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國朝鮮族傳統節日精品多篇

中國朝鮮族傳統節日精品多篇

朝鮮族的風俗習慣 篇一

婚俗

姑娘和小夥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夥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紅包巾包着的木雕大雁來到新娘家後,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過去,然後把新郎讓進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紗帽,繫上冠帶,新娘頭上戴“簇頭裏”,手戴“漢衫”走進樵禮廳舉行結婚儀式,結束後,新郎便開始“賞大桌”,即品嚐佳餚,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親戚們陪同。行過樵禮儀式後,雙方便正式結爲夫妻。

服飾

朝鮮族一般喜歡素白色,以示清潔、乾淨、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 男裝衣短,褲長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爲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 女裝一般短衣長裙。短衣有長長的白布帶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結。長裙多有長皺褶。裙有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之分。年輕女子一般愛穿筒裙、短裙,老年婦女常穿纏裙、長裙。冬天,中老年婦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建築

中國朝鮮族傳統節日 篇二

1、朝鮮人春節:

能歌善舞的朝鮮族人民的節日生活豐富多彩。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簫的樂曲聲,將人們帶入一個新的境界。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等,競賽場上,熱鬧非凡,人們扶老攜幼爭相觀看。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有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爲福,意味着他的兒孫健康、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着點燃的“望月樓”,隨着長鼓、洞簫、嗩吶樂曲聲載歌載舞直到盡興。

2、燃燈節:

用柞木燒成木炭,壓成粉末,攙入鹹鹽,用紙包成香腸狀,外面纏上細草繩。到了夜晚,綁在長杆上點燃,便會劈里啪啦作響,放出耀眼的火花。重五與秋夕,男人們進行摔跤比賽,婦女們進行跳板、鞦韆比賽。

3、舊曆年

是朝鮮族最主要的節日,也是家族成員團聚的日子,因而住在他鄉的兒女們都要回到父母身邊一起過年。從臘 月三十開始過年,這天小孩身穿有彩條袖子的喜鵲襖,晚間不能睡覺,要守歲,據傳睡覺眉毛就會變白。正月七年級都要穿新衣或乾淨的衣服,叫歲裝。早晨首先祭拜 祖先,稱作“茶禮”。這天的早餐叫“歲餐”,吃餅湯或打糕,早餐時喝的酒叫“歲酒”,而且從年幼者開始喝。兒女們給祖父母和父母磕頭拜年(家拜),飯後還 要向長輩親戚和村裏老人拜年(村拜)。此時老年人向拜年的年青人說些吉利話,此謂“德談”。這天開展各種民俗活動,其中最主要的是婦女們跳跳板和青少年們 放風箏。七年級夜晚爲防止夜光鬼把鞋偷走,把平時脫在檐階上的鞋拿進屋裏,大門上要掛個籮。

4、洗頭節:

陰曆六月十五日是朝鮮族的洗頭節。這一天被視爲黃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邊洗頭,傳說用向東流的溪水洗頭是很吉利的。晚上,人們還要在家裏舉行洗頭宴,唱洗頭歌,然後全家老少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餐。

回婚節:在朝鮮族的家庭節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節”,亦稱“歸婚節”,即結婚60週年紀念日。舉行回婚節必須具備如下三個條件:一是老兩口都健在;二是親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孫子孫女無夭折。如果親生子女或孫子孫女中有死亡者,則不能舉行回婚節。因此,誰家能舉辦回婚節,是種很大的榮耀,親朋好友都要前來祝賀,一對老人穿上年輕時的結婚禮服,相互攙扶着入席,大家頻頻舉杯祝福,比年輕人的婚禮更爲熱鬧隆重。

5、六一節:

六一國際兒童節在延邊已演化成新的全民節日。在延邊,人們把“六一”兒童節活動當成一項重大的愛幼活動。“六一”這一天,往往萬人空巷,人們穿着節日盛裝涌向公園進行遊園活動。

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週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爲講究和隆重。

6、嬰兒生日節:

即嬰兒週歲生日節。在朝鮮族的人生儀禮中,嬰兒的一週歲紀念日最受重視。嬰兒一週歲紀念日的慶祝 活動也非常隆重。嬰兒生日到來之際,嬰兒的媽媽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給孩子穿上一套精心製作的民族服裝,然後把孩子抱到已準備好的生日桌前,讓嬰 兒“過目”專門爲他擺設的“涉獵物”。桌子上會擺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筆、書、小槍等等帶有象徵意義的東西。客人到齊後,嬰兒的媽媽就叫孩子從桌子上 五花八門的東西中隨便拿自己喜歡的中意之物。當孩子伸手從桌子上拿一樣東西時,客人們就歡騰起來,說一些使祝興的話。這個過程人們叫做嬰兒受生日席桌的 “儀式”。有的地方還有老人給孩子脖子套上一團素白色線的習俗,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線團那樣做一個潔白的人,能像長長的線那樣命長延壽。

7、上元節:

