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八年級語文練習冊答案2022(精品多篇)

八年級語文練習冊答案2022(精品多篇)

八年級語文練習冊答案參考 篇一

【《蘆花蕩》】

一、積累運用

1.A

2.(1)犁鏵黎明梨樹(2)船艙滄海搶劫(3)燒水阻撓澆花

(4)樹梢稍微俏皮(5)穿梭俊美疏浚(6)竹篙蒿草嵩山

3.(1)滲——慘林林——淋淋(2)竄——躥竄——躥

(3)末——抹(4)錯——措

4.(1)心裏描寫(2)肖像描寫

5.C

6.B

7.撐奔着飄

8.示例:讓我們做根的事業吧,把養分輸送給葉和花。

讓我們做土的事業吧,把千萬棵花孕育的根深葉茂。

9.B

二、閱讀鑑賞

(一)1.“一聲一聲想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這個比喻句形象地表現了老頭子內疚到了極點,痛苦到了極點,他感到恥辱,無地自容。

2.因爲他感到自己沒有順利完成任務,自己向部隊作的保證落了空,覺得沒臉見部隊。與“過於自信與自尊”一句照應。

3.襯托老頭子因女孩受傷而自責、失落的心。颯颯的風響正像老頭子不平靜的心。

(二)“葦葉因爲性質的軟硬、堅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捉魚用”(眼前看見到的葦是實寫);“我走在澱邊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回事葦的世界”(想象和聯想的葦,則是虛寫)。

作用:虛實結合的寫法,把人和葦緊緊結合在一起,既富有地方特徵,又把鬥爭的環境和鬥爭的場面交融在一起,使形象鮮明,象徵意義更加具體突出。

2.荷塘朱自清知識海洋

3.仇恨是一個:根據地人民對日本鬼子切齒的仇恨:愛是一個:老百姓對子弟兵的關心愛護:智慧是一個:巧妙掩護幹部免遭敵人搜捕。這句話突出了採蒲臺婦女們仇恨日寇、愛護戰士、機智勇敢。

4.D

【《蠟燭》】

一、積累運用

1.(1)fú(2)jiào(3)pǎi(4)lì(5)pú(6)yè

(7)xīn(8)jū(9)chàn

2.fú拂曉fú彷彿lì瓦礫shuò鑠金

là蠟燭là臘月jié竭力xiē歇息

3.(1)精神疲乏,氣力使盡,形容高度疲勞。

(2)指光輝的事蹟和偉大的精神長久流傳,永不磨滅。

(3)嚴肅而恭敬

4.×√×√√

5.略

6.A

二、閱讀鑑賞

(一)1.表現了敵人的兇殘,表明“方場”區域處在危險的境地,更襯托老婦人不顧危險埋葬戰士的愛心。

2.看到戰死的士兵,老婦人有失去親人的悲痛,情感都鬱積於心,很想說出來。

3.“直着身子”是因爲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也不能快跑。

這一舉動表現出老婦人“一定要爲戰死的孩子祈禱、安葬,哪怕犧牲生命”的內心活動。

4.多年輕、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讓你孤零零地獨自在這兒。(答案不)

(二)1.一位德**親收留交戰的美、德士兵。平安的度過了一個聖誕夜。

2.“這回事”指相互爲交戰雙方的這一事實:“孩子們”指德國兵和美國兵。

3.母親親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敵人能夠友好的相處,非常高興,她相信兩國人民之間沒有仇恨,戰爭很快就會結束的,所以很“激動”。

4.文中的母親是一個勇敢、慈愛、富有同情心、有着博大胸懷的人。雖然她是德國人,但她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她痛恨戰爭,渴望和平。因此,當美國士兵像向她求救時,她纔會置生死於度外,毫不猶豫的收留他們,並殺掉家中的公雞來款待他們。這位母親是偉大而可敬的。

八年級語文練習冊答案 篇二

《新聞兩則》

一、積累運用

1.dāngdíjiānxiùèsuíjìngwénhuángyù

2、(1)。ABAA(2)。ABAB(3)。ABBA

3、潰退——軍隊沒有抵抗能力,紛紛敗散

要塞——在軍事上有重要意義的,有堅固的防禦設備的據點

阻遏——阻止

企圖——圖謀、打算

4.C

5.C

6、(1)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2)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3)新聞稿

7、略

二、閱讀鑑賞

(一)

