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陶淵明簡介(精品多篇)

陶淵明簡介(精品多篇)

陶淵明簡介 篇一

飲酒 東晉·陶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析】

陶淵明(365—427),潯陽柴桑人。陶詩以其沖淡清遠之筆,寫田園生活、墟里風光,爲詩歌開闢一全新境界。

《飲酒》組詩共二十二首,此爲第三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後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不是一時所寫,並無內在聯繫,興至揮毫,獨立成篇。這首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於勞動之餘,飲酒致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採菊東籬,遙望南山,此時情味,何其深永!陶詩的一大特色就是樸厚,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懷”等詞語阻斷對情理規律的探索和揭示,這或者就是詩歌迴歸自然的一種表現。

陶淵明生平簡介 篇二

陶淵明,字元量,別名陶潛。陶淵明自國小習儒家思想,喜歡安靜,以彈琴打發時間,有時看書看得入迷會忘記時間,在陶淵明身上有儒家和道家的修養。陶淵明在東晉是一位隱世的詩人,被譽爲偉大的辭賦家。陶淵明早期的時候也曾初始爲官,但是從他妹妹去世後,陶淵明就開始了田園生活。

陶淵明早期的時候家庭環境不錯,但是在陶淵明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後,家境就開始貧困了。陶淵明從20歲開始從仕,在他的《飲酒》裏就曾寫他因家境窘迫不得已出任低級官員。先後出任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但是他還是對田園生活懷有眷戀,因此每每都在仕與田園之間徘徊。最後在公元405年,陶淵明正式開始他的田園生活,在田園期間開始創作許多田園詩文,不過在408年,因家中失火,陶淵明不得不遷居,期間有許多的人勸他出仕,但是陶淵明都拒絕了,最後在427年,在潯陽去世。

陶淵明簡介 篇三

陶淵明簡介

《歸去來兮辭》分析

[東晉]陶淵明

【作者小傳】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死後友朋私諡爲“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的陶侃,據說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做過安城太守。淵明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境逐漸衰落,但還是給他留下了不少田園產業。他在青年時代懷有建功立業的壯志,曾經幾次出仕,先後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官職。由於他不願受官場的拘束,就在四十一歲那年棄官歸田,在農村中過躬耕隱居生活。

陶淵明是我國著名的田園詩人,他在歸隱以後,對農村生活有所體驗,寫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園風光和抒發自己恬靜閒適心情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反映了他厭棄官場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寫了一些抒發政治理想和關心政局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說明他對政治始終沒有忘懷。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內容真切,感情真摯,語言質樸自然而形象鮮明,對後代詩人創作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有《陶淵明集》。

【題解】本文是晉安帝義熙元年(405)作者辭去彭澤令回家時所作,分“序”和“辭”兩節,“辭”是一種與“賦”相近的文體名稱。“序”說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職的原因。“辭”則抒寫了歸田的決心、歸田時的愉快心情和歸田後的樂趣。通過對田園生活的讚美和勞動生活的歌頌,表明他對當時現實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滿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視功名利祿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運乘化、樂天安命的消極思想。全文語言流暢,音節和諧,感情真實,富有抒情意味。“歸去來兮”就是“歸去”的意思,“來”、“兮”都是語助辭。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1],瓶無儲粟[2],生生所資[3],未見其術[4]。親故多勸餘爲長吏[5],脫然有懷[6],求之靡途[7]。會有四方之事[8],諸侯以惠愛爲德[9],家叔以餘貧苦[10],遂見用於小邑。於時**未靜[11],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爲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13]。何則?質性自然[14],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15]。嘗從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18],當斂裳宵逝[19]。尋程氏妹喪於武昌[20],情在駿奔[21],自免去職。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23]。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24]!既自以心爲形役[25],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26]。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r[27],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載欣載奔[29]。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30],鬆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31]。倚南窗以寄傲[32],審容膝之易安[33]。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長關。策扶老以流憩[34],時矯首而遐觀[35]。雲無心以出岫[36],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37],撫孤鬆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38]!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39]。或命巾車[40],或桌孤舟。既窈窕以尋壑[41],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內復幾時[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爲乎遑遑欲何之[47]?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48]。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49]。登東皋以舒嘯[50],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51],樂乎天命復奚疑!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本《陶淵明集》

