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精品多篇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精品多篇

巫山小小三峽導遊詞 篇一

大寧河小三峽即爲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重山峻嶺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峯,注入巫峽西口的 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神祕莫測,過去長期隱匿無聲,近年由於我國 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鳴驚人。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 三峽”,“神矣絕矣,歎爲觀止矣”。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全長約60公里。

龍門峽 從巫山縣逆水而上,第一個峽谷就是龍門峽,峽長約3公里,峽口猶如瞿塘峽中的“夔門”,峽口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峯峯相對,形若一扇扇鐵門,雄奇壯觀,故有“小夔門”之稱。進峽後,兩岸峯巒聳立,絕壁摩天,懸崖上翠竹垂蘿,搖曳多姿。河東巖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稱“龍門泉”;河西絕壁上可見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餘公里直到黑水河,這些石孔即爲古棧道的遺蹟。

滴翠峽 繼續前往就是小三峽中最長、最迷人的滴翠峽。滴翠峽長約20公里,峽中鐘乳石遍佈,石石滴 水,處處蒼翠,故名滴翠峽。峽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體赤黃生輝,小木船從其腳下經過,猶如巨人足旁的螞蟻,這就是寧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紅色崖壁上掛滿蓮花般鐘乳石的就是“紅屏翠蓮”;那直立江心的“關門巖”恰似巨扉鎖關,使船無路可行,緊逼巖前卻見大門開啓一縫,然剛擠過門縫,回頭一看大門又合了起來,真令人驚奇。

大寧河小三峽以峯秀、景幽、灘險、石美爲其特色。久居大都市的旅遊者定會感到稀奇古怪,宛如旅行在神話世界中。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4200字 篇二

有“迴歸大自然一遊”的小小三峽,遊客乘坐自我參與、自我操作槳柄的橡皮艇漂游,是一處“擋不住誘惑”的最佳漂游區。接下來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巫山小三峽導遊詞600字,方便大家閱讀與鑑賞!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600字1

巫山小三峽長江三峽段的第一大支流——大寧河下游在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她一江碧水、奇峯壁立、竹木蔥蔥、猿聲陣陣、饒有野趣,是一處巧奪天工的自然畫廊。峽內有多姿態多彩的峻嶺奇峯、變幻無窮的雲霧繚繞、彎來拐去的激流險灘、清幽秀潔的飛瀑清泉、千姿百態的鐘乳倒懸、神密莫測的懸巖古洞、栩栩如生的天然雕塑、茂密繁盛的山林竹木、色彩斑斕的卵石灘,是一處玲瓏奇巧的峽谷盆景;有追逐嬉戲的頑皮猴羣、成雙結對的鴛鴦戲水、展翅紛飛的各種水鳥、暢流碧水中的數種魚類,綠鬱蔥蔥的竹林中百鳥啼鳴的歡歌笑語隨處可聞,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動物王國;還有迷存千古的巴人懸棺、令人費解的古棧道、風韻猶存的大昌古鎮,是一處珍貴難忘的歷史遺蹟。

巫山小小三峽是大寧河小三峽姊妹峽,因比大寧河小三峽更小,故名“小小三峽”。馬渡河是大寧河的一條支流,它由三撐峽、秦王峽、長灘峽三段峽谷組成,全長20公里,這裏奇峯多姿、山水相映、風光旖旎、水流平緩、清澈見底,兩岸懸崖對峙,壁立萬仞,河道狹窄,天開一線,幽、秀、翠、美、怪、奇集於其中,像一處玲瓏奇巧的峽谷盆景,有着擋不住的誘惑。而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集休閒旅遊、體育鍛煉爲一體的有驚無險,安全開心、樂趣悠悠的迴歸大自然的自我參與式水上漂流。它是小三峽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一朵絢麗的奇葩。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600字2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壯麗的長江三峽,首先,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

長江,我國最長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長河,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至奉節奔騰而下,便形成了我們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我們現在所說的三峽就是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他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段峽谷各有其特色,瞿塘峽是雄偉險峻,西起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大溪鎮,全長8公里,是最短的;巫峽是幽深秀麗,從重慶巫山縣大寧河口至湖北巴東涫渡口,全長45公里;西陵峽是灘多險急,西起湖北巴東涫渡口,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70公里。

說到三峽,不得不提到讓世界矚目,讓我們中國人感到驕傲自豪的三峽工程了。他於1994年破土動工,歷時17年,是座長達600多公里,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壩高185米,蓄水位175米的峽谷型水庫,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遊客朋友們,先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大寧河小三峽即爲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重山峻嶺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峯,注入巫峽西口的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神祕莫測,過去長期隱匿無聲,近年由於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鳴驚人。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神矣絕矣,歎爲觀止矣”。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全長約60公里。

龍門峽,從巫山縣逆水而上,第一個峽谷就是龍門峽,峽長約3公里,峽口猶如瞿塘峽中的“夔門”,峽口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峯峯相對,形若一扇扇鐵門,雄奇壯觀,故有“小夔門”之稱。進峽後,兩岸峯巒聳立,絕壁摩天,懸崖上翠竹垂蘿,搖曳多姿。河東巖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稱“龍門泉”;河西絕壁上可見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餘公里直到黑水河,這些石孔即爲古棧道的遺蹟。

鐵棺峽,出了龍門峽,就是著名險灘“銀窩灘”了。這裏山回水轉,灘險流急,實爲航程上的險途。過了險灘即進入鐵棺峽。鐵棺峽長約10公里,這裏兩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組組天然雕塑,個個妙趣橫生。東岸崖壁上有一金鱗閃閃的長巖,很像從天外遨遊歸來的巨龍,且龍首已經進洞;對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塊黃色圓石,猶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懸崖下有串串倒懸的鐘乳石,其模樣像是兩匹駿馬,其頭已進山,但馬尾和後腿還在山外。於是人們就給它們分別取名爲龍進、虎出、馬歸山。此外在河東岸離水面四五米高的絕壁石縫中還有一具黑色的懸棺,俗稱“鐵棺材”,鐵棺峽一名即由此而來。據考這“鐵棺”乃是戰國時期巴人的懸棺,其並非鐵鑄,僅因其色相似而言。目前懸棺羣保存最完好的是巫溪縣東北25公里的荊州壩,那裏有24具黑棺。

滴翠峽,繼續前往就是小三峽中最長、最迷人的滴翠峽。滴翠峽長約20公里,峽中鐘乳石遍佈,石石滴水,處處蒼翠,故名滴翠峽。峽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體赤黃生輝,小木船從其腳下經過,猶如巨人足旁的螞蟻,這就是寧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紅色崖壁上掛滿蓮花般鐘乳石的'就是“紅屏翠蓮”;那直立江心的“關門巖”恰似巨扉鎖關,使船無路可行,緊逼巖前卻見大門開啓一縫,然剛擠過門縫,回頭一看大門又合了起來,真令人驚奇。

好了,小三峽我們就遊覽到此,接下來我們將前往我們的下一站——大昌古鎮,請大家做好下船的準備。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600字3

暑假生活就像一隻萬花筒,異彩紛呈。暑假中我所做的事已成了一張網中的記憶,那張網捕撈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其中有一件事讓我感到特別有趣,那就是我隨爸媽到小三峽遊玩。我們坐了幾小時的車來到了萬州碼頭,上了輪船,沿着長江,順流而下,到了巫山縣碼頭,然後又坐上了被當地稱爲柳葉舟的遊船進了小三峽。

