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明世宗朱厚熜的個人簡介精品多篇

明世宗朱厚熜的個人簡介精品多篇

生平篇一

早期經歷

朱厚熜,興獻王朱祐杬之次子。興獻王封地位於今湖北省鍾祥市,明朝時是三大府之一的承天府,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出生於湖廣安陸(今湖北鍾祥市)的興王府。他的父親朱祐杬是明憲宗第四子,於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受封興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就藩湖廣安陸州。朱厚熜的母親蔣氏是北京中兵馬指揮使(追封玉田伯)蔣斅的女兒,她於1493年與朱祐杬成親,1494年隨朱祐杬就藩安陸。

朱厚熜幼時就聰敏過人,興王教他讀詩幾次後就能準確背誦。稍大以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古籍,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不僅如此,興王還讓他參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禮,因此他很小的時候便熟悉了各種禮儀和規範。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興王朱祐杬病薨,年僅12歲的朱厚熜襲爲興王,朱厚熜在長史袁宗皋的輔佐下接管王府。

承襲皇位

由於武宗沒有子嗣,早在武宗彌留之際,楊廷和替皇帝起草遺詔:“皇考孝康敬皇帝親弟興獻王次子,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與內外文武羣臣合謀同詞,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駕崩。首輔楊廷和預料到之後的繼承人問題,他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義頒佈敕令,令朱厚熜縮短爲其父服喪時間,並承襲興王爵位。武宗駕崩後的當天,楊廷和讓司禮監請太后懿旨,正式宣佈朱厚熜爲皇帝繼承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2日,一個由司禮監、皇室和朝廷代表組成的使團前往安陸,朱厚熜以興王的身份接見了使團並接受了太后的詔書,在王府接受諸臣行禮,隨後同使團前往北京。

在朱厚熜及使團到達北京城外的良鄉時,雙方發生了第一輪衝突。根據楊廷和的安排,要禮部用太子的禮儀迎接朱厚熜,即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但朱厚熜並不接受這種方案,他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雙方互不妥協,最後由皇太后令羣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不久後,嘉靖帝與楊廷和、毛澄爲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爲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嘉靖帝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爲興獻帝后又加封爲獻皇帝、生母爲興國皇太后,改稱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興獻帝被追尊爲“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簡敬文獻皇帝”,並將興獻帝的牌位升袝太廟,排序在武宗之上,改興獻王墓爲顯陵,大禮議事件至此以嘉靖帝的勝利最終結束。

嘉靖中興

嘉靖朝前期,嘉靖帝力革前朝時弊,勵志效法太祖、像成祖推行“新政”,在張璁的輔助下大刀闊斧推行了改革: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頓朝綱,誅殺了錢寧、江彬等佞臣,還土地於民,鼓勵農耕,治理水災,汰除軍校匠役十萬餘人,極大地緩解了當時激烈的社會經濟矛盾。他吸取了前朝宦官當權亂政的教訓,對宦官嚴加管束,中央集權得到復興和加強,使朝政爲之一新。減輕租銀,整頓賦役,賑濟災荒;勘查皇莊和勳戚莊園,還地於民,鼓勵耕織;體恤民情,集異納諫,勤於政務;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內容廣泛,成效顯著。這期間,“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文化科技空前繁榮,優秀作品和傑出人物大量涌現,“天下翕然稱治”。

崇奉道教

中年的嘉靖帝日漸腐化,濫用民力大事興建,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二十年不理朝政。方士、道士們利用世宗夢想長生不死和靈瑞現象的迷信,屢行詐騙之術,萬般愚弄嘉靖,使每年不斷修設齋醮,造成巨大的靡費。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爆發“壬寅宮變”,幾死於宮女之手。此後嘉靖帝移居西苑,此後首輔嚴嵩專國二十年,殘害忠良,楊繼盛、沈煉等朝臣慘遭殺害;吏治敗壞,爆發多起民變;邊事廢弛,1524年以後爆發多起大同兵變,1535年爆發遼東兵變,1560年爆發振武營兵變;長城北方蒙古韃靼俺答汗寇邊,倭寇侵略中國東南沿海,後賴朱紈、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率軍肅清。在此期間,葡萄牙人於1553年取得入居澳門的特權。

後期,嘉靖帝爲了緩和社會矛盾,採取釐革縮弊、振興綱紀等改革措施,下令退還一些被侵佔的民田,汰除軍校匠役10萬餘人,開創了嘉靖年間的“新政”時期,得到朝野上下的擁護。

去世

隨着嘉靖帝年齡增大加之長期服用有砒霜,水銀,雄黃,處女紅的丹藥,朱厚熜的身體每況愈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方士王金等僞造《諸品仙方》、《養老新書》,制長生妙藥獻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二月,戶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嘉靖帝大怒,下獄論死,爲徐階所救。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駕崩於乾清宮,年60歲。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北京昌平永陵。

