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1昆蟲記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2021昆蟲記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的“昆蟲學”鉅著,一部科學史上的經典作品,這本書極其詳細地記錄下這些小生命的生活習性和生活過程。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2021昆蟲記告訴我們什麼道理5篇,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昆蟲記告訴我們的道理1

因爲喜歡,所以熱愛。我因爲喜歡看書,所以熱愛閱讀。法布爾因爲對蟲子的世界感興趣,所以他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它們、記錄它們。每一份喜歡都是那麼美好,正是因爲這份喜愛才有了《昆蟲記》。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吸引着我,還記得第一次讀《昆蟲記》,我就被小小的昆蟲世界裏無限的祕密驚訝到,在小蟲子獨特的王國裏我着迷不已。今天再一次讀《昆蟲記》,又一次被小小的精靈們所吸引,我在蟲子小小的世界裏一遍又一遍地穿行。遇見了正在脫殼的蟬,漂亮的孔雀蛾,還有捨近求遠築窩的迷宮蛛媽媽。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迷宮蛛媽媽了。這小小的蜘蛛是織網高手,因結漏斗狀網而得名。她們結網很不容易,但是爲了寶寶的安全,寧願捨棄原來的家,捨棄完好無損的網,去很遠的地方重新築窩,用來迷惑敵人。產卵期間一直在旁邊保護着自己的寶寶。十月底,寶寶即將出世,這位偉大的媽媽用最後的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封着的窩,讓他們順利出生,自己則筋疲力盡地死去。看到這裏,我心裏好難過,用力吸下鼻子,忍住眼裏的淚水。我以前挺害怕蜘蛛的,可是看了迷宮蛛的故事,我好佩服這小小的蟲子,她脆弱卻又堅強,她渺小而又偉大。

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從繁衍到死亡都很艱辛。我想,就像母雞呵護小雞,媽媽保護孩子,對所有生靈來說,母愛都是種本能。但正因爲是本能,所以更覺得偉大。在這小小的昆蟲世界裏,這份母愛讓我動容。

因爲熱愛,所以堅持。每次讀《昆蟲記》都讓我驚訝,一位作家用他的一生來觀察蟲子,這份堅持讓我敬佩。法布爾對小小的蟲子的尊重和熱愛也讓我深受啓發,我想我也會一直閱讀,把喜歡看書變成生活的習慣。

一蟲一世界,一書一人生。我喜歡這本書,哪怕再看幾百遍我也不厭倦。我喜歡閱讀,哪怕一直徜徉在書海我也不厭煩。

昆蟲記告訴我們的道理2

小朋友,你們讀過《昆蟲記》嗎?你們知道白蠍會不會自殺嗎?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有人說,蠍子被圍在一團火當中,用毒的蟄針戳刺自己,直到自己死去。這事是真的嗎?法布爾親手做了一個試驗來驗證這件事。

法布爾用燒紅的木炭塊圍成一圈火牆,把幾隻大白蠍放在火牆當中。炙熱的火苗開始烤到蠍子的身體,它倒退着在火圈裏打轉。一不留神,碰到了火牆上,燒得身體直冒煙。它開始左躲右閃,但還是會碰到火牆上,蠍子變得瘋狂了,不停地衝撞火牆,不斷地被燙傷。絕望中的它狂怒了,揮舞着長槍,再反捲成鉤子,而後伸直開來,平放在地,接着又舉了起來,動作來得非常猛烈。突然,大白蠍一陣發抖,接着就一動不動了,身體伸得直直的,平臥在地上,再往後,仍舊不動,徹底僵直了,這蠍子,它真的死了嗎?如果它確實用短劍刺殺了自己,靠自殺得到解脫,那麼,毫無疑問它是死了。我們看到了,只那麼短的時間,它就被自己毒液奪去了性命。

但法布爾還是有些懷疑,於是鑷子夾起看上去已經喪生的蠍子,把它放在一灘涼沙土上。一個小時後,所謂的死者突然復活了,和接受火烤試驗前一樣生機勃勃。法布爾繼續試驗了好幾只蠍子,結果完全一樣。原來,認爲蠍子自殺的那些人,是被它突然失去活力的現象迷惑住了,這說明蠍子並不知道自殺是怎麼回事。

我們要學習法布爾聽到別人說的話不輕易相信,還要動手驗證一下。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天,我和爸爸讀了一本課外書,書上寫着駱駝的鼻子內有一層會自動開關的膜,當沙塵暴來臨的時候,膜會自動關閉。我半信半疑,和爸爸一起到動物園去看駱駝,果然看到駱駝的鼻子內有一層肉色的膜,象兩扇能自動關閉的小窗戶。

