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優美的散文文章(經典多篇)

優美的散文文章(經典多篇)

優美的散文文章 篇一

還願

很多年前我有記日記的習慣,後來在老家中學教學時,因爲一直在教畢業班語文課,每天都很忙很累,整的身心疲憊,也就變懶了,中斷了這一習慣。當時,曾經收拾起心情和日記本,繼續了幾次,後來又中斷了,就這樣翻來覆去幾次,終於還是沒有堅持下來。這使我寫作起來沒有準確的回憶。

寫這些是想爲自己的懶惰和疏忽開脫。而是的的確確影響了寫作的準確性和對一些事情的細節描寫。

那是20XX年的夏天吧,當時我是想寫一篇文章來記敘這件事的。後來想還是沉澱沉澱吧,就忘在二門後了。妻子說那是2000年的夏天,大爺給我打電話說要到葉柏壽看看幾位過去的故交。我說你來吧,正好我這陣子不忙,我陪你找他們。

那時,我住在葉柏壽一個叫長安巷的小街。

小街靠近我們樓房的街道上長着被砍了頭上了刑的柳樹。長安巷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隔着建築公司外牆伸出來的一棵杏樹,正好對着我家客廳的窗戶。春天開滿了熱熱烈烈的杏花,用春意鬧來形容正好,渲染了我的整個窗外的空間。

後來,我搬走了那株杏樹也就被砍伐了。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在小巷上等大爺來。

那輛班車是經過這個小巷的,可是那天車並沒有從小巷停。

最後是怎麼接到大爺的,我忘了,但最終是接到大爺了。

大爺說他這回要看兩個人,兩個大恩人:一個叫李少華,一個叫張國華(名字不一定準確)。李少華是那年給大爺做手術的醫生,張國華是院長,是他組織了好多年輕人爲大爺輸血,是他們挽救了大爺的生命。

那是哪年來呢,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還很小,聽大人說,大爺胃出血住進醫院,有生命危險。我曾偷偷地問母親,我大爺會死嗎?母親訓斥我,小孩子不許說死字。我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後來大爺出院回來了,身體大不如前,聽大人說是做了胃切除手術,每天只能喝小米粥養着。

李大夫和張院長就是大爺的救命恩人,是大爺從鬼門關活過來見證人,大爺一直在感激他們。

李大夫很好找,因爲他很有名氣,我也認識他,他退休後返聘到一個個體診所工作。我大爺從老家給他帶來一箱水庫鴨蛋。那天我們來到李大夫的診所,李大夫很吃驚,沒想到我大爺會來看他。兩個人談了很多故人舊事,提到好多過世的人,都感嘆生命的無常。我說請李大夫夫婦吃一頓便飯,李大夫說他不喝酒,堅辭不去。李大夫的妻子也說身體不好堅決拒絕。我大爺說那好吧,以後有機會再聚。

我大爺念念不忘李大夫的好。更念念不忘張國華的好。

張國華是消失在人海里的人,誰也不知道他在什麼單位,在哪住,是不是還活着,沒有任何線索。

我那時正在報社工作,打聽了好多人也沒有人知道這個人。我靈機一動,說按圖索驥照電話本的號碼打過去試試,翻開電話本,一看重名的一大溜,我試着打了幾個,都說不是。我想可能現在電話本的名字都年輕化了,登記的不一定是他的名字。後來,我就撿一個最普通的號碼打過去,接電話的人說話很小心。我後來自報家門,說明情況,沒想到那人說他就是。我說我大爺想看看你,他告訴了我他住在哪裏。

我對他家那個地方很熟悉。我和大爺來到他們家。

他的家住在平房區,很擁擠破舊,他人穿的也很樸素,表情有些侷促,說話間猶猶豫豫。他不知道我大爺此舉何來,更不知道大爺的內心想法。我想他肯定以爲我大爺有求於他。他向我大爺說明了他的情況,他從黑水醫院回來後,到防疫站工作,那些年食品公司效益很好,他就轉行到食品公司了,哪承想,改革開放後,食品公司效益下滑,職工買斷,他的退休金很少,300左右,子女差不多都沒有工作。

大爺一直想同他回憶一下過去,但他並不往上說,倆個人的思路沒有合拍。我大爺還是往回憶的路上領他,他還是在想着說他的事,說他子女的事情。後來天已經很晚了,我就跟大爺起身告辭,我大爺說:“這麼多年一直想感謝你,也沒有機會,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說着拿出400元錢交給他,他可能是被嚇着了,半天沒敢接。我大爺說:“你拿着吧!我現在日子過的很好,孩子都很有出息。”這時,我纔看見他那緊張的表情放鬆了,笑了笑,他將錢收下了。

他家過的的確很艱難,好幾家人住在一起。

我和大爺走出他的家門,大爺說錢給少了吧。我說不少。葉柏壽那時的人情份禮50元是正常價,100元就很多了,200元那是關係相當不一般了,400元足以表示心意了。我大爺說,那可是救命恩人啊!

