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六穩六保是什麼意思【精品多篇】

六穩六保是什麼意思【精品多篇】

穩六保指的是什麼 篇一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中央首次提出“六穩”是在2018年7月,當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憂。中央審時度勢,未雨綢繆,旗幟鮮明提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六穩”作爲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在“六穩”發力下,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外部環境變化的衝擊,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衝擊我國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一是經濟增長不穩。生產、消費、交換等經濟活動大範圍停滯,導致投資、消費、進出口快速下行,經濟負增長。二是經濟主體陷入危機。疫情衝擊下,企業部門、家庭部門、政府部門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和家庭收入下降,陷入現金流危機,時間一長,可能破產。政府部門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導致債務積累、赤字增加。三是金融風險加大。疫情的不確定性給金融市場投資者造成嚴重干擾,導致預期不穩,資產價格波動性上升,金融市場動盪。而疫情衝擊下企業、居民

收入下降乃至破產也會傳導到金融機構,導致金融機構資產損失,並進而威脅金融穩定。四是內外經濟失衡。疫情衝擊給進出口造成重大影響,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均呈負增長。疫情也會影響資本收支平衡,引起匯率波動。此外,世界經濟出現前所未見的負增長、負利率、負油價、負收益,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面對一系列新挑戰和新風險。鑑此,中央及時作出新的安排,在紮實做好“六穩”的基礎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務,形成了“六穩”加“六保”的工作框架。

解讀:陳啓清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

從“六穩”到“六保”是形勢使然今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衝擊我國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一是經濟增長不穩。生產、消費、交換等經濟活動大範圍停滯,導致投資、消費、進出口快速下行,經濟負增長。二是經濟主體陷入危機。疫情衝擊下,企業部門、家庭部門、政府部門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和家庭收入下降,陷入現金流危機,時間一長,可能破產。政府部門收入下降,支出上升,導致債務積累、赤字增加。三是金融風險加大。疫情的不確定性給金融市場投資者造成嚴重干擾,導致預期不穩,資產價格波動性上升,金融市場動盪。而疫情衝擊下企業、居民收入下降乃至破產也會傳導到金融機構,導致金融機構資產損失,並進而威脅金融穩定。四是內外經濟失衡。

疫情衝擊給進出口造成重大影響,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均呈負增長。疫情也會影響資本收支平衡,引起匯率波動。此外,世界經濟出現前所未見的負增長、負利率、負油價、負收益,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外部環境嚴重惡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面對一系列新挑戰和新風險。鑑此,中央及時作出新的安排,在紮實做好“六穩”的基礎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務,形成了“六穩”加“六保”的工作框架。

穩六保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篇二

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六穩”“六保”都特別關注就業。就業決定收入,收入決定消費,消費則可以帶動其他行業增長、推動構建國內大循環,可謂一子落而滿盤活。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總書記叮囑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而體察“國之大者”的過程,就是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過程。我們曾用萬衆一心戰勝過疫情,如今也定能用萬衆一心撥雲見日,破浪前行。

擴展資料

面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當務之急要做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至關重要。“六保”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保證。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着力點。

1、“六保六穩”是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必然要求。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六保”“六穩”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只有抓好“六保”促進“六穩”,才能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提速,努力保持和鞏固發展的良好勢頭;

2、只有抓好“六保”,才能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釋放消費潛力:

只有抓好“六保”促進“六穩”,才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就業工作、兜牢民生底線,解決好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的煩心事、操心事。抓好“六保”促進“六穩”工作,就要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確保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3、六保六穩是兜住民生底線的現實需要:

通過抓好“六保六穩”,切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續推進脫貧攻堅,使用貧困地區勞動力在復工復產中獲得收益。通過抓好“六保”促進“六穩”,進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疫情對羣衆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兜住民生底線,讓人民羣衆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六保六穩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關鍵舉措:

穩住經濟基本盤,就是穩住大局,必須確保疫情不反彈,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通過抓好“六保”促進“六穩”,着力打通供需兩端,全力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真正爲企業紓困解難,推動企業開足馬力、達產達效;

5、做好六保六穩,可以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把握在手中:

持續蔓延的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重大沖擊,世界經濟經受着各種疊加因素的影響。面對當前國際形勢,必須主動作爲,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

