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施耐庵的簡介介紹【多篇】

施耐庵的簡介介紹【多篇】

對施耐庵的評價 篇一

施耐庵於隱逸時期所著《水滸傳》成就了他在中國古代小說家的地位,《水滸傳》揭露了中國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高潮與落寞過程中一些社會本質上的詬病,深刻抨擊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以及“官逼民反”之下的掩藏的統治階級的罪惡。小說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塑造的鮮明的英雄人物特色,施耐庵在塑造這些小說人物的過程中,結合現實中的原型人物,大膽使用藝術創作手法,將人物個性表現得更爲精彩與突出。

施耐庵生逢朝代更替,經歷過亂世春秋,其人生歷練因此極爲豐富,以亂世農民起義爲背景的《水滸傳》中便可看到以朱元璋爲首領的農民起義的縮影,可見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大事記對於施耐庵寫作來說是極爲豐碩的素材庫。

施耐庵在中國古代小說上的成就影響幾百年的中國文學歷史甚至波及東南亞文學,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小說歷史的奠基人。後人爲紀念一代小說家施耐庵,特意選址江蘇省白駒鎮施耐庵故居建立施耐庵紀念館,此地蘆葦遍地,沙鷗低翔,漁舟唱晚,頗有水泊梁山的韻味,紀念館門口修建了一尊3.8米高的施耐庵塑像,館內結構嚴謹,呈大家風範,大門兩旁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韜光養晦,一代英才居勝境;激濁揚清,千秋峻筆著奇書”正是對施耐庵一生的真實寫照。館內各處的石柱上皆有當代文學家書法家對施耐庵的評價對聯,遍佈館內。

施耐庵與水滸傳 篇二

被譽爲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其作者爲施耐庵,另[]有一說是認爲《水滸傳》的作者實爲施耐庵與羅貫中合力撰寫,在衆多史料中記載,羅貫中爲施耐庵的學生,在施耐庵避世著書的過程中,羅貫中一直伴隨其左右,故而《水滸傳》中有羅貫中的功勞也不是妄言之談。

施耐庵祖上是儒家創始人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人之一的施之常,雖傳至施耐庵父輩這一帶已無從事文學之人,但施耐庵從小便展現出不同於常人的文學涵養,施耐庵自幼便不與同齡孩童爲伍,經常手持一本書籍,便不能自拔,直至太陽西落,他才戀戀不捨地放下書籍。年僅十幾歲,便飽讀詩書,考取秀才。

施耐庵是天生的讀書人,但卻不適合出仕爲官,古代文人常常以考取功名作爲衡量其才華的唯一標杆,但施耐庵在這條路上走的並不順風順水,不管是在朝爲官,還是投奔起義軍,施耐庵皆不能施展其抱負,多次受挫後,施耐庵便斷了爲官之路,面對朱元璋的數次徵用,他竟然避之不及,最後隱居於桃源之地,與世隔絕,潛心著書,將其在元末羣雄混戰的局面中所見所聞整理成長篇小說,運用其擅長的人物描寫的文學創作形式,完成了一部流傳至今的文學鉅作。

《水滸傳》取材來源於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的興衰始末,以人物故事爲主要線索,詳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到興盛,直至滅亡的全過程,引發了悲情英雄主義的感想,揭示了封建時期社會階級矛盾的根源,同時表述對起義失敗原因的深刻反思

施耐庵簡介 篇三

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其所著《水滸傳》被稱爲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以北宋末年爲故事背景,講述了以松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漢被逼上梁山,聚衆起義,朝廷招安,最後難逃絞殺命運,註定了合久必分的下場。

施耐庵原名彥端,字肇瑞,祖籍蘇州,其祖上曾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他的父親以製造舟木爲業。施耐庵雖爲出身於書香門第,但仍秉承了祖上文人賢士的才氣,自幼好博覽羣書,文化造詣極爲深厚,十三歲時懇請父親將其送往私塾學習,十九歲時便考上秀才,二十九歲考上舉人,年近三十六歲,才考中進士,因其爲人淡泊,不好功名利祿,從不將中榜題名作爲人生志向,故而在其追求仕途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

爲官三年,難與官場黑暗同流合污,故辭官歸於故里。後響應張士誠抗元起義參與其中,擔任參謀,最終落敗。之後便隱逸山野,埋頭著書之餘當一名鄉鄰教書先生,傳道布業,答疑解惑。施耐庵還經常教授學生畫畫,要求極爲嚴格,只准學生認準一幅人物畫像,直到將其畫的精準畫的惟妙惟肖了才能繼續繪畫其他人物,他前後共教會了學生描繪一百零八個人物畫像,神態各異,各具特性,頗有妙趣。而這一百零八個人物畫像就是出自施耐庵的小說文本。

在這期間,施耐庵的文學成就才得以完成,藝術來源於生活,施耐庵將其鄉野生活的樂趣盡數在其創作中顯現出來,可見其超衆的創作才能與生活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