大爺的心情相當放鬆,他說終於將這個人情還回去了。

那個夏天,我大爺在我家住了幾天,我們談了很多過去的事情。那年正好流行《花樣年華》,我們一起看了光碟,看着電影裏的舊時光影,他談到他在承德唸書的一些事情,談到了他們那時候的`歌曲。大爺對電影的熱愛直接影響了我。

後來,大爺說他想去朝陽文達哥家,我說你等幾天我送你去。他說:你忙你的,我坐班車去。那天正好下大雨,大爺非得要走,我說你等我兩天,我送你去。大爺說什麼也不等了。

到單位後,正好單位的車上朝陽。

我就和大爺一起來到朝陽。來之前,我說跟文達哥通個話,大爺說不用,我有鑰匙。

雨一直下到公營子。朝陽一片響晴。

我將大爺送到文達家樓上,給文達哥打電話說將大爺送到朝陽了,文達哥責怪我沒事先通知他。

大爺說:葉柏壽一行不虛此行啊!

優美的散文文章 篇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每個人都擁有一雙最美的眼睛,瞳孔裏的眼眸亦都是最爲澄淨無暇的。只要你善於用一雙美的眼睛去探索,去尋覓,定能夠找尋到最爲美麗的風景。只要心美,一切皆美。情深,則萬象皆深。

日月星辰,一花一草,這世間的一切萬物,皆是美景。芸芸衆生,萬物亦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價值,他們的生命,無比珍貴,他們的心靈,更爲純淨無暇。我總是深信着,即便無法聽懂他們的語言,我也能夠與他們成爲知交,即便彼此相對無言亦是心靈有犀。而我寫作的靈感,亦是源於生活的一點一滴,隨手拈來皆是文章,正因爲與山水草木,能夠心意相通,才能將心中的情感付諸於文字中,與塵世中的你們相看相望。

我相信,每個人都曾做過那個最爲天真爛漫的孩童,都曾有過最爲美好的童年記憶,亦是曾經做了世上最爲柔情的人,或是爲了一朵盛開的花駐足欣賞,或是爲了一滴雨感動,或是爲了一朵柔雲而浮想聯翩。其實,無論你是天真稚嫩的孩童,還是正值青澀懵懂的青春年少,還是到了成熟沉穩的中年,還是到了耄耋之年,我們的內心,始終都會有那麼一片蔚藍無垠的天空,都會有那麼一處最爲純淨、最爲溫柔的角落。無論我們被世俗的煙火薰染多久,被渾濁的世態浸泡多久,心靈深處,始終都會有一處最爲潔淨的角落 ,永遠如初時美好。

都說安靜孤單的孩子,更能夠與大自然成爲朋友。自小時候開始,我就是那個性格孤僻、不合羣的孩子,我最喜歡的,便是一個人,靜靜地讀書寫字,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一個人默默地低頭思考,或是一個人安靜地坐在大樹下看書,或是一個人寫下有關於自己心情的文字,或是一個人,靜靜地仰望着寥落的蒼穹,任憑心裏的思緒萬千,浮想翩翩,就這樣,讓那片最爲的天空,成爲心靈身處最爲純淨的角落。也許你會覺得,我是孤單的孩子,其實不然,我的內心,始終都是最爲充盈而快樂的。

直至現在,我仍是最愛每天抽空,默默地思考,望着天空發呆,你會發覺,天穹中的每一朵流雲,都會和清風嬉鬧玩耍;你會發覺,無論是明月高掛、繁星閃爍的星空,還是月明星稀的夜晚,都會有那麼一顆孤獨的星子,一個人,掛在遙遠的天邊,獨自綻放着光芒,靜靜地俯瞰着這冷暖交織的人間。

每當那顆孤星出現的時候,我總是在想,爲什麼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吟詩造賦,都是賦於明月,卻不曾有人注意過那星星的存在。都說明月是最爲皎潔溫柔的,亦是最爲孤獨的。但有誰可曾停下過腳步,在漆黑的夜晚,在沒有明月高照,亦沒有繁星滿天的夜空裏,爲了那一顆孤星,駐足欣賞,亦不曾有誰爲了它有過片刻的停留。

那顆孤星,掛在遙遠的天邊,獨自釋放着微弱的光芒,離羣索居,不知道它爲何總是一個人,一個人孤獨地掛在天上,不知道每當它俯瞰着這煙火繚繞的人間,內心是何等滋味。有人曾經告訴我,夜空裏那顆最爲孤獨的星子,亦是最爲明亮的星子,它是你已經逝去的某位故人,每逢佳節之時,它便會化作那顆星星,在夜晚,釋放着光芒,閃爍着雙眼,只爲了能夠給予它的家人,一份最真摯的問候與祝福。它不斷地閃爍着光芒,可是在告訴它的親人,它很掛念他們,還是在告訴着他們,要好好照顧自己,因爲我會一直陪着你們,一直住在你們心中。

