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1年內蒙古導遊詞600字

2021年內蒙古導遊詞600字

2021年內蒙古導遊詞範文1

各位團友:大家早晨好。昨天我們遊覽了吉蘭泰鹽池工業旅遊區,今天我們旅遊活動的內容是參觀、欣賞曼德拉山岩畫。曼德拉山岩畫位於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蘇木克德呼都格嘎查境內。山巒四周爲草原牧場,遠遠望去頗有威嚴壯觀之勢,尤其是山中溝邊的黑色岩石羣,起伏蜿蜒,上邊刻有很多世間罕見的巖畫,與山下的茫茫草原組成了一幅奇偉瑰麗的自然畫卷。曼德拉山岩畫極爲密集,分佈在東西3公里、南北5公里的山地上。據不完全統計,現已發現巖畫6千餘幅,這樣數量衆多的巖畫在其它地區極爲少見。據巖畫的色澤和水溫水位資料推測,大約在幾千年前,曼德拉山四周湖水環繞,是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這裏,先後曾有匈奴、鮮卑、党項、蒙古等許多遊牧、狩獵民族在山周水草間繁衍生息,留下了可尋的蹤跡。這滿山岩石面上留下的精湛生動的藝術圖案,反映的就是這些民族部落的歷史。就曼德拉山岩畫的內容而言,佔首位的有各類動物圖案。如北山羊、盤羊、青羊、石羊、綿羊、黃羊、羚羊、馬、驢、騾、駝、牛、鹿、水牛、狗、狼、虎、豹、兔、狐狸、蛇、龜和飛禽等;此外還有龐大場面的狩獵、圍獵、放牧、舞蹈、建築、弓箭搏鬥、排列整隊、車輛車輪、太陽、月亮、星辰和草木等畫面。從巖畫的風格特點、體裁、色澤和文字符號等方面判斷,它反映的是從遠古直到明清時期我國北方草原、荒漠地區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概貌。巖畫的造型技法各不相同,有鑿刻、磨刻和線刻,古樸粗獷,像兒童筆下的形象,頗得天真自然之美。可以說,它達到了莊嚴中見活躍,方正中見變化的藝術效果。大家都是考古和藝術愛好者,這次曼德拉山岩畫觀賞之旅,定能使您大飽眼福、收穫多多。

2021年內蒙古導遊詞範文2

遊客朋友們,歡迎大家來額濟納旗旅行遊覽。我們今天的旅遊目的地是黑城遺址。我是阿拉善____旅行社的導遊賽娜。賽娜,蒙古語意爲優秀的,我願意給大家當一名優秀的導遊員。黑城(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古城)遺址,位於額濟納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達來呼布鎮東南約25公里的荒漠中,是“絲綢之路”上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殘廢古城,蒙古語稱“哈拉浩特”(意爲“黑城”)。西夏時,在此設“黑山威福軍司”及“威福軍城”,爲軍事重鎮。西夏時代的城垣,每面長約240米,現尚存南牆及南城門遺蹟,暴露地表高約2米。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在此設置亦集乃路總管府。亦集乃爲蒙古語,是党項語“額濟納”(意爲黑水)的音譯漢寫,改築和擴展了城垣,成爲南北長384米、東西寬435米的中等城郭,並在東城牆外興建了東關廂地帶的街區。城牆東、西兩面各設1門,牆高10米許,城牆西北隅建有覆鉢式佛塔5座,最大的一座高達13米,遠在數十里之遙就可望見。當初,西夏爲增強對遼、金、蒙古的防禦能力,築城時巧妙地藉助自然地形優勢,將城址選定在高凸、開闊的戈壁礫石之上,具有居高臨下,一覽無遺的氣勢;並有黑河環繞,形成天然屏障,達到了易守難攻的效果。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曾記述了這座城市的繁榮景象。1226年,元軍第四次南下,攻破黑城,使之遭到嚴重破壞。1387年,北元亦集乃路總管府城(即黑城)又被明軍攻佔,遭到徹底破壞。黑城真正遭受滅頂之災,始於20世紀初期。1908年,科茲洛夫率領俄國探險隊曾先後幾次在黑城大肆盜掘。所獲文物竟徵用了近百峯駱駝才得以運走。消息一經傳出,震動了世界史學界。此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等相繼到黑城進行挖掘,並掠走了許多價值連城的文物。他們將無法帶走的藝術精湛的建築物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被外國列強盜掘的珍貴文物,大部分流失海外。城內先後出土過大批宋夏遼金時期刻印、佛道經典,西夏文、藏文、波斯文、回鶻文、漢文等文書和其他文物。其中《番漢合時掌中珠》爲夏漢語雙解詞典,極其珍貴。現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來塔什國家博物館的黑城出土藝術珍品中,一批表現阿彌陀淨土、水月觀音等題材的絹本、麻布繪畫作品,可與敦煌同期壁畫作品相媲美。此外,在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的聖彼得堡分所、英國的倫敦、印度的新德里、日本的東京、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法國的巴黎等地還藏有不少黑城出土的珍貴文物。解放後,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多次在黑城遺址進行了科學調查和合理髮掘,發現了大量的珍貴文物。特別是獲得了我國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和最早的元代紙幣。新出土的天文曆法文書,更進一步證實和豐富了《元史·歷志》中的有關內容。2001年,黑城遺址被列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入居延遺址保護區。這裏現已成爲國內外知名的歷史遺蹟旅遊區,在中華民族文化史冊上閃爍着奇異奪目的光輝,吸引着世界上無數考古旅遊愛好者前來觀光遊覽,探尋黑城昔日的文明。朋友們,黑城遊覽到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的講解和整體導遊服務以及景區的管理與開發利用提出寶貴的意見;歡迎大家常來阿拉善做客。謝謝,再見。

