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多篇】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多篇】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一

牛頓生於1642年12月25日(據當時英國使用的儒略曆)午夜,是一個早產兒。父母親都是信仰堅定的jidu徒。在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的父親病逝。家徒四壁,母親哈拿絕望地抱着奄奄一息的早產兒牛頓,向上帝發出了這樣的禱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於你。”

在牛頓的一生中,母親的這個禱告對於他的個性與信仰有很深刻的影響。他經常思索母親當年的禱告——上帝讓他活下來,一定有些事是要他去完成的。

1661年6月,牛頓進入劍橋大學。牛頓是個窮學生,母親存的錢只夠付學費,他必須爲老師做實驗助手,才能賺取生活費。如此無意中,牛頓接近了當時劍橋的優秀教授,承襲了這些教授一生的研究精華,成就了他後來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爲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好學的牛頓在劍橋大學不但不浪費任何資源,還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好老師。亨利·摩爾是影響牛頓科學與信仰最深的老師。摩爾教授是數學家,也是位虔誠的jidu徒。摩爾以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敏銳直覺,一下子就發現牛頓的不同。他發現牛頓在每學期開學以前,先利用假期,將上課要學的所有課本都看完,等到上課時,牛頓已經在看比那門課更進階的研究報告了。牛頓自己也寫道:“當我走進教室上課時,常發現對上課內容的瞭解深度,已經超過了我的老師。”這種讀書令一般老師倍感壓力,摩爾卻把牛頓找來,給他程度更深的書,並且讓自己的1800本藏書成爲“隨時向牛頓開放的圖書館”。同時,摩爾長期爲牛頓支付生活費。

1664年,牛頓開始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自己的研究。他首先用三棱鏡研究光的結構,發現光的分光有不同的折射率。1665年至1667年,英國發生可怕的黑死病,死了許多人。大學宣佈停課,政府下令所有人不準離家遠行,以免感染或傳播黑死病。在這段時間,牛頓由無窮等比級數的解法裏創立了微積分。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二

活着,即使不去改變什麼,只維持原樣也是一件很艱辛的事情。

而要向前走,且有夢想,有堅持,有道義,有風骨地活下去,其中滋味是無法單純用詞語來形容的。

的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每個人有每個人活下去的方式。但總會有一些人,用他自己的經歷打動和感染着我們。

活着,就把人生過得精彩一點;活着,就把世界變得好一點。

在2011年的大學聯考考場上,他穿着鞋子卻沒有腳,憑着我們難以想象的毅力,跪行走入考場。他叫李衛,陝西漢陰縣人,21歲,身高1。2米。3歲時因爲一場車禍,他的人生從此拐入另一個軌道。雖然這樣,但李衛卻很自信、樂觀,他酷愛美術,立志成爲畫家。計劃大學畢業找份工作,攢錢做對好假肢,和正常人一樣站起來行走。

他勤工儉學,工作是在食堂收碗,校友將其工作時的視頻傳到網絡,得到關注。因爲收碗速度達到了一分鐘128個,被網友譽爲“佛山無影手”。他叫陳文原,22歲,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08級的學生。“自強不自卑,小事認真做,平凡也能有精彩”的人生觀,深深感染了年輕一代的網民。

畫面上這個駝背的老奶奶95歲,安徽亳州人,牀上躺着的是她癱瘓了的58歲的兒子,在簡陋的屋子裏,這位身材瘦小、白髮蒼蒼、背駝得厲害的老人每天這樣照顧兒子已經19年。這位“最堅強母親”用自己彎得像一座山的背,支撐着兒子的天。有生之年,她最大的心願是查出兒子的病因、把病治好,看着兒子重新站起來,讓她能把心放下。

盧安克,1968年出生在漢堡的德國人,紮根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山深處的鄉村,無償支教十餘年,教書育人,爲失學的孩子們打開知識的大門。盧安克說,我不是個專業的教師,僅僅是一名教育研究愛好者。我用我的多數時間投入到我的愛好中去,能自由地去觀察我學生的真正需要。我沒有想過幫助更多人,一個人的影響力越大,這個人的自由就越小,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推廣的。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三

有一年,愛爾蘭才子王爾德去美國。入境時,美國海關官員問道:“您有什麼物品需要申報?”王爾德脫口而出:“唯一要申報的是我的才華。”

有一天,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在巴黎遇見一個美麗的姑娘,他上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說:“我是畢加索,我將和你在一起做一番偉大的事業。”

英國作家勞倫斯喜歡上了有夫之婦弗麗達,爲了取悅對方,他信誓旦旦地說:“我將會改變這個世界未來一千年的歷史進程。”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與母親的關係一向糟糕,後來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叔本華負氣出走時,對母親說:“你在歷史上將因我而被人記住。”

尼采狂得幾乎無人能比,在論證“上帝死了”時,他說:“世界上沒有上帝,如果有,我無法忍受不成爲上帝。”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渾身上下都是驕傲”。有一次,他大言不慚地對朋友說:“高尼茲親王對大公爵提起我的時候,說這樣的人世界上100年只能出現一次。我深以爲然。”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威爾第一生創作了27部歌劇,被譽爲“歌劇之王”。他曾有這樣一番妙論:“20歲時,我只說我;30歲時,我改說我和莫扎特;40歲時,我說莫扎特和我;而50歲以後,我只說莫扎特了。”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四

