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風聲鶴唳的成語故事多篇

風聲鶴唳的成語故事多篇

風聲鶴唳的成語故事 篇一

“風聲鶴唳”這則成語的唳是鳥叫。把風的響聲、鶴的叫聲,都當做敵人的呼喊聲,疑心是追兵來了。形容驚慌失措,神經極度緊張。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謝玄傳》,堅衆奔潰,餘衆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爲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爲大將,謝玄爲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爲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 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爲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爲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衆將領都認爲,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衆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衝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爲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倖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爲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附註:

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堅下詔大舉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又曰:“其以司馬昌明爲尚書左僕射,謝安爲吏部尚書,桓衝爲侍中; 勢還不遠,可先爲起第。”良家子至者三萬餘騎,拜秦州主簿趙盛之爲少年都統。是時,朝臣皆不欲堅行,獨慕容垂、姚萇及良家子勸之。陽平公融言于堅曰:“鮮卑、羌虜,我之仇讎,常思風塵之變以逞其志,所陳策畫,何可從也!良家少年皆富饒子弟,不閒軍旅,苟爲諂諛之言以會陛下之意耳。今陛下信而用之,輕舉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後患,悔無及也!”堅不聽。

八月,戊午,堅遣陽平公融督張蠔、慕容垂等步騎二十五萬爲前鋒;以兗州刺史姚萇爲龍驤將軍,督益、梁州諸軍事。堅謂萇曰:“昔朕以龍驤建業,未嘗輕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將軍竇衝曰:“王者無戲言,此不祥之徵也!”堅默然。

詔以尚書僕射謝石爲徵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爲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衆共八萬拒之;使龍驤將軍胡彬以水軍五千援壽陽。琰,安之子也。

慕容楷、慕容紹言於慕容垂曰:“主上驕矜已甚,叔父建中興之業,在此行也!”垂曰:“然。非汝,誰與成之!”

甲子,堅髮長安,戎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後千里。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兵方順流而下,幽、冀之兵至於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運漕萬艘。陽平公融等兵三十萬,先至潁口。

是時,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謝玄入,問計於謝安,安夷然,答曰:“已別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出遊山墅,親朋畢集,與圍棋賭墅。安棋常劣於玄,是日,玄懼,便爲敵手而又不勝。安遂遊陟,至夜乃還。桓衝深以根本爲憂,遣精銳三千入衛京師;謝安固卻之,曰:“朝廷處分已定,兵甲無闕,西藩宜留以爲防。”衝對佐吏嘆曰:“謝安石有廟堂之量,不閒將略。今大敵垂至,方遊談不暇,遣諸不經事少年拒之,衆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陽平公融等攻壽陽。癸酉,克之,執平虜將軍徐元喜等。融以其參軍河南郭褒爲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鄖城。胡彬聞壽陽陷,退保硤石,融進攻之。秦衛將軍樑成等帥衆五萬屯於洛澗,柵淮以遏東兵。謝石、謝玄等去洛澗二十五里而軍,憚成不敢進。胡彬糧盡,潛遣使告石等曰:“今賊盛糧盡,恐不復見大軍!”秦人獲之,送於陽平公融。融馳使白秦王堅曰:“賊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堅乃留大軍於項城,引輕騎八千,兼道就融於壽陽。遣尚書朱序來說謝石等,以爲:“強弱異勢,不如速降。”序私謂石等曰:“若秦百萬之衆盡至,誠難與爲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

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以老秦師。謝琰勸石從序言。十一月,謝玄遣廣陵相劉牢之帥精兵五千人趣洛澗,未至十里,樑成阻澗爲陳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斬成及弋陽太守王詠,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崩潰,爭赴淮水,士卒死者萬五千人。執秦揚州刺史王顯等,盡收其器械軍實。於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秦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爲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

秦兵逼淝水而陳,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諸將皆曰:“我衆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堅曰:“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融亦以爲然,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不可復止。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爲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於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爲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卻,朱序在陳後呼曰:“秦兵敗矣!”衆遂大奔。序因與張天錫、徐元喜皆來奔。獲秦王堅所乘雲母車。復取壽陽,執其淮南太守郭褒。

堅中流矢,單騎走至淮北,飢甚,民有進壺飧、豚髀者,堅食之,賜帛十匹、綿十斤。辭曰:“陛下厭苦安樂,自取危困。臣爲陛下子,陛下爲臣父,安有子飼[2]其父而求報乎!”弗顧而去。堅謂張夫人曰:“吾今復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是時,諸軍皆潰,惟慕容垂所將三萬人獨全,堅以千餘騎赴之。世子寶言於垂曰:“家國傾覆,天命人心皆歸至尊,但時運未至,故晦跡自藏耳。今秦主兵敗,委身於我,是天借之便以復燕祚,此時不可失也,願不以意氣微恩忘社稷之重!”垂曰:“汝言是也。然彼以赤心投命於我,若之何害之!天苟棄之,何患不亡?不若保護其危以報德,徐俟其釁而圖之!既不負宿心,且可以義取天下。”奮威將軍慕容德曰:“秦強而並燕,秦弱而圖之,此爲報仇雪恥,非負宿心也;兄奈何得而不取,釋數萬之衆以授人乎?”

