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砥礪初心克服精神懈怠多篇

砥礪初心克服精神懈怠多篇由本站會員“天使之城”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砥礪初心克服精神懈怠多篇

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那麼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想宣傳範文】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羣衆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只有永葆初心生機活力,才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

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給中國先進分子注入了強烈的革命精神,給中國的無產階級注入了自覺的階級意識。被中國人民所接受和掌握後,形成了強大理論動力,轉化爲對中國社會進行革命改造的偉大的物質力量。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成果。

堅持人民立場使我們黨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爲初心和使命,以堅定的信念爲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指明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把歷史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裏,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發展方向、進程、前途和命運,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初心和使命是形成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思想根源和邏輯依據。“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無不與之有着淵源關係。隨着實踐的深化而不斷豐富、隨着時代的進步而不斷髮展,“紅船精神”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顯政黨性質、反映民族精神、體現時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偉大精神。不同時代的偉大精神都是對“紅船精神”的不變追求和不懈追求,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科學思想理論、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優秀政治品質、優良工作作風和積極精神風貌,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互促共進。

必須時刻警惕精神懈怠

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和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有一段著名的談話。黃炎培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歷朝歷代都沒有能跳出興亡週期率。毛澤東同志回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纔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纔不會人亡政息。”

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面勝利、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爲執政黨的歷史性時刻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告誡全黨:“因爲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丟失了共產黨人的遠大目標,就會迷失方向,變成功利主義、實用主義者,最後意志消沉,奉行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甚至產生“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的想法,把當幹部作爲一種謀取私利、巧取豪奪的手段。如何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保持初生年代的蓬勃和朝氣,是一個永恆的課題。大量事實證明,個別共產黨員及共產黨幹部出現問題,首先是精神世界出了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道德坍塌、精神迷失造成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必須時刻警惕,時刻謹記,充實精神世界,永遠不忘初心使命。

實現初心使命和奮鬥的內在統一

以首創精神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掌握克服精神懈怠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蘊含永葆生機和活力的基本理論品格,具有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內在要求與動力機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的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髮展。

以奮鬥精神砥礪初心品格,強化克服精神懈怠的實踐導向。不忘初心,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精神要和實踐結合才能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才能真正彰顯其價值和意義。初心使命和奮鬥目標都是人民幸福,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在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社會實踐中努力奮鬥,實現初心使命和奮鬥的內在統一。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

以奉獻精神堅定宗旨意識,匯聚克服精神懈怠的不竭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列爲自己的宗旨。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把黨的羣衆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奮鬥目標,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羣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讓黨和人民的事業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

