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彙總200篇

【導語】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彙總200篇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彙總200篇 由本站會員“劉志新”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三國演義故事梗概篇2:三國演義故事梗概篇3:三國演義故事梗概篇4:三國演義故事梗概篇5: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正文】

篇1: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1、過五關斬六將:關羽與劉備失散,暫居曹營。曹操欲收服關羽,熱情款待,賜美女金銀官職。之後關羽掛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馬護送兩位嫂子千里投奔劉備。在五個關口受到阻攔,關羽斬殺六將最終完成使命。

2、夏候惇撥矢啖(吞食)睛:曹操統率大軍攻打呂布,夏侯惇爲前鋒,迎戰呂布手下高順,順不敵,惇繞陣而追。曹性暗地裏拈弓搭箭射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用手拔箭,連眼珠也拔了出來。他大呼到:“父母精血,不可棄也!”惇拔箭啖睛後,仍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曹性不及防,死於馬下。兩軍無不駭然。

3、呂布殞命白門樓:下邳失陷後,呂布被縛至白門樓。呂布懇請劉備在曹操面前說情,劉備點頭示意。呂布對曹操表示降服,曹操問劉備“何如”,劉備以呂布認丁建陽(丁原)董卓爲義父而又殺之爲例,勸曹操殺掉呂布。呂布大罵劉備“大耳兒”曹操令將呂布縊死在白門樓,然後梟首。

4、孫權設下美人計,準備把劉備騙到江東。孔明將計就計,派趙雲保駕,讓劉備前往南徐娶親。孫權繼母吳國太喬國老反對周瑜美人計。趙雲用諸葛亮之計使得周瑜弄假成真。吳國太於甘露寺見玄德,大中其意。國太接玄德趙雲從館驛搬入府中。玄德與孫權妹成親。

5、陶謙三讓徐州:曹操攻打徐州,劉備引兵相救,太守陶謙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讓與劉備,劉備推辭了。曹操退兵後,陶謙及其部屬再次表達推讓之意,劉備執意不肯。後陶謙病重,第三次讓徐州,劉備終是推託,陶謙以手指心而死。後徐州軍隊與百姓擁立劉備,劉備乃領徐州牧。

6、小霸王名號由來:“小霸王”指的是孫策;孫策在與劉鰩作戰的過程中,可是三回合生擒部將於糜,在得知背後遭人暗算後,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樊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皆呼孫策爲“小霸王”

7、許攸問糧:官渡之戰前夕,許攸爲袁紹所逼而投奔曹操。曹知許來投,跣足出迎,還先拜於地。攸說明來由,並問曹軍軍糧多少。操先答可支一年後改口半年,攸拂袖出帳,操爲挽留攸曰“三月耳”,攸笑操果爲奸雄。操就附耳說僅有此月糧。攸大聲道“糧已盡矣”,操愕然。而後,攸出謀取烏巢,使曹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

8、龐統之死:劉備在軍師龐統輔佐下,奪取涪城,斬了冷苞之後,與龐統分兵進取雒城;出發前,龐統馬失前蹄,劉備讓他換乘自我所騎白馬;龐統走小路,行至一地勢逼窄之處,

9、單騎救主: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軍前來報仇。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突然被曹兵截住,戰到天明才擺脫曹兵的追趕,護衛劉備家小的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雲力戰衆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傳令必須要活捉。趙雲利用這個機會衝出包圍,連殺員曹將,最終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10、許田打圍::曹操想稱帝,怕大臣不服,請天子田獵,以觀動靜,途中見一鹿,操用帝箭射之,羣臣以爲帝所射,向帝呼“萬歲”,曹操卻縱馬直出,遮於天子之前一受之。關羽大怒,認爲操欺君,被劉備所勸。

11、司馬懿的“反間計”:司馬懿和諸葛亮比鬥陣法,結果魏軍大敗。苟安因好酒而誤了送糧的期限,被諸葛亮責罰,之後投奔了司馬懿。司馬懿派他到成都散佈謠言,說孔明有怨上之意,欲稱帝。昏庸的劉禪信以爲真,下詔召回諸葛亮,諸葛亮迫於無奈,只得回成都,錯失了北伐的大好時機。

12、賠了夫人又折兵:魯肅幾番跟劉備討還荊州未果,周瑜於是就給魯肅傳授一計:劉備不久前喪妻,就讓孫權許諾將妹妹嫁給他,賺劉備來拘囚,要回荊州。可是諸葛亮識破了周瑜的計謀,傳授了三個錦囊給趙雲。到了東吳,劉備依計而行,娶了孫夫人,並且在孫夫人的幫忙下離開了東吳。周瑜率領大軍圍追阻截,被孔明佈置好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

13、劉備摔阿斗:曹操十萬大軍進攻荊州,劉備帶領幾千士兵和數萬百姓南逃,趙雲負責保護劉備家小。曹軍四下涌來,趙雲把劉備小兒子阿斗裹在懷中,出生入死,最終殺出重圍,回到劉備身邊。當趙雲把阿斗遞到劉備懷裏時,劉備卻把阿斗摔到地上,說爲這儒子,差點損他一員大將。趙雲見此大爲感動,一生盡忠蜀漢。

14、呂布轅門射戟:袁術派紀靈攻打劉備,並送呂布糧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劉備。劉備寫信求助呂布,呂布請來紀靈劉備二人,並設宴調解,呂布將自我的方天戟插在轅門外一百五十步處,並說如果呂布射中畫戟小枝,兩家罷兵;射不中,則兩家廝殺。結果轅門射戟應聲而中,避免了一場廝殺。

15、赤壁之戰:曹操統一北方後,決定南下一舉統一。劉備派諸葛亮舌戰羣儒,在周瑜魯肅支持下,孫權決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慣水戰及發生疾病等弱點,定下火攻策略,並實施苦肉計,派黃蓋詐降。龐統受周瑜之命隨蔣幹見操,獻“連環計”,使得曹操將全部戰船釘在一齊,爲周瑜火攻成功創造了條件。曹操輕信,登上用鐵索連在一齊的戰船。諸葛亮借來東風,黃蓋順風直撲曹軍水寨。曹操大敗北還。

16、連環計:董卓爲亂朝政。司徒王允先將美貌的義女貂蟬許給董卓的義子呂布,不久卻把她送給董卓。呂布大怒,在鳳儀亭與貂蟬相會,被董卓發現,貂蟬乘機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關係。王允與呂布聯合,誘使董卓離開長安,呂布殺死董卓。不久,呂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將殺死。

17、漢中爭奪戰:曹操奪取漢中,令曹洪夏侯淵鎮守。張飛打敗張邰奪取瓦口隘,黃忠奪取天蕩山,並聽從法正的計策在定軍山半山以逸待勞斬殺夏侯淵。從許都趕來的曹操戰局不利,發佈雞肋軍令,藉故斬殺楊修,不久退兵。劉備奪取漢中,進位漢中王。

18、雞肋事件:曹操正在進退兩難之際,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決定用“雞肋”作夜間口號。楊修,見以“雞肋”作口號,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因爲雞肋雖然少肉,可是棄之可惜,跟當時進不能勝,退恐人笑情形相似,他猜度曹操快退兵,因長久屯兵在外不是辦法,此刻不走,只是一時爲了面子,始終也會走的。結果楊修以擾亂軍心的罪名被殺。

19、失街亭:爲阻司馬懿大軍出關,諸葛亮擬派人把守街亭,馬謖請戰並立下軍令狀。亮命馬謖爲主將,王平爲副將,率兵鎮守街亭。馬謖違背諸葛亮叮囑,拒絕王平勸阻,生搬兵法,屯兵山上,後被司馬懿斷了水道,軍心大亂。司馬懿乘機放火燒山,馬謖敗逃。王平力量單薄,救援不成,街亭被魏軍佔領,馬謖被孔明斬首。

20、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未知是計,造飯安歇。夜裏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裏射火箭。軍士飛報火起,曹仁還言是造飯不慎所致。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21、魏主政歸司馬氏:魏主曹睿臨終託孤,司馬懿曹爽共扶年僅八歲的曹芳登位。曹爽聽信手下及門客,排擠司馬懿,獨攬大權。曹爽驕奢淫逸,目中無人,縱情聲色。司馬懿父子隱退居家,等待時機。曹爽的戒心漸漸鬆懈,司馬懿又裝病騙過曹爽,使他放心保魏主出城狩獵謁陵。司馬懿父子立即起用舊人,分別掌握軍政大權,用計剷除了曹爽全家及親信,全面把持了魏國的政權。

22、三姓家奴:呂布本姓呂,五原人。丁原用他做主簿,後他在赤兔馬和金銀珠寶的利誘下,殺害丁原改投董卓,先後父事丁原董卓,因而張飛蔑稱他爲“三姓家奴”這體現出呂布性情輕狡反覆,唯利是圖,註定了其能稱雄一時而不能成大業的命運。

23、官渡前線的大將亦投降曹操。

24、曹操割須棄袍:曹軍被馬超打敗,在亂軍之中聽見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立刻脫下紅袍;又聽見西涼軍大叫:“長鬍子的是曹操!”曹操驚慌地趕緊提起佩刀割斷自我的長鬍子:軍中有人將曹操割掉鬍鬚的事情告知馬超,馬超令人高聲大叫:“短鬍子的是曹操!”曹操聽見後。立即扯起旗角,包頸而逃。

25、曹操割發代首:曹操徵張繡途中,恰逢稻麥成熟,爲顯示愛民之心,曹操下令要求衆將士不準縱馬毀麥。沒想到禁令剛下,曹操的馬受驚跑入麥田,踏毀麥田。此時,曹操假意叫來行軍主簿,要求議罪。主簿犯難,謀士郭嘉便引《春秋》中“法不加於尊”的說法爲其開脫,曹操順水推舟,割發代首以示衆人。

26、白帝城託孤:劉備稱帝后伐吳,在彝陵之戰(又稱夷陵之戰猇亭之戰)中被陸遜擊敗,退守到白帝城。從此劉備一病不起。臨終時將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哭着答應了:“臣怎樣敢不竭盡全力,輔助幼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之後儘管劉禪很不成器,但諸葛亮還是盡力輔佐,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7、走馬薦諸葛: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許都,程昱仿徐母字叫徐庶歸曹。徐庶接信後念母,與劉備別,劉備置酒餞行,泣留不肯相離,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匆匆離去。後因樹林隔斷視線,劉備命盡伐之,以免阻擋自我望徐庶之目。忽徐庶拍馬而回,薦諸葛亮後再別劉備。

28、諸葛亮三氣周瑜:赤壁大戰後第二年,周瑜去奪荊州,卻被諸葛亮搶先奪去,火氣攻心,箭傷破裂;瑜本想假借把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這一機會,逼諸葛亮交出荊州,不料亮讓趙雲依錦囊行事,使瑜“賠了夫人又折兵”,再次生病;周瑜想用“假途滅虢”之計取荊州,被諸葛亮識破,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死。[由本站網友投稿]

29、三英戰呂布:董卓聽說華雄被殺便派呂布駐守虎牢關。袁紹派八路大軍前去攻打,卻被呂布連殺數將。情急之下,張飛衝殺上去,連戰五十回合。關羽見張飛不敵呂布前去助戰,廝殺回合,仍不敵。劉備見狀飛馬掣劍斜刺過來,三人輪流廝殺呂布,呂布難以招架,便朝劉備虛晃一戟,拍馬衝出包圍圈,逃回虎牢關。

30、棄了官職與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錯殺呂伯奢家人,又殺死好心的呂伯奢以絕後

31、得隴望蜀:曹操平定漢中地,漢中太守張魯投降,士氣大振。主簿司馬懿和劉曄皆提議宜當乘勢起兵攻打西川的劉備,以絕後患;以爲智者貴於乘時,時不可失。曹操卻認爲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並嘆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遂按兵不動。

32、曹操詐叔:曹操小時候遊蕩無度,其叔父見此曾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狀。曹操受不了父親的責備,忽心生一計,看見叔父詐倒於地,作出中風情狀。叔父信以爲真,告之曹嵩。但當曹嵩急視曹操時,竟發現曹操安然無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歡自我的謊話,日後但凡叔父言操之過,都不聽。

33、桃園三結義: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天下大亂。漢皇室後代劉備見太守劉焉張榜招募義兵,決定匡扶社稷。劉備看榜時遇見張飛,飲酒間又與關羽相會,三人共論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桃園焚香祭拜天地,義結金蘭,立誓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劉備爲兄,關羽第二,張飛爲弟。

34、智取陳倉:孫權稱帝,聯合蜀國伐魏,孔明再出祁山。郝昭病危,孔明明裏吩咐魏延姜維三日內領兵攻取陳倉。私下密計關興張苞暗出漢中,自我藏於軍中,星夜倍道徑至陳倉城下,讓內應在城中各門放火,發喊相助,令魏兵驚疑不定,兵無主將,城中大亂,蜀兵一擁入城。

35、張飛之死:在閬中的張飛爲兄報仇心切,下令軍中在三日內置辦白旗白甲,掛孝討伐東吳。第二天,兩位部將範疆張達說一時難以置辦齊白旗白甲,期望能寬限幾天。張飛一聽大怒,將二人綁在樹上,使性鞭撻五十鞭。二人心懷怨恨,當夜趁張飛喝醉之機,入帳殺張飛,割了首級,逃往東吳。

36、華佗之死:曹操爲建殿砍伐梨樹,得罪了梨樹之神,當晚噩夢驚醒後得了頭痛頑症,遍求良醫不見效。華歆薦華佗,操立馬差人將華佗請來。華佗認爲操病根在腦,需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纔可去病根。操疑華佗藉機殺他爲關羽報仇,於是將華佗收監拷問,使其屈死獄中。

37、聽說此地名叫「落鳳坡」,大驚,急令退軍,卻被埋伏於此的張任軍認作劉備,亂箭射死。

38、諸葛亮智取三城(安定南安天水):諸葛亮先讓人在南安城下點火,說要燒城。然後派人喬裝魏兵到安定城求救,說以放火爲號,安定太守崔諒中計帶兵離城,蜀軍隨後取了安定。崔諒兵敗詐降,說願意說服南安太守,諸葛亮識破其計,將計就計,遂取了南安。

39、司馬懿詐病賺曹爽:爲避免曹爽謀害,司馬懿韜光養晦,裝病臥牀,但曹爽仍對司馬懿有所忌諱,派荊州刺史李勝前去打探消息。看到李勝來到,司馬懿披頭散髮,坐在牀上,假裝年老耳聾,聽不清是“荊州”還是“幷州”李勝見司馬懿如此老態不堪,放心離去,告訴曹爽。曹爽從此不再防備司馬懿。

40、單刀赴會:東吳屢次討要荊州未果。遂採用魯肅之計,設下鴻門宴,埋伏好刀斧手邀關羽來吳國赴宴。關羽輕駕小舟單刀赴會,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席間關羽借與魯子敬多年未見敘舊爲由,拉着魯肅不放手,互相敬酒。實則以魯肅爲人質。埋伏刀斧手見魯肅被困,不敢輕易下手。關羽所以安全脫身。

41、火燒連營:劉備爲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入夏以後天氣炎熱,劉備爲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爲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

42、筷子。曹操認爲劉備膽小如鼠,再也不疑劉備了。

43、七擒孟獲:爲重興漢室,諸葛亮點兵南征,與南蠻首領孟獲鬥智鬥勇,先後七次擒住孟獲。前六次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獲,蜀營大將都不理解,孔明卻自有道理:僅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到了第七次,諸葛亮智破烏戈國藤甲兵,七擒孟獲,最終使其心悅誠服,南中於是安定。

44、張飛怒鞭督郵:劉備平定黃巾有功被封爲安喜縣縣尉。不久,督郵前來巡查。劉備因沒向督郵送錢而遭督郵陷害。消息傳至張飛耳中,張飛氣得兩眼圓睜,咬碎鋼牙,衝進館驛揪住督郵的頭髮,扯到縣衙前,綁在馬樁上,用柳條使勁抽打,一連打斷十幾根柳條。幸好爲劉備及時制止,而後三兄弟棄官投奔劉恢。

45、溫酒斬華雄:董卓大將華雄連斬數將,各路諸侯大驚失色。關羽高聲請纓,發誓勝不了華雄願意受斬。曹操倒了杯熱酒給關羽。關羽說:“把酒放着,我去去就來”他提刀上馬,與華雄殺得如嶽撼山崩。沒一會兒便砍下了華雄的腦袋,回到軍營時,那杯酒還溫着。

46、周瑜的美人計:魯肅討荊州,又被諸葛亮以圖得西川后即奉還爲由哄騙回去。周瑜與

47、曹操獻刀:董卓自任相國,專權朝野,捏造罪名殺死少帝。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曹操挺身而出,曹操借王允七星寶刀進府行刺。董卓不耐久坐,倒身轉向內臥於牀上。曹操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鏡內看見了曹操的動作,轉身相問。曹操急中生智說:“我得到一口寶刀,欲獻給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寶刀。董卓引曹操出閣看馬,曹操謝道:“願借馬一試。”然後快馬加鞭,逃之夭夭。

48、姜維闢禍:後主劉禪溺於酒色,不理朝政,又聽從黃皓的讒言命姜維班師。姜維只得遵命。回到成都後,劉禪一連十日不上朝。姜維欲殺宦官黃皓,卻被劉禪攔住,反說他容不下一個宦官。姜維見劉禪信任宦官,怕劉禪加害於自我,從祕書郎郤正言,便要求領兵。萬往陝西沓中屯田避禍,既能夠種麥補充軍糧,又能夠令魏軍不敢輕易入侵,劉禪從之。

49、死諸葛嚇走活仲達:自知陽壽之盡的諸葛亮,交代楊儀在其死後祕不發喪,並後寨先行,緩緩撤退。若司馬懿來追,則回旗返鼓。將自我木像,安於車上,推出軍前以嚇退敵軍。之後,事情果然如諸葛亮所料,司馬懿見木像以後,狂逃五十里,並幾次驚問“我有頭否?”

50、司馬懿忍辱受衣:司馬懿上方谷大敗,失去渭南營寨,堅守不出。屯兵於五丈原的孔明,屢次令人搦戰,司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婦人的喪冠——巾帽,外加婦人素縞衣服,寫了一封書信,用盒子裝了,送到魏寨。嘲笑司馬懿甘願守巢窟畏刀避箭,與婦人沒有什麼區別。司馬懿看完書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沒有將婦人素服“早與批迴”,而是“吾且受之”,並重賞了來使。

51、捉放曹:曹操謀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縣被縣令陳宮捉住。陳宮欽佩他的忠義,

52、禍。陳宮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我爲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便棄曹操而他往。

53、鳳雛理事:魯肅孔明各作薦書勸龐統投奔劉備。統見了備未出示薦書。備因統貌陋且長揖不跪而不悅,便讓統任耒陽縣令。統不理政事,終日飲酒爲樂。備大怒,讓張飛去訊問。張飛見統衣冠不整,扶醉而出,欲問罪。統便在不到半日間將百餘日所積公務盡皆剖斷,曲直分明,令人歎服。張飛的力薦和魯孔的薦書讓統被重用。

54、朝廷事務,先稟曹操,然後方奏天子。

55、火燒博望坡:三國前期,勢力強大的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南下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惇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博望坡設下埋伏,令趙雲去誘敵深入,然後火攻。夏侯惇果然中計。大敗而歸。

56、收服姜維的離間計:孔明十分賞識姜維的將才,就巧用反間計,先佯攻冀城。姜維因母親住在冀城,急忙回去守城。諸葛亮派人扮作姜維的模樣,假裝投降,讓其他魏軍認爲他已叛國。姜維因受馬遵所攻,無路可走而降蜀,得天水。

57、禰衡裸衣罵曹:曹操欲使人勸說劉表歸順,孔融薦禰衡。曹操見之,不加禮,禰相譏,又批斥其人才。曹操惱怒,命其爲鼓吏以辱之。禰衡於宴上裸衣擊鼓,痛罵操。操不願負殺戮賢士之名,遂遣之。禰衡在衆人的勸說下奔赴荊州。至荊州禰又譏諷劉表,劉爲免受害賢之名,遣其去見黃祖。禰衡後被黃祖殺死。

58、官渡之戰:袁紹率十萬大軍進駐官渡,企圖消滅曹操的軍隊。謀士許攸遭疑投降曹操,並且供給了許多情報。曹操得知袁紹在烏巢囤積了很多糧草,立即親率精銳軍隊夜襲烏巢。袁紹只派少量騎兵救援烏巢,仍然留主力進攻官渡。由於烏巢糧草被燒光,袁軍上下恐慌,

59、空城計: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我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所以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60、蔣幹中計:蔣幹自稱周瑜同窗,前往江東說降。周瑜將計就計,設下羣英會款待這位舊友,故意做出狂態,大談東吳兵強糧足的情景,讓蔣幹無法陳述勸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蔣幹入帳共寢,假裝醉酒,故意讓蔣幹看見並盜走僞造的蔡瑁張允與東吳私通的書信;又故意兩次說夢話,並讓蔣幹偷聽到所謂江北密保,使其信以爲真。蔣幹回到江北,將書信獻給曹操,曹操下令處斬深得水軍之妙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中了周瑜的反間計。

61、曹操抹書間韓遂:曹操採用賈詡的離間計,約韓遂單獨陣前談話,只言京師舊事,馬超心甚疑。曹操又派人送去一封有塗改的書信,馬超以爲是韓遂有意塗改。韓遂爲表真心和馬超約定,他賺曹操陣前說話,馬超趁機刺殺,失敗後,馬超大怒,砍斷韓遂一隻手臂,二人反目,韓遂投降。

62、徐庶進曹營:謀士徐庶以往輔佐劉備大勝曹操。之後,曹操捉得其母,並僞造徐母親筆信,將徐庶騙去許昌。徐母得徐庶爲盡孝而離開劉備後,痛斥徐庶,並上吊身亡以絕徐庶盡孝之念。從此,身在曹宮的徐庶便踐行離別劉備的誓言,終身不爲曹操設一謀。

63、智殺魏延:諸葛亮初見魏延之時,便料定魏延會反,於是安排馬岱在魏延身邊臥底,並於臨終之前,給了楊儀一個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時打開。之後魏延果真造反,楊儀按計行事,讓魏延大叫三聲“誰敢殺我”,這時馬岱應聲而出,殺死魏延。

64、華容道義釋曹操:三江水戰,曹操敗逃。在奔往烏林的路上,被呂蒙追殺;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陸遜伏擊;在往彝陵逃命時,又先後被諸葛亮在路上佈下數路伏兵(趙雲張飛)衝殺,曹操被殺得膽戰心驚。曹操中了諸葛亮“虛虛實實”之計,率兵走華容道,卻遭遇關羽的伏兵,曹操向關羽求情,關羽念在曹操往日的恩情上放走了曹操。

65、張飛義釋嚴顏:孔明令張飛領兵討巴郡,太守嚴顏堅守不出,欲等張糧儘自退。張見狀,下令二更吃飯,三更拔寨,欲假意繞過巴郡。嚴得報,領兵伏於小路欲堵殺張。不料張令一兵士扮己押糧草先過,其從後殺來戰十餘回生擒嚴。嚴視死如歸,張見嚴面不改色,甚敬之,親解其縛,請其上坐,低頭便拜。嚴感張恩義,乃降。

