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適合教師節的詩詞(經典多篇)

適合教師節的詩詞(經典多篇)

適合教師節的詩詞 篇一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後佔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着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佈天下,哪裏用得着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註釋:

奉和:做詩詞和別人相應和,達到一唱一和的效果。

令公:即指裴度,令公是唐朝對中書令的尊稱,裴度(765年至839年)唐代文學家、政治家,字中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因爲擁立文宗有功,進位至中書令。又綠野堂爲裴度之宅,所以這裏的令公是指裴度。

綠野堂:唐代裴度的住宅名,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南。《舊唐書裴度列傳》又於午橋創別墅,花木萬株,中起涼臺暑館,名曰綠野堂。

開:創立,建設。

物華:萬物的精華。

桃李:代指學生。

賞析:

綠野堂開着佔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佈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此詩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這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佔盡了萬物的精華(房子顯眼氣派)。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讚美。

適合教師節的詩詞 篇二

己亥雜詩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註釋:

選自《龔自珍全集》

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蕩:無限。

吟鞭:人的馬鞭。

東指:東方故里。

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爲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爲落紅。

花:比喻國家。

即:到。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着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猶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賞析: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着“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爲國爲民儘自己最後一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鬆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裏另有一番作爲。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迴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爲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後兩句以落花爲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樑章鉅寫信,商討國事,並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可惜詩人不久就死在丹陽書院(年僅50歲),無從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並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爲獨香,而爲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 場,依然關心着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爲傳 世名句。

適合教師節的詩詞 篇三

《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爲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註釋:

1、扶持:支持、幫助,含有關懷照顧之意。

2、龍孫:指竹筍、新竹。陸游《夏日》詩:“將雛燕子暫離巢,過母龍孫已放梢。”鳳池:鳳凰池的省稱。鳳凰池本是禁苑中的池沼,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于禁苑,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稱中書省爲“鳳凰池”,古詩中常以鳳池喻宰相。劉禹錫詩:“五驅龍 虎節,一人鳳凰池。”此處借指扶持新生者的“老幹”。

譯文:

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

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長出,它也開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這樣池塘周圍佈滿了鬱鬱蔥蔥的幼竹。

創作背景:

這首題畫竹詩,後面落款是:“孏石十哥弄璋之兆。板橋弟鄭燮。”可知這幅畫竹和這首題畫詩是祝賀其兄孏石生男孩的紀念品,是有其特定的具體內容的。

適合教師節的詩詞 篇四

《遠師》

唐·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譯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每一次相見都能夠使得自己心情平靜許多。

何時才能再次見到禪師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註釋:

東宮:太子所居之宮,也用來代指太子。

白庶子:即白居易,白居易曾在東宮擔任庶子(大夫)。

遠禪師:指與白居易同時代的自遠禪師。

適合教師節的詩詞 篇五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峯,極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佔有。

蜜蜂啊,你採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爲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

註釋:

山尖:山峯。

無限風光:極其美好的風景。

佔:佔有,佔據。

採:採取,這裏指採取花蜜。

賞析:

羅隱的詠物詩“切於物”而“不粘於物”,往往別出心裁,獨具寓意,諷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尋味。清沈祥龍《論詞隨筆》雲:“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於其內,斯寄託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羅隱正是在對物象深入細緻的觀察基礎之上,對所詠之物融進他 強烈的家國之憂與身世之慨,刺時諷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詩壇脫穎而出。《蜂》通過吟詠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用這一自然現象,表現了他對社會和歷史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