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科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教科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啓蒙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爲宗旨。

二、學生情況的分析:

本期本人擔任六年級C209和C210兩班的科學教學工作。總的來說,兩個班的學生都很喜歡上科學課,上課發言積極,特別喜歡實驗操作、製作比賽和室外實踐活動。兩個班比較,C210班的學生在準備材料、完成作業方面更認真,而C209班的學生思維敏捷,課堂紀律雖欠佳但常有驚人之語。

三、本冊教材分析:

1、教學的總目標

A、科學探究

●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能運用歸納、演繹等方法進行推斷和判斷,能將推斷判斷的思維過程轉化成語言並能敘述。能夠及時修訂、完善自己的假設和計劃,比較熟練地掌握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並能用於實踐,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實驗、設計並製作簡單的科學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於創新,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的,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C、科學知識

●初步瞭解生物與環境、營養與健康、地表變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現形式與轉化的有關知識。

2、教材內容概述和學習方法

本冊教材以“生存和環境”爲主題,以訓練學生推斷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爲重點,編排了“生物與環境”、“營養與健康”、“地表變化的奧祕”、“能量”、“月球”5個主題單元和1個綜合單元,一共有22課、61個活動。其中,“生命世界”有2個單元、7課書;“物質世界”有1個單元、5課書;“地球與宇宙”有2個單元、8課書。每個單元的主要內容是:

(1)“生物與環境”—— 此單元包括“一棵頑強的小樹”、“從‘南橘北枳’說起”、“走進池塘”、“假如大樹都倒下”4課書,主要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生物的生存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實驗、觀察、調查、閱讀科技史等。

(2)“營養與健康”——此單元包括“食物中的營養”、“消化與吸收”、“飲食與健康”3課書,圍繞人的生存逐層遞進地展開研究,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問題驅動、實驗、調查、測量等。

(3)“地表變化的奧祕”——此單元包括“地表在變化”、“地震”、“火山”、“岩石也變化”、“走近礦產”以及“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6課書,重點介紹了引起地表變化的各種內、外力因素,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教材提供的事實或數據進行判斷和推斷。如:推測喜馬拉雅山曾經發生的`變化,推想噴發過後的火山山體外形,推測煤的形成等。

(4)“能量”—— 此單元按照“總—分—總”的結構編排了“能量家族”、“熱能變、變、變”、“電錶轉呀轉”、“太陽能的利用”、“打開能源寶箱”5課書,通過觀察、實驗、閱讀科技史、調查、製作、設計等方法,指導學生認識能量的各種不同表現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轉化。

(5)“月球”——此單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祕密”和“月有陰晴圓缺”2課書,旨在通過觀察、猜想、閱讀科技史、模擬實驗等活動,引領學生探究月球的奧祕,瞭解關於月球的更多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推斷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

(6)“我們怎樣做判斷”——此單元是先通過案例及本期回憶的方式幫助學生總結出進行推斷判斷的方法,然後引領學生將總結的方法理論進行又一次的運用。

四、基本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開展科技興趣小組,開展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本冊教學所需活動器材及課時安排

單元 —— 課時安排 —— 課題 —— 活動器材準備

(一)、生物與環境——(共7~8課時)

1、一棵“頑強”的小樹:菜豆種子(或者更多不同種類的種子)若干、紙巾、不乾膠、玻璃杯、大小質地一樣的紙盒2個、培養皿、一盆植物苗等。

2、從“南橘北枳”說起:與本課學習內容相對應的生物圖片

3、走進池塘:池塘羣落掛圖、製作生態瓶的材料

4、假如大樹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塵暴等掛圖、繩子、溫度計、表面沒有任何覆蓋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蓋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蓋的木板、水盆、灑水壺等。

(二)、營養與健康——(共6~7課時)

1、食物中的營養:酒精燈、鑷子、碘酒、紙、饅頭、米飯、肉、煮熟的雞蛋清、生(熟)土豆塊、生(熟)胡蘿蔔、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與吸收:可以食用的饅頭、米飯等澱粉含量多的食品,約90釐米長的線繩一根。

3、飲食與健康:身高體重計、有安全隱患的食物調查表。

(三)、地表變化的奧祕 ——(共8~9課時)

1、地表在變化:因自然原因導致地表變化的圖片或音像資料、反映地表形態發生變化的文字資料。

2、地震: 地震發生時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筷子、白紙、侯風地動儀掛圖、震前預兆的掛圖或錄像資料。

3、火山: 火山噴發的圖片或視頻資料、土豆泥、番茄醬、石棉網、酒精燈、三腳架等。

4、岩石也變化:酒精燈、石頭(最好選用風化程度比較大的頁岩)、鐵絲、布條、燒杯、冷水、稀鹽酸、滴管、石灰岩、與本課相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5、走進礦產:礦物及其提煉物標本、當地礦石標本、無釉瓷片、刻刀、銅鑰匙、鐵釘、磁鐵、放大鏡等,介紹煤的形成及開採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6、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課前佈置學生,因人類活動造成地表改變、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課時)