要把投資拉動放在突出位置,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在項目建設上有更大突破、更大作爲,以項目建設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爲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穩六保指的是什麼 篇三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六保”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日前,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出了清晰判斷。面對疫情衝擊、面對發展難題、面對極不尋常的一季度,我國經濟已經表現出了巨大韌性,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想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就要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

既要“六穩”又要“六保”,這是用改革的方法解決發展中問題的體現。特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糧食能源安全,更是在改革發展的軌道上彰顯着直面困難的勇氣、體現着底線思維的方法。無論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還是在確保疫情不反彈的基礎上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都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是運用底線思維調控宏觀經濟、助推微觀發展。無論是穩什麼、還是保什麼,都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效益、推進轉型升級、改善人民生活,惟其如此才能不斷提高發展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可持續能力。

深化改革,就是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智慧與底氣探索一條穩定、發展的新路子。在這個過程中,有風險、有挑戰、有困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是,事不避難,只有迎難而上才能取得突破,更能以改革之力化解風險與挑戰。這就需要有底線思維,既不迴避矛盾,又不掩蓋問題,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因此,穩字當頭,進字爲要,底字爲支撐,從這個意義上說,“六保”就是向改革要發展之力、以底線謀發展新徑。

當前,經濟壓力疊加疫情衝擊,繼續不失時機地推動改革,能不能堅持底線思維,這非常考驗各級領導幹部的治理智慧與能力,更考驗他們能不能看到“壞處”、會不會解決“難處”、敢不敢爭取“好處”。比如保基本民生,就要把“米袋子”“菜籃子”放在心上,就要把困難羣衆特別是貧困地區羣衆的發展問題放在重要位置,就要把市場波動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作爲重點監測內容,並針對這些問題制定政策。又如保居民就業,作爲最大的民生,一頭連着企業發展、一頭連着百姓生活,就要在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擴大內需的過程中統籌兼顧,儘可能地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羣就業工作。實際上,無論是基本民生還是就業選擇,抑或是釋放內需潛力,都要牢記“人民”這個中心點、守住“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深化改革激活市場力量、激發社會能量,在“守”中有“爲”、在“爲”中出彩,就一定會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沉穩定力、“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耐力。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深化改革要有底線思維,但守底線不是目的,爭取最好結果纔是目的。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以更大的改革精神引領未來發展,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動權,“六保”工作不僅能保得住、保得好,而且能爲戰勝任何風險挑戰、確保如期實現目標而鋪路築基。深化改革不休止,唯其蹄疾步穩,發展方能再登高樓。

穩六保工作心得 篇四

以“六穩”“六保”爲主題工作心得 【1】

守住“保”這一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就能爲渡過難關贏得時間、創造條件,實現穩中求進,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代表委員指出,既要守住“保”的底線、築牢“穩”的基礎,也要保持“進”的態勢。

種衍民十分關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以及“新基建”按下“加速鍵”等一系列新變化。他認爲,發展依舊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中長期、深層次問題的關鍵,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源動力是創新力。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表示,減少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可從短期政策性應急和中長期結構性改革兩方面入手,以強有力的政策組合拳實現疫情發生後的及時止損,轉危爲機,保障城鄉平穩運行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宏觀經濟政策組合拳,實施應對疫情中長期影響的結構化經濟政策,穩定出口和擴大內需並舉等。

王填表示,國內經濟目前的困難是暫時的,作爲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經濟未來仍將持續向好發展。在他看來,當前關鍵是要刺激消費。

他認爲,疫情發生以來,各地紛紛出臺發放消費券等一系列消費刺激政策,收效良好,但在具體操作層面,消費券使用的普適性欠缺、對基礎民生消費考慮不足。他建議消費券發放注重普適性,可考慮定點發放米麪油奶蛋等基礎生活類商品的消費券給低保人員,保障民生,也可給低收入人羣直接發放現金。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兆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伴隨復工復產復市的進程,直播電商呈現井噴之勢。從需求端看,直播帶貨能有效刺激消費;從供給端看,直播電商能優化電商生態、大幅降低小商戶進入市場的成本。當前,推動線上新型消費發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對增強經濟動能具有重要意義。他建議,政府部門與電商平臺共同爲直播經濟涵養良好生態,推動直播電商健康穩定發展,並以此爲突破口帶動更多消費增長。