我的家境貧困,耕種田地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裏經常沒有存糧,找不到維持生計的辦法。親戚朋友多勸我出去做個小官,自己心裏也產生了這種念頭,但苦於沒有門路。剛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長官都以愛惜人才爲美德,叔父因爲看到我貧苦就加以推薦,於是被任命爲小城的官吏。這時戰亂沒有平息,心裏害怕遠地的差使。彭澤縣離開家鄉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穫的糧食足夠釀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來。但過了沒幾天,思念田園,歸鄉的念頭就產生了。爲什麼呢?因爲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會勉強做作;飢凍雖是急迫之事,但違背自己本心就會使人感到十分痛苦。雖然自己曾經做過官,但都是爲生活所驅使;於是感到煩惱,激動不已,有愧於平生的志願。但還是想等到秋收以後,就收拾行裝連夜離去。不久,嫁給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著前去奔喪,就自己棄官離職了。從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針對這件事情來抒發自己心裏的情意,給這篇文章命名爲《歸去來兮》。時在乙巳年十一月。歸去吧,田園將要荒蕪了爲什麼還不回去呢!既然讓自己的心志受形體來驅使,那又爲什麼還要傷感而獨自悲哀呢?我覺悟到過去做錯的已經無法挽回,而知道未來的卻還來得及彌補。雖然走入迷途但還不是太遠,現在已經明白瞭如今歸田是對的,以前出仕是錯的。船在水中輕快地飄蕩前進,微風吹動著我的衣裳。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程,只恨早晨天色朦朧,還不十分明亮。

我一看到自己的簡陋家門,就高興地奔去。家中的僮僕前來迎接,孩子們都在門口等候。庭院中的'小路已經荒蕪,只有松樹和菊花卻還依舊存在。攙起孩子們的手進入屋裏,酒已擺好。端起酒壺來自斟自酌,看著院子裏的樹木感到非常愉快。身體依靠著南面的窗戶寄託自己傲岸的情懷,深深感到簡陋的居室也可以使人安樂滿足。每天到園子裏散散步,自有樂趣,屋子雖然有門卻經常關著。拄著手杖到處遊息,有時擡起頭來向遠處眺望。天空的雲彩自然地從山峯邊飄出,鳥兒飛倦了也知道自己回來。日光慢慢暗下去太陽快要落山了,我還撫摩著獨立的松樹徘徊著不願離開。

歸去吧,讓我斷絕與世俗的交遊。既然世俗與我的情志相違背,我還要駕車出遊追求些什麼呢!跟親戚們談談知心話使我感到愉快,彈琴讀書能夠使我消愁解憂。農人們告訴我春天到了,將要到西邊的田地裏去耕種。有時乘了有篷簾的小車,有時劃了一條小船。有時經過曲折幽深的山溝,有時經過高低不平的山丘。看到樹木欣欣向榮,泉水涓涓地流淌。我真羨慕自然界萬物正生機勃勃,感嘆自己的生命即將終止。

算了吧!人生寄身於天地之間又能有多少時候,爲什麼不隨著自己的心意而任其自然?爲什麼整天心神不定又想到哪裏去呢?富貴榮華不是我的心願,神仙境界也不可以期待。遇到好天氣就一個人獨自出去遊覽,或者把手杖放在一邊做些除草培苗的工作。有時登上東邊的高崗放聲長嘯,有時在清澈的水邊吟詠賦詩。姑且隨順著大自然的變化以了結此生,抱定樂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麼可疑慮的呢!

(徐鵬)