1、能量家族:上發條的小鬧鐘、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現形式的物體圖片、廚房工作的場景圖、瓦特改進蒸汽機的科技史資料、介紹生活的中各種不同能量表現形式的物品的資料等。

2、熱能變、變、變:關於探究熱能奧祕的歷史資料、紙風車在燃燒的蠟燭上方轉動的演示實驗裝置、橡皮筋、一端閉合另一端帶有膠塞的鋼管、繩子、水等。

3、電錶轉呀轉:法拉第發電機模型圖、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全景圖、幾種不同規格的電能表(實物或圖片)、家庭用電情況的調查記錄表等。

4、太陽能的利用: 關於介紹太陽能的針對性比較強的資料、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

5、打開能源寶箱: 日常的能源使用調查表

(五)、月球——(共2~3課時)

1、探索月球的祕密:有關“阿波羅”登月的圖像資料、大塑料盆、細沙、小石子等。

2、月有陰晴圓缺: 月相變化的圖像資料、籃球、明暗球(將1個較大的球一面塗成黑色,一面塗成白色)、粉筆、記錄紙、筆等。

(六)、我們怎樣做判斷——(共2課時)

1、我們怎樣做判斷: 關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資料、研究昆蟲時的過程性資料、記錄表。

2、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不同年齡的樹幹的橫切面圖、能夠凸現環境影響樹木生長的完整年輪圖、記錄紙等。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篇二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學主要以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作爲教材的主線,根據探究過程依次分爲“觀察與提問”、“猜想與假設”、“計劃與組織”、“事實與證據”、“分析與結論”、“表達與交流”等六組,稱爲“探究過程能力”,在強調培養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探究活動的選擇上,注意活動的趣味性,促使學生動手動腦、親身實踐;強調科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開設“問題銀行”,使學生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的科學品質;配有“小科學家記錄本”,培養學生尊重證據的科學態度;在表現形式上,充分考慮國小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規律,利用遊戲、卡通、故事、童話、謎語、詩歌、連環畫、科幻作品等國小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熱情。特別是重視滲透環境教育的思想,使學生從小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六年級上冊包括五個單元的學習內容。第一單元:植物角里的科學;第二單元:讓生活充滿陽光;第三單元:大家動手做樂器;第四單元:登上健康快車;第五單元:我們所經歷的科學探究過程。

二、教學目標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爲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我所任教的六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習慣較差,第一節課便主動坦言從來都不喜歡科學。他們普遍習慣於死學硬記,習慣於被老師牽着走,很少主動去觀察身邊的一節並去產生疑問並思考或實驗從而獲取知識更不用說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了。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爲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 植物角里的科學

植物角里的科科學問題 1課時

在實驗中探祕 1課時

研究仍在繼續 1課時

第二單元 讓生活充滿陽光

讓生活充滿陽光 1課時

探尋光的路線 1課時

把光請進來 1課時

我的“陽光小屋 1課時

第三單元 大家動手做樂器

奇思妙想————設計篇 2課時

心靈手巧————製作篇 2課時

精彩紛呈————展示篇 2課時

第四單元 登上健康快車

我給健康下“定義” 1課時

登上健康快車 1課時

健康大本營 1課時

第五單元 我們所經歷的科學探究過程

案例分析:對蚯蚓的探究 1課時

難忘的科學探究過程 1課時

總複習1課時

考查 1課時

教科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篇三

利用生活中的數學體現,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

數學貫穿與日常生活,家長可在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接觸中觀察孩子的喜好,融入數學思維引導孩子主動學習。並有意識地進行思考、猜想、討論與動手動腦等,利用孩子感興趣喜歡的元素作爲數學思維的承擔載體,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使孩子感受到相互學的重要和有趣,使他們對數學學習更加主動積極。

抓住數學敏感期,循序漸進,發展數學思維

研究證明,兒童在4歲前後會出現一個“數學敏感期”。他們會對數字概念,比如數、數字、數量關係、排列順序、數運算、形體特徵等突然發生極大興趣,對它們的種種變化有着強烈的求知慾,這標誌着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了。錯過了這個“數學敏感期”,有的人一生都害怕數學,一提數學就頭疼。

而在面對“數學”這種純抽象概念的知識時,讓孩子覺得容易的學習方法,也只有以具體、簡單的實物爲起始。由感官的訓練,從“量”的實際體驗,到“數”的抽象認識。自少到多,進入加、減、乘、除的計算,逐漸培養孩子的數學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邏輯概念。讓孩子在親自動手中,先由對實物的多與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聯想具體與抽象間的關係。

