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學生規劃報告多篇

學生規劃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大學生人生規劃問題調查報告

一、調查研究背景

1.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上學期的就業指導課中,我瞭解到大學生必須要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由此我意識到我們更要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想在人生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事先規劃好自己的生涯。先做好人生規劃,有了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目標之後再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科學。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做好自我人生規劃是十分必要的。而剛剛成爲大學生的我卻時常感到迷茫,對自己的未來模糊,對前途茫然,不知道該怎樣安排自己的人生。於是利用假期實踐的機會,我對身邊的大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以此來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與狀態,從而找出問題的所在。

2.調查主要內容

未來發展規劃、學習發展規劃、身心健康規劃、生活管理規劃、素質提升規劃。

二、對象與方式

調查對象:大學生方式:網上問卷調查人數:100人

三、調查結果分析

1.缺乏規劃意識,思想準備不足,缺少長遠目光

在調查中,對未來發展明確的大學生僅佔10%。有80%的同學目標模糊,對未來考慮欠缺。

學習是學生最重要的職責與使命。大學生學習方法上有了許多變化,不再依賴老師、需要全面的綜合素質、聯繫實際解決問題、深層次的理解、創造性的思維等都需要我們做好學習上的準備與規劃。在學習自主性問題上,仍有爲數不少的同學缺少自己的方法與合理安排,僅按老師的安排的同學佔20%,有70%的同學有自己的安排但並不行之有效、科學合理,剩餘的10%同學沒有學習興趣。

缺乏學習計劃及執行力始終是我們學生的普遍問題。

3沒有健康觀念,大學生健康值得關注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存在生活環境、心理環境和學習環境的轉變和適應。因而調整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不斷迎接新的挑戰。而80%的同學的健康狀況則並不良好。

4.生活不夠科學,沒有條理

走進大學,猶如步入一個小社會,我們需要合理的時間觀、理財觀和情感觀。遊刃有餘的安排生活、適度消費、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交際關係是我們大學生必需的素質。在實際生活中,懂得科學管理自己的生活,有意義地利用自己的時間的人卻很少。僅佔5%。

而在消費問題上,40%的學生都能做到月有盈餘,能合理儲蓄的佔20%,

20%的同學剛好夠用,還有20%的同學常常透支。

5自我提高意識薄弱,素質觀念不強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身個方面素質,是我們唯一的出路。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科學的規劃、個性化培養和綜合性開發。但是,現在許多學生對素質拓展並沒有清晰的認識,更談不上合理的規劃,各式各樣的素質實踐活動,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不是想辦法逃避,就是簡單應付,幾乎沒有認識到社會實踐對我們今後發展、走向社會的重要性。有80%的同學表示有一些提高自身素質的意向但對社會實踐並不積極,20%的同學表示厭煩和應付。

四、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大學生還沒有走出一味學習的圈子,部分大學生則因爲大學聯考結束便將重心放在上網娛樂購物上。在我進行這次調查的過程中,許多大學生因不願耽誤網上游戲時間而拒絕接受調查。在國外大學生已經開始打工賺錢實現夢想的時候,國內大學生卻連對未來的思考都還沒有進行,這種對比是我們不願意見到卻不得不承認的。

一直以來,許多學生對我國的教育制度表示不滿,甚至仇視,埋怨這樣的制度抹殺了我們的天分與未來,卻不曾想過,制度我們無力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那些走向社會後被埋沒人海,陷於計較柴米的市井生活的人們並不應該把過錯推給教育制度,而是應該責問自己,如果有一份明確的規劃,有爲追逐夢想無所不能的毅力,那麼,人生絕不會是這樣。

人生規劃則是實現成功的需要。它不是客觀的逼迫而是主觀的要求,只要自己認識到了這一點,你的人生規劃纔有存在的意義。規劃是一種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爲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再好的規劃也是紙上談兵。

美國作家蓋爾.希伊出版了一部暢銷書,書名叫《開拓者們》,他在撰寫這部書的時候,通過一份內容十分廣泛的人生歷程調查問卷,間接地訪問了6萬多個各行各業的人士,根據希伊的研究,這些開拓者們覺得他們的生活很有意義,而且比那些沒有長遠目標驅使其向前的人更會享受生活。正如西方有一句諺語所說的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缺乏一個明確的夢想,即是對人生沒有一種設計,人生規劃即是一個實現你終生目標的時間表,也是一個實現那些影響你日常生活的無數更小目標的時間表。爲我們的人生做一個成功的定位。

通過這一次調查,我對我們大學生的心裏和生活狀態都有了明確的瞭解,也爲自己敲響了警鐘,希望大家都有自己明確的夢想與飛翔的方向,一步步實現自己美滿的人生。

【第2篇】建築專業大學生城市規劃參觀實習報告

一、實習時間,地點 xx年7月6日------xx年7月13日;上海。

二、實習內容

參觀上海市人民廣場,上海市博物館,上市規劃展示館,上海市美術館,南京路步行街,外灘,同濟大學老校區,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徐家彙商業區,靜安寺廣場,靜安寺公園,上海金茂大廈,東方明珠,上海科技館。

三、實習目的

1、瞭解城市設計,博覽建築特點,步行街景觀設計;

2、瞭解校園規劃特點,教育建築特點,體育建築特點,分析其功能分區,平面組合特點,體型組合及結構方案;

3、分析商業建築特點;

4、瞭解城市交通換乘系統設計、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及共享空間;

5、歸納分析超高層建築特點,城市大型商業廣場佈局及平面組成特點。

四、實習意義

通過此次實習,使我們瞭解了城市體系在現有體制下規劃和管理開發區達到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使我們對城市和區域規劃有了初步的瞭解。結合城市現狀,對城市總體佈局和總體規劃有了深刻的認識。並瞭解到不同類型建築在發展戰略和實際開發所考慮因素的衆多不同,瞭解了不同的規劃特點,建築特點。更深刻的人了建築的功能分區,平面組合,體型組合等因素對建築的功能,美感和使用的重要性。

五、實習結果與分析

上海市國際化的大都市,它的城市規劃,建築結構在上海的宏觀規劃和其文化中都佔有重要地位。瞭解上海自身建築的特點,規劃方案以及與周邊環境城市的關係,對於我們今後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1、校園規劃特點及教育建築特點

通過對同濟大學的各建築教學樓的參觀與分析,總結出,對於教育建築的功能分區主要在於其佛那個能使用的要求,並根據他們之間的密切程度按區段加以劃分,同時還對主與此。內與外,鬧與靜等方面的關係合理安排。教學部分居於主要部分,置於主要地位也是有利地位,辦公室次之,輔助部分再次之,三者在功能區分,有明確的劃分,以防止干擾。但這三部分之間,還保持一定聯繫,而這種關係,在按功能區分明確的基礎上加以考慮。在建築體型組合上多爲立方體與長方體等簡單幾何體的組合,內部空間在一定的次序中靈活多變。體型簡潔,外形質樸而內部佈局自由又不失嚴整。建築功能和交通流線明確。平面採用分隔性的空間組合形式。

2、體育建築特點

在上海蔘觀的主要體育類建築爲上海體育館和上海體育場。從這兩幢建築的外觀上對體育類建築的造型有了初步的認識,主要是以圓形,橢圓形,方形等平面爲基本形體向外擴張,給人壯觀、嚴肅、朝氣、活力、蓬勃向上的積極感受。體育館的席位,常沿着比賽四周佈置,有利於羣周沿觀衆廳周圍疏散。而規模較大的體育肩周,常常設有分區入場、分區疏散、集中或分區設置出入口的方式、在體育建築這種需要重視人流疏散問題的建築,常採用平面或立面兩種方式的體系組織疏散。體育建築,有的平面採用綜合大廳組合形式,擺脫建築空間的封閉性和建築空間的開放性,具有環境開敞通透,使用機動靈活,空間利用緊湊,流動方形自然等特色。有才蠶蛹觀演性的空間組合方式,以大型空間爲主,穿插組合輔助空間。

3、商業建築特點

商業建築在造型上活潑多變,富有創造性和娛樂性,色彩鮮明,造型優美,在空間的組合上覆雜多變,內部空間緊湊合理,注重交通空間與商業空間的穿插和隔離;功能分區上主次關係明確、合理並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商業建築的空間裏更能體現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聯繫與分割的對立統一的觀念。現代商業建築外觀的審美從外裝修材料、立面形勢、比例、色彩等都有所體現,比較強調人蔘與意識。

4、超高層建築特點

高層公共建築的空間組合反映在交通組織上,是以垂直交通系統爲主爲整個佈局的關鍵。同時高層公共建築具備一定抵抗水平推力的剛度、高層建築常用類型有板式和塔式兩種。高層建築在造型上比較簡潔大方,體型組合多爲簡單的方體。整體造型上給人壓迫感和莊嚴感,比較有氣勢。在較高層建築裏,多分爲兩部上下電梯,有利於縮短人們上下樓的時間。

5、上海城市設計

上海的中心城區空間佈局結構爲“中心、開放”。規則按照現狀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佈以對資源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調整分區佈局。

⑴公共綠地系統

① 公共綠地系統在佈局上主要是由三個層次組成:一縱兩橫:一縱----黃浦江沿岸;兩橫----延安路,蘇州河沿線;三環----外水環。通過這幾條城市重要道路河道沿線形成的綠化構成中心的城市綠化主軸。

② 綠色廊道,綠色網絡,依託城市主要道路,水系等沿線的綠化,聯繫和溝通中心城各類型的點狀、綠狀綠化以及土型片林,建立起中心綠化網絡系統。

規劃這三個層次的綠化系統形成“一縱兩橫三環”爲骨架,一“多片多園”爲基礎,一“綠色廊道”爲網絡,互爲交融,有機聯繫了中心城綠地佈局結構。

⑵城市設計

上海城市公共空間是一個有機的、多彩宜人的、有吸引力的空間環境,具有豐富的生活特徵:

① 重視城市空間的整體性和藝術性;

② 重視連貫性,新老並存,漸進發展;

③ 重視人的尺度,長早舒適,親切宜人的不行空間,並且注重空間的比例;

④ 易識別性,重視城市標誌、信號,這是聯繫人與空間的媒介;

⑤ 適用性,即建築和城市空間的功能,適應市民生活不斷的需要。

通過對上海城市的實習,瞭解到城市設計使以長早一個有沒的城市形態提高城市空間環境質量爲目的,其研究重點在於構成城市空間的基本要素的組合----即對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環境、建築環境、人們行爲、空間視覺的研究。城市設計滲透在城市規劃的每個階段,使多學科,多專業的三維空間的整體規劃。

六、實習心得

實習結束了,但我並沒有就此而鬆懈下來,恰恰相反,這次的實習時我意識到了自己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強大的挑戰。作爲一名大學生,想要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現代化的社會裏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就要刻苦努力學習,將自己 理論知識應用的實踐過程中,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產業能夠爲一名真正的現代社會科技型人才。實習,爲我們打開了通往社會的大門,也爲我們鋪就了踏上社會的路,給我們提供了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機會,讓我們更深刻的瞭解的只懂理論的比頓和理論與實踐的不可分割性。更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展望世界展望未來的窗,給了我們責任與希望。這種責任與希望,促使我更加的努力學習,努力的充實自己,用科學知識武裝子,以求儘快的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中。

【第3篇】城市規劃專業大學生城市與建築認知實習報告

學習城市規劃這個專業已經兩年,但是對於城市與建築的概念還是侷限於書本和身邊事物。20xx年6月30日至7月7日爲期8天城市與建築認知實習給予了我們一個“走出去”的機會。在xx老師、xx老師的帶領下,採用室內講課與實地觀察、討論的形式,在南京、蘇州、上海三地通過對典型城市空間和標誌性建築的實地考察、寫生和認知,增強了我們將書本知識和城市發展建設實踐結合在一起的能力,讓我們大致瞭解一個城市發展的脈絡、城市用地佈局與空間結構、城市優秀地段和建築空間的尺度和形式,讓我們認識到評價一個城市不僅要學習它的成功之處,也要發現它的失敗之處,汲取經驗教訓,完善自身的只是體系。

時間雖短,感觸不少,遂整理成報告,以作總結。

一、城市規劃展覽館

可以說,要了解一個城市的規劃,首先要參觀當地的城市規劃展覽館。

1. 南京城市規劃展覽館

時間:7月1日 地點:南京

南京城市規劃展覽館位於玄武門22號。整個建築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0平方米,共分三層。

一層是序廳,主要是接待處、規劃公示廳以及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市規劃展覽館前身是江蘇展覽館。當時所謂的對外開放只是用於市政間交流,並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市民參與。XX年新的《城鄉規劃法》明確提出了公衆參與的概念。所以南京城市規劃展覽館的公示廳也可以說是新政策的一種反映。

二層是城市規劃廳、建設成就廳、歷史廳以及南京全景沙盤模型。整個展區從歷史和整體出發,使人對南京的歷史風貌、整體規劃建設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認識。沙盤利用影片、燈光等效果介紹了南京的空間佈局、交通組織與標誌建築等內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層是南京分區規劃展示廳以及3d環幕影院,分別展示了鼓樓、玄武、白下等13個區縣的規劃。

整個建築大方簡潔,外表面的石門與玻璃幕牆對比。

其區位條件也比較優越,它位於中央路口,接近地鐵通道,便於組織交通;毗鄰玄武湖、玄武飯店、明城牆等,離市區比較近。

但是我們發現整個展館儘管是免費參觀,來者卻寥寥無幾。

2.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

時間:7月6日 地點:上海

上海城市規劃館位於上海黃浦區,位於人民廣場附近,周圍有一系列的商業與服務性高層建築,交通組織便捷,靠近地鐵站,並且離上海著名的外灘也不遠。整個展示館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 20670平方米,建築高度43.3米,展館大樓主體造型從中國傳統的城門形態中獲得設計靈感,以中心對稱的結構圖式巧妙地呼應着中國傳統的美學思維,與現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築上體現出和諧美感,頂部寓意着盛開的上海市花——白玉蘭,網絡狀的結構讓建築與藍天、白雲融爲一體。

