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講道德有品行的重要意義多篇

講道德有品行的重要意義多篇

“道德”的含義及其本質 篇一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爲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節人際關係的心理意識、原則規範、行爲活動的總和,包括道德意識、道德規範和道德實踐等。道德作爲一種實踐精神,是具體的歷史範疇,隨着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展而變化。進入階級社會之後,隨着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展,相繼出現了奴隸社會道德、封建社會道德和資本主義社會道德。在社會主義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是社會主義道德,在社會先進分子中還體現爲共產主義道德;同時一些社會成員的思想中還存在着封建社會道德和資產階級道德元素。一般而言,道德可分爲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內容。客觀方面,指一定的社會對其成員的要求,包括道德標準、道德規範等,它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等;主觀方面,指個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包括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爲和道德品質等。道德的主要社會職能,是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價值標準和行爲準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係和個人行爲。道德的主要價值目標是實現個人的人格完善,通過對善的價值理想的自願踐行來實現人生的意義和人格的昇華。

講道德有品行的重要意義 篇二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爲的準則與規範。古人常說,“罪莫大於無道,怨莫大於無德”。道德無論是對一個社會而言,還是對社會的個體人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對黨員提出“講道德、有品行”的道德要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講道德有品行是對中華民族崇德向善傳統的繼承發揚

百行德爲首,百業德爲先。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悠久尚德傳統的民族。中華文化文明源遠流長,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蘊含了厚德載物、德行天下的優良傳統。早在春秋時期,管仲就提出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的思想。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學說,更是包含着豐富倫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寶庫,提出了諸如“爲政以德”“吾日三省吾身”“吾養吾浩然之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等一系列道德思想主張。中國古代也產生了無數被世人傳頌和敬仰的道德楷模。比如,忠貞不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勤政愛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剛正不阿、鐵面無私、清正廉潔的包拯,精忠報國、拼死征戰沙場的岳飛,盡忠職守、“留取丹心照汗青”、譜寫千古正氣歌的文天祥。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更是無窮的。中華文化中的道德精華和中國古代的道德楷模至今仍具有時代意義和不朽價值,是共產黨人加強道德修養用之不竭的滋養源泉。正如指出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號召全體黨員講道德、有品行,能夠使共產黨員在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薰陶之下,不斷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錘鍊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境界,夯實道德基礎。

講道德有品行是共產黨人加強道德修養的人生必修課

良好的道德修養對於個人修身立業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共產黨員的道德修養,既關係到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又關係到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我們黨歷來重視道德建設,始終把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作爲極爲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毛澤東同志深刻闡述了“爲人民服務”的道德觀,要求全黨同志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把共產主義道德作爲黨員幹部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並特別強調全黨同志要發揚大公無私、服務大局、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的精神。江澤民同志突出強調黨員幹部的從政道德建設,要求黨員幹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加強道德修養和黨性鍛鍊。胡錦濤同志特別強調堅持以人爲本、執政爲民的黨員幹部道德建設價值取向,號召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黨的以來,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站在密切黨同人民羣衆血肉聯繫、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政治高度,深刻闡明瞭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求全黨同志一定要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在我們黨95年的奮鬥歷程中,涌現出了李大釗、__、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沈浩、楊善洲、郭明義等無數可歌可泣、不怕犧牲、肯於吃苦、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道德楷模。他們是我們黨隊伍中的一面面道德旗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鼓舞、感召和引領了無數共產黨人,以道德的力量贏得了人民羣衆的擁護支持、開創了我們黨偉大事業的輝煌成就。號召全體黨員講道德、有品行,就是希望全體黨員能把這面道德旗幟傳遞下去,爲我們黨的事業發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講道德有品行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

一個政黨能不能永葆生機,每一個黨員都很關鍵。黨員隊伍狀況如何,直接關係黨員能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能否把黨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能否完成黨的執政使命。指出:“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鬥爭。”當前,我們黨員隊伍從總體上來說是好的,絕大多數黨員能夠忠誠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自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着表率作用,體現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求。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些黨員身上出現了違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個人品德、貪圖享受、奢侈浪費等道德行爲不端的問題。更有個別黨員作風不正、品德敗壞、腐化墮落,這些人的作爲嚴重敗壞了黨的形象和聲譽,如果任其發展,勢必造成嚴重後果,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削弱黨的執政能力。號召全體黨員講道德、有品行,就是希望全體黨員勤於自省、嚴於自律,自覺把傳統道德文化精華、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和要求內化爲精神要求、外化爲自覺行動,自覺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爲實現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共產黨員必須遵守的公民道德規範 篇三

