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衛生防疫公文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導語】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優選(參考10份) 由本站會員“chenbojie”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2: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4: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5: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6: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7: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8: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9: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篇10: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正文】

篇1: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第一條:爲創造舒適、衛生、整潔的工作環境,加強公司衛生管理,樹立公司良好形象,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衛生區域劃分爲辦公區域、公共區域、職工宿舍、食堂和其它區域,具體分工爲:

1、經理室衛生由辦公室負責打掃;

2、各部室的衛生由本部室人員負責打掃;

3、辦公區公共區域衛生由各部室按照劃分的衛生區域進行打掃;

4、職工宿舍、廁所衛生按照制定的值日表執行。

5、食堂衛生由廚師負責打掃。

6、其它區域衛生由辦公室負責安排。

第三條:辦公區域、職工宿舍和食堂區域衛生工作要做到以下方面:

1、門窗(玻璃、窗臺、窗櫺)無灰塵;

2、地面清潔乾淨,無污染、污水;

3、樓道、辦公室四周牆壁及其附屬物、裝飾品無蜘蛛網、灰塵;

4、書櫥上無灰塵、污漬、書櫥檔案櫥內書籍資料排列整齊,無灰塵,櫥頂無亂堆亂放現象;

5、桌椅擺放端正;

6、辦公桌上無灰塵,物品擺放整齊;

7、微機打印機等設備保養良好乾淨,暖氣管道、照明燈、電風扇、空調等電器乾淨,無灰塵;

8、室內、樓道牆壁乾淨無塗抹痕跡;

9、辦公樓前及院門周圍衛生要定期打掃,持續衛生,無紙屑、無垃圾等廢棄物品;

10、廁所無異味、無蠅蛆、無尿鹼,無積水,無污物。

第四條:各部室要按照劃分的區域,認真搞好衛生工作。

第五條:公司員工應嚴格遵守本規定,自覺理解相關部門的管理與監督。

第六條:因衛生管理制度執行不力,宿舍或其他衛生區域在抽查或檢查時連續兩次得分倒數最終一名,宿舍衛生有問題者扣除該宿舍所有居住人員每人10元工資,其它衛生區域衛生有問題,扣除職責部室負責人20元工資。

第七條:辦公室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對衛生區域進行抽查、檢查、評比。

第八條:本辦法由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九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此前下發的有關衛生管理的制度同時廢止。

篇2: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據

1。1爲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預防職業病,保護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由本站網友投稿]

1。2 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原則。

2 適用範圍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各分廠、部門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3 定義

3。1職業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2 職業病: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並列入國家公佈的職業病名單的疾病。

4機構設置

公司成立職業衛生管理領導小組,總經理任組長,主管副總經理任副組長,各分廠及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爲組員;行政管理部爲職業衛生防治的日常管理機構。

5職責

5。1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職責:

5。1。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規,並將此工作列入企業管理的重要資料。

5。1。2審定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案,並定期監督檢查方案的落實情景,解決各部門關係協調、所需資金落實等問題。

5。2行政管理部職責:

5。2。1宣傳、貫徹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並監督實施。

5。2。2確定公司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協助鄒平縣衛生監測站對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進行監測,並對監測結果進行公示;對超標場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監督整改。

5。2。3負責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負責企業勞動衛生檔案的建立工作;

5。2。4負責組織每年一次的職業健康查體和應急時的健康檢查工作;爲接觸職業危害因素職工辦理《職業健康監護證》;

5。2。5負責組織進行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5。2。6 負責在職工職業病檔案的歸檔工作。

5。2。7會同人力資源部聯合開展職業衛生教育工作,普及和提高全體員工的職業衛生知識,提高自救、互救本事。

5。3人力資源部

5。3。1負責新入廠員工上崗前的健康查體和員工離崗前的職業健康查體工作。

5。3。2負責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

5。3。3負責退休退養職工的職業病管理工作。

5。4各分廠、部門職責

負責本部門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預防工作。

6 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6。1行政管理部根據公司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時如實地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理解監督。

6。2申報的主要資料有: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景;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產生職業危害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

7 職業防護(防塵、防毒、防噪)管理制度

7。1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7。1。1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權力;

7。1。2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的權力;

7。1。3瞭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後果和應當採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的權力;

7。1。4要求用人單位供給貼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的權力;

7。1。5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爲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力;

7。1。6有權拒絕違章指揮、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的權力;

7。1。7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提議權力。

7。2 塵、毒、噪場所規定

接觸煙塵場所,生產、儲存、使用苯等場所,產生酸、鹼霧場所,產生噪音的場所。

7。3職業防護(防塵、防毒、防噪)

7。3。1 預防措施

7。3。1。1對存在塵、毒等職業危害的建設項目進行衛生預評價。衛生預評價的全過程包括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設計階段的衛生審查,施工過程中的衛生監督檢查,竣工驗收以及竣工驗收中對衛生防護設施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7。3。1。2新建、改建、擴建及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的建設項目,都必須有防塵防毒設施,實行“三同時”管理,即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和投產使用。

7。3。1。3要根據預防爲主、全面規劃、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編制防塵、防毒、防噪規劃,並納入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長遠規劃,逐步消除塵、毒、噪危害。

7。3。1。4進入有毒有害崗位作業人員,必須事先進行防毒知識教育,掌握有毒物質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識、防護器材的使用知識,並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作業。

7。3。2生產過程中的控制

7。3。2。1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過程,應採用密閉的設備和隔離操作,以無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藝,實行機械化、自動化、連續化。

7。3。2。2對作業場所散發出的有害物質,應加強通排風,並採取回收利用、淨化處理等措施,未經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7。3。2。3對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工藝設備和管道,要加強維護,定期檢修,堅持設備完好,杜絕跑、冒、滴、漏。

7。3。2。4若改變產品原材料或工藝流程,可能使塵毒等危害增加者,要採取可靠的預防性措施,按照變更管理的要求進行管理。

7。3。2。5防塵防毒設施,必須加強維修管理,確保完好和有效運轉。

7。3。2。6對塵毒危害嚴重、測定超過國家規定衛生標準的作業場所,應當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理。有害作業現場必須配備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並對其進行經常性維護、檢修,定期檢測防護效果,確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7。3。2。7要認真做好防塵、防毒、防噪聲工作,採取綜合措施,消除塵、毒、噪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7。3。2。8有毒、有害物質的包裝,必須貼合安全要求。

7。3。2。9爲接觸塵、毒、噪等有害因素的員工配備適宜有效的個體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督使用。

7。3。2。10在具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或化學燒傷危險的場所應設沖洗設施。

7。3。3 職業衛生管理

7。3。3。1 必須貫徹執行有關保護婦女的勞動法規,安排工作要充分研究婦女的生理特點。

7。3。3。2對工作場所存在的各種職業危害因素進行定期監測,工作場所各種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必須貼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

7。3。3。3對疑似職業病的員工需要上報職防機構診治的,由安全保衛部和人力資源部供給職業接觸史和現場職業衛生情景,到具有職業病診療資格的職防部門進行檢查、診斷。

7。3。3。4對接觸塵毒等職業危害的員工進行醫學監護,包括上崗前的健康檢查、在崗時的定期職業健康檢查、離崗及退休前的職業健康檢查。沒有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員工不得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有職業禁忌症的員工不得從事所禁忌的作業。