遊船慢慢地向前行駛,進了小三峽的第一道峽—龍門峽。龍門峽兩岸峭壁插天,絕壁對峙,在崖壁上還有奇石。據導遊介紹,那上面長着似草非草,似樹非樹的植物。傳說那是巫山神女種的靈芝,並派九龍守護,所以叫九龍柱,又稱靈芝峯。在峽東絕壁上,可以看到孔孔石洞,這就是著名的古棧道遺蹟,是古人用於作戰而修建的。

船越往裏行駛,景色越美,兩岸的崖石奇形怪狀。有“獅子守龍門”、“熊貓飲水”、“仙女拋繡球”、“青蛙觀天”、“八戒拜觀音”……

不知不覺,經過第二道峽—巴霧峽,來到了景色最深、最秀麗的峽—滴翠峽。這裏的景色讓人眼前一亮,如同仙境一般。那裏的水,那裏的樹,那裏的`動物都充滿着靈氣。樹木滿山遍野都是,幾乎找不到樹幹,只有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水倒映着綠更綠。最有趣的要算猴子們了,它們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失,速度快得驚人,好不容易找到一隻正在休息的猴子,當大家舉起相機準備拍照時,它卻一溜煙鑽進了樹叢。而那山崖上的懸棺更令三峽增添一份神祕。

最後,我們下了遊船,坐上烏篷船,在船伕的山歌聲中游覽了小小三峽。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600字4

大寧河小三峽即爲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重山峻嶺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峯,注入巫峽西口的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神祕莫測,過去長期隱匿無聲,近年由於我國 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鳴驚人。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神矣絕矣,歎爲觀止矣”。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x所在。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全長約60公里。

龍門峽從巫山縣逆水而上,第一個峽谷就是龍門峽,峽長約3公里,峽口猶如瞿塘峽中的“夔門”,峽口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峯峯相對,形若一扇扇鐵門,雄奇壯觀,故有“小夔門”之稱。進峽後,兩岸峯巒聳立,絕壁摩天,懸崖上翠竹垂蘿,搖曳多姿。河東巖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稱“龍門泉”;河西絕壁上可見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餘公里直到黑水河,這些石孔即爲古棧道的遺蹟。

鐵棺峽出了龍門峽,就是著名險灘“銀窩灘”了。這裏山回水轉,灘險流急,實爲航程上的險途。過了險灘即進入鐵棺峽。鐵棺峽長約10公里,這裏兩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組組天然雕塑,個個妙趣橫生。東岸崖壁上有一金鱗閃閃的長巖,很像從天外遨遊歸來的巨龍,且龍首已經進洞;對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塊黃色圓石,猶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懸崖下有串串倒懸的鐘乳石,其模樣像是兩匹駿馬,其頭已進山,但馬尾和後腿還在山外。於是人們就給它們分別取名爲龍進、虎出、馬歸山。此外在河東岸離水面四五米高的絕壁石縫中還有一具黑色的懸棺,俗稱“鐵棺材”,鐵棺峽一名即由此而來。據考這“鐵棺”乃是戰國時期巴人的懸棺,其並非鐵鑄,僅因其色相似而言。目前懸棺羣保存最完好的是巫溪縣東北25公里的荊州壩,那裏有24具黑棺。

滴翠峽 繼續前往就是小三峽中最長、最迷人的。滴翠峽。滴翠峽長約20公里,峽中鐘乳石遍佈,石石滴水,處處蒼翠,故名滴翠峽。峽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體赤黃生輝,小木船從其腳下經過,猶如巨人足旁的螞蟻,這就是寧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紅色崖壁上掛滿蓮花般鐘乳石的就是“紅屏翠蓮”;那直立江心的“關門巖”恰似巨扉鎖關,使船無路可行,緊逼巖前卻見大門開啓一縫,然剛擠過門縫,回頭一看大門又合了起來,真令人驚奇。

大寧河小三峽以峯秀、景幽、灘險、石美爲其特色。久居大都市的旅遊者定會感到稀奇古怪,宛如旅行在神話世界中。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600字5

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鎮,全長約60公里。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這句話更是讓我想一探究竟了!

乘上游船,我們進入龍門峽。龍門峽只有三公里,但峽口兩山對峙,峭壁如削,形勢險要。那些險峯和怪石讓遊人紛紛拿起相機拍照留念。

過了龍門峽就是鐵棺峽了,顧名思義,就是這裏有一具黑色的懸棺。據考證這“鐵棺”是戰國時期巴人的懸棺,其實並非鐵鑄,只是因爲顏色似鐵而得名。除了懸棺,這裏的怪石嶙峋,形成一組組天然雕塑,再加上導遊的解說,實在是妙趣橫生。

接着到了滴翠峽。滴翠峽是小三峽中最長的一段峽谷,峽中既有磅礴的氣勢,也有精緻巧妙的小景點,是整個小三峽中最美之處。這裏有很多懸崖飛泉,還有幽深秀麗的兩岸風情,更讓人讚不絕口的是一片高達數百米的峭壁,如刀削一般,直插雲天,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真是名副其實的赤壁。

最後我們來到大昌古鎮。這裏古風濃郁,再現明清小鎮的風韻。由於三峽工程於2003年5月開始蓄水,大昌古鎮整體搬遷,全鎮按原貌在距舊址8公里外的西包嶺下的大昌湖旁復建,這是整個三峽地區唯一的保存完整的古城,也是世界古民居保護史上的奇蹟。

峯秀、景幽、灘險、石美爲特色的小三峽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直至遊玩回來,依然沉浸其中,回味無窮。真是“神矣絕矣,歎爲觀止矣”!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600字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推薦 篇三

各位朋友:

大家好!神女家鄉、人類搖籃、紅葉王國——巫山歡迎您的到來!我叫××,是大家今天巫山小三峽之行的導遊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我很榮幸、也很高興能爲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服務,希望能帶給大家值得美好回憶的一天!

巫山小三峽是大寧河下游流經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這三段峽谷全長60公里。小三峽與長江大三峽毗鄰,林木翠竹20000多畝。1981年小三峽從正式對外開放,立即震動世界,引得無數世人遊覽。1991年評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04年評爲“國家4A級旅遊區”、2006年首批評爲“國家5A級旅遊景區”,還被評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重慶文明景區”、“重慶安全景區”等各項美譽。歷屆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江澤民、吳邦國、賀國強、李鵬、喬石、李瑞環、王兆國、吳儀、曾培炎、汪洋、鄒家華、錢其琛,以及衆多國外政要都曾先後到此遊覽。江澤民稱讚巫山小三峽爲“人間仙境!棒!棒!棒!”李鵬爲其題詞 “中華奇觀”、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爲其題詞 “天下絕景”、錢其琛爲其題詞“小三峽風景秀麗名不虛傳”。

現在我們的遊船正在蓄水後的大寧湖中航行,利用這段時間,我把巫山的基本情況向各位朋友做簡要介紹。巫山,地處重慶市最東緣,譽爲“渝東門戶”。東臨湖北省巴東縣,南接湖北省建始縣,西抵重慶市奉節縣,北依重慶市巫溪縣,東北與神農架林區接壤。地處長江三峽庫區的腹心,全縣幅員面積2956.78平方公里,總人口58.83萬人。