展館分爲地下一層以及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爲上海1930風情街一層大堂爲序廳,展示了外灘濱水區城市設計方案模型(用於方案意見徵詢)以及陸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藝術模型。在一層與二層之間有一個夾層,爲歷史文化名城廳,憑藉影視、大型仿真書本、展板、模型等整體重現了老上海的滄桑歲月。二層爲臨時展廳,此時作爲XX年上海世博會規劃方案展,詳細的展示了其場址規劃設計方案、歷史保護建築與保留建築方案、道路與公共配套設施規劃控制圖等等,並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場館建成後的效果。三層爲總體規劃一廳,以上海核心區域城市主體模型爲中心分佈城市總體規劃展區、世界之窗展區、浦東新區展區、縣區展區、以及在國內最先進的360度環幕虛擬演示廳。四層爲總體規劃二廳,重點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設規劃,涉及交通、環保、綠化、房產、旅遊等內容。五層是服務休閒空間。

儘管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實行收費制度,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來參觀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和南京嘗試規劃展覽館的門可羅雀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不得不值得的我們深思。毋庸置疑,兩者的區位優勢比較接近,但是上海展覽館的科技應用、趣味形象化以及品牌效應、網絡系統化宣傳更加貼近了普通大衆的認知水平。

二、博物館與紀念性建築

1.蘇州博物館

時間:7月5日 地點:蘇州

蘇州博物館新館(下面簡稱蘇博)位於蘇州市東北街,忠王府西側,與拙政園只有一牆之隔。

面積有8000多平方米,與拙政園、忠王府的佈局一致,分中、東、西三部分。中部爲入口、大廳和花園;西部爲展廳;東部爲現代美術畫廊、服務行政空間以及和忠王府的通道。內部共分地下一層、地上2層。

蘇博是貝聿銘先生的“封刀之作”,設計理念是“中而新,蘇而新”。但是筆者參觀後卻發現蘇博的貝氏風格要遠遠大於蘇州傳統風味,,整個建築運用了貝氏常用的幾何體,充滿現代感。館內基本上是現代的風格,功能分區明確,交通導向性好。屋頂體現了貝氏“讓光線來做設計”的名言。鋼結構和木作斜向撐起的屋頂透光使光線斜射進來,既利於補光,又不會損壞藏品;橫條長天窗使自然光線打在地上和牆上,充滿了光影的虛實感;西部展館樓梯的黑色大理石幕牆採用凹槽使水按流線下落,水譚上映着屋頂漏下的陽光,波光粼粼。在細節處理方面,在樓梯的臺階橫向兩側,可以看到微微翹起的部分,有幾分模仿傳統屋頂瓦楞的感覺。

雖然,蘇博借鑑了園林的粉黛外牆和疊山理水,但是線條卻略有生硬。中庭中雖有園林林曲水遊廊小亭的身影,也因亭的體量略顯遺憾。中庭的片假山沒有采用傳統的太湖石,而給人一種遠處山體連綿質感,但是這種感覺卻經不起距離的推敲似乎只能遠觀而已,走近卻失去味道。

據瞭解,蘇博選址時因建館要拆除周邊的一些古建,引起當地民衆的不滿,而過高的造價又使其備受爭議。在拙政園等一片古建中選址要想不對原物毀損實屬不易,而要想和真正周圍融爲一體更是難上加難。如何更好的保護歷史遺蹟,如何使新生的建築和周邊互生互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 雨花臺

時間:7月2日 地點:南京

雨花臺位於南京中華門城堡南,是一座烈士陵園,也是紀念性的風景名勝區。全區分爲中心紀念區、名勝古蹟區、雨花石文化區、生態密林區、雨花茶文化區、遊樂活動區6個區,其中以中心紀念區爲佈局中心,其他5個區環繞四周。我們參觀的主要爲中心紀念區。紀念區交通流線人車分流,外圍一圈是車行道,同時也是和其他幾個區的分隔線。進入區內則爲步行路線,保證區內肅穆靜謐的環境需求。區內的佈局存在一條明顯的中軸線。中軸線上坐落分量最重的三座建築,由南至北分別是忠魂亭、紀念堂和紀念碑,這條中軸線還貫穿了南北大門,成爲了整個景區的主軸線。三座主體建築依山而建,順應地形,高起的紀念碑和忠魂亭形成了對景,紀念堂前後的廣場簡單而大氣,具有紀念性和集合性的作用。主體建築雖然採用了一定中式元素,如紀念館屋頂選用中國傳統的廡殿頂,但是並不是完全中式,在建築體型上是採用了簡單的幾何體塊,如紀念館在平面上呈u字形,忠魂亭爲立方體塊,而紀念碑爲巨型的長方體塊,而建築也選擇了簡單的淺灰磚石。越是簡單的東西,其實越能表現出豐富的紀念意味。

在紀念性建築設計中,樹木和水面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樹木和水給人寧靜之感,更能讓人思考生命與和平的寓意。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徵集方案中,獲得第二名的英國david chipperfielc設計的方案中個地面部分全是有樹木和水面構成,只有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往地下的主體部分中。

在整個紀念區中,從大部分的遊覽者身上看,紀念區並沒有達到預想的紀念和震撼效果。個人認爲,就現在而言,過於誇大建築的體量和過於明顯的彰顯紀念意義反而會使人產生心理上的忽視感與迴避感。

三、傳統居住遊憩空間

1.園林——拙政園

時間:7月5日 地點:蘇州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東北隅,始建於明正德四年間,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佔地5.2公頃。全園分東中西三部分以及南部由住宅改建後的園林博物館。園林佈局以水爲主,環以林木,西部由一曲形水池以及依水而建的卅六鴛鴦館、十八曼陀羅花館構成。東部佈局則以平岡草地爲主,並配以山池亭閣,視野相對開闊。

中部是全園精華所在,面積18畝半,水面約佔三分之一,總體佈局以水池爲中心。臨水建有形體不同,高低錯落的廳堂樓榭。原來供園主享樂生活用的建築物,如遠香堂、玉蘭堂、香洲、小滄浪、等,集中分佈在園南靠近住宅一側,是住宅的延伸。園北部則山池樹木並重,以建築輔之。遠香堂是中部的活動中心,回抱于山池之間,周圍環境開闊。

總結之,拙政園有以下幾個特點:

a、因地制宜、疊山理水。園林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然,山大多采用太湖石堆疊而成,皺瘦漏透。水以曲見長,靈石點綴。儘可能多的採用曲線,與西方園林的規整嚴謹大大不同。進門用一黃石假山抑景,以求豁然開朗之感;迴廊曲折,採用對景,以求步移景異;衆多建築在窗戶上採用框景、漏景、增加徑深與光影的變化。

b、綠樹荷香、色調天成。植物衆多,自成一景,採用植物四季的顏色變化增加了豐富性。

c、庭院錯落、疏朗有致。採用多種建築形式,廳、堂、橋、亭、臺、樓、閣、榭,置於水體、植物掩映之中,自然分割,相映成趣。

d、文者仁心、妙手成章。園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園中主人附庸風雅之地,匾額、楹聯、石刻、題字都是文化與智慧的表現。

2.甘熙故居

時間:7月2日 地點:南京

甘熙故居包括南京城南的南捕廳15、17、19號以及大板巷42、46號,是南京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民間俗稱“九十九間半”。這篇古建築羣有四條明顯的中軸線形成四組多進穿堂式建築,各組建築間有備弄與腰門相連,同時所有後門均與後花園相通,充分體現主人居家理念,並表現一定科學性和合理性。整個建築嚴格遵守儒家的封建等級觀念,典型的表現是窄小而高牆聳立的備弄,它既有防火功能,同時也是供下人通行的通道。坐南朝北的朝向也是取商家風水的吉祥寓意。

住宅中有很多細節表現了傳統民居的科學與智慧,帶有徽派建築的風格。例如,大廳對面牆上的小孔可以在夏天架竹竿搭蘆蓆乘涼;室內有隱蔽的水井在夏天納涼,保存瓜果蔬菜;跑馬樓的天井通透,又可收集雨水;屋外牆角留白處栽一株芭蕉,即填補了色彩,又有了“雨打芭蕉”的妙處。

筆者認爲,甘熙故居經過好好的打造是有可能成爲南京的“第二個夫子廟”的。但是,又有保護與開發缺乏合理性,公共配套設施不夠,與周邊環境形成一個斷層,使其成爲一個淹沒在庸庸市井中的“城中村”。

3. 忠王府

時間:7月5日 地點:蘇州

忠王府是忠王李秀成的府邸,是保存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一處太平天國舊址。它接近拙政園,緊鄰蘇州博物館,由蘇博的出口可以直接進入王府,銜接自然。基本格局保持中、東、西三路。可以看出,王府在開間佈局、色彩運用上比普通民居要更上一個層次,充分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其次,王府的院牆要比民居高几許,迴廊也構造的橫平豎直,體現了王府的尊嚴與霸氣。但是,夾在開發完善的拙政園和設計細緻的蘇博之間,忠王府無疑成了一個附庸,處境及其尷尬。沒有力度的開發與完善的公共設施以及多扇關閉的大門成了它的軟肋。

在這些傳統建築中,我們可以看到了它的利用潛力。比如,拙政園的主題花卉節、園林博物館,甘熙故居的夢迴童年、民俗博物館等等,這也是歷史文物的保護途徑之一。另外,這些建築內的配套公共設施也是值得推敲的,比如無障礙通道的佈局。

四、老城新貌與創意產業

1.上海新天地

時間:7月6日 地點:上海

上海新天地位於上海市中心,毗鄰高雅、繁華的淮海中路以及黃陂南路地鐵站。它是國際知名的舊房改造項目,以“傳統與現代結合”爲設計理念,用現代技術保留了建於20世紀初期的石庫門老建築。現在,新天地目前已經成了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休閒聚會場所,並納入了上海旅遊景點的清單中,還成了中國房地產區域改造的經典案例。

石庫門是老上海的特色。當年設計者爲了迎合中國傳統的家族居住形式,石庫門除了部分設計摹仿西洋排聯式住宅外,其佈局大致仿江南普通居民。進門後爲一天井,天井後面爲客廳,之後又是後天井,後天井後爲竈間和後門。天井和客廳的兩側分別爲左右廂房,二樓的佈局基本與底層相近唯竈間的上面爲“亭子間”,再上面是曬臺。現在新天地建築的外觀還保留着當年的磚牆、屋瓦、石庫門,但是,每座建築內部,則爲現代都市人度身定做,成爲國際畫廊、時裝店、主題餐館,咖啡酒吧。原先的一戶戶隔牆被全部打通,呈現寬敞的空間。

新天地爲何如此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a.定位----上海新天地是一個“mall ”

新天地的定位分爲三個階段:綜合性 歷史旅遊景點 國際交流聚會地點

b.選址----以高檔住宅支撐

上海新天地位於上海盧灣區、緊鄰淮海南路,處於“市中心的中心”。而淮海路是上海高檔消費的成熟商業區。其目標羣體是上海小資一族、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以及中外遊客,這與上海淮海路的消費羣體實況相吻合。而且新天地是太平橋地區改造項目的一部分,與新天地一湖之隔就是高檔物業“翠湖天地”,具有足夠購買力。

c.模式----管理者與經營者分離

新天地只租不賣,管理與經營分離,這樣的模式與國際mall 運營模式同步,也被國內大部分專家認可。

d.盈利----以房地產來帶動

表面上看來,上海新天地的投資高達10多億元,但實際並非如此計算。由於“新天地”的品牌效應,帶動了周邊房地產地價的提升。翠湖天地可以說一分錢廣告都沒有投,現在還有xx 多人在排隊買第二期,且平均房價業是最高的。(同理,當初投資方是以公益性質的人工湖以及綠地爲代價從政府拿到了太平橋地區的52公頃土地。看似這片公共綠地浪費在市中心地段浪費了不少資金,但是對由此而房價上漲的翠湖天地無疑是一個最好的買賣。因此,這對房地產的開發來說卻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現在有不少地區都在垂涎上海新天地的火爆。但是克隆上海新天地是需要有條件的,並不是將其原樣搬過去就會成功。上海新天地的原版只能在上海,別的城市的“新天地”只能借鑑,不能照搬,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和地域文化來進行理性規劃。時尚也是具有厚度的。

2、南京1912

時間:7月1日 地點:南京

南京1912'位於南京市長江路與太平北路交匯處,由17幢民國風格建築及'共和''博愛''新世紀''太平'4個街心廣場組成,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這片青灰色與磚紅色相間的建築羣,風格古樸精巧,錯落有致地呈l形環繞'總統府',成爲以民國文化爲特徵的南京長江路文化街的新亮點,是南京人精彩的“******”。

1912平面圖

在空間和功能組織方面,l形廣場以4個廣場作爲功能組團。西南端主要用於相對比較高檔的餐飲和休閒。東北端的太平廣場則主用用於酒吧業,把在傳統觀念裏比較嘈雜的酒吧置於環境較隱蔽的總統府北側,避免和長江路的文化氣息起衝突,這樣的佈局也起到分流的作用。

17幢建築,其中5幢是原有的民國建築,最高的只有三層樓,大多數建築是兩層樓甚至是平房。在建築外觀上,大多數新建築中,毫無修飾與浮華的青磚既是牆體,又是外部裝飾,儘量做到簡約無粉飾,尊重當時的風格。街面寬度和建築的高度比例爲1:1.5,適合漫步其中沒有壓迫感,臨街建築界面有所進退,綠色小品以及臺階、燈杆等都在統一中求變化。

當初規劃1912時是有爭議的。按照最初的規劃,這一片地區都納入總統府內,做成展館的形式。但最後還是把它作爲'總統府'的一個配套設施,總統府通過院牆的通透式窗戶與1912相互融合。在這個項目的規劃和開發商那裏,1912的目標被表達成了'昔日總統府邸,今朝城市客廳',將'南京1912'打造成一個“中西合璧、時尚互融、文化精彩”的現代城市客廳。儘管都是用於商業用途,我們可以看出1912對商家的定位和要求還是很嚴格的,避免和總統府的民國氣息相去甚遠。

可以說,1912是對新天地借鑑的一個成功案例。但是,兩者還是存在不同。1912的消費人羣還是市民爲主,在白天的人氣遠不如晚上。這與兩個城市的性質是相關的,南京相對保守,而上海是國際化的大都市,新天地這塊時尚地標更易達到它的預定目標。

3、建國中路八號橋

時間:7月6日 地點:上海

八號橋位於建國中路10號,臨近淮海中路商圈,交通方便。佔地11畝,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其前身爲上海汽車制動器廠舊工業廠房。