7。3。3。5工作場所發生危害員工健康的緊急情景,應立即組織該場所的員工進行應急職業性健康檢查,並採取相應處理措施。

7。3。3。6存在職業危害的崗位要制定出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專兼職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嚴格監督崗位操作人員按章操作。

7。3。3。7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應設置有毒有害因素告示牌,註明崗位名稱、有毒有害因素名稱、國家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監測結果、預防措施等。

7。3。3。8除按要求對國家規定的職業病進行報告外,發生急性中毒事故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並在規定時光內寫出書面現場調查報告書,報告書內應有分析、有結論、有改善措施。

7。3。3。9定期進行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培訓和實際演練,發生急性職業中毒事故時,按照應急救援程序實施現場救援。

8 生產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檢測制度。

8。1安全環保部進行檢測的項目爲作業場所毒物指標和噪聲指標,檢測點的分佈見公司危害因素分佈表,檢測頻次爲每年一次。

8。2衛生監督部門對公司確定的危害因素分佈點進行監測,監測頻次每年一次。

8。3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超標時,安全環保部與超標單位應立即分析原因,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立即整改。

8。4安全環保部建立企業勞動衛生檔案,並保存工業衛生監測記錄。

篇3: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後面還有多篇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1、目的:爲了預防、控制、消防職業痛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職工的健康

2、範圍:全體員工

3、職責者:安全部、製造部、中央研究所、工程部、採購銷售部、行政保衛科

4、程序:

4。1總則

4。1。1職業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公司監督、部門負責、分級管理,定期考覈”的管理體制。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做好職業衛生工作。

4。1。2第四條企業職業衛生工作實行一把手負總責,企業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職責。職責衛生管理部門對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與考覈負責。

4。1。3職業衛生工作是企業安全、健康、環境(HSE)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執行HSE管理體系過程中,必須按本規定做好職業衛生有關工作。

4。1。4各級工會組織應依法維護職工享有的職業衛生保護權利,組織實施對本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羣衆監督。

4。1。5企業對在職業衛生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個人或單位給予獎勵。

4。2機構與管理

4。2。1公司安全部在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的領導下,主管職業衛生工作。公司健康安全科在安全部領導下,負責職業衛生日常管理的具體工作。

4。2。2企業安全生產監督委員會負責指導職業衛生工作,應有領導分管職業衛生工作。

4。2。3內部應建立職業衛生“管理網絡”,負責各級職業衛生的監督管理工作。

4。2。4建立職業衛生工作例會制度。制定計劃,研究工作,佈置任務,通報企業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監測、職業健康監護、職業衛生宣傳教育及勞動防護檢查考覈、職業衛生隱患檢查及治理等情景。

4。2。5應按國家有關規定,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確保職工能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的有關待遇。

4。2。6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所需經費(包括健康監護費、職業病診療康復傷殘費、塵毒監測儀器設備購置費、監測費、職業衛生宣傳教育費、培訓費、管理費、職業病危害調查費、職防科研費等)應列入企業年度資金計劃,專款專用,其經費支出在生產成本中據實列支。

4。2。7工會、人事、生產、技術和設備等管理部門,在其崗位職責制中應列入相關的職業衛生職責條款,協助作好職業衛生工作。

4。3職業病危害前期預防

4。3。1應加強新建及改、擴建工程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工作。應建立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審批程序,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參加建設項目的設計審查。

4。3。2按照國家有關法規的要求,建設項目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開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的有關工作,並按有關規定報批。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設計單位應充分研究和落實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中提出的有關提議和措施,應同時建立相應的職業病危害評價等檔案。

4。3。3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應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工作,並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職業衛生驗收手續,對不貼合職業安全衛生標準和職業病防護要求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必須整改直至達標,否則不得投入生產。

4。3。4建立健全企業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救援模擬演練,同時進行講評並持續改善。

4。3。5建立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制度。發生嚴重職業病危害情景和中毒事故時,應及時報告集團公司和地方主管部門,準確供給有關情景,並配合做好救援救護及調查工作。

4。3。6做好防塵、毒、射線、噪聲以及防氮氣窒息等防護設施的管理、使用、維護和檢查,確保其處於完好狀態,未經主管部門允許,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應根據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具體情景,爲職工供給有效的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企業應建立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及個體防護用品管理臺賬。

4。3。7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具備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亦不得理解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

4。3。8可能造成職業病或職業中毒的作業環境、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或擴大的職業衛生隱患,應納入企業安全隱患治理計劃,按《事故隱患治理項目管理規定》(中國石化安〔2004〕166號)和《事故隱患限期整改職責制》(中國石化安〔2002〕250號)執行,並由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牽頭負責整改。

4。4勞動用工及職業健康檢查管理

4。4。1在與員工簽定勞動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或工作資料變更時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後果、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等資料如實告知職工,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違反此規定,職工有權拒籤勞動合同,企業不得解除終止原勞動合同。

4。4。2所有員工都有維護本單位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職責和義務,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及可疑情景,應及時向有關單位和部門報告,對違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爲應提出批評、制止和檢舉,並有權提出整改意見和提議。

4。4。3不得因員工依法行使職業衛生正當權利和職責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4。4。4企業應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和退休職業健康檢查,以及特殊作業體檢、企業不得安排未進行健康檢查的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證者從事禁忌的工作。

4。4。5企業人力資源部應根據新招聘及調換工種人員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以及健康安全科鑑定意見安排其相應工作。

4。4。6對職業健康檢查中查出的職業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職業病者,患者所在企業應根據健康安全科提出的處理意見,安排其調離原有害作業崗位、治療、診斷等,並進行觀察。

4。4。7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按規定建立健全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國家規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檔案資料應包括員工的職業史、既往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個人健康資料、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4。4。8對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應及時組織救治或醫學觀察,並記入個人健康監護檔案。

4。4。9體檢中若發現羣體反應,並與接觸有毒有害因素有關時,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及時組織對生產作業場所進行勞動衛生學調查,並會同有關部門提出防治措施。

4。4。10所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意見,均需如實記入職工健康監護檔案,並由職防部門自休檢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反饋給有關單位並通知體檢者本人。

4。4。11應嚴格執行女工勞動保護法規條例,及時安排女工健康體檢。安排工作時應充分研究和照顧女工的生理特點,不得安排女工從事異常繁重或有害婦女生理機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嬰兒一週歲內)女工從事對本人、胎兒或嬰兒有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從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婦女生殖機能障礙的有毒作業。

4。5作業場所管理

4。5。1應建立生產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與評價考覈制度。定期對生產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與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彙報,並向員工公佈。

4。5。2應加強對工藝設備的管理,對易產生泄漏的設備、管線、閥門等應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杜絕或減少跑、冒、滴、漏。企業在生產活動中,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4。5。3對不貼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作業場所應立即採取措施,加強現場作業防護,提出整改方案,進取進行治理。對嚴重超標且危害嚴重又不能及時整改的生產場所,必須停止生產運行,採取補救措施,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4。5。4要在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闡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

4。5。5要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按規定設置警示標識、報警設施、沖洗設施、防護救急器具專櫃,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同時做好定期檢查和記錄。

4。5。6生產崗位職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

4。5。7加強對檢維修場所的職業衛生管理。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生產裝置,在制定停車檢修方案時,應有職防人員參與,提出對塵、毒、噪聲、射線等的防護措施,確定檢維修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範圍和要點。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裝置檢維修現場應嚴格設置防護標誌,應有相關人員做好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工作。

