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一

乘着教研周之風,我與其他兩位老師就《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一課時的內容進行了同課異構的教學,課後幾位專家對我們如何更好的上好這堂課提出許多中肯的建議,這不但讓我發現了自身的閃光點,也找到了許多不足之處,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我想,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可以更好地提升我的專業素養,有利於我的專業成長,在此感謝學校給我這麼好的一個鍛鍊機會。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選自華師大版八年級上第七章第一節,這節課內容主要讓學生認識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初步的功能,因此與實際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在教學中可以結合自身展開教學,教學中儘量應體現通俗易懂。在課前,我對教材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正確認識本節內容的知識、地位及其作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整合教材,然後對一些活動進行設計,本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認識的衝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使學生不僅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從而使本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活動中,我能夠運用建構主義理論和“主體―主導”理論來指導教學。當學生參與活動時,教師多看,多聽,多感受,在學生討論、觀察後,及時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對消化系統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的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充分發揮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幫助者的作用。

但是,上完這堂課後,我也發現了本堂課的許多不足之處,對於本節課活動的組織還欠到位,雖然進行活動的同學在積極參與,但是坐在下面的部分學生在看熱鬧,沒有起到面向全體學生的作用;在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再細緻到位一點,不要像蜻蜓點水般,否則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設計思考題時,應留給學生充分的餘地思考,而不是急於提醒和引導。

可能在教學中,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是我認爲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位儘快發現,然後儘快得以改正,從而在教學上得到不斷的提升。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二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是課本上最後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並非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果這節課上得不好,可能象歷史課。由於開課日期的限制,所以選擇這部分內容開課。開始在選這節課題時,心中很擔心這節課的教學很難進行,因爲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很象一節歷史課,可以由教師把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從頭到尾的描述一遍,其中再展示幾張圖片就可以了。然而從教學的效果看,這節課是成功的。

充分挖掘教的內容,制定出相應的三維教學目標是這節課教學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分考慮三維目標中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爲核心的教學理念。這節課的教學順序都是安照課本上教學知識點的順序進行設計的。這樣上課老師講起來很順暢,象講上歷史課似的。但這樣是以老師講爲主了,忽視學生的活動了。我在這節課中設計了以下一些學生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合作能力。其中比較突出培養觀察能力。從開始用圖片觀察導入課題,到觀察影片,然後針對課本有關內知識點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討論和小組合作能力。其中影片非常精彩,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對人類起和發展有關知識的求知慾望。可以說影片的觀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針對課本知識點難易程度和相關圖片,有兩個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自學,然後分析討論,回答解決有關問題。例如學習到從猿到人的進化時,閱讀課本88頁這一段,並觀察圖11-23,分析討論,回答人類從犯規到人的進化經歷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在進化上有哪些主要特點?學生活動的效果非常好,都能很好的解答以上的問題。從教學次果看,這節的教學很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三維目標。

課前可以作適當的準備,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課前提早一天發給學生一張學習單,根據課本主要內容,列出了涉及這節課的幾個簡單問題,有的以問題形式,較難折知識點以填空形式和表格形式,以降低難度。在七個平行教學班中試上過兩個平行班不用這張學習單教學,而是直接在課上提出相應問題,教學效果不理想。有了這張工作單後,大部分學生在課前已對這些問題有了思考,或者在上課分析分析討論時,問題明確,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三

教後記《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節的內容看似簡單,但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爲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組織形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由系統構成整體,既包含了微觀上的難點,同時也具有宏觀上的難點。加上我們無法用顯微鏡進行實驗,學生無法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這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我只好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課件觀察、分析、討論與交流獲得新知識。

新課程強調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進行探究式學習。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觀察,以問題的提出解決爲主線,通過問題的解決,實現學生的主動探究。依據教學進程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啓發引導發現新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在學習識別四種基本組織的時候,不但引導學生觀察,而且通過圖表比較方法學習。這些既培養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由於在識別四種基本組織教學時花費較多時間導致課堂練習無法順利完成。這也是本節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另外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參與主動探究,也是我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案例 篇四

隨着學校新課改的春風,我覺得作爲我們一線老師應積極行動起來,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認真落到實處,分析、體會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的科學方法。

我在生物課堂講授複習中,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特徵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複習效果。

對於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我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複習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我會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五

一、國中生物科學的教育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爲一部分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也就是說,國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全面、基礎、科學素養教育,從這一觀點出發,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爲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爲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爲中心思想。在課堂教學的準備中,我會多注意選擇與書本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例如在講生態環境時做關於生物圈二號計劃的專題講座,在拒絕毒品時會讓學生觀看中國拒絕毒品的宣傳片等。

總之,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教學理念的中心。

二、作爲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爲教學的依賴。我認爲,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處去看才能覺得清澈見底,也就是說,要站在一個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爲一名教師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個國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

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很多的活動,例如一些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六