66、張鬆獻圖:張鬆想說服曹操攻打漢中張魯,解益州之圍。準備把西川地圖祕密獻給曹操,不料曹操欺負張鬆相貌猥瑣,不予禮遇。張鬆失望之餘把地圖獻給了劉備,然後又與法正孟達密謀除掉劉璋。之後劉璋發現張鬆出賣他。將他殺了。

67、孔明罵死王朗:葛亮出祁山,兵臨渭水,軍師王朗欲說降諸葛亮,孔明針對王朗所說指出在奸臣當道,國亂歲凶的情景下,理應安漢興劉。抓住王朗所行指出他理應匡君輔國,痛罵他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諷刺王朗爲諂諛之臣,蒼髯老賊,只配潛身縮首,苟圖衣食,不配在行伍前談“天數”最終王朗被罵死玉陣前。

68、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平定山東,應詔進入洛陽,聽從董昭提議,逼迫皇帝移駕許都,滿寵說服徐晃,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改投曹操。自此,曹操集大權於一身,

69、秋風五丈原: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派人侮辱,司馬懿不爲所動。不久諸葛亮病危,禳星不成,遂將生平所學傳授給姜維,並做好身後的軍事安排。尚書李福趕到,諸葛亮推薦蔣琬費禕相繼爲丞相繼承人後死去。時年五十四歲。是夜,天愁地慘,月色無光。

70、彝陵之戰:劉備爲替關羽復仇,親率大軍討伐東吳。孫權起用青年將領陸遜,赴猇亭前線指揮作戰。陸遜力排衆議,決定堅守,避免交戰。由於天氣燥熱,蜀軍將士疲憊不堪,戒備鬆懈。陸遜及時抓住戰機,下令採用火攻,燒盡蜀軍多座軍營,火燒蜀軍七百里,蜀軍全線崩潰。劉備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發病而死。

71、曹操煮酒論英雄:曹操派人請劉備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問劉備當事英雄是誰,劉備說了幾個人,都被否定。劉備反問曹操,曹操說:“今日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驚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突然天下大雨,雷聲大作,劉備說是因爲好怕打雷,才掉了

72、樂不思蜀:劉禪投降後,被安排到洛陽居住,並被封爲安樂公。有一次,司馬昭請他喝酒,當筵席進行得酒酣耳熱時,司馬昭故意讓蜀地樂人跳蜀國舞,唱蜀國曲,同行的蜀國舊臣都痛哭落淚,僅有劉禪嬉笑自若,認爲“此間樂,不思蜀”。

73、水淹七軍:劉備自立爲漢中王后,關羽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曹操派于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關羽急命部下準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趁夜晚風浪大作之際,放水淹沒曹軍,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衝殺而來,于禁投降,龐德後被生擒。

74、三顧茅廬:徐庶走馬薦諸葛之後,劉備和關羽張飛帶着禮物去請諸葛亮出山幫忙他,恰巧諸葛亮不在家;不久,三個人冒着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閒遊去了,劉備只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我對諸葛亮的敬佩。過了一段日子,三人再次拜訪諸葛亮,他正在睡覺,劉備一向站到他自我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劉備有志向並且求賢若渴,爲其誠心打動,就答應了劉備的請求。

75、草船借箭:孫劉聯合抗曹,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便以聯軍用箭爲名,要求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卻立下軍令狀說三天可完成。諸葛亮利用大霧的掩護,以綁滿稻草人的船隻靠近曹營,擊鼓吶喊,騙得曹軍亂箭齊發,箭紛紛射在稻草人上,天明後清點,箭已超十萬支,周瑜之計未能得逞。

76、左慈擲杯戲曹操:奇人左慈在四川峨眉山學得奇門遁甲之術。曹操見之,左慈欲讓劉備稱王,勸曹操退出爭鬥,和他一齊去山中修行。曹操大怒,拘禁左慈。左慈使用遁甲之術,戲弄曹操。曹操殺之,雖死又生,幻化出無數“左慈”,奔上演武廳提頭來打曹操。衆將奔逃,曹操驚嚇成疾。

77、刮骨療毒:關羽率軍攻打樊城,臂中毒箭,不能運動。名醫華佗提出需用尖刀割開皮肉,颳去骨上箭毒,用藥敷之,方可治癒。關羽一面與馬良弈棋,一面請華佗動手。華佗命人捧盆接血,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左右掩面失色,關羽卻飲酒食肉,談笑弈棋,神色自若。術後,關羽大笑而起。華佗稱讚說:“君侯真天神也!”

78、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進位漢中王,曹操採納司馬懿之計,聯結東吳,叫孫權暗襲荊州。關羽拒絕和孫權聯姻,激怒孫權,孫權令呂蒙奪回荊州。關羽爲防呂蒙,留下重兵防範。呂蒙依陸遜計而行,假裝病退。關羽果然中計,便把荊州重兵調去攻打樊城,防守空虛。呂蒙把戰士化裝成商人的模樣,騙過了江邊守軍,佔領烽火臺,順利渡江,趁關羽輕敵,毫無防備,沒傷一兵一卒就佔領了荊州。同時關羽在前線被徐晃包圍,敗退到麥城。呂蒙又把麥城緊緊圍住,關羽突圍不成功,被俘不降,孫權殺之,後嫁禍於曹操。

79、張翼德大鬧長阪橋:趙雲救得阿斗,但被困長阪橋。曹操大軍隨後追來,張飛巧設疑兵,叫隨從的餘個騎兵在馬尾上拴上樹枝,往來奔跑,衝起塵霧,使曹軍莫知虛實而不敢輕進。張飛橫矛立馬橋頭,應對橋西的曹軍,發出三聲巨雷般的斷喝,竟然將曹操的一員大將夏侯傑嚇得肝膽碎裂,墜馬而死,一時亂了曹軍陣腳。曹操幾十萬大軍被嚇退。

80、張飛智奪巴郡:張飛領軍往漢川,巴郡太守嚴顏堅守不出,張飛幾番進攻,又被亂箭射回,張飛於是教馬軍下馬步軍皆坐地,引嚴顏出戰,無效後又改教軍士於城下叫罵,仍無效,張飛又令軍士四散砍柴草尋覓路徑,而後讓假張飛迷惑嚴顏,自引軍伏擊,生擒嚴顏,佔領巴城。

篇2: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三國演義》資料梗概

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漢靈帝中平元年,張角兄弟發動黃巾起義,官軍聞風喪膽。爲抵抗黃巾,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當時,劉備、關羽、張飛都去看那招兵榜文。涿縣劉備字玄德,年二十八歲,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身長七尺五寸,他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可是,因爲父親早逝,他和母親靠編織麻鞋和席子維持生活,家境貧寒。雖然淪落下層,但劉備不失龍子龍孫的風采。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一身英氣,只因殺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以賣酒殺豬爲業,並在本地有一所莊子。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爲國出力之心,所以一見如故。最終三人對天盟誓,結拜爲弟兄。劉備持雙股劍,關羽操青龍偃月刀,張飛執丈八點鋼矛,一道去投了劉焉。劉關張從軍後就顯示出非凡的才能,他們一敗黃巾於涿郡,二敗黃巾於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張角打敗的董卓,但董卓見劉備是白身,並不答謝。張飛大怒,要斬董卓,被劉備勸住。

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劉備平定黃巾有功被封爲安喜縣縣尉。不久,督郵前來巡查。劉備因沒向督郵送錢而遭督郵陷害。消息傳至張飛耳中,張飛氣得兩眼圓睜,咬碎鋼牙,衝進館驛揪住督郵的頭髮,扯到縣衙前,綁在馬樁上,用柳條使勁抽打,一連打斷十幾根柳條。幸好爲劉備及時制止,而後三兄弟棄官投奔劉恢。不久,參加平定漁陽之戰,劉備因立功被任爲平原令。

中平六年四月,漢靈帝病危,董皇后和靈帝皆欲立皇子協爲太子,中常侍蹇碩進諫說若想立劉協爲太子,必須先誅殺何進。召大將軍何進進宮商議後事。司馬潘告密,何進得以脫險。不出幾日,漢靈帝駕崩。袁紹、曹操等人輔佐何進立太子辯爲帝。何太后與董太后爭權,何進鳩殺董後,袁紹勸何進誅殺所有宦官,何太后不一樣意,袁紹提議調外地的兵馬進京師誅滅宦官,曹操不以爲然。

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何進不聽曹操勸阻,一意要招外兵來京誅殺宦官。西涼刺史董卓得詔大喜,提兵往洛陽進發。何進謀除宦官的計劃泄露,十常侍先發制人,將何進騙進宮去殺害。袁紹與曹操見情勢危急,便帶人進宮誅殺宦官。宦官張讓、段珪劫擁少帝及陳留王連夜逃到北邙山。閔貢率軍趕到,張讓投河自盡,閔貢斬殺了段珪,救回少帝和陳留王,歸途先遇到司徒王允等人,後又遇到董卓部隊。董卓率兵進城,召集百官,欲廢少帝,立陳留王。遭到荊州刺史丁原反對。丁原領義子呂布討卓,董卓大敗。

董卓欲除丁原,但懼怕丁原的義子呂布,便派李肅帶着赤兔馬和重金去勸說呂布,呂布見利忘義,殺了丁原歸順了董卓。於是,董卓設宴會集公卿,欲廢少帝立陳留王。羣臣中僅有中軍校尉袁紹挺身反對。

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卓孟德獻刀

呂布歸順,董卓更加飛揚跋扈,自行廢掉少帝,另立九歲的陳留王爲帝,並改元初平,自任相國,專權朝野,捏造罪名殺死廢帝。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只會垂淚嘆息。

有英雄豪傑行刺董卓失敗,曹操借王允七星寶刀進府伺機行刺,見董卓倒身臥於牀上時,急抽出寶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從衣鏡中看見曹操的動作,轉身相問。曹操靈機一動,忙稱自我有口寶刀,欲獻董卓。董卓拿過寶刀,遞與呂布收了。董卓引曹操出閣看馬,曹操稱想試試董卓賜的馬,然後快馬加鞭,逃之夭夭。

曹操從洛陽逃到中牟,被縣令陳宮捉住。陳宮義釋曹操,與他一道來到成皋,夜宿於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家中。呂伯奢家人磨刀準備殺豬款待,曹操懷疑他們要殺自我,於是和陳宮一齊連殺呂家八人。路上遇見拿着酒菜回家的呂伯奢,曹操害怕節外生枝,乾脆也將呂伯奢殺死,並聲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憤怒地離開了曹操。

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曹操日夜兼程來到陳留,與父親商量對策,然後在當地富翁衛弘幫忙下,假皇帝之命發佈討伐董卓的檄文,並招兵買馬。十七路諸侯羣起響應,共推袁紹爲盟主,以孫堅爲先鋒,合兵向京城進軍。董卓派華雄率兵出戰,華雄連斬聯軍數將,各路諸侯驚慌,關羽請求上陣,曹操令人斟一杯熱酒爲關羽壯行。關羽提刀上馬,說道:“酒且斟下,我去便來!”只聽得鼓聲大振,喊聲大作,片刻,關羽已躍馬歸來,提華雄頭顱擲於地上,而酒還是溫的。曹操大喜。

華雄被斬,董卓起兵二十萬,其中,五萬人馬守汜水關,自我率十五萬大軍守虎牢關。呂布出戰,八路諸侯迎敵,公孫瓚親自迎戰呂布,敗下陣來。呂布拍馬追趕公孫瓚,張飛手持丈八蛇矛槍來戰呂布,連鬥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見了,把馬一拍,舞動着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雙方又戰了三十回合,仍戰不倒呂布。此時,劉備手持雙股劍上陣助戰。呂布招架不住,虛晃一槍,回馬便走,逃進虎牢關。

第六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匿玉璽孫堅背約

董卓見呂布戰敗,聯軍氣盛,決定放棄洛陽,遷都長安。於是放火燒城,搶了糧食和金銀財寶,殺了許多百姓,劫持着皇帝往長安而去。各路諸侯卻按兵不動,坐失良機。曹操孤軍追擊,大敗而回,險些喪命。董卓大軍一走,他的部將便獻了汜水關,孫堅帶兵入城,撲滅城中大火,在皇宮廢墟上安營紮寨。衆諸侯分別在洛陽城內各處屯兵。一天夜裏,孫堅從一口井裏撈出了一枚國璽,認爲是自我將要當上皇帝的徵兆,便決定託辭離開洛陽,另謀大事,誰知此事被人偷聽,密旨給袁紹。孫堅計謀被袁紹識破,氣憤地帶着自我的軍隊離去。袁紹大怒,派人送信給荊州刺史劉表,讓他半路上截擊孫堅。孫堅對他們發誓說:“如果拿了玉璽,死於刀劍之下。”諸侯各軍也都心懷異心,從此,人心渙散,盟軍解散。曹操投揚州,袁紹到關東。

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

劉表派兵截擊孫堅,孫堅在衆將保護下,殺出重圍,回到江東,從此孫堅與劉表結怨。曹操與袁紹發生摩擦,去了揚州;劉備隨公孫瓚北行,仍回平原任縣令。盟軍瓦解,軍閥混戰開始。袁紹與公孫瓚相約,聯合進攻韓馥。韓馥投降了袁紹,袁紹便獨自佔領了韓馥的領地冀州,引起公孫瓚的不滿。袁紹攻公孫瓚,被趙雲所救。趙雲本是袁紹部將,見袁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於是棄袁紹而投了公孫瓚,但不受重用。劉、關、張前來助公孫瓚,與趙雲相見,甚敬重,不忍相離。

在江東,孫堅與劉表有嫌怨,起兵攻打荊州,結果中計,死於劉表軍士亂石、飛箭之下,壽止三十七歲。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孫堅長子孫策用俘虜的將領黃祖換回父親的屍體,罷戰回到江東。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傑都來投奔他。

爲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連環計,讓董卓和呂布爲爭奪歌妓貂蟬而發生衝突:他先將呂布請到家中,把歌妓貂蟬作爲義女許給呂布爲妾。幾天後,又把貂蟬作爲歌妓獻給董卓,並送到董卓府中。呂布以爲是董卓奪了自我所愛,心中頓生嫌怨;呂布掛念貂蟬,兩人在後花園鳳儀亭私會,貂蟬假意哭訴被董卓姦污,爲呂布受他人制約而遺憾,呂布羞愧滿面。這時被董卓撞見,董卓怒而奪呂布畫戟刺殺呂布,呂布大驚而逃。

第九回:除暴兇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由於王允和貂蟬乘機離間董卓和呂布,在董卓大鬧鳳儀亭之後,呂布對董卓頓起殺心。

董卓領貂蟬去郿塢,王允和呂布等人共同策劃滅董大計,假傳聖旨說天子將禪位於董卓,將他騙進城中刺死。董卓雖死卻得蔡邕哭屍。董卓的餘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聞董卓已死,引軍逃往涼州,並派人至長安上表求赦,王允不準。李傕等人聽從謀士賈詡主意,糾集人馬十餘萬進犯長安。

呂布有勇無謀,全面潰敗。只得棄卻家小,引百餘騎飛奔出關,投袁術而去。王允不肯逃難,被李傕、郭汜殺死。

第十回: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仇曹操興師

李傕、郭汜以武力專權,西涼太守馬騰和汴州刺史韓遂舉兵討賊,但沒有成功;在軍閥混戰中,青州黃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餘萬人,擇精壯者編爲青州軍,其餘軍士放歸務農,又得到了荀攸、郭嘉等謀士和于禁、典韋等猛將,威震山東。朝廷封曹操爲鎮東將軍,屯駐兗州。曹操派人去接父親曹嵩。曹家一行四十餘人經徐州往兗州而來。徐州太守陶謙設宴款待,並派兵護送。誰知這派去的人竟是黃巾軍的餘部,這些軍士在護送途中將曹家老小全部殺死。曹操一聽哭倒在地,發誓要向陶謙報殺父之仇。於是帶領大軍往徐州進發,一路上殺戮百姓,挖掘墳墓,最終將徐州城團團圍住。

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勢單力薄的陶謙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與陶謙交往深厚,決定出兵。部隊正要出發,一支起義的黃巾軍來借糧食,孔融不肯,黃巾軍便把北海城四面圍住。孔融只好派太史慈向劉備求助。劉備早就聽說了孔融的名字,當即帶兵解了北海之圍。隨後,劉備又應孔融之請去救徐州。劉備向公孫瓚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將趙雲,來到徐州。這時,陶謙請的另一支援兵也來到徐州城外。曹操見對方援兵來到,不敢貿然攻城。劉備給曹操寫去一封信,請他退兵。曹操本不想退兵,卻接到消息,說後方有失,呂布攻佔了他的大本營兗州,於是曹操決定退兵回去收復兗州,順便賣劉備一個人情,與呂布在濮陽展開大戰。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呂布

曹操與呂布互有勝負,各自罷兵。劉備解了徐州之圍,徐州太守陶謙想把太守之位讓給劉備,劉備堅決不肯理解。不久陶謙因病去世,百姓和軍隊擁立劉備統管徐州。曹操聽說此事大怒:“我殺父之仇未報,你倒不費半箭之功,自得徐州。我要奪回徐州城,先殺劉備,再挖出陶謙屍體,爲我父親報仇。”他的謀士勸道:“棄兗州而取徐州,是捨本求末,以安易危。不如先平定山東,既能夠獲得充足的軍糧,供養三軍,又能夠得到朝廷的讚賞和百姓的擁護。”曹操採納了這個提議。曹操、呂布再度交兵,呂布不聽陳宮的計謀,落得大敗,曹操重新佔領了兗州,平定了山東。同時,曹操又收了虎將許褚。

第十三回:李傕郭氾大交兵,楊奉董承雙救駕

呂布兵敗後欲投袁紹,但袁紹反助曹操,呂布無奈,只好轉而投靠劉備。

劉備忠厚仁義,接納了他,但呂布其實有奪徐州之意,關羽、張飛不容他。呂布只好離開,領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朝廷爲董卓餘黨李傕、郭汜霸權,漢獻帝採用了楊彪的反間計。楊彪暗使妻子進讒言於郭汜之妒婦——說郭汜與李傕妻有染。

果然,李傕、郭汜中計後大動干戈,都想挾持漢獻帝,漢獻帝十分狼狽。幸得楊奉、董承不顧生死救駕,準備再回東都洛陽。

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漢獻帝回到洛陽,重建宮殿,改元建安。曹操應詔到洛陽輔佐王室,不久又聽從了董昭的提議,遷都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從此,朝廷大權被曹操一人包攬。所有大事,都得先奏明曹操,再告訴天子。曹操遂分封大臣,自命爲大將軍、武平侯。

曹操視劉備、呂布爲心腹之患,怕二人合力進犯,於是封劉備爲荊州牧,下密詔讓他殺掉呂布。劉備不忍,曹操又下詔讓劉備討伐袁術。劉備帶領關羽領兵出發,留張飛守徐州。張飛不聽劉備吩咐,醉酒鞭打呂布的岳父曹豹,曹豹深恨張飛,派人連夜送信給呂布。呂布派兵與曹豹裏應外合,攻下徐州。張飛正醉臥府中,準備不及,引數十騎兵,逃出徐州。呂布佔領徐州,並軟禁劉備家眷。

第十五回: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袁術約呂布夾攻劉備卻又不守信用,呂布又與劉備言歸於好。孫堅死後,孫策寄居袁術籬下,在朱治等人的提議下,向袁術借兵去奪江東。在進兵江東的過程中,孫策酣鬥太史慈,大戰嚴白虎,衝鋒陷陣,勇冠三軍。孫策在與劉鰩作戰的過程中,可是三回合生擒部將於糜,在得知背後遭人暗算後,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樊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皆呼孫策爲“小霸王”。同時,他得到了周瑜等著名將領和張昭等重要謀士。從此,孫氏家族雄踞江東。

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

袁術派大將紀靈進攻劉備駐地,袁術送糧請呂布助戰,劉備修書請呂布解圍,呂布明白幫忙袁術於己不利,但礙於送糧之面,便在轅門設宴和解。紀靈與張飛鬥氣,呂布大怒,令左右樹戟150步轅門外,若一箭中戟小枝,兩家罷兵;不中,各自安排廝殺;不從其言者,併力拒之。呂布一箭果然射中畫戟小枝,雙方罷兵。呂布轅門射戟,既救了劉備,也避免了自我脣亡齒寒的局面。

之後,袁術聽從紀靈疏不間親之計,爲兒子求娶呂布的女兒,陳宮讓呂布連夜送女兒去袁術處,陳珪得知,忙出面阻攔,呂布急忙派張遼引兵奪回女兒。不巧,張飛奪了呂布馬匹,兩家再次反目,劉備投奔了曹操。

曹操起兵討伐張繡,張繡不戰而降。張繡因曹操霸佔了張繡嬸母,怒起殺心,在賈詡的謀劃下,夜襲曹操。曹操幸得典韋拼死相救逃脫,典韋與曹操長子曹昂卻死於亂軍之中。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

袁術依仗兵多糧足,又有玉璽在手,在淮南稱帝,然後出兵進攻呂布。呂布採用陳登的計策,說服了寄居袁術麾下的韓暹、楊奉臨陣倒戈,袁術大敗而回。曹操想乘機征討袁術,就與孫策、劉備、呂布聯合起來共同進兵淮南,相持不下,糧草快完了,曹兵十七萬,日費糧食浩大,又荒旱,接濟不及。他叫糧官王垕小鬥放糧,權且救一時之急。王垕按令去做,將士因吃不飽大譁。爲平民憤,以盜竊官糧罪把王垕推出去斬首,借糧官的人頭以穩定軍心。最終,袁術再次大敗。曹操想起前仇,興兵討伐張繡,行軍途中,恰逢稻麥成熟,爲顯示愛民之心,曹操下令要求衆將士不準縱馬毀麥。沒想到禁令剛下,曹操的馬受驚跑入麥田,踏毀麥田。此時,曹操假意叫來行軍主簿,要求議罪。主簿犯難,謀士郭嘉便引《春秋》中“法不加於尊”的說法爲其開脫,曹操順水推舟,割發代首以示衆人。

第十八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惇拔矢啖睛

張繡在深通兵法的賈詡幫忙下,連勝數仗,並和劉表聯手進攻,卻被曹操擊敗。曹操得知袁紹想襲擊許都,急忙撤兵。袁紹見曹操兵回許都,便移兵北上進攻公孫瓚,曹操則乘機聯合劉備進兵徐州。不料劉備的使者被陳宮捉住,呂布遂起兵進攻劉備,夏侯惇奉操命征討呂布以助劉備,行進中遇布猛將高順,便出馬迎戰。戰四五十合,高順敗下陣來。夏侯惇追高順,卻被布將曹性偷襲,射中左眼。夏侯惇急拔箭,卻連眼珠拔出,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納於口啖之,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曹性死,夏侯惇縱馬便回。兩軍聞之駭然。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

劉備兵少,被呂布打得大敗。陳珪、陳登父子暗通曹操,呂布中計,徐州失守。呂布兵退下邳後,操淹下邳,呂布恃有赤兔馬,消極防守,沉溺酒色不出戰,天天與兩位嬌妻飲酒。呂布因酒色傷神,便嚴令軍中戒酒。侯成請求飲酒,不料觸怒了呂布,慘遭刑杖,於是盜赤兔馬獻操,插白旗欲獻東門。曹軍攻城,呂布迎敵,少憩門樓之時,侯成與宋憲、魏續生擒呂布後獻了城。操在白門樓上處置呂布。呂布懇請劉備替自我在曹操面前說情,並願輔操定天下。曹問備何如,誰知劉備以呂布認丁原、董卓爲義父而又殺之爲例,反而勸說曹操殺掉呂布。呂布大罵劉備無信。曹操下令將呂布縊死在白門樓,割首示衆。

