北高,依太陽高下調整角度。正午時,太陽光穿過景符北側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陽倒像。南北移動景符,尋找從表端橫樑投下的樑影。這條經過景符小孔形成的樑影清晰實在﹑細若髮絲。當樑影平分日像時,即可度量日影長度。

除了測量日影的功能之外,當年的觀星臺上可能還有觀測星象等設施。元初進行“四海測驗”時,在此地觀測北極星的記錄,已載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陽城,北極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爲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據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孫承基撰《重修元聖周公祠記》碑載:“磚崇臺以觀星。臺上故有滴漏壺,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觀星臺當是一座具有測影﹑觀星和記時等多種功能的天文臺。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導遊詞4

各位遊客:

我是本次導遊,大家就喊我小林吧。接下來我們將要遊覽的是“天地之中”登封觀星臺。

登封觀星臺位於是登封市告成鎮,同周公測景臺,周公廟一起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登封觀星臺在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登封“天地之中”成爲世界文化遺產,因此,觀星臺被正式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產。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高臺就是周公測景臺。周公測景臺是在此3000多年前周公測量天地之中的地方。爲什麼叫天地之中呢?古人認爲地是方的,天是圓的,就像一個碗罩在上面。而餘出來的部分就是四海――東海,西海,南海,北海,中間就是四海之內的中心是登封。這座臺用青石製作,分臺座和石柱兩部分,石柱爲表,臺座爲圭。遊客朋友們,看我們的老祖先在3000年前就會利用圭和表來測量日影推算曆法,這是他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他們多偉大呀!

現在映入我們眼前的這處景觀就是觀星臺。它建於元朝(公元1267--1269年),中國古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通過在觀星臺的實地觀測,在公元1280年編制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其精確度與現行公曆僅相差26秒,創制時間卻早了300年。這裏面展示了圭表的實物,大家可以近距離的觀察一下,看看古人的“量天尺”是什麼樣的。

周公廟是紀念週公旦的地方,裏面有周公的塑像,他是我國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爲儒學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

好了,就講這麼多,下面美麗的景緻就請你們自己去慢慢遊賞吧!

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導遊詞5

來自祖國各地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本次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旅遊活動的導遊。我姓劉,大家可以叫我劉導,也可以叫我小劉。接下來,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參觀“天地之中”各景點的奇特風光,並深入瞭解它的歷史文化!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中嶽廟。這座中嶽廟原叫“中嶽祠”,背靠太室山,位於嵩山東麓的黃蓋峯下,這裏羣山環繞,風景秀麗,令人心曠神怡。中嶽廟始建於秦,歷代均有擴建,其中清朝乾隆年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修。現在的廟制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後的規模,從中華門起,全長約6.5公里,是中嶽中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廟宇建築羣。

在中嶽廟的衆多文物古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站立在崇聖門四側的四尊鎮庫鐵人。這四個鐵人有3米多高,鑄造於宋治平元年間,形象高大威武,是我國現存形體最大、保存最好的“守庫鐵人”,也稱“鎮廟鐵人”。

接下來我們前往少林寺景區的少林常住院。何謂少林常住院呢?就是主持僧侶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少林常住院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爲七進建築,同時也是少林寺的核心。

你們看,氣宇軒昂的山門此刻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了。它是清代建築,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個字是康熙皇帝的親筆手書,落款處是“康熙御筆之寶”方印。山門殿臺階下兩座明代雕刻的石獅,顯示了佛門氣派的同時,也起着鎮邪的作用。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遊客到來,因此人們還用“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這句話來形容彌勒佛。有“護法金剛”之稱的韋馱菩薩在山門殿佛龕後方。瞧,他手持的金剛寶杵,是用來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的。

現在,我們即將踏入天王殿,它曾於1982年重建。殿外的兩大金剛,喚爲“哼”“哈”二將,負責守護佛法。大殿內分別是四大天王的塑像,又叫“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衆生的善惡行爲,扶危濟貧,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祈求下一年六畜興旺,有所收成。

欣賞了這麼多景點,相信大家一定爲“天地之中”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驚歎吧!接下來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拍照留念,遊玩時請注意安全。

祝大家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