朝鮮族傳統歲時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期一天,這天,朝鮮族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 燈,還要到河裏放燈船。這一天還要吃藥飯、五穀飯,喝聰耳酒。藥飯以江米、蜂蜜爲基本原料。摻大棗、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藥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一般以 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合飯”代替。以盼望當年五穀豐收。晚上,大家舉着火炬上東山高處迎圓月,誰當年有福,誰就能望見初升圓月,迎 月之後,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橋。踏橋,也叫跺橋。朝語中“橋”和“腿”兩詞同音,跟橋意爲練腿。踏橋時,每人要在橋上往返幾次至幾十次不等,共次數必須與 自己的歲數相等,以求祈福禳災。

8、端午節

舊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朝鮮族的傳統節日中民俗體育活動最熱鬧的節日。在過去,每到端午節,朝鮮族聚居的城鎮和鄉村普遍開展各種民俗體育活動,主要有秋千、跳板、摔跤等,其中最出名的是端午鞦韆。

9、秋夕

舊曆八月十五稱作秋夕,也叫中秋節。這時早稻可以推出新米,各種果類也成熟了,到了秋夕這天,人們帶着用新米做的食品和新鮮水果,到自家的墳地去除草和祭祀。秋夕的傳統食品是鬆餅。這天,朝鮮族村屯普遍宰牛,把肉和內臟切割成小塊,分成好多份兒,穿在荊條上分給各戶。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秋夕也舉行各種體育比賽,如摔跤、鞦韆、跳板等,有的村屯還舉行鬥牛賽。

10、千人針

“千人針”指的是經多人之手縫製的一條有文圖的布帶。當青年應徵入伍時,斜披在肩上作爲克敵制勝的象 徵。這一習俗是與一個古老傳說有關。據說,很早以前,有一個富庶的村落裏,人們都過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有一天來了一個力大無比的妖魔,殘害村民。村中的壯 士與它交手,都因爲力量不足,被它吃掉了。有一青年立志要除掉這妖魔,到處尋求方法。有1000個媳婦(自然不能用寡婦)來縫製,這一條帶子就有了 1000人的智慧和力量,便可打敗妖魔。青年人按照智者的話辦了,做成了“千人針”,披在身上去和妖魔決戰,真的打敗了妖魔。於是“千人針”便成了勝利保 障的象徵,世世代代流傳下來,誰家有應徵入伍者,家人就手捧布帶求人縫這千人針,以圖吉利。

近代在抗日救國的浪潮中,又有所發展。上世紀三十年代,日寇侵略中國東北時,住在延邊的許多朝鮮族愛國婦女,不論有無家人入伍,她們都手捧布帶,在車站、碼頭甚至走街串巷互相縫製“千人針”。縫製時還說一些對日寇詛咒和對抗日戰士祝福的話。

11、歲首節

“歲首節”即朝鮮族的春節,這是朝鮮族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之一。作爲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朝鮮族主要分佈在東北的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少數散居在內蒙古和內地一些城市。朝鮮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又喜穿素白服裝,所以被稱爲“白衣民族”。

12、“九?三”紀念日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慶日。1945年“八?一五”光復後,就在延邊建立了人民政權。同年11月,又將間島臨時政府改爲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8年3月,成立延邊專區;1952年9月3日,撤銷延邊專區,成立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195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決定撤銷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建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翌年12月,召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成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並決定每年9月3日爲州慶紀念日。

13、寒食

如同漢族的清明節。各家紛紛前往自己祖先的墳地進行掃墓、祭把活動。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同時還爲墳地添上,並在周圍植樹。

14、元日

元日是一年中最爲隆重的節日。除夕之前,各家把室內外打掃乾淨,拆洗衣被,佈置房間,搞好環境衛生。人們還興貼“個長生”——以山、水、石、雲、太陽、鬆、不着草、龜、鶴、鹿爲內容的年畫。元日凌晨,雄雞第一遍打鳴,全家老幼立即穿衣下炕,擺上香火,共祭祖先;接着向老人叩首拜年,吃完早飯去給鄰居和全屯老人拜年。歲撰非常豐富,並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早上一般吃打糕或大黃米飯,菜餚有各種魚肉葷菜以及各種素菜山珍。男人喝特製的“屠蘇酒”。“屠蘇酒”是用桔梗、防風、山椒、肉桂作原料而釀製的一種藥酒。習俗認爲。元日喝這種酒可以祛邪陵災、增壽長命。午餐與晚餐喜吃“滿德團”或 “德團”。“德團”(朝鮮語音譯)是一種湯。做法:把大米麪無效後搗成大粘團兒,再把它控成圓條,切成薄片,煮在雞肉或野雞肉湯裏(牛肉湯亦可),再放香油和紫菜。“滿德卜”是在“德團”裏放進包有肉餡的三兩個大餃子,用切時先把大餃子用筷子撥開和在湯裏吃。白天,以村屯爲單位組織拔河比賽和射箭比賽;婦女們跳跳板,兒童們放風箏。晚上,老年人打“數千”(紙牌),少兒們玩捉迷藏或“燃燈賽”,青壯年男女則參 加歌舞晚會,十分熱鬧。

