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大學生到農村報告多篇

大學生到農村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大學生到農村創業調研活動的通知》,我們組成了包括市委辦公廳、市人事局、市農委在內的市委調研組。從6月下旬開始,調研組深入我市三區四縣及10餘家民營企業,採用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和發放調查表等方法,詳細瞭解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談到創業,不少人認爲,開一家大公司或者建一家大工廠纔是創業,外可以贏得社會認同,內可以獲得成就感,其實不然。開發高科技產業是創業,開辦小廠小店也是創業;立足城市打拼天下是創業,重返鄉村養殖種植也是創業。更何況,隨着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推進,創業的機遇更多,創業的條件更好。安徽科技學院三名大學生到鳳陽縣小崗村自主創業的成功實踐,充分表明在新農村建設的廣闊天地裏,大學生創業大有可爲。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着人們就業觀念的轉變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選擇在農村基層創業成爲我市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途徑,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將農村作爲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給當地帶來了知識和技術,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爲新農村建設事業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自XX年以來,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人數共1159人。從學歷構成來看:本科以上學歷214人,佔創業總人數的18.5%;大專學歷511人,佔創業總人數的44.1%;中專學歷434人,佔創業總人數的37.4%。從專業分佈來看,到農村創業的主要是農科、醫科以及師範這三類畢業生:其中農科類畢業生共53人,佔創業總人數的4.5%;師範類畢業生共302人,佔創業總人數的26.1%;醫科類畢業生共106人,佔創業總人數的9.1%。

從本次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由省、市統一安排,通過招錄鄉鎮公務員、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選聘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簡稱“三支一扶”)的形式,選拔了一大批畢業生到農村工作。

自1999年以來,我市把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工作作爲吸引各類人才、培養年輕幹部、優化隊伍結構和建設高素質隊伍的戰略舉措,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狠抓落實,在鄉鎮機構精簡、人員分流的情況下,每年儘量拿出有限的空編用於高校生選拔。截止XX年,我市共選拔399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前三批有142名高校畢業生已被錄用爲國家公務員,除3人直接錄用到區縣直機關外,其餘139人全部錄用在鄉鎮機關。

(二)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和《XX年黃山市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公告》,採取公開招聘的方式,聘用我市生源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和非本地生源的本市普通高校畢業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從XX年起,每年輸送30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的工作目標。今年是選拔工作開展的第一年,共有1023名高校畢業生報名參加招聘活動,目前,選拔工作尚在進行之中。

(三)自主創業類型,部分大學畢業生通過創辦企業,成爲個體工商戶或私營企業主,直接接受市場的優勝劣汰。從此次調研組走訪的7位自主創業畢業生情況來看,他們具有以下共同點:①、所學專業大多爲農科類專業;②、創辦企業大多爲茶葉加工或傳統工藝類企業。③、自主創業之前,大多具備相關領域的從業經歷,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和經驗積累。④、在創業過程之中,具備一定的技術支持。具體一定的技術支持。具體而言,又可以分爲以下三種子類型:

1、企業改制,被動創業型。有的大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國營企業,90年代中期以後,在國企改革過程中下了崗,迫於生存壓力,不得不破釜沉舟,忍辱創業。如創辦黃山一品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的程福壽,8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當時的屯溪茶廠工作,95年由於茶業企業的整體改制,不得不離開工作11年得茶廠,家人的埋怨、社會的壓力和失敗的挫折不但沒有壓垮他,反而激發了他創業的勇氣。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創辦了“一品茶行”和休寧縣流口茶業有限公司。

2、求職碰壁,轉而創業型。隨着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社會新增就業崗位已滿足不了新增大學生的需求。有的畢業生在投了一份又一份簡歷,跑了一次又一次招聘會仍未找到合適的工作後,抱着試一試的態度回鄉自主創業。如創辦徽州竹藝軒有限公司的朱偉,XX年從安徽農業大學畢業後,在省城合肥應聘了多家單位未果後回到家鄉徽州區,加入其弟弟開辦的竹雕工藝廠並逐步將企業發展壯大,直至創辦徽州竹藝軒有限公司。