【註釋】

[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製容器、如甏,甕之類。[3]生生:猶言維持生計。前一“生”字爲動詞,後一“生”字爲名詞。[4]術:方法。[5]長吏:較高職位的縣吏。指小官。[6]脫然:猶言豁然。有懷:有做官的念頭。[7]靡途:沒有門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諸侯:指州郡長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指軍閥混戰。[12]彭澤:縣名。在今江西省湖口縣東。[13]眷然:依戀的樣子。歸歟之情:回去的心情。語本《論語・公冶長》:“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人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質性:本性。[15]違己:違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從人事:從事於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爲了滿足口腹的需要而驅使自己。[18]一稔(rěn忍):公田收穫一次。稔,穀物成熟。[19]斂裳:收拾行裝。[20]尋:不久。程氏妹:嫁給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縣。[21]駿奔:急著前去奔喪。[22]仲秋:農曆八月。[23]乙巳歲:晉安帝義熙元年[405)。[24]胡:何,爲什麼。[25]以心爲形役:讓心志被形體所驅使。[26]“悟已往”二句:語本《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諫:止,挽救。來者:指未來的事情。追:來得及彌補。[27]遙遙:漂盪:r(yáng揚):飄揚。形容船駛行輕快。[28]瞻:望見。衡宇:猶衡門。橫木爲門,形容房屋簡陋。[29]載:語助詞,有“且”、“乃”的意思。[30]三徑:漢代蔣詡隱居後,在屋前竹下開了三條小路,只與隱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31]眄(miàn面):斜視。柯:樹枝。[32]寄傲:寄託傲世的情緒。[33]審: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狹小,僅能容膝。[34]策:拄著。扶老:手杖。流:周遊。[35]矯首:擡頭。遐(xiá俠)觀:遠望。[36]岫(xiù袖):山峯。[37]景:日光。翳(yì義)翳:陰暗的樣子。[38]言:語助詞。焉求:何求。[39]疇(chóu愁):田地。[40]巾車:有篷幕的車子。[41]窈窕(yǎo tiǎo咬x):幽深的樣子。[42]善:羨慕。[43]行休:將要終止。指死亡。[44]已矣乎:猶言算了吧。[45]寓形宇內:寄身於天地之間。[46]曷不:何不。委心:隨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47]遑遑:心神不定的樣子。何之:到哪裏去。[48]帝鄉:天帝之鄉。指仙境。[49]植杖:把手杖放在旁邊。耘(yún雲):田地裏除草。耔(zǐ子):在苗根培土。[50]皋(gāo高):水邊高地。舒嘯:放聲長嘯。“嘯”是撮口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51]乘化:隨順著大自然的運轉變化。歸盡:歸向死

陶淵明生平簡介 篇四

有關陶淵明生平簡介

簡介/陶淵明[東晉詩人]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或雲淵明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諡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東晉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卒後朋友私諡“靖節”,故後人稱“靖節先生”。 陶淵明出身於貴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響很深。他生於東晉後期和晉宋交替之際,家勢已漸漸衰落。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年輕時曾懷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又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下級官職,每次時間都很短。幾度出仕,使他逐漸認清了當時官場的污濁與黑暗,四十一歲還家歸隱,過起了自由閒適的田園生活。此後二十三年,雖憂憤常積於心,生活困窘多難,但再無出仕之念,最後在貧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歲。

身世背景/陶淵明[東晉詩人]

陶淵明的時代是在典午大亂之後,正當劉裕篡晉的時候。他生在一個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的後人固有問題,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孫;祖父做過太守;他的父親似乎早就在家居閒(據《命子》詩,安城太守之說似不確。他序他的先世都提到官職,而到其父時只有“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數語)。母親是當時名士孟嘉的女兒。他還有一個庶母,弟敬遠和程氏妹都是庶出。他的父親和庶母都早死,生母似活得久些。弟妹也都早死,留有侄兒靠他撫養。原配夫人在他三十歲左右死去,續絃翟氏,幫他做農家操作。

他有五個兒子,似還有“弱女”,不同母;在中年遭了幾次喪事,還遭了一次火,家庭負擔很不輕,算是窮了一生。從早年就愛生病,一直病到老。他死時才五十餘歲(舊傳淵明享年六十三,吳汝綸定爲五十一,梁啓超定爲五十六,古直定爲五十二,從作品的內證看,五十一二之說較勝)。

當時一般社會情形很不景氣,他住在江西潯陽柴桑,和一般衰亂時代的多數鄉下讀書人一樣,主要靠種田過活,境況非常窘迫,人口又多,收入不能維持極簡單的生活。迫於飢寒,只得放下犁頭去求官。他的第一任官是京口鎮軍參軍,那是他才二十三歲左右(晉隆安三年),兩年後,奉使到江陵;同年冬天,母親去世,他居了兩年憂,到了二十八歲那年,又起來做建威參軍,第二年三月奉使入都,八月補彭澤縣令,冬十一月就因爲不高興束帶見督郵,解印綬歸田。

總計起來,他做官的時間前後不過六年,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從二十九歲棄官,到他五十一歲死,二十餘年中,他都在家鄉種田,生活極苦,雖偶得朋友資助,還是有捱餓乞食的時候。

人物生平/陶淵明[東晉詩人]

早年生活

淵明曾祖或爲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係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說,或名岱或名茂),父親是個“寄跡風雲,寘茲慍喜”的人,具體事蹟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淵明三歲,後嫁給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時稱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來,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後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

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榮木》序曰:“總角聞道”,《飲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他早年曾受過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志向;在那個老莊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薰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又愛琴書:“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與子儼等疏》)。他的身上,同時具有道家和儒家兩種修養。

