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的來歷多篇

端午節的來歷多篇

端午節的來歷 篇一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 曹娥救父投江,

資料共享平臺

《端午節的來歷50字》()。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節的資料 篇二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曩。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於“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稱爲長命熡。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端午節來歷 篇三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

端午節的來歷50字

。他認爲,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 元·吳廷暉:《龍舟奪標》

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糉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糉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