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100字 清明節的來歷簡短100字精品多篇

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100字 清明節的來歷簡短100字精品多篇

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4500字 清明節的來歷簡短4500字 篇一

傳統節日裏包含了許多民俗文化和傳統人文觀念,以及宗教因素,對於研究古代社會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生活,有一定的意義,下面 羅列主要傳統節日,以餉對這方面感興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稱元旦,或稱正月七年級。正月七年級是一年、四季、十二個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傳》上將正月叫做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 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因此,正月是從自有曆法以後,上古就有 的節日。

正月有很多習俗,如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這項風俗至今還保 持,飲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體活動 現已廢棄,包括漢晉時期,如周處在《風土記》裏所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舉行大朝會,皇帝和百官要舉行大型團拜活動,並宴請各國使節,特別重視對遼、高麗使團的賜宴待遇。此項活動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後,民國政府法定保留的傳統節日僅有正月,但改名爲 “春節”,並將元旦放在西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間都更重視春 節,人民共和國政府法定春節放假四日,但目前許多私人企業都不 同程度將春節做了適當延長,有的甚至包括週末算在內,延長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農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間,這是古代傳統的祭農節日,按東 漢應劭《風俗通義》,祭農本在四月間開展,漢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晉時,再改到立春。立春這天,官員要親自穿戴慶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視開春後的農事,民間也相應有慶祝活動,這個節日 其實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晉傅鹹《燕賦》說:“四時代至,敬逆其 始。彼應運於東方,乃設燕以迎至。〔羽軍〕輕翼之歧歧,若將飛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儀形之有似。御青書以贊時,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個傳統節日。

三。元宵燈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熱鬧的一天,因爲過了這一天,絕大部分人們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動盛大在有燈會和煙火活動。舞 龍舞獅,社戲雜耍,從白天起就開始進行,直至深夜。爲了保持與 民同樂的姿態,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執金吾,就是守衛皇宮的近衛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宮門前金水橋一帶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參觀 遊玩。焰火就設在金水橋附近施放,以便於皇帝和嬪妃在皇城門樓 上欣賞。舊時煙火都是由紮在煙火架上的各種爆竹禮花逐次燃燒造 成的效果,我小時候看過,比西式煙火更精彩絢麗,但危險性大。唐蘇味道詩“火樹銀花合,金橋鐵索開,暗塵隨馬去,流螢逐人來。” 生動地總結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來,許多禁錮在深閨裏的青年婦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許 出來觀燈,這就爲青年男女的接觸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演出了 許多愛怨的愛情故事,在明代白話小說裏多所描述。北宋歐陽修詞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畫,月上柳梢頭,人約 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寫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見,此情何以堪。辛棄疾詞“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心上人竟然從天而降,其 激動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慶祝活動至今在北方農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復,多數僅 限於電視上觀看歌舞節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這天,按照《荊楚歲時記》,“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爲流 杯曲水之飲。”,“曲水”就是河流彎曲之處,水流速度減緩,舊 時,遊人乘坐畫舫順水飄流,每至港灣或河流彎曲處,則停下來飲 酒賦詩。這個節日起源很早,晉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摯虞回答 他的疑問說是周公時候就有了,原來是把酒杯裝酒,浮於河流裏。王羲之《蘭亭集序》裏的“曲水流觴”就是這個意思,初讀古文而 不看註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義搞糊塗。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節前二日,冬至以後一百零五日,這一天要禁火,從上 到下只吃瓜果點心一類冷食。寒食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說:

晉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國外,晉公子經過衛國時飢餓乏食,他的隨從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文公吃。文公回國當了 國君以後,論功行賞時,只有介子推一個人沒有得到祿位。子推於 是作《龍蛇之歌》並隱居起來。晉文公訪求子推,子推不願出來,於是文公在子推隱居的山上前後左右放火燒樹,希望逼使子推出來,子推抱住枯柳,讓火燒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後來五月五日在兩漢時候被改到上面寫的時間。

這個故事並不見於《左傳》和《史記》的記載,南宋洪邁的《容齋 隨筆》專門考證過它。元張養浩曲《中呂。兼堯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菸,雨過郊原”似說寒食來源於唐堯傳說。

不知今天山西農村還保持寒食節的紀念否?