致仕生涯

二十歲時,淵明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飲酒》其十:“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爲飢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即是回憶他的遊宦生涯。在此階段他爲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級官吏詳情已不可考。在短暫的居家生活後,二十九歲時,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職具體負責事務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職,辭官歸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辭卻了此事,依舊在家閒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淵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從都還家,於規林被大風所阻,有詩《庚子歲五月從都還阻風規林》,表達了他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園林對舊居的懷念。一年後因母喪回潯陽居喪。三年丁憂期滿,淵明懷着“四十無聞,斯不足畏”的觀念再度出仕,出任鎮軍將軍劉裕參軍。此時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爲官一展宏圖,可在出仕後卻仍然眷念田園,“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淵明爲建威將軍劉敬宣參軍,經錢溪使都,有《乙巳歲三月爲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動盪於仕與耕之間已有十餘年,他已厭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隱居生活

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爲彭澤令。十一月,程氏妹卒於武昌,陶淵明作《歸去來兮辭》,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此時的淵明,政治態度入於明確的時期,思想上也入於成熟的時期。不同於之前的躬耕生活,這時的他是有意識的了:他這樣做,而且也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他以往的田園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時卻是勞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於一般農民的生活。期間他創作了許多反映田園生活的詩文,如《歸園田居》五首、《雜詩》十二首。義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淵明家中火災,宅院盡毀,被迫遷居。義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詔徵他爲著作佐郎,淵明稱病沒有應徵。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爲江州刺史,約於此年或稍後一二年結交淵明,二人之間有軼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顏延之爲始安太守,與淵明結交,有軼事顏公付酒錢。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濟聽聞淵明之名,去看望他,贈以粱肉,並勸他出仕淵明卻拒絕了他,所贈粱肉也沒有收下。同年,淵明卒於潯陽。

情感生活/陶淵明[東晉詩人]

詩人的思想和感情不能分開,詩主要是情感而不是思想的表現。因此,研究一個詩人的感情生活遠比分析他的思想更重要。

朱光潛·《詩論》

他和我們一般人一樣,有許多矛盾和衝突;和一切偉大的詩人一樣,他終於達到調和靜穆。從他的詩裏,我們可以領悟到他的“衝澹”,卻可能讓不知道這“衝澹”是從幾許辛酸苦悶得來的。他一生飽經憂患,並不像許多人想的那樣悠然自得,極端貧窮時,到了“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的境地,他雖不怨天,但是叫兒子們幼而飢寒,他尤覺良心有愧。窮還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詩集之中多有憂生之嗟,可見遲暮之感與生死之慮時常在淵明心中盤旋。尤其是剛到中年,不但父母都死了,原配夫人也死了,不能不叫他“既傷逝者,行自念也”。這世間還有誰能給他安慰呢?他對於子弟,本來“既見其生,實欲其可”,而事實上“雖有五男兒,總不愛紙筆”,使他嗟嘆“天運”。至於學士大夫中的朋友,大半和他“語默殊勢”,令他起“息交絕遊”的念頭。連比較知己的象周續之、顏延之一班人也都轉到劉宋去忙着做官,他送行時說:“語默自殊勢,亦知當乖分”,“路若經商山,爲我稍躊躇”,這語音之中有多少寂寞之感!

思想性格/陶淵明[東晉詩人]

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思考人生得出的兩個主要結論,也是他人生的兩大支柱。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爲人準則。他所謂“道”,偏重於個人的品德節操方面,體現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榮木》)。“好爵吾不縈,厚饋吾不酬。……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詠貧士》其四)。他特別推崇顏回、黔婁、袁安、榮啓期等安貧樂道的貧士,要像他們那樣努力保持品德節操的純潔,決不爲追求高官厚祿而玷污自己。他並不一般地鄙視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業,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廣對疏受所說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慮貧富的問題,安貧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發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來求得平衡:“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詠貧士》其五)而那些安貧樂道的古代賢人,也就成爲他的榜樣:“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 (《詠貧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貧窮,到了捱餓的程度,但是並沒有喪失其爲人的準則。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對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學思考。“自然”一詞不見於《論語》、《孟子》,是老莊哲學特有的範疇。老莊所謂“自然”不同於近代與人類社會相對而言的客觀的物質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種狀態,非人爲的、本來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間萬物皆按其本來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規律而變化,無須任何外在的條件和力量。人應當順應自然的狀態和變化,抱朴而含真。陶淵明希望返歸和保持自己本來的、未經世俗異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謂“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歸去來兮辭序》),說明自己的質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繩墨的約束。所謂“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表達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悅。在《形影神》裏,他讓“神”辨自然以釋“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長生的願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願望,“神”以自然的之義化解它們的苦惱。形影神三者,還分別代表了陶淵明自身矛盾着的三個方面,三者的對話反映了他人生的衝突與調和。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導出來的順化、養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較完整而一貫的哲學。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後天的經過世俗薰染的“僞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於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裏,但作爲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簡介 篇五