【思想宣傳範文】二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全面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及價值,明確要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得到全黨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論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揭示了作爲民族精神精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這一歷史主體的內在統一,系統回答了傳統文化“從哪裏來、向哪裏去”“傳承什麼、怎樣傳承”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遵循。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支撐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昇華無不伴隨着文化的歷史性進步。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內在要求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必將深刻影響中國發展的高度、深度與廣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強大支持。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曆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民族在歷史中形成和發展,歷經戰火、分裂、入侵等種種挫折,但仍然基本保持了國家的統一、版圖的完整、民族的融合、文化的和諧以及傳統的延續,形成了統一、連續、和諧的超穩定政治文化體,取得了世所罕見的文明成就。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中華民族能夠在歷史上擺脫文明斷裂的危險,實現“亙古亙今、亦新亦舊”的持續發展,正是得益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既盛德日新又兼容幷蓄的民族性格,使中華民族在追求宇宙、世界、國家、民族、文化、思想大一統的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文化認同,激發了中華民族強大的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成爲維繫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強大支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豐厚滋養。隨着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廣度與深度上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規模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來越向世人表明,它不僅是中國作爲民族國家走向富強的發展之路,更是中國作爲文明體走向繁榮的復興之路。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紮根於深厚的文明土壤之中,承載着中華文明的價值訴求,呈現出不同於西方的發展模式,顯示出持久的力量。今天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更加充分地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更加自覺地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人類未來發展提供重要指引。作爲成熟開放的思想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注人類發展與天下秩序,表現出超越民族與地域的思想特點。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當代人類也面臨着許多突出的難題。要解決這些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現和發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世界上一些有識之士認爲,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着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啓示。”這些重要論述向世界再次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今天中國提倡“一帶一路”正是如此,中國以共商共建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維,帶動了沿線各國的和平發展,極大提振了世界經濟活力。中國向世界展示出的和平發展、多元對話的姿態,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下大同”“美美與共”的價值訴求,是對西方“大國必霸”“文明衝突”發展模式的質疑與超越,代表了人類更廣泛的利益,受到了世界的普遍歡迎。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求我們必須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認同、文化自信,我們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盪中凝聚力量、站穩腳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中國人之所以爲中國人正是因爲獨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給每個中國人打上了精神烙印,成爲每個中國人的精神基因。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性,首先要把握它獨特的思想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爲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啓迪,可以爲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啓示,也可以爲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啓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關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關於中和、泰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思想,體現了中國人關注整體、關注事物普遍關聯、關注變化發展的思維傾向,成爲區別於西方主客二分互相分離、關注個體的東方思維模式,體現了深邃的哲學智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基礎。其次,在與思想觀念的相互作用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了注重整體價值與和諧共生的價值取向,關於天下爲公、大同世界的思想,關於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關於以民爲本、安民富民樂民的思想,關於爲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關於仁者愛人、以德立人的思想,關於以誠待人、講信修睦的思想,成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展現出了高度成熟的道德文化形態。最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同於有宗教傳統背景的文明,它在發展初期就形成了以人爲本、關心社會人生的人文精神,“關於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關於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思想”深刻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使中國人形成了務實、入世的人生態度。可以說,思想觀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這三個方面相互貫通、互爲支撐,共同構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統一體,是今天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內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治國理政的重要鏡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爲今天的鏡鑑。”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建設與鞏固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我們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成爲把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來源。自覺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價值,形成中華民族的歸屬感,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爲目標,大力弘揚愛國主義,抵制西方意識形態滲透、民族分裂主義、地方保護主義,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凝心聚力,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全面吸取中國歷史上的治理經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向來重視從歷史成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中國古代提出的許多思想觀念,如以民爲本、以德治國、天下爲公、天下大同、懷柔遠邦、萬邦協和等觀念都是在總結歷史興衰成敗的基礎上得出的,代表着中國古人對治國理政一般規律的基本認識,在當代仍然富有引領意義,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源泉。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國家長治久安,關係民族健康發展。核心價值觀不是憑空產生,它需要具備歷史與現實的基礎才能落地生根,“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奮鬥相結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認真對待的歷史基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爲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高度成熟的道德文化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明的突出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在日用常行中追求道德價值,追求着現實世界與價值世界的統一,渴望着極高明而道中庸的道德境界。今天我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自覺地對接歷史,接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脈絡,使人們從日用不覺走向價值自覺與自信,充分激活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的時代價值,從而更好地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大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正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指南。“雙創”方針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在創造創新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轉化發展,堅持辯證地、發展地、全面地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求我們必須深刻領會“兩創”方針的科學內涵,不走歪路與邪路,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健康發展。

堅定文化自信,禮敬珍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堅持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堅定的文化自信。禮敬珍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堅守文化發展民族性的立場,以中華民族爲實踐主體,更加自覺地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堅持實踐標準,辯證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要復古倒退,更不是要照搬照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想要重新“在場”,必須堅持實踐標準,將自身發展與當代中國實踐緊密結合,以時代與實踐的問題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生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強調與時攜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固有的觀點,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要照着講下去,而是要接着講下去,就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本方針,堅持古爲今用、推陳出新,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爲維持社會穩定、培育時代精神、推動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