4。5。8要加強檢維修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配備和現場沖洗設施完好情景的檢查。

4。5。9對承擔檢維修的特殊工種(放射、電焊、高空作業等)人員,必要時需組織檢維修前體檢,發現健康狀況不適者,應立即通知不得從事該項工作,避免職業傷害。

4。5。10要加強檢維修現場塵毒檢測監控工作。企業應根據檢維修現場情景與職防部門聯繫檢測事宜,隨時掌握現場塵毒濃度,及時做好防護工作。

4。5。11做好檢維修後開工前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防護效果鑑定工作,重點對檢維修後的放射源防護裝置、防塵防毒防噪聲衛生設施的整改等情景進行系統檢查確認,減少開車運行時的意外職業傷害。

4。5。12應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景的檢查監督,凡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者不得上崗作業。

4。6職業病診斷與管理

4。6。1職業病的診斷與鑑定工作由企業統一管理。職業病診斷和鑑定由企業和當事人如實供給有關職業衛生情景,按法定程序取得職業病診斷、鑑定的有關資料。

4。6。2要加強對職業病病人的管理,實行職業病病人登記報告管理制度,發現職業病病人時,要按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和集團公司報告。

4。6。3應安排職業病患者進行醫療和療養。對在醫療後被確認爲不宜繼續在原崗位作業或工作的,由安全部提出調整崗位意見後,由有關部門和單位按有關規定辦理。

4。6。4職業病患者的診療、康復和複查等費用以及傷殘後有關待遇和社會保障,應依照國家和集團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4。6。5對疑似職業病的職工應及時進行診斷,在其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按職業病待遇辦理,同時在此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4。7職業健康教育與培訓

4。7。1安全生產委員會應定期研究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各級領導和崗位職工都必須熟悉本崗位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職責,掌握本崗位及管理範圍內職業病危害情景、治理情景和預防措施。

4。7。2主管部門要組織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進行職業衛生專業知識與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工作。結合生產實際,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學習,舉辦專題培訓和學習講座,提高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4。7。3要對全體職工進行職業病防治的法規教育和基礎知識培訓與考覈。要組織職工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的職業病防治法規、條例及中國石化的規章制度,樹立法制觀念,提高遵紀守法意識。班組每季度在安全活動中安排一次職業衛生知識學習活動,並做好記錄。

4。7。4生產崗位管理和作業人員必須掌握並能正確使用、維護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掌握生產現場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開展相應的演練活動。

4。7。5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職工必須理解上崗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規教育、崗位勞動保護知識教育及防護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操作。

4。7。6要做好生產檢維修前的職業衛生教育與培訓,結合檢維修過程中會產生和接觸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可能發生的急性中毒事故,重點掌握自我防護要點和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情景下的緊急處理措施。

4。8附則

4。8。1企業對外來施工人員和長期僱用的勞務工的職業衛生管理可參照本規定執行。

4。8。2對放射線、噪聲、劇毒品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防護管理,按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4。8。3應按照本規定,結合實際情景,制定本部門職業衛生工作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4。8。4銷售部參照本規定,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4。8。5本規定解釋權歸公司安全部。其他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篇4: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一、總則

1。1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有關規定,設置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負責我廠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1。2 制定並落實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

二、資料

2。1 建立詳細的職業衛生檔案,其應包括:

2。1。1 廠企基本情景:單位簡史、生產工藝流程圖、存在有毒有害的種類和工序、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及評價、有毒有害作業羣體分佈及其健康評定和職業性四種人(職業病、疑似職業病、觀察對象及職業禁忌症)情景等。

2。1。2 職業健康情景:勞動者基本情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藉貫、婚姻狀況、出入廠時光、勞動合同時限、健康狀況、工種調動、工資發放及出勤情景等)、職業史、危害因素接觸劑量、勞動保護、現病史、職業性健康檢查結果及其健康評價等。

2。1。3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檢測情景:包括危害因素種類、監測或檢測時光、地點、濃度(強度)、國家允許標準及評價結論等。

2。2 做好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並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

2。2。1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資料包括:單位基本情景,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材料、防護措施和應急救援設施等。

2。2。2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後30日內申報,生產技術、工藝、材料等發生變更後30日內申報變更資料。

2。3 必須做好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及其相關衛生知識的培訓工作,並構成制度長抓不懈。

2。3。1 單位負責人和安全技術部門、行政人員及車間的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定期理解地方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培訓。

2。3。2 車間工人必須參加結合本單位職業病危害的特點而設的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

2。4 建立健全的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防護設施定期檢修保養制度。確保防護措施正常運轉,是有效控制職業病危害的重要保證。

2。4。1 產生有毒有害及其它有害因素的生產場所應採用密封、通風、吸塵、淨化等防護措施,並與生產設備同步運行。

2。4。2 確立負責檢修保養部門和人員,制定各類防護設施的檢修保養週期,記錄檢修情景及時光,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做好應急處理等。

2。5 建立健全的個人防護用品發放制度,嚴格把好個人防護用品的購置關,根據工序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制定個人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表,合理發放個人防護用品,做好發放個人防護用品的登記和管理。

2。6 建立健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的選購、運輸、貯存、使用及銷售管理制度,選購原材料應以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爲原則。

2。6。1 供給、運輸、貯存、使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質的原材料,應當有中文說明書並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危害後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產品成份檢驗報告、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資料。

2。6。2 貯存有毒有害原材料的場所應當在規定的部位設置危險物品標識或者放射性警告標識。

2。7 建立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及定期檢測制度,對極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學品和產生高危害物質的工藝或場所應設置監測系統自動報警裝置,並應由專人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和登記管理,確保監測系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2。8 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定期組織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向勞動者公佈。

2。9 如發現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貼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應當立即採取相應治理措施。

2。10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由依法設立的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

2。11 建立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理預案和職業病報告制度。

2。11。1按照《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景制定“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

2。11。2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勞動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要及時、準確,資料包括事故時光、地點、發病情景、患者去向、死亡人數、可能發生事故的原因、己採取措施和發展趨勢等。

2。12 一旦發現職業病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按國家職業病報告規定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確診爲職業病的,用人單位應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

2。13 建立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佈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化學毒物預防知識、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

2。14 建立女工職業衛生保障制度。不得安排懷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幼兒有害的作業。

2。15 建立招工及勞動合同管理制度。招工過程嚴格把關,防止冒名頂替或招收童工(未滿16週歲),同時把好崗前體檢關,杜絕職業禁忌症患者進入禁忌崗位;

2。15。1 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

2。15。2 在己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資料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有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應當如實告知。

2。16 建立防暑降溫和健康保健衛生管理制度。落實各項防暑降溫措施,暑天高溫期間控制加班加點,合理調整作息時光;改善落後的高溫作業工藝,增添必要的通風降溫設備; 供應清涼飲料及供給充足的開水,保證工人身體水鹽代謝;高溫作業禁忌症患者應及時調離高溫作業崗位,作妥善安置。

三、附

3。1 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3。2 本制度由生產部負責解釋。

3。3 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5: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負責人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危害防治職責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衛生與安全

2、按照《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設置與用人單位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員工代表大會報告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景,主動聽取員工對本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並責成有關部門及時處理和解決提出的合理化提議和意見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彙報,研究和制訂職業病危害防治計劃與方案

5、組織建立、健全本單位職業病危害防治職責制、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分管職業衛生的負責人職責