陶淵明(約376~427),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友人私諡“靖節徵士”,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於一個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父親早死,因家貧,曾做過幾年的官,卻因“質性自然”,不願“以心爲形役”、不肯“爲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而解綬去職,過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園生活。自小體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稱自己“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貧,不能常得”;日子雖然過得很艱苦(見“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他卻能安貧樂道,忘懷得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六十歲左右去世。深受後世文人騷客推崇,歐陽文忠公甚至認爲“兩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即《歸去來兮辭》)而已” ;在中國詩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潛先生認爲:可以和他比擬的,前只有屈原,後只有杜甫。

陶淵明的時代是在典午大亂之後,正當劉裕篡晉的時候。他生在一個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的後人固有問題,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孫;祖父做過太守;他的父親似乎早就在家居閒(據《命子》詩,安城太守之說似不確。他序他的先世都提到官職,而到其父時只有“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數語)。母親是當時名士孟嘉的女兒。他還有一個庶母,弟敬遠和程氏妹都是庶出。他的父親和庶母都早死,生母似活得久些。弟妹也都早死,留有侄兒靠他撫養。原配夫人在他三十歲左右死去,續絃翟氏,幫他做農家操作。

陶淵明有五個兒子,似還有“弱女”,不同母;在中年遭了幾次喪事,還遭了一次火,家庭負擔很不輕,算是窮了一生。從早年就愛生病,一直病到老。他死時才五十餘歲(舊傳淵明享年六十三,吳汝綸定爲五十一,梁啓超定爲五十六,古直定爲五十二,從作品的內證看,五十一二之說較勝)。

當時一般社會情形很不景氣,他住在江西潯陽柴桑,和一般衰亂時代的多數鄉下讀書人一樣,主要靠種田過活,境況非常窘迫,人口又多,收入不能維持極簡單的生活。迫於飢寒,只得放下犁頭去求官。他的第一任官是京口鎮軍參軍,那是他才二十三歲左右(晉隆安三年),兩年後,奉使到江陵;同年冬天,母親去世,他居了兩年憂,到了二十八歲那年,又起來做建威參軍,第二年三月奉使入都,八月補彭澤縣令,冬十一月就因爲不高興束帶見督郵,解印綬歸田。

總計起來,陶淵明做官的時間前後不過六年,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從二十九歲棄官,到他五十一歲死,二十餘年中,他都在家鄉種田,生活極苦,雖偶得朋友資助,還是有捱餓乞食的時候。

陶淵明典故

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而不食的故事,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年月裏,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爲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爲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着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裏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爲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此後,他一面讀書爲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爲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是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氣節爲代價。陶淵明因“不爲五斗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在爲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因“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爲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陶淵明的號是什麼 篇六

陶淵明的號是五柳先生,這是他自己取的。至於爲什麼取這個號?陶淵明的自傳中有所記載。陶淵明歸隱山林,看見在自家的茅草屋前有五棵柳樹,便把五柳拿來當做自己的號。陶淵明的還有一個號叫做靖節先生,這是他的好友給他寫的諡號,這也是後世對他的尊稱,靖節兩字表達了先生不貪戀榮華,志向高遠的品格。

陶淵明是出生沒落的官宦之家,受到曾祖積極進取的影響,對外祖父的高潔品行也有所繼承。陶淵明同時具備道家儒家兩種修養。陶淵明在四十一歲之前渴望能夠固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先後做過祭酒、參軍等。四十一歲後,由於局勢的動盪以及官場的腐敗,陶淵明對現實感到強烈的不滿,決定歸隱山林。在辭官後的第二年,陶淵明的家鄉遭遇到了火災,他的生活及其窮困,可是陶淵明沒有抱怨,仍然樂觀的生活。後來朝廷打算徵他爲高官,甚至刺史親自出面勸說,陶淵明始終堅持自己隱居山林的志向沒有出仕。不久之後陶淵明就去世了,被葬在了廬山南坡,不僅有着詩人筆下的山林景緻,還表示出了他高遠的品行與志向。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享有盛譽的大詩人,但是他的詩文才學在他去世幾十年後都沒有得到肯定,人們讚歎地都是他的品德。後來陶淵明的詩越傳越廣,影響力越來越大。隋唐時期,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閱讀五柳先生的詩,這時先生的文學才華得到了充分肯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