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清明節的來由和起源(精品多篇)

清明節的來由和起源(精品多篇)

清明節的來歷典故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爲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揹着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着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爲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着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繫,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爲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爲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着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爲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 關於寒食,介子推的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隨臣也紛紛散去,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隨臣也找不到任何吃的,萬分焦急。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成肉湯讓公子喝了,因此才救了重耳一命。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收拾好行裝,揹着老母親悄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

然而三天三夜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的書,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爲了紀念介子推,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走到跟前,掐下一枝柳,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 演變而來的清明節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 “足下”的典故

晉文公將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安葬之後,臨走時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嘆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 傳統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盪鞦韆、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的來歷典故 篇二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爲一日。

典故二: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爲掃墓。

典故三:

重耳在流亡期間餓暈,跟隨他的忠臣介子推從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湯給他吃,他當上皇帝后,忘了他,後來想起來去請他請不來,有人出了個主意,逼死了他,他抱着柳樹,拿着血詩,詩中有清明兩字,故稱清明。

典故四: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後來,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

典故五: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餓暈,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後來公子重耳成爲晉文公,封賞忠臣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時,介子推卻不願再做官,揹着母親隱居在綿山。重耳就放火燒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燒了3天始終不見人出來,上山尋找發覺他和其母已燒死了。在燒焦的柳樹上大仙了有血詩的衣襟“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發覺老柳樹復活,賜名“清明柳”,並定爲清明節,以祭奠介子推,並勉勵自己勤政清明。

清明節的來歷典故 篇三

一、清明節的歷史典故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椎。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椎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作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椎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椎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椎母子燒死了。爲了紀念介子椎,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椎的習俗也變成了清明掃墓的習俗了。無論以何種形式紀念,爲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該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當然,還要學習介子椎寧死不屈的氣節。

二、清明節風俗

1) 掃墓

清明時節祭掃祖墳(俗稱“上墳”)。無錫的傳統民俗較有代表性。掃墓時要挑些新士壅墳塋,而且凡新墳一定要在清明前祭掃,舊墳可以過清明。但不能過立夏。新媳婦一定要去祭掃祖墳,俗稱“上花墳”。掃墓時用葷、素菜餚和酒、飯等祭奠。後用乾果糕點等替代。時至今日,在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成爲清明節裏很重要的內容,在祭炎黃二祖、悼念自己的先祖的同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使今天的清明活動具有了更重要的教育意義。

2) 踏青

清明時節,氣候溫暖和煦,大地皆春,處處鮮花嫩草,一片生機盎然,人們紛紛外出踏青。在無錫,踏青的最好場所莫過於惠山。不上惠山的,上城牆繞城而走,叫登高踏青。東門東林庵一帶,爲士女聚集處,故有“東林庵裏看桃花”的說法。這天,也是東鄉膠山和北鄉斗山的節場,附近還有賽會,故斗山別名清明山。人們都上山踏青,趕節場,觀看賽會。從元宵節至清明節,大人孩子,三五成羣,到野外放鳳箏,別有情趣。

3) 門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清明節那天,有家家門口插柳條的風俗。在一些地區,還流行小孩帶柳枝帽的風俗。

門旁插柳和戴柳枝帽習俗的來源也是根據介子椎的傳說。據說,介子椎是死在柳樹下面的。介子椎死後的第二年晉文公率領羣臣到綿山致祭,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那棵柳樹,已經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看了,心中忽有所感,便走上前去,掐了一絲,編成一個圈兒帶在頭上。隨從的臣下看了,也紛紛仿效他折柳插頭。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賜名爲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爲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