2021年內蒙古導遊詞範文3

各位遊客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晨好!歡迎大家來到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居延文化遺址考古旅遊區。居延文化遺址爲內蒙古重要的大型古文化遺址,1982年被國務院頒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延文化遺址主要包含漢代張掖郡居延縣、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所轄城障、烽燧和塞牆等遺址。這些古建築大多始建於西漢武帝太九年級年(公元前102年),廢棄於東漢末年。遺址大部分分佈在今額濟納旗境內,北起額濟納旗蘇泊淖爾東南方,沿額濟納河兩岸,延伸至甘肅省金塔縣以南地方;邊塞遺蹟自東北斜向西南分佈,全長約250公里。居延都尉所轄烽燧塞牆,分屬於州井候官、甲渠候官和殄北候官;在居延澤(今居延海金斯諾爾)以西,殄北塞以南,甲渠塞以東,州井塞以北的大片河流沖積地帶,爲居延都尉府和居延縣所在,也是當時的主要屯田區,遺蹟分佈在今查科爾貼以北地域。肩水都尉所轄烽燧塞牆,分屬於肩水候官、橐他候官和廣地候官,遺蹟分佈在今查科爾貼及其以南地域。1930年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曾作過全面調查,並統一編號,在大灣、地灣、破城子等30處遺址中發掘和採集了漢簡約1萬枚。1972-1976年間,甘肅省居延考古隊作了複查,併發掘了甲渠候官治所(即破城子)、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關3處遺址,出土漢簡約2萬枚。加上後來又出土的漢簡,總共出土漢簡4萬餘枚。發現了障、鄔、虎落等遺蹟,同時出土有弓箭、銅鏃、鐵甲片、轉射、鐵農具和工具,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等。在整個遺址區域內,目前已發現青銅時代遺址1處,不同歷史時期的城址13處,墓葬區6處,漢代烽燧118處,西夏至元代的廟宇10餘處,以及大片的屯田區和縱橫交錯的河渠遺存等。這對研究漢代及其前後共約1500年間的文化、軍事、經濟、社會生活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居延文化遺址是中外古代文化研究者和考古旅遊愛好者的必至之處。朋友們,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們不能割斷歷史,不能置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於不顧。儘管我們不是考古專家,但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是中華漢語言文化的繼承者。讓我們加入到居延文化遺址考古旅遊的行列中去吧。

2021年內蒙古導遊詞範文4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按照阿拉善____旅行社的安排,由我帶大家到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沙漠探險旅遊地——巴丹吉林沙漠核心區去旅遊觀光。我叫巴雅爾。巴雅爾,蒙古語意爲“喜悅”。是的,今天由我給大家作沙漠之旅的導遊,定會讓大家收穫驚人的喜悅。巴丹吉林沙漠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西部和額濟納旗東部一帶。東西長約270公里,南北寬約220公里,總面積爲4.7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這裏海拔一般在1200-1600米之間。作爲沙漠世界最高峯,必魯圖沙峯海拔高度爲1617米,相對高度500米,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最高沙峯絕對高度高出70多米,號稱“金字塔沙山”。巴丹吉林沙漠以流動沙丘爲主,約佔83%。沙漠邊緣爲沙丘相連的沙丘鏈地形,起伏較低,對比高差25-50米;沙漠中心爲複合型沙山,相對高度爲200-500米,堪稱世界“沙丘之王”和沙丘相對高度之最。這裏還有被譽爲“世界鳴沙王國”的鳴沙山,發出的響聲猶如牛吼機鳴,聲傳數裏,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沙山間有窪地、鹽湖,但面積都很小,周圍綠洲上生長海韭菜、芨芨草等,爲主要牧場。奇峯、鳴沙、湖泊、神泉、寺廟爲巴丹吉林沙漠之“五絕”。兩年前,在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聯合開展的探險旅遊網絡調查活動中,由阿拉善盟旅遊部門推薦上報的巴丹吉林沙漠被首批確定爲沙漠探險旅遊地之一。這次活動,旨在引導探險旅遊活動規範化發展,以保障廣大探險遊客的安全。國內探險遊被分爲山嶽探險、沙漠探險、峽谷(洞穴)探險、漂流(潛水)探險和高原探險五大部分。全國共確定17個探險旅遊地(或項目),其中內蒙古有2處,除巴丹吉林沙漠外,另1處是庫布其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其絕對優勢高居中國沙漠探險旅遊地之首。朋友們,讓我們在這最具神奇色彩的大漠深處享受沙漠探險、瀚海觀光的樂趣吧。