以“六穩”“六保”爲主題工作心得 【2】

“六穩”和“六保”統一於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正確策略和方法。“六穩”和“六保”都是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的具體體現,是在不同形勢下作出的科學安排。“六穩”和“六保”的指向一致,都是爲了實現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但着力點有所差異。

“六穩”堅持結果導向,立足於增長變量實現穩中求進。穩經濟就要從決定經濟發展的各個變量入手,穩住每個變量。從支出角度看,經濟增長主要受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影響,爲此要穩消費、穩投資、穩外貿。收入決定 消費,當前,我國居民收入主要是工資性收入,來自就業。因此,穩消費就要穩就業。而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外資是重要力量,佔了我國進出口總額近一半的份額,穩外貿就必須穩外資。金融和預期在經濟增長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古典經濟學將經濟機械地分爲實物方面和貨幣方面,認爲貨幣就像罩在實物經濟上的一層面紗。但後來的經濟實踐和金融危機證明金融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經濟學家開始把金融活動納入經濟增長模型。預期是影響微觀主體經濟行爲的重要參數,進而也構成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重要變量。因此,穩經濟就要致力於穩金融和穩預期。

“六保”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於經濟主體實現穩中求進。經濟體系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中有多個部門,經濟學一般把這些部門分成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部門。不同部門通過自己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活動彼此聯繫,形成經濟大循環,在此過程中產生經濟產出。疫情衝擊下,經濟大循環按下“暫停鍵”,各部門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被凍結,經濟產出嚴重縮水,家庭、企業、政府部門內的經濟主體收入銳減,陷入流動性危機。長此以往,大量主體難以爲繼,不得不退出經濟循環。如此,即使疫情過去,由於經濟主體已經消亡,經濟循環難以重啓,經濟難以恢復。爲此,疫情衝擊下,必須保住各類主體,在家庭部門,就要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在企業部門,就要保市場主體。在政府部門,就要保基層運轉。在國外部門,就要保產業鏈供應鏈。而糧食和能源安全是經濟循環的基本條件,也是必須保的。

“六穩”和“六保”之間也不是孤立的,兩者是彼此聯繫的。“六穩”是大局,“六保”是前提,當前形勢下,只有全面落實好“六保”,才能實現“六穩”,也才能穩住中國經濟這個大局,實現穩中求進。通過保居民就業實現穩就業,通過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實現穩投資,通過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實現穩外資、穩外貿。

“六穩”是工作,“六保”是任務,“六穩”的要求是做好,“六保”的要求是全面落實。在這個意義上,“六保”是底線,“六穩”是高線,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六保”和“六穩”形成了一個區間,是十八大以來區間調控思維的體現。在當前經濟工作中,要堅持底線思維,守住“六保”,爭取更好的“六穩”的結果。

以“六穩”“六保”爲主題工作心得 【3】

代表委員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抓“六保”,促“六穩”,關鍵是抓好落實。

全國工商聯在《關於狠抓政策落實 促進“六穩”“六保”的提案》中指出,實現“六穩”“六保”,民營企業將勇於擔當,努力履行歷史使命。疫情暴發以來,中央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與近年來連續出臺的惠企政策,共同構成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組合拳”。這些措施及時、精準、有力,既解民營企業的燃眉之急,又利於長遠發展,關鍵是抓好落實。

全國工商聯調研表明,一些政策在落實上還存在痛點難點堵點,“最後一公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政策效力打了折扣。爲更好發揮民營企業在“六穩”“六保”中的重要作用,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實至關重要。對此,全國工商聯上述提案建議,以完善制度促落實,以巡視督查促落實,以有效參與促落實,以優化環境促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2020年註定是個極其不平靜、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既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也要爲“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

張佔斌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衝擊挑戰,我們要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雙勝利”,這是2020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也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時代“大考”。我們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他指出,當前,國內已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這次疫情短期衝擊很大,但中長期來看,並沒有改變我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和基本態勢。我們要抓住疫情的倒逼機制,加速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步伐。我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要把這些優勢逐步發揮出來。

穩六保什麼時候提出? 篇五

中央首次提出“六穩”是在2018年7月,當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憂。中央審時度勢,未雨綢繆,旗幟鮮明提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六穩”作爲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在“六穩”發力下,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外部環境變化的衝擊,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