1、電頭。交代了發電的時間、地點及通訊社名稱。

2、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衝破敵陣”和“橫渡長江”。

3、概括了戰線之長,勝利之大。

4、“不含”兩個字用在表明地點的句子內,語義明確,不產生歧義。

5、中路軍發起進攻的時間最早,首先突破敵軍防線,24小時內全部渡過長江。

6、從“此種情況”到“有很大關係”。讚頌我軍英勇無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同時分析敵軍紛紛潰退、毫無鬥志的原因,揭露國民黨拒絕簽訂和平協定的反動本質。

(二)

1、南京完全解放,國民黨反動統治宣告滅亡。

2、導語:“國民黨22年……宣告滅亡。”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事件概要。

3、第一層:“人民解放軍入城後……獻花致敬。”大意:羣衆歡迎解放軍的熱烈場面。

第二層:“人民解放軍已佈告安民……開門營業。”大意:解放後的南京,社會秩序穩定。

第三層:“在發起渡江……有組織的抵抗。”大意:對這一事件的評論。

4、記敘和議論。新聞要用事實說話,這是對的,但是也並不排斥議論,適當的議論可以對事實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評價。

《蘆花蕩》

一、積累運用

1.A

2、(1)犁鏵黎明梨樹(2)船艙滄海搶劫(3)燒水阻撓澆花

(4)樹梢稍微俏皮(5)穿梭俊美疏浚(6)竹篙蒿草嵩山

3、(1)滲——慘林林——淋淋(2)竄——躥竄——躥

(3)末——抹(4)錯——措

4、(1)心裏描寫(2)肖像描寫

5.C

6.B

7、撐奔着,飄

8、示例:讓我們做根的事業吧,把養分輸送給葉和花。

讓我們做土的事業吧,把千萬棵花孕育的根深葉茂。

9.B

二、閱讀鑑賞

(一)

1、“一聲一聲想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這個比喻句形象地表現了老頭子內疚到了極點,痛苦到了極點,他感到恥辱,無地自容。

2、因爲他感到自己沒有順利完成任務,自己向部隊作的保證落了空,覺得沒臉見部隊。與“過於自信與自尊”一句照應。

3、襯托老頭子因女孩受傷而自責、失落的心。颯颯的風響正像老頭子不平靜的心。

(二)

1、“葦葉因爲性質的軟硬、堅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捉魚用”(眼前看見到的葦是實寫);“我走在澱邊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回事葦的世界”(想象和聯想的葦,則是虛寫)。

作用:虛實結合的寫法,把人和葦緊緊結合在一起,既富有地方特徵,又把鬥爭的環境和鬥爭的場面交融在一起,使形象鮮明,象徵意義更加具體突出。

2、荷塘朱自清,知識海洋

3、仇恨是一個:根據地人民對日本鬼子切齒的仇恨:愛是一個:老百姓對子弟兵的關心愛護:智慧是一個:巧妙掩護幹部免遭敵人搜捕。這句話突出了採蒲臺婦女們仇恨日寇、愛護戰士、機智勇敢。

4.D

八年級語文必讀書目 篇三

1、《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套裝 羅貫中 吳承恩 施耐庵 曹雪芹/著

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是漢語文學史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

2、《論語譯註》 楊伯峻/著

《論語譯註》系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精確細緻的註釋和翻譯。每章分爲原文、註釋、譯文三部分,註釋精準,譯文流暢明白。

3、《繁星·春水》 冰心/著

這些含蓄雋永、富於哲理的作品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釀造,在中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其主題是: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讚頌,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子夜》 茅盾/著

《子夜》以驚人的藝術力量表現了上世紀3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的各階級的矛盾與鬥爭,提出並回答當年最重要的社會問題,它是我國無產階級文學運動中出現的第一部成功的長篇小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5、《家》 巴金/著

《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爲《春》《秋》,其中《家》的藝術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籲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鮮明的一面旗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並起着巨大的作用。

6、《駱駝祥子》 老舍/著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冊答案 篇四

《蠟燭》

一、積累運用

1、(1)fú(2)jiào(3)pǎi(4)lì(5)pú(6)yè(7)xīn(8)jū(9)chàn

2.fú拂曉fú彷彿lì瓦礫shuò鑠金là蠟燭là臘月jié竭力xiē歇息

3、(1)精神疲乏,氣力使盡,形容高度疲勞。

(2)指光輝的事蹟和偉大的精神長久流傳,永不磨滅。

(3)嚴肅而恭敬

4、×√×√√

5、略

6.A

二、閱讀鑑賞

(一)

1、表現了敵人的兇殘,表明“方場”區域處在危險的境地,更襯托老婦人不顧危險埋葬戰士的愛心。

2、看到戰死的士兵,老婦人有失去親人的悲痛,情感都鬱積於心,很想說出來。

3、“直着身子”是因爲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也不能快跑。這一舉動表現出老婦人“一定要爲戰死的孩子祈禱、安葬,哪怕犧牲生命”的內心活動。

