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清明節的經典散文(新版多篇)

清明節的經典散文(新版多篇)

清明節的散文 篇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開始於周代,每年冬至後108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公曆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由來。傳說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餓昏,他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大腿上肉割下來烤着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後,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說也應賞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帶着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着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爲介子推那麼孝順,一定會帶着母親出來。大火燒三天三夜,大火熄滅晉文公重耳與隨從上山去看,只看老母親與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晉文公重耳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後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清明節這天爸爸,媽媽還去紀念逝去先人,去給逝去先人掃墓。清明節這天我們還要植樹,俗語說號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點都。清明節後天氣漸漸暖與,農民伯伯也開始抓地。

作爲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在清明節這天去緬懷那些革命先烈讓他們在地下安息。

清明節的經典散文作文 篇二

清明節時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上墳祭祖,也是吃清明餅的時候。家鄉的清明餅十分別具一格,到現在我還記得那融入了家鄉味的清明餅。

清明餅,顧名思義,是我們江南人用來祭祀祖先的一種食品。奶奶是做清明餅的好手,因此每年我都能吃到一次清明餅。奶奶做清明餅的手法十分地道,所以總引得我垂涎三尺。在我的記憶力,做法應該是這樣子的:將現磨的糯米粉加水,攪拌成團。然而將成團的麪粉撕成塊狀,再將它們用手壓扁,餡以豬肉、筍絲之類,或者嵌以甜糖。

如此做出的清明餅太過於平淡,如果在每一個清明餅下放一片艾葉,那就會香的不得了。果然沒錯,放了艾葉的清明餅吃起了就有一股茶葉的清香。每每開鍋時,我們幾個小孩便將竈臺團團圍住,饞得我們要垂涎三尺,巴不住立馬一手一個,那眼睛也直勾勾地盯着,生怕下手慢了一些,便知有眼饞的份了。一旁的奶奶一邊忙活着蒸食的柴火,一邊看着我們饞貓裝狀的樣子,笑得舍不攏嘴連連說:“都有,都有,馬上就好嘍!”

家鄉獨有的清明餅是,因此外鄉人對清明餅的做法不爲人知,每當外鄉人想嘗上一口熱噴噴的清明餅時,總要等到清明節那一天來次啊性。每個人都認爲只有在這一天吃上一口清明餅纔是最好的。我奶奶也這麼認爲,她總是在這一天到來時,早早地就起牀忙活,將做好的清明餅分給子女們,而我家是分的最多的,也許我是最喜歡吃清明餅。現在,我還是懷念那清明餅的味道,可奶奶已經不再做那清明餅,也許是奶奶老了,沒有精力去做了。

今年的清明節,我沒有遲到清明餅,我十分失落。不過,我相信,明年一定會吃到奶奶親手做的清明餅。

回想以後,各條街都飄着清明餅的方向,各家各戶的鍋裏都乘着一塊一塊的清明餅,我是多麼嚮往。而現在,到街上走走,看見的確實滿街的小吃。偶爾,看到得清明餅也是外鄉人做的,當我買來品嚐時,卻忽然想起了“究竟不是地道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酷呢?

清香的清明餅味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卻在漸漸遠去。我在想,我對那味道的熟悉,還能把握多久。

清明節的散文 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欲斷魂。”不知不覺,又一年清明節到來了。一大早,爸爸媽媽帶我去給阿太掃墓。

記憶中,阿太是一個慈祥和藹的老太太,老人家很節省,每逢周未,爺爺都會帶上我去看望阿太。每次去爺爺都會給阿太買一大袋新鮮的菜,夠她吃上好幾天了。

阿太非常喜歡吃肉,她會把肉切成豆腐丁這麼小,說是這樣可以多吃幾頓。一個眼老昏花的老太太,90歲高齡,居然還有這手藝,真讓我們刮目相看。吃肉的時候,阿太先吃一口飯,然後夾一小塊放入嘴裏細嚼慢嚥,慢慢閉上眼睛,她像要把肉裏的精華吃出來才肯嚥下去。看着阿太那麼滿足地享受着肉味,我有時候也會嘴饞得撈上一小塊放入嘴中,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完飯,爺爺會把沒吃完的湯湯羹羹倒掉,阿太總是連連指責爺爺浪費,她說:“魚頭營養好,別倒!肉越燉越爛,好消化……”

我的腦海裏像放電影一樣閃過一幕又一幕。時隔多年,阿太的音容笑貌依舊那麼清晰。下山時,我回頭望着阿太的“家”,多想問她一句:阿太,你在天堂生活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