嘉靖帝駕崩後,裕王朱載垕繼位,年號隆慶。奉先帝世宗皇帝遺詔,“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者即先釋放復職”。以海瑞爲代表,赦免了所有諫言諸臣。從這一刻起,揭開了長達十八年隆萬大改革的序幕。

軼事典故 篇二

信奉道教

嘉靖帝信奉道教、敬鬼神,這與他從小生長的環境關係密切。荊楚之地本就是道教的源頭,嘉靖帝的父母也尊信道教,耳濡目染對嘉靖帝的影響不言而喻。嘉靖帝個性很強,認定的事大多難以改易,他不僅本人信道,當上皇帝以後,還要全體臣僚都要尊道,尊道者升官發財,敢於進言勸諫者輕則削職爲民,枷禁獄中,重則當場杖死。嘉靖帝時道士邵元節、陶仲文等官至禮部尚書,陶仲文還一身兼少師、少傅、少保數職,這在明朝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嘉靖帝迷信丹藥方術,他派人到處採集靈芝,並經常吞服道士們煉製的丹藥。爲滿足自己修道,嘉靖帝數次遴選民女入宮,每次數百名。嘉靖帝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帝命宮女們清晨採集甘露兌服參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宮女病倒。宮女們忍無可忍,以楊金英爲首的宮女差點將嘉靖帝勒死,這就是歷史上罕見的宮女弒君的“壬寅宮變”。特別是經“壬寅宮變”幸得未死,從此移居西苑,設醺煉丹,迷信道士邪說,養生修道,二十餘年不回大內,法紀逐漸鬆弛。另在宮內外興建大量宮殿廟宇,加重百姓的負擔,使得國家財政危機愈益深重。

嘉靖帝任用道士,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然後讓道士燒掉, 企圖讓神仙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一個叫藍道行的道士,平生最恨奸臣嚴嵩,藉助這個機會向嘉靖帝傳達了“奸臣如嚴嵩,忠臣如徐階”的字樣,最終使權臣嚴嵩,而嚴嵩之前是嘉靖帝最喜歡的臣子,藍道行也藉助這一事件得以登上《明史》。

壬寅宮變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十幾個宮女以楊金英爲首,決心要害死嘉靖帝。一天夜裏,她們找到嘉靖帝的宿處,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按住他,用繩索勒住他的脖子,不料慌亂之中,把繩索打成了死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勒不死嘉靖帝,其中兩個妃子一看事態不妙,就扔下了其他宮女,向皇后報告,想以此得以寬侑。皇后立即帶人救下了氣息奄奄的嘉靖帝。可憐以楊金英爲首的這些宮女,包括那兩個向皇后打報告的妃子都被處以極刑。

事後,嘉靖皇帝便搬到西苑的萬壽宮,不敢住在紫禁城的寢宮裏。

海瑞罵嘉靖

嘉靖四十五(1566)年,時任戶部主事(正六品)海瑞上《治安疏》,嚴厲批評嘉靖帝妄想長生,無父子、君臣、夫婦之情,稱“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又稱如皇帝“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與宰相、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洗數十年之積誤,置身於堯、舜、禹、湯、文、武之間”,“天下何憂不治,萬事何憂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嘉靖帝大怒,命左右“趣執之,無使得遁”,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錦在旁說:“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於朝,僮僕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嘉靖帝默然,留中不發數月。

海瑞罵皇帝那一年是嘉靖四十五年的春天,嘉靖帝是這一年冬天死掉的。嘉靖帝老了,當時徐階也起了重要作用。嘉靖本來要殺海瑞的,徐階說:海瑞是想當比干,皇帝想成全他一個忠臣的名聲嗎?嘉靖皇帝說:“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就把海瑞關在監獄裏10個月沒理他。

總評 篇三

嘉靖帝是一個頗具爭議的皇帝,在他執政的前二十年中頗有作爲,以不因循守舊的革新精神開創了中興局面;但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後日益腐化,朝政日壞,局勢動盪不堪。嘉靖帝是個極其聰明並且自信的皇帝,而且有些自大狂妄,但卻十分小氣,又喜歡亂花錢,也很要面子,能與之打交道的,也只有徐階、嚴嵩這類的官場老手。

嘉靖帝治國與爲政,誠如不少學者、研究者所指出的,有許多劣跡,如大禮議杖笞羣臣、崇奉道教並禍及自身、尋興大獄、誤用佞臣、剛愎自用、荒淫殘暴等,但也不能不看到他順應歷史潮流、敢於打破傳統、體恤士農工商、有利社會發展的一面,還應當看到,他的時代的許多建築,如北京的天地日月四壇,鍾祥的明顯陵、元佑宮等,至今仍顯現着勞動人民藝術創造的風采,爲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史書上都會說嘉靖帝幾十年不上朝,寵信“青詞宰相”嚴嵩,奸人當道,國事日非。二十幾年不上朝是真,但不上朝並不就是不管事。嘉靖帝在西苑修道的同時堅持親自批閱奏疏,始終牢牢掌控着一切大權。嘉靖朝的外患嚴重,北方蒙古侵擾連綿,甚至在嘉靖二十九年包圍了北京,朝野震動。而東南沿海又有倭寇肆虐,南北夾擊之下,朝廷一片忙亂。嘉靖帝憂而不懼,分別揀選重臣應對南北的侵擾,對地方大員既付以大權又責以重任。官員把事情辦好了便升官加賞,毫不吝惜,若是稍有差池,更是毫不手軟,直接逮回北京下獄論死。從結果上來看,在嘉靖末期,南北方的紛擾基本停息。嚴嵩雖然當權二十幾年,但只要嘉靖帝出手,一道飭令就讓嚴嵩丟官回家,連親生兒子都保不住,其他的督撫尚書人等,嘉靖帝更是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