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

曹操率兵回到許都。次日,曹操表彰劉備武功,引劉備見漢獻帝。一排世譜,劉備是漢獻帝之叔。獻帝大喜,封劉備爲左將軍、宜城亭侯。自此,劉備被稱爲劉皇叔。曹操大權在握,行爲日漸專橫。爲了探視百官之心,逼迫皇帝去許田打獵,並用天子的寶雕弓射死大鹿。羣臣見了金紕箭,誤認爲是天子射中,都踊躍高呼“萬歲”。曹操竟“縱馬直出,遮於天子之前,以迎受之”。羣臣大驚失色,而曹操卻神情自若,將寶雕弓自懸在身邊。漢獻帝不甘受辱,與伏皇后商議,賜給董承藏有密詔的錦袍,讓他謀劃除去曹操。董承就與王子服、馬騰等人計議,準備再聯合劉備共同行動。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

董承向劉備出示衣帶詔,與其密謀誅殺曹操。劉備恐曹操猜忌,每日種菜消遣。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請劉備在小亭對飲,曹操問天下誰是英雄,劉備答了袁紹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搖頭。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大爲吃驚,匙箸落地。幸好當時雷聲乍起,劉備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說道:“一震之威,乃至於此!”巧妙地掩飾了過去,使曹操認爲其膽小如鼠,不復懷疑。劉備擔心久在曹操身邊生變,便藉口截擊袁術領兵離開了許都。劉備剛走,曹操立刻意識到自我放虎歸山了,急忙派人去追。劉備擺陣迎接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堅決不肯回去。袁術兵敗身死,劉備乘機佔領了徐州。爲了除掉劉備,曹操命車胄爲內應。陳珪、陳登父子向劉備告密,關羽殺了車胄。

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劉備懼怕曹操勢重,便向袁紹求救。袁紹先令孫乾回報鄭玄,並約玄德準備接應;一面令審配、逢紀爲統軍,田豐、荀諶、許攸爲謀士,顏良、文丑爲將軍,起馬軍十五萬,步兵十五萬,共精兵三十萬,望黎陽進發。又令書記陳琳起草了一篇檄文。陳琳的檄文歷數曹家幾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檄文傳至許都,當時曹操正患頭風,臥病在牀。左右將此檄傳進,曹操見了,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

曹操讓劉岱、王忠二人打着丞相旗號領兵五萬去徐州攻劉備,曹操自引大軍二十萬去黎陽抗拒袁紹。兩軍深溝高壘,相持不戰,曹操只好喚呂布手下降將臧霸守把青、徐;于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總督大軍,屯於官渡;自我引軍回了許都。關羽活捉了王忠,張飛用計生擒了劉岱,劉備又將二人放回。孫乾提議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以防曹操。

劉備聽其言,令雲長守下邳,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守徐州,自我和張飛守小沛,以爲掎角之勢。

第二十三回:禰正平裸衣罵賊,吉太醫下毒遭刑

張繡再次投降曹操,曹操不記仇,封他爲揚武將軍。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劉表,孔融臨行時上奏章推薦禰衡。

曹操召見禰衡。禮畢,操不命坐。禰衡遂將曹操手下文武盡數辱罵一通。張遼欲斬禰衡,曹操卻給了禰衡一個擊鼓的差使,說:“此人素有虛名,遠近所聞。今日殺之,天下必謂我不能容物。彼自以爲能,故令爲鼓吏以辱之。”來日,操於省廳上大宴賓客,令鼓吏撾鼓。禰衡穿舊衣而入,擊鼓爲《漁陽三撾》,坐客聽之,莫不慷慨流涕。繼而禰衡又當面脫下舊破衣服,裸體而立,渾身盡露,坐客皆掩面。而後,禰衡又辱罵曹操污濁。曹操大怒,遣禰衡前去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掉禰衡。禰衡至荊州,見劉表畢,雖頌德,實譏諷。劉表雖不喜,但他看破曹操的心思,故意不殺禰衡,而是讓他去江夏見黃祖。黃祖醉酒,不堪忍受禰衡的譏諷,最終殺死了禰衡。曹操得知禰衡受害,笑說:“腐儒舌劍,反自殺矣!”

劉備走後,董承積鬱成疾,名醫吉平前來診治,偶聽得董承夢中怒喊殺曹操,問之,董承驚懼不能答。吉平也有扶帝之心,爲表真心,遂咬下一指爲誓。董承這才取出衣帶詔讓吉平看。於是兩人密謀利用曹操患偏頭痛的機會,用毒藥毒死曹操,不料被董承家奴告發。次日,曹操詐患頭風,召吉平用藥。吉平下毒欲害曹操不成,反被拿下毒打,吉平受刑可是,撞階而死。之後,曹操又從董承家搜出衣帶詔和義狀,遂命“將董承全家良賤,盡皆監禁”。

第二十四回:國賊行兇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

曹操想廢帝另立新君,被手下謀士程昱勸止。只將董承等五人,並其全家老小共七百餘人押送各門處斬。曹操殺了董承等人猶不解恨,又下令勒死了董承的妹妹、已有五個月身孕的董妃,並派三千心腹充當御林軍。

消除了內憂,曹操打算之後剪除外患,於是發兵二十萬進攻曾參與董承密謀的劉備。此時劉備、張飛駐兵小沛,關羽保護着劉備的家小住在下邳。徐州城由劉備的兩員大將鎮守。曹操兵分五路攻打徐州,劉備向冀州袁紹求助。袁紹正爲最偏愛的幼子生病擔憂,不願乘虛襲許昌。劉備只得準備迎敵。

張飛設計劫寨,反而中了曹軍埋伏,敗逃芒碭山。小沛、徐州先後失守,劉備勢單力孤,全面潰敗,兄弟妻小失散,隻身突圍,投奔青州城。青州刺史是袁紹的兒子袁譚。袁譚一向敬重劉備,開門相迎,並將劉備護送至父親袁紹處。袁紹大喜,厚待劉備。關羽保護劉備妻小,死守下邳城。曹操欣賞關羽武藝,欲計取之於下邳,

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曹操攻下徐州後,欲取下邳。關羽兵敗後被圍在一座土山上。曹操派張遼勸降。

張遼勸說關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利。關公約定三事:“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曹操應允了。曹操班師回許都後,讓關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處,關羽則秉燭於門外,通宵佇立,待二位夫人甚爲恭敬。曹操待關羽甚厚,贈關公錦戰袍,又以紗錦作囊,送給關公護髯。一日上朝,帝見關公一紗錦囊垂於胸次,令當殿披拂,過於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所以人皆呼爲“美髯公”。曹操還送他赤兔馬,送美女,賜金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關羽拒絕了美女和金銀,只理解了赤兔馬,因爲此馬日行千里,待有了劉備下落,能夠騎它迅速地去見劉備。

劉備投奔青州,勸袁紹出兵攻打許都。謀士田豐勸阻,袁紹怒而欲斬之,幸而劉備勸阻,遂將田豐囚於獄中。袁紹以猛將顏良爲先鋒,連斬曹操兩員大將。程昱爲曹操獻計:若使關羽破袁紹之兵,則袁紹必疑劉備而殺之。劉備一死,關羽必當死心留在曹營。於是,曹操請關羽觀陣,激關羽出戰袁紹的猛將顏良。關羽奮然上馬,徑奔顏良,手起一刀,將顏良刺於馬下,割下首級獻於操前。曹操誇讚說:“將軍真神人也!”關羽說:“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操大驚,回顧左右曰:“今後如遇張翼德,不可輕敵。”令寫於衣袍襟底以記之。袁紹聞關羽殺顏良,大怒,喚刀斧手推出劉備斬之。

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敗兵折將,關雲長掛印封金

袁紹欲斬劉備。劉備言天下同貌多,怎能斷定斬顏良的就是關羽。袁紹聽信其言。袁紹部將文丑要爲顏良報仇,劉備隨往。

曹操見關羽斬了顏良,倍加欽敬,表奏朝廷,封關羽爲漢壽亭侯,鑄印授關公。曹操使計謀擊亂文丑軍。文丑射翻張遼的戰馬。關公與文丑交戰,不到三回合,斬文丑於馬下。袁紹得知又是關羽殺了文丑,大怒欲斬劉備。劉備指出這是曹操故意讓關羽去殺顏良、文丑二將,以借袁紹之手除掉他,袁紹聽其言。劉備得知關羽人在曹營,於是寫信派人密送給關羽。

于禁探知劉備在河北,報與曹操。曹操令張遼來探關公之意,得知關羽去意已決,曹操說:“吾自有計留之。”關羽收到劉備密信後,入內告知二嫂,隨即至相府拜辭曹操。操知來意,乃懸迴避牌於門。次日再往相府辭謝,門首又掛回避牌。關羽一連去了數次,皆不得見。乃往張遼家相探,欲言其事。張遼亦託疾不出。關公思曰:“此曹丞相不容我去之意。我去志已決,豈可復留!”即寫書一封,辭謝曹操。關羽將累次所受金銀,一一封置庫中,分毫未動,將漢壽亭侯印掛在堂上,帶上二嫂往河北去尋劉備。

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曹操見關羽去意已決,就索性送個人情給他,親自追上爲他送行,並以路費徵袍贈之。

因爲沒有曹操的關文,各關守將均不敢放行,於是,關羽就保護着劉備的兩位夫人千里走單騎,勇闖東嶺、洛陽等五座關口,斬了孔秀、韓福等六員守將,奪下渡船,過了黃河,一路追尋劉備。

關公一走過五關斬六將,自覺負恩於曹操。途中又遇到孫乾,得知劉備已不在袁紹處,而在汝南,關羽便保着二嫂向汝南進發找劉備。

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

曹將夏侯惇因關羽既無曹操明文傳報,又於路殺人,特趕來要擒關羽。曹操連差二使及張遼飛騎而來,傳諭各處關隘,給關公放行。關羽一行經過臥牛山時,救了周倉。

關羽前往古城會見張飛,張飛以爲關羽負義投降了曹操,一見面就要決一死戰。爲了消除張飛的誤會,關羽斬了追來的曹將蔡陽。張飛又問過小卒,二人才消除了誤會。關羽來到汝南,劉備卻又回到了冀州袁紹軍中。關羽到了冀州,劉備設計從袁紹軍中脫身,尋至關定莊上,與關羽相見。關定願次子跟隨雲長,劉備薦爲雲長義子,雲長大喜,遂得義子關平。一行人取道臥牛山回古城,途中正好遇見了趙雲。此時公孫瓚已兵敗身亡,趙雲不願意跟袁紹,一向四海飄零,從此便跟了劉備。劉備一行回到古城,兄弟三人得以重逢,重新招兵買馬,養精蓄銳。

袁紹見劉備不回,大怒,想派兵討伐。謀士告訴他,劉備還不足爲患,曹操纔是勁敵,勸他與江東孫策合力,攻打曹操。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江東

建安四年,孫策取廬江,敗劉勳,招降豫州太守華歆,聲威大振。曹操見孫策羽翼漸豐,勢力強盛,便將曹仁之女嫁給孫策的幼弟孫匡,兩家結親。曹操想方設法控制孫策,不讓他的權勢增大。

孫策想當大司馬,曹操不許。孫策心裏十分氣憤,多次想襲擊京城許都。吳郡太守許貢暗中派人給曹操送信,不料信使被孫策守江的士兵抓獲並殺死。不久,孫策在西山獰獵,被許貢的三位門客用毒箭射中,急派手下找神醫華佗醫治,而此時華佗去了中原,經其徒弟醫治後,囑咐孫策百日內不可動怒,需靜養。但孫策性急暴躁,因羣臣信服於吉道人而大怒,以至金瘡迸裂,毒發而死。孫策死前交代:“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孫策死後,其弟孫權繼位掌權。周瑜輔佐孫權,舉薦賢才。周瑜向孫權推薦了魯肅,魯肅又向孫權推薦了諸葛瑾。孫權拜諸葛謹爲上賓,依照他的提議,順曹操,決袁紹,君臣齊心治理江東。從此,實力日趨強大,威震江東,深得民心。曹操封孫權爲將軍,兼任會稽太守。

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

袁紹得知孫權理解曹操的封號,怒而起兵七十萬進攻許昌,曹操派七萬軍隊迎敵。袁紹兵馬臨發,田豐在獄中再次上諫,言說“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袁紹欲斬田豐,衆將告免,袁紹便決定破曹後治田豐之罪,隨後下令發兵。

曹操缺糧,困難重重,不敵對方,退至官渡紮下營寨。袁紹逼近官渡,在曹軍寨邊高築土臺,居高臨下向曹軍射箭,曹軍使用發石車,令袁軍的弓箭手死傷無數。袁軍又在山後挖地道,想偷襲曹營,也被發現。曹軍在營寨周圍挖了一條長長的戰壕。袁軍空費軍力。曹操守官渡日久,軍力漸乏,糧草不繼。意欲棄官渡退回許昌,謀士荀彧提議曹操死守與袁紹相持,使袁軍輕敵,內部不和生變,再出奇制勝。曹操納其言,又從荀攸之計派兵燒燬了袁軍糧車。許攸從捉來的曹操使者處搜出催糧書信,得知曹操軍糧告竭,勸袁紹夜襲許昌。袁紹不聽,反而聽信他人之言,疑許攸爲曹操奸細。於是,許攸夜投曹操。時操方解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謙恭至極。許攸明知曹操軍糧已盡,故意問他軍糧還有多少,曹操沒有以實情相告,而是說軍糧可供一年,許攸否定,曹操又改說是半年,許攸生氣要走,曹操挽留,說軍糧可供三個月,許攸不信,曹操又低聲說只可供一個月。

許攸揭穿他軍糧已盡,並提出對策:派兵偷襲烏巢,盡燒袁紹軍糧,袁紹必敗。曹操大喜,重待許攸,留於塞中。次日,曹操親自帶兵夜襲烏巢,燒燬了袁軍糧草。袁紹全面潰敗,只帶着八百單騎回到冀州。

第三十一回:曹操倉亭破本初,玄德荊州依劉表

袁紹逃回冀州後,關在獄中的田豐,明白袁紹外寬而內忌,不念忠誠,如果取勝高興還能赦免自我,此刻戰敗羞愧,自我必死無疑。不出田豐所料,袁紹讓他自盡。

袁紹的兩個兒子袁熙、袁尚等前來冀州助戰,於是袁紹捲土重來。曹操採用程昱的“十面埋伏”之計,又絕自我部隊後路,曹軍士兵置之死地而後生,勇猛作戰,在倉亭再次擊敗袁紹。袁紹再次退回冀州。曹操正準備趁機攻下冀州,得知劉備偷襲許昌。曹操忙提大兵往汝南迎擊劉備。劉備軍分三隊,與之交戰。曹軍遠來疲敝,不能抵擋,旬日不出。曹操暗中佈陣,劉備前後受敵,落荒而走,依附劉表,駐守新野。

次年春天,曹操又親率大軍前赴官渡屯紮,袁紹不聽謀士“深溝高壘”之計,往拒操兵。

第三十二回:奪冀州袁尚爭鋒,決漳河許攸獻計

曹操攻打袁紹,袁紹起兵應戰。袁尚自負其能,敗績而回。袁紹聞此,已經兩次兵敗,不由病情加重。吐血而死。

建安八年,曹操派兵守住官渡,率兵轉向進攻荊州。劉表派劉備爲前鋒迎敵。兩軍尚未交鋒,謀士勸曹操先平定河北,消滅袁紹的殘餘部隊,奠定霸業,然後再討伐荊州。於是曹操率軍原路回到,渡河再取冀州。袁紹死後,小兒子袁尚繼承父業,袁譚不服,與袁尚兵戈相見,袁譚頻頻失利,投降了曹操。袁尚兵退冀州,曹操採用許攸的計策,令士兵圍着冀州城的城牆挖出一條兩丈深的戰壕,然後掘開漳河,水淹冀州。

城內彈盡糧絕,軍士餓死殆盡。冀州城所以被曹軍攻破,袁紹手下書記官陳琳雖曾擬檄文討伐曹操,但曹操愛其才,乃赦之,命爲從事。

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亂納甄氏,郭嘉遺計定遼東

曹丕見袁熙的妻子甄氏貌美絕倫,便娶做妻子。曹操哭祭袁紹,又厚待紹妻劉氏,收買民心。

曹操統領衆將入冀州城時,許攸縱馬近前,以鞭指城門而呼曹操說:“阿瞞,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門?”曹操大笑,衆將聞言,俱懷不平。一日,許褚騎馬入東門,正遇許攸,許攸又說:“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許褚大怒,拔劍將他的頭砍下,提頭見曹操。曹操責怪許褚,命令厚葬許攸。

袁譚投降曹操後,一向有謀反之心。曹操平定冀州後,立即起兵討伐袁譚。袁譚求救於劉表。劉表聽劉備之言,修書袁譚勸其兄弟和解,卻不派兵支援。袁譚得不到救兵,與曹操決一死戰,死於亂軍之中。

袁譚死後,曹操聽從郭嘉的提議,遠涉沙漠,進軍烏桓,乘勝追擊袁尚和袁熙。曹操用郭嘉死前留下妙計,不費一兵一卒就平定了遼東。自此,北方地區都成了曹操的勢力範圍。北方既定,程昱等請曹操早建下江南之策,正好曹操也“有此志久矣”。當晚,曹操宿於冀州城東角樓上,憑欄仰觀天文,忽見一道金光,從地而起。

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曹操於金光處,掘出一銅雀,認爲是吉祥之兆,遂命作高臺以慶之。然後曹操班師回許都,大封功臣。分兵屯田,準備南征。劉備在荊州受到劉表的款待,獲許屯兵新野。

降將張武、陳孫謀反,劉備帶兵前去征討,趙雲殺了張武,張武所騎“的盧”馬遂歸劉備。劉備班師,劉表設宴慶功。劉表的後妻蔡夫人勸劉表要提防劉備,劉表沉吟不答。次日,劉表見劉備所騎之馬極駿,稱讚不已,劉備遂將此馬送與劉表。蒯越說此馬“騎則妨主”,劉表遂將“的盧”馬送還給了劉備。伊籍以蒯越之言勸劉備不可乘此馬,劉備卻說“人死生有命,豈馬所能妨哉”。伊籍服其高見,自此常與劉備往來。建安十二年春,劉備得兒子劉禪,乳名阿斗。

一日,劉表向劉備詢問長幼兒子權力分配之事。原先,劉表前妻所生之子劉琦賢而柔懦,後妻蔡氏所生之子劉琮頗聰明,且蔡家還有一些親戚在劉表軍中擔任重要職務。所以,劉表一向對立長立幼之事憂心忡忡。劉備說:“自古廢長立幼,取亂之道。若憂蔡氏權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愛而立少子也。”這番話被蔡夫人聽了去,便對劉備起了殺心。劉備自知失言,連夜離開荊州回新野。蔡夫人讓其弟蔡瑁題寫反詩誣陷劉備,未能成功,又與蔡瑁密謀,以劉表名義在襄陽設下“鴻門宴”,請劉備赴會,欲謀陷害。

在宴會上,伊籍告密,玄德大驚,急解“的盧”馬,開後園門牽出,飛身上馬,望西門而走。行無數裏,前有大溪,攔住去路。那檀溪闊數丈,回頭看時,蔡瑁追兵已近。劉備着慌,縱馬下溪。行不數步,馬前蹄忽陷,浸溼衣袍。劉備加鞭大呼:“的盧,的盧!今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劉備躍馬過檀溪,倉皇而逃。

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淪,單福新野遇英主

劉備躍馬檀溪脫險後,遇見牧童,牧童帶領劉備見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劉備與水鏡先生暢談天下大事,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天下奇才,“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兩人得一,可安天下”。於是劉備日夜盼望得到二人。第二天,趙雲找到劉備。劉備回新野,致書劉表具言蔡瑁設謀相害一事。劉表長子劉琦代父向劉備請罪,訴說繼母蔡氏害己之心。

不日,劉備見一人長歌於市集,語中頗有匡扶社稷之心。劉備與之相見,此人自稱爲單福(徐庶),劉備待爲上賓。單福勸劉備說,“的盧”雖是千里馬,卻只妨主,不可乘。劉備說:“已應之矣。”遂具言躍檀溪之事。單福說:“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終必妨一主。”他教劉備將此馬賜給有仇怨之人,待妨過了此人,然後乘之,自然無事。劉備聞言變色,斥責單福“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單福這才說:“向聞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試耳。”劉備亦改容起謝。

劉備拜單福爲軍師,調練本部人馬。曹操派曹仁、李典來荊州探虛實。單福指揮軍馬,斬殺呂曠、呂翔,展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

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

曹仁損失兩將,星夜渡河,來伐新野。單福早有準備,佈陣對敵。曹仁布下“八門金鎖陣”,被單福所破,又夜襲劉備軍寨,也未能成功。在單福輔佐下,劉備連連得勝。

曹操手下程昱認識單福,說他就是隱姓埋名的徐庶,並稱徐庶之才“十倍於昱”。曹操聞言不禁長嘆:“惜乎賢士歸於劉備!羽翼成矣!奈何?”程昱爲曹操獻計招來徐庶,他說:“徐庶爲人至孝。幼喪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現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無人侍養。丞相可使人賺其母至許昌,令作書召其子,則徐庶必至矣。”曹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程昱詐稱與徐庶結爲兄弟,待徐母如親母,賺得徐母筆跡,仿其字體詐修家書,招徐庶來許都。徐庶無奈,含淚向劉備辭行。

劉備爲徐庶餞行,徐庶因老母被囚而不得已赴許昌,他表示“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劉備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他哭着說:“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凝淚而望,卻被一樹林隔斷。玄德以鞭指曰:“吾欲盡伐此處樹木。”衆問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而徐庶卻又拍馬而回,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說:“此人乃絕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駕見之。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他怕諸葛亮不肯出山,又親自去見了諸葛亮,勸說其出山,諸葛亮聞言作色說:“君以我爲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庶羞慚而退,上馬趲程,赴許昌見母。

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

徐庶來到曹營,徐母見他被騙以致棄明投暗,竟自縊而死。徐庶爲母居喪守墓,曹操親自前來祭奠,並送來祭禮,徐庶堅決不受。徐庶走後,水鏡先生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說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樂毅”。關羽以爲太過,司馬徽卻評價說“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次日,劉備同關、張並從人等來隆中。遙望山畔數人于田間耕作,並唱着:“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劉備問後得知此歌是臥龍先生所作。一行人來到臥龍先生莊前,劉備下馬親叩柴門,一童出問,告知諸葛亮已出外雲遊,行蹤與歸期不定。劉備惆悵不已。歸途中遇見諸葛亮的密友崔州平,劉備與之暢談天下事,但此人無意功名。劉備一行只好辭別而歸。(一顧茅廬)

數日後,劉備探聽得諸葛亮已回隆中,遂與關羽、張飛再次前去拜訪。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佈。行無數裏,忽然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劉備等冒着風雪前往,將近茅廬,遇見了諸葛亮的另外兩住密友石廣元和孟公威。劉備到莊前下馬,跟童子而入。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雲:“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又見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一問,卻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諸葛均說其兄出外閒遊,往來莫測,不知去所。劉備借筆留書給諸葛亮,以表殷勤之意。臨行又遇見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劉備與黃承彥辭別而歸。正值風雪又大,回望臥龍岡,悒怏不已。(二顧茅廬)