若真是如此,那麼無論自己身處何方,無論自己遭遇多少磨難坎坷,那顆星星,都會一直給予我溫暖,給予我希望,成爲我心靈的港灣。那麼即便是前途渺茫,即便是在漆黑的夜裏,即便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它也會一直,一直伴隨着我,爲我照亮,未來的道路;爲我指引,前行的方向。

亦有人告訴我,那顆孤星,是無數夜裏的旅人,頻頻回首,頻頻駐足欣賞的,那一段生命中最爲純淨美好的愛戀,是藏在心靈深處的戀人,是那段初戀未遂的戀情。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纔可以卸下一切的包袱,拋去一切的僞裝掩飾,來面對自己的脆弱敏感的心靈。也許正是因爲沒有結果,因爲有所遺憾,才耐人尋味,才念念不忘。

時隔經年,也許我們都會將一切淡忘,但最初的那種感覺,那種朦朧的依戀,最初的怦然心動,以及最爲爽朗的笑容,卻永遠都不會忘。也許當自己感情受挫的時候,每每仰望星空的時候,你會突然覺得,原來,那個人,一直在你心中。那顆孤星的光芒,雖然很微弱,卻也是最爲明亮的。因爲你深愛的那個人,就像那顆孤星,一直,一直都住在你的心中,給予你,感動;給予你,溫暖。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在我看來,夜空裏的那顆孤星,是心靈的一束光,當你仿徨無助,不知方向時,它會告訴你,未來的道路該如何走。當你人生受挫時,它會不斷地閃爍着光芒,它會告訴你,學會坦然地面對一切苦與樂,學會面對一切苦難,即便你被傷得遍體鱗傷,也仍舊要心懷希望,因爲一切苦難嚐盡之後終會苦盡甘來,你要相信,最好的,總會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出現。正如張愛玲所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走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練出鋼筋鐵骨,又怎能長大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會一直心懷感恩,因爲我喜歡這光陰裏的一切人和事,滾滾紅塵,物講物緣,緣來緣去,皆是早已安排好的。對於光陰裏的種種,要忍讓、自持、堅強、慈悲,要懂得微笑着面對一切。這樣纔會與時間作戰時反敗爲勝,這樣那些屬於你的幸福、飽滿、氣息會不請自來,姍姍翩然。那屬於我的,即便是悲欣交集的光陰,我亦會好好珍惜。因爲那屬於我的,都是將是好光陰,無論是三月裏的春風細雨,還是六月裏的蓮池清荷,還是秋季裏的蕭瑟寒風,還是冬季裏的傲骨寒梅,一切,都是最美麗的風景,這一切,都將成爲我生命中最爲寶貴,最美好的回憶。

孤獨且喜歡懷舊的人,總會用心地記住他生命中出現過的每一個人,總會用心地記住沿途的每一道風景,就像是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你,在每個星光隕落的晚上,一遍一遍地數落着我的寂寞。但我知道,你的笑容,你的一切,或許終有一日,我都將遺忘得一乾二淨。但你所給予我的,那段最爲純真美好的回憶,我永遠都不會忘。

就像是那夜空裏的那顆最明亮的星星,亦是最孤獨的星子,獨自掛在天邊,又默默地釋放着自己的光芒,不爲與繁星爭讓誰的光芒更爲璀璨,只爲了能夠用自己的一點微弱光 芒,來點綴這片美麗的星空。如若可以,我也願,成爲你心中的那顆孤星,那顆最爲明亮的星星,爲你照亮,夜裏前進的道路;我也願,將這旅途上的一切酸甜苦辣,都化作前進路上的力量源泉,鞭策着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每個人都擁有一雙最美的眼睛,瞳孔裏的眼眸亦都是最爲澄淨無暇的。只要你善於用一雙美的眼睛去探索,去尋覓,定能夠找尋到最爲美麗的風景。只要心美,一切皆美。情深,則萬象皆深。

優美的散文文章 篇三

曾經見過這樣一段精彩的話:“一個人在路上走着,是散文;一個人在路上走着,掉進了溝裏,是小說;一個人在路上走着,忽然飛上了天,是詩歌。”這段話非常形象地指出了不同文體的特點。小說靠情節,詩歌在於想象,而散文貴在平實而富有情感。或者說情感自然真摯地抒發,是散文的靈魂所在。