巫山,地形十分複雜。南北高中間低,峽谷幽深,岩溶(喀斯特)發育,山地面積佔百分之九十六,丘陵平壩僅佔百分之四。大巴山脈、巫山山脈、七曜山脈匯聚巫山,百萬雄峯,直插雲霄,溝壑縱橫,植被豐茂。海拔156米(蓄水前71.3米)至2680米,溝谷切割深度多在500米以上。“萬峯磅礴 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田野縱橫千障裏,人煙錯雜半山中”是巫山地貌景觀的真實寫照。

巫山,歷史悠久,作爲歷代郡縣治地就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歷代封建王朝之所以在此設郡立縣,主要是因爲這一帶峯巒連綿,地勢險要,遠爲巴蜀咽喉,近作夔門鎖鑰,勢如劍閣,堪稱三峽津隘。不知道大家在碼頭停留的時候是否注意到長江南岸的大山,大山山脊和山坳成“從”字形排列,加上天地兩線,形狀如“巫”,所以有一種說法是巫山以山形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巫山因人而得名:據光緒《巫山縣誌沿革》雲:“唐堯時,巫山以巫咸得名。”民間傳說,巫咸是一個神醫,堯帝將盛產珍貴中草藥的這一方山川封給他,所以稱巫山。早在戰國時期,巫山即爲楚國的巫郡(酈道元《水經注·江水》雲:“江不經巫縣故城南,縣故楚之巫郡也。”)秦漢時期,先後稱巫郡、建平郡。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巫山縣,一直沿用至今。

各位朋友,隨着三峽工程的推進,巫山老縣城告別了昨日的輝煌,已沉入水下50米深處。2002年12月巫山老城全部拆遷完畢。2003年6月10日晚8時,三峽水庫蓄水至135米,巫山老城全部淹沒。現在位於長江與大寧河交匯處拔地而起那座山水園林小城,這就是巫山新縣城。新城佔地約5平方公里,是老縣城的4倍,人口8萬多,轄12個居委會,均以著名的巫山十二峯命名。主幹道廣東路橫貫東西,長3.6公里,寬24米,人行道與車道分離。神女大道縱向南北,從江邊直上山尖,穿越主幹道,形成城市的主軸線,五橫三縱的道路交通網絡已經形成,“一路一燈一景、一街一樹一花”,每條路的行道樹都各具特色。入夜,燈飾工程百花齊放,10平方公里的大湖倒影着美麗的新城,展示出這座城市的燦爛。羣山環抱,分外妖嬈。各具特色的三大廣場,充滿了異國風情的歐街,正在全力打造的濱江大道,使巫山這座移民新城成了三峽旅遊線一顆璀璨的明珠。巫山新縣城先後獲得了“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和“中國最佳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

“高峽出平湖,平湖在巫山。”,毛澤東同志在1956年寫了《水調歌頭·游泳》,一時傳遍大江南北。此詞的下闋與今天的巫山驚人的一樣,都變成了可以逐句對照現實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三峽大壩橫斷長江,三峽波濤立即平靜,防洪發電千秋偉業,半個中國電力充足,一個瑰麗而浪漫的夢,在今天成了不可想象的奇蹟。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巫峽長江大橋,三峽庫區唯一建在峽口上的大橋,遠看精緻,近看雄渾,大橋與整個巫峽口,與蓄水後的湖面結合得相當完美,在夢幻般的湖光山色之間,增添了一抹更具魅力的亮色。

“高峽出平湖”。新城下,大橋邊,這就是6平方公里的神女湖。一湖平水,少了滾滾東去、驚濤裂岸的險峻,卻多了細數山川、品位文化的溫馨。這一彎美麗的彩虹,正是高峽平湖的結點。連起了巫山縣城及其周邊衆多的景點,爲遊客更好地遊覽巫山帶來了方便。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大橋北岸,神女廟已經完成一期工程,十餘個古建築復建工程將在此展開,結合江東旅遊開發,巫山民間關於神女的傳說、巫山豐富的民俗文化將在此找到恰當的展示場所。以後還將復建古棧道直通神女峯,再拓寬人行道直上峯頂。兩千年前的故事和新時代的傳奇在對望中交相輝映,神女文化的內涵更具穿越時空的震撼力。

各位朋友,巫山不僅是個美麗的地方,還是一個神祕的地方,我先給大家說說寧河三大謎,即猴娃之謎、懸棺之謎、棧道之謎。

【古棧道之謎】

大寧河西岩石上,有6888個石孔,每孔六寸見方,孔深二尺,孔距五尺,如同一個模具鑄就,石孔列隊綿延四百餘公里,工程浩大而精巧,傳爲我國保存最完好最長的古棧道遺遺蹟。但現在已經全部淹沒。巫山《地方誌》載:“小河石孔,唐劉晏所鑿,以引鹽泉。”《蜀碑記》雲:宋太祖出師伐蜀,過此棧道。民間傳曰:魯班與觀音菩薩打賭所鑿。雖然現在已全部淹沒,但究竟是何年何月何人領頭動工?經多少年完成?是行人行軍所用?還是把大寧鹽水運到巫山城?或還有其它作用?至今無準確答案。

【懸棺之謎】

壁立萬仞的高巖中間有棺材,少則一口,多則數十口,民謠雲:“紅巖對白巖,巖上有棺材,金銀千千萬,捨命拿不來。”這些棺材怎樣放進去的?裏面裝着什麼?爲何歷經千年不朽不落?唐朝張 考證:“在古代,父母死後,子女盡產爲棺,於臨江高山半助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爲至孝”。八十年代初,考古工作者曾取下一具,有兩具小孩屍骨,有銅帶鉤,銅手鐲等,是戰國時代濮人的葬棺木但懸棺之謎甚多,至今仍未完全知徹底解開。

【猴娃之謎】

小三峽深處的官陽鄉某婦女生一男孩,酷似猴,動作性情亦如猴,名叫塗運寶,1990年28歲時發高燒而死。傳說此婦女曾被青猴背至巖洞數月而懷此娃,北大一教授曾專程來巫山考察。究竟是人獸相交的後代?還是返祖現象,或是神農架野人跑到巫山播下的愛情種子?至今亦無結論。

朋友們,大家請看前方的龍門橋,由此我們將進入巫山小三峽的第一個峽——龍門峽。雄壯巍峨的龍門峽是小三峽的第一峽,全長15公里。峽內絕壁對峙,高峽束江,天開一線,形若一門,素有“不是夔門,勝似夔門”之譽。

龍門峽口兩岸峭壁之上猶如一條彩虹橫跨,這就是新龍門大橋。該橋的主跨用240米鋼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橋,全長855.9米,用鋼材近3000噸,混凝土14萬立方米,投資9600萬元,是聯繫渝東和鄂西的重要通道,也爲小三峽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大家看前方右岸,這是龍門古寨。絕壁下方,有幾處清晰可見的石築寨牆的遺蹟。傳說是過去的一些財主,將一些金銀財寶搬進寨內,預防他人搶劫,此處易守難攻。