3、時機成熟,辭職創業型。有的大學生畢業後即找到了待遇優厚的理想工作,然而,他們胸懷創業抱負,在完成了創業啓動資金積累和相關信息、經驗積累之後,毅然辭去工作,回鄉創業。如徽州區潛口鎮二聯竹編工藝廠廠長鄭重,XX年從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就職於浙江安監局。在與浙商接觸過程中看到了竹編工藝品的巨大市場潛力,因而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有了這一想法後,他一方面注意學習浙商的經商之道,另一方面開始市場調研和回鄉考察。XX年初,他辭去了月薪4000餘元的工作,在潛口鎮二聯村創辦了竹編工藝廠。

二、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本在農業,出路在科技,關鍵在人才。近年來,黃山市高度重視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工作,通過“三支一扶”、選派大學生當“村官”、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等形式,引導大學生到農村、到基層創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爲新農村建設奠定了人才基礎。如黟縣有496名村“兩委”幹部,過去僅有2人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如今已增加到49人,提升了村“兩委”的工作水平。黃山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於旅遊產業的發展,目前黃山區從事旅遊產業的大學生達175人,其中,大學本科25人,專科150人;從事導遊服務的達到112人,佔全部人數的64%,爲鄉村旅遊提供了人才支撐。

二是大學生在農村創業中鍛鍊成長。歙縣在農村機關、事業單位創業的大學生中,有一部分人走上了領導崗位,其中98年以後走上國小教師崗位的大學生,絕大部分已經成爲教學骨幹。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中,高管(副總及以上職務)有15人約佔總數的4%,中層幹部約佔75%,一般工作人員約佔20%。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更是成就喜人,有“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俞志榮、創辦黃山誠鑫絲業公司的程學軍、創辦德平化工公司的周德平等。

三是以創業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如XX年從安徽合肥工業大學畢業的鄭重在市級貧困村潛口鎮二聯村創辦竹編工藝廠,開發竹製產品近百種,以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民增收。1984年從安徽省農業大學茶業系畢業的程福壽,XX年創辦了黃山一品有機茶葉有限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爲資產總額1000萬元,員工180餘人,年銷售收入2300萬元,出口創匯240萬美元的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爲XX年度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但同時也感到,大學生到農村創業還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主要是:“三缺位”。一是教育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普遍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和信息。在校期間,多數大學生未參加過創業技能培訓;在社會上,也沒有一個培訓機構,專門針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知識培訓,使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知識儲備不夠。二是服務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學生自主創業,關係到土地、信貸、稅收、財政、農業、勞動保障等部門的相關政策,特別是創業資金來源渠道不寬。另外缺乏一個大學生創業綜合指導部門,大學生剛畢業,人生地不熟,不知從哪裏入門。三是政策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也是一個弱勢羣體,要有實實在在的政策,讓大學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目前,在土地流轉、創業貸款、稅收優惠等方面還沒有出臺實實在在的傾斜政策,還缺乏代償助學貸款、戶檔遷轉、養老保險、創業扶持等事關的大學生切身利益的政策,大學生對到農村創業不成功存在後顧之憂。

三、下一步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爲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經濟發展,進而推動國家經濟快速發展,許多發達國家都出臺了傾斜政策,大力扶持高校加強農科類人才培養和鼓勵人才到農村、基層工作。而我國面對大學農科專業逐漸弱化和農村基層大學畢業生“下不去、留不住”的局面,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予以應對。

一是從高校層面來看,要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培養農科人才,加強創業教育,引導支持大學生到農村創業。

