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多篇)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多篇)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篇一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爲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篇二

【傳說一:求壽說】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

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傳說二:辟邪說】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

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

爲了紀念除魔的日子,每到九月初九,人們就把茱萸插到高處,灑上菊花酒,慢慢的,這個風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金秋黃花格外香。

又是一年重陽節,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別忘了陪伴家人,登高望遠,吃糕賞菊,把酒話桑麻。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篇三

源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的齊景公。九月初九的這天他帶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氣爽,心曠神怡,於是認定是個吉日。以後,每年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後人仿之,形成習俗。

重陽節的經典故事 篇四

小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又讓我想起了詩聖王維寫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裏面寫到:“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所以藉此機會爲長輩們多做點事,以表達敬意。 今天過重陽節了,長輩們忙忙碌碌準備好晚餐,香噴噴的佳餚陸陸續續的端上餐桌,我主動幫忙把爺爺奶奶的碗先盛好湯,杯中倒上爺爺愛喝的米酒,然後叫大家吃飯嘍!此時一大家子坐滿一大桌。用餐前爸爸提議先把每人每杯子倒滿愛喝的酒或飲料舉杯共同祝願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壽比南山。”我大聲說好,用一杯飲料同時敬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頓時他們高興地都說我長大了懂事了,豎起大拇指誇我真棒!還囑託我要好好學習。我聽了心裏樂滋滋的,連忙說:“好的,您們放心我一定努力讀書,以後長了一定孝敬您們。”此時歡聲一片。晚餐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度過,一桌好菜大家也吃得津津有味,開心極了。

晚餐過後大約一小時,趁着家人都圍在爺爺、奶奶身邊拉拉家常、邊看電視,我就提議要求爸爸給爺爺洗腳,媽媽給奶奶洗腳,我幫媽媽和爸爸洗腳,結果大家詫異了說不要了,我執意要求要做,這就是孝敬老人的行爲,希望每年重陽節都這樣,晚輩要給長輩洗腳,感受愛的溫暖。結果都同意了,爸爸用桶、媽媽用臉盆裝了合適溫度的熱水,給長輩們洗腳,看着這個場景我似乎覺得很溫馨,爺爺奶奶剛開始覺得很不好意思,後面爸媽用真誠的行動感化了他們,爺爺奶奶接受了,享受了一生以來第一次的特殊的“洗腳”。 看着爸爸媽媽用手輕輕地放入水中,順便輕輕地按摩長輩的腳,邊說邊聊,可有意思了。爺爺奶奶一直笑盈盈的滿臉幸福的樣子,我看了很感動。 過了一會爸爸媽媽給爺爺奶奶的洗腳任務完成,我主動用臉盆裝好水給媽媽洗腳了,我漫不經心地把媽媽的褲腳捆上去,把我這小手輕輕摸上媽媽的腳上,問媽媽:“水燙嗎?”媽媽說不燙。此時我擡起頭看到媽媽的眼眶溼潤了,紅了,我知道,媽媽這是高興,是幸福的淚水,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們。

今年的重陽節過的很特別也很有意義。比往年就是不一樣,希望重陽節這天給長輩洗腳的做法一直在我們家延續下去。俗話說:百善孝爲先,這是一種傳統美德,讓我們一起行動吧!讓所有的家庭更溫馨、更和諧、更幸福!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篇五

孟嘉落帽

盂嘉是東晉時代的著名文人。他在當時最有權勢的大將軍兼荊州刺史桓溫的幕下當參軍。九月九日,大將軍桓溫邀集賓客幕僚作登高盛會,在山頂大擺筵席,飲酒賦詩。出席節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齊,杯盞相酬,興致很高。突然,一陣風颳過,把盂嘉頭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這時已有幾分酒意,竟然沒有察覺帽子已不在頭上。但主人桓溫已經看見了,便叫在座的孫盛作文章嘲笑他。孫盛也是當時很著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溫的命令,在席間寫了一篇文章責難盂嘉。沒料到孟嘉雖已酒醉,但神志不亂,依然文思敏捷。孫盛的文章剛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筆來,作了一篇文章酬答。滿座的人讀了他的文章,都嘆息稱好,一時傳爲美談。