前方峽谷西岸有一座小山峯,峯巔上生長着灌木和野草,形若一獅,威武雄壯,恰似龍門一衛士。

大家請看峽谷東岸有一石柱,離河面高約200米,柱側有一蘑菇狀的石峯,那就是靈芝峯。據傳是勤勞善良的神女,爲給三峽百姓治病,在峽內種此靈芝。玉帝得此消息,很受感動,即派九條龍來此盤纏在一石柱上守衛。石柱上自生九步階梯,又恰似九條龍的頭,長年累月,恪守職責,無一鬆懈,久而久之,這“九龍、靈芝”便都石化了。成了似“靈芝”,似“九龍”的兩座山峯,前爲九龍柱,後爲靈芝峯,屹立於山巔,供遊人欣賞。詩人云:“且看九龍盤玉柱”,就是指的這兩座山峯。

各位朋友,前方是大寧河大橋,於2009年6月建成。該橋是國家重點公路“蘭(蘭州)杭(杭州)”高速公路途跨大寧河東西兩岸的一座大橋。這座橋全長830米,淨長682米,淨跨400米,淨高80米,淨寬爲24.5米。東側橋孔5個,西側橋孔3個。採用預測預應混凝土無支架纜索吊裝就位,跨徑規模居鋼桁上承式拱橋世界第二、中國第一。這座大橋是連接我國東部、中部及西南地區的重要橋樑。該橋通車使重慶至巫山(420公里)只需4個多小時,宜昌到巫山(200公里)只需兩小時。

巫山素有“百景縣”之譽,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但三峽七百里,蒼茫雲海間。羣山峻嶺、溝壑縱橫,交通之難,難於上青天。長江“黃金水道”使巫山小三峽開發經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更多的絕美風景由於陸上交通的制約還在沉睡之中。目前這種交通瓶頸的制約基本被打破,在上級的支持和自身努力下,巫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巫山縣正在實施水、陸、空、鐵並舉戰略,構建層次分明、銜接順暢、安全高效的立體化“大交通”格局,實現“3小時巫山、4小時主城、5小時周邊大城市”。世世代代巫山人民飛躍貧困的夢想即將實現,中外遊客到巫山旅遊將更爲方便、快捷。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出龍門峽進入琵琶湖,原名爲琵琶洲。蓄水後形成了近5平方公里的湖泊,稱之爲琵琶湖。在這個湖泊上未來將進行開發,成爲遊客的水上樂園。

前方左岸是民俗文化村。爲了讓遊客更多的瞭解小三峽的歷史文化,豐富遊客的遊玩體驗,2005年5月在這裏修建落成民俗文化村。該村佔地1萬多平方米,投資200多萬元。裏面設有展覽廳,小三峽懸棺實物,部分巫山文物,三峽奇石,三峽根雕;有民間工藝,打草鞋、刺繡、工藝品製作;有專業人士展示宗教文化;還有一些旅遊產品,供遊客選擇等。遊船在這裏停靠,遊客可舍舟登岸,上去看看。

河東岸,那一幢幢新樓房所在地,就是桂花移民新村。原河谷地帶的部分移民在此集中安置建房。建築面積13800平方米,安置移民285戶,共計1000人。他們在新的家園已開墾土地1000畝,營造水果經濟林500畝,成片栽培蓑草1000餘畝。在建設中,廣東深圳寶安區對口支援36萬元,建成6個班的桂花觀瀾希望國小,孩子們能正常就讀,對移民搬遷起到了極大的穩定作用。

在這裏有着古老的“結婚過橋”的民俗。大家都看到了三峽山多,山多則溝就多,溝多則橋就多,橋多結婚相遇也就多。路隔三十里,各地一鄉風,三峽風俗:天大地大,喜事最大,頭戴禮帽的總管站在橋頭,大手一揮:“天地開張,六禮開光,新人在此,車馬停繮!”古時連縣太爺也要下轎下馬,讓新人先過。三峽娶親凡遇橋,新郎必須背新娘過,表示夫妻共渡難關白頭到老。結婚是大喜日子,大喜日子結婚多,常常雙方會在過橋時相遇。誰先走就佔了優勢佔了好運,所以要搞文鬥武鬥,武鬥即新郎和新郎摔豹虎子,一曲嗩吶吹下來,誰贏誰先過;若成平手,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文鬥指新娘與新娘對歌,互換東西,結爲乾姐妹,一起過橋。互換東西就是交換褲腰帶,所以新娘要多繫了幾根紅布褲腰帶,即使在路上相遇也要交換的,現在大多是文鬥這種方法。

各位遊客,前面我們將進入小三峽的第二個峽巴霧峽,爲什麼稱巴霧峽呢?過去我們這裏人叫巴人,水叫巴水,山叫巴山,這峽裏霧多,所以叫巴霧峽。從琵琶湖至雙龍湖,全長15公里。峽內山高谷深,雲霧迷濛,峯迴路轉,水盡疑無路,拐彎別有天。素有“奇哉,巴霧峽”之稱。

大家看,在峽東岸約600多米的巖壁上,有很大的一個溶洞,稱之爲“仙女洞”,這就是“仙女拋繡球”景點。洞口有一酷似仙女的自然畫像,洞前方有一圓形的大石頭,活像仙女將剛織好的繡球從洞中拋出來一般。在仙女洞的上方,有一座山峯,直插雲際,因形似一桃,故名仙桃峯。

各位遊客,請大家看前面的獅子峯 ,峽東岸有一座約800多米高、400多米長的山峯,面部前腿向東南,呈赤褐色,身部和後腳向西北,尾部插向寧河,背部與青天白雲相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故名獅子峯,也有人稱之爲“獅子臥雲端”。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我們巴霧峽兩岸,漫山遍野分佈着紅葉。農曆小雪前後,北方及高山地區早已銀妝素裹,而長江三峽竟是紅色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豔紅在燃燒,無邊無際的歡樂在升騰,無邊無際的感動在洶涌,綻放着生命的活力和宏闊。

三峽紅葉主要是黃櫨,多年生灌木,在堅硬的巖縫裏,不懼貧寒、挺拔風雨、蓬勃着頑強的生命力。它分佈於海拔兩千米以下地區,葉色變化奇特,春季發芽時是淡淡的紫紅色,夏季是墨綠色,九月開始轉爲黃色,11月搖身一變爲硃紅色。傳說神女引導大禹治水後,被三峽的美景迷不思返,化作山峯,採裙變化作了漫山遍野的紅葉,場面壯觀,讓人回味激盪,使人流連忘返,是巫山最精美的名片。

在全國聞名的紅葉景區中,三峽紅葉可謂獨樹一幟,具有無可比擬的五大特點:

一是面積大,氣勢壯觀。三峽紅葉遍佈整個長江三峽流域。巫山地處三峽腹心,是三峽地區紅葉最多的地方。據初步統計有10萬畝左右,其中連成片的紅葉區有3萬多畝,分佈大江南北,尤其以巫峽神女峯景區和小三峽、小小三峽景區最爲集中,呈現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絢麗景觀。走進巫山,如同走進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紅葉畫卷。