今天早上的教學任務是“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這一課,爲了課上的活動能更好進行,課前我對學生的課桌重新佈置了一番。第三節上課鈴一響,我和往常一樣,精神飽滿地走入教室。受到課前一件事的啓發:某位學生帶了個酷似口香糖的小玩意來到班級,在這玩意上有靜電,用以惡作劇。我以此爲例,請一位遭到惡作劇的學生來講述當時他的動作,並指出此學生縮回手的反應爲“縮手反射”。接着請了一位學生上臺示範“膝跳反射”的過程,由此引出反射的概念並根據掛圖介紹反射弧的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此時發現學生的表情比較茫然,顯然難以理解反射的整個過程。我接着出示了“膝跳反射”的模型,通過模型讓學生了解了膝跳反射的整個過程,再請剛纔示範的學生講述發生“膝跳反射”時他體內的發生的事情,在我在引導下他最終較爲完整的講述瞭解了一遍。 提問:反射對人體的意義是什麼?提示學生根據課前惡作劇的例子思考。由些說明一個反射所需時間很短。接着安排學生完成活動:測試“握手——握手”反射要用多少時間。先介紹活動的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強調兩點注意事項:

(1)請參加學生閉上眼睛,避免分心;

(2)注意力要集中,但也不要過於敏感。請20個學生(10個男學生10個女學生)在課前安排好的位置上圍成圓圈完成活動,測試次數共10次。根據測試結果請學生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完成一次“握手——握手”反射活動中,體內發生了哪些事件?

(2)比較10次的測試數據,有怎樣的規律?影響反射完成時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果測試人數再增加或減少數10人,測試數據方面會有什麼變化?

(4)即使是訓練有素的足球守門員,面對射來的點球也常常撲空。對此作出解釋。 根據討論結果,我作出了結論:完成一個反射所用時間很短,因些人體能夠比較及時、迅速、準確地實現調節的過程。最後總結: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此節課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並大多數能理解反射的過程,教學效果不錯。此節內容較爲抽象,如能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多舉幾個例子,效果應會更好些。

七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篇七

在本學期中,我逐步嘗試將“目標導向教學”理論應用於我的國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我認爲,“目標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師生在課堂中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依據簡單、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學目標,最終絕大多數學生達到預定教學目標爲終點的教學管理過程。

“目標教學”的大框架是“導標——導學——導練——導評——導結”五段式,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不分對象地、機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將其應用於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去來說。比如說,導標這一過程也許在高中生能夠很容易讓學生跟着教學所呈現的目標去學習,在練習、講評中檢驗三維目標是否達標,但是在國中生物教學,我發現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太明顯。國中生在學習方面有以下幾方面的的學習特點:

(1)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都比較弱,而學習依賴性強,尤其是七年級學生表現更明顯。

(2)思維特點上起主導的還是形象思維,隨着年級的上升抽象思維迅速發展。

(3)學習上容易對教師生動形象的事例介紹感興趣,對嚴密的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厭煩。

因此,有一部分學生看到分解的許 多小目標後,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有時還會感到厭煩,就開始慢慢走神、不感興趣,因此在學習動機不強的情況下,試想一下練習的效果會怎樣,達標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針對國中生這些特點,我覺得目標導向教學在國中生物中可採用這幾個環節,即“引趣——嘗試——反饋——總結”。

第一,引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並且隨着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教師可通過生動有趣的生物演示實驗或是設計簡單的學生實驗,講述生動的生物學史,列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學現象等,多種方式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解釋生物現象、探索新問題的求知慾。當學生產生了疑問,有了解問題的需要後,再讓他們自學教材,他們才能專心研讀

第二,嘗試——讓學生學習自學

教師分發自學提綱,即分解後的學習目標,由學生按自學提綱,個體獨自閱讀教材,或四個人一組小組討論的形式,有時用老師將學習目標用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掌握。教師作巡迴點撥,對自學中出現的問題,誘發啓導,但不能包辦代替,主要在於瞭解自學情況。

比如在介紹《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及影響》這一節時,可簡單地將目標呈現給學生:

(1)舉例說出一些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2)舉例說出一些生物影響環境的例子;

(3)生物適應並影響環境,認同保護生物的觀點。

目標教學是通過教學信息的反饋來實現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根據檢測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定預定的教學目標。檢測的形式一般採用提問形式或書面練習

檢測,當然儘量可多用一些書面檢測,這樣涉及的學生比較多,效果更爲有效。在每一個知識點講解完畢,可適當選擇一些“小、精、活”的練習加以檢驗,以確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並根據檢測中暴露的問題,有針對性進行小組或個別輔導,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比較全面地瞭解了教學中反饋的信息,實現了對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控制,這樣有利於鞏固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三,總結——化零爲整以保證教學質量

爲了保證教學質量,目標教學中必須保證實施小結這一環節。這樣有利學生把各個小目標達到整合,最終實現總目標,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並且有利於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知識的再現與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