討論合作,共同發散數學思維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馬行空的思維能力,在學校學習中,就可以藉助這種思維的差異性,讓孩子參與到團隊合作中來,共同堆一座積木或進行摺紙遊戲,共同探討知識交流合作,利用空間思維與多彩豐富的具象結合,在互助交流中動手動腦、發散思維的同時建構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參與到團隊合作中來,有助於語言能力的增強,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和思維繫統。

孩子在小時候以形象思維爲主,喜歡把一切抽象問題都形象化,但這不利於抽象思維的培養,那麼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就很重要,具體到數學思維,就是要培養孩子及時總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按步思維,有意識的逐步培養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加強訓練。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篇四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一學期我擔任六年級的科學課。從上幾學期的學習情況來看,這一屆學生比較活潑,生性好動,好奇心強。學生對科學活動十分地感興趣,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的地方,研究氣氛濃厚。但由於一部分學生對科學課的研究方式不適應,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觀察、探究、描述、總結、不會實際應用或聯繫實際。通過三學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學習有了很大的變化:課堂學習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強了,對於“科學”也很有自己的見解。不是說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嗎?所以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機會,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因爲興趣是的老師。有待改進的是學生課堂學習的規範性和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另外科學探究小組的探究態度和習慣要進行重點培養。

二、教材情況分析:

這一屆學生比較活潑,生性好動,好奇心強。六年級下學期,將是國小生國小科學課學習的最後一個學期。通過前面三年來的學習,他們已經經歷了許多典型的觀察、研究、認識周圍事物和周圍環境的科學探究活動。在接下來的這個學期裏,我們期望學生們向什麼方向發展呢?進一步打開他們觀察、研究、認識事物的窗口,引導他們開展相對獨立的科學探究活動,就是六年級下冊教材的基本設計思路。在這一冊《科學》教材裏,學生將學習風格各異的建築、奇妙的人體、有序的生態系統、宇宙與航天技術、像科學家一樣工作五個單元。

三、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四、各單元主要目標、要求

1、風格各異的建築,認識常見的建築及其結構,建築物的審美。

2、奇妙的人體,認識人體的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環等系統的構成及其功能,認識生理髮育的過程,向學生進行青春期生理、心理衛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學生們打開的第三個窗口。他們在以前的科學課上接觸的主要是有關地球物質、構造及運動的知識。這一單元將引導他們去參加有關太陽、月亮、星體的觀察、研究活動。他們會觀察月相的變化,做月球上環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擬實驗,根據教材提供的數據建一個太陽系的模型,利用自己製作的活動觀星圖,在夜晚觀星……他們還將瞭解宇宙的其他知識和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這些活動將使他們不僅知道不斷膨脹的宇宙是一個充滿活力極具魅力的世界,還會知道探索宇宙是人類前赴後繼的艱鉅事業,期待他們去參與和努力。

4、像科學家一樣工作,本單元主要向學生介紹科學家的故事,教育他們向科學家那樣工作。

五、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學生對科學活動十分地感興趣。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這一屆學生比較活潑,生性好動,好奇心強。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六、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第一週~第四周)

第二單元(第五週~第七週)

第三單元(第九周~第十週)

第四單元(第十週~第十三週)

第五單元(第十四周~第十五週)

第十六週複習、期末評價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篇五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啓蒙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爲宗旨。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本人擔任六年級c209和c210兩班的科學教學工作。總的來說,兩個班的學生都很喜歡上科學課,上課發言積極,特別喜歡實驗操作、製作比賽和室外實踐活動。兩個班比較,c210班的學生在準備材料、完成作業方面更認真,而c209班的學生思維敏捷,課堂紀律雖欠佳但常有驚人之語。

三、本冊教材分析:

1、教學的總目標

a、科學探究

●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能運用歸納、演繹等方法進行推理和判斷,能將推理判斷的思維過程轉化成語言並能有條理地敘述。能夠及時修訂、完善自己的假設和計劃,比較熟練地掌握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並能用於實踐,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實驗、設計並製作簡單的科學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於創新,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c、科學知識

●初步瞭解生物與環境、營養與健康、地表變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現形式與轉化的有關知識。

2、教材內容概述和學習方法

本冊教材以“生存和環境”爲主題,以訓練學生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爲重點,編排了“生物與環境”、“營養與健康”、“地表變化的奧祕”、“能量”、“月球”5個主題單元和1個綜合單元,一共有22課、61個活動。其中,“生命世界”有2個單元、7課書;“物質世界”有1個單元、5課書;“地球與宇宙”有2個單元、8課書。每個單元的主要內容是:

“生物與環境”—— 此單元包括“一棵頑強的小樹”、“從‘南橘北枳’說起”、“走進池塘”、“假如大樹都倒下”4課書,主要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生物的生存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實驗、觀察、調查、閱讀科技史等。