在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根據國家有關職業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在用人單位中直接領導和具體組織實施各項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具體職責:

1、組織制定職業病危害防治計劃與方案,完善和修訂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衛生安全操作規程,根據各部門分工,明確各部門、各崗位人員職責並組織具體實施,督促並保證職業病危害防治經費的落實和專款專用

2、組織對用人單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衛生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普及職業病危害防治知識。對在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貢獻的進行表揚、獎勵,對違章者、不履行職責者進行批評教育和處罰

3、定期組織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巡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研究,制訂整改措施,落實部門按期解決,及時消除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隱患

4、定期組織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組人員會議,聽取各部門、車間、員工關於職業衛生有關情景的彙報,及時採取措施

5、如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要科學應對及妥善處理,及時報告,進取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和處理,對有關職責人予以嚴肅處理

三、技術部門的職責

1、編制用人單位生產工藝、技術改善方案,規劃安全技術、勞動保護、職業病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勞動者工作環境和條件,採取措施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製作和供給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四、職業衛生管理部門職責

1、在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領導下,推動用人單位開展職業衛生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

2、組織開展對用人單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

五、專(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責

1、認真履行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部門職業衛生管理相關職責,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等法規標準、規章制度。彙總和審查各項技術措施、計劃,並且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按期執行

2、組織參與對員工開展職業衛生培訓教育,檢查督促員工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六、員工職業病危害防治職責

1、參加職業病危害防治培訓教育和活動、學習職業病危害防治技術知識,遵守各項職業病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發現隱患及時報告

2、正確使用、保管各種器具,職業病防護用品和設施

篇6: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爲了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我公司職工的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改善生產作業環境,搞好職業衛生工作,經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討論,制定本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一、各部門、各車間在公司總經理、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履行各自職責,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檔案及有關檔案,並妥善保存。

二、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的規定。

三、依法履行向職工職業病危害告知義務。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如實告知職工,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並以標誌、公告等形式提高職工對職業病危害的防範意識。 四、依法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制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的預評價、審查認可、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驗收認可等程序。

五、對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逐步採取技術改造、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防護用品等,落實各項防護措施,進取改善勞動條件。向職工供給貼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六、定期、不定期組織對各部門、各車間職業病防治措施落實情景的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處理,或上報領導小組處理,落實部門按期解決。

七、依法組織對職工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發現有與從事的職業有關的健康損害的職工,及時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依法組織本單位職業病患者的診療。

八、依法組織對職工的職業衛生教育與培訓。

九、組織開展對本單位各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建立好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檔案,並妥善保存。

十、定期委託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檢測與評價,檢測與評價結果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向職工公佈。

十一、建立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應急救援分隊,落實職責,以利急需,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制度

篇7: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爲了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我廠職工的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改善生產作業環境,搞好職業衛生工作,經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討論,制定本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一、各部門、各車間在廠長、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履行各自職責,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及有關檔案,並妥善保存。

二、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的規定。

三、依法履行向勞動者職業病危害告知義務。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並以標誌、公告等形式提高職工對職業病危害的防範意識。

四、依法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制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的預評價,審查,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驗收等程序。

五、對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逐步採取技術改造、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防護用品等,落實各項防護措施,進取改善勞動條件。向勞動者供給貼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六、定期、不定期組織對各部門、各車間職業病防治措施落實情景的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處理,或上報領導小組處理,落實部門按期解決。

七、依法組織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應急的職業健康檢查,發現有與從事的職業有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及時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依法組織本單位職業病患者的診療。

八、依法組織對勞動者的職業衛生教育與培訓。

九、組織開展對本單位各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建立好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檔案,並妥善保存。

十、定期委託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檢測與評價,檢測與評價結果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想勞動者公佈。

十一、建立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應急救援分隊,落實職責,以利急需,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制度。

*** 廠

年 月 日

篇8: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1、 資料與範圍

1。1。爲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體現“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職業病防治方針,保證企業建設項目的設計貼合衛生要求,控制

生產過程產生的各類職業病危害因素,改善勞動條件以保障職工的身 體健康,促進生產發展,特制定本制度。

1。2作業場所職業危害,是指從業人員在從事職業活動中,由於接觸粉塵、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對身體健康所造成的各種損害。作業場所職業危害按照《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確定。

1。3本制度適用於公司所屬各單位。

1。4定義:

1。4。1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4。2職業危害作業人員:是指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勞動者。

2、職責

2。1公司主要領導全面負責職業病防治工作。

2。2工會組織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參與公司制度修改。

2。3安全生產管理部

2。3。1 負責制定公司年度職業衛生目標和方策計劃。

2。3。2 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各事業部中心每年度進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確認,對外協調聯繫檢測,結果數據分析、評價存檔,杜絕公司三、四級職業危害。

2。3。3 負責指導各事業部中心正確識別職業病危害作業和特種作業人員,分別建立作業人員登記臺帳,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每年及特種作業人員每兩年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全健康檔案。

2。3。4 負責組織安排疑似職業病病人的觀察治療、診斷和處理。

2。3。5負責協調配合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現場調查取證及職業病診斷。負責上報公司年度職業健康年報表、職業病病人相關信息、職業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職業危害防護設施驗收批覆文件至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2。3。6 配合工藝工程院實施公司新、改、擴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及竣工驗收前的職業病控制效果評價。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其職業病防護設施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正式生產和使用。

2。3。7負責組織協調實施公司年度作業環境專項治理項目的立項、報批並監督完成。

2。3。8負責實施對各專業廠分管安全和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定期培訓; 配合指導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崗前、崗中定期職業衛生專業知識培訓。

2。3。9負責審覈發放平臺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的保健費。

2。3。10 負責對各事業部中心上報的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基礎數據進行審覈、整理、彙編、彙總。

2。3。11 負責填報公司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及報批工作,電子版本報合肥市安全監督管理局,上報材料整理歸檔。

2。4 事業部中心

2。4。1依據公司年度職業衛生目標方策進行分解,制定職業衛生年度工作計劃

2。4。2負責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登記並上報安全生產管理部備案,組織實施現場檢測,數據存檔。

2。4。3負責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公告欄的設置,公佈相關職業衛生操作規程、管理制度,設置危險化學品使用場所的安全告示牌、MSDS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告知牌。

2。4。4 負責識別職業病危害和特種作業人員並上報安全生產管理部備案,組織實施定期的職業健康體檢,並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2。4。5負責組織實施從事職業病危害和特種作業的新員工上崗前、離崗人員健康體檢,結果分析並建檔,杜絕職業禁忌症。

2。4。6負責承擔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所發生醫療費用,並按公傷審批程序上報。

2。4。7負責組織實施職業危害防護設備設施的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和保養,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並做好記錄。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職業危害防護設施。

2。4。8負責實施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保健費的審覈、發放。(標準見附表)

2。4。9負責組織實施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定期職業衛生知識的培訓。

2。4。10負責對職業病患者或職業禁忌症者的調崗。

2。4。11負責爲從業人員供給貼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職業危害防護用品,並督促、教育、指導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戴、使用,不得發放錢物替代發放職業危害防護用品。

2。4。12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2。4。13 負責每年一次申報本單位的職業危害,提交《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和下列有關資料:

(一)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情景;

(二)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的情景;

(三)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和強度的情景;

(四)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佈情景;

(五)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景;

(六)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景;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資料。