4、多年輕、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讓你孤零零地獨自在這兒。(答案不)

(二)

1、一位德**親收留交戰的美、德士兵。平安的度過了一個聖誕夜。

2、“這回事”指相互爲交戰雙方的這一事實:“孩子們”指德國兵和美國兵。

3、母親親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敵人能夠友好的相處,非常高興,她相信兩國人民之間沒有仇恨,戰爭很快就會結束的,所以很“激動”。

4、文中的母親是一個勇敢、慈愛、富有同情心、有着博大胸懷的人。雖然她是德國人,但她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她痛恨戰爭,渴望和平。因此,當美國士兵像向她求救時,她纔會置生死於度外,毫不猶豫的收留他們,並殺掉家中的公雞來款待他們。這位母親是偉大而可敬的。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

1.jǐyǔ琉璃fàláng繚hài曦瞥jiè篋

2、(1)CDAEB(2)BC(3)A

3、提示:任選文中的句子,注意對美法聯軍的“讚譽”是反語,反話正說。

4、擊敗——打敗大勝——小勝力挫——力克

5、不可名狀彷彿

6.B

二、

(一)

1、亞洲文明的代表或亞洲文明的象徵。

2、總評,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藝術價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3、因爲圓明園是幻想藝術的代表作,用“詩人”修飾“建築師”是爲了強調其富於幻想的特點。

4、凸顯出侵略者行徑的野蠻。

5、圓明園雖然當時是皇家花園,但歸根結底,是屬於全人類的。

(二)

1、在這裏體驗品味、領悟、研究的意思。

2、這裏運用了借喻,指圓明園被焚燬。

3、第一部分總的介紹圓明園的美麗,卻被英法聯軍焚燬;第二部分具體介紹“大水法”這一景觀;第三部分具體寫漢白玉的精神。

4、文中用圓明園的“原本”的樣子和現在的殘骸進行比較,以此來英法聯軍的卑劣行徑。

5、“他覺得這奇觀不應該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國,他覺得中國人不配享受這大水法。”這裏刻畫了英法使臣馬戛爾尼陰暗醜陋的內心世界,他的驕橫,他的強盜邏輯,他的貪婪卑劣的心理都很具有代表性。文章通過對此人的描寫,來揭露西方列強的本質,使人窺見了歷史的悲劇皆源於罪惡的心理。

6、讚美漢白玉寧願粉身碎骨,也不苟且偷生。實則讚頌中國人的氣節。

八年級語文練習冊答案 篇五

《阿長與<山海經>》

一、積累運用

1、惶lǔ悚dan瑣shuāng慕hai詰pīzēng炙

2.A

3、(1)闢頭(2)渴慕(3)震悚(4)疏懶

4.B

5、魯迅《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6、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敬意逐漸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二、閱讀鑑賞

(一)

1、第一層(第1段):寫作者給阿長說《山海經》。

第二層(第2~5段):記敘阿長買來《山海經》及作者的感受。

第三層(第6段):寫《山海經》是我心愛的寶書。

2、表現“我”十分震驚的心理,也表現“我”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的原因。

3、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表現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敬佩我愛戴。

4、因爲對這四本書“我”曾經那麼“渴慕”“念念不忘”而沒法得到。如今,卻由一個自己不抱任何希望的人買來了,當然會視爲寶書了。

(二)

1、都給別人做傭人,都有着悽苦的人生,都有善良、質樸、寬厚、仁慈的品質,任勞任怨。

2、老哥哥勤勞、善良、正義,同事還具有質樸、寬厚、仁慈的品質,而且任勞任怨。

3、老哥哥在“我”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聲,卻常捱罵,看祖父的冷臉,人老體衰時背祖父趕出大門。

老哥哥走時,“我當時的心比老哥哥的心還不好過,真想給老哥哥講講請,可是望一下祖父的臉,心又冷了”。

4、“我”熱愛、同情、惦記、懷念老哥哥,對老哥哥有這深厚真摯的感情。

八年級語文上冊練習冊答案 篇六

【新聞兩則答案】

自主預習

二、語言積累

1、dí;sài;qiē;jiān;kuì;

è;suí;cuàn;yù;dāng

2、C

3、(1)A;

(2)B;

(3)C;