“營養與健康”——此單元包括“食物中的營養”、“消化與吸收”、“飲食與健康”3課書,圍繞人的生存逐層遞進地展開研究,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問題驅動、實驗、調查、測量等。

“地表變化的奧祕”——此單元包括“地表在變化”、“地震”、“火山”、“岩石也變化”、“走近礦產”以及“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6課書,重點介紹了引起地表變化的各種內、外力因素,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結合教材提供的事實或數據進行判斷和推理。如:推測喜馬拉雅山曾經發生的變化,推想噴發過後的火山山體外形,推測煤的形成等。

“能量”—— 此單元按照“總—分—總”的結構編排了“能量家族”、“熱能變、變、變”、“電錶轉呀轉”、“太陽能的利用”、“打開能源寶庫”5課書,通過觀察、實驗、閱讀科技史、調查、製作、設計等方法,指導學生認識能量的各種不同表現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轉化。

“月球”——此單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祕密”和“月有陰晴圓缺”2課書,旨在通過觀察、猜想、閱讀科技史、模擬實驗等活動,引領學生探究月球的奧祕,瞭解關於月球的更多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怎樣做判斷”——此單元是先通過案例及本期回憶整理的方式幫助學生總結出進行推理判斷的方法,然後引領學生將總結的方法理論進行又一次的運用。

四、基本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開展科技興趣小組,開展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本冊教學所需活動器材及課時安排

單元 —— 課時安排 —— 課題 —— 活動器材準備

(一)、生物與環境——(共7~8課時)

1、一棵“頑強”的小樹:菜豆種子(或者更多不同種類的種子)若干、紙巾、不乾膠、玻璃杯、大小質地一樣的紙盒2個、培養皿、一盆植物苗等。

2、從“南橘北枳”說起:與本課學習內容相對應的生物圖片

3、走進池塘:池塘羣落掛圖、製作生態瓶的材料

4、假如大樹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塵暴等掛圖、繩子、溫度計、表面沒有任何覆蓋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蓋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蓋的木板、水盆、灑水壺等。

(二)、營養與健康——(共6~7課時)

1、食物中的營養:酒精燈、鑷子、碘酒、紙、饅頭、米飯、肉、煮熟的雞蛋清、生(熟)土豆塊、生(熟)胡蘿蔔、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與吸收:可以食用的饅頭、米飯等澱粉含量多的食品,約90釐米長的線繩一根。

3、飲食與健康:身高體重計、有安全隱患的食物調查表。

(三)、地表變化的奧祕 ——(共8~9課時)

1、地表在變化:因自然原因導致地表變化的圖片或音像資料、反映地表形態發生變化的文字資料。

2、地震: 地震發生時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筷子、白紙、侯風地動儀掛圖、震前預兆的掛圖或錄像資料。

3、火山: 火山噴發的圖片或視頻資料、土豆泥、番茄醬、石棉網、酒精燈、三腳架等。

4、岩石也變化:酒精燈、石頭(最好選用風化程度比較大的頁岩)、鐵絲、布條、燒杯、冷水、稀鹽酸、滴管、石灰岩、與本課相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5、走進礦產:礦物及其提煉物標本、當地礦石標本、無釉瓷片、刻刀、銅鑰匙、鐵釘、磁鐵、放大鏡等,介紹煤的形成及開採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6、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課前佈置學生蒐集因人類活動造成地表改變、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課時)

1、能量家族:上發條的小鬧鐘、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現形式的物體圖片、廚房工作的場景圖、瓦特改進蒸汽機的科技史資料、介紹生活中各種不同能量表現形式的物品的資料等。

2、熱能變、變、變:關於探究熱能奧祕的歷史資料、紙風車在燃燒的蠟燭上方轉動的演示實驗裝置、橡皮筋、一端閉合另一端帶有膠塞的鋼管、繩子、水等。

3、電錶轉呀轉:法拉第發電機模型圖、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全景圖、幾種不同規格的電能表(實物或圖片)、家庭用電情況調查記錄表等。

4、太陽能的利用: 關於介紹太陽能的針對性比較強的資料、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

5、打開能源寶庫: 日常能源使用調查表

(五)、月球——(共2~3課時)

1、探索月球的祕密:有關“阿波羅”登月的圖像資料、大塑料盆、細沙、小石子等。

2、月有陰晴圓缺: 月相變化的圖像資料、籃球、明暗球(將1個較大的球一面塗成黑色,一面塗成白色)、粉筆、記錄紙、筆等。

(六)、我們怎樣做判斷——(共2課時)

1、我們怎樣做判斷: 關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資料、研究昆蟲時的過程性資料、整理記錄表。

2、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不同年齡的樹幹的橫切面圖、能夠凸現環境影響樹木生長的完整年輪圖、記錄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