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孔融讓梨的故事內容通用多篇

孔融讓梨的故事內容通用多篇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一

大家一定熟悉孔融讓梨的故事吧?它說的是:東漢學者孔融小時候,每當家裏買來又香又甜的梨子,總是揀小的吃,把大的留給哥哥。這裏,再講一個孔融與哥哥爭刑的故事。從這一“讓”一“爭”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美德。

孔融十六歲時,朝廷宦官專權,迫害異已。有一個名叫張儉的官吏觸犯了宦官頭子侯覽。侯覽懷恨在心,便謊稱張儉謀反朝廷,下令逮捕他。張儉考慮到與孔融的哥哥孔褒是老交情,便躲到了孔家。孔融深深同情張儉的不幸遭遇,親自動手,打掃乾淨一間密室,把他藏了起來。

後來,侯覽不知怎麼聽說了張儉躲在孔家,便差人前來搜捕。然而,孔融和哥哥已在前一天夜裏悄悄將張儉打發走了。差人撲了個空,只好將孔融兄弟帶走了。

審訊時,孔融面無懼色地說:“張儉是我藏的,也是我放的,如果有罪,我一人承當。”

孔褒馬上搶着說:“張儉是我的朋友,完全是奔我而來的,與弟弟無關。”

地方官見兄弟兩人爭着受刑,一時不知該如何處置,便將案情上報侯覽。

後來,侯覽下令殺了孔褒。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二

大家一定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吧:有一個名叫孔融的孩子,他有四個哥哥,一個弟弟,在分梨時,孔融拿了最小的那個,把大的留給了哥哥弟弟們。

我讀完了這個故事,不禁想起了發生在我身上的事。記得有一次,外面下着瓢潑大雨,就在雷聲轟鳴,雨下的最猛烈的時候,放學的鈴聲敲響了,同學們走出教室排好路隊,不一會兒,整個校園裏便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小傘花。我班的幾個同學沒帶雨傘,他們有的在走廊裏焦急的來回踱步,有的已衝出走廊,雨水打在臉上順着臉頰向下流……尤其是我的同桌王貝貝,書包都淋溼了,我見了腦海裏閃過一個念頭:今天我向她借小尺她都不借給我,我要不要和她共傘呢?又轉念一想,畢竟是同學嘛,應該互幫互助。

我不加思索,連忙衝過去,將傘舉過他的頭頂,他轉頭一看,十分驚訝,刷的一下臉紅了,對我說:“謝謝你!”我什麼話也沒說,和他手拉着手,穿過傾盆大雨,將她送到公交車站,直到她乘上了回家的汽車,我這才走向我要回家的車站。這時候,雨漸漸地停了,太陽公公微微的露出了笑臉,我收起手中的雨傘,抖了抖上面的水珠,坐上了回家的班車。

坐在車上,我想了許多,無論在家裏,還是在學校,都應該互相幫助,懂得謙讓,這樣我們才能生活在和睦的大家庭中,愉快的度過每一天!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三

今天,我讀了一本《懂禮貌的故事》書,其中有一篇叫《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是:在東漢魯國時期,有一個四歲的孩子叫孔融,有一天,叔叔送來一筐梨,爸爸讓孔融給大家分梨吃,他把大的讓給了爸爸、媽媽、哥哥們,自己留了一個最小的。大家都誇他有禮貌。

我讀到這裏被孔融的行爲感動了,四歲的孔融都知道要做一個懂事又有禮貌的好孩子,可是我以前很自私,吃東西都是我先吃,玩也是先自己玩,從來都沒有想別人。我讀了這個故事覺得很羞愧,從今以後我要做一個懂禮貌又懂事的好孩子,吃東西一定先讓長輩們吃,玩玩具也一定要懂得謙讓他人,只要有人需要幫助,一定伸出援助之手,做一個心中永遠裝有他人的好孩子,不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只要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一定會尊重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學會這種美德吧!這樣你的生活會變得豐富多彩,生命也會更加絢麗多姿。同時讓我想起了一首歌《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四

謙讓是我國傳統的禮儀。前不久,我看了一篇《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講:孔融,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語。孔融4歲時,一日,父親給他和他的哥哥買了一些香梨,父親給他了一個最大的香梨,可是,他卻拿了一。最小的香梨,父親看了非常驚喜、高興。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上街去玩,我們乘上了車,坐到了位子上,第2站,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上車了,老奶奶沒有位子,只能站着,第3站,一些人下車了,老奶奶剛要坐下,一羣年輕人跑過來,把老奶奶推開,自己坐下,老奶奶差點兒摔倒,看到着一幕,我心裏真不是滋味,拉了拉姐姐的衣角,輕輕地說道:“姐姐把我們的位子,讓給那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你看她沒有位子坐,多可憐呀!”