2021年內蒙古導遊詞範文5

各位遊客,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中國西部祕境阿拉善盟最西端的額濟納旗。“額濟納”系西夏党項語,意爲“黑水”(即今額濟納河);蒙古語稱“亦集乃”,元代曾在此地設亦集乃路。額濟納旗旗名,源於額濟納河河名。額濟納旗面積114606平方公里,比江蘇省和浙江省都大1萬多平方公里,接近臺灣、海南、寧夏三省區面積之和,是中國旗縣(市、區)中面積最大者,但人口只有1.8萬人,又是人口最少的縣級行政區和不折不扣的“駱駝之鄉”與“胡楊勝境”。哦,忘了給大家作自我介紹了,我叫格日樂。格日樂,蒙古語意爲“光、光明、光亮”。大家就直呼其名,叫我格日樂或小格吧。今天旅行社派我帶大家去遊覽胡楊林與胡楊王景觀區,我給大家先介紹一下與此有關的知識。額濟納胡楊林區是居延綠洲的主體,沿額濟納河兩岸分佈,2003年被國家林業局覈准建立額濟納胡楊林國家森林公園,2004年又被國家環保部門批准建立“七道橋胡楊林國家自然保護區”。胡楊,又稱胡桐、異葉楊。楊柳科落葉大喬木,西北及內蒙古荒漠地區、鹽鹼地重要的造林樹種。胡楊爲稀有珍貴樹種,是內蒙古保護樹種之一,一般樹高8-15米。材質輕鬆、紋理不直,通直少節,耐溼抗腐性強,可做傢俱、民用建築、橋樑、門窗、橋樁、電杆、枕木、礦柱等用。用大徑胡楊作獨木舟,經久耐用。樹幹、枝、根均可提取胡楊鹼,供食用,或作爲製造肥皂、羅布麻脫膠、製革脫脂及其他工業原料。嫩枝樹葉是駝、羊優質飼料,也是荒漠地區燃料的主要來源。胡楊喜光,非常適應大陸性荒漠氣候,抗風沙能力強,耐寒冷,也耐酷熱和乾旱,在年降雨量60毫米、年蒸發量爲2000毫米以上的荒漠地區也能正常生長。喜光溼,耐鹽鹼,能在含鹽量0.7%以下的鹽鹼土中,與梭梭和檉柳混生。當土壤可溶鹽總量在2%之內,仍可正常生長,2%-5%時,生長將受到抑制。胡楊最高可達20多米,胸徑可達1.3米以上。一般雄樹高大,雌樹較矮小。樹皮灰褐色。小枝細,葉形多變異,深綠色。4-5月開花,7-8月果熟,蒴果出種率非常低。內蒙古近年來採用嫁接育苗取得了較大成效,即利用速生的新疆楊作接穗,利用抗逆性強的胡楊作砧木。胡楊葉秋季金黃,經霜則變紅,耐旱、耐寒暑、長壽。民間誇張地說:“胡楊胡楊三千年:活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又千年,倒了不朽還千年”。胡楊王,生長於阿拉善盟額濟納河西岸的亞布面村。是一株雄性樹,樹高23米,徑粗2.6米,樹齡400年以上。這株高大胡楊除1株主幹外,還有2株粗大分枝,1株徑粗1.3米,1株1.01米,形成了一個壯觀奪目的龐大傘形樹冠,是目前天然散生古老胡楊中的魁首,當地人都稱其爲“胡楊王”。胡楊林和胡楊王爲阿拉善盟重要的旅遊景觀。每逢“金秋胡楊節”,遊人雲集額濟納,騎駝漫遊胡楊林,阿拉善旅遊愈紅火。現在時值金秋十月,正是阿拉善金秋胡楊節隆重開幕後的第二天,是胡楊景觀最美、大家能看得最開心、玩得最盡興的時節。大家能有幸捕捉這大好機遇,真是天賜之福喲。祝大家額濟納之旅功德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