桑德斯上校退休後擁有的所有財產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飯店。飯店雖小,但頗具特色,與衆不同。可最受歡迎的、也是客人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他發明烹製的香酥可口的炸雞,僅此就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多年來,他的客人一直對他烹製的炸雞讚賞有加。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高速公路改道別處,飯店的生意突然間也一落千丈,最後只好關門歇業。被逼無奈,桑德斯上校決定向其他飯店出售他製作炸雞的配方,以換取微薄的回報

在推銷的過程中,沒有一家飯店願意購買他的配方,並且還不時地嘲笑他。一個人在任何年齡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況到了退休的年齡還被人嘲笑,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而這恰恰發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並且接連不斷地被人拒絕,可見這些經歷對他的影響有多麼巨大。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找到買主之前,他開着車走遍了全國,吃住都在車上,就在被別人拒絕了1009次後,纔有人終於同意採納他的想法,購買他的配方。從此後他的連鎖店遍佈全世界;也被載入了商業史冊。這就是肯德基的由來。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五

名畫家凡高家裏很窮,只能買較便宜的黃色顏料來畫畫。他非常喜歡畫花,就去尋找花色的花朵,終於找到了向日葵。他把向日葵插在花瓶裏畫了起來,畫着畫着,他發現向日葵並不是都向着自己,而是有的向上,有的向下,還有的向左、向右。他悟出了一個道理:花兒是向大家開放的,它不會永遠朝一個人微笑。凡高越畫越有勁,一連畫了許多張,和向日葵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凡高畫的向日葵參加一個畫展,大家看了都非常驚奇地說:“我們畫的花總是朵朵向着自己,可是凡高畫的花卻向着我們大家,佩服!佩服!”從此,凡高畫的向日葵就成了世界名畫。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六

我一直以爲他是一個完美的人。

17世紀的英國,一個年輕人醉心於權力,千方百計地往官位上爬。雖一度遭國王冷落,但他還是喜歡權力。

爲了升官,年輕人把所著的書贈給當時的新國王詹姆斯六世。在書信和題詞中,他極盡對國王阿諛奉承,甚至用上了諾言和諂媚,以求得一官半職。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得到了英國檢察長這一顯赫的職位,幾年後他又升爲英國大法官,並被授予爵位。

但很快,年輕人就成了國王同國會之間鬥爭的犧牲品,並永遠喪失了做官的資格。即使到了這種田地,他仍然無比深情地迷戀着官場,不惜四處奔走以求重新進入政界,直到這一切努力都歸於失敗後,他才深深懊悔,懊悔自己爲權力浪費了那麼多大好的青春。痛定思痛,年輕人終於一心轉向原本就喜歡的哲學,真正開始了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生命歷程。

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培根。

培根終於“醒”了,他爲世人留下至理名言:面對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制,面對厄運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後者比前者更難能可貴。

一個人的劣質往往是在人生最得意的時候暴露,一個人的美德也往往是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候顯現。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七

1862年6月,車爾尼雪夫斯基主編的《現代人》雜誌被沙俄反動當局勒令停刊。一個月之後,車爾尼雪夫斯基的住宅被搜查,儘管沒有搜到任何罪證,還是把他抓走了。1864年2月5日,沙俄反動當局秉承亞歷山大二世的旨意,對車爾尼雪夫斯基作了“剝奪一切公權,發配到礦場服苦役七年,然後永遠滴居西伯利亞”的判決。

十年之後,沙皇政府派西伯利亞總督的副官文尼科夫前去勸說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明只要他肯表示屈服,就可以請求赦免,當局將批准他的請求。司是,當文尼科夫把帶去的文書遞給車爾尼雪夫斯基時,他接過來掃了幾眼,就還給了文尼科夫。然後,車爾尼雪夫斯基站了起來,微微欠了欠身,說:“謝謝。不過我爲什麼要請求赦免呢?我之所以被流放,只是因爲我的腦袋和憲兵首領舒瓦洛夫的腦袋構造不同。難道這一點也可以請求赦免嗎?”

文尼科夫所了,無言可答,預先準備好的話一句也用不上來。呆立了三分鐘以後,他才尷尬地問: “那麼,你就拒絕了嗎?”“當然拒絕乒,先生。”車爾尼雪夫斯基平靜地回答道。然後,很禮貌地送走了這位說客。

因爲不肯屈服,車爾尼雪夫斯基一生中過了二十六年的囚徒和流放生活。

外國名人的勵志故事 篇八

據說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來到上海,中國著名電影演員韓蘭根曾陪他逛過城隍廟。他們走進一家湯圓店,吃到了芝麻豬油湯圓。別看卓別林演戲得心應手,卻不知湯圓怎麼吃法,一口咬下去,只聽“吱”地一聲,餡汁濺到韓蘭根身上,喜劇大師連忙拿出手帕揩擦。

他感到奇怪,又舀了一支,仔細端詳,問韓蘭根:“噫,這湯圓中餡心怎麼放進去的?”韓蘭根不由大笑,輕輕說,“這是中國幾千年前仙人傳授的。”卓別林驚歎不已,邊吃邊點頭。韓蘭根見他當真,就把實情告訴了他,兩人頓時鬨笑不已。臨別,卓別林買了一大包生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