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有哪些來歷多篇

端午節有哪些來歷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 篇一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四種,其中以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陰曆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種傳說是:源於紀念伍子胥、源於紀念孝女曹娥、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端午代表的寓意是什麼 篇二

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節期爲農曆五月初五。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爲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爲節日。這一節日的主要意義是爲了傳承與弘揚我國非物質文化。

端午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爲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先秦時代端午節的節俗活動鮮見於中原文獻記載,就現存文獻沒法直接考證其源流。關於端午節的相關文字記載,“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代的《風土記》中,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布依族端午節的風俗活動 篇三

布依語中沒有“端午節”這個詞,布依人稱爲“哈尼哈”(五月五)。端午節的習俗是隨他們的祖先從江西遷徒到樟江河畔的。交通的閉塞和年代湮久,祖先從漢族地區帶來的端午節,逐漸烙上布依人的印記,使這個節日具有濃郁的地方獨特的民族風格。

布依人有端午登高的習俗。參加這一活動的,多是青少年。一大早,青少年們便帶上“背崽糉”,成羣結隊爬上縣城北門外年玉屏山,在坡頂玩耍嬉戲,賞景吃糉子。興盡而返時,用稻草或茅草紮成草馬,騎在“馬”上吶喊着,從坡頂梭到坡腳,俗稱“梭草坡”。

這個習俗的由來,相傳是古時布依人不堪官府壓榨,端午節這天祕聚玉屏同頂,共謀起義。糉子是帶上山充飢的食品。後來祕密不慎泄露,官兵圍剿,情急之中,布依人機智地梭草坡逃了。爲了紀念起義,以後每逢端午這天,布依人都要爬玉屏山,梭草坡。

習俗代代相沿,玉屏山便有了一個俗名-登高坡。然而,這個習俗流傳到今天有了一些改變。如帶糉子上坡不僅僅充飢。老年人交代年青人,如吃不完的糉應留在坡上敬山神,據說這樣能保佑孩子平安。

布依人在端午這天要在木樓上懸掛蒿莆和艾葉。這些都是長在河邊的植物。據說,這樣做也是爲了紀念屈原:既未能在河裏撈到屈原的遺體,便扯了河邊的菖蒲艾葉回家。這寓寄了布依人睹物思人的質樸深情。然而,這個習俗慢慢也發生了變化。

菖蒲艾葉在木樓懸掛的位置,漸漸被固定在大門的兩側,彷彿守門神秦瓊和尉遲恭一們。懷念屈原的初衷,演繹爲驅邪、消毒和治病。布依人不僅懸掛菖蒲和艾葉,還在盲文子四周撒雄黃粉,飲雄黃酒。

布依人認爲,一年之中以端午節這天的藥性最強,這一天治病效果也最好。因此,端午節草藥攤特別多,到醫院看病的人也多。各家各戶還熬草藥,浴“百草湯”,用藥煮過的絲線爲孩子纏手,並以絲線系藥袋,掛在孩子胸前,名爲系“長命縷”。

布依人每年端午節都要在樟江上游楊家橋河段舉行龍舟賽、舢板船賽和搶鴨子、搶綵球活動。搶鴨子和綵球,即將鴨子和綵球放河中,由游泳健兒們追逐搶奪,鴨子誰得歸誰,搶得綵球者受獎。這一習俗是否同紀念屈原有關,已經失考。但相傳在宋元就已形成。綵球用綢緞縫製,因浸水易沉,不易搶奪,後改用豬尿泡,染以紅、黃、蘭綠諸色,鼓氣成球。

布依族端節的糉子名目繁多。有箬葉(俗稱粽粑葉)包裹的,也有用其他植物葉包紮的;按形狀來分,有三角糉、枕頭糉、背崽糉、鳥獸糉等;按品質來分,有肉糉、菜糉、涼糉、鈑豆糉、灰糉等。灰糉又有蕨草灰糉和糯米草灰糉。

涼糉又叫白糉。是在糯米里摻硼砂和少量食鹼做成的。這種糉子質軟,因爲是冷吃,故名涼糉。

羊耳艾糉,是在糯米中摻入羊耳艾,故又名菜糉。這種糉富含多種維生素,有清熱解毒功效。細膩可口,味道甘甜鮮美。

鳥獸糉有鳥糉、大糉、豕糉等。是先包紮成各種形狀的鳥獸,再灌充以糯米蒸制而成。

各種糉子有不同的用途。三角糉一般比較小,是丟在河裏餵魚蝦的;背崽糉,這種一大一捆在一起的糉子,則做來給孩子們背上山敬山神;枕頭糉專門扎來敬贈給學堂裏的先生的,所以這糉子的兩頭還要用糉絲紮上花。

端午節由來 篇四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1、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3、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4、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端午節由來 篇五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爲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羣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爲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端午節的習俗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爲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擡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爲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擡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糉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詩

端午

(唐)文秀節

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着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爲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長沙端午節有什麼民俗 篇六

踏百草

踏百草是在初五的早晨進行,人們或赤足或穿上新做的布鞋,在有露水的草叢中行走,直到足部沾滿露水爲止。民間以爲,端午節百草都是藥,草上凝聚的露水也具有祛熱毒、去溼熱的作用。

鬥百草

鬥百草一般在野外踏青時進行,大人鬥草,或以花草之名相對,以較各人的文化修養之高低,或以各人採集花草的品種多少爲勝負。

大蒜子煮片糖

因孩童“火毒甚重,易生癤瘡”,端午日,過去長沙城內家庭最重讓小兒敗毒。有老人爲預防兒童在夏天易生沙痱子和癤子,往往在端午之日,以大蒜子煮片糖,讓小孩食之,據說可保孩童一夏難生沙痱子和癤子。

灑雄黃酒、點雄黃蚊香

大人於端午當天,還常往房屋角落遍灑雄黃酒或蒜籽水,據說可最大程度殺滅角落裏的蚊蟲蜘蛛等毒物。

艾葉水爲小孩洗澡

端午五月五,亦稱衛生節,老長沙講究“蓄蘭而浴”,大多數人家在這一天把艾葉子、石菖蒲、葛藤、大蒜肉煎水,晾涼,午時把細伢子泡在腳盆中洗浴,以保證細伢子在夏天不生沙痱子,長得乖。也有用菖蒲、艾葉、楓球子等簡易植物熬湯讓小兒洗沐的,據說可除百病。

賽龍舟

賽龍舟是長沙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湘江曾爲長沙端午龍舟主賽區,因明、清及民國政府爲防止鬥毆多次禁止湘江長沙段龍舟競渡,瀏陽河在晚清民初,已成爲長沙龍舟競渡最重要賽區,傳統風俗也得到較完整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