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說道:“聖賢書辭,總稱文章,非採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文采所以飾言,而辯麗本於情性。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他認爲,文章的情感是第一位的,是文章的根本,語言是爲表情達意服務的。一篇沒有真摯情感的文章,就沒有了靈魂。沒有靈魂的文字是沒有價值可言,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我們常常困惑於散文的寫作水平無法提高,就下功夫在語言上進行雕琢,在文章的形式上進行結構,或者追求文章內容的新奇刺激。其實,當我們嘗試散文的寫作時,當我們的文字足以恰當地表情達意,我們的語言就足以勝任散文的創作了;當我們用純熟的語言把想要表達的東西條理清晰地呈現出來,說明我們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語言組織能力,具備了寫好一篇散文的基礎。如果寫出來的文章還不能令人滿意,可能就不單單是技巧問題,說明文章並沒有把作者的真情實感表現出來,或者是文章缺少最真摯的情感,而沒有真情實感的文字就如同沒有了靈魂。沒有靈魂的文字又如何打動讀者呢?我們不妨這樣想一想,當我們動筆寫一篇散文的時候,我們是否傾注了最真摯的情感?如果我們的文字連我們自己都打動不了,我們又如何希望我們的文字打動讀者呢?自己沒有傾注真摯的情感,就自然無法獲得讚許,這樣的文字又如何提升品質,成爲文字中的精華之作呢?

散文是需要技巧的,但所有的技巧都是爲抒發情感服務的。如果我們不能明瞭這一層,我們就會陷入散文寫作的誤區。讀過很多這樣的文字,有非常高的表達技巧,語言的運用可以說已經出神入化,爐火純青了。可文章就是無法打動讀者,讓人感覺像是一片浮萍,飄在水面,看起來很美,卻缺少內涵,不夠厚重,感情蒼白,沒有靈魂。

曾經喜歡一個人的文字,他的語言很美,文章的內容也很感人。隨着對作者瞭解的多了,發現他的作品大多存在虛假的編造,用虛構的人物和編造的情節來欺騙讀者,違背了散文的創作原則。散文不能真摯地抒發情感,儘管文字的技巧很高,終究還是沒有生命力的。散文不是小說,應該時刻記得有一個真我在。

一個人沒有了靈魂,就是行屍走肉;一篇文章沒有靈魂,無異於一堆毫無生氣亂碼。

用手中的筆,寫自己獨特的感受,抒發內心最爲真摯的情感,這纔是我們所提倡的。我們可以寄情山水,我們可以託物抒懷,我們可以發思古之幽情,我們可以關注社會、關注人生。無論我們寫什麼,那種感受都是自我而獨特的,那種情感的抒發都是自然而真摯的,這樣的文字就自然會有新意,有真情,有靈魂。

我們不妨去讀一讀那些讓我們過目難忘,刻骨銘心的文字,讓我們明白文章的靈魂源於情感的真摯,文章的生命得益於文章的靈魂。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是這樣抒發內心的悲憤的:“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爲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身直爲閨合之臣,寧得自引深藏於巖穴邪?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通其狂惑。”滿懷的悲憤娓娓道出,讀來不禁感慨系之矣。

韓愈在《祭十二郎文》是這樣抒發失去親人的痛惜之情的:“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爲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汝之子始十歲,吾之子始五歲。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嗚呼哀哉!嗚呼哀哉!”這樣的文字讀來,誰又不爲之動容呢?又有誰不被文字中那真摯的情感所感動?又有誰懷疑作者情感的真實自然呢?《古文觀止》評論說:“情之至者,自然流爲至文。讀此等文,須想其一面哭,一面寫,字字是血,字字是淚。未嘗有意爲文,而文無不工。”明代茅坤譽爲“祭文中千年絕調”。古人所言想來當不謬也。

還有我們所熟知的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朱自清的《背影》等等,哪一篇不是情真意切,讀來潸然淚下呢?所以南宋謝枋得在其《文章軌範》中引用安子順的話說:“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真摯的情感是一篇文字的靈魂,只有有了這樣的靈魂,你的散文有可能達到最高境界。

只滿足於熟練掌握了散文寫作的技巧是不夠的,只有我們在寫一篇文字的時候傾注了我們真摯的情感,我們才能創作出高品位的作品。動手寫文章之前是否問一問自己,所抒發的情感是否發自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的情感是否真摯?否則,我們不要去寫。因爲每一篇文字要想打動讀者,首先要感動作者,自己要感動,就必須是發自內心的,最真摯的情感,否則是難以做到的。蘊含了真摯情感的文章就有了靈魂,有靈魂的文字是會獲得讀者的認可和喜愛的。

不要用華麗的辭藻來掩蓋情感的蒼白,不要靠結構的技巧來替代情感的傾注,不要讓我們的散文失去應該有的靈魂。否則,我們將無法提高我們的散文創作水平;否則,我們那些技巧純熟的散文將流爲無病呻吟之作。

有優美的文筆,更要有真摯的情感,這樣的散文才是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