(4)C

4、A

三、問題思考

1、兩則新聞的標題揭示了人物和事件,概括了新聞的主要內容。

2、《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時間:1949年4月20日起到23日。

地點:1000餘華里的戰線。

原因:國民黨_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要橫渡長江,進而解放全中國。

經過:分三路橫渡長江,23日可全部渡完。

結果:人民解放軍全線告捷。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軍。

時間: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點:南陽。

事件發生的原因:蔣軍因全局敗壞,_將整個南部戰線近百個師的兵力集中於以徐州爲中心和以漢口爲中心的兩個地區。在我強大的野戰軍和地方軍配合打擊之下,困守南陽的蔣軍,不得不棄城南逃。

經過與結果:自去年七月,南陽人民解放軍開始向敵後進軍,大量殲敵,擴大並鞏固了根據地,壯大了人民武裝,徹底孤立了敵人,南陽守敵王凌雲棄城南逃,我軍當即佔領南陽,從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據點外,全部爲我解放。

課文研讀

四、整休感知

1、兩則新聞分別報道了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和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的重大事件。

2、體會到了作者對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的讚美,對我軍不斷取得勝利的自豪,以及對國民黨_的批判和嘲諷。

3、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所以先說。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敵軍抵抗甚爲微弱,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說,合在一起,可以議一議。而東線敵軍抵抗較爲頑強,所以最後着重說東路軍。

4、(1)用詞準確。例如,“衝破”與“突破”詞義有所區別,“衝破敵陣”“突破安慶、蕪湖線”“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都運用得很準確。又如,東面防線經過整天激戰,敵軍一部分被殲滅,另一部分被擊潰,不是一概說“殲滅”,或者一概說“擊潰”,而是說“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再如、“此處敵軍抵抗較爲頑強”,“較爲”二字用得十分準確。而湯恩伯“認爲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一個“很”字,足見他驕傲自負的心理。

(2)語言精練。一是能用單音節的詞不用雙音節詞。二是適當採用文言詞。如“至發電時止”簡潔有力,如果寫成“到發電文的時候爲止”,就拖沓了。又如“現已佔領”不說“現在已經佔領”。“餘部”這一軍事術語在文中指未渡江的部隊,既確切又具體。

五、片段探究

1、英勇善戰,銳不可當。藐視敵軍,讚揚我軍。

2、敵人紛紛潰退,毫無鬥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爲微弱。

3、“到目前爲止”交代時間不精確,“目前”只表示在說話的時候;“至發電時止”的時間交代明確,毫不含糊其辭,體現了新聞的準確性。

4、詳略得當,略寫點明我軍渡江英勇善戰是不言而喻的,詳寫則有力證明我軍發起渡江戰役在政治上完全正確。

課外延伸

六、拓展閱讀

1、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佈“購買”中國_及其附屬小島,實施所謂“國有化”。對此,中國政府強烈反對,在外交上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進行了堅決鬥爭。

2、2013年1月8日,中國海監執法編隊已在我_海域開展了連續5個月的例行_執法巡航,以捍衛我國藍色疆土、維護海洋權益。

3、“嚴重”一詞表明日方“購島”行爲極爲惡劣、令人髮指;“不得不”表明中方採取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_的。這兩個加點詞表達了作者對日方“購島”行爲極度憤慨之情。

【練蘆花蕩答案】

自主預習

二、語言積累

1、dīfang;gāo;yào;mēn;

zè;yāohe;sàsà;

cuān;qiú;噤;抹

2、(1)C;

(2)B;

(3)A;

(4)C

3、(1)外貌描寫

(2)語言描寫;

(3)心理描寫

(4)動作描寫

三、問題思考

1、抗日戰爭時期,我軍隊伍駐紮在葦塘裏,裏外交通全靠一個近六十歲的老頭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被鬼子發現,其中一個女孩受了傷,他發誓要爲女孩報仇。他把鬼子引進了他的埋伏圈,用鋒利的鉤子把敵人鉤住,用竹篙痛打鬼子。

2、老頭子有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藐視敵人,無所畏懼;他愛憎分明,又過於自信自尊;他智勇雙全。小說通過這個人物形象,高度讚揚了抗日根據地人民英勇抗戰的愛國主義熱情。

課文研讀

四、整體感知

1、小說運用傳神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和個性化的語言描寫來刻匭人物形象,還運用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

2、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耄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於瘦,而且不帶一支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麼悠閒自得,異常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裏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3、景物一:“夜晚……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作用:描寫了燦爛的星空,優美的葦塘,美麗的國土,卻被敵人侵佔,既交代了時代背景(戰爭環境),又蘊含作者對侵略者的憤懣和仇恨。用葦子生長的姿態,暗含抗日軍民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決心。