八號橋是由1~9號9座樓組成,它保留了老廠房原有斑駁的磚牆、管道和地面等工業特徵,並且注入了新的元素。每棟樓內部分割成一件件小的工作空間,供不同租戶入駐,保證其私密性,同時又預留出會議室等共享空間,保證了人與人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的交流。每座建築都有天橋相連,通透的玻璃幕牆體現了視覺效果的現代感,整體風格延續,合理通暢。現在,8號橋已經成爲了上海創意產業的重要標誌,吸引了國內外著名的建築、服裝設計單位,還舉辦衆多的時尚派對、藝術展、商業交流等。

八號橋對我們的啓示很深刻。對於一些廢棄的工業建築,除了拆掉新建外,還是有另外的利用方法的。舊物利用,節約了成本,又體現了工業與創意的所在。但是,需要主要的是,這樣的模式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不僅與其區位有關,而且對建築內排水、消防、通風等也有要求。

4、田子坊

時間:7月6日 地點:上海

田子坊位於上海泰康路,僅420 米。它原先的建築形態是典型江南鄉村民居、西式洋房、中式石庫門建築和新式里弄建築,還有20 世紀70 年代前後的工業廠房建築。在上海工業轉型時,引入來自國內外一批從事創意設計的藝術家、畫家和設計師,成爲舊廠房改造成的“國際藝術家工廠”,被稱爲上海的視覺創意的硅谷,上海創意產業的發源地,其都市工業樓宇被稱爲“上海的蘇荷”。

【第4篇】關於大學生人生規劃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經過十餘年的漫長苦修,我們終於邁進了大學的殿堂,在這裏,我們欣喜着,幸福着,但同時也迷茫着,困惑着,大學到底是什麼,在大學裏到底應該幹些什麼?一轉眼的時間,我們已經到大三這個衝刺的階段了,卻還是有些迷惑,怎樣去規劃自己在大學期間的計劃,怎樣讓自己有個明確的目標去奮鬥,我們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特長,但是如果自身沒有信念規劃的話,也就像迷失方向的小鳥,永遠也到不了自己所謂的天堂。古人云“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的繼續,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一場嚴肅的人生規劃的開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乃至規劃自己的整個人生,而周圍的我們又有幾個有自己科學的規劃呢?爲了探索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做了關於大學生人生規劃的調研。

下面是我的社會實踐報告。調查報告針對一個大四學生面臨工作或者考研如何選擇進行調研。

問題一:你即將畢業了,對於考研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答:我不認爲考研是種很好的出路,雖然考研可以延緩就業壓力,推遲就業期的到來,提高自身的學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但是考研成功畢業後,畢業壓力仍在,而且有了更爲年輕的競爭者,壓力越加沉重;我的建議是如果對某個專業,某種學問有無法遏制的熱愛和相應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費自己的愛好和天才,繼續深造,終有一天會有建樹.但如果考研只是爲了規避和緩解就業壓力,建議不要考研,研究生畢業後壓力只增不減,而且會使你喪失積累經驗的機會。

問題二:你竟然不想考研,那能說說對找工作有什麼看法或者認識嗎?

答:出社會前,考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爲它具有穩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公務員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極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及相應的權限;職業軌跡確定,工作沒有太大的浮動性;國家機構員工,本身帶有榮譽性質。但是也會十分的枯燥,乏味,穩定過後,可能會讓你產生墮落感,如果你對自己專業感興趣的話,可以把自己專業所需的證考到,這樣有利於你在找企業單位的時候,具有優越的條件。對不考研直接出社會,我的觀念是有志從政的人、有權利慾望的人、真心想改變國計民生狀況的人、想要一個穩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如果不想考公務員的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或愛好選擇國企或者私企來發展,鍛鍊自己,積累工作經驗。

問題三:對於大學生,有必要要提前做好自己的大學生涯規劃嗎?

答:我覺得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爲經過以往我們的調研發現,沒有規劃的大學生,他們每天做的是昏昏沉沉的重複着單調的生活,整天蝸居在寢室上上網,睡睡覺,打打遊戲,偶爾出去吃吃飯,過着自認爲非常愜意的宅男宅女的生活。相反,另外一些有規劃的學生(這些人有相當一部人的目標是出國或者考研),每天的生活都是非常的規律,充實,而從學習,能力上講,他們也是要明顯高出上邊所說同學一籌的。所以我覺得,大學讀的成不成功,能不能有個好的未來,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態度。

對自己的規劃

做了以上調查以後,我發現考研,出國和工作都是有利有弊的,關鍵是一個人的態度,有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我現在的目標是好好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然後步入社會爲父母分擔。企業對一個人的專業要求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認爲一個人爲人處世的態度和能力也是企業評判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所以,我想,除了在學習上要快馬加鞭,不落於人後,也要經常尋求機會鍛鍊自己,力求讓自己變得成熟穩重,遇事不驕不躁。

【第5篇】大學生人生職業規劃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爲一個十分棘手的社會問題,這其中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從大學生本身來講,還要直面困難,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提高競爭力,在激烈的競爭中爲自己撐起一片藍天。及早地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顯得尤爲重要,因爲“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清楚的認識自己的內部條件,做出合理的規劃,並堅定的實施,相信工夫一定不負有心人的。不過,就目前而言,在大學生當中沒有制定清晰的職業規劃的仍大有人在,這不僅給今後的職業發展帶來很大的盲目性,也使當前的生活學習缺乏目標和動力。職業規劃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從大一起就使學生逐漸形成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根據自我認識擬定初步職業的方向。大二階段可以圍繞職業選擇提高基本素質,打好知識基礎;大三階段提高全面素質和能力,考考相關的資格證書;大四時加強自身職業技能訓練,使其成爲就業的“t”型人才。再者,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和競爭力,提升成功的機率。

爲了清楚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現狀,特進行了此次調查活動,從大學生對自己專業的認識程度,對自身的認識程度,對就業前景的認識程度以及職業期望四個不同的角度對大學生做了調查,發現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前言

當今國內外就業的嚴峻形勢,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軍訓的時候,學校就讓我們07級的學生寫了《大學生涯規劃》,但很多同學都不知道怎麼寫,對就業依然很模糊,大多數人都沒想過畢業後的事……所以,在這次的政治實踐調查報告中,我們選擇了這個十分普遍並且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的問題進行調查

那麼,究竟什麼是職業生涯?職業生涯規劃對我們大學生究竟又何重要意義呢?我們通過資料的查找與收集,作出了以下的解釋: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爲。職業生涯規劃分爲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規劃,以實現個人發展的成就最大化爲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職業選擇不是個人面臨就業時的某個單獨事件,而是貫穿於整個教育的全過程。

職業生涯規劃研究在國外己有多年的歷史,但在國內尚屬起步。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各類組織對人力資源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對個人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正處於學習生涯結束期和職業生涯開始期,大學生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正確定位自己,發展自我,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成功地職業生涯規劃,在這一交替時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之路,不僅有助於縮短職業適應期,減少職業試錯過程,而且對今後的職業成功及對社會的貢獻都有很大幫助;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僅有利於人儘快成才,而且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提高。大學生進行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對畢業時進行職業選擇和今後的職業生涯成功都具有重要意義。職業生涯規劃活動將伴隨我們的大半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才能實現完美人生。

大學生工作越來越難找,1997年計劃招生101萬,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到這個數字用了20年。從100萬到現在的500萬,只用了,平均每兩年半就淨增100萬。到,隨着1999年擴招50萬入學的那屆大學生畢業,人才時常持有文憑的學生越來越多,直接觸發人力資源供需失衡,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

與此同時大學生員工的流動率也在不斷上升,給社會提出一個沉重的話題,也給在校的大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職業發展理論認爲:選擇一份符合自己天賦與興趣的職業,不僅能帶來人生的快樂,而且能讓個人在工作中更有競爭力。有句話說:人放對了地方是天才,人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事實上在幾百萬的大學畢業生裏,選擇到自己稱心如意的職業的還是少數,這樣的情況促使我們去思考,爲什麼會總成這種現象?怎麼樣使大學生及早做好職業規劃,適應市場的需求。

二、調查內容和方式

1、方式:通過問卷調查,在網上收集問題進行篩選,採用不記名的方式,對不同年級班級的學生進行調查,包括四川農業大學和其它一些大學的學生,最後統計算出其百分比。

2、內容:根據此次調查的目的,問卷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爲“對所學專業的認識程度”(4小問),用於瞭解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識、瞭解程度和學習的熱情程度;

第二部分爲“對自我的認識程度”,用於分析大學生們對自身的個性、能力、職業傾向和認識程度;

第三部分爲“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通過對社會實踐態度、就業前景把握、意願就業方向等調查分析大學生對畢業後工作前景的認識程度;

第四部分爲“職業期望狀況”(4小問),用來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標準、職業規劃情況等。

三、調查現狀

(一)對所學專業的認識程度

經過“黑色六月”的嚴酷考驗,升入大學的學子們,對於自己大學四年的學習有個什麼樣的認識?專業,這個在高中時代還很陌生的字眼,突然之間擺到自己的面前,我們將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來打開自己的職業生涯之門,雖然社會上諸多成功人士的事業領域並不是自己原來所學的那個專業,但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大學裏開設的專業,是爲適應社會需求而設,並無高低好壞之分,正確認識自己的專業,找到合理的契合點,對大學生今後的成功至關重要。

1、對所學專業的喜歡程度:大學生對所學專業基本上還是滿意的,一般的學生對專業沒有太大的要求。

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喜歡程度關係到大學生在校期間是否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探尋專業發展方向與專業相關的就業方向。據統計,48%的學生的第一專業是自己選擇的,30%的學生是通過調劑而到所學專業的,而通過家長或老師選擇專業以及隨便選擇專業的各佔11%。

2、在大學期間學習和生活的目標確定:大部分大學生都有清晰的目標,但是很多的都是短期目標。

明確的目標和興趣一樣,是努力和追求成功的動力。有明確的目標才能夠不渾渾噩噩的度日,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才能清楚自己每個階段的任務。

3、不喜歡自己的專業的打算:近半的人選擇“日久生情”的方法來繼續學習自己的專業,僅有1/3的人會轉專業,但學習第二專業向綜合性人才發展的人數增加。

大學的門檻越來越低,專業越來越多,加之目前社會上多數人沒有從事本專業的工作,致使大學生們對專業的喜好降低。

讀本專業 轉專業

48% 32%

4、考研的目的:絕大多數的人考研都是爲了提升學歷,爲了以後便於職場發展。

隨着研究生的擴招,考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不過嚴峻的就業形勢,也使部分學生產生了上兩年學不如早工作兩年積累經驗的想法。另一方面,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人爲混文憑而考研。原北京郵電大學招生辦負責人李社江說:原來每年北郵都有至少3/4的學生考研究生,至少1/2的學生能考上,但現在只有1/2的學生準備考研究生。由此可見,大學生對考研表現得比較理智了。在本次調查中問到考研的目的時,62%考研學生是希望通過讀研究生來提升學歷,以便於職場發展,另有12%的人希望通過考研改行。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瞭解。

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而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瞭解。通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能力,確認自己性格,發現自己興趣,明確自己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清除認識自己 含糊 完全不瞭解自己

6.7% 52.3% 41.0%

(三)對職業前景的關注程度: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對我過大學生就業情況的統計,我國大學生人數達340萬人,但實際就業率不超過70%,也就是說就有102萬大學畢業生無法找到就業崗位,將形成高學歷待業的情況。同時大學生就業的起薪水平也隨之在大幅度的下降,一般本科大學生的起薪已由往年的元/月下降至1000元/月;研究生已降爲元/月。更有甚者一些大學生爲了儘快就業,採取“零其薪就業”的辦法。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我們應當早早地做好準備。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爲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學生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瞭解。

(四)職業期望狀況

1、對“先就業,後擇業”的態度:絕大多數大學生看重“先就業,後擇業”的主流,沒考慮自己是否適合。

在當前,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先就業,再擇業”的態度成了多數大學生的首選

2、對就業單位的選擇:大學生普遍都表現出過分追求外企,看重就業單位的名氣。

通過調查發現,外企仍是大學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就業單位。選擇前三個的學生就將近佔了總人數的70%。

3、對就業地區的選擇:大學生對就業地區的選擇過於集中,都比較看重就業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

大多數學生選擇就業的地點仍然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東、及其其它沿海較發達的城市;而選擇中部地區的比例則非常小,選擇西部地區的更是少之又少,人才地區供需矛盾十分嚴重。

4、對工資的期望:大學生普遍對薪酬的預期過高。

四、原因分析

總結其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社會原因

其一,隨着我國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轉變,就業由分配式向自主擇業轉變,學生人數激增,學校對學生的指導卻難以深入細緻;同時,高校和社會本身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和實行還不是很到位,所以導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欠缺、得不到有效指導。

其二,片面強調職業的經濟收入。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因素開始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佔據着最重要位置。人們評價大學生就業情況時,往往以大學生從事職業經濟收入的多少、就業單位的知名度和地位的高低論,導致大學生容易急功近利。

其三,“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非公不選”等觀念嚴重影響青年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二)自身原因

其一, 大學聯考填報志願時對專業的瞭解與自身瞭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爲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瞭解,抱有神祕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後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也許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

其二。自身重視不夠,很多的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後精力沒有專注在自身的發展和職業生涯規劃中,或者把時間浪費在上網、玩遊戲或者談情說愛上,或者把時間放在準備考研究生或者各種社會活動中,再草草搞一下職業生涯規劃,之後卻不再修正;

其三,青年大學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習,整體而言缺少社會經驗,因而缺乏規劃的寬廣眼界;

其四,自我認識不夠,不少大學生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劣勢,要麼自認爲學識淵博,從政、經商、做學問輕而易舉;要麼自認爲自身條件好,素質較全面,工作能力強;要麼缺乏自信心和競爭意識,對進入社會感到膽怯,所以不能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趨利避害的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五、措施與建議

我們應該明白成功的一般規律。美國的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斯曾提出過一個成功的萬能公式:成功=明確目標+詳細計劃+馬上行動+檢查修正+堅持到底。

(一)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

成功是要付出代價的。你必須先辛勤工作好幾年,才能達到你賺錢能力的極限,並讓你享受渴望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先付出代價,持續不斷努力好幾年後,才能達成真正有價值的目標。不管想在哪一行出人頭地,你起碼要投入五年的時間來做準備。不管做的是哪一行,你若想出類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至少三五年的心理準備。你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培養出足夠的專業能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走向成功。否則,如果我們經常的更換城市,更換我們從事的行業和從事的具體工作,那麼隨着我們變換工作,我們平時積累的相關的知識、技能、工作經驗和圈內的人際關係,到時可能都將用不上,最終可能會是畢業許多年了,還沒有真正的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也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獨特競爭優勢,而陷入一種在現有工作上繼續下去出路不大,重新定位又要費很大力氣的尷尬。我們選擇職業時也要慎重的對待。中國的古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職業對於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

(二)要做好正確的自我評估

與個人有關的所有因素,包括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特長、學識水平、思維方式、價值觀、情商以及潛能等。簡言之,要弄清楚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當然,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自我評估中還應善於聽取他人意見。雖說“先就業,再擇業”已成爲一種主流,但要考慮真的適合我嗎?