2。4。14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採取電子方式,報安全生產管理部。

2。4。15 下列事項發生了重大變化,負責向安全生產管理部申報變更:

(一)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20日內進行申報;

(二)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資料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2。5 技術中心工藝工程院

2。5。1 負責組織實施公司新、改、擴建建設項目中職業衛生的設計、施工和評價驗收,投產使用須貼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和《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要求並經過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評價驗收。

2。5。2 負責根據公司年度作業環境專項治理計劃承擔職責項目方案設計評審及實施移交。

2。6人力資源部

2。6。1 督促各事業部中心職業病危害及特種作業人員體檢後,崗位禁忌症、職業病患者的崗位調離工作。

2。6。2負責組織安排公司平臺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的新員工崗前體檢工作,杜絕發生職業禁忌症者上崗。

2。6。3負責與從業人員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其後果、職業危害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從業人員,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依法爲從業人員辦理工傷保險,繳納保險費。 3、工作程序

3。1職業病危害及特種作業人員體檢管理

3。1。1各事業部中心統計人員名單並上報安全生產管理部。

3。1。2安全生產管理部與合肥疾病控制中心、醫院聯繫,確定體檢項目和日期,組織實施,體檢結果分析建檔。

3。1。3 安全生產管理部輸出體檢結果處理報告,人力資源部及各事業部中心對職業病患者或職業禁忌症者出示調崗證,安排調離原崗位。

3。1。4安全生產管理部安排職業病患者或觀察對象進行醫治或療養並上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3。1。5人力資源部及各事業部安排將要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的新員工進行崗前體檢,醫院實施體檢,體檢結果報告安全生產管理部及各事業部,並分析剔除職業禁忌症,信息反饋人力資源部並組織安排新員工上崗。 3。1。6各事業部中心安排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在退休、離崗或變換工種時到醫院進行體檢,體檢結果報告各事業部備案並建檔。 3。2 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的監測、治理管理

3。2。1 各事業部中心填報職業病危害作業登記表並製作平面佈置圖上報安全生產管理部。

3。2。2安全生產管理部與合肥疾病控制中心聯繫,確定檢測項目和時光,組織實施,檢測結果存檔。

3。2。3各事業部中心分析檢測結果,對不貼合國家《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要求的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提出綜合治理計劃並立項報公司領導審批,技術中心工藝工程院和事業部組織制定治理方案並落實,安全生產管理部監督實施並驗收。

3。2。4各事業部中心依據每年度職業病危害檢測結果,在職業病危害作業現場設置《職業健康安全告示牌》,資料包括:職業危害因素名稱、健康危害、防護要求、職業健康警示標誌、國家標準和檢測結果。規格標準700╳500。

3。3職業病病人管理

3。3。1安全生產管理部根據年度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對需要做職業病診斷的人員,配合有資質的診斷機構進行現場調查走訪並供給相關診斷材料。

3。3。2確診爲職業病的,安全生產管理部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監督管理局報告並按照職業病診斷書上註明的複查時光安排複查。

3。3。3各事業部中心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對不適宜從事原崗位的職業病疑似人員和職業病病人,各事業部中心人力資源部在接到通知後一個月內安排調離崗位。

3。4保健費審覈發放管理

3。4。1由各事業部中心的專業廠負責填報享受保健費人員名單,事業部中心安全管理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共同審覈發放。

3。4。2對從事同一工種、同一時光、同一場所,接觸多種有害因素的人員,按其中的高標準等級享受。

3。4。3 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享受甲、乙等保健待遇的人員,因工作變動,今後不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的人員,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補發一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補發兩個月;十年以上補發三個月。

3。4。4 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患了職業病或嚴重職業中毒的員工,經有關專家診斷,需住院治療或休養期間,可繼續享受保健待遇。 3。5職業衛生培訓管理

3。5。1各事業部中心提出培訓需求並將計劃上報安全生產管理部。組織相關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培訓並留下記錄。

3。5。2各事業部中心對從事職業危害作業的新員工上崗前組織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

3。5。3安全生產管理部供給培訓教材和師資並監督實施。

3。6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

3。6。1 各事業部中心對本單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系統識別並登記。

3。6。2 各事業部中心對識別場所應瞭解生產工藝及原材料使用狀況。

3。6。3 各事業部中心根據生產工藝及原材料使用狀況填報申報表。

3。6。4 各事業部中心將《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的電子版本報安全生產管理部。

3。6。5 安全生產管理部整理彙編上報合肥市安全監督管理局,資料存檔並負責因公司名稱、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申報管理。

4、 相關程序、文件和記錄

4。1 相關程序

4。2 相關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52號,20xx年12月31日,修訂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 (1987年12月3日國務院發【1987】105號文發佈)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 》 (20xx年4月30日國務院令第352號)

④《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xx) ⑤《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xx)

⑥《職業病診斷與鑑定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4號,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⑦《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3號,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⑧《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3號,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⑨《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7號,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4。3 記錄

①營養費發放表。

②合肥地區有害作業人員體檢表。 ③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登記表 ④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登記表 ⑤《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

5 本制度修改記錄表

附加說明:本制度由安全生產管理部編制並負責解釋,原《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自本制度發佈之日起廢止

篇9: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一、職業衛生安全職責制

(一)總經理職業衛生安全職責制

1、用人單位的廠長(經理)是本單位的職業衛生防治 工作的第一職責人,對保證本單位職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 安全與健康負全面職責。

2、生產經營活動中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 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國家和本 、 地區有關職業衛生安全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標準。

3、 建立健全本單位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 配備專 (兼) 職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人員,提高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人員的素 質。

4、負責建立健全本單位職業衛生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 審覈批准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和長遠 規劃, 以及重大安全技術措施項目, 有計劃的改善勞動環境, 做到安全生產經營,禮貌生產經營。

5、保證本單位職業衛生安全投入的有效實施。

6、把職業衛生安全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每月召開 一次職業衛生安全工作會議,聽取各部門和職業衛生管理部 門的工作彙報,研究解決職業衛生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推廣先進的安全技術和管理方法。

7、經常深入瞭解、督促、檢查本單位的職業衛生安全 工作,掌握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工作情景,組織開展廠級職業 衛生安全檢查,對重大隱患組織落實整改措施。並布臵和檢 查規章制度貫徹執行情景,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8、對於新建、改建、擴建、遷建和革新、改造等工程 項目,確保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 工、同時投產使用,並報衛生局審批。

9、負責制定本單位的職業衛生應急救援預案,並每年 至少演練一次。

10、保障職工的職業衛生勞動條件和企業的職業衛生安 全狀況,保障女工的合法權益,不得使用未成年工從事接觸 職業病危害的作業。

11、開展廠級職業衛生安全教育與考覈工作。

12、及時、如實上報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組織對急性 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調查分析及處理工作。

(二)副經理職業衛生安全職責制

1、協助廠長(經理)領導本單位的職業衛生安全工作, 對分管的職業衛生安全工作負直接領導職責。

2、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 、 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國家和本地區有關職業衛生安 全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標準。

3、負責組織制定職業衛生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安全技術措施和長遠規劃、以及重 大安全技術措施項目,有計劃的改善勞動環境,做到安全生 產經營,禮貌生產經營。

4、把職業衛生安全工作列入管理的重要日

篇10: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總則

1、爲了預防、控制和減少職業危害及職業病的發生,保障員工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訂本制度。

