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古代刻苦讀書的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古代刻苦讀書的成語故事【精品多篇】

古代成語故事 篇一

南北朝時期的樑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yáo],他的繪畫技術很高超。當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廟,都讓他去作畫。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爲金陵的安樂寺作畫,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四條金龍。他答應下來,僅用三天時間就畫好了。這些龍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簡直就像真龍一樣活靈活現。

張僧繇畫好後,吸引很多人前去觀看,都稱讚畫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當人們走近一點看,就會發現美中不足得是四條龍全都沒有眼睛。大家紛紛請求他,把龍得眼睛點上。張僧繇解釋說:“給龍點上眼珠並不難,但是點上了眼 珠這些龍會破壁飛走的。”

大家聽後誰都不相信,認爲他這樣解釋很荒唐,牆上的龍怎麼會飛走呢? 日子長了,很多人都以爲他是在說謊。

張僧繇被逼得沒有辦法,只好答應給龍“點睛”,但是他爲了要讓廟中留下兩條白龍,只肯爲另外兩條白龍點睛。這一天,在寺廟牆壁 前有很多人圍觀,張僧繇當着衆人的面,提起畫筆,輕輕地給兩條龍點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點過第二條龍眼睛,過了一會兒,天空烏雲密佈,狂風四起,雷鳴電閃,在雷電之中,人們看見被“點睛”的兩條龍震破牆壁凌空而起,張牙舞爪地騰雲駕霧飛向天空。

過了一會,雲散天晴,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再看看牆上,只剩下了沒有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而另外兩條被“點睛”的龍不知去向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傳說引申出“畫龍點睛”這句成語,比喻說話或文章,在主要處用上關鍵性的、精闢的一兩句話,點明要旨,這樣的話被稱爲"點睛之筆",使內容就更加生動有力了。但是在知識改革開放的信息時代,我們可以認爲這就是一種創新,因爲張僧繇給龍點了眼睛就發生了一個質的飛躍。

畫龍點睛的故事延伸

【注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出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爲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

【解釋】原形容樑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

【用法】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錦上添花、點石成金

【反義詞】弄巧成拙、畫蛇添足、點金成鐵、一語道破

【年代】古代

關於龍的成語故事:畫龍點睛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說話或寫文章時,在關鍵處用一兩句話點明主題,可以使內容更爲生動有力。所以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抓重點喲~

古代成語故事 篇二

掩耳盜鈴

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道聽途說 篇三

春秋時代,齊國有個人叫毛空,他愛聽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說,然後再把自己聽到的津津有味地講給別人。有一次,毛空聽到一隻鴨和一塊肉的事,他覺得十分稀奇,便告訴給艾子。他說:“有一個人,養了一隻個性能生蛋的鴨,那鴨一天能生一百多個蛋。”他見艾子笑了,又說:“那天,從天空上掉下一塊肉,那塊肉長有三十丈,寬有十丈。”艾子笑着問道:“真的嗎?有那樣長的肉嗎?”毛空急忙說:“噢,那就是長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必須是十丈長了。”艾子說:“你說的那隻鴨是誰家養的?你說的那塊肉掉在了什麼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最後只好說:“我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

成語“道聽途說”就是從這個故事而來的。這一成語比喻在路上聽到沒有根據的言論或傳聞,再去傳給別人。

古代成語故事 篇四

長風破浪

比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南朝宋國著名將領宗愨從小就有雄心壯志,喜歡舞槍弄劍,他的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後來他帶兵攻打林邑國,運用計謀取勝,被封爲左衛將軍。

古代經典成語故事 篇五

春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軍事家名叫孫武,他寫出了《孫子兵法》這部重要的軍事鉅著。他帶着這部著作到吳國去見吳王,吳王看過以後,對孫武還不完全相信,便說: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的軍隊來試試你的兵法?孫武說:可以。吳王又問:用婦女試試可以嗎?孫武也答應了。

於是,吳王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宮女,請孫武訓練。

孫武將這些宮女分爲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妃子爲隊長。隊伍站好後,孫武就問:你們知道怎樣向左轉、向右轉嗎?宮女們回答:知道。隨後孫武搬出殺人的刑具,即三令五申之,即三番五次地說明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說完便擊鼓發出向右行的命令。宮女們從來沒有受過軍事訓練,聽到命令後不但沒有執行,反而大笑起來。孫武嚴肅地說道: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於是,他又將剛纔的一番話詳盡地向她們解釋了一番。然後,他再次擊鼓,發出向左行進的命令。宮女們仍然只是笑而不執行命令。孫武便命令行刑士兵將兩個隊長推出去斬首。

吳王忙派人前去講情。可是,孫武說: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說完就將兩個隊長斬首了。宮女們嚴肅起來,所有動作都能按照號令認真去做了。

後來,人們用三令五申來表示三番五次地命令、告誡。申,申明。

古代經典成語故事 篇六

成語故事一:【杯弓蛇影】

話說有一天,縣令應郴(chēn)請自己的下屬杜宣來家裏喝酒。酒席設在廳堂裏,倆人面對面落座,應郴給杜宣倒酒,杜宣背後的牆面上懸掛着一張紅色的弓,因爲光線的折射,弓的影子映射在杜宣的酒杯中,猶如蛇形一樣。