(三)職業環境的分析

職業環境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作爲社會生活中的個體,我們只有應職業環境的需要趨利避害,最大可能地發揮個人的優勢,才能實現個人目標。職業環境分析包括對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和組織(企業)環境的分析。要評估和分析職業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與需求變化的趨勢;自己與職業環境的關係以及職業環境對自己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等。要弄清楚自己在這種職業環境條件之下,究竟能幹成什麼?這樣的你的職業生涯規劃纔會切實可行,而不致流於空乏。

(四)調整自己就業心態

企業認識更多的認爲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於調整大學生的心態,而從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在就業地區選擇、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一個相近的現象,“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酬、外企”仍是多數大學生的首選。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能夠實現這種願望的大學生的比例其實是很小的,那麼多的大學生都在爭奪很少的職位而忽略了其他職位,這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增長,是造成這一現象的真正原因之一。所以,正如同企業的建議一樣,既然不能改變現實,只能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在選擇就業地區、就業單位性質、薪酬等方面不要過於要求高,最好適當的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面。

(五)實施策略與措施

敬爲實現職業目標而制訂的行動計劃。在我們確定職業生涯目標後,就要制訂相應的行動方案來實現它們。實施策略要具體可行,容易評估。應包括職業生涯發展路線、教育培訓安排、時間計劃等方面的措施。

(六)反饋調整

現實社會中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會使我們與原來制訂的目標有所偏差,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反省並規劃的目標和行動方案作出修正或調整,從而保證最終實現人生理想。從這個意義上說, 反饋調整就是一個再認識、再發現的過程。

(七)建立和用人單位之間更流暢、更有效的溝通交流渠道,爲將來擇業打好基礎

(八)最後,持久性改變是人生力量的積累,這需要一種“長期的時間觀念”。優秀的人對於他們自己以及生活。一般都

有長遠規劃。對職業的長期眼光,是我們未來的事業能夠登峯造極的重要條件。

六、總結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所以我們開頭就要把握好。我們首先要選擇一個最適合我們發展的行業和工作,然後確定我們的目標,同時對我們的整個職業生涯進行初步規劃,最後付諸行動,並且經常的對自己的目標和計劃進行檢查修正,最後堅持到底,定能獲得職業生涯的成功。

【第6篇】9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報告

當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個時髦的話題,許多大學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或是專題報告與講座,網絡上也大肆炒作,一時間職業生涯規劃成了大學畢業生最爲關注的熱點之一。但不少大學畢業生還沒有真正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確切含義,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不瞭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程序,缺乏進行規劃的具體技巧。所以不少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或冷眼相對,或茫然無以適從,或使規劃流於形式,或不顧主客觀條件任意隨自己的興致來'規劃',這都會導致職業生涯規劃的應有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職業生涯規劃及其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爲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設計的目的絕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瞭解自己,爲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大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我們的大半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① 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② 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③ 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④ 引導你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⑤ 引導你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⑥ 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採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第二,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

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運',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於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着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業活動的競爭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後。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保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是首先坐下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拿着簡歷與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會撞到好運氣找到好工作。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到頭來感嘆招聘單位是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嘆息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爲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學識、業績、耐心、關係、口才等條件,認爲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簡直是耽誤時間,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跑兩家招聘單位。這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實際上未雨綢繆,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目標之後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

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流程與主要內容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瞭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應該幹什麼、在衆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麼等問題。

2、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鬥纔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3、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瞭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瞭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4、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爲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爲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職業定位應注意:① 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係;② 比較鑑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③ 揚長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職業;④ 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5、實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爲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職業目標只能是一種夢想。要制定周詳的行動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實這一行動方案。

6、評估與反饋

整個職業生涯規劃要在實施中去檢驗,看效果如何,及時診斷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個規劃流程中正確的自我評價是最爲基礎、最爲核心的環節,這一環做不好或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整個職業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問題。

職業錨對大學畢業生職業規劃的啓示

職業錨的概念是由美國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認爲職業規劃實際上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天資、能力、動機、需要、態度和價值觀等慢慢地形成較爲明晰的與職業有關的自我概念。隨着一個人對自己越來越瞭解,這個人就會越來越明顯地形成一個佔主要地位的職業錨。所謂職業錨就是指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他或她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的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正如'職業錨'這一名詞中'錨'的含義一樣,職業錨實際上就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一個人對自己的天資和能力、動機和需要以及態度和價值觀有了清楚的瞭解之後,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職業錨到底是什麼。施恩根據自己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對職業錨提前進行預測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爲一個人的職業錨是在不斷髮生着變化的,它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探索過程所產生的動態結果。

有些人也許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職業錨是什麼,直到他們不得不做出某種重大選擇的時候,一個人過去的所有工作經歷、興趣、資質、性向等等纔會集合成一個富有意義的模式(或職業錨),這個模式或職業錨會告訴此人,對他或她個人來說,到底什麼東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種職業錨:

1、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

具有較強的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的人往往不願意選擇那些帶有一般管理性質的職業。相反,他們總是傾向於選擇那些能夠保證自己在既定的技術或功能領域中不斷髮展的職業。

2、管理型職業錨

有些人則表現出成爲管理人員的強烈動機,承擔較高責任的管理職位是這些人的最終目標。當追問他們爲什麼相信自己具備獲得這些職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時候,許多人回答說,他們之所以認爲自己有資格獲得管理職位,是由於他們認爲自己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確定的情況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人際溝通能力(在各種層次上影響、監督、領導、操縱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際危機面前只會受到激勵而不會受其困擾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較高的責任壓力下不會變得無所作爲的能力)。

3、創造型職業錨

有些大學生有這樣一種需要:建立或創設某種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一件署着他們名字的產品或工藝、一家他們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們成就的個人財富等等。

4、自主與獨立型職業錨

有些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似乎被一種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需要所驅使着,他們希望擺脫那種因在大企業中工作而依賴別人的境況,因爲,當一個人在某家大企業中工作的時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調動、薪金等諸多方面都難免要受別人的擺佈。這些畢業生中有許多人還有着強烈的技術或功能導向。然而,他們卻不是到某一個企業中去追求這種職業導向,而是決定成爲一位諮詢專家,要麼是自己獨立工作,要麼是作爲一個相對較小的企業中的合夥人來工作。

5、安全型職業錨

還有一部分畢業生極爲重視長期的職業穩定和工作的保障,他們似乎比較願意去從事這樣一類職業:這些職業應當能夠提供有保障的工作、體面的收入以及可*的未來生活。這種可*的未來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計劃和較高的退休金來保證的。對於那些對地理安全性更感興趣的人來說,如果追求更爲優越的職業,意味着將要在他們的生活中注入一種不穩定或保障較差的地域因素的話,那麼他們會覺得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維持一種穩定的、有保障的職業對他們來說是更爲重要的。對於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職業錨的人來說,安全則是意味着所依託的組織的安全性。他們可能優先選擇到政府機關工作,因爲政府公務員看來還是一種終身性的職業。這些人顯然更願意讓他們的僱主來決定他們去從事何種職業。

職業錨理論對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帶來了許多啓示:

首先,職業生涯規劃要進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環節,它決定着個人職業生涯的方向,也決定着職業生涯規劃的成敗。求職之前先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之前先要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幹什麼、能幹什麼,自己的興趣、才能、學識適合幹什麼。可通過自我分析與可*的量表工具的測量,評估自己的職業傾向、能力傾向和職業價值觀,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

其次,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

當今社會處於激烈的變化過程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也要相應地改變,打破傳統的'一業定終身'的理念,就業、再就業是大趨勢,職業生涯規劃也隨之根據各種變化來調整。所以環境的變化導致自我觀念的變化,反映到職業生涯規劃上來,就不能一次把終生的職業生涯的每一個具體細節都確定下來。

再者,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點內容是職業準備、職業選擇與職業適應。

從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來看,職業生涯發展經歷了不同時期,一種觀點認爲職業生涯的階段主要可分爲:① 職業準備期 :職業準備期是形成了較爲明確的職業意向後,從事職業的心理、知識、技能的準備以及等待就業機會。每個擇業者都有選擇一份理想職業的願望與要求,準備充分的就能夠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順利地進入職業角色;② 職業選擇期:這是實際選擇職業的時期,也是由潛在的勞動者變爲現實勞動者的關鍵時期。職業選擇不僅僅是個人挑選職業的過程,也是社會挑選勞動者的過程,只有個人與社會成功結合、相互認可,職業選擇纔會成功。③ 職業適應期 :擇業者剛剛踏上工作崗位,存在一個適應過程,要完成從一個擇業者到一個職業工作者的角色轉換。要儘快適應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環境、工作方式、人際關係等。④ 職業穩定期 :這一時期,個人的職業活動能力處於最旺盛時期,是創造業績、成就事業的黃金時期。當然職業穩定是相對的,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人才流動加快的今天,就業單位與職業崗位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⑤ 職業結束期 :由於年齡或身體狀況原因,逐漸減弱職業活動能力與職業興趣,從而結束職業生涯。

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側重點在職業準備、職業選擇、職業適應三個階段。大學生要對職業進行物質、心理、知識、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準備,還要根據各方面的分析與自己的職業錨合理客觀地對職業做出選擇。對即將踏入的職業活動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預期,包括工作的性質、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級關係都要快速適應,迅速成爲一個成功的職業者。

【第7篇】大學生職業規劃生涯問卷調查報告

大學生要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未來纔會有明確的方向。下面小編爲大家精心蒐集了關於大學生職業規劃生涯問卷的調查報告,僅供大家參考。

一.引言

次貸危機讓我們當代大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了在未來就業的嚴峻形勢,因此,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嚴謹而認真的規劃對於每一個同學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爲出發點,我進行了新生大學生活適應性調查,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對同學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

本次調查的目的有2個:

1.分析調查結果,進而探索出當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主流方向,並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做探究與分析,最後給出當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合理化建議。

2.通過本次調查,讓同學們再一次準確認識到目前(尤其是次貸危機發生後)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變化與發展趨勢。

本次調查的主題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

具體有以下2個要點:

1.職業生涯規劃的定義是:個人結合自身情況、眼前的機遇盒制約因素,爲自己確立職業方向、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理,確定教育計劃、發展計劃,爲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

2.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尚處在職業生涯的準備或起步階段,正因如此,一份科學,完善,可行的大學生職業規劃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調查的形式爲:

1.問卷調查(隨機抽取在校大學生調查,網絡調查)。

2.向輔導員,職業規劃師和學長詢問意見建議與心得體會

3.查閱相關資料(來源:網絡、圖書館)。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一共設計了三道關於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問題。並從大一的學生和網絡問卷中隨機調查了150份樣本,得到以下實驗數據:

問題1:您認爲大學生應該把重心放在?

a.全力學習,爲以後的事業、深造做準備

b.以學習課程爲主,兼顧社會鍛鍊

c.着重參加學生會等,爲以後進入社會做準備

d.直接參與社會

選項 a b c d

數據 14 118 13 5

問題2:您是否對本專業進行深入瞭解?

a.已有深入瞭解

b.瞭解一般

c.基本不瞭解

選項 a b c

數據 7 99 44

問題3:您將來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a.畢業以後就業

b.畢業以後考研

c.畢業以後出國深造

選項 a b c

數據 44 83 23

三.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的結果中可以初步看出,在大學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88%)依然將學習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見,總體來說,大一新生認識到了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並將繼續學習以獲得更高的學識來增加自己在未來就業中的身價砝碼。但與此同時,只有9.3%的同學選擇“盡全部精力學習”,而更多數同學選擇了“以學習爲主,兼顧社會鍛鍊”這一方式進行大學生活的安排,可見同學們普遍接受了“大學生活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階梯這一觀點”,但同學們依然能清醒地認識到學習的主導作用,做到了本沒有過分誇大所謂“能力”的作用而放棄學習。

在第三道題目中,我們直接向受訪者詢問了他們大學畢業以後的初步打算,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了考研的道路,將近三成的同學選擇了直接就業,還有15.3%的同學選擇了出國進修。由此可以得出同學們在大學期間把重心放在學習上的意義:一是在院系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以在職業市場中使自己更具競爭力;二是爲將來的深造做準備。

做職業生涯規劃離不開自己的專業,在第二道題目中,我們想被調查者詢問了有關對本專業瞭解方面的問題,只有4.7%的同學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已經有了較爲深刻的瞭解,將近七成的同學對自己的專業認識模糊。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同學們雖然打算畢業以後進行深造,抑或就業,但對自己在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自己的專業)還是瞭解的有所不足。由此可見,雖然很多同學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但只有以少部分同學能腳踏實地地做好細節工作。

總而言之,大一新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志向,並且都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了初步的規劃,但依然有很多細節需要去了解,學習以及掌握。

四.大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哈佛商學院曾經做過一項抽樣調查,問學生“十年後希望成爲什麼樣的人?”100%的人選擇在社會上擁有財富、成就和影響力。但是,他們中只有10%的人寫下目標並作了規劃。10年後,調查小組追蹤發現,那10%爲自己定下目標、作好規劃的人,他們所擁有的財富是全部受訪者的96%。這組數據,對於大一新生們有着重要的啓示作用。如果從來沒有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進行過長遠規劃,那麼很可能等到了30歲,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真正專長和對自己未來的準確定位,從而出現在畢業求職時處處碰壁,或對已有工作不太滿足,不得不頻繁轉行,要花費很大力氣和付出很大的機會成本,使自己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相反,如果儘早完成一份完整而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那麼我們將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五.結束

完成了這次關於“上海電力學院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的問卷後,我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很多。這是我第一次做相關類型的調查,也許羅列的題目並不是十分合理,也許對樣本的分析還有一些膚淺,但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與別人交流的一些技巧,並在溝通中與同學們一起認識到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我們大一新生的重要性。

【第8篇】大學生關於職業規劃的社會實踐報告1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步入了大三的行列,同時也進入了一個必須考慮將來發展的階段。

由於美國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引發全球經濟危機,許多公司收縮開支,壓低成本,而當中人力成本便成爲了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於是今年的大學生找工作似乎變的比往年難。畢業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及畢業後的出路選擇都隨着這次危機重新進行了“洗牌”。那麼,作爲日語專業的學生又面臨着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呢?