2、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爲員工創造貼合職業衛生標準和職業衛生要求的環境、條件、消除和減少各種危害因素對員工健康的影響。

3、公司法定代表人對公司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職責,各級主要領導對本部門的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領導職責。

5、本單位職業危害的種類有:乙酸乙酯、丁酮、粉塵。

一、職業病危害防護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1、加強新建及改、擴建工程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審批程序,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應參加建設項目的設計審查。

2、建設項目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開展職業病危害預防評價的有關工作,按有關規定報批。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要充分研究和落實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中提出的有關提議和措施,項目單位應建立相應的職業病危害評價等檔案。

3、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必須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工作,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職業衛生驗收手續。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正式生產和使用。

4、做好職業衛生防護設備設施的管理、使用、維護和檢查,確保其處於完好狀態。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允許,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因故停用設備設施應辦理停用手續,並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5、設備設施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培訓,合格後方能上崗並負責填寫設備設施運行記錄。

6、設備設施的日常保養由操作人員負責,做到崗前按規定做好設備點檢工作,班中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班後做好清掃工作。

7、設備設施發生故障,操作人員必須採取防治措施,防治故障擴大並通知維修人員及時處理。

8、定期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進行檢修和維護,定期檢測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9、設備設施經技術鑑定不能滿足職業危害防護要求,要及時進行更新。

10、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外包給不具備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企業。

11、對可能造成職業病或職業中毒的作業環境、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或擴大的職業衛生隱患,應納入安全隱患治理計劃,按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並由單位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或者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牽頭負責整改。

12、加強職業危害防護設備設施、技術資料檔案管理工作。

二、勞動用工及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

1、單位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後果、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等資料如實告知職工,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

2、員工變更到可能產生職業危害崗位時,單位違反職業衛生如時告知等規定,職工有權拒籤勞動合同,單位不得解除終止原勞動合同。

3、加強對員工職業病危害教育,提高員工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掌握職業病防治方法,正確使用勞動防護設施、器材和用品。

4、所有員工都有維護本單位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職責和義務,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及可疑情景,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對違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害身體健康的行業應提出批評、制止和檢舉,並有權提出整改意見和提議。

5、不得因員工依法行使職業衛生正當權利和職責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6、單位應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和退休職業健康檢查,以及特殊作業體檢。不得安排未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者從事禁忌的工作。

7、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勞動者應當進行崗位輪換。

8、按規定建立健全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檔案資料應包括員工的職業史、既往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個人健康資料、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並按照下列保存期限妥善保存。

(1)接觸粉塵和致癌物作業的職工,檔案保存至職工離職後30年;

(2)其他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職工,保存至離職後5年。

9、對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應及時組織救治或醫學觀察,並記入個人健康監護檔案。

10、體檢中若發現羣體反應,並與接觸有毒有害因素有關時,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或者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及時組織生產作業場所進行職業衛生學調查,並會同有關部門提出防治措施。

11、所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意見,均需如實記入職工健康監護檔案,並由職業病防治部門自體檢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反饋給有關單位並通知體檢者本人。

12、嚴格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及時安排女工健康體檢。安排工作時光應充分研究和照顧女工生理特點,不得安排女工從事異常繁重或有害婦女生理機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嬰兒一週歲內)女工從事對本人、胎兒或嬰兒有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從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婦女生殖機能障礙的有毒作業。

三、作業場所管理制度

1、單位應當請地方有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並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其檢測,評價結果存入單位職業衛生檔案,並及時向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及向勞動者公佈。

2、對不貼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作業場所應立即採取措施,加強現場作業防護,提出整改方案,進取進行治理。對嚴重超標且危害又不能及時整改的生產場所,必須停止生產運行,採取補救措施,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3、在產生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闡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

4、在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按規定設置警示標識、報警設施、沖洗設施、防護急救器具專櫃,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同時做好定期檢查和記錄。

5、根據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具體情景,爲職工供給有效的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建立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管理臺賬。

6、生產崗位職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

7、加強對檢維修場所的職業衛生管理。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生產裝置,在制定停車檢修方案時,應有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參與,提出對塵、毒、噪聲、射線等的防護措施,確定檢維修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範圍和要點。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裝置檢維修現場應嚴格設置防護標誌,應有相關人員做好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工作。

8、要加強檢維修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配備和現場沖洗設施完好情景的檢查。

9、要加強檢維修現場塵毒檢測監控工作。各單位應根據檢維修現場情景與有關部門聯繫檢測事宜,隨時掌握現場塵毒濃度,及時做好防護工作。

10、做好檢維修後開工前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防護效果鑑定工作,重點對檢維修後的放射源防護裝置、防塵防毒防噪聲衛生設施的整改等情景進行系統檢查確認,減少開車運行時的意外職業傷害。

11、單位應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景的檢查監督,凡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者不得上崗作業。

12、有毒、有害物質的包裝,必須貼合安全、衛生要求,防止泄漏擴散。

13、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救援模擬演練,同時進行講評,發現不足及時完善改善。

四、職業病診斷管理制度

1、職業病的診斷與鑑定工作由單位統一管理。職業病診斷和鑑定由單位和當事人如實供給有關職業衛生情景,按法定程序取得職業病診斷、鑑定的有關資料。

2、加強對職業病病人的管理,實行職業病病人登記報告管理制度,發現職業病病人時,要按有關規定向地方安監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司的生產、職業衛生管理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等報告。

3、安排職業病患者進行醫療和療養。對在醫療後被確認爲不宜繼續在原崗位作業或工作的,由職業病防治部門提出調整崗位意見後,有關部門和單位按規定辦理。

4、職業病患者的診療、康復和複查等費用以及傷殘後有關待遇和社會保障,依照國家和單位有關規定執行。

5、對疑似職業病的職工及時進行診斷,在其診斷或者醫觀察期間的費用按職業病待遇辦理,同時在此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五、職業危害日常監測管理制度

1、工會負責對職業病防治實行民主管理和羣衆監督。

2、安全監督部門負責職業危害因素的辨識、評價、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措施,開展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負責職業病的統計、報告和檔案管理工作。

3、勞動人事部門負責對職業病患者調換工作崗位,安排休養。

4、各施工生產單位負責職業病防治措施的實施,對職業病防治設備進行經常檢查、維護和定期檢測,堅持正常運轉,並按規定發給員工貼合質量要求的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和保健食品。

5、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應嚴格遵守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並享有獲得職業病預防、保健、治療和康復的。權利。

六、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制度

公司安環部負責本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管理,在其內設專(兼)職專業人員,負責日常監測和管理工作。

一、組織開展對本單位各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確保監測正常運行,建立好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檔案,並妥善保存。

1、監測的布點

2、監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

3、監測的週期

4、監測結果的登記與報告

二、定期委託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檢測與評價。

1、檢測與評價結果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向勞動者公佈。

三、監測中發現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貼合衛生標準時的處理

四、實施部門及經費保障

七、職業危害告知制度

爲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公司所屬各單位應當爲員工創造貼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2、公司人力資源部與已進、新進公司的員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勞動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職工,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未與在崗員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勞動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應按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與員工進行補籤。

3、公司員工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資料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公司人力資源部、環保安全部應向員工如實告知現從事的工作崗位、工作資料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並簽訂職業病危害因素勞動變更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補充合同。

4、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佈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對作業人員進行告知。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資料。

5、公司環保安全部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二級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實行情景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確保告知制度的落實。

