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古詩詞多篇

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古詩詞多篇

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古詩詞 篇一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5、《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6、《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7、《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爲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9、《登飛來峯》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2、《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14、《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15、《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6、《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

17、《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8、《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

1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0、《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遊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2、《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23、《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4、《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5、《破陣子》

(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26、《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峯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7、《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8、《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爲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古詩詞 篇二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離騷》詩句摘錄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詩經·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覆關,泣涕漣漣。

既見覆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幃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爲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採芙蓉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短歌行·對酒當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篇三

第7課《紀念劉和珍君》

1、相關語句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閒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閒人作“流言”的種子。

2、理解

“有惡意的閒人”指懷有惡毒目的,散佈陰險論調的人。他們是像陳西瀅樣的反動文人,是段祺瑞執政府的幫閒、幫兇。

“無惡意的閒人”指沒有是非觀念,愚昧無知的人,他們沒有壞心,只是被矇蔽,不知道慘案真相,因而麻木不仁。

【《紀念劉和珍君》知識點】

一、“真的猛士”與“庸人”:

1、相關句子: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造化又常常爲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着這似人非人的世界。

2、理解:

從上面的的語句可以見出:

“真的猛士”指的就是真正勇猛的革命鬥士,他們敢於正視黑暗的現實,能嚴肅對待反動統治者下的血腥屠殺。他們爲國家暗淡的前途、人民悲慘的命運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奮鬥、獻身爲最大幸福。

“庸人”即平庸之人,平平常常無所作爲的人。在文中指膽怯懦弱,容易遺忘,暫得偷生的人。客觀上起了維持“這似人非人的社會”的存在發展的作用。

問:劉和珍等四十位愛國青年,是不是“真的猛士”?

馮雪峯先生認爲不是。他認爲“真的猛士”泛指真正的革命者,而魯迅並不認爲爲了援助外交徒手請願是革命行動。

我們認爲從魯迅對“真的猛士”的定義和劉和珍等人的英勇事蹟來看,劉和珍等四十位愛國青年算是“真的猛士”。劉和珍毅然預定《莽原》全年;能夠不爲勢利所屈,反抗廣有羽翼的反動校長;在“強拖出校”“賃屋授課”的困境中始終微笑,態度溫和,可謂“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可謂“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劉和珍等烈士是當之無愧的“真的猛士”。

問:“庸人”指當時的普通的民衆嗎?是否包括“有惡意的閒人”與“無惡意的閒人”?

“庸人”指當時麻木不仁的中國百姓,包括“無惡意的閒人”,不包括“有惡意的閒人”。

二、“有惡意的閒人”與“無惡意的閒人”

1、相關語句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閒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閒人作“流言”的種子。

2、理解

“有惡意的閒人”指懷有惡毒目的,散佈陰險論調的人。他們是像陳西瀅樣的反動文人,是段祺瑞執政府的幫閒、幫兇。

“無惡意的閒人”指沒有是非觀念,愚昧無知的人,他們沒有壞心,只是被矇蔽,不知道慘案真相,因而麻木不仁。

三、“苟活者”

她不是“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爲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

“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貶義;“苟活者”是指有一定是非觀念,不忘懷烈士的死難而又沒有行動起來的人。

問:魯迅爲何把自己列入“苟活者”之列?

在《記念劉和珍君》第三節把自己說成“苟活到現在的我”,與“爲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相對。顯然,“苟活”是自我貶抑,說明魯迅對自己的解剖確實到了無情的地步,他不惜貶抑自己來映襯劉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實魯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不是“苟活者”。 在第三節,魯迅以“苟活者”來居,是爲了映襯劉和珍等人勇毅,而最後一節“真的猛士”當是作者的自我策勵,而“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當是強調劉和珍等愛國烈士於人的影響,對將來的意義。

問:“苟活者”與“庸人”“無惡意的閒人”是否是同一類人?

應該說,“苟活者” “庸人”“無惡意的閒人”不是同一類人,他們在《記念劉和珍君》各章節中有其區別:“苟活者”側重指指有一定是非觀念,不忘懷烈士的死難而又沒有行動起來的人。他們 “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有走向鬥爭的可能。“庸人”指對反動派的暴行有所不滿,對烈士的死難有所哀痛;但是,他們不敢“直面慘淡的人生”,不敢“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特別容易“忘卻”歷史的教訓,他們的苟且偷生。“無惡意的閒人”指在政治上同反動派及其走狗文人即“有惡意的閒人”有着根本的區別,但是他們對世界的態度極端的冷漠,冷眼旁觀,甚至把烈士的鮮血當作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的人。對這種人,作者幾乎不寄希望。

總的來說,在當時社會, “暫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魯迅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覺醒起來,看到希望。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篇四

第8課《小狗包弟》

因爲紅衛兵抄“四舊”,要殺狗,包弟變成了“包袱”,有人建議將它送醫院作解剖實驗用。包弟的命運未卜,它卻渾然不知,而“我”作爲它的主人,自身難保,又怎樣能救下包弟?所以“我”很傷感,但又不願讓包弟看出,所以只得“暗暗地”流淚。另外,“我”當時處於“半靠邊”狀態,言行受監視,不能明確地流露出對“寵物”的感情,也只能“暗暗地”流淚。

【《小狗包弟》知識點】

準確、生動而深刻的詞語:

⑴能否將“認識的人看見半死不活的他,都掉開頭去”中“認識的”三個字去掉呢?