針對我自身的性格與特點,我選擇畢業後直接就業或考公務員,從兩方面打算,相對側重就業。在寒假,我訪問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就關於目前畢業生最現實最關心的就業問題請教這個公司。他們認爲金融危機確實對畢業生的就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於像我這樣的大三學生,以後面臨的挑戰更艱難了,我們畢業後,將與因金融危機影響而遲遲沒有就業的大學生,研究生,一些技能學校的學生以及與我們同時畢業的大學生競爭,無疑,任務更加艱鉅了。許多畢業生爲了求得一份工作,不得不放棄自己所學的專業,另闢新路。還有,及時瞭解社會市場需求,切合自身條件尤爲重要,很多大學生就忽視了這一點,眼高手低,這也是影響就業的一個方面。當然他們也說,在求職中,簡歷的製作也同樣重要,千篇一律的簡歷吸引不了用人單位的眼球,我們要在加強自身內在素質的同時,也要注意外部包裝同樣重要。我們要別具風格,體現自己的特色,還有,面試時也很重要,要大方得體,給用人單位一個穩重踏實得好印象,尤其我們日語專業,更加應該注意禮儀問題。

我查了一下近幾年的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問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下降。隨着高校擴招的學生的增多,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壓力逐漸增大,由於今後幾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會有大的變化,可以預計,大學生就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優勝劣汰,雖然有好多學生憑藉自身優越的條件找到了好工作,但同時,就業率也下降了好多。還有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從地區看,北京、上海等東部發達地區需求較旺,需求總量大於當地的生源數。中西部不少省區雖然有較大的用人需求,面臨的問題是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現了“有地方沒人去,有人沒地方去”的現象。在一些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當前就業崗位相當有限,難以吸納本地畢業生。從專業看,一些緊缺專業如計算機、通訊、電子、土建、自動化、機械、醫藥和師範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旺盛,畢業生供不應求,而一些長線專業如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較少。

因此,近年來又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畢業漂族”,這個羣體主要是由複習考研者,邊看邊幹者以及就業困難的大學生組成的。這三類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中,第一類人有明確的目標,他們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勵,如無大的變故,屬於相對穩定的羣體。第二類人雖然邊看邊幹,但能逐步融入市場,適應市場就業。但第三類人市場就業能力相對不強,心理較脆弱,而其數量在今後還會成倍增加,需要特別關注。

爲了進一步瞭解就業趨勢,我又訪問了一名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她起初的打算並不是考研,而是準備畢業後直接就業,可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剩餘的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比以往更多,面對這麼大的競爭,求職之路更加坎坷,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目前畢業生就業信息系統和就業服務體系不完善,大學畢業生就業主要由學校、人才市場舉辦招聘會等比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獲得信息,與需求方見面,信息渠道比較窄,成交率比較低。所以即使每天都在投簡歷和麪試等待中度過,可是現實的殘酷,讓她一次又一次的放棄或失敗,最終選擇考研,好緩解一下就業的壓力,再者,讀研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爲以後的更好就業打下基礎。

還有就是,現在的畢業大學生,沒有把自己定位好,大多都心高氣盛,因此導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結果,盲目追求熱門的工作和待遇高的工作,最終會讓自己更失望。適合自己的發展,能學到東西纔是第一位的考慮因素!等到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待遇自然會好起來的。即使沒學歷可能只是暫時沒有了做白領的敲門磚,並不代表就沒有前途,學好一門技術,憑本事吃飯,日子過得並不比白領差啊!

總結一下,我認爲要了解自己的綜合實力,然後再注意社會與市場的需求,才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畢業後找工作,首先考慮自己喜歡什麼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揮自己最大的熱忱,提高工作效率。接着,要考慮自己能做什麼,要切合自身的條件,客觀的考慮自己目前有哪些技能可以去勝任社會上的具體崗位。最關鍵的就是市場的需求。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對應的崗位需求是大不一樣的,瞭解社會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徑,就是經常翻閱當地主流權威的招聘報紙或是瀏覽當地比較著名的人才招聘網站,另外千萬不要一直待在家裏面找工作,多跑跑每週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現場交流會,也是非常好的選擇,除了能瞭解崗位需求之外,還有在現場與用人單位直接面對面的交流和接觸,對於瞭解各個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面試、溝通等經驗是非常有幫助的!理想與現實是有很大區別的,在複雜激烈的競爭中,我們要認真的考慮,才能在職場競爭中取得成功。

在如此的競爭壓力下,我們商務日語專業的學生又將何去何從,如何對待這嚴峻的形式?當初我選這個專業不只是因爲單純的喜歡日語,還因爲日語專業的就業率相對較高。隨着經濟全球化得發展,以及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與潛在的巨大市場的吸引,日本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向中國市場進攻,在我國,日企的數量不斷增多,尤其是長三角地帶,日企增多,所吸納的勞動力自然也增多了,對於日語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而日語專業的學生也有了更好更多的選擇。

當然,僅僅會日語是不夠的,如果應聘高級崗位,還需具備多方面素質。人們普遍認爲,日資企業的工資要低於歐美企業,事實並非如此。創價曾對日資企業薪酬進行過不完全調查,發現日語專業的學生起薪一般爲3000元左右,高於其它語種的學生。而且這種差距會隨着工作時間的增長而拉大,最小差距也在千元以上。上海市中小企業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舉辦的日資企業人才招聘專場傳出信息,能上機能操作、可用日語流利對話交流的“能說會做派”最受日資企業的青睞。以往通過日語二級就可以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如今,日語一級加上一門專業纔會在激烈的競爭下處於優勢。同時要有日本企業特別重視做事勤奮、爲人謹慎、講究儀表、懂得禮貌等優點的人才。

還有一個對我們日語專業的學生有利的消息就是,近幾年來,中日經濟關係又出現了一些重大變化。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中日經濟關係已由日本主導型向相互依存型轉化。由於日企的高級管理層大多爲日本人,因此非常需要精通日語的人才來充實一般管理層及輔助性管理工作。再加上中外企業對日業務,日語人才需求龐大。

當然好的外部條件自然有相應的高要求。現在企業都青睞高素質複合性的人才,也就是,我們不只要會流利的日語,還要有其他的一些技能,現在單一型的人才已經不再具有優勢,所以,作爲日語專業的學生,要想在以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們就要努力學好自身專業知識,運用已掌握的日語知識去閱讀理解日語原著,瞭解日語的表達習慣,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增強對日本社會文化內涵的瞭解。另外通過口語角、演講比賽、與留學生交流等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日語水平,當然,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利用課餘時間,時刻注意市場的需求動向,瞭解行情,多閱讀學習一些相關方面的書籍,擴充自己的知識量,在時間相對充裕的條件下,學習掌握一下其他方面的技能,比如計算機,會計等方面,以適應複合型人才的發展需要。

總之,在危機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我們面臨重重挑戰,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讓我們去勇敢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吧。

在寫這篇規劃時,我已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在經歷了兩年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後,現在面臨着考研後和就業兩條道路。我利用這個寒假瞭解了一部份考研信息。

古人說:“有志不在年高而無志空活百年。”其實人生何需百年?只要我們能像阿基米德尋找地球支點一樣給我們的靈魂一個支點,那麼激躍生命的騰飛還不是易如反掌嗎?這個支點就是規劃人生。曾經我讀到過一句話:青春的含義就在於不管我們選擇了什麼、成功與否,都不後悔。我打算給自己的考研生活制定一個規劃。

第一階段:3-5月

總體目標:確定考研目標,聽考研形勢的講座。選擇專業,全面瞭解所報專業的信息。考慮到英語具有基礎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所以英語複習得提早。

英語:1抓好基礎,注重單詞,語法和長難句。

2每天做定量的閱讀訓練,培養語感。如果有充足的時間,閱讀量達到一定程度並且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積累會對考研英語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由於時間有限,所以要精讀和泛讀並舉。如果不精讀文章就難以有積累,這些積累包括詞彙量的擴大,尤其是重點詞彙的積累;對語法結構和詞語用法更熟練的掌握,尤其是把握複雜句結構的能力。通過泛讀達到無形的積累包括對英語特有句式的感受即所有語感。關於英譯漢部分可以在“精讀文章”時得到同步解決。

寒假期間採訪的一位考研成功的學姐,她建議在英語方面要做到:

⑴ 認真制訂計劃。制訂計劃時有三點需要注意:着手要早;計劃內容不必過細;考前半個月左右儘量少安排大塊複習內容。

⑵ 正確選擇資料。大家一定要明白資料在精不在多。

⑶ 合理利用時間。複習過程中需勞逸結合,不可過於疲勞,以免影響下次複習效果。

⑷ 適時進行總結。總結是非常重要的,英語複習需總結之處有三:各單項複習完成時;做完一套模擬題後;複習內容均已進行完畢之後的大總結,從這次總結中必須找出自己到底有哪些地方考試最容易丟分,以便抓住最後的有限時間儘快彌補。

⑸ 廣開學習渠道。英語複習不同於專業課複習,除紮實的基本功外,還要有寬廣的知識面。對於這一點,參加過研究生英語考試的同學都有共識。只要我們善於學習,提高英語水平的機會可以說無處不在。

我認爲這位學姐所說的勞逸結合對於即將考研的人而言極爲重要,很多考研的學子都十分熱衷於打疲勞戰,結果最後身體素質變差,學習效率變低,甚至於有的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目標。考研是一場持久戰,借用毛主席的話來說:最無益莫過於一日曝,十日寒,恆爲貴,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政治:購買考試大綱,明確考試內容,對照考試大綱梳理知識點。

第二階段:6-10月

這是考研複習的強化期,也是關鍵階段,考研成績的好壞基本上取決於此階段的複習效果。這一階段要完成兩個任務關鍵是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對各科重點、難點的提煉和把握;二是逐步將已經掌握的知識轉化爲實際解題能力。

政治上根據那位學姐的建議,最好給政治理論複習整理出一個筆記來。政治理論複習筆記應該包括重要選擇題的知識點和重要分析題的知識點,字數控制在三萬字到五萬字之間。隨時看看筆記,一開始看完可能要花一天,後來就成了半天,再後來可能用半個小時就可以了。這樣做既能夠強化複習,又能夠節省時間,是非常有效的複習方法。

英語上要進行題型專項練習,通過專題來鞏固基礎。

專業課上一階段由於公共課程份量加大,專業課複習強度會有所減弱。本階段的任務是對各專業課程進行邏輯框架上的整理,在心中建立起整個專業體系。另外一點就是要開始按照專題歸納整理專業知識內容。

最後一個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強化應試能力。

政治

在兩個方面下工夫。一是時事政治與基本理論的結合,二是進行答題方法訓練,強化答題技巧。時事政治與政治基本理論的結合歷來是考試熱點,需要自己好好歸納總結。

英語

衝刺複習階段的重要任務也有兩個,一是進行大量模考練習,二是強化訓練作文寫作。

根據考研學姐的經驗,⑴ 明確考查重點。應該從近年考研英語試卷中分析並結合考試大綱來看,這樣才能得出最準確的考察重點。

⑵ 強化三項技能。所謂三項技能就是語法、詞彙、複雜長難句。強化語法的主要工作有兩方面:第一,利用較權威的語法教材,系統整理基本語法知識,形成清晰體系;第二,在複習過程中對特殊語法現象進行積累歸納,從而全面熟悉掌握。而強化詞彙的重點則應放在詞義辨析與搭配上,細緻瞭解詞根、詞綴、近義辨析、同義比較、一般用法、固定搭配等。

⒉ 在精煉整合階段,必須要有科學的計劃,合理分配時間。

⑴ 在前期複習的基礎上繼續練習,並且找出薄弱環節。

⑵ 做一定量的模擬題,並且按照真正的考試來嚴格控制時間。每次完成模擬考試題後要仔細分析解答各題目所佔的時間比例。對做題時間不足或過長的現象作合理調整,然後在今後的模擬中有意識地控制做題時間。另外,還要按照自己的個人水平,選擇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做題順序。

⑶ 要繼續進行模擬練習,鞏固前階段的複習,並進一步掌握應試策略。

另外就是考研輔導班的問題,針對這一個問題,根據學姐的建議和一些相關的資料,考研過程中個人複習效果存在兩次低潮;

7、8月份和

1、12月份。前者是因爲暑假燥熱,無外部學習環境,容易浮躁,效率下降;後者主要是長期複習導致的疲勞和厭倦。就一般人而言,完全靠個人自我調節是很難的,所以選擇這兩個低谷段參加高質量的輔導班,能夠通過外部力量強制帶動,提高效率,避免低谷。

這只是參加考研輔導班的益處之一。其它主要作用還有;高質量的考研專業機構和考研專家在考試重點、命題等方面均比自己能把握到點子上;可以使複習更有條理,更有重點,更有計劃;可以實現'強制效應',促使自己抓緊時間,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復習,防止稀裏糊塗,浪費時間;好的考研輔導班能夠提供許多有用的內部資料和內部信息。

一、輔導班類別階段

對應於考研複習的三個階段,輔導班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預備班。預備班主要針對複習期較長的基礎公共科目開辦,作用在於及早指導考生在上強化班之前進行自我複習,掌握複習方法,避免第一輪複習走彎路。並不是所有的輔導機構都開辦了預備班,而且就一般情況而言,預備班也不是非上不可。基礎還可以的考,完全可以自己複習。

強化班。這是傳統班種,主要是在強化期進行輔導。重點集中在

7、8月份暑假期間,可以充分把時間利用起來。強化班是目前考研輔導中最爲重要的班種,對考生的影響也最大。選一個負責有效的強化班,確實能讓考生的複習事半功倍。值得指出的是,一些輔導機構在秋學期也開辦強化班,主要是爲了方便暑期因種種原因沒能接受強化輔導的考生。

模考班。模考班的重要意義在於進行復習階段檢閱,查漏補缺,並增加實戰臨場經驗。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目前幾乎所有的輔導機構都開辦了模考班,但絕大多數很不正規,不過是把同學們集中到一起,隨便發幾張卷子,大家自由的做做。這並不是嚴格的模考。嚴格的模考應該是專場考試,準時開始,嚴格監考,約束時間,認真閱卷,總之一切高度仿真,而且事後應該仔細講評,這樣纔有效果。據瞭解,目前只有北文的'模考閱卷講評班'真正按照這套規則在操作。

