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生村黨支部書記脫貧致富典型案例

鄉村的召喚

大學生村黨支部書記脫貧致富典型案例

----土龍山鎮勝利村黨支部書記王運東同志脫貧致富典型案例

王運東,男,出生於1990年,中國共產黨黨員,2013年,畢業於哈爾濱石油學院的優秀本科生,留校工作了兩年,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心中始終有一個夢,那就是鄉村振興之夢。2015年,他響應國家號召,帶着知識和夢想回到了家鄉,他要承父親未竟的事業,他要讓這個曾經的農業學大寨示範村煥發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勃勃生機。2016年,他被推選爲佳木斯市人大代表。2017年,當選土龍山鎮勝利村村黨支部書記。2018年,被樺南縣委組織部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樺南縣扶貧辦授予優秀扶貧幹部稱號。

學生村官理政之路

只有而立之年的大學生村官,一沒有種養殖經驗,二沒有農村從政實踐,面對未脫貧的81戶貧困戶,貧困人口172人的貧困村治理談何容易。面對少數村民的猜測,外界的質疑,他把信心建立在羣衆給他投出的高票之上。上任以來,他燃起了三把火。

一是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增強班子的凝聚力。村兩委換屆後,新組成的班子成員之間不夠了解,工作不夠合拍,村長是連選連任,繼任以來,習慣了以前守業的工作狀態。人心齊,泰山移,勝利村的發展離不開村兩委的團結,王運東經常與村長溝通,明確班子成員分工,把村長的權利和職責交給村長。美麗鄉村建設、脫貧攻堅工作等重大決策,書記和村長共同商定,一起去爭取項目、抓落實。村長從前憋足的幹勁迸發出來,增強了村兩委向心力。

二是加快推進村容村貌改造力度,增加村民的凝聚力。

勝利村是非建檔立卡村,村民看到建檔立卡村村容村貌變化那麼大,多年來,都埋怨村領導沒能力。王運東心中裝滿濃濃鄉情,他決心把勝利村打造成美麗鄉村。首先設計勝利村三縱九排規劃圖,要完成這個規劃,面對村民門房、院牆、柴草垛佔道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幹羣關係。召開村民大會進行宣傳,按照新農村規劃版圖,講清楚村政規劃建設的意義,讓村民增加直觀感,村民對規劃後的勝利村有一種期盼和渴望。在拓寬和取直街道工作中,有村民新建的門房舍不得扒掉,影響修路進度,村兩委多次做工作,他都捨不得扒掉,王運東找到他的親戚和與他要好的村民,他才扒掉門房。觀望的村民看到新蓋的門房都扒了,都按村裏規劃回撤院牆。今年勝利村修建11條砂石村路,7.5公里。修建3000平方米村民文化活動廣場。並安排貧困戶6人管護道路和環境衛生,每月400元補助,每家門前三包,長期不在村裏住的村民門前,由鄰里負責。經過一年的整治,勝利村達到了鄉村美化、綠化、亮化。爲了方便農民到田間耕種,修田間路37.5公里,40座橋涵。鎮黨委李書記說:“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中,我們大膽啓用大學生村官,因爲現代農業需要知識型村官,現在的互聯網+,電商平臺都需要知識,我們要重點培養向王運東這樣的大學生村官,還要在產業項目、村政建設等政策上給與扶持”。

三是助力民生,解決村民實際問題。勝利村無自來水井,村民常年飲用自家小井水,飲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並且每年4月中旬開始,水田開始泡地,水田裏的水井開始抽水,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村民的小井抽不上水,村民長達4個月需要到1公里外的蔬菜合作社挑水,特別是年老體弱的更是困難。王運東上任多次跑鎮裏和水利局協調溝通,爲勝利村申請了安裝自來水井項目和一套淨化水設施一套,解決了村裏多年沒有自來水問題。勝利村種植玉米900餘畝,平時,秋收後的玉米都放在村民自家的土場地裏,玉米受潮,賣不上好價錢。王運東爭取到縣國土局土地整理項目,但村裏沒有資金購買晾曬場地,王運東自掏腰包爲村裏買了晾曬場土地,並在國土局辦理了證件手續,今年8月6600平方米的晾曬場建成,解決了村民糧食晾曬問題。

承父業,發展特色有機水稻

“仕有水稻合作社”是由王運東父親於2009年組建的,王運東接手合作社時只有6戶、210畝,現在發展到30戶、3500畝,其中貧困戶10戶。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秉承農戶效益第一的經營理念,以客戶爲中心進行體系化建設,積極構建育苗技術,種植銷售產業鏈,經過兩年努力,戶增收1.2萬餘元

新發展,成立運東蔬菜合作社

2016年,運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了,投資210萬元,建設蔬菜大棚70棟,吸納10戶貧困戶入社,開始種植香瓜、西紅柿和反季節蔬菜,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秉承農戶效益第一的經營理念,以客戶爲中心進行體系化建設,積極構建育苗技術,種植銷售產業鏈。每棟大棚毛收入3萬餘元,純利潤1.5萬元。種植期用工40-50人,每個工時費80元,經過兩年努力,戶增收1萬餘元,帶動農村勞動力30餘人。

蔬菜合作社的成功,給王運東帶來信心,給村民帶來希望,他決定擴大蔬菜生產規模,建設標準化蔬菜基地,在鎮政府的支持下協調基地建設投資500萬元,自籌 150萬元,2017年,建設溫室大棚20棟,蔬菜冷鮮庫40 平方米,進一步提高了蔬菜生產和冷藏保鮮能力,並與上海江橋蔬菜批發市場建立了長期供需關係,實行訂單銷售。同時藉助電商平臺進行網上銷售,增加了蔬菜附加值,蔬菜基地帶動貧困戶30戶,60人,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餘元,實現了 戶貧困戶成功脫貧。貧困戶何金昌是一個集電焊、開車、修理的多面手,愛人常年有病,他在基地常年務工,每個月收入2000元。基地每天他來得最早,主動找活幹,他說:“基地就是我的家”。

王運東說:王運東說:“大學生不一定在大城市發展,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爲我們提供一個施展抱負的平臺,我沒有袁隆平那樣的科研成果,但我有創新創業,有帶動全村老百姓脫貧致富知識和情懷,把青春融入農村的廣闊天地,定能在繁忙而充實的歲月裏綻放異彩。在今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將奮力前行,不辜負全村父老鄉親的殷切希望,帶領勝利村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