景物二:“這是冀中區的女孩子……她們長大成人了。”作用:寫冀中農村的夏秋之景,抒寫了人民忍受苦難的艱辛,對家鄉的眷戀,對勝利的渴望。

景物三:“眼前是幾根埋在水裏的枯木樁子……這裏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作用:寫水的平、清,說明鉤子佈設得巧妙、隱蔽,不易發現,襯托老人的聰明機智。

景物四:“在那裏,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作用:用美麗的蘆花,襯托老人報仇時的輕鬆、愉快的心情。

4、這句話道出了老頭子因爲過於自信而沒有很好地完成任務後昀內疚心理,但實際上是他高度負責的表現。同時,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五、片段探究

1、炮火紛飛,殘酷的戰爭環境。

2、“狠狠”運用了擬人的修辭,生動地寫出葦子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澱人民在殘酷的戰爭環境裏頑強的鬥爭意志和旺盛的生存力量。

3、這句話貫穿全文始終,是本文的線索,也是老頭子性格的核心,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

4、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出。表現了抗日軍隊的樂觀精神,也是老頭子功勞的體現。

課外延伸

六、拓展閱讀

1、屬於環境描寫。

作用: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爲下文黃呢子下水作鋪墊。

2、採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作用:形象地概括了三個黃呢子的特徵,

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

使文筆簡潔精練,

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

3、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刻畫了粘鉤將鬼子緊緊鉤住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鬼子的憤恨之情。

4、“你還小,你家裏就剩下你這根獨苗了,你還是回到岸上吧!”因爲孫全機智勇敢地消滅了三個黃呢子,並獲得了三隻王八盒子,使鄭隊長認識到他的機智和勇敢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冊答案 篇七

《親愛的爸爸媽媽》

一、

1.A

2、(1)鍵——健(2)型——形(3)溶——融

3、(1)CBA(2)DACB

4、(1)排比(2)設問(3)比喻(4)擬人

5.B

二、

(一)

1、孩子們被殘殺前上課的情景。寫出了孩子們的生命活動,寄託人們對孩子們的懷念和對法西斯滅絕人性的暴行的控訴。

2、“世世代代”‘人’字加引號起強調作用,強調人的價值及生命的尊嚴。

3、作者是華裔作家,一顆“中國心”使她聯想起南京大屠殺,聯想到自己的同胞曾經經歷過深重苦難,也表明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嚮往的,全人類都要警醒: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4、略

(二)

1.C

2.D

3、表現了人物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4、不矛盾。踏實自尊自愛的人,他之所以偷食物是迫於無奈,不得已而爲之。

5.C

一、積累運用

íèjìn曦鞠窖篋粹cuānfàdī絨

2.B

3.B

4.A

5.A

6、(1)將“培養”改爲“提高”。(2)將“許多”移至“有益”前。

7、示例;環保年會10月8日10時開幕,屆時將有300多位專家與會。

二、閱讀鑑賞

1、導語表明材料事實,報道及時戰役在迅速發展之中

2、說明消息既快又準

3、①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②。和國民黨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有很大關係

4、畫線的句子充滿了諷刺意味,湯恩伯本來是來督戰的,結果不但無“戰”可“督”,且全軍覆沒,狼狽不堪;湯恩伯過高估計了東面防線的鞏固性,過低估計了人名解放軍的戰鬥力。

5、展現大軍南下態勢,暗示即將解放南京。

6.B

《狹路相逢》

ēxùchànjìn

2、第一問:他的打扮與衆不同。第二問:莊重的打扮表示對逝者的尊重,對完成此次使命的重視。

3、第一問:日本是侵略者,在這個災難的場所,每一個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不應該無動於衷的。第二問:從側面反映出他們的重視和真誠。

4、第一問:整理領帶與衣褶及深吸氣等一系列動作。第二問,表現了心情的沉重,他是負罪而來,是來還債的,不能不沉重。

5、眼前的海水曾是激烈的戰場,多少年輕的生命就在此被無情地吞噬了,面對此海水不能不遙想當年。

6、他完全是個人行爲,而且是軍人對軍人的方式,這樣更有人情與人性。

7、他們共同經歷了這場災難的戰爭,他們有着共同的感覺,失去戰友的痛苦,作爲軍人爲自己國家打仗的榮耀,記憶永遠定格在60年前的那場戰爭。

8、(1)宿敵相遇可以說是冤家路窄,狹路相逢。(2)本爲敘述了美國老兵和日本老兵狹路相逢卻未乾戈相見,日本老兵真誠悔過,美國老兵彬彬有禮。既展示了當今世界和平趨勢,也展示了兩位老兵的人格魅力,路之寬窄完全取決於走在路上的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