衝刺串講班。最後階段的班種,一般

1、12月份授課。其中政治時事綜合講評是重頭戲,不應該錯過。

或許,這是我們度過的最後一個悠閒的寒假,已經是大三的我們,一不小心已經成了學校裏的大人,看着蹦蹦跳跳,無比鮮活的90後的學弟學妹,會欣慰,會無奈,會心疼,會思考,更多的,是感慨,感慨自己老了,感慨時光飛逝,感慨曾經的歲月,可能速度有快慢,程度有大小,不管如何,我們都變了,體驗了很多,朋友交往的糾結,社會工作的不易,考級考證的艱辛,在很多很多的事過去,我們慢慢成長成熟,慢慢學會忍耐與沉穩,增長的不可能只有閱歷,還有歲月,現在的我們已經到了不得不思考人生方向的時候了,大學是個象牙塔,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把自己當孩子在象牙塔裏安逸的過活,簡單而快樂,尋一些幼稚的煩惱,偶爾會打開窗看看社會的一角,但卻不曾走出那道門,的確,我們還有空間和時間去拒絕融入社會,但是,很快,大學也將不再容許我們的任性,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中的大多數,必然在爲以後的出路奔波,爲了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的機會而拼命,不惜頭破血流,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沒有人可以拒絕長大,雖然有着太多的不確定和不情願,但是,我還是不得不爲自己未來的路做一些大體的規劃。

大四的學生出路無非是兩種,考研和工作。作爲我們學校的日語系,以實用性日語教學爲主,可能選擇工作的同學會比較多,而且這些年考研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競爭非常激烈,比起考研這條路,我更傾向於工作,當然我也不會徹底放棄考研的想法,接下來的一年我將去日本的大學學習,這將是充滿挑戰和新奇的一年,我會好好努力,然後根據我學習的情況來決定是不是可以繼續考研,而工作方面,我想,去日企是一般日語專業畢業生的選擇,我並不想把自己的就業道路定的太死,因爲,現在的日本企業雖然比起其他一些歐美國家的企業數量多一些,但是,比起日企所需的人才量,符合要求的日語專業畢業生要遠遠高於需求量,所以,競爭會非常非常激烈,下面我會詳細闡述現在的日企就業情況,我認爲,去翻譯社或者去培訓機構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當然,這只是我目前可以想到的畢業規劃,真正的出路還要根據明年實際的情況來決定。

基於以上的認識規劃,這個寒假,我進行了方向明確的社會實踐。因爲家裏的親戚有一位去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同樣也是學語言的,利用這個有利條件,我去拜訪了他,並與他交流了一些考研的經驗與方法。同時,對我更傾向的工作道路,我參觀了一家日系餐廳,並且,觀摩及體驗了服務員的工作。

我所拜訪的研究生是跨專業考研的,原本英語系的他爲了自己從小就鍾愛的法律專業,克服重重困難,從一所很普通的師範類學校以高分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的法律系研究生,我們都知道,比起理科系同學,語言專業的學生考本專業的研究生難度是很大的,學術性強,學校選擇範圍小,報告顯示,xx年考研人數爲127.5萬人,xx年考生人數爲128.2 萬人,爲120萬人,爲124.6,而140萬人參加了9日開始舉行的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這項考試在就業“寒流”中繼續升溫,報考人數創下xx年以來最高紀錄,比上年增長13%。同時,針對依然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和我國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今年研究生考試的一大特點是對專業學位碩士生的擴招。根據教育部要求,具有專業學位授權的招生單位要在去年基礎上按5%至10%的比例減少學術型招生人數,調減出的名額全部用於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近幾年來,考研人數止降回升,處於上升趨勢,對於我們而言,競爭是異常激烈的,當然誇專業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至少考取更有把握一點,難度要稍微低一點。在與這位研究生的交流中,我也對考研的艱鉅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他說,在準備考研的過程中,他不僅買了大量的考研資料,同時也報了不同學科的考研班,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考研就像是大學聯考的升級版,比大學聯考更艱苦,更困難,因爲大學聯考至少有老師全方位的指導和督促,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而考研更多的是靠自己,考研資料和考研班雖然也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各家說法,猜中率也有高有低,而且考研試題一年一變化,要完全依靠考研班是不可能的,所以,作爲考生,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摸索和積累,他說,考研的半年時間裏,他幾乎沒有出去玩過,早上6點就起牀,簡單的早飯後便背上厚厚的資料去圖書館,一直到晚上10點纔回來,暑假都不回家,一直留在學校複習,在考研班,看到那麼多跟自己一樣以考研爲目標的競爭對手,他都會更加有鬥志去學習,對於一所二流大學的英語系學生,他深知要考取上海交大這樣一流大學的法律系絕非易事,所以也花費了超於常人的努力。另外一個方面,他也提到,由於每年的題目都有所創新和改變,所以,考運也是重要的因素,當年的考題是不是自己複習的主攻方面,合不合自己的口味,都在一定程度在影響自己的成績,也就是說,考研其實也是有很大風險度的,在考研人數逐年增加,考研試題逐年變難的形勢下,能夠如願考上的學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能像我的這位親戚一樣,考取名校重點專業的更是少之又少。通過跟他的交流,我明白,要考研也是一個艱難而重大的決定,踏上考研之路,意味的不僅是人力物力財力,更是心力,沒有堅定的目標和持之以恆的毅力是不行的,我必須要認真考慮,謹慎行事。

下面是去日系餐廳的體驗,我所去的這家這家日本餐館經營日式料理,做法和口味都還比較正宗,所以日本顧客很多,我首先作爲客人的身分去體驗,我發現餐廳內的服務員都是有一定日語學習基礎的,能夠說一些日常用語,特別是領班,日語非常流利,在接待顧客的過程中,普通員工先接待,對顧客進行一般性的詢問與推薦,是中國顧客也會用漢語,但碰到日本顧客時,偶爾也會互相不明白對方的意思,這個時候,領班就會及時上前解決問題,基本都可以圓滿解決。說明來意之後,我與接待我的服務員進行了一些交流,她告訴我,作爲服務員,上崗前都要進行日語培訓,主要是日常用語和店裏的菜譜說明等,所以,她們會進行日常接待,但是遇到特殊情況時就比較麻煩了,而領班是專業日語系的畢業生,所以有較厚實的基礎和較強的溝通能力,起領導作用。我看了一下他們的菜單,幾乎沒有可以一聽中文就能翻譯成日語的,這讓我明白,雖然我以日語爲專業學習了兩年多,但是我學的都是比較死板的課本知識,但遇到這樣專業性很強的專門術語時根本就手足無措,還不如只學習了兩個月的初學者,如果讓我來應聘一旦被要求即可上崗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我學的知識實在太少太狹隘了,在真正的社會實踐中,幾乎派不上用場,沒有人會讓你去背課文,僱主只會關心你對他們的行業瞭解多少,你不瞭解,並不代表別人也不瞭解,當別人比你多知道一點,你自然就被淘汰了,就業是很殘酷的,只有讓自己更強,纔會有更多的機會。在觀察服務員與日本顧客的交流中,我發現,其實,在工作過程中每一秒都可能發生你所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也許是遇到你從未聽過的單詞,也許是被提出從未遇到過的要求,也許你自己犯了不同以往的錯誤,總之,有太多的意外可能發生,這個時候,能否沉着冷靜的應對,能否把意外變成經驗,能否在錯誤中有所學習,這纔是我們可以不斷進步的關鍵。沒有不犯錯的人,但是,不同的是一些人在失敗的挫折感中無法自拔,另一些人卻可以在失敗中有所學習收穫,從而化爲經驗繼續前進,這樣的人,纔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次的實踐,讓我深切的體會到,學無止境,競爭激烈,我必須時時刻刻保持學習的心態,學習的勁頭,勇於實踐,應用所學知識,最重要的是,不管何時何地,都不能放棄努力。

簡單的社會實踐讓我感觸頗多,也讓我體會到,不管選擇哪條路,都將是艱辛的奮鬥,我必須保持一顆向上的心,才能讓自己不停止腳步,只有一直往前走,我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

還有一年半就畢業了,回想着已經晃晃悠悠過去的兩年半,似乎必須做一份畢業規劃。曾經迷惘着是否要考研,且放下考研準備過程很枯燥很累,光提女生考研就有不少現實問題。我又是比較普通的那類任人,所以比較容易考慮這些問題。比較狹隘地說, 第一,女生在選擇報考方面缺乏更現實合理的考慮。多數在校女大學生的知識面相對較窄,信息比較閉塞,對於經濟和社會政治等方面的關注大大少於男性,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容易受非理性思維的限制。這樣一來,就很難客觀地看待就業形勢和自身現實條件,容易做出考慮不周的決定。 第二,女性的角色意識和性別特點,使得女生在考研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約。在研究生的報考範圍上,女生的選擇性小於男生,多數女生願意選擇偏向於人文性的方向,對於純理工類或者是研究性較強的專業容易望而卻步,這就導致女生的選擇範圍變小,無形中增加了考試壓力。 第三,女研究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一般來說,如果是本科畢業後直接讀碩士,那麼畢業時大部分學生的年齡在

【第9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優秀調查報告

當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個時髦的話題,許多大學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或是專題報告與講座,網絡上也大肆炒作,一時間職業生涯規劃成了大學畢業生最爲關注的熱點之一。但不少大學畢業生還沒有真正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確切含義,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不瞭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程序,缺乏進行規劃的具體技巧。所以不少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或冷眼相對,或茫然無以適從,或使規劃流於形式,或不顧主客觀條件任意隨自己的興致來'規劃',這都會導致職業生涯規劃的應有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職業生涯規劃及其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爲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設計的目的絕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瞭解自己,爲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大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我們的大半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① 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② 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③ 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④ 引導你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⑤ 引導你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⑥ 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採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第二,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

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運',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於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着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業活動的競爭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後。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保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是首先坐下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拿着簡歷與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會撞到好運氣找到好工作。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到頭來感嘆招聘單位是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嘆息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爲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學識、業績、耐心、關係、口才等條件,認爲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簡直是耽誤時間,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跑兩家招聘單位。這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實際上未雨綢繆,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目標之後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

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流程與主要內容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瞭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應該幹什麼、在衆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麼等問題。

2、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鬥纔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3、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瞭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瞭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4、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爲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爲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職業定位應注意:① 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係;② 比較鑑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③ 揚長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職業;④ 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

【第10篇】大學生人生規劃問題調查報告

一、調查研究背景

1.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上學期的就業指導課中,我瞭解到大學生必須要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由此我意識到我們更要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想在人生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事先規劃好自己的生涯。先做好人生規劃,有了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目標之後再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科學。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做好自我人生規劃是十分必要的。而剛剛成爲大學生的我卻時常感到迷茫,對自己的未來模糊,對前途茫然,不知道該怎樣安排自己的人生。於是利用假期實踐的機會,我對身邊的大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以此來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與狀態,從而找出問題的所在。

2.調查主要內容

未來發展規劃、學習發展規劃、身心健康規劃、生活管理規劃、素質提升規劃。

二、對象與方式

調查對象:大學生方式:網上問卷調查人數:100人

三、調查結果分析

1.缺乏規劃意識,思想準備不足,缺少長遠目光

在調查中,對未來發展明確的大學生僅佔10%。有80%的同學目標模糊,對未來考慮欠缺。

在回答“是否滿意現在所學的專業”時,回答“滿意”的大學生僅有12%,而我認爲,對自己專業產生興趣,熱愛關係到我們的職業發展,也更關係到我們的未來。2.學習能力需要提高,計劃、執行是關鍵

學習是學生最重要的職責與使命。大學生學習方法上有了許多變化,不再依賴老師、需要全面的綜合素質、聯繫實際解決問題、深層次的理解、創造性的思維等都需要我們做好學習上的準備與規劃。在“學習自主性”問題上,仍有爲數不少的同學缺少自己的方法與合理安排,僅按老師的安排的同學佔20%,有70%的同學有自己的安排但並不行之有效、科學合理,剩餘的10%同學沒有學習興趣。

缺乏學習計劃及執行力始終是我們學生的普遍問題。

3沒有健康觀念,大學生健康值得關注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存在生活環境、心理環境和學習環境的轉變和適應。因而調整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不斷迎接新的挑戰。而80%的同學的健康狀況則並不良好。

4.生活不夠科學,沒有條理

走進大學,猶如步入一個小社會,我們需要合理的時間觀、理財觀和情感觀。遊刃有餘的安排生活、適度消費、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交際關係是我們大學生必需的素質。在實際生活中,懂得科學管理自己的生活,有意義地利用自己的時間的人卻很少。僅佔5%。

而在消費問題上,40%的學生都能做到月有盈餘,能合理儲蓄的佔20%,

20%的同學剛好夠用,還有20%的同學常常透支。

5自我提高意識薄弱,素質觀念不強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身個方面素質,是我們唯一的出路。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科學的規劃、個性化培養和綜合性開發。但是,現在許多學生對素質拓展並沒有清晰的認識,更談不上合理的規劃,各式各樣的素質實踐活動,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不是想辦法逃避,就是簡單應付,幾乎沒有認識到社會實踐對我們今後發展、走向社會的重要性。有80%的同學表示有一些提高自身素質的意向但對社會實踐並不積極,20%的同學表示厭煩和應付。

四、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大學生還沒有走出一味學習的圈子,部分大學生則因爲大學聯考結束便將重心放在上網娛樂購物上。在我進行這次調查的過程中,許多大學生因不願耽誤網上游戲時間而拒絕接受調查。在國外大學生已經開始打工賺錢實現夢想的時候,國內大學生卻連對未來的思考都還沒有進行,這種對比是我們不願意見到卻不得不承認的。

一直以來,許多學生對我國的教育制度表示不滿,甚至仇視,埋怨這樣的制度抹殺了我們的天分與未來,卻不曾想過,制度我們無力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那些走向社會後被埋沒人海,陷於計較柴米的市井生活的人們並不應該把過錯推給教育制度,而是應該責問自己,如果有一份明確的規劃,有爲追逐夢想無所不能的毅力,那麼,人生絕不會是這樣。

人生規劃則是實現成功的需要。它不是客觀的逼迫而是主觀的要求,只要自己認識到了這一點,你的人生規劃纔有存在的意義。規劃是一種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爲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再好的規劃也是紙上談兵。