杜宣低頭一看自己的酒杯,以爲真有一條蛇在杯中蠕動,頓時嚇了一跳。可是應郴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領導倒的酒不敢不喝啊,杜宣沒辦法,只能一咬牙一跺腳,硬着頭皮把這杯酒給喝了。應郴再給他倒酒的時候,杜宣就藉故推辭,沒待一會兒就起身告辭了。

回到家中,杜宣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感覺剛纔喝下去的那條蛇好像在肚子裏蠕動,頓時覺得胸悶腹痛,結果一病不起,連吃飯喝水都非常困難。家裏人請了很多大夫來診治,可都診斷不出病因,病情也不見好轉。

過了幾天,應郴來杜宣家中看望他,問他是怎麼得病的,杜宣便講了那天喝酒時酒杯中有蛇的事。應郴安慰了他幾句,就回家了。他坐在廳堂裏反覆回憶,爲什麼杜宣的酒杯裏會有蛇呢。

忽然,牆上掛的那張紅色的弓引起了應郴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來一杯酒,果然,酒杯中有弓的。影子,猛一看,確實像是一條蛇在蠕動。應郴這下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馬上命人把杜宣接來,讓他坐在那天坐的原位上,情景重現,讓他仔細觀察酒杯裏的影子,並對他說,老杜啊,你說那杯子裏的蛇,不過是牆上那張弓的倒影罷了。

杜宣仔細一看,果然如此,這下他心中的疑慮立即消失,所謂的病也很快就痊癒了。

是此,杯弓蛇影。

成語故事二:【掩耳盜鈴】

從字面來看,這條成語的意思很好理解: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爲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從而引申出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辦法掩蓋的意思。

掩耳盜鈴出自於《呂氏春秋自知》記載的一則寓言,原文是這樣描述的:“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很形象地描述了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揹走,但鐘太大了,背不動。於是他就用錘去把鍾打碎,這時鐘發出了巨大的響聲。這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和他來搶奪這隻鍾,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害怕別人聽見,很正常;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爲別人也聽不到,這就太荒謬了。

從故事的出處來看,掩耳盜鈴其實最早的意思是掩耳盜鐘。至於鍾最後爲何演變成鈴,筆者也有所不知了,我們大家可以發揮想象,揣測一下。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看着非常可笑,可是我們在笑的同時,有沒有思考自己身上是否也發生過同樣的故事呢?假如做錯事自己假裝不知道,自己欺騙自己,豈不跟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了呢。假如我們希望成爲生活中的智者,不妨經常讀讀這個故事。

成語故事三:【諱疾忌醫】

名醫扁鵲,有一次去見齊桓公。他在旁邊立了一會兒對桓公說:“你有病了,現在病還在皮膚的紋理之間,若不趕快醫治,病情將會加重!”桓公聽了笑着說:“我沒有病。”待扁鵲走了以後,桓公對人說:“這些醫生就喜歡醫治沒有病的人把這個當做自己的功勞”

十天以後,扁鵲又去見桓公,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裏,假如不治,還會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鵲走了以後,桓公很不高興。

再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見桓公,說他的病已經轉到腸胃裏去了,再不從速醫治,就會更加嚴重了。桓公仍舊不理睬他。

又過了十天,扁鵲去見桓公時,對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公覺得很奇怪,於是派使者去問扁鵲。扁鵲對使者說:“病在皮膚的紋理間是燙熨的力量所能達到的;病在肌膚是針石可以治療的;在腸胃是火劑可以治癒的;病若是到了骨髓裏,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沒有辦法了。而今在骨髓,我不再請求了。

五天以後,桓公渾身疼痛,趕忙派人去請扁鵲,扁鵲卻早已經逃到秦國了。桓公不久就死掉了。良醫治病,病在表皮時就及時醫治。這是爲了在剛顯露苗頭時及時處理。事情的禍福也有開端,所以聖人總是儘可能早地予以處理。

驚弓之鳥 篇七

有一天,更羸(léi)和魏王站在一個高臺上,仰頭望見有鳥在天空中飛。

更羸對魏王說:“請大王看看,我能夠只拉弓不發箭而把鳥射下來。”

魏王不相信地說:“難道你的射術能夠到達這樣的水平嗎?”

更羸很自信地說:“能夠。”

過了一小會兒,一隻雁從東方飛來,更羸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隻雁就一下子栽落到地上。

魏王驚歎說:“你射箭的本領居然能夠到達這樣一種地步!”

更羸說:“這是一隻受傷的孤雁阿!”

魏王說:“先生是怎樣明白的呢?”

更羸回答說:“它飛得很緩慢,叫聲很悲慘。飛得慢,是因爲舊傷疼痛;叫得慘,是因爲長久失羣。由於它的舊傷沒有長好而害怕的情緒又沒有去掉,所以一聽見弓弦響,就急忙往高處飛,這就引起傷口破裂,從高空掉下來了。”

這個成語此刻常用來比喻受過驚恐見到一點動靜就個性害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