昆蟲記告訴我們的道理3

《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一些鮮爲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編織羅網方面具有才能,人類用三角尺和圓規也未必能畫出那麼出那麼準確的網;螳螂善於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是對方驚慌失措……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這是第一次接觸《昆蟲記》,是老師佈置的寒假任務,一提到《昆蟲記》我就想起了那種平淡無趣的說明文,讓我頓時沒了興趣,但是纔讀了一點,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那些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存在,在這之前,昆蟲的世界幾乎是我想象的,因爲我沒時間也沒精力去觀察它們了、解它們,想象着他們十分和睦美好,不會有一地爭吵或是鬥毆,但是自從看了《昆蟲記》,昆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顛覆了,原來昆蟲跟我們人類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等許多活動,這都與人有着驚人的相似。他跟我們人類一樣,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蟲,又殘酷的食肉性昆蟲,我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好像他們就在我眼前進行着一切活動,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 “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昆蟲記告訴我們的道理4

他用一圈圈火紅的煤炭圍住一隻白蠍,他用自己的居室飼養蝸牛。他將自己漫長的青春生命都獻給了對昆蟲的研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布爾先生。

合上《昆蟲記》時,我的心裏仍有些小激動。雖說它是一部材料科普讀物,可當我剛剛翻讀一頁時,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比如說,人們覺得,蟬的叫聲與烏鴉一樣,會帶來詛咒,但法布爾拋下這些想法,對蟬的叫聲進行深入研究。法布爾在對蟬的描寫中提到蟬是大自然的歌唱家。不久,他發現了蟬是之前的“用嘴說話的蟬是罪惡的”的`無稽之談。這使我明白了,並不是聲音響亮就是說話有理,要用事實,而且要善於去發現、研究、證明。被人唾棄的蜣螂其實是勤奮的勞動者,勤勞的螞蟻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強盜。法布爾用《昆蟲記》推翻了一個又一個人們對昆蟲的錯誤理解。

我覺得,《昆蟲記》就是一本奇蹟。他記載了衆多種類昆蟲的方方面面,擺脫了十八、十九世紀人們對於昆蟲的瞭解只停留在標本的局面。這本書,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當時人們對各種昆蟲的認知和了解。

我們能從字裏行間中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生命的敬畏,更能體會到他對科學的執着。正是因爲他對自然科學的喜愛與執着,法布爾才能耐下性子在塞利尼昂的荒石園裏,追逐一個個細微的身影,並樂此不疲。

突然一下,許多對科學熱衷的身影,從我腦海裏浮現出來。我看見居里夫人在破敗的實驗室裏忙碌着,愛因斯坦在瞑目思考着質能方程,達爾文奮筆疾書的背影。正是他們對科學,對真理的熱衷,纔開拓了人類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果。

再想想自己,不禁面紅耳赤。曾懈怠過多少次,放棄過多少次,家常便飯一般。

這本書中,法布爾先生對生命的敬佩,探求真相的不懈精神和對待事物的嚴謹態度都是給我們最好的饋贈,也難怪雨果說《昆蟲記》是昆蟲界的一部史詩。我們都應該是法布爾,這樣學習才能不斷提高,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炎炎夏日,在田野裏舉着放大鏡的身影。

昆蟲記告訴我們的道理5

他傾盡一生,只爲觀察蟲子的一生;他觀察蟲子的時間裏鮮爲人知,甚至他發表了著名的《昆蟲記》後才一炮成名。

沒錯,這個人就是科學界詩人,被雨果稱爲昆蟲界的荷馬的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

而他的《昆蟲記》卻爲後人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當今蟲子的世界。其描述了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爲了生存和繁衍進行了無數努力。

該書多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綠色蟈蟈比作了歌手,又將其遇上比它大很多的蠶勇猛搏鬥時比和勇士。紅螞蟻全靠記憶回家,但一旦放在了陌生的地方,便完全認不清回家的路等等。

法布爾出生於法國南方一個貧窮農民家中,之後在15歲時進入師範學校學習,畢業後教了幾年國中數學便辭職,用積蓄專門研究昆蟲的世界,幫助人們叩開了神祕的昆蟲世界的大門,從而《昆蟲記》問世。

法布爾說:“你們研究的是死亡,而我研究的是生命。”的確,他雖目的爲了解昆蟲世界,卻不像其他的昆蟲學家那樣,將昆蟲開膛破肚……而是走進昆蟲世界,與昆蟲互動,比起昆蟲學家,他更像是昆蟲的朋友,從未傷害過它們。

這些內容既表達了作者對作生命和自然的熱愛與尊重,又傳播了科學知識,更體現了作者細緻入微,孜孜不倦的精神。

回望法布爾的昆蟲世界,展望豐富多彩的人類社會,突然發現蟲子的世界與人類的世界是何等的相似!在昆蟲世界裏,也有貪婪與自私存在,但也不乏和睦,團結等本該人才具有的優秀品質。某種意義上講,《昆蟲記》就像一面鏡子,在我們閱讀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其實在看人類的社會!難怪巴金所說:“《昆蟲記》融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爲供人類獲取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讀完《昆蟲記》,我小有感慨。我們應該具有法布爾這樣細緻入微的科學探索精神,但必須要先保持自然的完整與活力,不停探索是必須的,但不能忘了初衷。

標籤:昆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