二是品種多,色彩鮮豔。三峽紅葉品種非常豐富,有200餘種植物樹葉在秋天變成紅色。其中主要以黃櫨、烏桕、楓樹等爲主,特別是黃櫨灌木,最大特徵是集中成片,使得整個山頭一片火紅。紅葉形狀有手掌形、五星形、羽毛形、心形、橢圓形、鴨掌形、針形等20多類。紅葉色彩以火紅居多,另外還有血紅、酒紅、鐵紅、紫紅、玫瑰紅等20多種。

三是週期長,景色分明。由於紅葉的獨特品種和立體氣侯原因,使三峽紅葉的觀賞期長達3個月左右, 自11月七年級直延續到次年元月。仲秋時五彩繽紛,晚秋時層林盡染,初冬時一片火紅。而其他紅葉景區觀賞期僅1個月左右。

四是景觀好,相映成趣。長江三峽橫貫巫山境內,巫峽十二峯被稱爲一條迂迴曲折的山水畫廊,神女峯有東方美神和愛神之稱,小三峽、小小三峽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A”級景區,被譽爲“中華奇觀”、“天下絕景”,高峽平湖展現了新三峽的奇美畫面,大昌古鎮今年國慶期間已正式對遊客開放,還有204萬年龍骨坡“巫山人”遺址,滑雪勝地梨子坪森林公園、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等。在這樣的環境中看紅葉,自然相映成趣,更加令人心曠神怡。

五是玩味足,令人入迷。在巫山觀賞紅葉,遊客可以在遊船上觀賞紅葉,三峽工程三期蓄水後,水位上漲使岸邊的黃櫨伸手可觸,遊人在船上就可近距離欣賞紅葉,聞到紅葉的清香。還可以親臨山中,上岸與紅葉親密接觸。紅葉、神女、雲雨都是愛的標識,一起集合於巫山,讓人如癡如醉,流連忘返。

1981年電影《等到紅葉滿山時》中的插曲《滿山紅葉似彩霞》,唱響了全中國,感動了幾代人,三峽紅葉出了名。現在,重慶市把三峽紅葉作爲重慶市的名片進行打造,投資6000萬,在長江三峽和巫山小三峽打造百里的紅葉觀景帶。不久的將來,巫山將建設成爲中國“紅葉之都”。使巫山紅葉插上翅膀,片片飛舞在人們的心田。2007年,在巫山舉辦了首屆長江三峽紅葉節,今後巫山將每年舉辦紅葉節,紅葉旅遊將是巫山旅遊的又一個亮點。

吃了飯來好乘涼, 問姐想郎不想郎。

絲瓜開花長對長

豇豆開花雙對雙,

哪有情妹不想郎?

各位遊客,前面就是雙龍新集鎮。原雙龍鎮在大寧河東岸,是遊小三峽的中間站,遊客可上岸購物,用午餐,十分繁華。庫區蓄水後,已全部被淹沒,將新鎮移至河西岸新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雙龍新鎮,這裏是鎮政府的駐地。新鎮轄20個村,1個居委會,幅員面積141.99平方公里,人口31827人。新鎮前面是一片開闊地帶,已形成四平方公里左右的雙龍湖。湖岸是新建的農家小院,居住着搬遷移民,可飽覽其田園風光和風俗民情。

朋友們,現在我們進入小三峽的第三個峽:滴翠峽。曲徑通幽的滴翠峽,從雙龍湖至大昌湖,全長30公里。這段峽谷是小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也是最幽深,最秀麗的一段峽谷。峽內絕壁綿延,羣峯競秀,凌空飛瀑,一江碧流,竹木蔥綠。“無限秀美處,最是滴翠峽。”人們常有“幽哉,滴翠峽”之贊。此峽被譽爲小三峽之最佳景。

大家注意看前面:峽東岸的黃岩峭壁上,有一形若牛肝馬肺的鐘乳羣,依附在絕壁半腰,其周圍還長滿灌木,小草和青苔。

在峽東岸離湖面20多米的高處,有一個30多米寬,6米多高的凹進去的巖穴,因終年滴水浸蝕,岩漿凝結,自然形成壯若大大小小,高矮不一,姿態各異的菩薩。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手舞足蹈,猶如一組自然浮雕鑲嵌在石壁上的藝術作品,有的說這是“羣仙迎賓”。我們把這命名爲“摩巖佛像”。

前面峽東岸數十米高處凌空飛出一股清泉,被稱作“天泉飛雨”。空中是霧,落地是雨,迷迷濛濛,飄飄灑灑。雨後,天泉可達一、二個流量,可噴出幾十米遠。每當旭日東昇或夕陽西下時,形成一道彩虹,景色十分壯觀迷人。詩人讚譽“天泉飛雨獨一家”。

天泉飛雨下方,距湖面50餘米高,有一石砌寨牆,附巖危立,殘垣斷壁,獨路上下,地形險峻。據傳,古代一羅氏財主,爲讓兒子安靜讀書升官發財,請專職家庭先生教子讀書,他兒子也專心至致在這裏苦讀。子不負父望,終於考上了秀才,故名羅家寨。經測量,寨基有400多平方米。上世紀80年代初,旅遊部門已將寨牆及石階路修復,本世紀初,又在此新修了接待室和觀景臺。遊船若在此稍作停留,客人只需十分鐘即可沿山道登上去,可目睹羅家寨的遺蹟,又可實地領略一下“天泉飛雨獨一家”的奇觀。這裏還是攝影愛好者選拍鏡頭的最佳位置。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反映清末農民起義的武打藝術片《峽江疑影》就在此處拍攝的外景。

回程: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已經遊覽了小三峽、小小三峽以及大昌古鎮的主要景點。在回程中,我將向大家介紹巫山民俗以及地方文化等相關情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性講解以下內容)

【巫山神女藝術晚會】

巫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着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距今204萬年前的“龍骨坡文化”,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大禹治水的神女文化;以踩堂戲爲代表的民間民俗文化;以《神女賦》、《高唐賦》爲代表的經典文化;以“三臺”、“八景”、“十二峯”等著名的自然風光文化:以各個時期的文物構成的文物古蹟文化等,與巫文化、巴楚文化、移民文化會聚於此,互相交融,產生了大量的優美動人的傳說,形成了極具地域特點的民間習俗,使巫山成爲了歷代文人墨客嚮往之地。

巫山在大力開發自然風光的同時,也在着力打造地方文化旅遊,圍繞神女文化的一系列建築正在復建,每年都舉辦神女旅遊文化節、紅葉節等,巫山併成立了神女藝術團,每天向遊客演出具有巫山地方文化和民俗特色的節目。

【將軍箭】

現在你如果徒步三峽,許多路邊的大石上,常常發現有極簡單的一幅圖畫:一張弓,射三隻箭,是石匠打鑿的。許多外地人不明白,還猜測或許是古三峽的圖騰崇拜,或許是宗教的某種標誌,或許是迷信的詭異暗示。其實這是一種古老的風俗,它名叫“將軍箭”,將軍將軍,身經百戰,命大福大,可保佑人平安吉祥。三峽偏遠遼闊,醫療條件極差,人們基本上在純自然狀態下生存,孩子存活率低。所以每家生了小孩(特別是男孩),都要在路邊石頭上鑿下這圖案。三隻箭一射貧窮,二射災禍,中間一隻射疾病,表達了一種深深的祝福和美好的希望。