堅守文明互學互鑑,轉化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要故步自封,更不是要敝帚自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以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爲前提,互學互鑑,實現不同文明之間的大交流大融通。中國必須更加全面地總結中國歷史與當代發展的豐富經驗,深入探尋中華文明的實踐智慧,提出面對人類共同難題的中國方案。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與世界交流,與世界人民共同面對世界挑戰,中國才能獲得世界人民的尊重,才能以更加自信獨立的姿態融入世界格局之中;與此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藉此實現了自我昇華,收穫世界性的廣泛認可。

【思想宣傳範文】三

內容提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以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更高水平開放,需要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深化雙向投資合作,促進貿易雙向平衡;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搭建更多貿易促進平臺;優化區域開放佈局,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我國對外貿易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人民,同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表明,開放推動改革,開放促進發展,開放帶來繁榮。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成功舉辦,顯示了中國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堅定決心。在開幕式上,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將使中國發展動力更足、人民獲得感更強、同世界互動更深,爲世界發展創造更多機遇、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極大促進世界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有助於促進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促進世界各國聯動發展、互利共贏。

爲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動力。近年來,全球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國際投資、國際貿易趨於活躍,部分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甦。但是,世界經濟持續復甦的基礎並不穩固。一方面,世界經濟結構失衡、債務高企、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波動性增大等深層次矛盾尚未得到解決;另一方面,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擡頭,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衝擊,大大增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風險挑戰加劇。在世界經濟深刻調整變革之時,只有開放才能使各國相互受益、共同繁榮、持久發展。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有助於鞏固世界經濟復甦態勢,有助於解決全球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有助於加速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進程,爲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同時,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爲全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也帶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解決的新問題。應對新情況新挑戰新問題,需要積極引導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着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增強廣大民衆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動更高水平開放,以自身行動有力促進各國堅定開放合作信心、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凡成就。隨着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外開放需要更加註重提高質量、效率和效益,從數量型、粗放型發展轉向質量型、創新型發展。習近平同志指出,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既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又爲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同時也將推動各國開放合作、共同發展。

以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更高水平開放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既包括開放範圍擴大、領域拓寬、層次加深,也包括開放方式創新、佈局優化、質量提升。以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更高水平開放,應抓住以下重點。

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新發展理念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揭示出新時代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堅持主動開放,把開放作爲發展的內在要求;堅持雙向開放,使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堅持全面開放,推進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堅持公平開放,構建公平競爭的內外資發展環境;堅持共贏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堅持包容開放,探索求同存異、包容共生的國際發展合作新途徑。當今世界,開放包容、多元互鑑是主基調。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必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有效途徑。經過40年改革開放,我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同世界經濟的互聯互動變得空前緊密。在對外開放中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這是開放型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重要特徵,也是繼續提高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要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着力提高引資質量,優化引資結構;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進一步挖掘雙向投資潛力,深化雙向投資合作,促進貿易雙向平衡,爲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標誌。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構成一國對外開放的核心競爭力。要通過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加強產權保護等措施,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持續放寬市場準入,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精簡負面清單,抓緊完善外資相關法律。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採礦業、製造業開放,加快電信、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開放進程,在外國投資者關注、國內市場缺口較大的教育、醫療等領域放寬外資股比限制。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制度保障。應優化市場配置資源機制,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全球高效配置、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形成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按照國際化、法治化的要求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依法管理開放,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相適應的管理方式,形成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機制;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營造有利外部環境,堅定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願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加快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支持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發揮更大作用。這有利於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優化區域開放佈局。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內在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東部沿海地區在對外開放中走在了前面,近年來中西部內陸地區開放步伐有所加快,但相對於東部地區來說仍顯緩慢。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求改變東快西慢、沿海強內陸弱的開放狀況,拓展和優化區域開放的空間佈局,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不僅海上要對外開放,陸上也要對外開放;不僅東部地區要開放發展,西部和內陸地區也要開放發展。尤其是通過西部大開放推動西部大開發,加快我國西部開放發展步伐,培育若干新增長極;鼓勵東部地區順應產業轉移趨勢,遵循市場規律向西部轉移產業,把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與發揮西部優勢、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結合起來。