嘉靖帝和他父親讀聖賢書卻是到了癡迷的程度,在歷史上還是不多見。這也可與他在禮儀之爭時的強硬態度聯繫起來,除了與前朝老臣爭權的因素之外,嘉靖帝更在乎的是要爲他敬愛的父母爭名分,因此他不顧自己勢單力薄,在羣情洶涌之中,毅然要爲自己父母爭得更爲尊榮的地位。嘉靖帝是個十足的孝子,但他逞一己的私孝而不顧天下公義,終究太小氣太狹窄,有違寬闊浩蕩的爲君之道,後人說他是“中材之主”,似可認作確論。

後世的史家說嘉靖除了他自己和他父母,他沒有愛過任何人。在四十五年的統治中,殺大臣殺言官,他毫不留情,連後宮中都到處瀰漫着他的強橫。嘉靖帝與兒子們的關係也說不上融洽,他一直到死都沒有立太子。可以說在他父母去世後,嘉靖帝已經沒有可以溫馨相處的人。每逢節日和他父母的忌辰,嘉靖帝總要屏退衆人,向父母的靈位長跪,流淚默祝,神情慘楚,讓偷偷窺見的宮女也爲之動容,也只在這時,剛強的皇帝才顯出骨子裏的些許溫情與脆弱。

個人介紹 篇四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漢族,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號嘉靖,後世稱嘉靖帝。嘉靖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爲獨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強的一位,他爲人非常聰明,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都有不錯的造詣。史書評價嘉靖帝爲“中興之主”,說他“有不世之奇謨六,無競之偉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獨行五”。

負面評價 篇五

嘉靖帝統治後期,日漸腐朽,不僅濫用民力大事營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

嘉靖二十一年後更是移居西苑修玄,日求長生。首輔嚴嵩專國20年,吞沒軍餉,吏治敗壞。

邊事廢弛,倭寇頻繁侵擾東南沿海地區,造成極大破壞。

在長城以北,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不斷寇邊,二十九年甚至兵臨北京城下,大肆掠奪。在嘉靖年間,南倭北虜始終是明王朝的莫大禍患。

在用人上 ,嘉靖帝“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態度變化很大,對於權力把握很強,對於文官集團控制也很強。功臣、直臣多遭殺害、貶黜。

晚年嘉靖帝疏遠嚴嵩,起用徐階爲內閣首輔,國家纔再次走上了正軌。

歷代評價

當年明月:他是明代有史以來最爲聰明的皇帝,在明代的十幾位皇帝中間,如果要按智商水平排序,他至少在第三名,他的聰明,絲毫不比朱元璋差,而且非常狡猾,也善於控制大局;嘉靖白天是在潛心修道,晚上他在改奏章,這是他能控制羣臣的關鍵。晚上改奏章直到凌晨五點,他才躺下睡一會兒,他決不放過任何一個控制羣臣的機會。自古以來做皇帝的是有蠢人,但明代沒有蠢皇帝,嘉靖修道是爲了多活兩年,因爲他掌握了做皇帝的規律,沒有人能動搖他,這是修道的根本

陵寢墓地 篇六

世宗死後葬於永陵。永陵的營建在世宗皇帝登上皇位後的第十五個年頭,系其在位時營建的“壽宮”。但其卜選陵址卻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陳氏去世之時。當時,世宗命輔臣張璁及兵部員外郎駱用卿等人爲陳皇后選擇陵地。同時,他也在祕密地爲自己的陵地做準備工作。

正面評價 篇七

嘉靖帝統治前期,出現“嘉靖中興”的局面。

政治上打擊權臣和封建地主貴族勢力,總攬內外大政,皇權高度集中,積極改革,推行新政,裁抑司禮監的權力,撤廢鎮守太監,嚴肅監察制度,嚴分廠、衛與法司職權,重視任用張璁、夏言等賢臣。

經濟上嚴革貪贓枉法,清理勳戚莊田,鼓勵生產,重新整頓賦役,賑濟災荒,體恤民情,資本主義萌芽興起。

文化上改革科舉之弊,改正孔子稱號和典祀,文化和科技空前繁榮,優秀文學作品和傑出人物大量涌現。

軍事上整頓團營,守兵東南,阻擋倭寇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