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杜甫的經典古詩(新版多篇)

杜甫的經典古詩(新版多篇)

拓展閱讀:杜甫古詩 篇一

1、《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秋盡杜甫賞析 篇二

《秋盡》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詩。寶應元年七月,嚴武召還,公送至綿州。未幾,蜀有徐知道之亂,因入梓州。

秋盡東行且未回,茅齋寄在少城隈。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逢袁紹杯。雪嶺獨看西日落,劍門猶阻北人來。不辭萬里長爲客,懷抱何時好一開。

此秋盡思家而作。上四,秋日景事。下則感時而自嘆也。梓屬東川,齋在成都。籬邊菊,指草堂之花。江上杯、蓋李梓州爲主也。看西日,家室遠離。阻北人,寇兵斷閣。此客愁所以未解。三承二,四承一,七八承五六,此見章法之連絡。

杜甫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爲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爲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時因家庭環境優越,因此過着較爲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年少優遊

開元十九年十九歲時,杜甫出遊郇瑕(今山東臨沂)。二十歲時,漫遊吳越,歷時數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鄉參加“鄉貢”。二十四年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杜甫的父親時任兗州司馬一職,杜甫於是赴兗州省親,開始齊趙之遊。

天寶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陽與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相遇,兩人相約同遊樑、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之後,杜甫又到齊州(今山東濟南)。天寶七年(748年)秋,杜甫轉赴兗州與李白相會,二人一同尋仙訪道,談詩論文,結下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友誼。秋末,二人握手相別,杜甫結束了“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遊生活,回到長安。

仕途不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六年(747年),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由於權相李林甫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科舉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爲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轉走權貴之門,投贈干謁等,但都無結果。他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天寶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將舉行祭祀太清宮、太廟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於是在天寶九載冬天預獻三《大禮賦》,得到玄宗的賞識,命待制在集賢院,然而僅得“參列選序”資格,等候分配,因主試者仍爲李林甫所以沒有得到官職。

天寶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爲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爲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鞏義東二里瑤灣——出生地 篇三

公元712年,杜甫降生於河南鞏縣東二里瑤灣。此地背依筆架山,前臨沃野,嵩、邙對峙,三河(黃河、伊洛、泗河)匯流。杜甫自出生共在這裏生活了二十餘年,童年的教養和青年時期的遊歷經歷爲杜甫成爲一代詩聖打下了基礎。現存的杜甫故里是一個坐東向西、大門朝南的長方形院落,小青瓦門樓,院內坐西向東瓦房3 間,硬山式灰瓦頂。大門外北側臨街房山牆上嵌有清代洛陽知府張漢草書“詩聖故里”碑。故居路口有碑樓1座,內立清代碑刻,正面楷書“唐工部杜甫故里”,碑樓北側嵌清代石刻1通,爲“唐工部杜文貞公碑記”。杜甫故里於1962年修葺後成立了紀念館,郭沫若親書“杜甫誕生窯”和“杜甫故里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