美國作家蓋爾.希伊出版了一部暢銷書,書名叫《開拓者們》,他在撰寫這部書的時候,通過一份內容十分廣泛的“人生歷程調查問卷”,間接地訪問了6萬多個各行各業的人士,根據希伊的研究,這些開拓者們覺得他們的生活很有意義,而且比那些沒有長遠目標驅使其向前的人更會享受生活。正如西方有一句諺語所說的“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缺乏一個明確的夢想,即是對人生沒有一種設計,人生規劃即是一個實現你終生目標的時間表,也是一個實現那些影響你日常生活的無數更小目標的時間表。爲我們的人生做一個成功的定位。

通過這一次調查,我對我們大學生的心裏和生活狀態都有了明確的瞭解,也爲自己敲響了警鐘,希望大家都有自己明確的夢想與飛翔的方向,一步步實現自己美滿的人生。

附:調查問卷:

未來發展規劃

1,在填報大學聯考志願時,你考慮過將來的職業問題嗎?a仔細規劃過b考慮過c沒有考慮過

2,你滿意現在所學的專業麼?a滿意b一般c不滿意

3,你對職業前景有多瞭解?a清楚地瞭解b知道一點c不知道

4,你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和路線?a近一兩年b五年之內c從沒計劃過

5,你對未來從事的職業有明確的方向麼?a明確b模糊c不知道

6,你對職業類型,職業需求,職業能力等,有多瞭解?a清楚地瞭解b知道一點c不知道

7,對自己的未來人生髮展有思考過嗎?a有認真思考過b模糊的考慮過c從未設想過

學習發展規劃

1,你的學習目標:a明確b模糊c沒有

2,你的學習意志:a很強b一般c弱

3,你的學習自主性:a按老師說的做b大部分由自己安排c不願意主動學習

4,你在制定學習計劃時:a計劃詳細並執行b有過計劃但不太執行c從不制定計劃

5,你的學習方法:a行之有效b一般c說不清

6,你有學習熱情及對知識的渴望嗎?a非常強烈b一般c厭倦學習

身心健康規劃

1,你的身體健康檢查(醫院檢查和健康測評):a自己定期做b偶爾做c只做學校的體檢d很少做

2,你多久進行一次鍛鍊?a每天b一週一兩次c幾週一次d其他

3,你的作息飲食習慣科學麼?a科學b一般c不太科學d不清楚

4你有自身健康觀念麼?a有,而且很注重b還年輕,不怎麼注重c從未考慮過

生活管理規劃

1,你有科學的進度時間表,並且做事效率高:a是b馬馬虎虎c不是

2,你根據事情的重要性和時間緊迫程度進行處理:a從未這樣b有時是c經常這樣d一向如此

3,你的消費狀態?a月有盈餘b恰好夠花c常常超出計劃

5,你有進行儲蓄麼?a有b沒有

6,你的經濟來源?a家人每月給的生活費b一部分家人支付,也有自己的收入c完全獨立

素質提升規劃1,你對科學:a熱愛b僅當作課程c不喜歡d其他

2,你在參加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方面:a非常積極b一般c當作完成任務d不願意

3,你有多方面提高個人素質的意識嗎?a很強烈b有,但不明確c沒考慮過

4,你對自己的個人素質拓展有過規劃嗎?a有b沒想過c不重要

【第11篇】大學生實習報告範文:城市規劃實習

引言

人與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不僅使用,而且美觀的環境空間。城市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建築、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構物的堆積,而蘊涵着在諸多功能性設施及硬質景觀相伴下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從外在的視覺影像來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結構、天際輪廓、各色建築、街市設施、區域地標、開放的空間、植栽園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構成,然而這些都是城市人在選擇和被選擇的行爲方式下形成的物質形態,其間蘊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則、社會心理、人文情感及歷史滄桑。

20世紀著名的城市學和建築學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發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實現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種褒獎,那麼爲城市的發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犧牲就將毫無代價。無論擴大的權力還是有限的物質財富 ,都不能抵償哪怕是一天喪失了的美、歡樂和親情的享受。” “當我們漫步於城市中時卻可發現這種現象是無初步在的,周圍的建築物彷彿能夠講話、能夠行動,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樣;而且通過城市的物質結構,過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決定、久已形成的價值觀念等,都繼續存活下來並且散發着影響。”

正是爲了充分認識到城市環境與在建構城市環境的過程中人的作用,作爲城市生態學的學習者,我們於xx年4月5日進行了一次位於北京西北郊的實習。

一、實習概況

我們於早晨8:00從北大逸夫二樓前出發,經過光華樓、圖書館、燕南園、李大釗銅像、蔡元培銅像,到達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魚,出北大西門,穿過蔚秀園、承澤園、海淀公園、柳浪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到達頤和園南如意門,觀看門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後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到達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達萬壽山和東宮門,結束實習。沿途就綠化、建築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做了一定的調查,獲得了一定的資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結論。

二、實習內容及分析

1、關於一條有爭議的路

走進北大東門,可以看到的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作爲北大少有的幾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條爭議頗多的路,路邊整齊的人工保養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全新的北大。這條路周圍集聚着北京大學比較現代化的建築羣——理科一號樓、二號樓、逸夫一樓、逸夫二樓、逸夫苑、理科教學樓等等。而在這條路的盡頭又是富有傳統韻味的仿古式樓羣。

很多人認爲,路面的寬闊與筆直與周圍建築的仿古式屋頂不大協調。除了整齊的人工草坪,路的兩面是栽種得整齊得近乎過分的小樹,而路的盡頭則是生長多年的高大而遮蔭的大樹,不協調的感受更加強烈。

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謂的“視覺適應性”。在很多時候,我們很少考慮特定的環境,只是單純地去套用一種種看上去很好很先進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環境對建築等人爲設施的特殊要求。

也許這也是規劃中的一個問題。就如同北大校園中隨處可見的新式建築與老式建築的交相輝映,也許不能算是完美的選擇。

2、校園裏的世外桃源——燕南園

【第12篇】關於大學生人生規劃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經過十餘年的漫長苦修,我們終於邁進了大學的殿堂,在這裏,我們欣喜着,幸福着,但同時也迷茫着,困惑着,大學到底是什麼,在大學裏到底應該幹些什麼?一轉眼的時間,我們已經到大三這個衝刺的階段了,卻還是有些迷惑,怎樣去規劃自己在大學期間的計劃,怎樣讓自己有個明確的目標去奮鬥,我們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特長,但是如果自身沒有信念規劃的話,也就像迷失方向的小鳥,永遠也到不了自己所謂的天堂。古人云“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的繼續,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一場嚴肅的人生規劃的開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乃至規劃自己的整個人生,而周圍的我們又有幾個有自己科學的規劃呢?爲了探索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做了關於大學生人生規劃的調研。

下面是我的社會實踐報告。調查報告針對一個大四學生面臨工作或者考研如何選擇進行調研。

問題一:你即將畢業了,對於考研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答:我不認爲考研是種很好的出路,雖然考研可以延緩就業壓力,推遲就業期的到來,提高自身的學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但是考研成功畢業後,畢業壓力仍在,而且有了更爲年輕的競爭者,壓力越加沉重;我的建議是如果對某個專業,某種學問有無法遏制的熱愛和相應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費自己的愛好和天才,繼續深造,終有一天會有建樹.但如果考研只是爲了規避和緩解就業壓力,建議不要考研,研究生畢業後壓力只增不減,而且會使你喪失積累經驗的機會。

問題二:你竟然不想考研,那能說說對找工作有什麼看法或者認識嗎?

答:出社會前,考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爲它具有穩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公務員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極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及相應的權限;職業軌跡確定,工作沒有太大的浮動性;國家機構員工,本身帶有榮譽性質。但是也會十分的枯燥,乏味,穩定過後,可能會讓你產生墮落感,如果你對自己專業感興趣的話,可以把自己專業所需的證考到,這樣有利於你在找企業單位的時候,具有優越的條件。對不考研直接出社會,我的觀念是有志從政的人、有權利慾望的人、真心想改變國計民生狀況的人、想要一個穩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如果不想考公務員的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或愛好選擇國企或者私企來發展,鍛鍊自己,積累工作經驗。

問題三:對於大學生,有必要要提前做好自己的大學生涯規劃嗎?

答:我覺得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爲經過以往我們的調研發現,沒有規劃的大學生,他們每天做的是昏昏沉沉的重複着單調的生活,整天蝸居在寢室上上網,睡睡覺,打打遊戲,偶爾出去吃吃飯,過着自認爲非常愜意的宅男宅女的生活。相反,另外一些有規劃的學生(這些人有相當一部人的目標是出國或者考研),每天的生活都是非常的規律,充實,而從學習,能力上講,他們也是要明顯高出上邊所說同學一籌的。所以我覺得,大學讀的成不成功,能不能有個好的未來,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態度。

對自己的規劃

做了以上調查以後,我發現考研,出國和工作都是有利有弊的,關鍵是一個人的態度,有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我現在的目標是好好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然後步入社會爲父母分擔。企業對一個人的專業要求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認爲一個人爲人處世的態度和能力也是企業評判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所以,我想,除了在學習上要快馬加鞭,不落於人後,也要經常尋求機會鍛鍊自己,力求讓自己變得成熟穩重,遇事不驕不躁。

【第13篇】大學生職業規劃報告

大學生職業規劃報告(一)

人生藍圖 :

高度決定視野,尺度把握人生。人生是一個不斷跌倒而又不斷爬起的過程。我希望自己認真度過四年的大學時光,當我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我比較熱衷於經濟和政治,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在這些方面有所建樹。

近期目標:

no.1 努力學習並掌握專業知識,使自己具備良好的知識技能。雖然我是文科生,數學基礎不是太好,但是社會並不因爲你是文科生而有所改變,要得到社會認可必須有能力讓自己變得強大。

no.2 學好英語,具備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若有機會爭取參加赴美帶薪實踐活動,瞭解其他國家的經濟文化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閱歷,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會有所變化。

no.3 走出應試教育誤區,大學期間儘可能多的學習新知識。活到老學到老,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下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纔不會被社會淘汰。

no.4 積極參加班級、社團、學校組織的活動,勇於嘗試人生的第一次,做一個實幹家而不是空想家,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大學是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我們應該讓自己發光發熱。

no.5 一個人的知名度源於不斷地自我介紹。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交往是一門學問,對我們的成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做事不如做人,人脈決定成敗。《讀大學,究竟讀什麼》)

no.6大一過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大二過英語六級。大學期間儘可能多的考取一些有利於以後找工作的證件。並希望能拿到獎學金。

no.7 改變以前對大學的錯誤認識,樹立正確觀念。大學不是用來睡懶覺,也不是通宵打遊戲看電影,大學是我們進入社會的過渡階段,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大學時光。

no.8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利用節假日做兼職,增加社會經驗。

no.9 大學期間考駕駛證。

遠大目標:

no.1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好的出路。所以大學畢業後我想考研,如今大學本科生隨處可見,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在擁有高學歷的同時充分發揮專業技能,成爲同行中的佼佼者。

no.2 出國深造一直是我的夢想。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世界已成爲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需要走出去吸收世界上優秀的先進的東西,讓自己得到發展。

總結: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一個足跡都是我們成長的印記。通過對職業生涯的管理,考覈與修正,使職業生涯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自己時刻把握自己的職業生涯的目標方向,進而可以更容易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冉啟燕

大學生職業規劃報告(二)

沒有一個人能獲得永生。這是一種客觀規律,是千古不變的。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如何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是虛度光陰、碌碌無爲?還是遵循功利主義法學派的採取“避苦求樂”的思想,度完自己的餘生?還是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逐步實現自我價值?這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當前最現實的問題。

我於2003年9月,結束了高中生活,跨入了大學校門。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與我的努力奮鬥和堅忍不拔、頑強的毅力是分不開的。回首剛跨入大學校門時,我還充滿了稚氣,可有一點十分明確,那便是努力學習,拼命學習。至於今後的自我發展,思索甚少,走一步算一步。我與12月2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爲一名預備黨員,現仍在考察期。在黨組織的關懷與培養下,在其他黨員的幫助和薰陶下,我不斷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刻畫完整自我!始初的那份稚氣已漸漸被成熟所取代。我開始重新認識自我,審視自我,不斷地思索今後的自我人生之路,並暗暗給自己制定了一些計劃,一步步地實現着。於,在專升本的考試中,我通過自己的奮鬥與努力,再次進入了天津商學院就讀法學本科。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變革。本以爲自己該走向社會,參加工作了,與學校無緣了,誰知,我再次回到母校的懷抱,繼續享受母校的溫暖。

當我捧起那熟悉的課本,漫步於校園之中時,心裏有種無法用語言表述的感覺。大專時,每座教學樓,每間教室都曾留下了我的身影。在“老地方”,我似乎有看到了大專時奮鬥的我,堅忍不拔的我。上本科,是我意想不到的,因爲在那期間根本沒有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感謝我又能回到校園,不用做那種艱難的選擇,不用走那條漫無目的的道路。可我知道,這種選擇是必然會到來的。不經歷,永遠不會明白。因爲我經歷了,我深知那處在“人生十字路口”做艱難抉擇的複雜感受和困難程度,因而我要吸取教訓,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一 努力學習,提高自身修養

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不斷推動人類進步、文明的動力之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促進人類不斷進步,推動社會不斷進步。

我作爲一名在校大學生,除了學習好本專業所開設的課程外,還不斷地閱讀一些與本專業相關的書籍和文章,紮實自己的專業知識。由於我從開學就樹立了司法考試的目標,不參加考研,因而奮鬥目標十分清晰。在週末,我都上網查看一些與司法考試相關的內容,進一些法學論壇。爲的是更好地瞭解我國司法考試動態以及司法動態。

與此同時,我還不斷地學習着一些關於“和諧社會”的相關理論,加強對理論的把握,深化理論,以此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我覺得,現在還做得不到位,今後仍然需要加強理論的學習。

二 辛勤工作,爲班級做貢獻

在入學的班委競選中,我贏得了大家的支持與肯定,被推選爲班長。我從來沒有擔任過這個職務,顯得十分外行,同時又覺得深怕工作做不好,出岔子,給同學帶來麻煩,影響班級整體形象。現在,依然有這種感覺,可同時我又充滿了信心。從設計班徽到製作班級聯絡卡,從擬定班級工作計劃書到落實班級計劃,我的各項工作都得到了同學的肯定和稱讚。

現在,我依然爲班級忙碌着,辛勤工作着。我必須對得起同學對我的信任,必須對得起我的良心,對得起那熠熠發光的黨徽,不爲別的,只因爲我是班長,是一名預備黨員。當前,我正帶領全班同學迎接教育部專家組的評估。我們會把自己的良好風貌展示出來,爲校爭光,爲評建創優貢獻微薄之力。

試想以後的工作,可能會更加艱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可我堅信:只要我頑強、勇於拼搏,就能克服困難,就能把工作做好;只要我不倒下,就會爲同學繼續努力地、辛勤地服務。

三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錘鍊自我

實踐是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我們學習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一些理論,最終都必須投入到實踐中,指導實踐,讓實踐檢驗我們的認知。

我從大專時,就開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能力。可能有些艱難困苦在其中,可我並不因此而退縮過。我是學法律出生的,在理論上掌握不少,可缺乏實際鍛鍊。在今後的假期以及其他閒餘時間,一定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法律,檢驗自己的專業知識是否牢固,存在哪些不足。與此同時,還得不斷地拓展自己的交際範圍,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不斷適應社會、錘鍊自我,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 投身國家建設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國現在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城鄉二元化的差距仍然很大。6月21日,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若干重大問題,研究部署加快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有關工作。會議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爲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會議強調,面對世界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着眼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需求,科學提出我國未來科學技術發展的指導方針,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作出切實的工作部署,堅定信心,埋頭苦幹,實現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跨越。

作爲一名預備黨員,應當審時度勢,正確審視自我,正確看待自己所處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責任與使命。響應國家的號召,埋頭苦幹,爲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大專時,我曾積極報名參加支援西部建設的計劃,想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與奮鬥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爲西部建設添磚加瓦。可能由於自己不夠優秀吧,我與這次的活動無緣了。可我現在,仍然有支援西部的想法,而且絲毫從未減弱。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奮鬥與拼搏,不斷努力學習,我的夢想會實現的。

人,生來如果是爲了“避苦求樂”而活着,是爲了虛度光陰而活着,是爲了自己而活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人活着已經失去了人類存在的意義了。不懈地追求進取,爲別人而活,這纔是生活的真諦。明確自己的位置,銘記自己的入黨誓詞,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努力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爲他人,爲集體,爲國家奮鬥終身!