“妹妹難道你想站着,不想坐着嗎?”姐姐疑惑的問道“不是的,姐姐你想呀!孔融4歲能讓梨,我現在是10歲,你現在16歲,難道我們這些都不懂嗎?我們把座位讓給老奶奶!這樣也算助人爲樂呀!”我認真地說道。“妹妹,妹妹你說的太有理了,讓我實在太佩服了,那我們現在就開始讓座吧!”“OK。”我回答到,說着我把老奶奶攙扶了過來,又讓老奶奶坐下,老奶奶笑眯眯地連聲說:“謝謝,謝謝呀!”“沒什麼這是我應該做的。”我站着,偷偷的看着老奶奶,老奶奶舒服的做在凳子上,我偷偷地笑了。

孔融4歲都會讓梨了,作爲我們一定要向孔融學習,做一個學會謙讓的小學生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五

一天,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尊老愛幼孔融讓梨的故事,讀完之後一種佩服之情油然而升,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麼懂事,他的高尚舉動和優秀品德深深教育了我,實在令人印象深刻。簡樸的語句中,洋溢着可貴的尊老愛幼的品質,蘊藏着其中的美德。

現實的我與孔融比起來真是有點羞愧,一件慚愧的事又在腦海中飄蕩着,那事發生在我五歲的時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我看看動畫片又看看鐘表說:“糟糕”電視劇大結局忘看了,我立即拿起遙控器換了臺,弟弟一下子變了臉色,跑來給我爭吵。吵鬧聲驚動了媽媽,媽媽瞭解情況後,就說:麟麟,做哥哥的讓着點弟弟,而且弟弟是先看的,你不能換個房間看嗎?我說:“就不!”聽話媽媽叫!我瞪了媽媽一眼就氣沖沖地回了房間。到了晚上媽媽看電視,我刻意在電視機前左右擺動,媽媽叫我別擋着,我假裝沒聽見,最後媽媽什麼也沒說出去了。看了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令人後悔的事,我恨透了自己真對不起媽媽又沒讓着弟弟,現在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要先人後己,尊老愛幼。

讀完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首先我們做什麼要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謙讓別人,做到先人後己,自己的收穫纔會更多更豐富。謙讓,是一種美德,有時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藥。學會謙讓,做到謙讓,那麼,你就會享受到人際關係和諧的快樂。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六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讓梨》,我讀後很有感觸。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漢魯國,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也很懂事。在他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大家都誇他懂事。

看到這裏,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那麼懂事!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一陣發燒,不禁慚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別!怎麼回事?聽我慢慢道來。

我天生喜歡讀書,我家也正好在少兒圖書館附近,我便有事沒事就到圖書館借書,但我一般喜歡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着要去借書,便纏着爺爺跟我去,但爺爺因爲在燒開水,而且弟弟一人在家,需要有人照顧,所以爺爺燒完開水就要去照顧弟弟。但我卻不懂事,一個勁地纏着爺爺。爺爺非常生氣,批評了我,我還不服氣,也小聲嘀咕了幾句。唉,現在想起來多後悔啊!爺爺是多麼疼愛我啊,我卻那麼不尊重他老人家。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我十歲了還那麼不懂事,慚愧啊慚愧。

尊老愛幼,是多麼偉大的美德啊!它能讓每個人都對你刮目相看,快學會這一種美德吧!這樣纔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讓你的生命更加有滋有味。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七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爲,心裏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裏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着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纔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孔融讓梨的故事內容 篇八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兒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個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兒,因爲他性情活潑、隨和,大家都喜歡他。雖然家裏兄弟多,但爸爸媽媽對他們每個人的要求都很嚴格:要勤奮讀書;對人要懂禮貌;說話要和氣;無論什麼事,兄弟們都要互相謙讓,不要光想着自己;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助。孔融年紀雖小,爸爸和媽媽的話,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喜歡做事,總搶着掃地呀,端碗什麼的,非常討人喜歡。

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並帶來了一大堆梨。客人讓孔融把梨分給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後,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後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後,他纔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客人問小孔融爲什麼撿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客人聽了孔融的回答直誇獎他。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後來,爸爸的學生便把孔融分梨、讓梨的故事寫成了文章。於是大家就把它傳誦開了,從古代一直講到現在。

[古文]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四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爲人之道也!父大喜。

[現代文]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有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爲,心裏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裏這麼多的梨,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

爸爸接着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纔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給小弟弟吃。”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歲,能讓梨。”就是出自這個典故。

故事意義告訴我們從小就要向孔融學習,養成尊老愛幼的習慣,也告訴人們,要互相忍讓,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另一則故事]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於思考。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着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在任,孔融徑直往大府內走。這時守門人忙把他拉住,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守門人見他一本正經,也不知是什麼來頭?笑着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守門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麼關係,只好哈哈:“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着這位俊才少年,心裏好生奇怪: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爲何自稱通家呢?於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麼想不起來啊!”孔融微笑着說:“500年前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係,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爲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後未必有作爲。”面對挑戰,孔融笑着說:“這樣說來,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這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孔融則目不斜視,裝着大人模樣,一本正經地喝着茶,引得衆人哈哈大笑。

孔融讓梨的故事 篇九

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意思就是說:不學會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你看禮貌是那麼的重要。今天,我就讀了一個關於禮儀的小故事,它叫《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主要講了:

孔融小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他總是拿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就問道:“你爲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答道:“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每次都讓哥哥哥哥先拿,最後他纔拿,而且每次都拿最小的梨,把大的讓給哥哥。

我們生活中有好多小孩在家裏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們的家長對他們更是寵愛有加,什麼事情都讓着。這些“小皇帝”“小公主”要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自己,當然不會像孔融一樣把最好的東西讓給別人。就拿吃個蘋果來說好了,我們一般都會把最好的留給別人,可這些“小皇帝”“小公主”都會第一個去拿,要把最好的蘋果給自己,一點也不知道要禮讓。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之所以流傳千載,是希望會有更多的人,像孔融一樣,學會禮讓。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要把禮讓記在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