垂曰:“吾昔爲太傅所不容,置身無所,逃死於秦,秦主以國士遇我,恩禮備至。後復爲王猛所賣,無以自明,秦主獨能明之,此恩何可忘也!若氐運必窮,吾當懷集關東,以復先業耳,關西會非吾有也。”冠軍行參軍趙秋曰:“明公當紹復燕祚,著於圖讖;今天時已至,尚復何待!若殺秦主,據鄴都,鼓行而西,三秦亦非苻氏之有也!”垂親黨多勸垂殺堅,垂皆不從,悉以兵授堅。平南將軍慕容暐屯鄖城,聞堅敗,棄其衆遁去;至滎陽,慕容德復說暐起兵以復燕祚,暐不從。

謝安得驛書,知秦兵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牀上,了無喜色,圍棋如故。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不覺屐齒之折。

風聲鶴唳的成語故事 篇二

【注音】fēng shēng hè lì

【成語故事】西晉末年發生內亂,因爲長期的動盪不安,最後西晉不幸滅亡,琅琊王司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當晉朝渡江來到南方,胡人就霸佔了北方,不過,北方後來被前秦全部佔領,與江南的東晉對立。當時前秦的首領叫苻堅,他請漢人王猛當他的宰相,一心要讓國家變得十分強盛。爲了完成統一中國的心願,苻堅就帶着八十萬大軍攻打南方。晉朝的君臣一聽到消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謝安十分鎮定,從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就在淝水這個地方,謝安趁前秦軍隊還沒集合好,迅速派兵渡河去偷襲前秦的軍隊。前秦因此輸得很慘,士兵到處逃命,聽到風聲或鶴叫的聲音,都以爲是晉軍要打來了,非常的害怕。在這場戰役中,前秦的士兵傷亡慘重,同時決定了南北日後長期對峙的局面。

【出處】聞風聲鶴唳,皆以爲王師已至。 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

【解釋】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用於戰爭等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草木皆兵

【相反詞】風平浪靜

【同韻詞】崇論閎議、溫情密意、不存芥蒂、用武之地、家驥人璧、無私有弊、遣辭措意、改天換地、竄端匿跡、驕兵之計、......

【英語】thewhiningofthewindandthecryofcranes

【德文】leichtausderfassunggeraten<überallgefahrenwittern>

【俄語】пуганаяворóнакустáбоится

【示例】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風聲鶴唳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郁達夫《出奔》

【成語造句】

◎ 這幾天北京城裏的風聲愈來愈緊了,到處是風聲鶴唳。

◎所有今天在場的人,都感受得出今天市場的確是風聲鶴唳了,但是這個“風聲”卻是由華爾街傳過來的。現在的問題是,“風聲”還要傳多久?

◎“十一”長假閒來無事,抽空去電影院看《風聲》,經歷了兩小時的風聲鶴唳。簡單而言,《風聲》的情節像是一出殺人遊戲。

風聲鶴唳的成語故事 篇三

成語名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成語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

成語用法:作定語、分句;可分開使用。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複句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看到山上的樹木雜草,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成語來源:《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爲王師已至。”

成語造句:曾樸《孽海花》第25回:“我聽了這話,心裏覺得夢兆不祥,也和理翁的見解一樣,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故事

東晉時期,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爲征討大都督,分兵三路夾擊秦軍。苻堅登上壽陽城,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秦軍大敗,在潰逃中聽到風聲或鶴叫聲,看到草木陰影,都以爲是追兵。

風字開頭的成語

風聲鶴唳 風馬牛不 風吹草動 風風雨雨 風吹雨打 風聲鶴唳

包含有風字的成語

風聲鶴唳 疾風掃落 秋風掃落 人生如風 山雨欲來 天有不測 萬事俱備 野火燒不 捕風捉影 春風風人

風聲鶴唳的成語故事 篇四

公元382 年秋天,自稱大秦天王的荷堅率領87 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進軍。大道上,步兵、騎兵,加上車輛、馬匹,浩浩蕩蕩,掀起的煙塵遮天蓋日。這支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隊伍,足足拖了一千里路長。