光陰荏苒,又早新春。劉備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關、張聞之不悅,但還是一同前往。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新春來臨,劉備第三次去隆中。離草廬半里之外,劉備便下馬步行,正遇諸葛均,得知諸葛亮在家。三人來到莊前叩門,童子告知說諸葛亮晝寢未醒。劉備吩咐關、張二人在門首等着,自我徐步而入,拱立階下。關、張在外立久,不見動靜,入見劉備猶然侍立。張飛大怒,要去屋後放一把火,關羽再三勸住。諸葛亮翻身將起,忽又朝裏壁睡着,童子欲報,劉備阻止。又立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醒,口吟詩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吟罷聽童子報說劉備在此已候多時,遂去後堂更衣,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劉備敞開肺腑,向他請教天下大勢。諸葛亮爲劉備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決策: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此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此可用爲援而不可圖也。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他送給劉備一幅西川四十一州的地圖,說:“將軍欲定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爲家,後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再圖中原。”劉備說:“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諸葛亮說:“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劉備聞言,頓首拜謝。劉備拜請諸葛亮出山相助,淚沾袍袖,衣襟盡溼。諸葛亮見其意甚誠。就說:“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遂和劉備一齊回到新野。劉備待諸葛亮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之事。

爲報殺父之仇,孫權命周瑜爲大都督,總水陸軍兵;呂蒙爲前部先鋒;董襲與甘寧爲副將;自領大軍十萬,起兵進攻黃祖。黃祖急聚衆商議,令蘇飛爲大將,盡起江夏之兵迎敵。

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黃祖兵敗被甘寧所殺。孫權從張昭言,棄江夏,班師回江東,進取養兵備戰。劉表差人來請玄德赴荊州議事。劉備從孔明言,留雲長守新野,自已與孔明帶張飛引五百人馬跟隨往荊州來。劉表的長子劉琦懼怕繼母蔡夫人加害,苦苦哀求,向諸葛亮討得一條良策,帶兵守江夏。劉備等拜辭回新野。

劉備得了諸葛亮之後,待他如師,使關、張二人不悅。有一日,劉備親自結帽送給諸葛亮,被諸葛亮批評後,趕緊將帽子丟到地上。諸葛亮在新野招募了三千士兵,教他們演習陣法。張飛、關羽對諸葛亮心存不服。不久得到戰報,夏侯惇率十萬曹軍正向新野殺來。諸葛亮經過周密安排,定下火攻之計。趙雲詐敗誘敵至博望坡,劉備引軍接應交戰。夏侯惇只顧催軍趕殺,于禁、李典趕到狹窄處,兩邊都是蘆葦。只聽背後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着,隨後兩邊蘆葦亦着。一霎時,四面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曹家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趙雲回軍趕殺,夏侯惇冒煙突火而走。李典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雲長軍馬攔住。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于禁見糧草車輛,都被火燒,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草,正遇張飛。戰不數合,張飛一槍刺夏侯蘭於馬下。韓浩奪路走脫。夏侯惇收拾殘軍,自回許昌。

劉備軍大獲全勝。至此,關、張二人對孔明心服口服。

第四十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

曹操傳令起大兵五十萬,令曹仁、曹洪爲第一隊,張遼、張郃爲第二隊,夏侯淵、夏侯惇爲第三隊,于禁、李典爲第四隊,自領諸將爲第五隊,每隊各引兵十萬,又令許褚爲折衝將軍,引兵三千爲先鋒,準備南下一舉掃平江南。曹仁率十萬先遣部隊向新野開來。

荊州劉表病死,蔡夫人與蔡瑁、張允商議,假寫遺囑,令次子劉琮爲荊州之主。劉琮至襄陽,時曹軍將到,蔡夫人、王粲等議獻荊州於曹操。在曹軍的強大攻勢下,繼承父業的劉琮被迫應許。劉備不願誘殺劉琮以奪取荊州。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劉備率領軍隊和新野百姓棄新野而移兵樊城。而新野這時已是一座空城。諸葛亮命人在民房屋上藏硫黃等引火之物。曹軍不知就裏,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

夜裏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裏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水淹,死傷過半,大敗而歸。

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

火燒新野後,曹操大怒,將大軍全部駐紮在新野,然後去攻樊城。劉備棄樊城往襄陽撤退,百姓隨其同行。

衆人勸劉備棄民先行,劉備不肯,依舊攜民渡江。劉備攜衆人來到襄陽城下,劉琮拒絕劉備入城,劉備無奈只好前往江陵。曹操到樊城,派人渡江到襄陽,召劉琮相見。劉琮獻了荊州,不久即被曹操所殺。劉備不忍捨棄百姓獨行,所以行動遲緩,每日只能走十餘里,很快被曹操的五千鐵騎追上。張飛保着玄德,且戰且走。奔至天明,聞喊聲漸漸遠去,玄德方纔歇馬。看手下隨行人,止有百餘騎,百姓、老小並糜竺、糜芳、簡雍、趙雲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劉備正悽惶時,忽見糜芳面帶數箭,踉蹌而來說趙雲投曹操去了,劉備不信。張飛要去找趙雲,自行帶領二十餘騎到長阪橋。見橋東有一帶樹木,心生一計,叫人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內往來馳騁,衝起塵土,以爲疑兵。張飛卻親自橫矛立馬於橋上,向西而望。趙雲受劉備之命保護主公的妻兒,但在混亂中走失。趙雲孤身一人殺入曹軍陣營,先在被逐的百姓中找到甘夫人,然後殺曹將淳于導,奪得二馬,請甘夫人上馬,殺開條大路,直送至長阪坡。而後,他又殺回舊路,在土牆下找到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受重傷,爲了不誤趙雲、保全阿斗,投井自盡。

趙雲懷揣幼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人。趙子龍一戰成名,威震長阪坡。

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阪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趙雲懷抱阿斗殺出重圍,望長阪橋而走。曹操大軍隨後追來,張飛在橋上阻擋,趙雲抱阿斗縱馬過橋,行二十餘里,見玄德與衆人憩於樹下。趙雲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玄德接過阿斗,擲之於地說:“爲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長阪橋上張飛巧設疑兵,叫隨從的二十餘個騎兵在馬尾上拴上樹枝,往來奔跑,衝起塵霧,使曹軍莫知虛實而不敢輕進。張飛橫矛立馬橋頭,應對橋西的曹軍,發出三聲巨雷般的斷喝,竟然將曹操的一員大將夏侯傑嚇得肝膽碎裂,墜馬而死,一時亂了曹軍陣腳。曹操幾十萬大軍被嚇退。張飛見曹軍一擁而退,不敢追趕,速喚回原隨二十騎,摘去馬尾樹枝,令將橋樑拆斷,然後回馬來見玄德,具言斷橋一事。劉備說張飛“勇則勇矣,惜失於計較”。果然曹操一聽說斷橋之事,就傳下號令,火速進兵。

劉備走投無路,隨劉琦前往江夏。孫權想借曹劉大戰之機,奪取荊州城,因爲荊州不僅僅地勢險固,並且土地富饒,物產豐富。孫權派魯肅到江夏,借弔唁劉表爲名去見劉備和孔明,併力邀孔明前往江東商議聯合抗曹之事。劉備允諾,於是孔明與魯肅登舟前往柴桑。

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羣儒,魯子敬力排衆議

諸葛亮正有與東吳聯合的打算。爲了說服孫權,他隨魯肅來到江東,

曹操下檄文給孫權,揚言“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孫權猶豫不決,張昭等衆謀士皆主降。權起更衣,魯肅隨於權後,以利害關係勸其不可降曹。

次日,諸葛亮往見孫權,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端坐幕下,爭相問難。諸葛亮對答如流,衆皆失色,待又要辯時,被老將黃蓋阻止。諸葛亮入見孫權,用激將法說動孫權同意與劉備聯合抗曹。但羣儒勸降,孫權又有所猶豫。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孫權遣使往鄱陽請周瑜議事,使者未發,周瑜已先到。在周瑜面前,東吳的文官主降,武將主戰,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但周瑜不做明確表態。

諸葛亮見到周瑜後,巧妙地背誦了一遍曹操讓其子曹植所作的《銅雀臺賦》,故意曲解“攬二喬於東南兮”一句,言使喬公二女即可退曹,以激周瑜。周瑜勃然大怒,表示北伐之心,請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第二天孫權升堂,周瑜在孫權面前,詳細地分析了曹軍的劣勢,堅定孫權聯合劉備的信念。孫權拔佩劍砍面前奏案一角,說:“諸官將有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並將此劍賜周瑜,即封周瑜爲大都督,程普爲副都督,魯肅爲贊軍校尉,抗擊曹操。周瑜向亮問破曹之策,孔明言孫權懼曹軍兵多,未決絕。深夜裏周瑜復入見孫權,權果懼曹兵之多,於是周瑜剖析形勢,進一步堅定了孫權的決心。

周瑜拜爲大都督,調動軍隊,動止有法。然他深感諸葛亮較自我技高一籌,覺得“此人助劉備,必爲江東禍患”,遂叫諸葛瑾以兄弟之情說亮事吳,反被以骨肉之情說其事備,兄弟相約,各事其主。

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羣英會蔣幹中計

孔明與周瑜一方面商議聯合抗曹,另一方面又相互鬥智。周瑜欲計殺孔明,被孔明識破,反中了孔明之計。在魯肅的勸說下,周瑜同意破曹後再圖。周瑜請劉備會面,欲害劉備,但因關羽緊隨其後保護,周瑜纔不敢動手。周瑜斬殺了曹軍使臣,領兵大戰三江口,初戰小勝。

曹軍任用蔡瑁、張允訓練軍隊,深得水軍之妙,周瑜偷看營軍水寨,曹操心中十分憂慮,便召集部下商量對策。蔣幹爲了立功,自稱是周瑜的同窗,自告奮勇往江東去說降。周瑜將計就計,設下羣英會款待這位舊友,故意做出狂態,大談東吳兵強糧足的情景,讓蔣幹無法陳述勸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蔣幹入帳共寢,假裝醉酒故意將假造的曹操水軍都督私通東吳的信件讓蔣幹得知,誘使蔣幹偷了假書信。

蔣幹中計,回去報告曹操,曹操便殺了深得水軍之妙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曹操雖然中計,卻不肯認錯。至此,孫劉聯軍少了水路進攻的一大障礙。

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周瑜用計除掉蔡瑁、張允,擔心諸葛亮已知情,便令魯肅試探,哪知孔明早已算定。諸葛亮的聰智過人,使周瑜更加嫉恨,於是周瑜又生一計欲害之。

周瑜令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他前兩天按兵不動,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隻,各船扎草人千個。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霧迷漫,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曹軍怕中計,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這一妙計使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諸葛亮又贏得曹操一個回合。亮與瑜各寫破曹之策於手心,皆是“火”字。曹操連連失手,派出蔡中、蔡和到江東詐降,周瑜再次將計就計。

周瑜和黃蓋經過密謀,決定使用苦肉計。黃蓋假裝不服從軍令,與周瑜頂撞起來,周瑜命令在衆將及蔡中、蔡和麪前,將黃蓋痛打一頓。衆將不解,魯肅埋怨孔明不勸,孔明早知是計,魯肅愈加佩服孔明。

第四十七回:闞澤密獻詐降書,龐統巧授連環計

黃蓋受刑之後,只缺一個說客去見曹操,黃蓋心中發愁。此時,闞澤不惜性命,願意去曹操營中游說。不料,曹操拆穿黃蓋詐降,闞澤並不解釋,反用激將法騙過曹操,

又逢蔡中、蔡和通報黃蓋受刑的諜報,於是曹操派闞澤密約黃蓋。闞澤回營,又與甘寧商定,甘寧也作詐降之計。曹操心中還是疑惑不定,又派人去探聽消息。蔣幹爲了立功,自告奮勇前往江東探視軍情,周瑜與龐統經過密議,又一次將計就計,讓蔣幹遇見龐統,龐統假意要助曹操,蔣幹遂向曹操引薦龐統。曹操正爲不習水性的北方士兵暈船生病發愁,遂向龐統求教。龐統藉機向曹操獻了連環計,提議把船隻大小搭配,用鐵鏈鎖住連環,上鋪寬木板,這樣能讓船上的兵馬如履平地。

曹操立即傳令鐵匠連夜打造連環大釘,鎖住船隻。龐統拜別曹操,至江邊,正欲下船,忽見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統,將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龐統獻連環計等一一點破,唬得龐統魂飛魄散。

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鎖戰船北軍用武

龐統見計謀全被識破,吃了一驚,一看卻是徐庶。龐統見是故人,心下方定。徐庶向龐統證明心跡,並向他請教脫身之法。龐統在徐庶耳邊略說數句。徐庶大喜,拜謝。徐庶利用龐統的妙計,最終從曹營脫身而去。

曹操以爲勝券在握,在長江戰艦上大宴文武衆官,曹操告訴衆將官:“吾自起義兵以來,與國家除兇去害,誓願掃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萬雄師,更賴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後,天下無事,與諸公共享富貴,以樂太平。”文武們都站起來道謝,曹操十分高興,先以酒奠長江,隨後滿飲三大杯,並月光下橫槊賦詩。程昱、荀攸等謀士們一再提醒防範吳軍火攻,曹操皆不以爲然,以爲東吳缺少火攻所必需的東南風。曹營中的焦觸、張南爲了立功,請求出擊。周瑜命韓當、周泰前去迎敵。焦觸、張南均被他們所殺。周瑜見他們要追曹軍戰船,鳴金收兵。

周瑜遙望江北,忽見曹軍寨中黃旗被風吹折,大笑說:“此不祥之兆也!”這時狂風大作,周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聲,往後便側,口吐鮮血。諸將急救起時,卻早不省人事。

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

周瑜臥病,魯肅請諸葛亮爲周瑜看病。諸葛亮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見了大驚,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

諸葛亮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在南屏山爲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我在壇上做法爲周瑜借東南大風,幫忙周瑜火攻曹操。周瑜高興地築起了七星壇,諸葛亮作法祭風。周瑜則調派兵馬,只等風起。三更時分,東南大風,霎時興起。周瑜駭然,派丁奉、徐盛二將斬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東風一齊,便在趙雲的接應下回到了夏口,然後佈置人馬待時截擊曹操。伴隨大風颳起,黃蓋帶領詐降的船隻,望赤壁進發。

程昱看出來船有詐,曹操派文聘去阻止,文聘反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黃蓋用刀一招,前船一齊發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煙焰漲天。二十隻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隻一時盡着,又被鐵環鎖住,無處逃避。曹軍戰船頓時一片火海,陣營大亂。張遼與十數人保護曹操,飛奔岸口。

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

大火藉着風勢,一向燒到岸上的大營,曹軍全面潰敗。曹操被張遼救上小船,得以逃脫,此時軍營、戰船火焰騰空,曹軍大勢已去。

曹操急率人馬撤退,在奔往烏林的路上,被呂蒙追殺;在去合淝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陸遜伏擊;在往彝陵逃命時,又先後被趙雲、張飛衝殺,曹操被殺得膽戰心驚。待驚魂稍定之後,曹操望華容道逃奔,見此處並無伏兵,不禁大笑道:“人人都說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依我看來,到底是無能之輩。如在此處埋伏軍隊,我等就只好束手被擒了!”然而一笑笑出趙雲,二笑笑出張飛,多虧部下相救才得以逃脫,三笑笑出關羽,只聽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關羽跨赤兔馬,提青龍刀,攔住去路。曹操見是關羽,拱手告道:“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爲重!”

關羽聽了曹操哀告,又見曹軍將士驚驚惶惶,哭拜於地,越發心中不忍,便勒馬回頭,令衆軍四面散開,放了曹操一條生路。到此,赤壁之戰以曹操的全面失敗而告終。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

關羽義釋曹操後,孔明欲斬關羽,劉備爲之告免。曹操退兵之後,周瑜同魯肅往見劉備。孔明教劉備回答周瑜:東吳先取南郡,若取不下,劉備再取。周瑜應允。

周瑜派人攻取南郡,與曹軍守將曹仁展開大戰,又派甘寧領兵奪取彝陵。甘寧被曹軍圍困,周瑜率軍來救。甘寧被救出後,周瑜驅兵星夜從彝陵趕往南郡,路遇曹仁軍馬,兩軍之後,混戰一場,天色已晚,各自收兵。曹仁回城中與衆商議,決定用曹操遺下之計,假裝棄城而走。周瑜中計遇伏,激戰中,被一毒箭正射中左肋,翻身落馬。徐盛、丁奉二人捨命救去,敗退回寨。曹軍前來搦戰,程普擔心周瑜動怒傷口復發,下令三軍堅守不出。周瑜得知曹軍寨前叫罵,憤然帶傷出戰。尚未開戰,周瑜卻口中噴血,墜於馬下,雙方混戰一場。周瑜歸寨後,讓軍士傳言自我陣前金瘡碎裂,歸寨即亡。曹仁知周瑜已死,偷襲吳軍大寨,大敗。

周瑜想進入南郡,不料諸葛亮捷足先登,趁機佔領了南郡、荊州等地。周瑜火氣攻心,傷口迸裂,這是孔明一氣周瑜。

第五十二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

周瑜見孔明襲了南郡,又聞他襲了荊襄,大怒,氣傷箭瘡,半晌方蘇。欲與劉備決戰,魯肅勸阻。

魯肅向劉備討荊州,孔明藉口荊襄九郡是劉表地盤,劉表雖死,其子劉琦尚在,要等到公子劉琦百年以後才能交還荊州,將魯肅哄騙了回去。周瑜忿氣未消,忽孫權遣使令周瑜收回大軍。周瑜只得班師回柴桑養病,令程普部領戰船士卒,來合淝聽孫權調用。

劉備聽從馬良的提議,出兵南下,一舉攻取了零陵,趙雲立下軍令狀,前往桂陽。桂陽太守趙範派陳應出戰,被趙雲打敗,趙範用羙人計,遭趙雲怒拒,趙雲捉了趙範,奪取桂陽,劉備稱“子龍真丈夫也”。

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張飛立下軍令狀,領三千兵馬去取武陵。從事鞏志一箭射死金旋,將頭獻與張飛,出城納降。關羽見趙雲、張飛立功,便帶五百人馬來攻長沙。管軍校尉楊齡主動要求出戰,不出三合就被關羽斬於馬下。

長沙太守韓玄聞之大驚,便教黃忠出馬。兩馬交鋒,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黃忠收軍入城,雲長也退軍,離城十里下寨。次日,黃忠與雲長再戰,又鬥五六十合,勝負不分。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雲長方欲用刀砍去,忽聽得腦後一聲響,急回頭看時,見黃忠戰馬馬失前蹄。關羽刀下留情,義釋黃漢升。第三天,能百步穿楊的黃忠箭下留情,兩次虛拽弓弦,第三次也只射關羽的盔纓根。雲長知黃忠是報昨日不殺之恩,遂領兵而退。太守韓玄大怒,要殺黃忠,被魏延救下。最終魏延殺了太守,獻了城池。進城後,劉備親往黃忠家相請,黃忠纔出降。孔明認爲魏延不忠不義,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欲殺魏延,被劉備勸止。

孫權與魯肅商議進攻合淝,曹將張遼差人下戰書,孫權披掛上陣,折了宋謙。太史慈獻計,讓戈定混入合淝城中與張遼手下在城中舉火爲號做內應,自我帶領人馬做外應,張遼識破了太史慈的裏應外合之計,斬了戈定,太史慈身中數箭。孫權罷兵回南徐,太史慈傷重而死。劉琦病亡,孔明派雲長前去襄陽保守。

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魯肅以弔喪爲名再討荊州,又被諸葛亮以圖得劉璋西川后再奉還爲由哄騙回去。

恰逢甘夫人新死,周瑜與孫權設下美人計,準備把劉備騙到江東,囚禁劉備索討荊州。東吳使者呂範說明來意,劉備猶豫不決。孔明得知後,決定將計就計,派趙雲保駕,並給他三個錦囊,前往東吳娶親。趙雲依諸葛亮錦囊妙計教劉備往見喬國老,並大肆宣揚劉備入贅之事。喬國老入見吳國太賀喜,吳國太方知此事,大罵周瑜,反對美人計,表示若劉備中其意,便將女兒嫁他。

吳國太於甘露寺見劉備,大爲滿意,於是將女兒許配給他。孫權與劉備相遇,二人在殿前各向天言志。

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

周瑜設計將劉備軟禁在東吳,娛其耳目,喪其心志。玄德果然被聲色所迷,不想回荊州。

趙雲用諸葛亮第二個錦囊之計假稱荊州告急,催逼速回荊州。劉備與孫夫人商議,藉口到江邊祭祖,瞞着孫權離開南徐。行至柴桑界口,追兵又至,趙雲打開第三個錦囊獻給劉備。劉備依計對孫夫人哭訴,孫夫人當即喝退追兵。蔣欽、周泰又持吳侯劍至,傳孫權命令,先殺孫夫人,再殺劉備,然而劉備去之已遠。

劉備在江邊得諸葛亮接應上船,周瑜領軍追至其後。兩軍搦戰,吳軍大敗。諸葛亮令軍士高聲大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以此羞辱周瑜,周瑜氣得箭瘡復發,昏倒在船上。這是孔明二氣周瑜。

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

建安十五年春,銅雀臺建成,曹操大會文武於鄴郡,設宴慶賀。曹操欲觀武官比試弓箭,於是將武官分爲兩隊:曹氏宗族穿紅,其餘將士穿綠,然後以紅錦戰袍作爲獎賞比賽射箭,雙方不分勝負,那領錦袍因被搶奪,已是扯得粉碎,曹操便教諸將盡都上臺,各賜蜀錦一匹。曹休在銅雀會中被曹操稱作是“吾家之千里駒也”。文官進佳章以紀盛事。

孫權派華歆前往許都,意欲挑起曹、劉兩家的爭端。曹操採納程昱提議將計就計:表奏周瑜爲總領南郡太守、程普爲江夏太守、封華歆爲大理少卿,留在許都。以期進一步加深孫、劉兩家的恩怨。周瑜既領南郡,愈思報仇,遂上書吳侯,令魯肅去討還荊州。孔明又以“劉璋是我主人之弟,一般都是漢朝骨肉,若要興兵去取他城池時,恐被外人唾罵”爲由將其騙回。

周瑜用“假途滅虢”之計,騙劉備說願代取西川以換荊州,實則是以取西川爲名起兵欲取荊州。結果被諸葛亮識破,將計就計設下香餌,大敗周瑜。周瑜大怒,箭瘡復發,這是孔明三氣周瑜。

第五十七回:柴桑口臥龍弔喪,耒陽縣鳳雛理事

周瑜被孔明氣病,不久接到了諸葛亮的一封來信,信中寫明瞭周瑜的所有用心。周瑜被激昏過去,醒來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之後死去,年僅三十六歲。孫權失去一員大將,十分悲痛,遂令魯肅代替周瑜之職。

周瑜病逝,諸葛亮前去江東,欲以弔喪爲由爲劉備尋訪賢士,歸途遇見鳳雛先生龐統,被他識破其弔喪的實質目的。魯肅以往向孫權推薦過龐統,龐統因爲貌醜不被孫權重視,就理解諸葛亮的提議投靠劉備,劉備也不肯重用龐統,僅僅任命他爲耒陽縣令。龐統在耒陽縣理事,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劉備方纔悔悟,任命他爲副軍師中郎將。曹操召集謀士商議南征,擔心馬騰襲擊許都,就加封馬騰爲徵南將軍,想讓馬騰南下征討孫權。