加快建設貿易強國。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有力抓手。今天,我國已發展成爲世界貿易大國,但對外貿易大而不強、粗放發展、質量效益偏低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要加快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積極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優化貿易結構,從以貨物貿易爲主向貨物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轉變。積極擴大服務業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推動在管理體制、開放路徑、發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大力發展新興服務,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服務貿易健康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爲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推動我國對外貿易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與水平。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人民。這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舉措,是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經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樑的5年,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階段邁進。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集中力量、整合資源,以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和產能合作爲重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鑑,同沿線國家謀求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推動各國加強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同志鄭重宣示了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中國行動。在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進程中,中國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全球治理改革的積極貢獻者。

【思想宣傳範文】四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40年曆程,有許多寶貴經驗值得總結,其中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始終堅持“問題導向”。

問題倒逼改革

中國爲什麼要改革?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並不簡單。中國的改革是從破解一系列問題開始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回顧我國40年改革歷程,可以發現,改革始終以問題爲導向,每次大的理論突破和改革舉措出臺,都與“問題倒逼”相關。

1978年,面對“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的中央工作會議閉幕式講話中尖銳指出,“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鑑於國民經濟接近崩潰邊緣,老百姓不得溫飽、生活貧困的現實,鄧小平同志認爲,唯一出路就是通過改革加快經濟發展。1992年,他在南方談話中再次強調,“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現在,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發展比我們快,如果我們不發展或發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較就有問題了。”在鄧小平同志看來,加快發展只能靠改革,改革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可見,體制改革從一開始就不僅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且是一個認識問題、思想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在舊的思想觀念長期禁錮人們頭腦的情況下,要改革必須先解決認識問題,於是有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的解放思想的“真理標準大討論”。以此爲先導,改革從農村起步,然後向城市擴展,漸成燎原之勢。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鄧小平同志根據改革發展的新情況,開始思考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他在1992年9月的一次談話中指出,“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12億人口怎樣實現富裕,富裕起來以後財富怎樣分配,這都是大問題。題目已經出來了,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在許多人對經濟體制改革向何處去這樣的問題產生迷茫時,鄧小平同志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以南方談話爲指導,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由此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問題導向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曾做過一個生動比喻: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一比喻,生動詮釋了全面深化改革其“深化”二字的含義。究竟如何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集中解決制度性的問題,集中解決社會矛盾比較尖銳的問題,集中解決羣衆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可見,“問題導向”始終清晰鮮明。 201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堅持“以重大問題爲導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改革舉措。兩年後的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點明,“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其實就是貫徹了問題導向。”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只能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

改革奔着問題去

堅持問題導向,既是我們黨推動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和重要原則,也是我們黨一貫的思想方法。

共產黨人從來不迴避問題,有着強烈的問題意識,重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馬克思說,“問題是時代的格言,是表現時代自己內心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毛澤東同志說,“什麼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裏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裏就有問題。”鄧小平同志說,“我們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尋找新辦法、制定新制度,使整個國家的各種體制越來越完善,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夠順利進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爲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爲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問題是創新的起點,引導理論發展,問題也是阻礙前進的“攔路虎”,“一山放過一山攔”,社會就是在不斷突破問題的過程中發展進步的,改革就是在解決一個一個的問題中往前推進的。在改革中,堅持問題導向的具體體現就是“改革奔着問題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問題導向的原則和思想方法在改革實踐中得到了全面貫徹和充分體現。201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國企改革要奔着問題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的會議也多次強調“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奔着問題去,跟着問題走,哪裏出現新問題,改革就跟進到哪裏”,“改革是奔着問題去的,要解決問題就要針鋒相對,提出的措施要有針對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可以說都是奔着問題去的。以問題爲導向的全面深化改革,突破了一些過去認爲不可能突破的關口,解決了一些多年來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取得重大進展。