共產黨員是社會公民中的一員,所以,首先要在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範上做好表率。2001年中央印發實施的《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性文件。在此基礎上,黨的以來,又發展凝練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我國曆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爲人民服務爲核心,以集體主義爲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爲基本要求。公民道德規範主要由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公德規範、職業道德規範、家庭美德規範構成,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於不同社會羣體,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行爲準則。

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公民道德基本規範不僅體現了道德的先進性與道德的廣泛性的統一,還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新道德的統一。“愛國守法”是公民對國家的最首要的道德義務;“明禮誠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規範;“團結友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應當如何相處的基本規範;“勤儉自強”是公民對待生活、對待自身的道德規範;“敬業奉獻”是公民對待職業活動的道德規範。

社會公德主要規範是“文明禮貌、助人爲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爲準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文明禮貌,要求人們互相尊重; 助人爲樂,要求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愛護公物,要求增強社會主義社會主人翁的責任感;保護環境,要求強化生態倫理觀念;遵紀守法,要求自覺維護公共秩序。

職業道德的主要規範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衆、奉獻社會”。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爲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愛崗敬業是對職業責任、職業榮譽的深刻認識,不論做任何工作或勞動,都要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不辭辛苦;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規範;辦事公道是指對於人和事的一種態度,也是千百年來人們所稱道的職業道德;服務羣衆要求始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尊重羣衆的人格和尊嚴,千方百計方便羣衆;奉獻社會就是要立足本職積極自覺地爲社會作貢獻。

家庭美德的主要規範是“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爲準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係。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家庭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家庭美德的重要規範;堅持男女平等的美德,既要反對“大男子主義”,也不贊同“夫人專政”或“妻管嚴”;夫妻和睦、相敬如賓是建立美滿幸福家庭生活的關鍵;勤儉持家是我國傳統道德中傳播最久的美德之一,要提倡弘揚淳樸、善良、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美德;鄰里團結、相互尊重、以禮相待、互諒互讓、互幫互助,才能形成和諧的鄰里關係。

共產黨員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行 篇四

共產黨員是普通羣衆中的一員,但在道德水準的要求上,卻不能把自己等同於普通羣衆。共產黨員對自己的道德要求要更嚴、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要更高。

一要嚴私德,陶冶和培塑道德情懷。要做一個好黨員好乾部,先要做一個好人,即人們常說的“有道德的人”。道德情懷是一種情感體驗,指個體對一定的社會存在和道德認識的主觀態度。在個人的道德品質構成中,道德情懷的作用體現在,個人一旦對某種義務和行爲形成道德情感,就會積極地影響其道德選擇。陶冶道德情懷是道德修養的重要環節,有利於形成和增強健康的、積極的道德情感。

要有惻隱之心。惻隱有同情、憐憫之意。惻隱之心是人最樸素的道德情感之一,也是人之所以爲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標誌。在儒家思想文化特別是孟子的思想中闡述了惻隱這個道德元素。《孟子?公孫丑上》中寫道:“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就是說,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裏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恐同情的心理。這種不忍、同情、憐憫的情感,是人內心道德的外在體現,是人發自內心的一種真實的、非功利的情感。惻隱情感,是每個人道德修養的根基,也是社會的寶貴精神財富,能讓人們推己及人、互不侵害、相互尊重,能讓人們自然而然體諒他人、關心他人。當前,社會中出現了很多見死不救冷漠旁觀、見義勇爲反遭誣陷、陌生人老死不相往來等社會現象,這與社會個體人的道德冷漠和道德情感匱乏有關。共產黨員作爲社會的先進分子,更應該具備這種樸素而寶貴的道德情感,在自己的內心打下堅實的道德根基,堅決做到拒絕冷漠、拒絕殘忍、拒絕傷害,帶頭做到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爲社會營造和諧而充滿人情味兒的氛圍,以黨風帶民風,以道德風尚淨化社會風氣。

要有榮恥之感。榮辱觀是指社會對人們行爲褒貶評價以及人們對這種評價的自我感受。儒家文化十分強調人要知羞恥,《孟子?公孫丑上》中寫道:“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事實上,知榮辱是人性的標誌,是人區別於動物、人之爲人的重要標準。2006年,黨中央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豐富黨的思想理論、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2012年,黨的報告中再次強調,“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如果社會成員特別是黨員幹部榮辱不分,就會導致是非不分、善惡不明、美醜不辨,衆人皆如此,就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動搖道德倫理大廈的根基,破壞整個社會的風氣。所以,作爲黨員必須自覺知榮辱揚正氣、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覺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構築強大的思想道德防線。