大學生職業規劃報告(三)

爲了進一步認清我是何種社會人,初步確定個人今後未來數年內更適宜從事的工作崗位究竟是什麼,我進行了本森職業測評,並對其中相關內容進行了認真檢測,從而初步得到到自己未來的職業取向,以下爲檢測內容:

你的興趣類型是“s+”型表現是:你是一個天生的'helper',天然的助人者,喜歡和人打交道,樂於各種社會交往,以人際活動爲日常的主要行爲活動,成爲注意力、能力、精力的主要投入方向。你爲人和善容易相處,關心自己和別人的感受喜歡傾聽,你不愛競爭喜歡大家一起做事,一起爲團體盡力。交友廣泛,關心別人勝於,關心工作。根據你的性格特點,你可能喜歡的職業領域是:教師、社會輔導、醫護、宗教等。

根據這種定位再次明確一下你的發展方向:

大學生普遍存在對自己職業規劃的盲點,導致了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盲目和挫折。調查顯示:有近四成的人對自己目前的職業生涯規劃還輸滿意的,但是當把這種規劃分解後,他們的選擇就沒有這麼樂觀了:僅有12%的人瞭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18%清楚自己職業法陣面臨的優勢和劣勢,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歡喝不喜歡的職業的人只佔16%。專家指出,大學生在對自己職業生涯規劃判斷上的前後矛盾現象,進一步表明大學生對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還沒有正確的認識,直至帶概念缺少實際的實施。

不管你是剛邁進大學校門的新生,亦或是正在奔忙於各種招聘會的畢業生,對自己本身的正確定位,規劃自己的職業方向,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並作出向相應的努力,都是勢在必行的。:大學生職業規劃這個概念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流程與內容:

一年級爲試探期,初步瞭解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大一學習任務不重,應多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增加交流技巧,但不要盲目參加。

二年級爲深造期,考慮未來是否深造或就業,通過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鍊自己的能力,同時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提高自己的責任感和受挫能力,並有選擇的腐朽其他專業知識來充實自己。

三年級爲衝刺期,臨近畢業,目標應該鎖定在增強求職技能,收集公司信息並確定自己是否考研。要積極鍛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

四年級爲分化期,目標應鎖定在工作申請及成功就業上,這時刻對前三年做一個總結,首先檢驗自己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正確,前三年的準備是否充分,人後開始畢業後的工作申請,積極參加招聘活動,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準備,最後預習模擬。

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要自我進行發展定位,根據自己的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在長短不同時期要有個不同的計劃,否則只是空想不現實的。在設計過程中,要以自己爲主不要自以爲是,同時要參閱專家的意見,要設計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最好藉助正規的專業機構。

總之,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每一個大學生就業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個大學生之哦也生涯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以及怎樣實現目標。

【第14篇】大學生職業規劃情況調查報告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那個讀了大學就有”金飯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爲社會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作爲這個問題的關鍵人物大學生心裏是怎麼想的,他們的職業規劃情況又如何呢?對此,我在湖南財專和互聯網上對一些同學進行了調查。

調查人羣以財專學生爲主(17人,佔85%),本科類學生爲輔(3人,佔15%)。其中大一10人(50%),大二8人(40%),大三2人(10%)。

在調查所學專業由誰選擇的時候,70%的學生選擇了自己選擇的選項,25%的學生因學校調配學了現在所在專業,5%的學生因其他原因學現在所在專業。沒有人選擇父母親戚幫他們選擇了專業。由此可見,現在的大學生有很大的權力來決定自己所學的專業,父母給了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空間,不可否認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而一部分學生因成績等問題被學校調配專業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爲學校有時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慮,但建議最好讓學生學所選專業。

在調查是否喜歡所學專業時,40%的人很喜歡學的專業,40%的人有一點喜歡所學專業,15%的人不太喜歡所學專業,5%的人很不喜歡所學專業。這組數據表明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不太喜歡的人大都是因爲愛好問題。而很不喜歡的人的專業也是他自己選的,當初選的時候就很糊塗,現在很不喜歡也不足爲奇吧。

在調查小時候夢想的職業着一項中,教師(20%)、醫生(20%)、金領(15%)、商人(10%)人數較多。很容易看出的一個道理:小孩子對樂於奉獻的老師和救死扶傷的醫生是非常崇拜的啊!至於金領這個行業,出來的時間並不長,據我所知在被調查這小時侯還未出現,即使出現了,也不是一個小孩所能想到的。

但我們再來看一看現在這些大學生們最想做的職業是什麼。調查顯示,比重最高的是自己開公司當老闆,佔20%。而想從事證券分析師、銀行職員、投資人等金融領域的人佔到35%。而始終堅持以教師爲職業的就一人,但她給出的理由是“因爲是亂寫的”。而選擇醫生爲職業的人只能說很抱歉沒有了。

通過對以上兩組數據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想從商的人越來越多,想從事金融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而從事教師、醫生行業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商人的增多我們可以說是大學生的市場意識提高了,渴望更多的物質財富,這沒有什麼值得議論的,“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不無道理。但教師、醫生行業人數的減少可能也說明一部分大學生對物質文明追求上升,對精神文明追求有所下降吧,又或是他們看到了一些社會的陰暗面後看法有所改變吧。(從事金融行業人數可能是因爲調查主體是財經類院校學生,受到了所學專業影響。)

上大學前很深刻想過畢業後從事何種職業的人爲40%,想過一點點的爲35%,沒想過的爲25%。上大學後認爲與自己所想職業差距非常大的站60%,有一定距離的佔35%,沒有差距的佔5%。由此可見,大多數人來上大學之前是有自己的職業規劃的。在上大學後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處境,直面就業的壓力。

至於愛好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讀書、運動。承認愛好與職業影響非常大的人佔到60%,承認有影響但不大的佔35%,認爲沒影響的佔5%。又此看來,職業選擇時還是應該考慮一下愛好的問題。

調查顯示,大學生很大一部分是有自己的規劃的。又到了畢業生離校的季節,祝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吧。

【第15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報告

當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個時髦的話題,許多大學開設了相關的課程或是專題報告與講座,網絡上也大肆炒作,一時間職業生涯規劃成了大學畢業生最爲關注的熱點之一。但不少大學畢業生還沒有真正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確切含義,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不瞭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程序,缺乏進行規劃的具體技巧。所以不少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或冷眼相對,或茫然無以適從,或使規劃流於形式,或不顧主客觀條件任意隨自己的興致來規劃,這都會導致職業生涯規劃的應有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職業生涯規劃及其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爲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設計的目的絕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瞭解自己,爲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大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我們的大半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① 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② 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③ 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④ 引導你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⑤ 引導你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⑥ 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採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第二,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

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運,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於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着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業活動的競爭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後。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保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是首先坐下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拿着簡歷與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會撞到好運氣找到好工作。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到頭來感嘆招聘單位是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嘆息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爲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學識、業績、耐心、關係、口才等條件,認爲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簡直是耽誤時間,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跑兩家招聘單位。這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實際上未雨綢繆,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目標之後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

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流程與主要內容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瞭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應該幹什麼、在衆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麼等問題。

2、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鬥纔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3、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瞭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瞭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4、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爲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爲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職業定位應注意:① 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係;② 比較鑑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③ 揚長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職業;④ 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

5、實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爲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職業目標只能是一種夢想。要制定周詳的行動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實這一行動方案。

6、評估與反饋

整個職業生涯規劃要在實施中去檢驗,看效果如何,及時診斷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個規劃流程中正確的自我評價是最爲基礎、最爲核心的環節,這一環做不好或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整個職業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問題。

職業錨對大學畢業生職業規劃的啓示

職業錨的概念是由美國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認爲職業規劃實際上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天資、能力、動機、需要、態度和價值觀等慢慢地形成較爲明晰的與職業有關的自我概念。隨着一個人對自己越來越瞭解,這個人就會越來越明顯地形成一個佔主要地位的職業錨。所謂職業錨就是指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他或她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的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正如職業錨這一名詞中錨的含義一樣,職業錨實際上就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一個人對自己的天資和能力、動機和需要以及態度和價值觀有了清楚的瞭解之後,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職業錨到底是什麼。施恩根據自己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對職業錨提前進行預測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爲一個人的職業錨是在不斷髮生着變化的,它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探索過程所產生的動態結果。

有些人也許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職業錨是什麼,直到他們不得不做出某種重大選擇的時候,一個人過去的所有工作經歷、興趣、資質、性向等等纔會集合成一個富有意義的模式(或職業錨),這個模式或職業錨會告訴此人,對他或她個人來說,到底什麼東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種職業錨:

1、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

具有較強的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的人往往不願意選擇那些帶有一般管理性質的職業。相反,他們總是傾向於選擇那些能夠保證自己在既定的技術或功能領域中不斷髮展的職業。

2、管理型職業錨

3、創造型職業錨

有些大學生有這樣一種需要:建立或創設某種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一件署着他們名字的產品或工藝、一家他們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們成就的個人財富等等。

4、自主與獨立型職業錨

有些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似乎被一種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需要所驅使着,他們希望擺脫那種因在大企業中工作而依賴別人的境況,因爲,當一個人在某家大企業中工作的時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調動、薪金等諸多方面都難免要受別人的擺佈。這些畢業生中有許多人還有着強烈的技術或功能導向。然而,他們卻不是到某一個企業中去追求這種職業導向,而是決定成爲一位諮詢專家,要麼是自己獨立工作,要麼是作爲一個相對較小的企業中的合夥人來工作。

5、安全型職業錨

還有一部分畢業生極爲重視長期的職業穩定和工作的保障,他們似乎比較願意去從事這樣一類職業:這些職業應當能夠提供有保障的工作、體面的收入以及可*的未來生活。這種可*的未來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計劃和較高的退休金來保證的。對於那些對地理安全性更感興趣的人來說,如果追求更爲優越的職業,意味着將要在他們的生活中注入一種不穩定或保障較差的地域因素的話,那麼他們會覺得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維持一種穩定的、有保障的職業對他們來說是更爲重要的。對於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職業錨的人來說,安全則是意味着所依託的組織的安全性。他們可能優先選擇到政府機關工作,因爲政府公務員看來還是一種終身性的職業。這些人顯然更願意讓他們的僱主來決定他們去從事何種職業。

職業錨理論對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帶來了許多啓示:

首先,職業生涯規劃要進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環節,它決定着個人職業生涯的方向,也決定着職業生涯規劃的成敗。求職之前先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之前先要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幹什麼、能幹什麼,自己的興趣、才能、學識適合幹什麼。可通過自我分析與可*的量表工具的測量,評估自己的職業傾向、能力傾向和職業價值觀,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

其次,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

當今社會處於激烈的變化過程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也要相應地改變,打破傳統的一業定終身的理念,就業、再就業是大趨勢,職業生涯規劃也隨之根據各種變化來調整。所以環境的變化導致自我觀念的變化,反映到職業生涯規劃上來,就不能一次把終生的職業生涯的每一個具體細節都確定下來。

再者,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點內容是職業準備、職業選擇與職業適應。

從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來看,職業生涯發展經歷了不同時期,一種觀點認爲職業生涯的階段主要可分爲:① 職業準備期 :職業準備期是形成了較爲明確的職業意向後,從事職業的心理、知識、技能的準備以及等待就業機會。每個擇業者都有選擇一份理想職業的願望與要求,準備充分的就能夠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順利地進入職業角色;② 職業選擇期:這是實際選擇職業的時期,也是由潛在的勞動者變爲現實勞動者的關鍵時期。職業選擇不僅僅是個人挑選職業的過程,也是社會挑選勞動者的過程,只有個人與社會成功結合、相互認可,職業選擇纔會成功。③ 職業適應期 :擇業者剛剛踏上工作崗位,存在一個適應過程,要完成從一個擇業者到一個職業工作者的角色轉換。要儘快適應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環境、工作方式、人際關係等。④ 職業穩定期 :這一時期,個人的職業活動能力處於最旺盛時期,是創造業績、成就事業的黃金時期。當然職業穩定是相對的,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人才流動加快的今天,就業單位與職業崗位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⑤ 職業結束期 :由於年齡或身體狀況原因,逐漸減弱職業活動能力與職業興趣,從而結束職業生涯。

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側重點在職業準備、職業選擇、職業適應三個階段。大學生要對職業進行物質、心理、知識、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準備,還要根據各方面的分析與自己的職業錨合理客觀地對職業做出選擇。對即將踏入的職業活動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預期,包括工作的性質、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級關係都要快速適應,迅速成爲一個成功的職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