【認乾爹】

三峽裏以往那家生了小孩後,要“鑽竈洞”,就是忙端開鐵鍋,把小孩從竈洞放過去,從放鍋口拿出來,臉上還抹一點鍋灰,據說死神病魔就不會光顧了。並且還要“認乾爹”,父親趕在天沒亮時,砍一些荊棘,放在路中間,悄悄躲一邊偷看。若有人路過,只要搬開荊棘,男的就當乾爹,女的就當乾媽。若實在無人路過,牛馬經過若挪動了荊棘,也要認乾爹乾媽。反正多一種保佑,就多一份安全。還有給小孩取小名,多取“狗兒”“羊兒”“叫花兒”之類,因狗兒、羊兒、叫花兒雖命賤,但命大。在缺醫少藥更缺乏科學的年代,孩子生存之艱難,父母努力之辛酸,只能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巫山第一大樹】

它叫油杉樹,學名叫鐵堅杉,在巫山縣廟堂鄉廟堂村1社2社交接處,有千年樹齡了,是亞洲第二大樹(第一大樹在臺灣),上過〈人民日報〉的,名聲極大。此樹高43米,主幹需9人合圍,一個枝椏,也需兩人合抱;它四季常青,鬱鬱蔥蔥,古樸蒼勁,遮陰面積達兩三畝。據說在大鍊鋼鐵時,有人要砍它,人們一夜之間,砸進樹身許多爛鋤頭,爛鐵塊,釘耙齒等等,甚至用火槍打進鐵砂子,若砍時會損壞斧頭鋸子,在非常歲月以非常方式來保護它。現在更關愛它了,縣政府給它掛了名木古樹保護牌,不準動他一枝一葉,它屹立在三峽深處,大自然是人類的創生場和生存場,每一棵大樹古樹就是大自然的一部珍貴的綠色史書,是巫山的驕傲。

【巫山第一藤】

巫山縣竹賢鄉阮村二組村民楊自容屋旁,一棵小小的藤本植物——牛麻,竟長到洗臉盆粗,令人驚歎不已。

一般牛麻只有小酒杯粗,可長百餘米,當地百姓把牛麻砍來,剁成一米長一截,用木錘反覆砸之,砸成細絲,曬乾後打草鞋,經久耐用。而楊自容家這棵牛麻,竟有1000米長,蜿蜒曲折,狀如巨蛇。長在一巨石旁,石旁又有幾棵古花慄樹,皆合抱粗。這古藤牛麻先纏繞巨石,再纏繞古樹盤旋而上,像旋轉樓梯。楊家保護古藤古樹,祖祖輩輩,代代相傳,認真細心,不能用石砸,不能用刀砍,故至今仍都鬱鬱蔥蔥。一棵野藤,長到如此之粗,實乃罕見;且古藤古樹巨石完美組合,更是奇觀;特別是經千年風雨,保護如此完好,堪稱奇蹟。

【西南銀杏樹王】

它在巫山之顛當陽鄉。此樹已有1200多歲高齡,高約40米,胸徑2.4米,八個成年人手牽手才能合圍,其樹枝覆蓋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它主幹上均勻凸生8根新“樹幹”,遠看似八根樹長在一起,俗稱“八條龍”。

銀杏樹又名白果,我國特產,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第四紀冰期後殘留的中生代孑遺植物,人稱植物活化石。古樹下還有20眼清泉,汩汩淘淘,清冽甘甜,泉邊綠草茵茵,鮮花爛漫,蝴蝶飛飛,小鳥翩翩,合奏着生命的歡樂。全村27戶人家,都在這裏飲用,滋潤着美麗的生活。

【千年獼猴桃樹王】

沿着海拔1400米的大山盤升,在距鄧家鄉政府約20公里(小地名大包山),有一顆藤狀大樹,已有千年左右樹齡,從根部生長出十餘根藤幹,最長的達數百米,樹冠像蛛網一樣向四周蔓延,整株枝繁葉茂,覆蓋面積900多平方米,每年的9月,如珍珠般的果實掛滿枝頭,被當地村民叫做“軟棗”,其實是獼猴桃。成熟後,村民常常拿出待客,其果實深褐色、果型比雞蛋略小,味道鮮甜。野生獼猴桃是滋補強身的上等果品,又叫藤梨、陽桃、獼猴梨。果食肉肥汁多,清香鮮美,甜酸宜人,耐貯藏。除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糖、脂肪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外,其枝葉、根、藤都是很好的中藥材。

【巫山木瓜樹王】

騾坪鎮路口村五社的陰灣,有一棵木瓜籽樹,屬灌木,圍圓兩尺,只一人高,冠幅四米,象一把圓傘,且周圍都是青龍骨石,沒一點泥土,它硬是從石縫中頑強生長出來,堅挺瘦勁,生機勃勃。它九月結籽,紅通通的,但顆粒小,只有綠豆大,味道酸甜,可能是缺營養(長征時,紅軍曾以此籽充飢,所以又稱“紅軍糧”),到第二年發葉,籽才掉落。當地七八十歲的老人說,這麼粗的他們從未見過,巖縫裏缺土卻水又缺肥,長得慢,沒有800年也有500年,算是木瓜籽樹王了。有人準備將此樹移走,五社村民陳同軒看見了,立即制止,並花了15元錢請人照看。直到那些人離去。之後,當地村民自發地照看這棵古樹一直到今天。

【與蛇比高低】

徒步三峽遊,樹多花多,常常會遇到蛇比高低,很有趣呢。

三峽有個美麗的傳說:“玉皇大帝的二十三女瑤姬。早夭,葬於巫山之陽,靈魂化爲香草靈芝。”所以三峽的每朵鮮花下傳說都有一條蛇,蛇是護花神。

如果玩得性起去摘花,花下猛地揚起一顆蛇頭,眼亮晶晶的,張着嘴吐信子,嘶嘶嘶,直到人的胸前。嚇得人驚叫,如果朝下退,蛇比人高,就直立不動,仍亮亮地望着人。其實不必害怕,只要把身上的東西,比如帽子高高扔過它頭頂,它就認輸了。慢慢爬下樹,很喪氣地消失在草叢中。

巫山小小三峽導遊詞 篇四

巫山小三峽長江三峽段的第一大支流——大寧河下游在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她一江碧水、奇峯壁立、竹木蔥蔥、猿聲陣陣、饒有野趣,是一處巧奪天工的自然畫廊。峽內有多姿態多彩的峻嶺奇峯、變幻無窮的雲霧繚繞、彎來拐去的激流險灘、清幽秀潔的飛瀑清泉、千姿百態的鐘乳倒懸、神密莫測的懸巖古洞、栩栩如生的天然雕塑、茂密繁盛的山林竹木、色彩斑斕的卵石灘,是一處玲瓏奇巧的峽谷盆景;有追逐嬉戲的頑皮猴羣、成雙結對的鴛鴦戲水、展翅紛飛的各種水鳥、暢流碧水中的數種魚類,綠鬱蔥蔥的竹林中百鳥啼鳴的歡歌笑語隨處可聞,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動物王國;還有迷存千古的巴人懸棺、令人費解的古棧道、風韻猶存的大昌古鎮,是一處珍貴難忘的歷史遺蹟。

