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對聯的上聯在右邊還是在左邊精彩多篇

對聯的上聯在右邊還是在左邊精彩多篇

對聯的上聯在右邊還是在左邊 篇一

這還要看橫批的書寫,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另外,對聯除了對仗等要求外一般應上仄下平,就是上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在平聲。

對聯上下聯平仄規則 篇二

1.平仄和諧

(1)首先要了解平仄的意思,才能做到平仄和諧。在普通話當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而在古聲當中,平聲爲平,上聲、去聲、入聲是仄。

(2)做到上下聯的平仄是相反的、上下聯各自句中的內容平仄交替,才能做到平仄和諧。

上下聯的平仄是相反的具體內容爲:對聯的上下聯的尾腳或聯腳是平仄相反的,就是做到上聯是仄,而下聯爲平,正如平時我們所說的仄起平收。

上下聯各自句中的內容做到平仄交替的具體內容爲:“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一直交替下去。

2.與律詩的關係

對聯與律詩當中的對仗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律詩的平仄格律也是比較適用於對聯的。

如:七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春聯起源介紹 篇三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爲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爲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茶鬱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爲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

用來驅鬼避邪。南朝·樑·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萘,右鬱壟,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茶、鬱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