經驗表明,改革奔着問題去,落腳點是解決問題,堅持有什麼問題就改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着力解決什麼問題。改革奔着問題去的前提是研究和找準問題,即通過全面而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弄清楚問題在哪兒,存在什麼問題;搞明白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謀定而後動,避免不着邊際、無的放矢。問題抓得不準,就會導致改革失焦,使改革方向和着力點搖來擺去,貽誤戰機或半途而廢。

改革奔着問題去,目標是解決問題,但不能侷限於解決既有問題,事關長遠的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破”“立”結合,實現體制機制創新。問題是改革舊體制的突破口,也是新體制的生長點。如果改革奔着問題去僅限於解決既有問題,忽視體制機制創新,必然治標不治本,祛病不去根,問題暫時解決了,過一段時間可能舊病復發,矛盾重現。體制機制創新是破解難題、化解矛盾的根本途徑。體制創新固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沒有體制機制創新就不能最終解決任何問題。

改革奔着問題去,奔的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真問題”,而不是某些西方媒體、境外勢力,或境內“推牆派”“砸鍋黨”基於攻擊我國基本制度、詆譭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而臆造或炒作的“僞問題”。比如“黨大還是法大”、“反腐敗影響經濟發展”、“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等。所以,改革奔着問題去,必須分清什麼是“真問題”,什麼是“僞問題”。爲此,必須加強改革理論研究,深化對世情、國情、黨情的認識,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以科學理論指導改革實踐,防止改革偏離正確方向,出現重大失誤。同時要認識到,即便是“真問題”,也不要以爲認識清楚了,改革方案制定了,目標明確了,只要着力推動就能勢如破竹,輕鬆、立馬解決。問題總是複雜的,任何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一個過程。解決問題必須從實際出發,立足當前,着眼長遠,要有耐心和定力,防止簡單化、急於求成、蘿蔔快了不洗泥,做夾生飯,降低改革的質量。

改革奔着問題去,不是奔着所有問題去,或者說不分輕重緩急、不辨主次易難,“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應突出重點,在關鍵問題上突破。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之後,各種利益關係交織,多種矛盾疊加,全面深化改革作爲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抓住要害問題,牽住“牛鼻子”,以主要矛盾的解決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帶動全局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強調“全面”,但在具體部署和推進的時候,並非面面俱到,而是全面而有重點地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善於抓住關鍵、綱舉目張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須着眼在解決問題上見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要在解決突出問題上下功夫,讓實踐來檢驗、讓基層來評判、讓羣衆來打分。”這說明,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思想方法,也是改革“實招”,必須落實到解決問題上,讓人民羣衆“有感”。不以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爲結果的改革,無異於流於形式、濫竽充數的花架子,甚至可以說是打着改革幌子的“僞改革”。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靠實實在在改革,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40年來,我們靠實實在在的改革,解決了溫飽問題,達到小康水平,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以充分發揮;靠實實在在的改革,逐步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靠實實在在的改革,建立健全法治體系,推動國家治理體系步入法治軌道;靠實實在在的改革,重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國防實力得到顯著提高;靠實實在在的改革,解決管黨治黨寬鬆軟問題,增強了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等等。以問題爲導向實實在在的改革,在不斷深化中顯示出威力。

全面深化改革要在解決問題上見實效,必須瞄着問題幹,出真招實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改革不能搞形式主義,做華而不實的表面文章,雨過地皮溼,更不能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或淺嘗輒止,使問題久拖不決,讓老百姓失望,對改革失去信心。改革目標既定,關鍵在於落實。不落實,任何規劃都是空話。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觸動既得利益,任務艱鉅而繁重,不真刀真槍、腳踏實地幹是不行的。早在改革之初,鄧小平同志就告誡全黨,“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已經繪就,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革藍圖有了,現在的關鍵是把藍圖一步步變爲現實。”藍圖變現實的唯一辦法是實幹,作爲“關鍵少數”的各級領導幹部要身先士卒、帶頭實幹、擼起袖子加油幹。幹得好不好是能力問題,幹不幹或好不好好幹,則是態度問題、黨性問題。爲此,必須解決當下一些幹部不作爲或懶作爲問題。一方面,通過完善幹部管理和考覈制度,對幹事的幹部進行激勵,對不幹事或少幹事的幹部問責;另一方面,發揮容錯糾錯機制作用,寬容幹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形成鼓勵幹事擔當的良好氛圍,樹立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導向。