巫山小小三峽是大寧河小三峽姊妹峽,因比大寧河小三峽更小,故名“小小三峽”。馬渡河是大寧河的一條支流,它由三撐峽、秦王峽、長灘峽三段峽谷組成,全長20公里,這裏奇峯多姿、山水相映、風光旖旎、水流平緩、清澈見底,兩岸懸崖對峙,壁立萬仞,河道狹窄,天開一線,幽、秀、翠、美、怪、奇集於其中,像一處玲瓏奇巧的峽谷盆景,有着擋不住的誘惑。而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集休閒旅遊、體育鍛煉爲一體的有驚無險,安全開心、樂趣悠悠的迴歸大自然的自我參與式水上漂流。它是小三峽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一朵絢麗的奇葩。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概況 篇五

巫山小小三峽是位於大寧河滴翠峽處的支流馬渡河上,是長灘峽、秦王峽、三撐峽的總稱;小小三峽是大寧河小三峽的姊妹峽,全長15公里,因比大寧河小三峽更小,故名“小小三峽”。接下來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概況,方便大家閱讀與鑑賞!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概況1

著名的長江三峽――巫峽,就以巫山得名,它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到巴東縣的官渡口,全長44公里,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下面是給大家介紹一下紅葉的相關內容。

紅葉遍佈整個長江三峽流域,巫山地處三峽腹心,是三峽地區紅葉最多的地方。據初步統計有10萬畝左右,其中成片的巫山紅葉區有3萬多畝,分佈大江南北,尤其以巫峽神女峯景區和小三峽、小小三峽景區最爲集中。

由於紅葉的獨特品種和巫山立體氣候原因,使巫山紅葉的觀賞期長達3個月左右,自高到低從11月七年級直延續到次年1月底,五彩繽紛,晚秋時層林盡染,初冬時一片火紅。而其他紅葉景區觀賞期僅1個月左右。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大寧河小三峽即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重山峻嶺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峯,注入巫峽西口的浩浩長江。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

巫山小三峽的第二個峽巴霧峽是紅葉分佈集中的地段,同時有一條山路通向山裏的辣椒村。中外攝影師們到此拍攝,無不被滿山遍野的紅葉感慨萬分,激動的手舞足蹈,紅葉、綠水、白色的船、白色的浪花水紋帶,實在是美不勝收。

現在巫山已在巴霧峽新建、開闢了觀景步行道和觀景臺,便於遊客零距離接觸紅葉,拍照留念。在巴霧峽漫步紅葉觀賞區,我們可以在巫山乘小艇遊小三峽,或者小遊船在巴霧峽上岸、登山、觀賞、拍攝紅葉,觀賞紅葉更爲方便。

遊客們再往前看,雲霧中是否有一突兀的石柱,它形似一個矯健的少女,這就是豔壓羣芳的神女峯。巫峽是三峽神話傳說的搖籃,其中關於神女峯的傳說最爲動人。傳說西王母的小女兒瑤姬騰雲路過巫峽時,看見一羣孽龍在此毆鬥,騷擾百姓,於是她就停了下來,擊斃孽龍,爲民除害。而後又派人幫助大禹鑿開三峽、疏通河道、治理了水患,自己也留在人間爲過往的行船導航,最終化爲了神女峯。

海拔1000米左右的神女峯,東有鬆巒峯(唐帽峯)、集仙峯(剪刀峯);西有朝雲峯、聖泉峯;對岸有飛峯峯、翠屏峯、聚鶴峯等都系紅葉區景點。攀上神女峯觀紅葉,不但有“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觀峯之感,而且可盡情地觀賞漫山遍野“紅葉世界”的壯麗,讓你留戀忘返。立於美峯俯瞰長江峽湖美景,又有“人在天上游,船在地窟行”的意境。留宿山上人家享受“農家樂”,又有晚送紅日落、早迎朝霞來的黃金良機。

巫山紅葉河,離神女峯30裏,地處抱龍河中段,核心景區在十二迷宮洞一帶,面積約一萬多畝。這裏奇峯峻嶺,人煙稀少,全是紅葉,蓬蓬勃勃,風一吹,葉落滿山,像紅地毯,落到河裏,就成了一條紅亮亮的小河,所以喊成紅葉河。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概況2

巫山小三峽長江三峽段的第一大支流――大寧河下游在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三段峽谷的總稱。

她一江碧水、奇峯壁立、竹木蔥蔥、猿聲陣陣、饒有野趣,是一處巧奪天工的自然畫廊。峽內有多姿態多彩的峻嶺奇峯、變幻無窮的雲霧繚繞、彎來拐去的激流險灘、清幽秀潔的飛瀑清泉、千姿百態的鐘乳倒懸、神密莫測的懸巖古洞、栩栩如生的天然雕塑、茂密繁盛的'山林竹木、色彩斑斕的卵石灘,是一處玲瓏奇巧的峽谷盆景;有追逐嬉戲的頑皮猴羣、成雙結對的鴛鴦戲水、展翅紛飛的各種水鳥、暢流碧水中的數種魚類,綠鬱蔥蔥的竹林中百鳥啼鳴的歡歌笑語隨處可聞,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動物王國;還有迷存千古的巴人懸棺、令人費解的古棧道、風韻猶存的大昌古鎮,是一處珍貴難忘的歷史遺蹟。

巫山小小三峽是大寧河小三峽姊妹峽,因比大寧河小三峽更小,故名“小小三峽”。馬渡河是大寧河的一條支流,它由三撐峽、秦王峽、長灘峽三段峽谷組成,全長20公里,這裏奇峯多姿、山水相映、風光旖旎、水流平緩、清澈見底,兩岸懸崖對峙,壁立萬仞,河道狹窄,天開一線,幽、秀、翠、美、怪、奇集於其中,像一處玲瓏奇巧的峽谷盆景,有着擋不住的誘惑。而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集休閒旅遊、體育鍛煉爲一體的有驚無險,安全開心、樂趣悠悠的迴歸大自然的自我參與式水上漂流。它是小三峽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一朵絢麗的奇葩。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概況3

大寧河小三峽即爲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重山峻嶺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峯,注入巫峽西口的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神祕莫測,過去長期隱匿無聲,近年由於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鳴驚人。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神矣絕矣,歎爲觀止矣”。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全長約60公里。

龍門峽從巫山縣逆水而上,第一個峽谷就是龍門峽,峽長約3公里,峽口猶如瞿塘峽中的“夔門”,峽口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峯峯相對,形若一扇扇鐵門,雄奇壯觀,故有“小夔門”之稱。進峽後,兩岸峯巒聳立,絕壁摩天,懸崖上翠竹垂蘿,搖曳多姿。河東巖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稱“龍門泉”;河西絕壁上可見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餘公里直到黑水河,這些石孔即爲古棧道的遺蹟。

滴翠峽繼續前往就是小三峽中最長、最迷人的滴翠峽。滴翠峽長約20公里,峽中鐘乳石遍佈,石石滴水,處處蒼翠,故名滴翠峽。峽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體赤黃生輝,小木船從其腳下經過,猶如巨人足旁的螞蟻,這就是寧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紅色崖壁上掛滿蓮花般鐘乳石的就是“紅屏翠蓮”;那直立江心的“關門巖”恰似巨扉鎖關,使船無路可行,緊逼巖前卻見大門開啓一縫,然剛擠過門縫,回頭一看大門又合了起來,真令人驚奇。

