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龍擡頭有哪些禁忌注意事項【多篇】

龍擡頭有哪些禁忌注意事項【多篇】

二月二節日由來 篇一

中國民間認爲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_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

在北方,廣泛流傳着“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着燈籠到河邊挑水、放生、放祈福燈。到道觀或在家裏神堂前供燈、上香、誦經持咒,一天佈施行善。

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麪條、炸油糕、爆玉米花,糖炒豆,比作爲“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_,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很多地方起牀前,先在神堂前念“二月二龍擡頭,感恩神龍賜福,感恩道佑衆生”等。

據史料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龍擡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據說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農曆二月八年級,其實更是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我國的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擡頭日,亦稱春龍節。而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據歷史記載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龍頭節名稱的來源 篇二

傳說龍頭節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八年級“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每年二月八年級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二月二,龍頭節,相傳在宋朝時爲“花朝節”,把這一天指定爲百花生日。到元朝時稱爲“踏青節”,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遊。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時,沿途採摘些蓬葉(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自家在門前拜祭。這個習俗是比喻“迎富”之意。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爲“龍擡頭”的日子,因爲農曆二月八年級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爲“驚蟄”。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我們祖先想象加工出來的。二月八年級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着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擡頭”的說法。

在北京民間,二月二有很多習俗,俗話說“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着蠟燭,照着房樑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這一天民間飲食還多以龍爲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一天婦女忌動針線,爲的是免傷龍的眼睛,就連小孩剃頭也叫“剃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