六。清明上墳

清明節祭祀祖先和亡故的親人,大約在南北朝以後才興起的,因爲 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未曾記載。北宋時要家家插柳枝在門庭,官府要舉行所謂“鑽燧改火”的儀式,就是用榆木鑽木取火,還要 舉行龍舟比賽,熱鬧非凡,不是簡單地掃墓活動,所謂:“清明時 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麼悲滄。

清明活動至今還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誕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聖誕節,是佛教東傳以後的全民宗 教節日。這個節日大約在唐時纔出現。這一天,大小禪院都有浴佛 齋會,和尚以香藥糖水贈送香客,民間則煮酒,吃春季瓜果紀念。

現在,慶祝洋節日聖誕節的絕大多數國內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國還紀念一個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龍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會,非常熱鬧,民間要自發組織龍舟 比賽,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於門庭。這個節日相傳是紀念楚 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奮身投汨羅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葉包 成飯糰投入江中作餌,讓魚鱉不食他們尊敬的屈大夫。但據邯鄲淳 《曹娥碑》說:“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爲水所淹。”這 是相傳於吳國之俗,事在伍子胥,與屈原無關。《越地傳》則說這 個風俗起源於越王勾踐,看來,端午節起源於吳越風俗。

喝雄黃酒,掛艾草,採雜藥的風俗可能出自上古,採雜藥,《禮記。夏小正》:“此月蓄藥,以蠲除毒氣。”早說了。

端午節慶祝活動國內現在仍然很熱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樣萬 人空巷,去看龍舟表演,中小學生上課都坐不住了。海外華人只是 看見商店裏賣糉子時纔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載,不贅。

十。中元鬼節

中元節在七月十五日,俗稱“冥節”,這天據說要燒紙錢餉亡魂,寺院要設法會,作道場以超度亡魂。這個節日起源於佛經裏的“目 連救母”,所以宋時很熱烈,要在街市上搭戲臺唱雜戲“目連救母”,按佛經,這個故事說:

目連在陰間看到他的亡母親在餓鬼羣中,立即盛了一鉢飯給他媽吃,飯沒有吃進口,就化爲火炭,這樣目連之母未能得食,目連大聲喊 叫,跑回來稟告佛。佛說:“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個人對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衆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應當爲正在地 獄受苦的七代父母備辦各種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會告誡衆僧都祝願施主的七代父母進入„禪定‟,然後 去接受食物。”目連照佛爺講的作了,其母遂解脫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連於是告稟佛說:“以後佛家弟子孝順父母的,也應當設置 盂蘭盆會供養十方高僧大德。”佛說:“說得好!”

所以這個故事實際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經義結合起來,便於佛 教的普及宣傳,故中元節又被稱爲“盂蘭盆會”,在《聊齋志異》 裏,多處提到盂蘭盆會。我小時候,多次聽見老人說“七月半,鬼 亂竄”,而不知其究裏。現在絕大部分留美學生只知道一個“萬聖 節”(halloween,在陽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國的盂蘭 盆會,盂蘭盆會比萬聖節的嬉皮笑臉莊嚴認真多了。

盂蘭盆會可能在東晉時出現,現在大概只有寺院裏才恢復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賞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顯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節的紀念活動 就開始了。中秋圍坐吃月餅,然後走出戶外賞月,還有一家人團聚 之意,這可能來自蘇軾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 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蘇東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蘇子由寫 下的詞。但中秋望月起源並不在這個意義,就是明擺着賞月,卻來 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葉法善的幫助下遨遊月宮的優美故事,還攜帶 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話傳說,鄙人有帖說明,不贅。

至於中秋夜吃月餅的習俗,則不見於南宋筆記的記載,傳說是元末 農民紅巾軍起事時,以圓餅爲號。

中秋節在兩宋時很熱鬧,據《武林舊事》載,南宋時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萬羊皮紙做的燈,讓它們順錢塘江水飄流,是夜星星點 點的錢塘江面上,宛如星漢,良多樂趣。

十二。重陽登高

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佳節,這一日正逢秋高氣爽,是郊遊登高望 遠的好時候。王維《九月九日登高憶山東兄弟》裏寫道:“獨在異 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現他對親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風和日麗的 日子裏,登高坡之頂,飲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渾然一體,所以想到長壽。

重陽節解放後已經不再有慶祝活動。

十三。臘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竈神的日子,《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爲 祝融,祀以爲竈神。”,所以對竈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東漢劉珍等編寫的《東觀漢紀》說在祭祀竈神時要以黃羊爲牲。到 了兩宋時期,祭祀竈神的活動中出現了吃所謂“臘八飯”,就是以 各種果子雜料煮粥而食,此風俗可能來自佛教對中國民間巫神活動 的滲透改造,這一天,和尚們看見大家都在祭祀傳統巫教神祗,恐 於其教義宣傳不利,乃趁熱鬧來個粥會施捨齋飯給貧苦無依的人民 吃,以抵消“邪教”的影響,但老百姓管不了那麼多,照例拿來,反正是變着花樣吃就是了,於是就發明了“臘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動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類活動完全消滅了,東漢張衡的《東京賦》還說:“每到年末要舉行盛大儺儀,驅趕各 種惡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覡拿着苕帚,上萬個小孩頭戴紅巾身 穿黑衣,手執桃弓和棘箭,向各處無目的地發射。”在《荊楚歲時 記》裏還看見有記載,可是到了《東京夢華錄》裏,已經看不出有 這樣歡樂的慶祝場面了。