6、公司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每年對員工進行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的培訓、考覈,使每位員工掌握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和控制技能。

八、職業危害排查制度

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制定本單位職業危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並對職業危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負責。

2、每月組織車間、班組進行一次職業危害排查,每季度進行一次職業危害大排查,建立治理臺賬。

3、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和班組長,對作業崗位職業危害的日常排查治理工作負責,排查情景記錄存檔。

4、作業人員負責本單位崗前崗中崗後職業危害的排查,建立排查記錄。

5、對排查發現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時上報,及時治理,避免職業危害事故的發生。

6、對排查發現的職業危害事故隱患問題,要及時查清危害因素的來源,制定正確的治理方案和措施,明確隱患治理職責人和治理時光,清除職業危害事故隱患。

九、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1、爲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本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結合本廠實際,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衛生知識、操作規程、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維護的培訓,特制定本制度。

2、、教育培訓資料:

(1)職業健康法律、法規與標準。

(2)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3)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5)發生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3、教育培訓的對象與方式:

(1)新員工的培訓:新員工在上崗前應進行三級職業健康培訓,分別爲廠級、車間級和班組級。廠級培訓由廠職業健康安全科組織進行,車間級由車間主任組織,班組級由班組長組織。培訓後應進行考覈,合格後方能上崗。

(2)員工在調動崗位時,應進行鍼對性的職業健康培訓,培訓後進行考覈,合格者方能上崗。

(3)外來臨時工人,應進行鍼對性的職業健康培訓,確保其從事勞動時不受到危害。

(4)各單位對其在職員工應進行定期的職業健康教育學習,生產單位每2個月應進行一次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學習,輔助單位單位每季度應進行一次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學習,並有教育學習記錄。

(5)所有的職業健康培訓應有記錄,記錄資料包括時光、日期、培訓資料、培訓教師、培訓地點,受培訓人簽名等。

(6)公司定期邀請衛生、安監、疾控等部門職業衛生專業人員對各單位職業健康負責人、管理人員,進行全面的職業衛生培訓,提高職業健康管理業務本事。

(7)所有的培訓資料要設立職業健康培訓臺賬,並有專人保管,各生產單位培訓情景應每年11~12月報公司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備案。

(8)未進行職業衛健康培訓的員工或考覈不合格的員工不得上崗作業。

(9)各單位應採取會議、板報、標語、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做好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工作。

(10)職業健康教育分爲上崗前健康教育、在崗期間健康教育、離崗健康教育。職業健講學教育資料包括: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規;職業衛生、職業健康知識;重點職業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識;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及個人防護知識。

(11)安全環保部負責組織新入廠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與公司三級安全教育同時進行),安全環保部和各生產單位負責接觸職業危害職工在崗期間、離崗職業健康教育。

十、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制度

爲規範本公司勞保管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證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1。範圍:

我公司正式職工及已簽訂協議享受公司福利待遇的臨時工

2。 本單位須指定一名勞保管理員,建立勞保臺帳。勞保用品發放人數均以實際在崗人員統計。

3、勞保計劃管理

3。1各單位及各機關處室於每月20日前提報勞保計劃至企管人事處,由企管人事處根據現有人數及勞保標準對勞保計劃覈對無誤後(如有特殊情景另附表),轉入流程下一環節辦理。

3。2各單位臨時需要大批勞保用品時,由單位勞保管理員提交書面申請,由單位一把手審覈簽字並經公司相關領導審批後按照勞保計劃採購流程進行採購。

3。3本月臨時支領物品必須添加到下次採購計劃中,以防庫房物品透支。

4、勞保發放管理:

4。1各單位必須於以上規定日將勞保支領單發至企管人事處,逾期不予辦理。

4。2新入員工領取勞保用品由其所屬單位勞保管理員開據勞保支領單,經企管人事處初審後轉入流程下一環節辦理,職工本人憑介紹信到庫房領取。

4。3崗位調動及待崗復工後崗位變動的,各單位勞保管理員可根據變動後勞保標準開據支領單,經企管人事處初審後轉入流程下一環節辦理。

4。4個人購買勞保用品的,企管人事處依據公司財務處有效收據予以辦理支領勞保用品的相關手續。

4。5特殊情景(如設備檢修、聯查、外來領導參觀等)需持有經所屬單位一把手和主管經理簽字的‘支領勞保申請’方予以辦理相關手續。

5、勞保臺帳管理

5。1按計劃發放的勞保用品中,凡使用期限在3個月以上的,在勞保支領後及時錄入勞保臺帳。

5。2新入員工支領勞保的,由所屬單位勞保管理員將該員工勞保支領單發至企管人事處後,及時將該員工的勞保支領情景錄入勞保臺帳並對新員工進行特殊標註。

5。3如有調動情景,由調入單位勞保管理員及時與調出單位聯繫,將其在原單位的勞保支領情景及時錄入勞保臺帳。因崗位變動更換勞保用品的,以更換時光錄入勞保臺帳。調出單位將其勞保支領情景存檔備查。

5。4如有辭職、待崗等情景,將其支領勞保情景錄在現有員工勞保情景後面存檔並詳細標註。

5。5因設備檢修、聯查、外來領導參觀等臨時支領勞保用品或團體使用或輪換使用的及特殊情景臨時支領勞保的,在現有員工勞保情景後面加錄‘備註’,將詳細情景錄入。

5。6因勞保用品質量問題進行更換勞保用品的,使用期限以更換後發放時光爲準。

5。7 每月20日,各單位勞保管理員準時將本單位電子版的勞保臺帳報送企管人事處。如遇勞保管理員休假或其它特殊情景可由他人代替。勞保情景沒有變動的單位,勞保管理員可電話通知企管人事處。

6、企管人事處負責根據勞保發放標準對各單位報送的勞保臺帳、月勞保和到期勞保名單進行不定期抽查,如有違反上述規定,企管人事處將根據公司有關規定對職責單位及職責人進行考覈。

十一、設備維修管理制度

1。 目的作用

爲了科學地管理好公司的設備,使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原則、有標準、有規程地進行,以到達設備的使用壽命長、綜合效能高和適應生產發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 管理職責

2。1 公司設備動力科負責對全公司範圍內設備維護的歸口管理和統一計劃安排,要建立設備維護方面的各項制度和章程,協助和配合各部門強化職責意識,使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能按照公司規範要求得到貫徹執行。

2。2 各設備使用部門主管人員要按照公司關於設備維護保養的方針、政策和本制度的規定要求,對本部門的設備管理進行細化,並在執行過程中從嚴要求,經常檢查,加強考覈。

3。 設備維護基本原則

3。1 設備維護工作應貫徹“預防爲主”的原則 應把設備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其主要任務是防止連接件鬆動和不正常的磨損,監督操作者按設備使用規程的規定正確使用設備,防止設備事故的發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和檢修週期,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爲生產供給最佳狀態的生產設備。

3。2 堅持使用和維護相結合原則操作人員在設備日常維護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3。3 堅持合理規劃科學維護的原則 設備維護工作重點,體此刻提高維修工作質量、減少故障停機時光、提高設備作業率。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做到合理規劃,實現生產修理兩不誤,同時注意採用科學的維護方法,以到達效率的最大化。

4。 設備維護的要點

4。1 操作工作實行設備維護保養負責制:

4。1。1 單機、獨立通用設備實行操作工人當班檢查和維護保養負責制。

4。1。2 連續生產線上團體操作的設備,實行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區域當班檢查和維護保養負責制。