馬騰進京與黃奎密謀除掉曹操,事情敗露,曹操派曹洪、許褚、夏侯淵、徐晃等率大軍包圍馬騰西涼軍馬,經過激戰,馬騰的兒子馬鐵被亂箭射死,馬騰與另一個兒子馬休重傷被俘,隨後被綁至曹操面前。馬騰罵不絕口,與馬休、黃奎一同遇害。惟有在後接應的馬岱逃脫。

第五十八回: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曹操準備南征,馬超在西涼太守韓遂的幫忙下興兵爲馬騰報仇。

馬超、韓遂起兵,攻佔長安、潼關。馬超勇冠三軍,直入中軍捉拿曹操。曹操在亂軍之中聽見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立刻脫下紅袍;又聽見西涼軍大叫:“長鬍子的是曹操!”曹操驚慌地趕緊提起佩刀割斷自我的長鬍子;軍中有人將曹操割掉鬍鬚的事情告知馬超,馬超令人高聲大叫:“短鬍子的是曹操!”曹操聽見後,立即扯起旗角,包頸而逃。

馬超這一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幾次險些喪命。曹操想了幾條妙計,但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前渡渭河時,馬超兵半渡而擊,許褚護着曹操渡河,丁斐縱牛縱馬引誘西涼兵,曹操得以逃脫。韓遂、馬超恐曹操在河北立了營寨,難以退敵,決定當晚引輕騎去劫野營。

第五十九回:許褚裸衣鬥馬超,曹操抹書間韓遂

曹操立不起營寨,心中憂懼之時得到了“夢梅居士”婁子伯的指點——驅兵士擔土潑水,因天冷沙水凍緊,隨築隨凍,到了天明,土城已築完。馬超領兵觀之,大驚,疑有神助。

次日,集大軍鳴鼓而進。曹操自乘馬出營,止有許褚一人隨後。許褚使人下戰書,約馬超來日決戰。次日,兩軍出營布成陣勢。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個又鬥到三十餘合,皆未能取勝。曹操恐許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龐德、馬岱見曹將齊出,麾兩翼鐵騎,橫衝直撞,混殺將來。操兵大亂。許褚臂中兩箭,諸將慌退入寨。馬超直殺到壕邊,曹兵折傷大半。曹操密令徐晃、朱靈盡渡河西結營,前後夾攻。韓遂有意和談,賈詡向曹操獻反間計離間馬超、韓遂——曹操親筆作書一封,單與韓遂,中間朦朧字樣,於要害處,自行塗抹改易,然後封送與韓遂,故意使馬超知之。

馬超果然對韓遂起了疑心,進而兩人又互相殘殺起來。曹操乘機取勝,聲威大振。消息傳入漢中,驚動漢中太守張魯。張魯想,曹操必定會侵犯漢中,不如自我先派兵佔據西川。西川財富糧足,人口衆多,地勢險要,並且西川太守劉璋昏庸無能,能夠先取西川,然後稱王。

第六十回:張永年反難楊修,龐士元議取西蜀

聽說張魯要來進犯,劉璋束手無策。張鬆自告奮勇前去許都,說服曹操攻打漢中張魯,解益州之圍,並準備把西川地圖獻給曹操。曹操見張鬆相貌猥瑣,不予禮遇,結果失去得西川的良機。後張鬆見一人,單眉細眼,貌白神清。問其姓名,乃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字德祖,現爲丞相門下掌庫主簿,於是張鬆大顯其過目不忘之才,讓楊修不禁大驚曰:“公過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張鬆失望之餘轉投劉備,劉備敬待張鬆,張鬆把圖獻給了劉備,又與法正、孟達約爲內應,引劉備入主西川。劉備認爲劉璋和自我名義上同爲漢室宗親,所以不忍下手。龐統以利害說服,劉備最終同意進川,命孔明、雲長守荊州,自我與龐統領兵西行入川。

劉璋無謀,不聽忠諫,引狼入室。龐統和法正藉機欲除劉璋。

第六十一回: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

劉璋不顧羣臣勸阻,執意迎劉備入川,席間,魏延舞劍欲殺劉璋,璋手下人對舞,備璋同止之。孫權聽說劉備已去西川,便想斷其後路,不想此事被吳國太聽見。吳國太怕孫權此舉會傷了女兒,不準孫權妄動,孫權應允。正煩惱間,謀士張昭爲孫權出了一計策。

孫權與張昭謊稱吳國太病危,派周善去招孫夫人,孫夫人在周善勸說下,未稟報劉備,獨自帶着阿斗往東吳而去。趙雲獨自來追,從孫夫人手中奪了阿斗,抱出船頭。欲要傍岸,又無幫手;欲要行兇,又恐礙於道理,進退不得。這時,張飛帶船趕來接應,周善見張飛提劍上船,提刀來迎,被張飛手起一劍砍倒,提頭擲於孫夫人前。張飛抱了阿斗,自與趙雲回船,放孫夫人五隻船去了。孫權遷居秣陵,治建業,築石頭城,又築濡須塢,以防曹操。

曹操欲加封九錫,荀彧力阻,曹操心中不快,就讓他自殺了。曹操興兵四十萬征討孫權,要報赤壁之仇。兩軍相持月餘,戰了數場,互相勝負。直至來年正月,春雨連綿,水港皆滿,軍士多在泥水之中,困苦異常。曹操正猶豫不決,這時東吳特使送來孫權書信,勸說曹操退兵。曹操遂下令班師,命廬江太守朱光鎮守皖城,自引大軍回許昌。孫權收軍回秣陵。

第六十二回:取涪關楊高授首,攻雒城黃魏爭功

見曹操兵退,孫權欲再取荊州。張昭獻計,給張魯寫信,讓他進攻荊州;再給劉璋寫信,說劉備想奪取西川。龐統也提議劉備給劉璋寫信,藉口要與孫權共同抗擊曹操,“望推同宗之誼,速發精兵三四萬,行糧十萬斛相助”。

劉璋在黃權、楊懷等的苦諫之下,決定只撥老弱軍四千,米一萬斛給劉備。劉備大怒,撕毀了書信。龐統向劉備獻了上、中、下三計,劉備決定採納中計。恰在這時,張鬆私通劉備之事敗露被處死,劉璋下令嚴防劉備。在龐統“中計”的提議下,劉備殺守關將領楊懷、高沛,奪了涪水關。劉璋聞玄德殺了楊、高二將,襲了涪水關,忙令劉璝、泠苞、張任、鄧賢點五萬大軍,星夜往守雒縣,以拒劉備。劉備準備攻取雒城,黃忠、魏延爲爭功都要搶先出兵,龐統於是令黃忠打泠苞寨,魏延打鄧賢寨。劉備留龐統守城,自我與劉封、關平引五千軍隨後進發。

結果魏延遇險,幸虧黃忠及時趕到,殺了鄧賢,將其救下。魏延生擒泠苞,劉備以仁義待之,放其回去招降張任等。

第六十三回:諸葛亮痛哭龐統,張翼德義釋嚴顏

劉備拜彭羕爲幕賓,使人密報魏延、黃忠,教朝暮用心巡警,以防決水。泠苞趁風雨大作之際,帶了五千兵馬安排決江。不料劉備兵馬早有準備,泠苞撞着魏延,交馬不數合,又被魏延活捉。

諸葛亮觀天象以爲主將帥身上凶多吉少,遂寫信告知劉備,讓劉備急進兵。龐統讓劉備走大路,自我走小路。劉備因諸葛亮書信之故,加之夜夢神人手執鐵棒擊右臂,覺得如此安排不妥。龐統卻認爲是諸葛亮不想自我成此大功,故固執己見。臨行前,坐騎因眼生而失前蹄,把龐統掀下馬。劉備將自我的“的盧”馬與之交換。蜀軍將領張任伏兵于山中,軍士認爲“騎白馬者必是劉備”,張任命人將龐統亂箭射殺。龐統死後,劉備無心再戰,令人到荊州請諸葛亮。諸葛亮把荊州託付給關羽,並再三叮囑“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後,親率大軍分兩路進西川。

張飛奉命進軍巴郡,太守嚴顏閉關堅守,拒不投降,張飛故意當衆宣佈當夜要從一條中路偷過巴郡,去取雒城,而暗中卻安排一名軍士假扮自我在前開路。當假張飛過後,嚴顏殺出,正要搶奪車仗時,不料背後一聲鑼響,衝出真張飛,嚴顏舉手無措,被擒。張飛見嚴顏是豪傑之士,遂親解其縛,扶在正中高坐,低頭謝罪,嚴顏感其恩義,乃降。

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計捉張任,楊阜借兵破馬超

張飛得嚴顏相助,沿途守將皆望風歸順。劉備引兵再攻雒城,爲張任所敗,幸爲張飛所救。

諸葛亮定計捉張任,收雒城。張任忠義不降,被殺。劉備欲取雒城,劉璋接法正勸降書,怒罵法正,使人求張魯相助。馬超引羌兵攻冀州,刺史韋康欲降,參軍楊阜苦諫。韋康不聽,投降後被殺。

馬超認爲楊阜守義,複用楊阜爲參軍。楊阜暗中借來救兵,同時,夏侯淵得曹操令來攻馬超,三路大軍破馬超。馬超投奔張魯而去。

第六十五回:馬超大戰葭萌關,劉備自領益州牧

張魯派馬超援救劉璋。孔明定計收李嚴,得綿竹。張魯令楊柏監軍,馬超與弟馬岱帶兵攻打葭萌關救援劉璋。

孔明令魏延帶五百哨馬先行,張飛第二,玄德後隊,望葭萌關進發。張飛與馬超在葭萌關鬥得難分難解,孔明收買楊松,用反間計離間馬超與張魯,在李恢勸說下,馬超歸降了劉備。劉璋得知兵敗後,閉門不出。馬超與其弟馬岱前來勸降,劉璋大驚失色。又有蜀郡太守歸降劉備,劉璋見大勢已去,在劉備幕賓簡雍的勸說之下投降。

劉備進入成都,百姓張燈結綵,夾道歡迎。劉備自任了益州牧,諸葛亮美言撫關羽。從此,劉備佔領了西川。

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伏皇后爲國捐生

孫權見劉備已得西川,便要索取荊州。張昭令孫權假意監禁諸葛瑾家小,讓諸葛瑾向諸葛亮哭訴。劉備與孔明早做準備,讓關羽交出三郡還給東吳。孔明早知關羽個性,絕不會交城。東吳屢次討要荊州未果。遂採用魯肅之計,設下鴻門宴,埋伏好刀斧手邀關羽來吳國赴宴。

,關羽輕駕小舟、單刀赴會,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席間關羽借與魯肅多年來見敘舊爲由,拉着魯肅不放手,互相敬酒。實則以魯肅爲人質。埋伏刀斧手見魯肅被困,不敢輕易下手。關羽所以安全脫身。孫權沒有得到荊州,欲起兵,無奈曹操起軍又要來南方,孫權只能放棄。

侍中王粲等人慾尊稱曹操爲“魏王”,曹操也越來越專權。伏皇后與漢獻帝欲聯合孫權劉備共同抗曹,寫下密詔讓穆順帶出宮交給伏完,穆順帶伏完書信回宮時被曹操抓住。天不作美,風吹落帽子,曹操在其頭髮中找到伏完所書。祕密暴露。曹操連夜點起甲兵三千,圍住伏完私宅,老幼並皆拿下;搜出伏後親筆之書,遂將伏氏三族盡皆下獄。

爾後,曹操又遣人拿來伏皇后,喝左右亂棒打死。曹操逼漢獻帝立自我的女兒曹貴人爲皇后。漢獻帝不敢不從,羣臣也都不敢說話。見宮內平定下來,曹操率兵西征,想先取漢中。再奪巴蜀,然後一舉奪得天下。

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

曹操經過長時間的休戰,積蓄實力之後,又要西征漢中。漢中張魯早有準備,曹操初戰失敗,此後兩邊相拒五十餘日,只不交戰。

曹操以假退之計誘使楊昂追擊,楊任苦諫不從。恰逢大霧天氣,雙方軍隊辨認不清,楊昂遭到曹軍夾擊,被張郃殺死。張魯又派龐德出戰,結果龐德被曹操降得。曹軍一路破關斬將,張魯投降。

西川百姓聽知曹操已取東川,甚是惶恐。於是諸葛亮獻計,讓劉備遣使東吳,說願意將荊州的長沙、江夏、桂陽三郡還給孫權,請孫權趁曹操在漢中之際兵進合淝,牽制曹操。還許諾,等劉備奪下漢中之後,將荊州之地全部奉還東吳。

孫權依張昭之計發兵,派呂蒙、甘寧攻打合淝。合淝守將張遼按照曹操計策,派李典在逍遙津北埋伏,呂蒙、甘寧與樂進廝殺,樂進詐敗。二人引兵追趕,孫權軍第二隊行至逍遙津北時,張遼、李典殺來。孫權兵少,當不得曹軍勢如山倒,往小師橋敗退。然小師橋爲張遼所斷,孫權縱馬躍過,淩統死戰,倖免一死。呂蒙、甘寧引軍回救,卻被樂進從後追來。二人拼死逃脫。此一役,張遼大敗吳軍,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甘寧百騎劫魏營,左慈擲杯戲曹操

曹操擔心孫權攻破合淝,領兵來救張遼。甘寧、淩統因爲父仇,戰前屢次爭鋒。

孫權爲挫曹操銳氣,讓人前往破敵。甘寧、淩統相爭,孫權乃命淩統領三千軍前往,不分勝敗而回。甘寧請令出兵,只帶百騎夜至曹營軍中,左衝右突,不折一人而回,權盛讚之。淩統見此,又要出戰。曹休欲暗箭傷人,甘寧射箭救了淩統,二人結爲生死之交。

孫、曹相拒月餘,均難取勝,於是各自退兵。曹操班師回許昌,文武羣臣欲立曹操爲“魏王”。曹操多次推讓後拜受。曹操從賈詡之提議,立曹丕爲王世子。道士左慈用道術戲弄曹操,搞得曹操惶惶不安。

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輅知機,討漢賊五臣死節

左慈使用幻術,曹操驚嚇成疾。太史許芝舉薦管輅,曹操請之,管輅神算,幫忙驅鬼逐邪。曹操欲領兵再入漢中,管輅卜言不可妄動,曹操從之。管輅略說曹操之相,並不盡言。

有耿紀、韋晃等五人密謀在正月十五放火燒許都,並在觀燈時殺掉曹操,不慎被人發覺,計劃失敗。曹操大開殺戒,耿紀、韋晃等數百人被殺。許都城中起火,事後,曹操令曾救火者立紅旗下,不曾救火者立白旗下,然後將立於紅旗下的三百餘人全部斬殺。

曹洪領兵到漢中,親自拒敵。馬超帳下吳蘭爲先鋒來戰曹洪,曹洪聞管輅之卜,不敢輕進,張郃笑話曹洪,欲進兵。

第七十回:猛張飛智取瓦口隘,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張郃部兵三萬,分爲三寨。各分軍一半去取巴西,留一半守寨,引軍出戰。張飛根據地勢,兩處埋伏,前後夾擊,張郃大敗。

張郃守寨不出,終日飲酒。張飛亦如此。孔明知張飛乃借酒迷惑張郃,遣魏延送酒。張郃自來山頂觀望,見張飛坐於帳下飲酒,果然中計,張飛就勢奪了三寨。張郃退守瓦口關,三萬軍已折了二萬,遣人問曹洪求救,曹洪不肯發兵。張郃無奈與張飛再戰,又敗,遂收聚敗兵,堅守不出。張飛用計,與魏延前後夾攻,智取瓦口隘。

張郃敗逃至南鄭見曹洪。曹洪與兵五千,教張郃取葭萌關。孔明又用言激黃忠,派黃忠、嚴顏去破張郃。老黃忠用計奪下天蕩山。劉備欲奪定軍山,孔明又激黃忠領兵。

第七十一回:佔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雲寡勝衆

孔明分兵同取漢中,曹操親自率軍四十萬到漢中督戰,途經藍田,看望蔡邕女蔡琰,試楊修之才。黃忠採用法正的步步爲營、“反客爲主”之計,先奪得定軍山西一山頭,後黃忠以逸待勞,斬殺曹軍名將夏侯淵,奪取定軍山。

黃忠、趙雲領兵前去燒曹軍糧草,兩人約定黃忠先領兵前去,午時不回,則趙雲往助。黃忠領人馬偷過漢水,直到北山之下,見糧積如山。看守軍士見蜀兵到,盡棄而走。黃忠教馬軍一齊下馬,取柴堆於米糧之上。正欲放火,張郃兵到,與黃忠混戰一處。曹操聞知,急令徐晃接應。徐晃領兵將黃忠困於垓心。趙雲在營中等到午時,不見黃忠回,急忙披掛上馬,引三千軍向前接應。至北山之下,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趙雲大喝一聲,單槍匹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重現長阪坡風範。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趙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曹操奮然大怒,自領將士來趕趙雲。趙雲單槍匹馬,立於營門之外。曹軍殺奔營前,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

曹兵自相踐踏,擁到漢水河邊,落水死者,不知其數。曹操忙回南鄭。趙雲佔了曹寨,黃忠奪了糧草,漢水所得軍器無數,大獲勝捷。劉備贊趙雲“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曹操命徐晃從斜谷小路取漢水,王平往助。

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

徐晃不聽王平苦諫,引軍渡過漢水紮營,被黃忠、趙雲打敗。徐晃責備王平不救,欲殺王平,王平降劉備。

曹操生性多疑,在漢中爭奪戰中,孔明以疑兵之計接連挫敗曹操。曹操棄陽平關而退兵斜谷,屯兵日久,三軍士氣消失殆盡,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夏侯惇問夜間口號。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

楊修爲人放曠,多次觸犯曹操忌諱,同時曹操研究到楊修與曹植的關係,遂以惑亂軍心爲由將揚修殺害。次日,曹操與魏延、馬超遭遇,折卻兩個門牙,方憶楊修之言,將楊修厚葬後,下令班師。

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攻拔襄陽郡

孔明引法正等人入見劉備,欲尊他爲帝,劉備不從,後暫爲漢中王,立劉禪爲王世子。封關羽爲五虎將之首,位列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之前。劉備引百官回到成都,修築宮廷,廣積糧草,多造兵器,以圖進攻中原。

曹操聞聽大怒,司馬懿提議,先挑唆孫權進攻荊州,自我趁機討伐漢中。曹操便派滿寵送信給孫權。孫權與衆謀士商議。諸葛瑾提議孫權採取聯姻政策,並自願前去找關羽爲世子向關羽之女求婚。若關羽肯許,即與之計議共破曹操;若不肯,就助曹取荊州。孫權用其謀,先送滿寵回許都;卻遣諸葛瑾爲使,投荊州來。不料,諸葛瑾一提聯姻之事,雲長就勃然大怒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遂喚左右逐出。

孫權大怒,遂與曹操聯合,欲取荊州。劉備令關羽攻打樊城。關羽令傅士仁、糜芳爲先鋒,然傅、糜二人卻因飲酒而誤燒軍器糧草。關羽大怒,欲殺傅、糜二人,幸得費詩說情,關羽才免去二人死罪,摘去先鋒印綬。關羽另派廖化爲先鋒,關平爲副將,自總中軍,馬良、伊籍爲參謀,起兵奔襄陽。曹仁令滿寵守樊城,自領兵來迎關羽。兩軍大戰,關羽首戰告捷,得襄陽。又令關平準備船隻渡襄江,攻打樊城。

第七十四回:龐令明擡櫬決死戰,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關雲長攻佔襄陽後乘勝進攻樊城。曹軍軍士見關羽神威凜凜,竟不戰而退。曹仁急忙向曹操求救。曹操封于禁爲徵南將軍,龐德爲徵西都先鋒,率七路大軍解樊城之危。

龐德原是馬超副將,馬超此時已是劉備得力助手;龐德的哥哥龐柔這時也在西川爲官。曹操不信任他,想免去他的先鋒之職。龐德向曹操發誓,要忠心報主。他特意帶上一口棺材出征,表示要與關羽決一死戰。龐德與關平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兩家各歇。關羽大怒,令廖化去攻樊城,自我親來迎敵龐德。二將戰有百餘合,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次日,關羽上馬引兵前進,龐德亦引兵來迎。兩陣對圓,二將齊出,鬥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隨後追趕。龐德放冷箭射中關羽左臂,關平馬到,救父回營。龐德勒回馬輪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急勒馬回。原先於禁見龐德射中關公,恐他成了大功,滅己威風,故鳴金收軍。于禁剛愎自用,嫉賢妒能,不能審時度勢,此後又多次錯失良機。

關羽察看地形後趁機引襄江水,水淹七軍,于禁被擒後投降,龐德誓死不降。關羽乘水勢未退,覆上戰船,引大小將校來攻樊城。曹仁在敵樓上,見關公身上止披掩心甲,斜袒着綠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齊放箭。公急勒馬回時,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馬。

第七十五回: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

關羽在進攻樊城時中了毒箭,被關平救回,遍訪名醫,幸虧遇到神醫華佗,華佗爲他刮骨療毒,而關羽飲酒吃肉,談笑弈棋,神態自若,被華佗贊爲天神,留下了一段佳話。

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聞之大驚,欲避其鋒芒。司馬懿進諫曹操遣使東吳,令孫權躡關羽之後,割江南之地給孫權,曹操依允。孫權接得曹操書信,欣然應允,召文武商議。孫權按照呂蒙計劃乘此之機攻取荊州,然呂蒙見關羽防備甚嚴,尋思無計,託病不出。陸遜聽聞呂蒙之事,星夜來見,並與呂蒙定下驕兵之計。孫權於是派名氣不大的陸遜代替呂蒙守陸口,繼而又拜呂蒙爲大都督。經過周密安排,呂蒙派士兵僞裝成客商,騙過關羽守軍,長驅直入,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夜襲取了久被劉備借佔的荊州。

關羽因不把東吳新起用的統帥陸遜放在眼裏,大意失了荊州。孫權放于禁歸曹。虞翻又勸傅士人、糜芳投降孫權,孫權又得公安、南郡。

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

呂蒙來犯,傅士仁、糜芳出城投降,於是孫權盡得荊州之地。孫權下書曹操,要曹操派軍夾擊關羽。

曹操派徐晃救援樊城,徐晃與關羽在沔水展開大戰。徐晃差副將假着自我旗號,與關平交戰,自領精兵去襲偃城。關平中計大敗,守四冢寨的廖化出兵營救,卻被徐晃在四冢寨內放火,關平、廖化敗走投關羽而去。關羽因右臂未痊癒,不敵徐晃。關羽聽說荊州有失,傅士仁、糜芳投敵,怒氣充塞,瘡口迸裂,昏絕於地。被衆將救醒後,關羽急忙引兵取荊州,途中又屢遭吳兵伏擊。

關羽敗走麥城,等待救援。廖化向上庸守將劉封、孟達求援,孟達向劉封進讒言,致使廖化欲求援兵而不得。諸葛瑾往說關公投降,關公斷然回絕。

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洛陽城曹操感神

麥城孤城難守,救兵不至,兵少糧盡,關羽不得不放棄麥城向西川撤退。

關羽想走小路,部下擔心有埋伏,可是關羽自恃勇力,不聽勸告。關羽路遇孫權伏兵,被馬忠所擒。孫權勸降不成,便殺了關羽、關平。關羽的坐騎赤兔馬被馬忠所獲,獻與孫權,孫權又將它賜給馬忠,赤兔馬數日不食草料而死。得知關公已亡,王甫墜城而死,周倉自刎而死。麥城被東吳佔領。關公之靈受玉泉山老僧普淨點化皈依佛門。呂蒙被關公陰靈索命。