大寧河小三峽以峯秀、景幽、灘險、石美爲其特色。久居大都市的旅遊者定會感到稀奇古怪,宛如旅行在神話世界中。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概況4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壯麗的長江三峽,首先,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長江。

長江,我國最長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長河,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至奉節奔騰而下,便形成了我們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我們現在所說的三峽就是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他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段峽谷各有其特色,瞿塘峽是雄偉險峻,西起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大溪鎮,全長8公里,是最短的;巫峽是幽深秀麗,從重慶巫山縣大寧河口至湖北巴東涫渡口,全長45公里;西陵峽是灘多險急,西起湖北巴東涫渡口,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70公里。

說到三峽,不得不提到讓世界矚目,讓我們中國人感到驕傲自豪的三峽工程了。他於1994年破土動工,歷時17年,是座長達600多公里,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壩高185米,蓄水位175米的峽谷型水庫,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遊客朋友們,先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大寧河小三峽即爲著名的巫山小三峽。大寧河發源於陝西省平利縣的中南山,流經重山峻嶺和大小峽谷,一路容納百川清流,穿過巫溪、巫山之間的雲崖險峯,注入巫峽西口的浩浩長江。大寧河千姿百態,神祕莫測,過去長期隱匿無聲,近年由於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鳴驚人。有人讚頌它“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神矣絕矣,歎爲觀止矣”。大寧河小三峽是龍門峽、鐵棺峽和滴翠峽的統稱,它是大寧河風景的精華所在。小三峽南起巫山縣,北至大昌古城,全長約60公里。

龍門峽,從巫山縣逆水而上,第一個峽谷就是龍門峽,峽長約3公里,峽口猶如瞿塘峽中的“夔門”,峽口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峯峯相對,形若一扇扇鐵門,雄奇壯觀,故有“小夔門”之稱。進峽後,兩岸峯巒聳立,絕壁摩天,懸崖上翠竹垂蘿,搖曳多姿。河東巖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稱“龍門泉”;河西絕壁上可見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餘公里直到黑水河,這些石孔即爲古棧道的遺蹟。

鐵棺峽,出了龍門峽,就是著名險灘“銀窩灘”了。這裏山回水轉,灘險流急,實爲航程上的險途。過了險灘即進入鐵棺峽。鐵棺峽長約10公里,這裏兩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組組天然雕塑,個個妙趣橫生。東岸崖壁上有一金鱗閃閃的長巖,很像從天外遨遊歸來的巨龍,且龍首已經進洞;對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塊黃色圓石,猶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懸崖下有串串倒懸的鐘乳石,其模樣像是兩匹駿馬,其頭已進山,但馬尾和後腿還在山外。於是人們就給它們分別取名爲龍進、虎出、馬歸山。此外在河東岸離水面四五米高的絕壁石縫中還有一具黑色的懸棺,俗稱“鐵棺材”,鐵棺峽一名即由此而來。據考這“鐵棺”乃是戰國時期巴人的懸棺,其並非鐵鑄,僅因其色相似而言。目前懸棺羣保存最完好的是巫溪縣東北25公里的荊州壩,那裏有24具黑棺。

滴翠峽,繼續前往就是小三峽中最長、最迷人的滴翠峽。滴翠峽長約20公里,峽中鐘乳石遍佈,石石滴水,處處蒼翠,故名滴翠峽。峽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體赤黃生輝,小木船從其腳下經過,猶如巨人足旁的螞蟻,這就是寧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紅色崖壁上掛滿蓮花般鐘乳石的就是“紅屏翠蓮”;那直立江心的“關門巖”恰似巨扉鎖關,使船無路可行,緊逼巖前卻見大門開啓一縫,然剛擠過門縫,回頭一看大門又合了起來,真令人驚奇。

好了,小三峽我們就遊覽到此,接下來我們將前往我們的下一站――大昌古鎮,請大家做好下船的準備。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概況5

大家好,我是八年四班的小導遊——沈姝妤。今天,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三峽的美麗風景。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相信這段話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沒錯,這是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所描寫的三峽。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三峽,三峽顧名思義,自然有三個峽。這三個峽分別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其中,巫峽是三峽之中最長的,第二個是西陵峽,巫峽雖然很短,卻地勢險峻,最爲有趣。

三峽的山,高聳入雲,險峻壯美,蹬上山頂,像遠處眺望,彷彿一切景物都被踩在腳下,雲層都圍繞着你一般,頗有一股“一覽衆山小”的氣勢。如若你在夏季來參觀,令你驚歎的並不是連綿不斷的羣上,而是又急又猛的水。夏季的水都衝上了山嶺,連航道都被水沖斷了,如果你乘船旅行,定要選個有經驗的船伕,不然你的船就會像氣球一般隨波逐流,你的旅行,就會變爲一場刺激的漂流了。相比之下,春冬之時的水可安靜多了,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的清波,無不讓人感到放鬆和嚮往。水中倒映着山村的影子,再看仔細點,你甚至都能看清游魚和細石呢!瀑布從山澗奔流下來,真有點“長江之水天上來”的意境。到了秋天,好處的猿猴時常鳴叫,使人感到杯中涼之情。

夏季的三峽,湍急似箭;春天的三峽,浩浩蕩蕩;冬日的三峽,清流見底;深秋的三峽,悲涼婉轉。讓你的心隨着長江之水流經三峽。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概況

巫山小三峽導遊詞 篇六

巫峽最著名的莫過於巫山十二峯了,在十二峯中最爲挺拔秀麗的,就要數神女峯了。各位朋友請隨我手指的方向遠望,看見那塊矗立在山峯之顛宛如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的靈石了嗎?那就是傳說中化爲靈石的巫山神女了。三峽地區有很多有關這位神女的傳說故事,流傳甚廣的一中說法是這樣的:很久以前,一位有打魚爲生的漁夫,有一次他在江上捕 魚,由於那天風雨大作,漁夫沒有回來,他的妻子天天站在山頂苦苦期盼自己的丈夫有朝一日能回來,日也盼,夜也盼,風雨無阻。最後漁夫還是沒有回來,而那位妻子也傷心的化爲了岩石,佇立在山峯之顛。人們被這位堅貞的妻子感動了,稱她爲神女峯。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在民間廣爲流傳,神女峯也成爲了美好愛情的象徵了。各位遊客,大家是不是被這裏的迷人景色所陶醉,還在回想傳說中神女的綽約風姿,現在我帶大家去看看我國真正的絕代佳人。大家看前面江面開闊,視線舒展,長江的北岸有一條小溪,當地人稱爲香溪。香溪旁有一座美麗的女子雕像,請大家猜一猜她會是誰呢?對,這位先生答得對,她就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關於香溪的名字和來歷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昭君出塞前曾回家探親,船過香溪時,她想在香溪中洗臉,一不小心把頸上的項鍊丟落在溪水中,從此溪水就清澈見底,芳香四溢。人們就稱這條小溪爲“香溪”。溪水不僅香甜可口,而且有美容和保健功能呢!除了王昭君外,這裏還出現了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也出生在香溪水旁。香溪似一條花香溢美的綵帶,挽起了三峽庫區的美麗景點——高嵐風景線,又架起了通向奇妙的森林公園——神龍架的橋樑,並勾起了你尋幽獵奇的水中探險——神龍溪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