爲避免在重大改革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以問題爲導向推進改革並取得實效,需要經常回顧總結和研究。看看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哪些問題解決得不徹底,哪些頑瘴痼疾還有待攻克;分析和預判哪些領域可能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做到心中有數,準確把脈,超前謀劃,精準施策。對於負有領導和推進改革責任的各級黨委和政府來說,面對紛紜複雜的現實,能不能把握大局,及時發現問題、客觀分析問題和有效解決問題,勇立改革潮頭“領之”“導之”,無疑是一個嚴峻考驗。

以問題爲導向推進改革並取得實效,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必須敢於擔當,知難而進,奔着問題去。對一些重大改革、協調難度大的改革,要不畏艱困,不怕接燙手山芋,不能遇難而退,繞着問題走或放下問題去。如果說改革初期的體制突破因產生“帕累託改進”,即沒有人受損但至少有人受益而被社會普遍接受的話,那麼現階段的改革將因導致“卡爾多-希克斯改進”,即有人受益有人受損而顯著增加難度和風險,從而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敢於直面問題,敢於涉險灘,敢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推動改革。

以問題爲導向推進改革並取得實效,必須更加註重運用科學方法。實踐表明,問題的解決不僅取決於領導人的決心和魄力,而且取決於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各級領導幹部要善於研究探索推進改革的科學方法,善於從基層和羣衆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馬克思主義認爲,“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手段同時產生”。只要用心,不管問題多複雜,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顯然,全面深化改革離不開科學方法。方法對頭,改革就能順利推進,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方法錯了,改革就會走彎路,陷入被動,使局面複雜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這一方法論,對各級領導幹部從全局出發破解改革難題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思想宣傳範文】五

內容提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對於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重要意義。全要素生產率本質上是一種資源配置效率,產業結構優化、企業競爭、創新競爭帶來的資源重新配置都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完善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緊迫要求。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對全要素生產率提出要求,凸顯出這一指標對於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意義。正確理解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內涵和要求,有助於找準改革關鍵領域,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經濟史表明,全要素生產率的高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一國經濟發展成敗。我國改革開放前後發展績效的對比,也顯示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作用。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把提高勞動生產率即單位勞動投入創造的產值作爲衡量經濟發展水平、質量及可持續性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具有高度綜合性,可以作爲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標準。同時還應看到,全要素生產率能夠更好兼顧高質量發展的目的與手段,提供了可持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我們可以從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三種途徑認識二者之間的關係。

一是提高資本—勞動比。通過使用更有科技含量、更有效率的機器設備可以提高資本—勞動比,進而提高每個工人創造的產值。然而,提高資本—勞動比是有條件和限度的,如果提高速度過快,超過了勞動者技能提升的限度,就會出現投資回報率下降,結果反而會降低資源配置效率。近年來,我國勞動力人口數量下降,普通勞動者工資加快上漲,很多企業傾向於使用更多機器設備。但在一些企業,工人的技能水平等其他條件沒有相應提升,反而導致投資回報率下降。

二是提高人力資本水平。經濟學家通常用勞動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來度量人力資本,提高勞動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可以顯著促進經濟增長。但勞動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顯著提高需要經歷較長時期。例如,以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和高校擴招爲代表的教育大發展,使我國成爲世界上教育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即便如此,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的數據,在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17年三個時間段,我國25歲以上成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僅分別提高了1.7年、0.8年和0.5年。可見,人力資本提高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雖然顯著,卻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