孫權爲了轉移禍害,將關羽人頭送給曹操。曹操識破了孫權計謀,爲了消除誤會,下令厚葬關羽於洛陽南門,並贈爲荊王。劉備聞聽關羽敗亡,氣昏於地。

第七十八回:治風疾神醫身死,傳遺命奸雄數終

劉備聽到關羽遇害的消息,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要爲關公報仇,孔明勸其待吳、魏不和,乘時而伐。衆官再三勸諫,劉備才進膳,並親自招魂祭奠,號哭終日。

曹操在洛陽每夜合眼便夢見關公,衆官言舊殿多妖,勸另造新殿。洛陽良工蘇越欲伐躍龍祠旁梨樹做樑,斧砍不入,曹操大怒,拔佩劍親自砍之,血濺全身,愕然大驚。是夜,曹操夢見梨神索命,驚覺後頭痛難忍。華歆說有神醫華佗,現居金城,離此不遠,可召之。曹操即差人星夜請來華佗診治,華佗言曹操頭疼是因患風而起,提議爲其開顱取出風涎。曹操懷疑華佗是關羽的朋友,要趁機謀害自我爲關羽報仇,將華佗下獄拷打。華佗在獄中將所著《青囊書》送給吳押獄,不久,他就死在了獄中。而《青囊書》也被衙役之妻燒燬,只剩一頁流傳於世。

曹操病重,招近臣託孤,指定曹丕爲繼承人,分香與妻妾,讓她們賣履爲生。並下令設疑冢七十二座,然後死去。華歆威逼獻帝立曹丕爲魏王。

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賦詩,侄陷叔劉封伏法

曹丕繼魏王位,唯恐兄弟們爭奪王位,便蓄意加害。

他逼曹彰交出軍隊,以不來奔喪爲由抓捕曹植、曹熊。曹熊自縊身死。曹植才智過人,原本最受曹操寵愛,只因他嗜好喝酒,放蕩不羈,所以曹操沒有傳位於他。曹母要曹丕放過曹植。華歆力勸除掉曹植。曹丕限曹植作七步詩,曹植七步即成。曹丕又讓曹植以“兄弟”爲題,應聲作詩,曹植吟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後,潸然淚下,於是貶曹植爲安鄉侯。曹植拜謝後立刻離去。

劉備怪罪劉封、孟達不救關羽,便將二人調開再作處理。馬超發現彭羕告密,劉備賜死彭羕。孟達畏罪降了曹丕,並欲說降劉封。劉封大怒,與之死戰,敗歸成都,被劉備斬殺。

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大統

羣臣威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曹丕虛僞地推託了三次。漢獻帝迫不得已,修築“受禪壇”,親自將玉璽交給曹丕。

曹丕即位後,定國號爲大魏,改年號爲黃初。追封曹操爲太祖武皇帝,封漢獻帝爲山陽公,令漢獻帝即日離開京城,不宣詔不得入朝。曹丕正在拜謝天地,忽然刮來一陣怪風。曹丕受驚,數日不能上朝。之後,他懷疑許都宮殿有鬼怪,便決定遷都洛陽。

劉備在蜀中聽說曹丕自立爲帝,又聽到傳言說漢獻帝已經遇害,憂心成疾,不理政務。諸葛亮與羣臣商議,於建安二十六年,設計使劉備稱帝,改年號爲彰武元年。劉備稱帝后拜諸葛亮爲丞相。劉備欲起傾國之兵伐吳,趙雲諫曰不可。

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

劉備稱帝后便要興兵攻吳,報關羽被害之仇。趙雲勸其以天下爲重,不要出兵,劉備不聽。諸葛亮率百官苦苦相勸.劉備方有所動搖。這時張飛從閬中趕來,哭着要劉備爲關羽報仇。

於是劉備再拒秦宓苦諫,令諸葛亮輔太子守西川,自我率兵七十五萬伐吳。張飛報仇心切,下令軍中在三日內置辦白旗白甲,掛孝討伐東吳。第二天,兩位部將範疆、張達說一時難以置辦齊白旗白甲,期望能寬限幾天。張飛一聽大怒,將二人綁在樹上,使性鞭撻五十鞭。範、張二人不服,當夜,趁張飛喝醉之機,殺了張飛,投奔東吳去了。

劉備迷失兩個兄弟,對東吳更是痛恨有加。劉備葬過張飛,屯於白帝城督戰,命吳班爲先鋒,關興、張苞護駕。水陸並進,殺奔吳國來。孫權派人往說劉備,望重結吳蜀聯盟,共同對付曹丕。

第八十二回:孫權降魏受九錫,先主徵吳賞六軍

諸葛瑾遊說劉備罷徵不得,回到江南。孫權爲了得到魏軍的救援,向曹魏稱臣。孫權差中大夫趙諮見魏帝曹丕,曹丕欲坐觀虎鬥,雖封孫權爲吳王,加九賜,但既不幫忙吳,也不幫忙蜀。

蜀軍大軍壓境,孫權招部將商量對策。小將孫桓請纓應敵。劉備派關羽的兒子關興和張飛的兒子張苞迎戰。孫桓大敗,派人向孫權求救。孫權知兵敗,命韓當等老將領兵十萬去迎戰蜀軍,劉備從巫峽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分,七百餘里連結四十餘寨,黃忠不服老,自引數人迎戰東吳,劉備急令關、張二位小將前去接應。

劉備見關、張二位小將屢立戰功,不禁讚歎道:昔日老將已經無用。

第八十三回:戰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黃忠隨劉備伐吳,因聞劉備說老將無用,即提刀上馬,引親隨五六人,徑到彝陵營中,要與東吳交鋒。黃忠不幸中冷箭身亡,劉備將其厚葬於成都,然後兵分八路,水陸軍一齊進發。

劉備揮師東進,征伐吳國。在猇亭大戰中,關興殺了當初殺害父親關羽的潘璋,重得青龍偃月刀。其後,蜀國降將傅士仁、糜芳見軍心不穩,便殺了馬忠,復又歸降劉備,被劉備剮於關羽靈前。蜀軍連連告捷,威名大振,江南人膽戰心寒,日夜號哭。孫權見劉備勢不可當,於是把殺死張飛的範疆、張達捆綁押上囚車,送到蜀軍營中,並許諾送還孫夫人,歸還荊州,以求罷兵,劉備不允。危急之中,闞澤向孫權推薦了儒將陸遜。陸遜擔心文武百官不聽從自我的號令。孫權於是連夜築壇,大會百官,拜陸遜爲大都督、右護使鎮西將軍,掌管東昊六郡八十一州兼荊楚諸路人馬。陸遜領命出師,衆人都不服。陸遜總督東吳軍馬,堅守不戰,以靜制動,等待破蜀的時機。

劉備自猇亭佈列軍馬,直至川口,接連七百里,前後四十營寨,欲求一戰而不得,只好移寨于山林樹木間避暑。東吳細作大喜,忙向陸遜報知此事。

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

由於天熱難耐,劉備軍馬從猇亭一向排到川口,前後紮下四十個營寨,接連七百餘里。白天旌旗蔽日,晚上火光映天。劉備每一天派人挑戰,陸遜只令堅守,不準出迎。劉備焦躁不安。時值夏天,氣候炎熱。

劉備決定將營寨移到樹林中陰涼之處。他派一萬多老弱殘兵在吳軍寨前駐守,自我則帶上精兵埋伏在山谷中。一旦吳軍趁蜀軍移營時前來襲擊,老弱殘兵們便詐敗,只等吳軍追來,劉備就帶上精兵斷其後路,一舉攻破吳軍。陸遜聽說蜀軍移營後,到營前仔細觀察,仍不讓吳軍行動。諸葛亮在蜀中聽說劉備移營之事,十分擔心,認爲是兵家大忌。於是火速回成都調兵遣將,準備救助劉備。蜀軍多次挑戰,都沒有效果,有些懈怠起來。一天夜裏,陸遜派兵攻打蜀軍,戰敗。可是這是陸遜試探蜀軍的虛實。第二天晚上,陸遜派出軍隊,火燒蜀軍連營。

蜀軍大敗。劉備損兵折將,全面潰敗,幸虧趙雲救駕,才逃到白帝城。陸遜乘勝追擊,來到夔門關外。只見江岸邊有亂石八九十堆,擺成了一個陣,並無人馬。又尋土人問之,知此處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布石陣於此。陸遜以爲惑人之術,遂進陣觀察,卻無路可出。幸得諸葛亮岳父黃承彥指路才走出來,並告訴他,這是諸葛亮設下的“八陣圖”,陸遜深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因恐曹軍來襲,陸遜出陣後,決定不再追趕,班師回朝。

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託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黃權降魏,劉備因自責,仍以祿米養其家屬。曹丕不聽勸阻執意伐吳,三路軍馬皆被擊敗,吳、魏自此不和。

劉備兵敗後,不願回成都,便在白帝城駐紮下來。不久便氣恨交加,一病不起。第二年四月,劉備心知自我將不久於人世,便託孤於諸葛亮,並言明,如果劉禪能夠成事,就請諸葛亮輔佐他,如果劉禪不才,諸葛亮可起而代之。

劉備死後,諸葛亮立劉禪爲帝,並感劉備知遇之恩,全力輔佐劉禪。曹丕乘此之機,聯絡遼東的鮮卑、南蠻和孫權,起五路兵伐蜀。劉禪驚慌,親往相府請諸葛亮理事。諸葛亮運籌帷幄,很快就破了其中四路軍馬,然後又派鄧芝出使東吳,謀求講和。

第八十六回:難張溫秦宓逞天辯,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陸遜擊退魏兵,被拜爲輔國將軍、江陵侯領荊州牧,主持軍務。魏國欲和東吳聯手進攻蜀國,東吳佯爲答應,坐觀其變。結果魏國很快被蜀國擊退。此時,蜀國鄧芝來到吳國,不辱使命。

吳國派張溫隨同鄧芝回訪蜀國,後主設宴送張溫,益州學士秦宓舌戰張溫,鄧芝隨張溫去吳國答棄禮,自此吳、蜀又恢復了友好關係。曹丕聞之大怒,親自伐吳。孫權一面派人將這一情景告知孔明,請蜀國發兵相助,一面令徐盛率大軍迎敵。

徐盛用火攻破曹丕,蜀國趙雲出兵陽平關直取長安,曹丕大驚失色,急令回軍。又遇丁奉、孫韶領兵殺來,魏兵大敗。

第八十七回:徵南寇丞相大興師,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益州飛報,南方蠻王孟獲與建寧太守雍闓等起兵反蜀,諸葛亮斟酌再三,決意親率五十萬川兵南征。關羽第三子關索請求同徵南蠻。

兩軍交手後,孔明巧用反間計,令南蠻軍馬自相殘殺,不攻自破。孔明使魏延、趙雲深入蠻地,戰敗孟獲三洞元帥。

蠻王孟獲親自來戰,孔明設下伏兵,一擒孟獲。孟獲雖被擒,卻心存不服,爲使孟獲心服口服,孔明盡釋其將士,待來日再決雌雄。

第八十八回:渡瀘水再縛番王,識詐降三擒孟獲

孟獲被放回去以後,深溝高壘,堅守不戰。

孔明派馬岱偷渡瀘水去劫糧,軍士由於中毒半渡而死,當地人告知要半夜水冷毒散才能夠渡河。馬岱於是半夜渡河,奪了蠻糧,又因有董荼那做內應,一舉擒住了孟獲。孟獲不服又被放回,這次他讓弟弟孟優前往蜀軍營中詐降進寶,以便裏應外合,不料被孔明識破,孔明用麻藥藥倒孟優諸衆,孟獲被馬岱所捉,第三次被擒。

孟獲仍不服,諸葛亮再將他放回。謂衆將三擒三縱,“誠欲服其心,不欲滅其類也。”

第八十九回:武鄉侯四番用計,南蠻王五次遭擒

諸葛亮在西洱河上建橋,以浮橋爲門,磊石爲城,堅守不出,以待蠻兵。

孟獲引一萬刀牌獠丁,恨怒而來。孔明誘敵深入,突發奇兵,第四次擒了孟獲。孟獲仍不服,孔明四擒四縱。孟獲獲釋後投奔了朵思大王,朵思大王封鎖了大路,並以劇毒之四泉把蜀軍賺入了絕境。

諸葛亮祭拜伏波將軍廟,經當地山神指引,去萬安溪求安樂泉水解毒。蜀軍得以順利進軍,第五次擒住了孟獲。孟獲還不服,諸葛亮五縱之去。

第九十回: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

諸葛亮揮師南進,蜀軍壘土越牆得三江城。

孔明計擒孟獲妻子祝融夫人換回被俘蜀將,又破了木鹿大王的驅獸之法,孟獲與祝融夫人前來詐降,又被孔明識破了。孟獲第六次被擒仍要求放回,並表示如能第七次擒獲,便不復反之,於是孔明釋之。放回後,孟獲請來烏戈國的三萬藤甲軍,孔明將藤甲軍誘入盤蛇谷,火燒藤甲,孟獲第七次被擒。

至此,孟獲最終心服,孔明封孟獲爲王,歸還所有奪取的土地,讓其自治。南蠻從此臣服,發誓永不再反。蜀國南方從此平定下來。

第九十一回:祭瀘水漢相班師,伐中原武侯上表

南地已平,諸葛亮用“饅頭”代替了四十九顆人頭來祭祀了瀘水的鬼魂,後勝利班師回國。後主劉禪出城三十里迎接。劉禪與諸葛亮並車而行,設太平宴會,重賞三軍。人心歡悅,朝野清平。

魏主曹丕病故,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羣、撫軍大將軍司馬懿擁立曹睿爲大魏皇帝。曹睿封司馬懿爲驃騎大將軍鎮守西涼,諸葛亮根據參軍馬謖的提議,使反間計,令其散佈司馬懿謀反的流言。華歆、王朗提議曹睿誅殺司馬懿,卻被曹真所阻。一番試探後,曹睿將司馬懿削職回鄉。

諸葛亮乘此機會上《出師表》(即《前出師表》)請求出兵伐魏,譙周諫阻不聽。曹睿封夏侯淵之子夏侯楙爲大都督,司徒王朗諫勸不聽。

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

諸葛亮揮師進軍,蜀、魏兩軍在西涼大戰。孔明沒有用魏延的長驅直入之計,卻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軍。

趙雲爲先鋒,他此時已是七旬老將,仍不減當年之勇。趙雲接連斬擒韓德父子五人。第二天,夏侯楙埋下伏兵,鄧芝勸趙雲提防,趙雲自恃勇猛中了埋伏,被魏兵圍困,關興、張苞將其救出。諸葛亮計取南安郡和安定郡,擒夏侯楙。

諸葛亮派蜀將扮成魏將,前去請天水郡軍馬解圍,並設下埋伏。不料天水郡太守馬遵部下姜維,識破孔明之計,並言有一計可擒孔明,以解南安之圍。

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朗

姜維破孔明計,將計就計,趙雲果然攻城,被馬遵、姜維兩面夾擊,趙雲明白中計,奮力突圍。幸虧張翼、高翔兩路人馬趕到,趙雲才脫了險。

諸葛亮因慮姜維,自爲前部,望天水郡進發,不想卻中姜維伏兵。諸葛亮賞識姜維的將才,就巧用反間計,先佯攻冀城。姜維因母親住在冀城,急忙回去守城。諸葛亮派人扮作姜維的模樣,假裝投降,讓其他魏軍認爲他已叛國。姜維無路可走,只好投降了諸葛亮。諸葛亮兵臨渭水。

曹睿命曹真爲大都督,郭淮爲副帥,司徒王朗爲軍師,率二十萬軍馬在祁山之前與蜀軍對峙。軍師王朗自告奮勇去做說客,欲使蜀軍不戰而降。諸葛亮在陣前大罵王朗身爲漢臣而助逆篡位。王朗氣滿胸膛,撞死於馬下。曹真、郭淮欲劫蜀寨,卻中計大敗。

第九十四回: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馬懿剋日擒孟達

曹真以和親爲條件,請羌兵來助戰。關興、張苞領兵作戰,卻被羌人的鐵車陣打得大敗。這時已是十二月,天降大雪,姜維在雪下挖了深溝,將羌人的鐵車兵全部陷在其中,羌兵大敗。

諸葛亮將羌人丞相雅丹放走。羌人從此臣服。蜀軍乘勝追擊,直追到渭水。曹真兩路先鋒被趙雲、魏延所斬,急忙向朝廷求援。鍾繇保舉司馬懿,曹睿重新啓用司馬懿,加封他爲平西都督,帶兵救曹真。

司馬懿正在調兵遣將,忽然得到報告,說新城太守孟達正與諸葛亮密切聯繫,準備反叛魏國,奪取洛陽。孟達本是蜀將,之後降魏。司馬懿突發奇兵,兵進新城,孟達被殺。然後司馬懿率軍出陽平關,徑直去取街亭。

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街亭離陽平關不遠,是漢中咽喉之地,蜀軍的糧草都必須從這條路上運輸供應。如果街亭有失,諸葛亮就只能退回漢中。馬謖立下軍令狀,自告奮勇率二萬五千精兵去守街亭。

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又派高翔領兵駐紮在離街亭不遠的列柳城。再派大將魏延屯兵於街亭之後。諸葛亮將大軍安排妥當,準備從斜谷出擊,最終奪取長安。馬謖來到街亭,看了地勢,認爲諸葛亮太多慮,於是不聽王平提議,將兵寨紮在山上。司馬懿指揮大軍將土山團團圍住,蜀軍不戰自亂,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馬也頻頻失利。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直取諸葛亮屯糧的西城。

這時諸葛亮身邊僅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老弱殘兵。大軍壓境,諸葛亮鎮定自若,大開城門,派二十個軍士扮成老百姓,在城外灑掃街道。自我羽扇綸巾,在城樓之上焚香彈琴。司馬懿看畢大疑,怕中埋伏,急忙退兵。諸葛亮明白司馬懿大軍不久又會重新殺回,於是下令放棄西城,撤回漢中。司馬懿又回到西城,聽老百姓訴說諸葛亮唱了一出“空城計”,不禁自嘆不如。

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

尚書孫資提議曹睿分兵守險要,養精蓄銳,以圖吳、蜀,曹睿駕回洛陽。諸葛亮回到漢中。想起劉備臨死時曾囑咐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的話,感慨自我用人不慎,誤了蜀國大事。

馬謖自縛後前來請罪,爲了嚴明軍紀,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死時年僅三十九歲。馬謖死後,諸葛亮思及劉備在白帝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之言,復又大哭。之後,諸葛亮又上表後主,自求貶丞相之職,劉禪依言,將諸葛亮貶爲右將軍,仍然辦理丞相的一切事務。諸葛亮在漢中重新教練軍隊,積聚糧草,打製兵器,準備再戰。

曹休準備進攻吳國,東吳鄱陽太守周魴到曹營詐降,以自刎、斷髮之舉騙取了曹休的信任。曹睿便令司馬懿、賈逵去幫忙曹休破東吳。

司馬懿領兵助曹休南下,曹休被賺入石亭,被陸遜打敗。陸遜大勝而回,提議孫權修書給蜀國,要蜀國乘魏國大敗之時再出兵中原,孫權同意了。

第九十七回:討魏國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東吳陸遜大破魏軍,魏都督曹休惶恐之甚,病死於洛陽。司馬懿得知曹休身死的消息,爲防止諸葛亮乘虛進攻長安,急忙引兵還。東吳挫敗魏軍後,派遣使者到蜀國,商定合力討伐魏國。

這時,蜀軍已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爲了完成統一大業,諸葛亮率領蜀軍準備出兵。此時趙雲病重而死,劉禪厚葬趙雲。諸葛亮再上《出師表》(即《後出師表》),劉禪大受感動,下令出師。諸葛亮起兵三十萬,以魏延爲先鋒,直奔陳倉道口,遭到了守將郝昭的頑強抵抗。諸葛亮使靳祥兩番說郝昭來降,郝昭斷然拒絕。

蜀軍進攻陳倉二十餘天不下,曹軍先鋒王雙又接連損傷蜀軍幾員大將。曹真爲了與司馬懿比功,大舉進兵。姜維詐獻書,曹真大喜。護軍大將費耀擔心有詐,請曹真留守,自領軍馬前去接應姜維。兩軍交戰,魏兵大敗,費耀自刎而死。蜀兵二至祁山,曹睿大驚,司馬懿獻計,言說自有退兵之策。

第九十八回:追漢軍王雙受誅,襲陳倉武侯取勝

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損兵折將。司馬懿深識諸葛亮之法,認爲蜀兵利在速戰,魏兵則宜久守。魏軍把守着陳倉要道,諸葛亮的軍糧無法順利運送。

魏軍一向不與蜀軍正面交戰,只等蜀軍缺糧。不久,魏軍估計蜀軍糧草已經不多,便派兵假裝運糧,等蜀軍來搶,糧車上卻裝上乾柴茅草,只等蜀軍一到,便引火燒車,然後用外面的伏兵進攻。諸葛亮將計就計。當晚,蜀軍襲擊魏軍營寨,以火攻大敗魏軍。隨後,諸葛亮又安排退兵。魏延受諸葛亮密計,斬殺前來追擊的王雙。曹真憂鬱成疾,遂回洛陽。

東吳孫權稱帝,立其子孫登爲太子。張昭奏請孫權派人入川與孔明結盟,合兵滅魏,共分天下,孫權依了張昭的諫言。劉禪聽諸葛亮言,齎禮作賀,請東吳派陸遜伐魏,蜀國出兵攻長安。陸遜虛張聲勢假裝起兵。陳倉將領郝昭病危,諸葛亮乘機奪了陳倉,引大軍三出祁山。曹睿封司馬懿爲大都督抗蜀。

第九十九回:諸葛亮大破魏兵,司馬懿入寇西蜀

諸葛亮識破司馬懿之計,奪得了武都、陰平兩郡。司馬懿見諸葛亮料事如神,遂按兵不動。諸葛亮假意退兵,引得司馬懿上當追趕,蜀軍趁機偷襲了魏軍營寨。諸葛亮正準備再次進攻,忽然傳來張苞身死的消息。諸葛亮放聲大哭,昏倒在地,從此得病臥牀不起,只好退兵回漢中。蜀軍已走了五天,司馬懿才得知,不由感嘆諸葛亮神出鬼沒。

建興八年七月,魏國興兵進攻蜀國,曹真、司馬懿、劉曄率領四十萬大軍直奔劍閣,來取漢中。諸葛亮已經病好多時,每一天操練人馬,演習陣法。聽說魏軍來犯,便派王平、張嶷領一千兵去陳倉防守,二人因兵少不敢去。諸葛亮說他夜觀天象,將有長期大雨,魏軍必然不敢來攻,二人才去。

魏軍攻入陳倉城,卻見陳倉已是一座空城,房屋被諸葛亮全部燒燬。這時果然天降大雨,平地水深三尺,士兵無法睡覺,馬無草料,軍無戰心。曹睿命令撤兵。諸葛亮知司馬懿有埋伏,也不追趕。