倒是“臘八粥”流傳下來了,至今許多家庭還有此種風俗,有些現 代巧媳婦還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歲

除夕是一年中最後一天,這一天,普通人家儘量爭取團圓,全家圍 爐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辭舊歲,迎新年之意,而戶外則是爆竹聲聲。一家大小在一起度過一個溫馨的一年中最後一個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還濃濃的保持着,只不過春節聯歡的精彩節目破壞了溫馨的氣 氛。

在《荊楚歲時記》裏,記載有:

家家戶戶備辦美味佳餚,到守歲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來,一家人 在一起開懷暢飲。留下些守歲飯,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 到大路邊或街道旁;認爲有吐故納新的意思。

看來那時的人團年和現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歲。

而在《東京夢華錄》裏,我們看到除夕的慶祝活動又有了新的發展,上面說:

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繡書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偉,貫金副金蝦銅甲裝將軍。用鎮 殿將軍二人,亦介冑,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 鍾馗、小妹、土地、竈神之類,共千餘人。。士庶之家,圍爐團 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這個儺儀,就是假面表演,只是那時沒法現場轉播,也拍不成電影,誠是憾事。附:七夕話乞巧節

昨天是舊曆的七月七日,過去傳說,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織女要從隔開 的銀河上踏過喜鵲組成的橋相會。這當然不是事實,橫跨銀河系兩側的距離長 度是以千萬光年爲單位來計算的,即便乘坐與光線一樣快的飛行器,跨過銀河 系也絕對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實現。

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1600字 清明節的來歷簡短1600字 篇二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

春節簡介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

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古稱“正旦”、“歲首”、“三元”等。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發佈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爲“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七年級稱爲“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春節俗稱“過年”

【中秋節簡介】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端午節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糉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樑吳均的《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他身後400多年的事了。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2006年12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國際學術會上,中國社科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說,又提出端午節即夏至。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爲元宵節。

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習俗: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1200字 清明節的來歷簡短1200字 篇三

清明節源於商代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爲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前二天爲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2.雞蛋

民間習俗認爲,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爲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

傳統節日清明節簡介1300字 清明節的來歷簡短1300字 篇四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下個禮拜天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同學們都知道了,對的,是清明節。那麼,對於這個節日,你首先想起的是什麼呢?是難得可以放假三天而獲得的休息?還是祭掃出行,導致每逢清明就擁堵不堪的心塞?抑或是大街小巷裏都開始熱銷,味道不錯的青團?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談談清明節的由來和意義。首先我們來談談這個節日的得名。清明最早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來安排農事活動。

古書上說:“春分後十五日,„„,„„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意思就是這個時候正當風和日麗,空氣清新,百花爭豔,萬物復甦,天清地明之時,所以稱之爲“清明”。這時也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轉變成一個節日其實與古代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主要習俗爲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備好的熟食、冷食,故有此名。寒食節來源於一個傳說,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有一次餓暈了過去,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後來成爲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他帶了母親隱居,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懷着愧疚,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並在這一天祭拜祖先,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由於寒食節的後一天就是清明,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漸漸融入清明之中。清明節也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爲重要的大節日。當然,也有說法認爲清明節祭拜掃墓的習俗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開始仿效,在這一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古人掃墓時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據傳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寫出了清明節對故鄉的哀思,點出了這個節日特殊的氛圍與心境。

清明節對於古人來說,是個有點糾結的節日,因爲正當大好春光之時,人們在祭祖掃墓的同時,還會在這一天從事各項戶外活動,享受這美麗春色,像踏青、盪鞦韆、蹴鞠(也就是今天的踢足球)、放風箏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也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

現在,清明節被列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會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同時,各地也保留了不同的習俗。這是節日的內涵,很重要。但我想,更重要的是,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絕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所在,要懂得民族之源,願意去親近和了解傳統文化與文明;另一方面,古人悲喜交加過清明的精神,也提醒我們,既要珍惜這大好春光,更要珍惜我們人生最好的青春年華,要珍視自己的生命,過好每一天,讓生命更有意義,讓人生更有價值。

以上僅是我個人關於清明節的一點理解,與大家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