4。1。3無固定人員操作的公用設備,由設備所在部門設備主任指定專人維護保養負責制。

4。1。4每臺設備都要制訂和懸掛維護保養職責牌,要寫明維護保養者姓名。

4。2 維護保養職責者有下列職責:

4。2。1嚴格按設備使用規程的規定,正確使用好自我操作的設備,不超負荷使用。開車前15分鐘要仔細檢查設備,連接螺栓鬆動,要及時緊固和檢查按車間規定須維護檢查的必檢部位,然後空負荷試車,檢查各控制開關是否失靈。發現問題和異常現象,要停車檢查,自我能處理的立刻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報告檢修職責者,立即處理。

4。2。3正確地按車間制訂的潤滑表規定,定期添加潤滑油或潤滑脂,定期換油,堅持油路暢通。

4。2。4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鐘停機,將設備和工作場地擦拭和清掃乾淨,堅持設備內外清潔,無油垢、無髒物,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

4。2。5認真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主要設備每臺都應有“交接班記錄本”,每班人員應認真寫清楚,交接雙方要在“交接班記錄本”上簽字,設備在接班後發生問題由接班人負責。

4。3 專業維修工人,實行設備包修制:

4。3。1 班組包區域,個人包機組。

4。3。2每個設備區域和每一臺設備都要制訂和懸掛維護檢修職責牌。區域內要懸掛班組長職責牌,單機懸掛個人職責牌,填寫檢查維修職責者職責。

4。4 專業維修者有下列職責:

4。4。1區域包修的職責班組,應按車間制定的區域設備檢查點,分解落實到單機包修的個人,定時、定點進行巡迴檢查包修。

4。4,2 包機的個人應根據車間規定的每臺設備檢查點的檢查情景詳細填寫記錄,交車間設備組存檔備查。

4。4。3 車間設備組應根據定時定點檢查的記錄,安排和落實該設備的預修計劃,並報設備科備案,及時排除設備事故或設備故障。

5。 設備的分類分級維護保養

5。1叉車、反應釜等通用設備,按一、二、三級維護保養職責制。

5。1。1 一級保養以操作者爲主,維修工人配合,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設備每季度做一次一級保養。運輸車輛則每行走2000公里進行一級保養,每次保養必須按保養的要求進行。

5。1。2 二級保養以維修工人爲主,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設備一年做一次二級保養。運輸車輛則每行走7000公里,進行二級保養,每次保養必須按保養的要求進行。運輸車輛每行走45000-50000公里,進行三級保養,按運輸車輛保養資料及要求進行。

5。1。3 連續生產線上的專用設備,推行點檢、預修和廠休及節假日的維修職責制,根據點檢的預修計劃,進行定量維修。

5。3 設備的預防維護保養週期的確定,可根據設備的重要性和生產班次劃分類別。

5。3。1 A類設備週期最短。

5。3。2 B類設備週期較長。

5。4 車間

設備主任組織分管的設備員,按類別確定好每一臺設備的必檢部位,定崗、定員,職責到人,並報設備科備案。

5。5 車間設備員將分管的每一臺設備,編寫生產工人日常維護檢查表和專業維修工人巡迴檢查表(包括機組名稱、必檢部位名稱、每點檢查資料、檢查標準、檢查時光、檢查總的編號)及檢查記錄或圖表。

6。 設備維護規程的編制

6。1 設備維護規程是設備維護工作惟一遵循的準則,是企業搞好設備維護工作的基礎。企業所有生產工人、維修工人、生產、維護管理及指揮人員都必須認真貫徹執行。設備維護規程,根據生產發展、工藝改善及設備裝置水平的不斷提高,應相應修訂和完善。

6。1。1 每種設備都應有維護規程。

6。1。2 新建和技術改造的機組或單臺機設備在驗收投產前,要編寫好維護規程,經審覈後,發到崗位個人。

6。2 設備維護規程,應包括如下資料:

6。2。1 設備的主要技術性能參數表。

6。2。2 簡要的傳動示意圖、液壓、動力、電氣等原理圖,便於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

6。2。3潤滑控制點管理圖表,明確設備的潤滑點及選用油脂牌號。

6。2。4 當班操作人員檢查維護部位,維護人員巡迴檢查的週期、檢查點,每點檢查的標準。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

6。2。5 設備運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6。2。6 設備易損件更換週期和報廢標準。

6。2。7 明確設備和設備區域的禮貌衛生要求。

6。3 設備維護規程的編制:

6。3。1 凡新建技術改造項目的成套機組、單臺設備的維護規程由設備所在部門的設備技術組負責編寫。

6。3。2 在用設備尚無設備維護規程,應逐臺限期由設備所在部門負責編寫。

6。3。3 生產工藝改變,設備參數變更,車間工藝組應在工藝改變前一個月通知設備組,及時對規程進行修訂。

6。3。4 操作、維修人員在實踐中,發現有不妥和失誤之處及時向車間設備組反映,設備組應立即深人現場察看,進行修改。

6。3。5 凡新編制的維護規程,須經車間設備主任審覈,送設備科備案。

6。3。6 凡修訂後的維護規程,須經車間設備主任審覈,送設備科備案。

7。 設備維護規程的貫徹與執行

7。1 維護規程的貫徹與執行,是保證設備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安全運行的重要方法。所以,各級領導、操作、維修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與執行。

7。2 維護規程必須深人貫徹到操作、維修人員,並做到人手一冊。

7。3 操作工人和專職維修工人,要相互提醒、相互監督,並嚴格按維護規程執行。

7。4 車間設備組要經常深人車間檢查維護規程執行情景,發現不按規程執行,及時向車間設備主任彙報,嚴肅處理。

8。 設備技術檔案管理

8。1 設備技術檔案是設備使用期間的物質運動(包括從設備的設計、選型、製造、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更新改造、報廢等全過程)的綜合記載,爲設備管理供給各個不一樣時期的原始根據。所以,車間和設備科都應貫徹執行,逐臺建立設備技術檔案。

8。2 凡在用的設備都必須建立技術檔案。

8。2。1 按廠制定的“設備技術檔案”逐項記載。

8。2。2 必須要有傳動示意圖、液壓、動力、電氣等原理圖。

8。2。3 必須要有潤滑五定圖表。

8。2。4 必須要有點檢表(包括點檢資料、點檢標準、點檢時光、點檢人員及處理結果)。

8。2。5 設備檔案的資料要隨問題的出現和解決而詳細記載(包括問題出現的時光、部位、損壞程度、原因、處理結果、職責者等)。

8。2。6 檔案記載的資料、文字要整齊清晰(用鋼筆填寫)。

8。3 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電機、高壓屏、高壓開關、變壓器、整流裝置、電熱設備等應獨立建立專業檔案。

8。4 凡在用的主要設備、應建立備件、易損件圖冊。

8。5 新設備到貨後,設備庫必須把隨機帶來的全部資料(包括圖紙、說明書、裝箱單等)交技術資料室複製兩份,原資料歸廠資料室,複製資料一份交設備科,一份交設備使用部門。

8。6 設備大、中修,必須將檢修情景(包括檢修時光、檢修負責人、更換的零部件、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改善部分及圖紙、調試、驗收等原始記錄)歸檔。

【小編簡評】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優選(參考10份)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範文。

【網友評價】

要怎樣才能達到作者的水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