第一OO回:漢兵劫寨破曹真,武侯鬥陣辱仲達

孔明四出祁山。曹真見蜀軍不追,便將埋伏的人馬撤回。曹真與司馬懿打賭料敵,司馬懿說蜀軍將從兩谷出兵奪祁山,曹真不信。

魏廷、陳式不聽諸葛亮的命令,領兵出箕谷,被司馬懿的伏兵殺得只剩幾百人馬。曹真連續七日未見蜀軍出現,放鬆了警惕,被蜀軍劫寨,司馬懿救曹真。孔明斬陳式留魏延。曹真因輸了與司馬懿的賭賽,羞愧難當,臥病不起。孔明修書一封帶給曹真,曹真讀了書信,氣死於軍中。曹睿催司馬懿出戰,諸葛亮在渭濱擺下戰場,與司馬懿交鋒。兩軍對壘,司馬懿與孔明比鬥陣法。司馬懿擺出“混元一氣陣”,諸葛亮則以“八卦陣”破之,魏軍大敗。

不料,負責運送糧草的都尉苟安因好喝酒耽誤了時間,被諸葛亮責打,苟安心懷不滿,連夜投奔魏軍。司馬懿讓苟安回成都散佈謠言,說諸葛亮有篡國之意。劉禪聽了大驚,讓諸葛亮退兵回成都。孔明增竈減兵而退。魏兵不敢追。

第一O一回:,出隴上諸葛妝神,奔劍閣張郃中計

諸葛亮回成都追殺散佈流言之宦官,孔明覆回漢中,從楊儀計,分兩路軍兵,輪流伐魏。司馬懿領兵迎戰。

聽說蜀軍出陳倉、過劍閣、由散關往斜谷而來,司馬懿明白諸葛亮是打算用隴西小麥充作軍糧,於是派兵留守祁山,自我率領大軍往隴西而來。見魏軍已有防備,諸葛亮與姜維、關興、魏延等裝神弄鬼,迷惑魏軍,嚇得魏軍軍心大亂。諸葛亮乘機盡割隴上之麥,送赴滷城打曬。郭淮獻計攻滷城,被諸葛亮伏兵殺敗;淮又獻計調雍、涼諸郡人馬,自我奇襲劍閣,截蜀兵歸路,亦被蜀兵擊敗。

永安李嚴書至,言東吳聯魏伐蜀。諸葛亮擔,心東川安全,立即撤軍。張郃立功心切,領兵追趕,中諸葛亮的誘敵之計,急追到木門道中,忽然火光沖天,大石滾滾而下,退路被斷。兩邊山上萬弩齊發,張郃及其兵馬全部被射死。後主謫李嚴爲庶人。孔明養軍三年,不顧勸阻,又要伐魏。

第一O二回:司馬懿佔北原渭橋,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諸葛亮養軍三年。他不聽譙周勸諫,興三十萬兵,以姜維、魏延爲先鋒,分五路,六出祁山伐魏。關興病亡。諸葛亮虛攻北原,暗取渭濱,司馬懿識破,蜀兵大敗。諸葛亮收拾殘兵,心中十分煩悶。

這時費褘從成都來,諸葛亮請他去東吳送信,請孫權出兵伐魏。孫權起兵三十萬,分三路攻魏國。司馬懿派鄭文詐降諸葛亮,被識破,劫寨大敗,秦朗陣亡。魏兵不再輕易出戰。蜀軍糧草不濟,諸葛亮見上方谷形如葫蘆,便設計在此破魏軍。他派人祕密製造木牛流馬,搬運糧草。司馬懿得知大驚。伏兵奪得數匹,依樣製造,也用來搬運糧草。

司馬懿不知諸葛亮的木牛流馬裏設有機關,只需將牛馬內舌頭一扭,這些牛馬便不能行動。待蜀軍殺到,將舌頭再扭轉過來,又可長驅大行。諸葛亮用此計不僅僅奪得魏軍很多糧草,還使魏軍士兵感到如遇神怪,無不驚畏,不敢追趕。

第一o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

司馬懿親自領兵來劫糧草,卻中了埋伏,差點被廖化殺了。他逃回營寨後,深溝高壘,堅守不出。東吳分成三路攻打中原,曹睿親率大軍抗擊吳軍。天氣炎熱,吳國兵馬染病者衆多,陸遜於是緩緩將兵馬撤回江東。

諸葛亮經過深思熟慮設下一計,讓士兵佯作運糧,天天在上方谷往來,故意被司馬懿抓去。魏軍接連小勝。司馬懿最終忍耐不住,大舉進攻蜀軍。諸葛亮將司馬懿誘進上方谷,縱火焚燒,不料天降大雨,滿谷大火,盡皆澆滅。司馬懿大喜得脫。諸葛亮見司馬氏父子未死,便引兵駐紮五丈原。司馬懿父子從此堅守不出。諸葛亮又送給司馬懿巾幗女衣相辱,激他出戰,司馬懿也不爲所動。

諸葛亮事無鉅細一一過問,最終積勞成疾。孔明聽說吳兵無功而返,長嘆一聲,昏倒於地,舊病復發.嘆恐不能生。爲了延年益壽,諸葛亮祈禳北斗,不料被魏延不慎撲滅了祈禳主燈,諸葛亮仰天長嘆。

第一o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姜維欲拔劍斬魏延,諸葛亮勸止,此乃天意,非魏延之過。諸葛亮自知不能命久,對軍中事務一一做了安排。喚姜維入賬,將自我平生所學共二十四篇、所著兵書和“連珠弩”等都傳給姜維。授馬岱以密計。又交給楊儀一個錦囊,讓他在魏延造反時打開。

諸葛亮強支病體,出營巡視,回帳後寫了一份遺表給劉禪,勸他約己愛民,親近賢良。彌留之際還安排了蜀國的輔佐大臣。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死於五丈原,死時五十四歲。姜維、楊儀按孔明生前安排,暫不發喪,讓魏延斷後,慢慢向漢中退去。司馬懿覺察到孔明已死,但又不敢追去,怕中埋伏,只派夏侯霸去五丈原打探消息。魏延不服楊儀指揮,要馬岱幫他去殺了楊儀,反意已現。夏侯霸回報司馬懿說蜀兵已經撤走了。

司馬懿領兵追趕蜀軍,看到諸葛亮事先囑咐人制作的木偶像端坐車內,以爲諸葛亮還活着,喪膽逃了五十餘里,甚至以手摸頭曰:“我有頭否?”司馬懿確認諸葛亮已死,可高枕無憂,於是回洛陽面君。

第一O五回: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

魏延燒絕棧道,引兵造反。劉禪得知諸葛亮死了,失聲痛哭。魏延和楊儀分別奏言對方背反。費禕向劉禪上奏魏延造反。

後主與羣臣商議,知魏延反,派董允好言撫慰,蔣琬要劉禪放心,說諸葛亮肯定會有安排。果然諸葛亮預伏錦囊計斬魏延。馬岱假意助魏延取西川,然後與姜維、楊儀按孔明留下的錦囊妙計斬殺了魏延。劉禪親自扶着諸葛亮的靈柩到漢中定軍山安葬。東吳見諸葛亮死,便在邊境增兵。劉禪派人去見孫權,欲重修舊好。孫權折箭發誓,不攻蜀國。楊儀不服蔣琬,出言不遜,被後主罷爲庶人。

曹睿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怨聲不絕,又欲長生不老,派馬鈞赴長安拆取柏梁臺上之銅人、承露盤,衆官上表諫諍不聽,結果臺傾柱倒,壓死一千餘人。遼東公孫淵造反,興兵入寇曹魏。

第一o六回:公孫淵兵敗死襄平,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遼東的公孫淵擁兵造反,自號爲燕王,興兵入侵魏國。曹睿大驚,派司馬懿前去征討,日日攻打。不久,公孫淵在城中彈盡糧絕,只好投降。司馬懿斬殺了公孫淵,得勝回朝。

魏景九年級年春,曹睿病死。臨終前,效法劉備託孤,把年幼的兒子曹芳託付給司馬懿,並封曹真的兒子曹爽爲大將軍,總攝朝政。司馬懿和曹爽扶立曹芳登上帝位,二人輔佐曹芳執政。曹爽忌憚司馬懿,入奏魏主曹芳,加封司馬懿爲太傅,奪了司馬懿的兵權,控制在自我手裏。自此曹爽在朝廷專權,不聽大臣勸諫。爲避免曹爽謀害,司馬懿韜光養晦,裝病臥牀,兩個兒子也退職閒居。但曹爽仍對司馬懿有所忌諱,派荊州刺史李勝前去打探消息。看到李勝來到,司馬懿披頭散髮,坐在牀上,假裝年老耳聾,聽不清是“荊州”還是“幷州”。李勝見司馬懿如此老態不堪,放心離去,告訴曹爽。

曹爽從此不再防備司馬懿。司馬懿與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暗中密謀,要伺機殺了曹爽。

第一O七回:魏主政歸司馬氏,姜維兵敗牛頭山

曹爽喜歡狩獵。一天,他請魏主曹芳一同出城狩獵,並帶御林軍護駕。司馬懿一看機會來到,立刻率舊部起兵都城洛陽,迫使太后降旨,逼迫曹芳削去曹爽兵權,罷免曹爽。

桓範等人提議曹爽帶曹芳前往許都,以天子之令討伐司馬懿。曹爽沒有采納。司馬懿又捏造罪名,說曹爽謀反,將曹爽滅門三族。曹芳封司馬懿爲丞相,令他和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同管國事。曹爽的親戚夏侯霸領兵三千造反,被雍州刺史郭淮打敗,便轉而投降了蜀國。

姜維以霸爲嚮導伐魏。姜維先請羌人爲援,以此成掎角之勢,然後依照舊制進兵。姜維先差句安、李歆引兵往麴山前連築三城,由二人駐守。郭淮得知,來與蜀兵交戰。句安、李歆因兵少不能抵敵,退入城中。郭淮斷其水源。李歆奮死衝突,往姜維處求援。姜維依夏侯霸計,轉攻雍州,以解麴山之圍。不想,在轉攻雍州時,姜維在牛頭山中了郭淮的埋伏,死傷不少人馬,飛奔陽平關。司馬懿長子司馬師欲奪關。姜維用武侯臨終時所傳“連弩”之法,一弩發十矢而擊敗司馬師,這才得以脫險。

第一O八回:丁奉雪中奮短兵,孫峻席間施密計

麴山城中,蜀將句安不見援兵,開門降魏。姜維折兵數萬,領敗兵回漢中。司馬懿病逝,司馬師、司馬昭繼續獨攬朝政。孫權病死,孫亮即位。

司馬師趁孫權新亡,派司馬昭總領三路大軍伐吳。徵東將軍胡遵引兵十萬攻東興,東興是東吳的緊要之地,諸葛恪派丁奉引水兵三千先從江上對抗魏兵,魏將胡遵看到丁奉的士兵僅有三千人,遂不以爲意。繼續在營中飲酒擺宴。正值雪天,丁奉棄船讓士兵只帶短刀殺入魏寨,魏軍措手不及,浮橋又斷,魏兵大敗,司馬昭勒兵而退。諸葛恪欲趁勢進取中原,遂一面發書求姜維進兵攻魏,一面驅兵至新城,被城中守將用緩兵之計擊退。

諸葛恪權傾一時,枉殺無辜,孫峻見諸葛恪奪其兵權,大怒,於是孫峻與吳主孫亮請諸葛恪赴宴,孫峻設計殺之,從此執掌東吳大權。蜀姜維得諸葛恪書,發兵伐魏。

第一O九回:困司馬漢將奇謀,廢曹芳魏家果報

蜀漢延熙十六年秋,姜維起兵二十萬,出陽平關再次伐魏,聽夏侯霸之計,聯結羌兵,直取糧草極多的南安郡。

司馬昭以徐質爲先鋒,率兵迎戰,姜維又在董亭大敗徐質。姜維造木牛流馬運糧誘殺了徐質,又把司馬昭圍困在鐵籠山。郭淮挫敗了羌兵,令羌兵爲前部,闖入了姜維的大寨,解救司馬昭,蜀軍大敗。司馬師與司馬昭兄弟在朝廷專權,日益專橫,羣臣都不敢言。魏主曹芳一見司馬師入朝,便戰慄不已,如針刺背。司馬師常常帶劍上殿,所有大事皆自行決斷,並不啓奏曹芳。

曹芳與夏侯玄、李豐、張緝密謀,欲除司馬兄弟,於是曹芳脫下龍鳳汗衫,寫下血詔授與張緝。三人辭出,正遇司馬師帶劍而來,血詔被搜出,事情泄露,夏侯玄等三人被腰斬於市,誅滅三族。隨後,司馬師廢了曹芳,另立曹髦爲帝。

第一一O回:文鴦單騎退雄兵,姜維背水破大敵

揚州都督毋丘儉與刺史文欽以廢主爲名討伐司馬師,司馬師聽鍾會之言,帶病親征,結果破敵。

文欽之子文鴦於魏營中左衝右突,無人敢拒。毋丘儉兵遲了一步,重鎮南頓被魏軍佔了,毋丘儉領兵退守項城。項城被魏軍攻破,毋丘儉兵敗入慎縣,被縣令宋白所殺。司馬師臥病不起,付印綬於弟司馬昭,眼珠迸出而亡,從此大小事皆歸於司馬昭。

蜀將姜維趁魏內亂,興師伐之,於洮水背水一戰大破魏兵,又勒兵取狄道城。被鄧艾設計殺敗。

第一一一回:鄧士載智敗姜伯約,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王經迎鄧艾、陳泰進狄道城,拜謝解圍之恩。魏主封鄧艾爲安西大將軍。鄧艾對王經說姜維還會再攻,姜維果然又從祁山出兵伐魏,樊建諫之不聽,姜維暗取南安,爲鄧艾識破,安排伏兵大敗姜維。

鄧艾智敗姜維,姜維上表自貶其職。司馬昭有心篡位,但對淮南諸葛誕不放心,便派賈充去試探,遭到諸葛誕的反對,於是密令揚州刺史樂琳謀殺諸葛誕。

諸葛誕得知司馬昭的陰謀,便連夜領兵到揚州,殺了樂琳,上書司馬昭罪狀,並送子質於吳,聯合東吳討伐司馬昭。司馬昭得知諸葛誕聯合東吳,便帶着郭太后及天子殺向淮南。

第一一二回:救壽春於詮死節,取長城伯約鏖兵

諸葛誕與司馬昭決戰,司馬昭採取鍾會的提議,三面包圍壽春,以分散諸葛誕的軍心。

朱異、文欽被斬,全端、全懌以及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相繼投魏。諸葛誕性情暴躁,壽春城內人心大變,鍾會勸司馬昭乘勢攻城,諸葛誕兵敗被殺。姜維乘魏國內亂之機伐魏,譙周作《仇國論》一篇,勸阻姜維,姜維不聽。姜維起兵直取魏軍屯糧的長城。守將司馬望奮力抵抗,姜維大勝,後鄧艾父子抵住了姜維,鄧艾採用緩兵之計等待救援。

姜維得知東吳兵敗,只得退兵。

第一一三回:丁奉定計斬孫綝,姜維鬥陣破鄧艾

此時吳主孫亮才十六歲。吳國大將軍孫綝飛揚跋扈,吳主孫亮與全紀密謀除掉孫綝。全紀的母親泄了密,全紀全家被殺,孫亮被廢。

孫權的第六子孫休即位後,對孫綝明示恩寵,暗中防範。孫綝不知,愈發驕橫。孫休與老將軍丁奉定計斬了孫綝。然後派使者到蜀國,說司馬昭不日將篡位,必將入侵蜀、吳以示威,兩國應早加防範。姜維得到此信,再次上表,率兵二十萬出師伐魏。

姜維於祁山安寨,與鄧艾鬥陣,用“長蛇卷地陣”將鄧艾圍在垓心,二次鬥陣,鄧艾欲從後刺殺,都被姜維識破而大敗之。鄧艾派人到成都行使反間計,說姜維怨恨天子,想投降魏國。蜀主劉禪在宦官黃皓的唆使下星夜派人召姜維班師,姜維前功盡棄。

第一一四回:曹髦驅車死南闕,姜維棄糧勝魏兵

姜維回成都提醒後主不要聽信小人離間之計,後主令姜維先回漢中,伺機伐魏。

司馬昭認爲西蜀君臣不和,必有內變。但賈充提議司馬昭暫時擱下伐蜀之事。司馬昭聽從。魏王曹髦作“潛龍詩”。司馬昭帶劍上殿質問曹髦。曹髦率數百老弱護衛去殺司馬昭,被成濟刺死。太傅司馬孚將曹髦屍首停於偏殿之西。曹髦死後,司馬昭把成濟當作替罪羊,令人剮殺成濟,並滅其三族。賈充勸司馬昭受魏禪,自立爲帝,得知司馬昭有意讓其子司馬炎篡位,遂不復勸進。乃立曹操之孫曹奐(原名曹璜)爲帝,曹奐加封司馬昭爲相國、晉公。

姜維以司馬昭弒君之名,分三路出祁山伐魏。魏參軍王瓘領兵詐降,約鄧艾裏應外合,被姜維識破而敗之。鄧艾雜于軍中而逃,王瓘投黑龍江死。鄧艾謝罪,自貶其職,司馬昭念其功,免之。但蜀軍的棧道卻被王瓘燒燬,姜維只好退兵。

第一一五回:詔班師後主信讒,託屯田姜維避禍

姜維上奏北伐中原,譙周、廖化勸阻不聽。司馬望按照鄧艾的計策,於洮陽巧設伏兵,射死了夏侯霸。當天夜裏,鄧艾又偷襲了姜維的營寨,蜀兵大敗。

姜維令張翼去攻祁山,被鄧艾料到,引兵將張翼截在後山廝殺,幸好姜維領兵殺到,前後夾攻,將鄧艾的寨子圍得密不通風。正值交戰之際,劉禪溺於酒色,不理朝政,又聽從黃皓的讒言命姜維班師。姜維只得遵命。回成都後,劉禪一連十日不上朝。姜維欲殺黃皓,卻被劉禪攔住,反說他容不下一個宦官。姜維見劉禪信任宦官,怕劉禪加害於自我,便要求領兵八萬往陝西沓中屯田避禍,既能夠種麥補充軍糧,又能夠令魏軍不敢輕易入侵。劉禪從之。

司馬昭趁蜀國腐敗,派鄧艾、鍾會伐蜀。鍾會卻以伐吳爲名,大造兵船,司馬昭一問方知鍾會用聲東擊西之計。

第一一六回:鍾會分兵漢中道,武侯顯聖定君山

司馬昭聽說蜀主昏庸,姜維避禍在沓中屯田,便派鄧艾和鍾會各起大軍,浩浩蕩蕩殺奔蜀國。

姜維上表請劉禪遣使入吳求援,劉禪向宦官詢問此事,宦官裝神弄鬼,說蜀國天下太平,魏國土地不久也將歸蜀。劉禪聽信巫婆的鬼話,竟然不再聽姜維所言,不肯發兵。姜維的告急文書全被宦官隱藏起來。陽安關守將傅僉引兵殺敵,被魏兵包圍,副將蔣舒獻關投降,傅僉最終自殺身亡。鍾會得了陽安關,引兵宿於城中,連夜聞西南上喊聲大震,於是鍾會引兵巡哨定軍山,聽降將蔣舒說諸葛亮正葬於此,於是鍾會親自到武侯墓前祭拜。是夜,諸葛亮在定軍山顯靈,託夢告誡鍾會蜀漢氣數已盡,勸鍾會進川之後,不要濫殺無辜。鍾會聽言,在軍前立出一支白旗,上書“保國安民”,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漢中百姓出城相迎。

姜維引兵迎敵,被鄧艾包圍,死戰才得以脫身。姜維見援兵不來,便引兵假裝要攻雍州。魏將諸葛緒怕雍州失守,慌忙撤兵,姜維才過了陰平,直奔劍閣。董厥守劍閣,迎姜維入關。

第一一七回:鄧士載偷度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

姜維決心死守劍閣。諸葛緒領兵攻劍閣大敗而逃。鍾會欲斬鄧艾手下諸葛緒不成,便將其用檻車載往洛陽請司馬昭發落。鄧艾聞之,大怒,從此鄧艾與鍾會不和。

鍾會攻打劍閣,鄧艾則帶領精兵偷渡陰平小路,直取成都。江油守將馬邈投降並獻了地圖。鄧艾揮師進攻綿竹,劉禪慌忙召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領兵七萬前往綿竹迎戰鄧丈。諸葛瞻與其子幾次打敗那忠、師纂。諸葛瞻派彭和向東吳求救。吳派三路救援。

未等援兵至,鄧艾用計包圍了諸葛瞻,最終諸葛瞻中箭落馬,自刎報國。其子諸葛尚也戰死陣中,魏軍得了綿竹,來取成都。

第一一八回:哭祖廟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爭功

魏軍兵臨城下,譙周勸劉禪向魏國投降。劉禪第五子劉諶力諫,劉禪不聽。蜀漢滅亡。北地王劉諶堅決不降,哭着祭了祖廟,自刎身亡。姜維見劉禪令自我歸降,大驚失語,在危急中忽生一計,假投降了鍾會,並與鍾會結爲兄弟。

鄧艾奪下成都以後,恃功而傲。聽說姜維降了鍾會,十分痛恨鍾會。於是派人送信給司馬昭,說大軍疲憊,要留在蜀中休養,並說應厚待蜀後主劉禪。司馬昭見信,深疑鄧艾有自專之心,於是派人送去詔書,讓鄧艾行事之前必須奏報。鄧艾又上書給司馬昭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司馬昭看後大驚,便封鍾會爲太尉,命令他觀察、防範鄧艾。鍾會受封,向姜維請教制約鄧艾的方法。姜維讓鍾會向朝廷上書說鄧艾專權,結好蜀人,早晚必反。然後又派人截了鄧艾給朝廷的文書,仿照他的筆跡重新寫成。裏面全是傲慢之語。

司馬昭看後大怒,令鍾會收服鄧艾,又自領大軍,帶着曹奐出師長安,以提防鍾會。

第一一九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鍾會與姜維星夜驅兵來到成都,派衛瓘出其不意地收捕了鄧艾。鄧艾的軍馬全部歸鍾會統領。姜維勸鍾會另謀出路。自此,兩人每日商議謀反大事。

一日,鍾會接到司馬昭書信,說已率大軍來到長安。鍾會大爲驚恐,明白司馬昭已懷疑他要謀反。於是與姜維商量決定,詐稱魏太后有遺詔,令討伐司馬昭,諸將不服,鍾會將諸將困在宮內,並準備將不順從者全部殺掉。卻不想走漏消息。衛瓘帶兵殺來。鍾會被亂箭射死,姜維仰天長嘆後,自刎身亡。鄧艾也被衛瓘派人殺死。蜀後主劉禪被送往洛陽,司馬昭封他爲安樂公。司馬昭設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於前,蜀官感傷,獨後主有喜色。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於前,蜀官盡皆墮淚,後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馬昭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至於此!雖使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乃問後主曰:“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朝中大臣因司馬昭收川有功,遂尊之爲王,表奏魏主曹奐。曹奐不敢不從,遂封司馬昭爲晉王。司馬昭立司馬炎爲世子。

司馬昭中風而死,他的兒子司馬炎逼迫曹奐禪位,曹奐只得舉行禪讓大典,將江山讓給了司馬炎,魏國宣告滅亡。這時距漢獻帝禪讓皇位給曹丕僅四十五年。司馬炎封曹奐爲陳留王,不准他再入洛陽,然後改國號爲大晉,改元爲泰始元年,自我當了皇帝。大事已定,司馬炎每日設朝,與羣臣商議伐吳之策。