三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經濟學家在分解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時發現,資本、勞動、人力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的增長並不能完全解釋產出的增長,因而把生產要素貢獻之外的那部分增長源泉歸結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例如,我們對1978—2010年的平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進行分析,發現資本積累、勞動力數量和人均受教育年限這3個生產要素變量只能解釋增長率的76.1%,餘下的23.9%則是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由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是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條件下、通過更有效地配置和使用這些要素實現的,因此它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我國改革開放的前30年與人口轉變的一個特殊階段相重合,這期間的人口變化特徵是勞動年齡人口快速增長,非勞動年齡人口則近乎零增長。這種“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的人口結構開啓了一個機會窗口,分別從高儲蓄率和高資本回報率、勞動力充分供給以及資源重新配置等方面創造了人口紅利,並通過改革開放轉化爲經濟高速增長。隨着2010年以後勞動年齡人口轉向負增長,人口撫養比提高,傳統人口紅利加快消失,生產要素驅動的經濟增長難以爲繼。因此,我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不斷邁上新臺階,就必然要轉向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爲主要途徑的高質量發展。

全要素生產率本質上是一種資源配置效率

借鑑發展經濟學研究成果,總結髮展中經濟體推動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可以發現,全要素生產率本質上是一種資源配置效率。

產業結構優化帶來的資源重新配置能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伴隨經濟增長髮生的產業結構變化,是遵循生產率提高的目標和順序演進的過程。生產要素特別是勞動力從低生產率產業進入高生產率產業,可以提高整體經濟的資源配置效率。很多關於我國經濟發展過程的計量分析也表明,在勞動生產率或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中,產業結構優化帶來的資源重新配置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在1978—2015年整體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貢獻合計爲56%,而其餘44%的貢獻便來自於勞動力在三次產業間的重新配置。

企業競爭帶來的資源重新配置能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在市場競爭機制下,有競爭力的企業生存壯大、沒有競爭力的企業萎縮消亡能夠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會更多地從產業之間資源重新配置中實現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而發達國家則更多地從企業之間資源重新配置中實現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在一些發達國家,企業的進入、退出以及生存、消亡對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貢獻可高達1/3到一半。

創新競爭帶來的資源重新配置能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經濟學研究發現,創新會帶來規模收益遞增,企業能否擴大規模進而獲得更多的生產要素等資源,在根本上取決於其創新能力。這就意味着,創新競爭帶來的資源重新配置能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而用非市場競爭的方法擴大企業規模或者人爲挑選贏家,都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要求相背離。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

從資源配置效率的視角認識全要素生產率,爲尋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恰當抓手提供了有益啓示。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正是圍繞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進行改革所必須遵循的原則。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完善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

以政府“有形之手”構建和維護使市場“無形之手”充分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在宏觀層面,應建立以鼓勵企業創新和提質增效爲導向的市場激勵機制。在微觀層面,政府無須尋找直接政策抓手,更不能人爲挑選贏家。政府不能缺位也無法替代的職能是營造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允許自由進入退出的公平競爭機制和優勝劣汰環境。相關改革包括改善營商環境,消除經營許可和要素獲得方面的所有制和規模歧視,打破行業壟斷、進入壁壘、地方保護等。

消除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其中,戶籍制度改革紅利最明顯。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可以促進勞動力從低生產率領域向高生產率領域轉移,優化資源配置,進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我們研究表明,從勞動力流動中每獲得一個百分點的全要素生產率改進,可以實現同等幅度的經濟增長率提高。

在繼續加大技術研發和教育培訓投入的同時促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在任何時候,技術進步都是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源泉。而人力資本除了直接成爲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源泉,還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必要條件。

完善有利於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政策機制。如果各項經濟政策分工不清晰、運作不協調,財政、貨幣政策等短期調控政策在執行反週期職能之外,被賦予刺激中長期經濟增長的產業政策職能,往往會造成槓桿率高企、產能過剩等問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市場選擇贏家的資源配置原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有利於從目標和手段上把財政、貨幣政策與產業政策區分開,使其各司其職、協同配合,更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