要有仁愛之情。“仁愛”是儒家思想文化基礎和精髓,孔子的仁愛思想立足於修身,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孟子的仁愛思想強調“情感修身”,即對自己進行道德情感的自我修養、磨練和完善,提倡“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即仁愛施於他人、普愛天下。仁愛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倡導,也是我們今天共產黨人應具有的道德品質。仁愛精神是一種不計外在功利、發自內心的無私的愛,體現在對孩童的憐愛之心、對老者的恭敬之心、對朋友的真誠之心、對不幸者的惻隱之心、對他者的包容之心、愛國之心等。當代社會的“仁愛”,從內涵上看體現的是一種博大的愛心、善心、同情心、包容心,從外延上是指從愛親人推廣到愛他人,推廣到愛祖國、愛人民。共產黨員要自覺培塑仁愛情懷,胸懷更崇高博大的人生境界,以共產黨人獨有的大愛踐行忠黨、愛國、愛民之舉。

二要重公德,發揮共產黨人的模範示範作用。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遵守社會公德,應該包含相互聯繫的兩個層次:一是“必須爲”的公共行爲準則,如公共場所勿隨地吐痰、勿高聲喧譁、勿吸菸;二是“應該爲”的崇高道德行爲,如要見義勇爲、捨己救人、奉獻社會。當絕大多數社會成員都能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時候,就會有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純淨的社會風氣。共產黨員在社會公德領域,要以更高的覺悟和更執着的行爲,在守公德方面做好表率。

要正視和重視當前社會公德失範問題。隨着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不斷髮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社會公德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風氣大大改善。但我們也要看到,現實生活的公共領域還存在着一些公德失範現象,比如社會公共領域漠然麻木心態的滋長、公德知行分離等問題。“佛山小悅悅事件”是當前社會公德失範問題的一個典型案例:在佛山一五金城附近,一個2歲女童小悅悅獨自玩耍時被兩輛車碾壓,肇事司機逃逸,之後7分鐘內,18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終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死亡。這個事件在當時引起了強大的社會影響,引發人們對道德冷漠的控訴和對社會公德的深入反思。現實中,一些人面對明文規定和約定俗成的社會公德規範滿不在乎、不以爲然、不屑一顧;一些人對理應做出公德行爲的時候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些人對公德規範認知很清楚,批判他人失德行爲態度很積極,輪到自己反而不遵守公德規範。在這些違反社會公德的人之中有一部分是共產黨員,其負面社會影響是十分明顯的。

要成爲公德規範的模範遵守者。關於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強調,要使廣大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在遵守社會公德規範方面,對於“必須爲”的公共行爲準則,黨員要發揮表率作用,在自覺遵守公德規範上做好表率。黨員在社會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社會公德規範,是一個什麼樣的公衆形象,對普通羣衆有很大的示範效應。雷鋒、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優秀共產黨員,之所以在社會生活中彰顯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一方面是因爲他們身上散發着理想和信仰的光芒,另一方面是他們爲全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着的道德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講,黨員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形象,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也是共產黨人看不見的“黨徽”。

要成爲崇高道德行爲的引領者。對於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先進性就是站在時代的前列,走在羣衆的前面。黨員的先進性也集中表現爲道德上的先進性。先進性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人民羣衆看我們黨是否先進,不只是看理論、綱領和路線,更重要的是看共產黨員的行動,從黨員身上感受黨的先進性。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見義勇爲模範彭偉平,生於1986年5月,是中共黨員、安徽省靈璧縣高樓鎮張場村村民。她不顧身懷六個多月的雙胞胎身孕,毅然跳進2米深的池塘,拼盡全力托起一名兩歲溺水女童,卻付出自己雙胞胎一死一殘的代價,事後婉拒組織安排工作,在家鄉帶領留守姐妹成立養殖合作社致富,帶動30多戶農民走上養羊致富的道路,被稱作“最美孕婦”。一個黨員就是一盞燈,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在社會公德“應該爲”的崇高道德行爲方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必須要體現出來。在人民羣衆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黨員要毫不猶豫、施以援手,要挺身而出、見義勇爲。

三要明大德,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政黨,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最終要靠黨員來體現。所以,在對自己的道德要求上,有些事普通羣衆能做的,黨員卻要嚴於律己、不可以做;有些事普通羣衆做不到的,黨員要不辭辛苦、勇於奉獻努力做到。共產黨人就是要有更嚴格的行爲約束、更崇高的價值追求。作爲黨員,面對矛盾要勇於迎難而上,面對挑戰要勇於身先士卒,面對危險要勇於挺身而出,真正成爲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要始終堅定共產黨人的信仰不動搖。信仰作爲價值意識是人對某種理論、宗教等的堅信與敬仰,是恆定的價值追求和核心價值取向,也是人們日常行爲的驅動力和規束準繩。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是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堅定信奉,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忠誠信任,對共產主義發展道路的必勝信念和信心。堅定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大德。當年,陳望道在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時候,母親看他翻譯得很辛苦,非常心疼,就想給他弄點好吃的東西。陳母用糯米給他包了幾個糉子,把糉子送去時,還附上了一碟紅糖。隨後,母親在屋外問他,是否還需要加些紅糖時,他連連回答說:“夠甜了,夠甜了。”一會兒母親進來收拾碗碟時,只見他吃了滿嘴的墨汁。原來他只顧全神貫注地譯作,竟全然不知是蘸了墨汁在吃糉子呢!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老一輩共產黨人對信仰的執着。正因爲這種無以言喻的信仰之甜,無數的革命先輩才情願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難。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至真、至純、至誠的信仰。