15、重九節

重九節每年農曆九月九日,朝鮮族家家戶戶都用菊花葉和粘米粉作糕,俗稱菊花煎。還要用酒浸泡菊花,在節日飲用,俗稱菊花酒。這天婦女們到山上或田野裏進行菊花遊戲或紅葉遊戲,男子則帶着酒食到野外會餐,邊喝菊花酒邊吟詩。相傳,此節源於新羅時代,到李朝已非常重視,併成爲全民性節日。

16、嘉俳節

嘉俳節,朝鮮語意爲秋夕節。朝鮮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這天人們宰牛蒸羊,並用新各製作打糕和鬆餅等節日食品。這天村與村,屯與屯之間,還進行摔跤、盪鞦韆、跳板和各種球類比賽,常常持續數日。活動規模和節期視農活忙閒而定。晚上,當月亮升起時,家家戶戶在院中設香案,向月亮祈禱。然後,全家人吃月餅賞月。祭月曆史悠久。據傳,古代新羅儒理王執政時,讓其二女將木部女子分成兩夥,在大都庭院舉行織麻比賽,從七月十五日早晨開始到八月十五日結束,敗者置辦酒席款待勝者,並作歌舞百戲,後逐漸演化爲嘉俳節。

17、開天節

開天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民間的宗教節日,每逢農曆十月九年級日舉行。這個節日來自朝鮮族中已基本消失的大倧教,這一天是傳說中的祖先檀君的祭祀日。無特別儀式,只是朝夕給檀君牌位擺換供品。羅哲以檀君崇拜創立大倧教,信奉桓因、桓雄、桓儉三神一體天神。桓因主宰萬物,桓雄開天教化,桓儉治理天地。相傳在四千四百多年前的十月九年級這天,桓儉來到松花江流域,用神浩來感化民衆,以後當地的朝鮮族就以這天爲開天節,二百多年後的三月十五日,桓儉昇天,人們就以這天爲御天節,給桓儉舉行祭拜儀式。在大倧教中,桓儉是理世的化身,對他的崇拜表達了朝鮮族人民對生活安定的嚮往。

18、老人安慰日

老人安慰日是朝鮮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九月九日。李朝時,朝庭在這一天要設“耆老宴”,邀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和正三品以上官吏參加,以祝老人們健康長壽。現此節已不傳。

19、回甲節、回婚節

回甲節是朝鮮族爲誕生六十週年舉行的紀念日;回婚節是朝鮮族爲結婚六十週年舉行的紀念日。每到回甲節或回婚節時,兒女、親友、鄰居都要向老人祝福祝壽。

20、老人節

老人節是朝鮮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因地區不同,節期各異。黑龍江省朝鮮族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則在八月十五日舉 行。屆時,各村敲鑼打鼓,喜氣洋洋,人們身着鮮豔的民族服裝紛紛前來向老人們祝福。同時還舉行祝壽會。凡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要佩戴大紅花,坐在臺上接受全 村晚輩們的祝福。這天,老人的兒女們都依偎在老人身旁,和老人們一起盡情地唱歌、跳舞,觀看青年人踩跳板、摔跤、打球和盪鞦韆,共享天倫之樂。節日裏,晚 輩要給老人準備豐盛的宴席,有老人的家庭要釀製名爲“麻格里”的米酒。還要做米糕、冷麪、狗肉和大醬湯等食品。老人穿着新裝,端坐宴席正中。由長子、兒 媳、女兒、長孫等,依次斟酒跪拜,祝福老人健康長壽,晚年幸福,感謝老人爲兒女子孫的操勞。

朝鮮族的由來 篇三

朝鮮民族是東亞的重要民族,朝鮮民族又稱韓民族,主要分佈在朝鮮和韓國,是朝鮮和韓國的主體民族,其他主要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及其他原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地。

中國朝鮮族也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中國境內的朝鮮族(Korean Chinese)有180多萬的朝鮮人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特別是在吉林、黑龍江、遼寧。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絕大部分中國朝鮮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隨着改革開放8成以上朝鮮族開始到沿海城市以及日韓等國務工。雖然仍在東三省保留戶口,但是如今三成的朝鮮族人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濟南、西安、武漢等內地大中城市。五成的朝鮮族旅居韓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朝鮮族居民使用朝鮮語及其文字(幾乎所有朝鮮族人都會使用朝漢雙語)。雜居地區的朝鮮族通用朝鮮語和漢語雙語。

朝鮮族通用語言爲朝鮮語(中國朝鮮族使用朝鮮半島標準朝鮮語,口音略靠位於半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屬音位文字類型,有40個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寫時,把同一音節的音素迭成字塊構成方塊形文字。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朝鮮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著稱,生產的大米潔白、油性大,營養豐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稱譽爲“北方水稻之鄉”。延邊的地區還是中國主要的烤煙產區之一。延邊的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長白山林區的特產人蔘、貂皮、鹿茸,被譽爲“東北三寶”。如今大部分的朝鮮族從事製造業。

朝鮮族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之一,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中,紙幣貳角的正面圖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