白衣送酒

大詩人陶淵明酷愛菊花,菊花是經得起秋後風霜摧折的花卉,象徵着高潔的品格。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的亂世,不滿當時的政治傾軋和官吏的腐敗,也有高潔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柴桑隱居,在宅旁東籬邊種了許多菊花,朝夕觀賞。他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歷來爲人傳頌。陶淵明喜歡喝酒,可是因爲家貧,時常缺酒。那年重陽,陶淵明在籬邊賞菊,卻沒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採了一把菊花在手裏,嗅嗅嚼嚼,聊以爲遣。然而菊花畢竟不能代酒,陶淵明正在百無聊賴的時候,忽然遠處來了一個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差人,特地送酒來給陶淵明的。陶淵明喜出望外,立即打開酒甕,對着菊花開懷暢飲,盡醉方休。

驪山傳說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莊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裏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爲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於主人家裏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於是就在竈房裏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湊合着過。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莊戶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莊戶人住的地方,叮嚀他說:"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莊戶人想,我平日沒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水精通天文,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九,莊戶人就帶着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高峯去遊玩。等他們上山後,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衝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莊戶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爲什麼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這事傳開後,人們就每逢夏曆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到今。

重陽節的傳統故事 篇六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瘟神,只要他一出現,村裏的人就會病倒,老百姓受盡了折磨。有一位少年叫景恆,瘟神奪走了他所有親人的生命。他發誓要學習法術,戰勝瘟神。他四處尋訪名師,不畏路途的遙遠和艱險,在仙鶴的指引下,終於找到了終南山上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他一學就是十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來作惡,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和一把斬妖劍,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讓大家把茱萸葉插在身上,每人喝一盅菊花酒,自己則持酒仗劍,準備治魔。快看,瘟神殺氣騰騰地往村子這邊來,可是村子裏一個人也沒有,瘟神正納悶呢,忽然一陣茱萸香和菊花酒氣撲鼻而來,薰得他頭暈腦漲。擡頭一看,村民們都躲在山上呢,氣得瘟神哇哇叫着衝上山來。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神刺死劍下。滾滾黑氣退卻了,老百姓歡呼雀躍,在山頂上慶祝勝利。從此,九月初九登高的活動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 篇七

重陽節文化迄今已有兩三千年歷史,在西峽至今流傳衆多民間傳說。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要數重陽公主的傳說。

據《漢書》記載,東漢安帝年間,宮中身懷六甲的李娘娘受閆氏所害,逃至洛陽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陽店。恰在農曆九月九日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陽女。李娘娘歷盡艱辛,慢慢把重陽女養大成人。誰知一年秋天,此地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村裏的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倖免。李娘娘臨終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重陽女,並把安帝贈送的玉佩傳給女兒,讓她找機會狀告閆氏,爲她討回公道。

李娘娘死後,重陽女到處拜師學藝,立志斬除瘟魔,爲母報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動,精心傳授劍法,並密告瘟魔的四個弱點: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刺激氣味,四怕高聲,讓重陽女來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現時見機行事,爲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這天,重陽女組織附近的百姓登上雲彩山,女的頭上插紅茱萸,茱萸果爲紅色,葉子散發出一種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現就齊聲高喊:“剷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見到紅色,聞到酒氣和怪味,聽到喊聲,縮成一團,重陽女一劍將瘟魔刺死。從此重陽店一帶百姓安居樂業,健康長壽。

此事傳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來視察,見到了重陽女和玉佩,報知安帝。安帝召重陽女進京相見,父女擁抱大哭一場。後安帝貶黜閆氏,專門爲李娘娘修了娘娘廟,封重陽女爲重陽公主。安帝要留重陽女在宮中,重陽公主以母親葬在重陽、逢節要去祭奠爲由,執意回到重陽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順便把當地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傳入宮中。

《重陽節》故事 篇八

很久很久以前,在汝河岸邊的一個小村子裏,住着一個叫阿景的男孩。他每天和父母一起在田地裏勤勤懇懇地勞作,過着快樂的日子。

這一年,汝河兩岸突然流行起了瘟疫,死了很多鄉親。阿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他的父母不幸都死了,只有阿景活了下來。

阿景病好以後,才知道這次瘟疫是瘟魔鬧出來的。這個壞妖怪住在汝河裏,他走到哪兒就會把瘟疫帶到哪兒?