馬克思說過:“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事業,那麼,我們就不會被任何重負所壓倒,因爲這是爲全人類所作出的犧牲;那裏,我們感到的將不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誕生到1949年建國,歷經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近30年的革命鬥爭中僅有名可查的黨員烈士就有370萬人,至於無名烈士更是不計其數。究竟是什麼賦予了革命烈士不畏嚴刑拷打的堅強意志,是什麼賦予了革命烈士前赴後繼死而不懼的勇氣?1934年11月長征中的湘江之戰,紅軍人數銳減至3萬餘人。在紅軍犧牲的數萬血肉之軀中有三分之二是共產黨員,他們面對生死考驗,沒有動搖背叛、沒有懼怕屈服、沒有怯懦退縮,他們堅強不屈、大義凜然,他們視死如歸、義無反顧。每場戰鬥共產黨員都衝在最前面,血染湘江,戰鬥之慘烈不可名狀。以至於當地百姓爲了祭拜和緬懷死去的紅軍戰士,流傳着一句諺語: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武昌魚。“願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這是源於一種用生命堅守的至真、至純、至誠的信仰。堅守住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是守住了共產黨人的命脈靈魂;踐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是在踐行共產黨人的大德。共產黨人爲了什麼而活着,共產黨人活着究竟是爲了什麼?__、劉胡蘭、雷鋒、王進喜、錢學森、焦裕祿、沈浩、楊善洲、郭明義等優秀共產黨員爲我們做了最好的詮釋。生於不同的時代,卻有着共同的信仰,堅守着一樣的精神家園。他們堅守信仰的人生足跡不會隨着歲月的流逝而變得黯然無痕,反而會在時代的滌盪中彪炳千秋而引領後人,名垂史冊而永生不朽。信仰感染的是我們的心靈,淨化的是我們的靈魂。信仰是歷久彌堅的一種力量,它能引領航向,亦能迸發力量,我們所能做的便是點亮信仰的燈,看清腳下的路和遠方最美好的未來。這種希望唯有寄託在無數忠誠智慧、敬業踐行的共產黨員身上,集結在信仰的旗幟下,發一點光、一分熱,則星星之火,必會燎原。

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使命責任不動搖。“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羣衆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更是對共產黨人的基本要求。將民情冷暖掛在心頭,將民衆關切落到實處,是共產黨人肩頭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同志多次強調,我們黨是爲人民服務的,是要爲人民做事的。他明確指出:“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爲人民服務這句話。”這既重申了我們黨的一貫主張,又道出了新形勢下共產黨人必須永葆的政治情懷。

黨的好乾部焦裕祿,“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他恪守爲民情懷,時刻把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高高舉過頭頂。1962年,他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羣衆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羣衆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卻依舊忍着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爲“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縣委書記的榜樣”“共和國的脊樑”。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共產黨員要像焦裕祿一樣有一顆爲人民服務的心,恪守爲民情懷,把羣衆當親人, 發自內心地親民、愛民、爲民。無論什麼時候,羣衆本色不能變,羣衆情懷不能淡,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供、民有所盼我有所爲。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羣衆的尊重、信賴和擁護,工作纔會有熱情,幹事纔會有激情。黨的好乾部孔繁森常說一句話:“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1979年4月,孔繁森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爲重,自覺服從組織的安排,毅然放棄“高堂在,不遠遊”的古訓,告別年逾古稀的老母、體弱多病的妻子和三個尚處幼年的孩子,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歷時三年之久。此後又兩次援藏,其間行程8萬多公里,訪貧問苦,調查研究,爲貧困牧民送衣禦寒、解難救苦,爲了撫養兩個藏族孤兒,三次偷偷賣血。孔繁森用忠誠和奉獻爲黨員幹部樹立了道德楷模。這種德是超越了世俗、超越了私利的大德。正是這種大德讓孔繁森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把心血傾盡在雪域高原,在親民愛民上爲全體黨員樹立了光輝榜樣。作爲共產黨員,就是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就是要誠心誠意爲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就是要講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大公無私,這是我們應該做到、能夠做到的,也是必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