苻堅是個驕傲自大的國君,爲了擴大掠奪財富的範圍,滿足個人的私慾,發動了這場消滅東晉的戰爭。

在動身前的一個晚上,他曾在長安太極殿召開了御前會議,商定討伐東晉的大計;文武官員聽了,都認爲時機尚未成熟,特別是晉朝還有像謝安等傑出的人才,貿然進攻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但苻堅卻說:“我的人馬這麼多,只要把馬鞭丟進長江,也可以把江流堵住,伯什麼呢!”會後,苻堅頒佈了動員令,規定老百姓每十人就得抽一個去當兵,弄得許多人家妻離子散,苦不堪言。但苻堅哪管這些,他發誓要以強大的攻勢,一口吞撣偏安在江南的晉朝,以實現自己稱霸天下的野心。

走了整整一個月,苻堅的'主力部隊纔到達項城(河南南部);從蘭州下來的人馬已到達彭城(徐州)。他們打算兵分兩路,同時向江南逼近。

這個消息傳到晉國的都城建康(南京),把晉孝武帝嚇懵了,滿朝文武也失去了主張,都把目光集中在宰相謝安身上,想情他拿主意。謝安卻坐在一邊,捻着鬍鬚,笑哈哈的一言不發。

謝安年輕時曾被推薦到京城做官,只做了一個月,就辭職不幹了,在東山隱居,直到四十多歲時,又被朝廷請了出來,人們說他是“東山再起”。

聽着大殿鬧哄哄的,謝安卻像沒事一樣。晉孝武帝問他有何見教,他只淡淡他說:“沒別的辦法,只有拼死一戰。”

他向皇上建議,自己坐陣建康,派弟弟謝石代理征討大都督負責指揮全軍;侄兒謝玄任前鋒都督,帶領八萬人馬北上迎擊秦兵;又派胡彬帶領五千水兵到壽陽(安徽壽縣)去配合主力作戰。晉孝武帝看謝安說得有條有理,便採納了他的建議。

謝玄雖然勇猛無畏,打過許多勝仗,但面對比自己多幾十倍的秦兵不免有些慌張,當晉孝武帝的面也不好多說,當場把任務領了下來。臨出征的頭幾天,他想去謝安家辭行,聽聽他有什麼見解。一進門,見謝安正在看書,像往日一樣平靜。謝玄站了一會,便輕聲問道:

“不知叔叔還有什麼話要對我說?”

謝安的目光還落在書上,連頭也沒拾,說:

“沒什麼啦,一切已經有了安排。”

謝玄心想,也許他不想讓人打擾他看書,等一會說不定會交待幾句什麼。

就坐在一旁靜等,等了很久,謝安還在全神貫注地看書,她看時間不早,便悄悄退了出來。謝玄回到家,越想心越不安,總覺得在決戰前還有許多事沒做。第二天一早,他又拜託好友張玄去看望謝安,順便探探底細。

謝安一見張玄,萬分驚喜,大聲道:“來得正巧,我正愁着少一位對手呢!”說着,把張玄拉到石桌邊,指着圍棋盤說:“快,快坐下,好好地殺幾盤!”

張玄道:“大人,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思下棋?”

謝安坦然一笑:“棋總是要下的嘛,羅索什麼,快下,快下吧!”

無論張玄問什麼,謝安都避而下答,只是說:“別一心二用,現在是下棋!”一個指頭把棋盤敲得砰砰響。

張玄只好跟他下,可心裏卻亂糟糟的,連下三盤,輸三盤,謝安氣呼呼地把棋子一推:“你這個高手今天怎麼搞的,像掉了瑰一樣,不下了,不下了!”他站起身,“走,我們一起到山坡上散散心。”

說完,又邀來幾位朋友一起往後面的小山上攀。他們在松林裏歌唱,在巖頭上吟詩,一直到天黑纔回去。分手時,張玄忍不住了,又問:“大人,舉國上下的人都在看着你,難道你真的沒把國事放在心上?”

謝安說:“胡扯什麼!有些事我還沒考慮好,怎麼能隨便說呢?”到了山下,他吩咐,晚上,請謝玄等幾位大將到他家中,有要事相商。張玄喜出望外,連晚飯都顧不上吃把幾個人都通知到了。當晚,謝安一邊請大家喝茶,一邊把自己的想法一件件,一樁樁交待得清清楚楚。諸位將軍見宰相神態自若,心裏也踏實多了。

將軍們剛告辭,鎮守荊州的大將恆衝破門而入,忽然惶惶地對謝安說:

“大人,我想把荊州的人馬調到建康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