不行。我們要注意這句話的語言環境。一位藝術家被“造反派”批鬥,毒打,遊街示衆,變得“半死不活”,這時候,稍有人性的人都會憐憫,救治他,更不用說“認識的”人了。現在連“認識的”人都“掉開頭去”,揭示了“-”已將人的心靈扭曲,或者說人們懾於“造反派”的淫威,不敢救治藝術家。而就在此時,藝術家鄰居的小狗卻奔了過來,“親熱地叫”“撲”“聞”“舔”“撫摸”,是非顛倒的歲月,人的良知竟不如狗。所以“認識的”三個字萬萬不可去掉。

⑵說說這句話中加粗詞語的好處:“在三年困難時期,我們每次到文化俱樂部吃飯,她都要向服務員討一點骨頭回去喂包弟。”

“每次”和“都”說明了行爲次數多,頻繁,無一例外。“討”,說明了行爲者要付出尊嚴的代價,作者的夫人蕭珊也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向服務員 “討”骨頭是需要勇氣的。這三個詞合在一起,表現了蕭珊對小狗包弟的愛,表達了人與狗之間關係的融洽。

⑶“……這些天我在機關學習後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討東西吃,我卻暗暗地流淚。”“我”爲什麼“暗暗地”流淚呢?

因爲紅衛兵抄“四舊”,要殺狗,包弟變成了“包袱”,有人建議將它送醫院作解剖實驗用。包弟的命運未卜,它卻渾然不知,而“我”作爲它的主人,自身難保,又怎樣能救下包弟?所以“我”很傷感,但又不願讓包弟看出,所以只得“暗暗地”流淚。另外,“我”當時處於“半靠邊”狀態,言行受監視,不能明確地流露出對“寵物”的感情,也只能“暗暗地”流淚。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篇五

第6課《鴻門宴》

古今異義詞

沛公居山東時 古:崤山以東地區 今:山東省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古:黃河以北、黃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約爲婚姻 古:兒女親家關係 今:男女結婚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意外的情況 今:表程度,很、甚

而聽細說 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說來

【《鴻門宴》重難點】

一、通假字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因擊沛公於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納”)

二、古今異義詞

沛公居山東時 古:崤山以東地區 今:山東省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古:黃河以北、黃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約爲婚姻 古:兒女親家關係 今:男女結婚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意外的情況 今:表程度,很、甚

而聽細說 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說來

三、重點文言實詞釋義 ( 12個 )

1、軍

沛公軍霸上: 名詞作動詞,駐紮。

從此道至吾軍: 名詞,軍營。

七年級交戰,操軍不利: 名詞,軍隊。

勇冠三軍: 名詞,軍隊的編制單位。

2、擊

忽擊忽失: 動詞,攻擊,攻打。

因擊沛公於坐: 動詞,殺。

秦王不肯擊缶: 動詞,敲打,敲擊。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名詞,碰撞。

3、內

毋內諸候: 內,通“納”,動詞,接納。

簾內擲一紙出: 名詞,裏面,與“外”相對。

內無法家弼士: 名詞作狀語,在內部。

色厲內荏: 名詞,內心,心裏。

4、如

勞苦而功高如此: 動詞,像。

沛公起如廁: 動詞,往、去。

固不如也: 動詞,及、比得上

5、倍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動詞,通“背”,違背。

每逢佳節倍思親: 副詞,愈加。

6、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動詞,道歉,謝罪。

乃令張良留謝: 動詞,辭別。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動詞,感謝。

7、意

然不自意: 動詞,料想、意料、估計。

其意常在沛公也: 名詞,心意、意圖。

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 名詞,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名詞,神態,神情。

8、坐

項王、項伯東向坐: 動詞,坐下。

因擊沛公於坐: 坐,通“座”,名詞,座位。

坐北朝南: 動詞,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車坐愛楓林晚: 介詞,因爲。

9、舉

殺人如不能舉: 副詞,盡。

舉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動詞,舉起。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動詞,舉行、施行。

舉不勝舉: 動詞,列舉、舉出。

10、勝

沛公不勝桮杓: 動詞,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勝: 副詞,盡。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形容詞,優美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 動詞,勝過、超過。

11、鬥

玉斗一雙,獻與亞父: 名詞,酒器。

僅鑿斗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 名詞作狀語,像鬥一樣……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

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 動詞,爭鬥。

12、置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 動詞,放棄、丟下。

置之坐上: 動詞,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會賓客: 動詞,擺、設。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篇六

第5課《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爲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 築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荊軻刺秦王》知識點】

(一)文學常識: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爲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 築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遊說之辭的彙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爭綿延,政權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佔有重要地位。

(二)指出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

2、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4、燕王拜送於庭

5、秦王還柱而走

6、卒起不意

7、日以盡矣

8、圖窮而匕首見

(三)找出古今異義詞並解釋

1、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2、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3、持千金之資幣物

4、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8、北蠻夷之鄙人

9、圖窮而匕首見

10、秦王還柱而走

11、諸郎中執兵

12、左右既前

(四)指出加點字詞類活用類型

1、進兵北略地

2、秦兵旦暮渡易水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樊齡期乃前曰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其人居遠未來

7、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8、皆白衣冠以送之

9、發盡上冠

10、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11、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12、(秦王)乃朝服

13、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

14、羣臣怪之

15、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16、非有詔不得上

17、箕踞以罵曰

18、乃欲以生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