阿景氣憤極了。他下決心要把這個可惡的瘟魔除掉,讓鄉親們不再受害。

想要除魔,就得先學本領!阿景聽說東南方的大山裏住着一位神仙爺爺,能降妖除魔,本事可大了,就決定去找他拜師學藝。

阿景帶着一袋乾糧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蹚過了一條又一條河,可就是找不着神仙爺爺的蹤跡。

這天,阿景又在途中停下來問路,一個老爺爺告訴他:“孩子,你蹚過這條河,翻過了那羣山,就能找到仙人的住處了。那裏開滿了菊花,真是人間仙境啊!”

阿景聽後,覺得自己渾身又充滿了力氣。他高興地謝過了老爺爺,繼續向前走。

阿景走了三天三夜,終於到了一個開滿菊花的山谷裏。

在一座大房子門口,一位白鬍子老人家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原來,那個幫他指路的老人就是神仙爺爺呀!

神仙爺爺很喜歡阿景這個善良勇敢的孩子。他收了阿景做弟子,送給阿景一把降妖青龍劍,還教給他降妖的劍術。

爲了早點學好本領下山除害,阿景刻苦地練習。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練劍,練得大汗淋漓,擦乾汗,再練;劃傷、扭傷了,包紮一下,再練;渾身痠痛難忍,咬牙堅持着,繼續練!

練呀,練呀……一轉眼,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阿景練出了一身好武藝。

這天早晨,阿景正在練劍,神仙爺爺走過來對他說:“景兒,你來這兒的時間也不短了,我算了一下,今年農曆的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了。你的本領已經學成,趕緊回去救人吧。”

神仙爺爺一邊叮囑着阿景,一邊遞給他一把茱萸葉喝一瓶菊花酒。然後招來一隻仙鶴,讓阿景騎在仙鶴背上回家去。

阿景到家以後,趕緊召集鄉親們,把瘟魔要來的事情告訴大家。他對鄉親們說:“別擔心,我有辦法對付瘟魔,一定能把這個壞傢伙除掉!”

到了九月初九,阿景按照神仙爺爺的囑咐,分給鄉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讓大家帶在身上;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後領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到了中午,瘟魔爬上了河岸,怪叫着跑進村裏。咦,村子裏怎麼一個人也沒有?

瘟魔四處張望,發現村民們都躲在山上,他狂叫着向山上衝去。

突然,一陣濃郁的茱萸葉和菊花酒的香氣迎面撲來,薰得瘟魔頭昏眼花,一邊哼哼,一邊在原地打轉。

阿景一看,瘟魔中招了!他趕緊持青龍寶劍衝下了山,和瘟魔打了起來。

瘟魔根本不是阿景的對手,被青龍劍刺在身上劃了好幾道大口子,疼得瘟魔“哇哇”叫。

又打了一會,瘟魔傷得更嚴重了。既然打不過阿景,那就趕緊跑吧!瘟魔也顧不上害人了,轉身就想逃跑。

“哪裏逃!”阿景怒吼一聲,對準瘟魔的後背擲出寶劍,“嗖”的一下就把瘟魔扎死了。

鄉親們見瘟魔死了,高興極了,他們擁下山來,把阿景圍在中間,都稱阿景是爲民除害的大英雄。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會受到瘟疫的傷害了。大家高高興興地勞作、生活,又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後來,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動來紀念阿景。

因爲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重陽節”。這些重陽節的習俗,一隻流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