國無農不穩,民無食不寧。“三農”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培養農科類人才。現階段,由於農業效益低,農業農村工作條件艱苦,農科生就業難度大等原因,農科類專業成了冷門,普遍存在着生源“墊底”和報到率不高的現象,加之農科類專業辦學投入大、效益低,迫使農業院校弱化發展農科類專業而大力興辦“熱門”專業。實際上農科人才培養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要重農科學科專業建設,大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爲”的應用型農業科技人才。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業一要有敢於創業的精神和勇於創業的激情,二要有創業所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幾年前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創業曾一度“紅火”,但如今在校大學生創業以及畢業生選擇創業的已很鮮見。高校要重視對創業大學生的支持。對走上創業之路的大學生,學校要繼續給予關注與支持,以促進他們創業成功。

二是從政府層面上看,要優化政策輿論導向,促進農科人才培養和大學生到農村創業。

一要積極引導和支持高校辦好農科類專業。目前,高校農科類專業因投入大、辦學效益低,加上缺乏優質生源和就業形勢嚴峻,處於較爲艱難的辦學境地,政府要重視高校中這一“弱勢羣體”,採取傾斜政策加大投入,支持高校辦好農科類專業,防止農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萎縮。同時要大力鼓勵考生報考農科類專業。針對高校農科專業優質生源嚴重不足的實際,應積極實施吸引優質生源報考農科專業的招生政策。

二要積極營造鼓勵到農村創業的社會氛圍。社會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輿論導向,直接影響着他們的創業行動與熱情。目前,雖然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從社會整體看,人們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還缺乏足夠的理解與認同。各級政府要成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指導機構,成立各類創業中心或創業孵化器,加強對大學生創業工作的指導;宣傳部門要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性和各項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拓寬宣傳渠道,通過各種媒體有重點推出大學生創業典型,擴大社會宣傳面,發揮好輿論導向作用。積極營造全民支持、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社會氛圍。

三要提供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制度保障。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到基層,要有實實在在的政策,讓大學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國土、金融部門在土地、融資方面,可向大學生創辦或領辦的企業傾斜,給予優惠政策;稅務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中辦發〔XX〕18號)的文件精神,兌現各項優惠政策;財政部門對大學生創業興辦企業申請小額貸款擔保要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相關手續、逐步推行大學生創業小額貸款。國家應該儘快建立健全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安全網的保護下走向非公單位、走向基層、走向自主創業。要想讓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到農村創業,就給他們一個崇高的名義,一個充足的理由,一個可預期的發展空間,一個正常流動的退出機制。要重點落實好代償助學貸款、生活補貼、戶檔遷轉、職稱評定、權益保障等事關畢業生切身利益的政策,真正在戶籍管理、勞動關係形式、社會保險繳納和保險關係接續等方面提供保障。

四要引導企業家爲創業大學生提供指導和資金支持。企業家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創辦大學生創業的指導機構和中介組織,爲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在it業迅猛發展的印度,能產生穆爾蒂這樣的“偶像”,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印度有非營利的“成熟的創業指導協助機構”,如tie公司和維瓦尼基金會等。由印度知名企業家羅密什·維瓦尼資助創建的維瓦尼基金會,致力於激勵、教育和支持那些“新企業家”,並創造可使他們成功的環境。“只做好事不求營利”的tie則是1992年在美國硅谷成立的專門幫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這幾個國家的青年進行創業的公司。該公司的執行主任賽山·萊摩汗告訴記者:“我們與大學、風險投資公司、律師、銀行、企業都有着緊密且固定的聯繫,因爲這些環節都是創業者白手起家必不可少的要素。我們所做的,就是給青年企業家提供一箇中間平臺,幫助那些只有技術的it人才做好技術以外的其他環節。”在全球it業的搖籃美國硅谷,有4%的公司是印度公司;其中,在對創業而言非常重要的風險投資公司中,有24%由印度人創辦。萊摩汗說,很多想創業的青年雖然條件很好,卻不知如何從風險投資公司那裏拿到錢,tie會出面來幫他們。tie每年定期幫助幾十家小公司聯合組織人才市場,爲他們尋找合適的員工。tie還與其他國家的政府機構和當地組織有很多聯繫,以幫助自己的會員公司在建立國外分部時適應當地的情況。

