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北京端午節的十一個傳統習俗

北京端午節的十一個傳統習俗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北京端午節的十一個傳統習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北京端午節的習俗

北京端午節習俗1:吃玫瑰餅

七年級給神佛和祖先祭祀的供品撤下來後就成了全家的食品。一般人家只供類似桃酥式的“五毒餅”,初五晚間撤供;中等人家再放上小棗江米糉子和鮮果,一天一撤,以防腐爛。

富貴人家是供玫瑰餅,以京西妙峯山當年產的玫瑰花製成的餅最爲高貴。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勻做餡,製成餅,上火烙,名曰端午餑餑,分爲酥皮、硬皮兩種,是高檔細點,價格很貴,大約每斤八塊,每塊的價格相當於二斤白麪,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五月節吃上玫瑰餅是非常吉利的事,一般人家是自己動手蒸玫瑰餡的饅頭或甜卷,以應節日之俗。

北京端午節習俗2:吃黃米小棗糉子

北京地區的端午糉子是用葦葉包裹的黃米小棗糉子,以密雲縣產的小棗最有名。許多人家自己包糉子,用江米和黃米與小棗合在一起,叫二米糉子。食品店裏出售的糉子以南味爲主,遠郊農民推車進城賣的以黃米糉子爲主。系糉子用馬蘭草,是北京特產。

黃米小棗糉子價格比江米糉子便宜,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講,甭管黃米江米反正都是糉子,都是用葉子裹着的,只要吃上糉子,就算過上了五月節。糉子也是一種節日禮品,有錢者可包入多種果料,錢少者也可以包無棗的清水糉,既是節令食品,也可以當正餐。

北京端午節習俗3:喝雄黃酒

老北京人還有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古詩云:“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牆角、牀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必須慎用。

北京端午節習俗4:出嫁的女兒回孃家

老北京的端午節還有一個叫法:女兒節。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節的時候回孃家探親,探親時,手臂上繫着彩色絲線、胸前戴着紅絨花的小媳婦成了北京一景。

現在還有許多地方呼此節爲“女兒節”。訂婚的男方絕對要給未來的岳家送節禮,如果準備在下一個端午前結婚,還要正式送大禮,主要是給長輩的酒和肉以及給未婚妻的衣物;而媳婦回孃家,要帶去酒和肉,同時孃家也給女兒女婿一些禮物。

北京端午節習俗5:佩五彩糉子

五彩糉子是避邪物,其內殼是用硬紙疊成的,大小一般在2釐米左右,外面纏上五彩絲線,連成一串。街頭有賣的,家中少婦少女也紛紛自己製作。

除了五彩糉子以外,還有的巧手媳婦或姑娘,用綾羅製成小老虎,有的縫製成櫻桃、桑葚、茄子、豆角、芹椒、梨、柿、桔……把這些小型水果串起來,精緻可愛。有立體的,有平面的,爭奇鬥勝。端午節這一天佩戴在身上,既顯示自己的精巧工藝,又給節日增添祈福增壽的節日氣象,還可以將此飾品贈給意中人,當作表示愛戀的情物。

北京端午節習俗6:吃黑桑葚、櫻桃

舊京端午節吃食自然也少不了水果。端午時節,櫻桃更是大量上市,自然成爲時鮮果品。

除了甜美喜人的櫻桃,還有酸不嘰兒的桑葚(音“刃兒”)。北京人講究端午節吃黑色的桑葚,據說吃了之後不招蒼蠅,也有說吃了黑桑葚就可以避免日後誤食蒼蠅。

北京端午節習俗7:貼葫蘆花

北京人喜歡葫蘆,因爲葫蘆是“福祿”的諧音。紅色毛邊紙剪成葫蘆,裏面收進“五毒”圖案,稱爲“葫蘆花”,自農曆四月末就有小販在街上叫賣了。葫蘆花據說能闢“五毒”,五月一日貼出,五月五日午時摘下扔掉,稱爲“扔災”。

除貼葫蘆花外,還有貼以鍾馗爲題材“硃砂判兒”的,有貼黃表紙上寫有咒語的“天師符”的,其目的均是爲了驅邪辟毒。

北京端午節習俗8:祭神祭祖

端午節由來跟很多文化名人有關,這些文化名人大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都是忠孝之人,二就是跟“水”有關係:屈原投江,伍子胥死後被扔入水中,曹娥是投江救父。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爲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爲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

北京文人有端午節到二閘三忠祠上香的傳統,祠內供奉諸葛亮、岳飛、文天祥。祠院寬敞,祠後有濯纓亭正臨通惠河邊。

北京端午節習俗9:掛菖蒲插艾葉

民間信仰認爲五月爲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時大多在院門前和房檐掛菖蒲插艾葉。民間有用它來驅邪。

在端午節,人們還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還用菖蒲根泡酒,以爲喝了能健康長壽。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爲“水劍”,說它可“斬千邪”。菖蒲身上這層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使它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北京端午節習俗10:“鬥百草”

端午節這一天,京城兒童喜歡玩一種叫鬥百草的遊戲,一種看法認爲最初的鬥草遊戲,很可能跟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的中醫草藥學有着密切關係:每年端午節羣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而鬥草就是古人端午採草藥歇息時,相互玩耍逗樂的一種休閒遊戲。

鬥百草的玩法之一是比較草的韌性。這就要求參賽者在參賽前注意尋找那些草或花莖有韌性的作爲自己的“選手”,無形中形成識別花草的要求。那種能“鬥”倒各草的“選手”,則成爲大家公認的當日“百草王”。鬥百草另外一種玩法是比賽誰採摘的花草的花色品種多和新奇。

北京端午節習俗11:遊天壇

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羣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爲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辛亥革命以後,北京人在端午節以去昔日皇家園林遊玩爲時尚,以去天壇最受歡迎,人們認爲此地能“闢毒”,所以遊人較多,其他皇家園林也是人們愛去的地方。除此之外,什剎海、金魚池、高梁橋、二閘……均是端午遊玩之地。

端午節別稱

端午節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爲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爲“端陽節”。

重午節

“午”,屬十二地支,農曆五月爲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龍舟節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廣東地區稱之爲扒龍船。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歷史悠久,已流傳兩千多年,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爲“當五汛”。

天中節

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爲天中節,是因爲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爲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爲“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爲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爲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糉節

古人端午吃糉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糉葉的長度,長者爲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糉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爲女兒節。”

端禮節

在湘南地區沿古俗,於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爲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

菖蒲節

端午節除是古代圖騰祭祀節外亦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爲“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爲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端午節風俗習慣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食糉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