第一二O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吳主孫休聽說司馬炎已篡魏,明白他必伐東吳,憂患成疾,臥牀不起。孫休召丞相濮陽興入宮,令太子出拜。孫休手指太子而死。濮陽興與羣臣商議,欲立太子爲君。衆臣都議太子年幼,不能治國,於是立烏程侯孫皓爲君。

當年七月,孫皓即位,沉溺酒色,寵幸宦官,且兇暴日甚。羣臣不敢勸諫。孫皓奢侈無度,大興土木,國庫空虛,人民怨聲載道。將軍陸抗屯兵襄陽,與晉將羊枯和平相處。孫皓要陸抗進兵,陸抗爲難,被罷兵權。羊祜聞陸抗被罷兵,孫皓失德,乃上表遣人往洛陽請伐吳。司馬炎先是答應,繼而又悔之。羊祜奏請歸鄉養病。羊祜死前向司馬炎推薦杜預。此後吳國丁奉、陸抗皆死,吳主孫皓荒淫暴虐,國人大懼。

司馬炎令杜預爲大都督,出師伐吳。杜預率大軍勢如破竹,取江陵,兵至石頭城下。吳將張象投降,並叫開了石頭城城門,引晉軍入城。孫皓學劉禪的前例,亦輿櫬自縛,率諸文武,投降了晉國,東吳破滅。至此,三國歸晉,司馬炎統一天下,結束了三國時代。

篇3: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後面還有多篇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1、過五關斬六將:

關羽與劉備、張飛失散,之後得到了劉備的消息,所以,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終,關羽不辭而別。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所以,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城市),立斬曹操六員大將。具本是指過東嶺關時殺孔秀;過洛陽城時殺韓福、孟坦;過汜水關時殺卞喜;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過五關斬六將”所以得名。

2、單刀赴會

赤壁一戰之後。三國鼎立逐漸構成。劉備留關羽鎮守荊州,主力向西擴張。荊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本屬東吳。東吳一向想找機會討回。魯肅又獻上一計:騙關羽過江赴宴,在宴席上埋伏刀斧手,擲杯爲號衝出殺之。便遣請關羽赴宴。關羽明知是計坦然答應!只帶了周倉隨身爲他提刀。席間魯肅提起索回荊州之事,關羽卻絕口不談,說酒席之間不談國事。魯肅再三糾纏,周倉插嘴,關羽藉機故作生氣狀奪過周倉手中大刀,喝退周倉。周倉會意,退出去。關羽假醉,一手提大刀,一手挽住魯肅手將魯肅扯到江邊。東吳將士怕誤傷魯肅,又攝於關公武力,不敢動手。關雲長上船乘風而去。

3、三英戰呂布

華雄被關羽斬了之後,呂布親自出馬,無人能敵。張飛衝出和他交鋒50多回合不分勝負,關羽上來夾攻,30回合戰不倒呂布。劉備也上來夾攻,三英戰呂布,打得十分激烈。呂布虛刺劉備一戟便敗退。

(呂布不愧是三國第一武將啊)

4、水淹七軍

關羽圍困曹仁於樊城,曹操派大將於禁和龐德領七支去救援。屯兵在山谷中。當時正值秋雨連綿。關羽命人堵住襄江各處水口。等江水高漲時,水淹七軍。曹軍死傷無數,龐德被斬,于禁被俘。(

5、刮骨療毒

水淹七軍之後,關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罵陣。曹仁命令弓箭手射箭,關羽右臂中箭,回兵。箭頭有毒,毒已入骨。於是請來了以往爲周泰療傷的名醫華佗。華佗說要割開皮肉,把骨頭上的毒颳去,這會極其疼痛,請關羽把手臂套住綁緊,把頭矇住。關羽卻說不用。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手刮骨,談笑中沒有絲毫痛苦的神色。事畢,兩人互相驚歎,關羽稱讚華佗的醫術,華佗讚歎關羽的勇氣毅力。

6、義釋曹操

赤壁一戰曹軍遭遇火攻,死傷慘重。曹操大敗逃跑,沿路遭遇了張飛趙雲等人的截殺,身邊只剩下幾百人馬。經過華容道,關羽已經在那裏埋伏多時。原先諸葛亮早已經料定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跑,就讓關羽帶兵埋伏在這。此時曹操已經走投無路,便請求關羽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放他一馬。關羽是個很重情義的人,想起了往日寄居在曹操那裏時曹操對他的恩義,心一軟,就放了曹操。

7、借東風

諸葛亮與周瑜制定了火攻曹營的計劃。但連日來江上一向刮西北風,用火攻不但燒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會燒到自我。諸葛亮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爲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我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爲之後赤壁一戰取得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8、三顧茅廬

劉備剛出來打天下的時候,雖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絕頂高手可是屢遭敗績。原因就是因爲沒有一個好的軍事。直到找到了徐庶!徐庶幫劉備打了幾次勝仗就被曹操用計騙了過去。臨走時徐庶給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諸葛亮就是臥龍先生。於是劉備就親自去請諸葛亮,一連去了三次,前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直到第三次才見着。劉備向他請教了當世局勢並邀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並同意出山。劉備如魚得水,文武兼得,開始了他統一中國的大業。

9、青梅煮酒論英雄

曹操滅了呂布之後,請劉備去飲酒。酒席間,曹操就問劉備天下誰稱得上是英雄。劉備將孫策、袁紹、袁術、劉表等人一一列舉。曹操都說不是。劉備便問他,曹操說:“今日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一聽大驚。明白曹操必不能容他。於是以截殺袁術爲接口向曹操借兵走人了。

篇4: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三國演義主要資料梗概

在東漢末年,宦官當權,民不聊生。靈帝中平元年,張角發動了黃巾起義,很快黃巾軍發展到了四五十萬人,聲勢浩大,官軍聞風喪膽。

張角率領大軍直犯幽州,太守劉焉爲了抵擋黃巾軍,出榜招募義兵,這一下就引來了三位英雄好漢——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雖然萍水相逢,但都有爲國出力之心,所以一見如故,於是就在張飛家後院的桃園結爲兄弟,三人焚香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爲長兄,關羽次之,張飛爲弟。

劉關張三人從軍後顯示出非凡的才能,多次大勝黃巾軍,卻並不被賞識,直至參加了平定漁陽之戰,劉備因立功才被任爲平原令。

漢靈帝死,太子劉辯繼位,爲外戚大將軍何進所制。十常侍誘殺何進,袁紹等領兵誅殺宦官,西涼刺史董卓趁機進兵京師、驅逐袁紹、滅丁原收呂布、廢少帝立獻帝,專權朝野,並毒死劉辯。滿朝文武,對董卓無可奈何。騎校尉曹操於是借獻寶刀爲名,入董府前去行刺,未成,逃走,至中牟縣,被縣令陳宮捉住,陳宮感其義行,義釋曹操,與他一道逃到成皋,投宿曹操的父親結義兄弟呂伯奢家中。呂伯奢家人磨刀準備殺豬款待,曹操懷疑他們要殺自我,竟將呂伯奢全家殺害,並聲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因不齒曹所爲而離開。

曹操隻身前往陳留,拉起一支隊伍,推袁紹爲盟主,聯合十七鎮諸侯討伐董卓。劉關張也參與了這次討伐。曹操、袁術等八路諸侯與呂布對峙於汜水關,呂布大敗,逃至虎牢關上。

董卓見呂布戰敗,盟軍勢大,燒洛陽,逼獻帝遷都長安。盟軍入洛陽,各起異心。孫堅在宮井中得到了傳國玉璽,率軍回到江東。曹操與袁紹發生摩擦,去了揚州。盟軍瓦解,之後軍閥又開始火併。袁紹攻公孫瓚,瓚被趙雲所救。孫堅攻荊州,被劉表軍士用亂箭射死。

此時,長安城裏,司徒王允使用美人計,利用貂蟬離間董卓與呂布關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董卓。

曹操與呂布在定陶交戰,呂布戰敗,投奔劉備。後曹操擊敗董卓部將李傕、郭汜,保護獻帝遷都許都,朝廷大權盡歸曹操執掌,自此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孫堅死後,其長子孫策以國璽爲質,向袁術借兵三千回江東,得周瑜輔助,佔領吳郡。之後孫策遇刺而死,傳位其弟孫權,周瑜又推薦魯肅,共同出謀劃策,輔佐孫權,稱霸江東。

呂布投劉備後又反劉備,曹操於是約劉備同擊呂布。呂布大敗,被縊死於白門樓下。曹操班師回朝,引劉備見獻帝,帝排世譜,認備爲叔。

在許都,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說:“當世英雄,唯使君與曹爾!”劉備聽後心驚,怕曹害自我,自請攻袁術于徐州。袁術戰敗,國璽爲曹操所得,徐州爲劉備所得,劉備聯合袁紹以拒曹操。曹發兵伐劉備,劉備敗走,投奔袁紹,關羽被迫歸附曹操,張飛逃入山中。袁紹發兵攻曹,但由於用人不當,再加上內部不和,在官渡敗於曹操。袁紹一敗再敗,憂憤而死。此後曹操平定北方。

劉關張三人重會之後,於荊州依劉表,屯新野,又三顧茅廬,請得“臥龍先生”諸葛亮爲軍師,實力不容小覷。

曹操發兵南下,先擊劉備,後擊孫權。孫劉只好聯手抗擊,商定破曹大計,孔明先草船借箭充備武器,後又借來東南大風;周瑜密令黃蓋詐降曹操,以火攻之。在火燒赤壁一戰中,曹操大敗,奪路而逃,連遭伏擊,逃至華容道,被關羽放走。

赤壁之戰後,孫權與劉備爭荊州各郡,諸葛亮三次識破周瑜計謀,將周瑜氣死,荊州各郡爲劉備所得。後劉備在衆人的輔助下入成都,佔據西川,又發兵圖取漢中。

此時,曹操約孫權共擊劉備,攻打荊州。關羽先是水淹七軍,後因大意失去荊州,敗走麥城,在入奔西川途中受埋伏被擒,爲孫權所殺。從此荊州歸了東吳。

後曹操因病重而死,其子曹丕繼位,廢去漢獻帝而自立,國號大魏,漢朝滅亡。在其後,劉備在孔明等人的勸說下也在西川稱號大蜀。

劉備爲了報復東吳襲取荊州、殺死關羽的仇恨,起兵征伐東吳,兩勝吳軍,吳使人求和,備不允。吳任用陸遜爲大都督,在猇亭用火攻之計,大破蜀軍。劉備兵退白帝城,染病不起,臨終託太子劉禪於孔明,禪即位。

此後,孔明輔助劉禪治西川,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西南;孫權稱帝,孔明派人前去祝賀,吳蜀從此結成同盟;後又六出祁山,望收復中原,未成。終因憂勞成疾,於五丈原病逝。

諸葛亮死後,蜀後主劉禪寵信宦官,不理朝政,國勢日趨衰微。魏景元四年,司馬昭令鍾會、鄧艾伐蜀,劉禪投降,被封爲安樂公,蜀漢滅亡。魏自曹睿死後,大權先被司馬懿控制,後又被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司馬昭所掌握。魏鹹熙二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代魏而自稱晉帝,魏滅亡。晉建國後,於咸寧六年滅了東吳。自此三國時代結束,晉帝司馬炎統一天下。

篇5: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東漢靈帝時,十常侍專權,朝政腐敗,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參與鎮壓黃巾軍。

靈帝死,大將軍何進扶立少帝,詔外兵入京,誅殺宦官。宦官殺死何進,袁紹等盡滅宦官。董卓趁機擁兵人京,廢少帝,立獻帝,把持朝政。曹操謀刺董卓不成,逃到陳留,發矯詔聯合諸侯共討董卓。關、張加人聯軍,關羽溫酒斬華雄,三人又合力擊敗董卓驍將目布,董卓逼獻帝遷都長安,火焚洛陽,曹操率兵追擊,中伏兵敗,諸侯各懷異心,聯軍隨之分散,彼此攻伐。

董卓在長安愈益驕橫暴虐,司徒王允巧設連環計,先將府中歌女貂蟬許嫁呂布,後又獻與董卓,離間二人。呂布與王允合謀殺死查卓,但被董卓餘黨李催、郭汜等擊敗;王光被殺,李、郭執掌大權。

曹操擊破青州黃巾軍,佔據充州,招賢納士,勢力大增。因徐州刺史陶謙部下殺死曹操之父曹嵩,曹操興兵攻打徐州。劉備救援掏謙,陶謙欲以徐州相讓,劉備力辭,陶謙死。劉備方領徐州牧。

呂布謀奪充州,被曹操打敗,到徐州投奔劉備,屯駐小沛。

李健、郭汜自相殘殺,李健劫持獻帝,郭汜劫持百官,於是,長安城中大亂。揚奉、董承護駕還東都,遭到李、郭追殺,死傷慘重,好不容易回到洛陽,又逢災荒,處境極爲狼狽。

曹操採納苟或之謀,率軍迎奉獻帝,移駕許都,自封爲大將軍,朝廷大權從此歸其掌握。

曹操用“驅虎吞狼”之計。詔命劉備討袁術,呂布趁機襲奪徐州。袁術約呂布夾攻劉備,呂布因袁術失信,請劉備還屯小沛。

孫策欲繼其父孫堅之業,乃以孫堅所得的傳國玉璽爲質,向袁術借兵回江東,先後打敗劉搖、嚴白虎、王朗等,奪取丹陽、吳郡、會稽等郡,稱霸江東。

袁術遣大將紀靈攻劉備,呂布轅門射朝,勸雙方罷兵。後因張飛搶奪呂布所買馬匹,呂布圍攻小沛。劉備投奔曹操,被舉爲豫州牧。

袁術在淮南稱帝,分兵六路進攻徐州。呂布用陳登之謀,擊敗袁軍;劉備亦派關羽截擊。曹操會合孫策、劉備、呂布,大破袁術,攻佔壽春。不久,曹操約劉備同攻呂布,呂布剛愎無謀,終被擒殺。

曹操班師,帶劉備見獻帝。獻帝認劉備爲皇叔,拜左將軍,封宜城亭侯,獻帝因曹操擅作威福,密賜衣帶詔與國舅董承。董承暗結王子服、馬騰、劉備等,謀誅曹操。劉備恐曹操疑忌,每日種菜消遣。一曹操同劉備煮酒論英雄,欲加試探。劉備假作畏懼雷聲,使曹操對其放鬆戒備。劉備趁機以截擊袁術爲名,率兵離開許都,重新佔據徐州。

董承與太醫吉平合謀,欲毒殺曹操;因家奴告迷,董承等皆遭滿門抄斬,曹操親征徐州,劉備大敗。匹馬投奔袁紹。關羽被困,約三事而暫歸曹操,連斬袁紹大將顏良、文丑。後因得知劉備在袁紹處,便掛印封金;保護二嫂,過五關,斬六將,最終與劉備、張飛重聚於古城。

孫策遇刺,傷重而死。其弟孫權繼位,由張昭,周瑜輔佐。周瑜舉薦魯肅,魯肅爲孫權定鼎足江東之計,孫權自此威震江東。

袁紹親率大軍進攻曹操,曹操領兵在官渡相拒。謀士許攸提議袁紹襲擊許昌,被斥,便投奔曹操。曹操用許攸之謀,夜襲鳥巢。大敗袁紹.後又逐步消滅其殘餘勢力,基本統一北方。

劉備被曹操打敗,到荊州依附劉表。屯駐新野。徐庶來投,劉備用爲軍師,擊敗曹仁,奪取樊城。曹操囚禁徐母,僞造家書館召徐庶,徐庶被迫辭別劉備,臨行舉薦諸葛亮。劉備先已從司馬徽處知臥龍之名,於是三顧茅廬。禮聘諸葛亮。諸葛亮提出跨有荊、益二州,以與曹操、孫權成鼎足三立之勢的戰略方針,劉備苦請其出山輔佐。

曹操率大軍南征,劉表病死,其妻蔡氏以次子劉瓊嗣位,投降曹操。劉備攜民出走江陵,在當陽被曹軍趕上,軍民大亂。趙雲單騎救出阿斗,張飛在長阪橋嚇退曹軍,劉備收拾殘兵退至江夏。適逢孫權譴魯肅來探虛實,諸葛亮即隨魯肅前往江東,欲結孫權共拒曹操。

孫權接曹操檄文;猶豫不決。諸葛亮去戰羣儒,智激孫權,加之周瑜陳說利害,孫權遂決計抗曹,以周瑜爲大都督。周瑜趁蔣幹來爲曹操作說客之機,巧佈疑陣,誘其盜走僞造的書信,使曹操誤殺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自嘆弗如,與之定計火攻破曹,並先後使黃蓋行苦肉計,龐統獻連環計,曹操驕傲輕敵,黃蓋上船詐降,接近曹軍水寨時一齊舉火。東吳各路兵馬四下接應,官軍慘敗。曹操帶領殘兵奔逃,連遭截擊,在華容道又被關羽擋住去路。曹操乞哀,關羽不忍,放其逃走。

赤壁之戰以後,孫、劉兩家爭奪荊州,周瑜屢次用計,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箭瘡崩裂而亡。

曹操疑忌馬騰,召其入京。馬騰欲趁機殺曹操,謀泄被殺。其子馬超聞訊,與韓遂起兵報仇,屢勝曹兵。曹操用反間計;使馬超、韓遂自相火併,藉機打敗馬超。

漢中張魯欲取西川,益州牧劉璋派張鬆說曹操取漢中。張鬆因受曹操侮慢。轉道往見劉備,奉獻西川地圖,勸劉備取之。

劉璋聽取張鬆提議,請劉備相助。劉備與龐統率軍入川,劉璋親到涪城迎接。劉備屯駐葭萌關,廣收民心。後因向劉璋索取兵、糧,劉璋疑慮,稍作敷衍。劉備大怒,奪取涪城,進兵稚城。因龐統在落鳳坡中箭身亡,諸葛亮留關羽鎮守荊州,與張飛分兵入蜀增援。一路望風歸順,進佔綿竹。劉津向張魯借兵,張魯譴馬超攻葭萌關。張飛大戰馬超,諸葛亮用計,馬超歸順,並進逼成都,劉津出降,劉備自領益州牧。

孫權得知劉備佔據益州,遺諸葛瑾索還荊州,劉備答應先請關羽,欲逼其歸還荊州,關羽單刀赴會,挾制魯肅,遂得安全回到。

曹操兵代漢中,張魯兵敗歸降。劉備恐其來攻西川,交割江夏等三郡給東吳,請孫權起兵襲合肥,牽制曹操。孫權與曹操大將張遼交戰。大敗於道遙津。曹操親率大軍救合肥。孫權部將甘寧率百騎夜襲曹營,不折一人一騎。雙方相待月餘,孫權求和,曹操班師而回,不久又封爲魏王,立子曹丕爲世子。

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淵、張部守東川,張部接連被張飛、黃忠打敗,丟失天蕩山。法正勸劉備乘勢奪取漢中,劉備從之,與諸葛亮親自出兵。曹操聞報,亦率大軍親征,屯兵南鄭,命夏侯淵進兵。黃忠用法正之謀,以逸待勞,陣斬夏侯洲。曹操前來報仇,接連戰敗,身受箭傷。軍心動搖。便放棄漢中,於是、劉備進位漢中王,以諸葛亮爲軍師,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爲五虎大將。

關羽領兵取襄陽,圍樊城。曹操令大將於禁爲徵南將軍,龐德爲先鋒,率領七軍救援樊城。龐德擡棺與關羽決戰。箭射關羽左臂。時值連日大雨,關羽水淹七軍,于禁投降,龐德被俘,不屈而死。曹操聞訊大驚,欲遷都以避關羽,司馬懿提議使孫權襲擊關羽後方。孫權用呂蒙、陸遜之計,卑辭麻痹關羽,趁其防備鬆懈時襲取荊州。關現敗走麥城,突圍時被俘,不屈而死。

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繼位,不到一年,即逼漢獻帝禪讓,改國號爲魏。劉備受羣臣之請,亦自稱帝以繼漢統,任諸葛亮爲丞相。

劉備欲爲關羽報仇,不顧羣臣苦諫,興兵伐吳。張飛鞭撻部下末將範疆、張達,二人刺死張飛投吳。劉備得知,愈加憎恨,連勝吳軍。孫權遣使求和,劉備不許,孫權拜陸遜爲大都督,陸遜堅守不戰,待蜀軍兵疲意沮,火燒連營,大獲全勝。劉備敗走白帝城,感傷懊悔而病,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

魏主曹丕聞劉備亡,發動五路大軍攻蜀,諸葛亮不動聲色,暗中遣將設計阻其四路兵馬,又遣鄧芝出使東吳,恢復蜀、吳聯盟。

蠻王益獲犯境。諸葛亮率軍南征,採納馬俊“攻心爲上”的提議,七擒孟獲。孟獲心服,蜀漢後方得以安定。

魏主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諸葛亮上《出師表》,開始北伐,大敗魏國駙馬夏侯楸,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維,又打敗魏國大將軍曹真。魏以司馬懿領兵拒蜀。司馬懿消滅孟達後。直取街亭,欲斷蜀兵咽喉之路。諸葛亮命馬謖守街亭,馬謖違令于山上紮寨,被魏軍圍困,丟失街亭。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並親到西城監運糧草。司馬懿突率十五萬大軍來到城下。諸葛亮以空城計嚇退魏兵,連夜退回漢中,揮淚斬馬謖,並上表自貶三等。

吳將陸遜大破魏軍於石亭,請蜀伐魏。諸葛亮再上《出師表》,二出祁山,大敗曹真。因糧運不繼,乘勝退兵,計斬前來追趕的魏國勇將王雙。

孫權稱帝,諸葛亮約吳果興兵伐魏,三出祁山,連敗魏軍。後主下詔恢復諸葛亮丞相職務,因張飛之子張苞身死,諸葛亮悲痛成疾而退兵。

以後。諸葛亮又數次北伐,雖然屢敗魏軍,卻始終未成大功。六出祁山時,司馬懿固守營寨,諸葛亮日夜操勞,心力交瘁,病死於五丈原。臨終前,將身後諸事——安排。請將依計追兵,嚇退司馬懿追兵。魏延不服楊儀,舉兵相攻,馬岱斬之。魏主曹睿死,太子爽芳即位。司馬懿殺曹爽,沈國大權從此歸司馬氏掌握。

姜維欲繼諸葛亮之志,先後九伐中原,與魏將鄧艾等鬥智鬥勇,互有勝負。因宦官黃皓弄權,姜維屯田漢中以避禍,蜀漢國勢日益衰微。

司馬昭命鍾會、鄧文西路攻蜀,鄧文偷度陰平,直通成都,蜀後主劉禪出陣。姜維詐降鍾會,鼓動鍾會叛魏,欲藉機復國。事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殺。

司馬昭死,其子司馬炎繼位,逼魏主曹奐禪讓,改國號爲晉。吳主孫皓暴虐荒淫,朝政腐敗,人心渙散,晉武帝司馬炎下令伐吳,吳軍土崩瓦解,孫皓投降。

至此,夭下重新歸於統一。

【小編簡評】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彙總20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三國演義故事梗概範文。

【網友評價】

要下多少心思才能寫出這麼優秀的文章啊。

標籤:三國演義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