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有利於讓廣大高校畢業生熟悉國情,瞭解民情,不斷增強熱愛農村、紮根基層、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豐富閱歷,磨鍊意志,提高能力,有利於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緩解大學生的就業矛盾。我們相信,只要不斷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政策優惠並真正得到落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自願到農村創業。

【第2篇】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大學生到農村創業調研活動的通知》,我們組成了包括市委辦公廳、市人事局、市農委在內的市委調研組。從××月下旬開始,調研組深入我市三區四縣及××餘家民營企業,採用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和發放調查表等方法,詳細瞭解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談到創業,不少人認爲,開一家大公司或者建一家大工廠纔是創業,外可以贏得社會認同,內可以獲得成就感,其實不然。開發高科技產業是創業,開辦小廠小店也是創業;立足城市打拼天下是創業,重返鄉村養殖種植也是創業。更何況,隨着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推進,創業的機遇更多,創業的條件更好。安徽科技學院三名大學生到鳳陽縣小崗村自主創業的成功實踐,充分表明在新農村建設的廣闊天地裏,大學生創業大有可爲。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着人們就業觀念的轉變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選擇在農村基層創業成爲我市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途徑,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將農村作爲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給當地帶來了知識和技術,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爲新農村建設事業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自xx年以來,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人數共××××人。從學歷構成來看:本科以上學歷×××人,佔創業總人數的××%;大專學歷×××人,佔創業總人數的××%;中專學歷×××人,佔創業總人數的××%。從專業分佈來看,到農村創業的主要是農科、醫科以及師範這三類畢業生:其中農科類畢業生共××人,佔創業總人數的×%;師範類畢業生共×××人,佔創業總人數的××%;醫科類畢業生共×××人,佔創業總人數的×%。

從本次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由省、市統一安排,通過招錄鄉鎮公務員、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選聘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簡稱“三支一扶”)的形式,選拔了一大批畢業生到農村工作。

自××××年以來,我市把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工作作爲吸引各類人才、培養年輕幹部、優化隊伍結構和建設高素質隊伍的戰略舉措,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狠抓落實,在鄉鎮機構精簡、人員分流的情況下,每年儘量拿出有限的空編用於高校生選拔。截止××年,我市共選拔×××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前三批有×××名高校畢業生已被錄用爲國家公務員,除3人直接錄用到區縣直機關外,其餘×××人全部錄用在鄉鎮機關。

(二)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年××市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公告》,採取公開招聘的方式,聘用我市生源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和非本地生源的本市普通高校畢業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從xx年起,每年輸送30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的工作目標。今年是選拔工作開展的第一年,共有1023名高校畢業生報名參加招聘活動,目前,選拔工作尚在進行之中。

【第3篇】2022大學生到農村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爲七天,參加隊員有六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面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主題班會。

在班會上,我主持的專題叫“美麗照片,精彩北京”,做這個活動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給沒到過北京的山村孩子們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鄉之前親自到北京各大景點拍攝的(包括******、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故宮、新華門、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我的這個專題在班會上是第一部分。當我給孩子們一張張地做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的打動着我、震撼着我,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裏,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裏,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學生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着《好一朵茉莉花》時,我不知爲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到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其實我們的活動時間是有所改變的,不是嚴格按照計劃的。計劃是到達的第二天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的,但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是晚上六點了,食宿問題還沒有安排妥當,所以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條件根本不具備,我們就馬上開會,一致通過決定第三天再做。實際證明,我們的調整很正確,主題班會因爲準備的充分,所以開的很成功。這也告訴了我們在以後的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爲了儘快瞭解舊堡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說:“舊堡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二十六眼機井,平均三、四畝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紅柿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髮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牛、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是農大東區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爲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裏,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就轉換話題,說:“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是農民認爲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說:“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玉米杆被收割後,剩餘的部分,一部分在地裏,一部分在地上,農民處理起來比較費勁,現在全憑農民用鋤頭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費時又費力。希望能有一種機器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